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第九章.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664764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3.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第九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第九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第九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第九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第九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第九章.docx

《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第九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第九章.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第九章.docx

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第九章

第一节美国

一、教材分析

第九章以美国、巴西为典型案例学习下半年求国家地理,引导学生掌握学习地理的办法。

美国包括民族大熔炉,农业地区专业化,世界上最发达的工业国家三部分。

本节课主要讲解两个知识点。

民族大熔炉——重点介绍了美利坚民族构成特点,不同种族民资在美国各行业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要让学生意识到世界多元化美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

农业地区专业化——重点介绍了而美国的地形特定和气候特点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夫人农业地区专业化。

美国农业专业化生产时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一个典型模式,在美国,农业带的形成和分布都是综合考虑和利用了地形、气候、土壤、人口、经济等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的结果。

二、学情分析

初一学生求知欲强,并且已了解了学习区域地理的基本方法。

能通过合作学习解决学习中的疑难点,能自主学习并能再发现问题的同时思考解决问题。

课时安排

第一节美国(2课时)

第二节巴西(2课时)

第一节美国(共2课时)

第一课时民族大熔炉农业地区专业化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读图了解美国的地理位置。

2.知道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

3.了解美国农业生产的发展条件及主要特点。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读各类地图,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读图、用图、分析地图的能力。

2.通过读图掌握各自然要素之间、自然条件与农业生产之间的相互关系,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有色人种在美国社会受到的不平等待遇,充分认识种族歧视与贫富悬殊在美国也存在。

【重点难点】

重点

1.美国的地理位置。

2.美国农业地区专业化。

难点

1.会分析美国的地理位置,,能通过纬度位置推导温度带及|气候类型。

位宜,

2.学会分析影响农业带(区)的主要因素。

教学过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从今天开的,我们将踏上西半球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透过美国色西,了解美洲的自然风貌.经济特点和人们的生活等。

这节课我们学习美国。

设计意图:

从半球位置角度引出新课,同时也起到了复习知识的作用。

[讲授新课]

[师]请大家先看段录像(播放美国街头游行队伍录像片段),看看在美国的普遍居民中,都有哪些肤色的人?

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生]白种人黑种人、黄种人。

说明美国是一个由多个人种构成的移民国家。

[教师总结]美国建国只有200多年居民都是由各大洲迁移人的,所以说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

[板书]一、民族大熔炉

[提问]你所熟悉的美国名人中,哪些人是其他国家或大洲移民的后裔?

[生]甲:

华盛顿

英国人的后裔;乙:

爱因斯坦一德国犹太人的后裔;丙一杨振宁、李政道一中国人的后商:

丁:

乔丹非洲人的后...[师出示教材第76页图9.4“美国的人种构成”看在美国什么种族的人口最多。

”饼状图,看

[生]白种人占79.96%,最多:

;其次黑种人占占比重较小。

出出党监中地12,85%;其他

[板书]1.人种构成

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76页活动第2题中印第安人用人和华人的对话,组织学生讨论:

这些对话反映了美国社会存在着一个什么问题?

对此谈谈你自己的感想。

[生]在美国社会中,黑人、印第安人和华人在政治、工作、生活中遭受不公平待遇,即美国存在种族歧视问题。

美国政府点是以人权为借口干涉别国内政,而自已国内的种族歧视问题却始终未彻底解决。

[板书]2.种族歧视

[师]

(1)展示唐人街的图片及文字资料;

(2)展示华人在美国工作、生活的资料。

问题:

华人对美国的建设都有哪些贡献?

[生]西部开发,修筑铁路;科学界获诺贝尔奖的有:

李政道、杨振宁、丁肇中等;航空领域有第一-位华裔太空人:

王赣骏。

[板书]3.华人的贡献

[过渡]众所周知:

美国是世界经济强国,工农业都很发达,自然条件对美国的农业产生了重要影响,我们首先来学习美国的农业。

[板书门二、农业地区专业化

[承转]要了解美国的农业状况,首先要了解美国的气候杀件和地形条件,其中决定气候条件的因素主要是纬度位置。

[师]课件展示世界政区图。

让学生观察地图,说说美国的车美国本土位于西半球的北温带,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西南与墨西哥相邻,北邻加拿大,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提问]除了本土外,美国海外的两个州分别位于什么温度带?

[生]阿拉斯加州,位于北极圈附近,大部分属北温带,少。

分属北寒带。

夏威夷州,位于北回归线附近的热带太平洋地区。

属热带。

[板书]1.位置

[师]课件展示美国本土年降水量的分布图。

引导:

美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三面环海,对降水影响非常大。

大家观察降水量分布图,看看美国年降水量分布有何规律?

[生]由沿海向内陆地区逐渐减少。

2.降水

「过渡]美国降水的分布与海陆位置有关,距离海洋较近的地方,降水较为丰富。

此外,降水还与这个国家的地形有着密切的关系。

师]课件展示美国的地形图。

让学生从图上找出阿巴拉契亚山脉、科迪勒拉山系、中央大平原、密西西比河圣劳伦斯河和五大湖。

提问:

美国的地形有什么特点?

哪种地形面积最大?

3.地形,海拔高;生美国的地形东西高,中间低,即:

西部为山地,中向为平原,东部为低续的山地。

其中,平原面积最大,占全国总面积的半以上。

(1)由纬度位路可以推出光热条件。

(2)由平原面积可以推出耕地资源。

试按以击位置和河、湖布局,可以推出水资源。

4.发展思路,分析、归纳美国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

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

[教师总结]美国本士大部分位于北纬30°~50°之间,光热资水源丰富。

美国平原面积广大,古全国总面积的一一半以上;耕地面约占世界耕地面积的10%。

美国本土部分位于太平洋和大西洋之间,3东部山地较低矮,来自大西洋的水汽可以深达内租降水充沛:

五大湖和密西四比河纵贯南北,为濉溉和航运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过渡]美国作为农业大国,除了具有优越的自然条件以外,还有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

[材料展示]

材料一反映美国现代化农业生产的图片。

材料二美国从事农业的人口不到全国总人口的3%,却耕种了世界10%的耕地。

在美国,一一个农业劳动力可以养活76个人,比世界每个劳动力供养5人的平均水平要高出十多倍。

[提问]以上资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生]阅读材料后回答:

美国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都实现了机械化,生产效率高,产量大。

[板书]5.农业生产特点

(1)农业生产的机械化

[提问]美国农业在地区分布上具有什么特点?

有什么好处?

[生]地区生产专业化,形成了--些农业带(区)。

好处是:

能充分利用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便于推广农业技术。

[板书]

(2)地区生产的专业化

[师]展示“美国本土农业带的分布”图。

美国主要形成了哪些农业带(区)?

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生]讨论回答:

乳畜带:

位置偏北,气候冷湿,适宜牧草生长,城市和人口密集。

玉米带:

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春夏气温较高。

小麦区:

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灌溉便利。

畜牧和灌溉农业区:

多山地,降水少,有大片的半干旱草原四小。

棉花带:

:

地形平坦,土地肥沃,纬度低,夏季气候湿热。

:

点值得我国借鉴。

教师总结门强调美国的农业生产,充分做到了因地制宜,这

[课堂小结]

面过阅读图表,在阅资料,合作讨论,我们理解了美国的居民了解了美国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农业生产中优越的自然条件和专专业化机械化的生产特点,值得我国借鉴。

【板书设计】

一、民族大熔炉

1.人种构成

2.种族歧视

3.华人的贡献

二、农业地区专业化

1.位置

2.降水

3.地形

4.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

5.农业生产特点:

机械化、地区生产专业化

第二课时世界最发达的工业国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美国经济在世界上的地位,了解其工业分布及主要特点。

2.了解高新技术对美国经济增长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

通过插图、图片了解美国的工业分布及工业特点,小组合作探究,通过高新技术产品及其作用,理解高新技术产业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到美国注重发展知识经济,大力发展以知识密集型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从而使其保持“世界最发达的工业国家”的称号,科技兴国,值得我国学习和借鉴。

【重点难点】

重点

理解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及其对美国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难点

高新技术产业的特点及其对美国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教学过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日常生活中,同学们会经常接触到美国生产的工业品。

请同学们列举你所知道的美国产品或品牌。

(学生回答略)

[教师小结]美国的工业产品或品牌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常见。

像我们日常所喝的可口可乐、照相用的柯达胶卷、摩托罗拉手机、雪佛兰汽车等,都是美国工业的著名品牌。

美国既是世界上的农业大国,又是世界上的工业大国。

下面我们学习美国的工业。

[讲授新课]

[板书]三、世界最发达的工业国家

[师]美国的工业主要有哪些特点?

[生美国拥有完整的工业部门体系:

如能源、钢铁、机械、化工等工业部门,其中军事工业和尖端技术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工业产品种类齐全,产量大;技术先进,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工业国家。

[板书]1.工业特点

[师]课件展示“美国主要的工业区和工业城市”图。

问题:

1.在图中找出美国主要工业区集中在哪些地区?

2.了解各工业区的主要工业城市。

[生]读图回答略。

[师生总结]美国的工业区主要集中分布在东北部、南部和西部三大地区。

各工业区的主要工业中心:

(1)东北部工业182区一纽约、芝加哥、底特律。

(2)西部工业区一一四雅明川公山、洛杉矶。

(3)南部工业区

[师]课件展示旧金山、西雅图、怀斯教和芝加哥等城市生产景观图片。

具有“波音城”之称的沿海港口城市西雅图,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飞机制造公司一波音公司;中部城市底特律,平均每秒钟就有_-辆汽车生产出来,是世界上著名的“汽车城”;;南部城市休斯敦,是美国著名的宇宙航空研究发展中心,有美国“航公城”之称。

[板书]2.主要工业区及工业中心

设计意图:

开阔学生视野,增强学生对美国工业发展状况的认识。

[过渡]美国三大工业区中,东北部工业区历史悠久,是美国和世界最大的工业区;南部和西部工业区是美国新兴工业最为集中的地区。

20世纪70年代,美国高新技术产业兴起。

[板书]3.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问题]

(1)高新技术产业的部门有哪些?

(2)兴起最早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心是什么?

(3)对美国发展贡献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是什么?

[生]回答略。

[教师小结]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的高新技术产业蓬物发展,并且分布还比较广泛,形成了众多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其中闻名于世的如旧金山附近的“硅谷”是美国兴起最早、规模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心,因大量生产电子工业的基本台料硅片而得名。

它是世界最早的电子工业基地,也是美国国防宇航、电子工业的神经中枢。

[师课件展示旧金山“硅谷”景观图。

[教师总结]美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在世界上占有非世地位。

如,以微软公司为代表的美国软件产业,其生产:

重要的总额占全世界的42%,并拥有是世界绝大多数软件的知识产权。

[活动]分小组讨论:

以信息技术产业对经济发展的信用为代表,分析高新技术产业对美国的经济增长的促进作

[生]每年小组选派一名同学作为发言人,向全班同学院大,[师生小结]美国信息技术产业在提供就业机会,提高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价值等各个方面都发挥重要作用。

高新技术产业的蓬勃发展有力地促进了美国经济的增长。

[课后作业]

上网搜集相关材料,写一-篇小论文,价值的认识。

,谈谈你对商新技术产品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齐全;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我们了解了美国的经济特点:

工业都门美国是世界最发达的工业国家。

【板书设计】

三、世界最发达的工业国家

1.工业特点

2.主要工业区及工业中心

3.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第二节巴西(共2课时)

第1课时大量混血种人的社会发展中的工农业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说出巴西种族的构成特征及形成过程。

2.能读图说出巴西的地理位置、地形区及主要气候特征。

3.能说出巴西工农业生产的特征。

过程与方法

1.能初步分析殖民统治对巴西种族构成、经济发展及文化生活产生的影响。

2.通过图表等资料,了解巴西工农业发展的状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二战后巴西经济的迅速发展,体会发展中国家摆脱殖民统治后所取得的成就。

【重点】

1.巴西人种构成的特征。

2.经济特征及主要热带经济作物。

【难点】

利用地图综合分析地理位置和地形对气候、工业和农业生产的影响。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大家看录像。

播放日韩世界杯巴西队获得冠军时的录像片断。

[生]回答略。

[师]巴西是一个丰富多彩的国家。

今天我们就一起认识巴西。

[讲授新课]

[师]我们即将要进行一次巴西之旅”,为了能够充分享受这次旅行,我建议同学们先了解一下巴西的基本概况。

1.巴西概况

[师]巴西在世界的的位置图和巴西的地形和主要农作物分布图。

[生]读图分析巴西的位置地形和气候特点:

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

地形区——亚马孙平原、巴西高原。

气候特点——以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为主。

[学生总结]巴西是一个热带面积广大的国家。

(为出行的物品准备提供依据)

[过渡]巴西不仅是.一个热带面积广大的国家,而且还是世界上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和面积居前6位的国家。

巴西是拉丁美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少数的几个大国家之一。

既然大家已经作好了充分的准备,那么就开始我们的快乐旅行吧!

“巴西之旅”第一站一一圣保罗

[师]我们乘坐飞机来到巴西最大的城市一圣保罗,一下飞机,就受到了热情好客的巴西人民的热烈欢迎。

作为考察小组的成员之一,我们跟随巴西中学生卞卡来到了她的家,一边门,同学们就被墙上悬挂的一张大“全家福”吸引住了。

[师]课件展示出示卞卡一家人的“全家福”。

[生]听卞卡介绍她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

[学生提问]为什么卞卡的一个家中有多个不同的人种?

提出探究的问题:

(1)巴西的人中构成状况。

(2)巴西的发展历史:

(3)巴西的人文特色。

小组自选主题,充分利用资料来表明自己的观点。

(教师巡回指导)

[活动推荐小组代表汇报,,展示资料证明自己的观点,组内同学或其他同学可以补充。

(教师强调要注意倾听,共同分享)

[发展历史组殖民统治奴隶贸易以白种人混血种人为主。

[人文特色组]桑巴舞狂欢节、足球不同民族文化的融合。

[板书]2.巴西是-一个民族大熔炉

[过渡]圣保罗不仅是巴西最大的城市,还是巴西最大的工业中心。

出示巴西的地形和主要农作物分布图、巴西的矿产和工业分布图。

让学生分组探究:

巴西的资源状况和工农业的发展变化。

(1)工业组:

矿产(铁矿石储量大质地优良)-工业分布(东南沿海、接近原料产地)-工业部门(钢铁、汽车、飞机制造)。

(2)农业组:

农作物(咖啡:

甘蔗柑橘产量世界第一-)-出口农产品(咖啡、蔗糖橘汁)-农作物分布。

(3)历史组:

长期单一商品经济一二战后:

现代工业迅速发展。

教师]小结引导学生用对比的方法分析问题,用发展的观点看待问题。

二战前:

单一.经济(农产品、矿产品),现代工业不发达;

二战后:

加快了工业发展步伐,现代工业发展迅速。

3.经济发展

巴西已经成为一个发展中的工农业大国。

既然我们到了巴西,体会到了巴西人民的热情,那么我们就应该为巴西的发展做一.些贡献,留下一些好的建议。

假如你是巴西的能源部长,你认为还可以从哪些方面来开发巴西的能源呢?

[活动]学生讨论(教师提示学生要因地制宜,结合当地条件来考虑)

学生1:

地处热带,可开发太阳能。

学生2:

临海,可开发风浪能、潮汐能等。

[教师小结]同学们提的建议都很好,我代表巴西的政府和人民感谢你们。

[课堂小结]

今天的旅行就到此告一段落。

希望同学们千万别错过这个好机会,多花一些时间到圣保罗的大街上走一走,看一看,与巴西的人民聊聊天,了解一下圣保罗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板书设计

旅游准备:

巴西概况(位置、地形、气候特征

“巴西之旅”。

最大城市圣保罗

巴西的人文特色、资源状况和工农业的发展变化

第2课时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说出巴西热带雨林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

2.通过图文材料了解巴西热带雨林的过度开发及其产生的环境问题。

过程与方法

能通过对热带雨林作用的了解,提出开发和保护热带雨林的合理措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对热带雨林遭到破坏的忧惠意识,培养积极保护、合理开发的态度,懂得协调人地关系、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重点】

热带雨林的作用、开发与保护。

【难点】

如何进行热带雨林的合理开发与环境保护。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展示亚马孙热带雨林景观。

亚马孙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的“肺”,现在正遭受着毁灭性的破坏,出现危机。

下面我们就起学习这方面的内容。

[讲授新课]

[板书]三、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

[师]请同学们观察教材第85页图9.20“巴西的地形和主要农产品分布”。

巴西北部有一条重要的地理纬线一赤道;赤道附近的气候类型是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的特征是终年高温多雨;该地区分布有世界流量最大的河流亚马孙河;发育的植被是热带雨林,并且形成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地区,其中60%在巴西境内。

[过渡]广阔茂密的热带雨林有什么作用呢?

[板书]1.热带雨林的作用

[师]课件展示材料

材料一热带雨林的生物资源极为丰富,容纳了地球上现存物种的一-半以上,不但有巴西木、红木、乌木等珍贵木材,而且有许多独特动物,如哺乳类的树懒、大食蚁兽,鸟类的巨嘴鸟等,是人类珍贵的生物资源宝库。

材料二热带雨林中的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要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释放出大量氧气,为全球提供新鲜空气。

同时,如果没有那么多的热带雨林来吸收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含量将迅速增加,从而加速全球变暖。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并推选代表举例说明。

(略)

[活动]读教材第87页图9.25“亚马孙热带雨林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总结热带雨林的作用。

[师生小结]

经济价值——提供木材、药材、食品等

调节全球气候

提供新鲜空气

涵养水源,保护淡水资源

环境价值保护土壤,防止水土流失

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

[承转]热带雨林有如此重要的环境效益,但是,巴西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对亚马孙地区的热带雨林进行了大规模的开发。

2.热带雨林的开发利用

[师同学们想一想:

为什么要开发热带雨林?

[生]回答略。

[教师提问]学生分析教材第87页第二、三自然段,说明:

开发热带雨林的目的是什么?

开发者又是什么人?

[生]总结略。

[教师总结]

当地印第安人——开荒种地。

私人农场伐木者一开辟农场,发展畜牧业,获取经济利益。

私人矿山和农牧场主人一发展采矿业,开辟农牧场。

当地政府一修公路、办工厂、建城镇。

[承转同学们想一想,大规模地开发利用热带雨林,会产生什么问题呢?

3.开发热带雨林所产生的的环境问题"

[生]回答略。

[师生,总结]产生的环境问题主要有:

森林遭受破坏:

水上流失严重;生物多样性锐减;企球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威胁等。

[师]巴西政府在20世纪90年代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的声重性,向联合国环境发展大会提交了一些关于热带雨林开发与保护问题的报告。

4.热带雨林保护措施

[生]阅读教材第89页阅读材料。

[教师总结巴西政府对热带雨林的保护措施有:

建立保护区采取新的监控手段(如利用卫星遥感系统),提出全球行动计划等。

经过巴西政府与联合国相关组织的努力,近年来,雨林破坏的程度逐年降低。

[生]辩论:

教材89~90页“活动”。

[教师小结]对学生的辩论给予评价与鼓励,并强调:

保护热带雨林不仅是当地居民和国家的事情,也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责任。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课堂小结]

本节内容主要讲述的是巴西面临的重要问题:

“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教学过程层层递进:

热带雨林的作用一开发中出现的问题一保护的必要性和保护措施,同时还提醒人们:

保护热带雨林,人人有责。

板书设计

三、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

经济价值一提供木材、药材、食品等

调节全球气候

提供新鲜空气

环境效益涵养水源,保护淡水资源

保护土壤,防止水土流失

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

开发利用

产生的环境问题

执描雨林保护措施

第十章极地地区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两极地区的位置范围、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等。

2.会用地图景观图片和相关资料,总结归纳出两极地区的环境特点。

3.学会在以两极为中心的地图上辨别方向。

过程与方法

1.掌握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明某一地区地理位置特点的方法。

2.掌握使用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图、相应的景观图片,总结归纳两极地区气候特点的方法。

3.使用两级地区气温图标区分两级气候特点。

4.掌握利用经纬网在以两极为中心的地图上判断方向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让学生进一步感受科学家热爱科学、不畏艰险、勇于探索的精神,并增强他们保护两极地区环境的意识。

【重点】

两极地区的地理位置、范围、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等。

【难点】

1.辨别两极地区周围大洲大洋的名称及分布,在以两极地区为中心的地图上辨别方向。

3.使用两极地区气温图表区分两极气候的特点。

2.读图理解、区分两极地区自然环境的差异。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播放两极地区的景观录像。

请大家猜猜片中展现的是哪里的景象?

[教师总结]这就是神秘的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

今天我们就要进入到这两个特殊地区,去揭开它们神秘的面纱。

[讲授新课]

[板书]第十章极地地区

一、独特的自然环境

[提问]两极地区都是被冰雪覆盖的地区,为什么呢?

我们来揭开这个问题。

[板书]1.位置和范围

[师]课件展示北极地区图和南极地区图。

请同学们从图中查出两极地区的位置、范围和周围的大洲或大洋。

[生]北极地区:

位于北纬66.5°以北,中心位置在北冰洋,周围被亚洲、欧洲、北美洲环绕。

南极地区:

位于南纬66.5°以南,中心位置在南极大陆,周围被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环绕。

[活动]从纬度位置看,两极地区获得的热量多吗?

试从这个方面解释两极地区冰雪覆盖的原因。

联系以前学过的知识,讨论得出:

两极地区纬度高,太阳斜射,获得的太阳光热少,气温低,大部分地区冰雪终年不化,所以形成厚厚的冰雪,覆盖着陆地和大洋。

[教师小结]由于太阳斜射,两极地区气温很低。

两极地区都有极昼、极夜现象,这是由地球公转引起的。

[板书]2.自然环境特点

[师]出示南北极地区气温比较图,读图对比一一下两极的气温值结合教材第94页有关材料,探究:

两极地区气候和自然景观有什么差异?

[生]南极气候:

酷寒、干旱、大风。

南极景观:

厚厚的冰层,附近海面有冰山,被称为“白色沙漠”和“风库”。

北极气候:

气温高于南极,降水多于南极,风速小于南极。

北极景观:

终年冰封,冰天雪地。

「过渡]尽管两极自然条件恶劣,但也有生命存在,观看团10.3“南极地区的企鹅”和图10.4“北极地区的北极熊”,,说说最能代表两极的动物各是什么?

[板书]3.代表性动物

[生]南极的代表动物:

企鹅。

北极的代表动物:

北极熊。

阁读图片内容,了解企鹅和北极熊的体态特征。

[提问]怎样在以两极为中心的地图上辨别方向?

[师生小结]站在南极点上,前后左右都是北方。

在以南极点为中心的图上看地球自转方向是顺时针方向,所以从0°经线顺时针方向转到180°的所有经线都是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