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第8课 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660744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95.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 第8课 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 第8课 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 第8课 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 第8课 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 第8课 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 第8课 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docx

《2 第8课 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 第8课 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 第8课 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docx

2第8课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

第8课 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

课程标准

核心素养

1.了解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和基本特征。

2.知道宗教伦理在西方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作用。

1.从时空观念角度简述罗马共和国时期、中古时期西方法律制度的演变历程;从唯物史观角度认识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

2.从历史解释角度归纳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基本特征,运用唯物史观评价近代西方法律制度。

3.从时空观念角度梳理西方宗教伦理与教化,联系中国法治与教化的发展历程,从历史解释角度分析中国法治教化与西方近代法治与教化的区别,认识其作用。

 知识点一 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及发展

一、罗马法

1.罗马共和国时期:

《十二铜表法》

(1)目的:

缓和平民和贵族的矛盾。

(2)时间:

公元前450年。

2.罗马帝国时期

(1)背景:

统治区域的扩大和人口的急增。

(2)概况:

法律制度更加完善。

3.东罗马帝国:

《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1)时间、人物:

6世纪,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下令编纂的《查士丁尼民法大全》,被后人称为“罗马法”。

(2)地位:

是古罗马法律的最高成就,也是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

4.传播:

11世纪以后,欧洲国家出现了研究和宣传罗马法的运动,促进了罗马法的传播。

二、日耳曼法

1.形成:

中古时期,各日耳曼王国在记载和整理日耳曼人部落习惯法的基础上编纂了一批成文法,称为“日耳曼法”。

2.作用:

成为庄园法庭审判的依据。

三、教会法:

教会根据基督教神学,制定和颁布了教会法。

四、英美法系的形成

1.英国普通法

(1)背景

①11世纪,诺曼底公爵征服英国,建立了诺曼王朝。

②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王室设立法院,并派法官定期到各地进行巡回审判。

(2)形成:

12世纪前后,建立在习惯法基础上、全国普遍适用的法律逐渐形成。

(3)发展

①13世纪,英国通过《大宪章》,确立了法律至上和王权有限的原则。

②光荣革命后,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法律体系更加完善。

2.英美法系形成:

美国等很多国家在学习英国法律的基础上制定了本国法律,它们构成了普通法系,也称“英美法系”。

五、大陆法系的形成

1.背景:

13世纪以后,随着王权的加强,法国法律的统一步伐加快。

2.过程

(1)1789年法国大革命后,制定了一系列法律。

(2)1804年,拿破仑颁布了《法国民法典》,它与此后制定的4部法典被统称为“拿破仑法典”。

(3)《法国民法典》很快推广到欧洲各地,形成了民法系,又称“大陆法系”。

【构图解史】 英美法系与大陆法系

英美法系

大陆法系

法律渊源

判例为主

法条为主

论证方法

归纳

演绎

审判权

法官与陪审员分工

审判人员统一行使

证据来源

人证为主

书证为主

审判模式

律师主导

法官主导

探究点 罗马法及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特点与影响

【史料实证】 

史料一 罗马的法律传统,即便在帝国覆亡之后的漫长岁月里,仍构成除不列颠以及其属地以外所有西方国家习惯法的基础。

其中一些法律条款仍存活于现代欧洲许多国家的法律制度之中,成为西方文明的一笔重要遗产。

——摘编自陈振昌《论欧洲传统文明的统一特征》

史料二 13世纪,英国通过《大宪章》,确立了法律至上和王权有限的原则。

光荣革命后,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法律体系更加完善。

美国等很多国家在学习英国法律基础上制定了本国法律,构成了“英美法系”。

1804年,拿破仑签署法令,颁布了《法国民法典》。

《法国民法典》继承了罗马法传统,很快推广到欧洲各地,形成了“大陆法系”。

——摘编自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卷》

[研读]

(1)史料一反映了罗马法的特点及对西方习惯法与近现代欧洲国家法律制度的影响。

(2)史料二说明了英国《大宪章》的法律原则及近代欧美“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的形成。

[思考]

提示罗马法律传统浓厚;罗马法成为近代资产阶级法学和近现代法律的渊源。

(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欧洲近代法律体系的特点。

提示特别强调法律至上,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不同的法律体系,司法实践中坚持程序公正等。

罗马法对近现代社会的影响

罗马法

对近现代社会的影响

陪审制度

仍是西方国家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

辩护人制度

演变为现代的律师制度

承认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仍是西方法律的核心内容

提倡自由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是近现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思想渊源

法源于自然

是近代自然法学说的思想渊源

有关商品经济发展的法权关系的规定

对资本主义民法产生很大影响

“不告不理”审判原则

是近代“非经起诉;法官不得审判”原则思想渊源

 

 知识点二 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基本特征

一、基本特征

1.继承发展:

在继承传统法律思想的基础上,融合了启蒙思想家们提出的资产阶级思想。

2.在国家权力结构层面上:

坚持权力制衡、三权分立。

(1)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

(2)法律由代表人民行使权力的议会制定,行政机构在法律规定的框架内行使行政权,法院根据法律独立掌握司法权。

3.在法律内容上:

注重保护个人权利。

(1)指导思想:

法律中都不同程度地体现了“天赋人权”和人人平等思想。

(2)个人权利:

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财产权等。

4.在司法实践过程中:

坚持程序公正和无罪推定。

(1)程序公正:

建立了律师制度和陪审团制度。

①律师:

为被审判者提供辩护,可以减少法官对法律的误读。

②陪审团:

从普通民众中产生,参与案件审理和判决,使民众能够直接参与法律事务。

(2)无罪推定原则指的是所有被审判者在判决之前都是无罪的。

二、局限性

1.过于强调保护私有财产,为资产阶级利益服务。

2.对个人权利的认定也有逐渐改进的过程,直到20世纪,黑人、土著居民和妇女还在为完全的公民权积极斗争。

【概念阐释】 司法独立

司法独立是指司法权由司法机关排它性行使,司法组织和司法人员在行使职权时只服从法律,不受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探究点 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基本特征

【史料实证】 

史料一 “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有以下共性:

法律由代表人民行使权力的议会制定,行政机构在法律规定的框架内行使行政权,法院根据法律独立掌握司法权,司法实践中坚持程序公正和无罪推定。

——摘编自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卷》

史料二 第8条 所有法国人都享有民事权利。

第537条 除法律规定的限制外,私人得自由处分属于其所有的财产。

1134条 依法成立的契约,在缔结契约当事人间有相当于法律的效力。

前项契约仅得依当事人相互的同意或法律规定的原因取消之。

——《拿破仑法典》

[研读]

(1)史料一反映了“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的共同特点。

(2)史料二反映了《拿破仑法典》的内容及原则。

[思考]

提示主权在民;在国家权力结构上坚持权力制衡、三权分立;司法实践坚持程序公正和无罪推定。

提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护私有财产;契约具有法律效力。

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基本特征

(1)继承传统法律思想,融合启蒙思想,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并相互制衡。

(2)注重保护个人权利,坚持程序公正,实行律师辩护制度。

(3)保护私有财产,维护资产阶级利益。

 

 知识点三 宗教伦理与教化

一、中世纪时期:

基督教的宗教伦理与教化

1.表现

(1)教士们搜集和抄录经典、宣讲教义。

(2)开办宗教学校及世俗的学校,讲授宗教内容,教授算术、几何、天文、音乐及文法修辞和辩论术。

(3)人们的生老病死、婚丧嫁娶都离不开基督教,几乎所有的节日都与基督教有关。

(4)教会告诫人们必须孝敬父母,不许偷盗、奸淫、杀人、贪恋别人的财物等,要求人们逆来顺受,忍受世间的一切痛苦。

2.作用

(1)在教育和文化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保存了一些宝贵的古典文化。

(3)强化了教会对人们的控制,深刻影响了人们的思想意识和日常行为。

二、欧洲宗教改革后:

新教的宗教伦理与教化

1.表现

(1)新教反对教皇权威,主张信徒自己阅读《圣经》,促使越来越多的人学会读书认字。

(2)新教还提倡节俭和积极入世的态度。

(3)新教认为人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证明自己是不是上帝的选民。

2.影响

(1)积极影响

①促进了文化的普及。

②激发了人们追求发财致富的热情。

(2)局限性:

新教仍然是基督教,它对宗教的迷信束缚了人们的思想。

【微点拓展】 基督教主要包括:

天主教、新教、东正教三大教派和其他一些较小教派。

基督教、天主教、新教主要是信仰不同。

基督教:

信仰以耶稣基督为中心,以《圣经》为蓝本,核心思想是福音,即上帝耶稣基督的救恩,充分彰显了上帝对全人类和整个宇宙舍己无私的大爱。

天主教:

信奉天主和耶稣基督,尊玛利亚为圣母。

新教:

信仰是三位一体的独一上帝。

 

探究点 古近代欧洲的宗教伦理与教化

【史料实证】 

史料一 耶稣确信他有把人类从罪恶中拯救出来的使命,因此他痛斥贪婪和放荡,规劝人们热爱上帝和邻居,此外,他还清楚地宣告了以下几点:

(1)主乃人之父,人人皆兄弟;

(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3)宽恕并且爱你的敌人;(4)以德报怨;(5)力戒虚伪;(6)简化宗教礼仪;(7)靠近主的国;(8)复活与天堂。

——罗伯特·勒纳等《西方文明史》

史料二 (宗教改革派)反抗由教会包办的信仰,回转头去,求之于《圣经》和良心……不承认罗马的教皇,反对教权的政府。

史料三 加尔文说:

“一个人之所以发家致富,不在于他的品德、智慧或勤劳,而完全靠上帝恩赐。

财富本身绝不像某些蠢人所想的应予以斥责,这样做就是亵渎神明。

[研读]

(1)史料一说明了基督教的教义及所体现的教化思想。

(2)史料二体现了宗教改革派的主张。

(3)史料三反映了加尔文的先定论主张。

[思考]

(1)根据史料一分析基督教在当时得到广泛传播的原因。

提示原因:

当时在现世生活中备受压迫的人民把基督教当作心灵的寄托以求在精神的世界得到解脱;极力反对宗教异端;基督教平等博爱、敌视富人的教义吸引了大部分的穷苦人民;基督教的国教化使之成为合理的世界性宗教并得到普遍的认可;基督教中上帝高大美好的形象吸引了许多教徒信教。

提示反对神权统治和教皇权威,主张宗教自由;主张信徒自己阅读《圣经》。

提示倡导积极入世,追求财富,激发了人们追求发财致富的热情。

宗教改革的社会意义

(1)否定了教皇权威,宣扬了人权,促进人文主义的进一步传播。

(2)因信称义的提出,促进了信仰上帝的个人主义和社会政治经济领域的个人主义的发展。

(3)先定论强调神的主权和人的完全堕落、败坏、无力,抑制了人性之恶。

(4)先定论和天职观的提出,破除了偶像崇拜、烦琐的宗教仪式、遁世修行的修道主义,极大地推动了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积极入世、全面征服的信仰雄心使整个国家与社会全然圣洁化、信仰化。

 

                                           

1.公元前5世纪中期,罗马制定了内容广泛、条文比较明晰的《十二铜表法》,实现了从习惯法到成文法的转变。

这一转变(  )

A.目的在于维护平民的利益

B.巩固了罗马帝国的统治

C.缓和了贵族与平民的矛盾

D.适应了外来移民的需要

解析:

选C。

根据材料“《十二铜表法》,实现了从习惯法到成文法的转变”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转变是平民与贵族斗争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是平民的胜利,缓和了二者间的矛盾,故选C项;《十二铜表法》维护贵族的既得利益,排除A项;该法颁布于罗马共和国时期,排除B项;该法属于公民法的范畴,排除D项。

2.虽然罗马法随着罗马帝国的衰落被岁月逐渐尘封,然而,公元12世纪至16世纪欧洲各国和自治城市兴起了研究罗马法的典籍,并将其基本原则和概念运用到法律实践中的学术运动,史称“罗马法复兴”。

这说明罗马法(  )

A.为西方其他国家所继承 

B.成为欧洲法律的渊源

C.具有强大的影响力

D.由衰落重新走向辉煌

解析:

选C。

“公元12世纪至16世纪欧洲各国和自治城市兴起了研究罗马法的典籍,并将其基本原则和概念运用到法律实践中的学术运动”说明罗马法影响深远,故选C项;“将其基本原则和概念运用到法律实践中”表明并不是直接地继承罗马法,排除A项;“罗马法复兴”体现了罗马法对近代欧洲立法的影响,排除B项;“将其基本原则和概念运用到法律实践中的学术运动”的最终结果是推动了近代欧洲法律的兴起,而不是罗马法的重新运用,排除D项。

3.(2020·北京海淀期末)法学家勒内·达维德认为,“在19世纪,民法典在法国一直被视为核心,是法律的真正心脏”。

这是因为《拿破仑法典》(  )

A.摧毁了欧洲各国封建制度

B.确立了法国民主政治制度

C.巩固了拿破仑的军事独裁

D.维护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

解析:

选D。

《拿破仑法典》没有摧毁欧洲各国封建制度,且欧洲各国与材料中“在法国”不符,故A项错误;《拿破仑法典》是人类历史上资产阶级国家的第一部民法典,而非确立民主政治制度的宪法,故B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军事独裁,故C项错误;《拿破仑法典》以法律形式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与材料中“民法典在法国一直被视为核心”相符,故D项正确。

4.与大陆法系相比,下面不属于英美法系的基本特点的是(  )

A.以判例法为主要法律渊源

B.以日耳曼法为历史渊源,同时受到罗马法的影响

C.法官对法律的发展所起的作用举足轻重

D.理论性相对较深入,严格划分公法和私法

解析:

选D。

英美法系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以判例法为主要法律渊源;第二,以日耳曼法为历史渊源;第三,法官对法律的发展所起的作用举足轻重;第四,以归纳为主要推理方法;第五,不严格划分公法和私法。

因此,本题的正确选项为D项。

5.美国学者约翰·赞恩在《法律的故事》一书中讲道:

“罗马的法律机器得以完善地运行,得益于程序完备的罗马法庭和专业律师阶层的出现……所有这些贡献为现代世界的法律制度构造了近于完善的框架。

”该学者意在(  )

A.探究罗马法律制度完善的根源

B.分析罗马法于帝国巩固之作用

C.强调罗马法对于人类文明的意义

D.指出自然法是罗马法的哲学基础

解析:

选C。

由“罗马的法律机器得以完善地运行,得益于程序完备的罗马法庭和专业律师阶层的出现……所有这些贡献为现代世界的法律制度构造了近于完善的框架”可知,材料旨在强调罗马法对现代世界的影响,故选C项;罗马法律制度完善的根源是罗马法有利于维护罗马统治,与题旨无关,排除A项;题干“这些贡献为现代世界的法律制度构造了近于完善的框架”强调的是罗马法的世界意义,排除B项;题干中未提及自然法及其影响,排除D项。

6.马丁·路德曾经说过:

“信徒和上帝,犹如两个相爱的恋人,他们之间不需要第三者。

”下面能够体现马丁·路德这一宗教思想的是(  )

A.因行称义

B.神权高于教权

C.人权至上

D.信仰得救

解析:

选D。

根据题干中“信徒和上帝,犹如两个相爱的恋人,他们之间不需要第三者”并结合所学马丁·路德的因信称义思想的相关知识可知,“信仰得救”符合题意,故选D项;因行称义是当时教皇宣扬的思想,是马丁·路德要批判的思想,排除A项;题干未提及神权高于教权,马丁·路德宣传的是国家权力高于教权,排除B项;人权至上是启蒙运动的思想,排除C项。

教材答疑·名师指津

1.教材P42“思考点”

法国大革命对法律建设的重要贡献有哪些?

提示在法国大革命中通过了一部最具代表性的法律文件《人权与公民权的宣言》,这部法律文件的颁布使得法国的法制体系得到了更好的完善,为宪法的颁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教材P43“学思之窗”

阅读材料,你如何理解无罪推定原则?

提示无罪推定原则的核心意义在于保护被告人的合法权益。

主要强调了三层意思:

(1)对任何人有罪决定的宣告,只能由法院决定,其他任何机关和组织都没有权决定;

(2)强调证据裁判主义精神,法院应当用证据证明被告人有罪,不能推定或假设;(3)在判决生效之前,被告人是无罪的,不能因为其被逮捕、被起诉、被审判而认为其有罪。

3.教材P44“学思之窗”

想一想:

基督教在中世纪的欧洲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

提示中世纪时期基督教在欧洲占统治地位,是欧洲封建制度的重要支柱。

中世纪基督教的统治对中世纪的欧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欧洲的社会生活方面、经济生活方面乃至文化生活方面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4.教材P45“问题探究”

阅读上述材料,联系课文内容,谈谈你的认识。

提示法律所体现的是统治阶级的“阶级意志”,即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而不是个别统治者的任性,也不是统治者个人意志的简单相加。

法律所体现的统治阶级意志,不是统治阶级意志的全部,而是其中上升为国家意志的那部分。

5.教材P45“学习拓展”

请查阅相关资料,进一步了解它们之间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提示略。

(建议用时:

30分钟)

一、选择题

1.《十二铜表法》中有一条文规定:

“不得为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

”这一规定(  )

A.打破了贵族对法律的垄断

B.提高了平民的社会地位

C.标志着罗马法体系的形成

D.推动了罗马帝国的发展

解析:

选A。

题干中的“不得为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有利于打破贵族垄断法律的特权,故A项正确;《十二铜表法》只是有利于保护平民的利益,没有提高平民的社会地位,故B项错误;罗马法体系形成的标志是《查士丁尼民法大全》的颁布,故C项错误;万民法推动了罗马帝国的发展,故D项错误。

2.11世纪末至12世纪初,以意大利为发源地,西欧各国先后出现了研究罗马法的热潮,史称“罗马法复兴”。

罗马法复兴的根本原因是(  )

A.人文主义思想的推动

B.推进城市自治运动的需要

C.自然法理念的普世价值

D.对工商业者私有财产的保护

解析:

选D。

思想对历史发展不起决定性作用,故A项错误;政治需要对历史发展有促进作用但也不是决定性因素,故B项错误;自然法理念的普世价值自始至终存在,也不是其复兴的根本原因,故C项错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11世纪末至12世纪初,随着意大利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工商业者要求保护自己的经济利益,最终导致了罗马法的复兴,故D项正确。

3.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在中世纪末期的西欧,除英国外,都以罗马法典为基础形成法律,而且指出,英国为了私法的进一步发展,也参照了罗马法的诸原则。

这表明,中世纪末的西欧(  )

A.彰显了人生而平等的精神

B.复制了罗马法的私法内容

C.复兴了罗马法的立法原则

D.否定了宗教法庭的合法性

解析:

选C。

材料体现出欧洲的法律基本都借鉴了罗马法,反映出罗马的立法原则在中世纪继续沿用,故选C项;材料仅体现了中世纪西欧国家使用罗马法,没有涉及罗马法生而平等的基本原则,排除A项;材料中体现的是英国在司法上参照了罗马法的原则,不等于复制,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中世纪西欧国家借鉴罗马法来制定法律,属于立法方面的内容,宗教法庭是司法机构,材料没有体现出中世纪末的西欧否定了宗教法庭的作用,排除D项。

4.按照习惯和英国人的观点,今天的国王仍然是“一切权力的源泉”,“一切公道与荣誉的源泉”,没有国王和王权,大不列颠王国便失去了存在的依据。

据此可知,当今的英国(  )

A.体现出开明专制的特质 

B.议会成为国家政治中心

C.国王拥有象征性的权力

D.君主拥有政治上的自由

解析:

选C。

根据材料“国王仍然是‘一切权力的源泉’,‘一切公道与荣誉的源泉’”可知,英国政治生活中国王的重要地位,当今英国国王拥有象征性的权力,故选C项;开明专制不是当今英国的政治特点,排除A项;B项与材料的主旨不符,排除;君主政治上的自由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D项。

5.近代欧洲存在着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

大陆法系以成文的法典为表现形式,以民法为典型,以演绎为思维特点;英美法系以判例法为主要表现形式,以普通法为基础,以归纳为思维特点。

据此可推知(  )

A.欧洲法律体系都是罗马法的延续

B.地理环境决定了法律体系的特点

C.欧洲法律体系并非都源于罗马法

D.罗马法具有超越时空的重要意义

解析:

选C。

材料反映出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在表现形式、思维特点等方面的差异,因此“欧洲法律体系都是罗马法的延续”的观点无法成立,故A项错误;材料强调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的差异,没有反映出这一差异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出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在表现形式、思维特点等方面的差异,欧洲法律体系并非都源于罗马法,故C项正确;材料强调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的差异,没有体现出罗马法对后世的影响,故D项错误。

6.1870年,美国国会通过宪法第十五条修正案,其中规定:

“合众国公民的选举权不得因种族、肤色或过去的劳役状况而被合众国或任何一州否认或剥夺。

”这一规定(  )

A.实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有利于保护公民的选举权利

C.加强了美国州政府的权威

D.消除了美国种族歧视的现象

解析:

选B。

题干中“合众国公民的选举权不得因种族、肤色或过去的劳役状况而被合众国或任何一州否认或剥夺”表明这一规定有利于保护公民的选举权利,故选B项;材料仅涉及公民的选举权,不能据此得出实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排除A项;题干提及的是确保公民的选举权利,任何一州不得剥夺,未涉及美国州政府的权威,排除C项;美国种族歧视现象现在依然存在,排除D项。

7.下面两张图片是1475—1600年间德国大学学生修读专业统计图。

(左图为新教大学,右图为天主教大学。

实线为世俗专业,虚线为神学专业)

据此可以推知(  )

A.德国宗教改革成效最为显著

B.天主教的垄断地位受到冲击

C.宗教改革影响学生专业选择

D.世俗文化引导社会发展潮流

解析:

选C。

材料中并没有对德国和其他国家宗教改革成果的比较,故A项错误;材料中并没有对天主教在德国地位的相关提及,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以看出,以1517年的宗教改革为契机,学生的专业选择在世俗专业和神学专业上出现急剧变化,故C项正确;材料中并没有涉及世俗文化与社会发展潮流之间的关系,故D项错误。

8.(2020·山东潍坊期末)有人认为,信徒可以自以为是上帝特别赋予他使命,一个人在世间的作为正是上帝赋予他恩宠的象征。

世俗的成功,例如在商业上获得利润,也不过是代表他可能已经是上帝选择的神意表现,其着重点是使命感。

这体现了(  )

A.宗教意识进一步淡薄  

B.个人奋斗的合理性

C.世俗生活与信仰对立

D.信仰得救的自主性

解析:

选B。

加尔文的先定论认为上帝把人预先分成两类:

选民和弃民。

选民是上帝挑选的人,注定会成功,弃民注定会失败。

上帝挑选的人是有标准的,他必定是一个内心信仰上帝而外在又淳朴、友爱、勤奋、节俭的人。

每个人都不知道自己是否是上帝的选民,所以他必须奋斗。

这从神学角度论证了世俗生活和个人奋斗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为资产阶级发财致富作辩护,故选B项;材料“是上帝选择的神意表现”,仍强调宗教意识,排除A项;材料表现的是世俗生活与信仰统一,排除C项;上帝先定,人的意志无法改变,排除D项。

二、非选择题

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时期

人物

主张

6世纪

查士丁尼

(东罗马帝国皇帝)

各民族一体遵守的自然法是上帝神意制定的,因此是始终固定不变的

13世纪

阿奎那

(意大利神学家)

自然法和人法都受永恒法的支配,永恒法是上帝的意志

——摘编自《欧洲法律汇编》

材料二 《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对于《拿破仑法典》一词的解释摘编如下:

《法国民法典》1804年颁布,1807年改名《拿破仑法典》。

①法国大革命前,罗马法统治着法国南部,北部盛行习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