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第三册第六单元教案二.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660641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3.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第三册第六单元教案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小学数学第三册第六单元教案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小学数学第三册第六单元教案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小学数学第三册第六单元教案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小学数学第三册第六单元教案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第三册第六单元教案二.docx

《小学数学第三册第六单元教案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第三册第六单元教案二.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数学第三册第六单元教案二.docx

小学数学第三册第六单元教案二

2016小学数学第三册第六单元教案

(二)

2016小学数学第三册第六单元教案

(二)

★第6时

教学内容:

80页“9的乘法口诀”。

教学目标:

(1)知道9的乘法口诀的,并能理解每一句9的乘法口诀的意义。

(2)初步记住9的乘法口诀,并会应用9的乘法口诀计算乘法式题。

(3)经历编制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

[(4)引导学生找到9的乘法口诀的特殊规律,寻找最佳的记忆方法。

()会用9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实际问题,通过多次质疑讨论,激活思维,开拓视角。

(6)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积极主动的探索精神。

]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9的乘法口诀的,经历9的乘法口诀的编写过程。

2、熟记9的乘法口诀,运用9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

多媒体,口算卡片,袋鼠跳格图。

教学过程:

一、情境启发,明确目标

师:

同学们,你们知道农历月日是什么节日吗?

师:

在端午节那天人们一般的会举行什么活动?

师:

那你们看过赛龙舟吗?

下面老师带你们去看赛龙舟好吗?

[在多媒体电脑中出示赛龙舟图。

请同学仔细观察画面,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同桌的两个同学互相交流。

指名汇报,全班交流。

]

师:

你能提个数学问题吗?

师:

谁能解决这个问题?

引出题:

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就需要先学习9的乘法口诀。

(板书题:

9的乘法口诀)

二、合作探究,达成目标

1、看到题,你想知道什么?

2、师:

我们把9条龙舟分开逐条逐条看。

出示一条龙舟:

提问:

①师:

一条龙舟上共有几个人?

表示几个9?

出示:

2条龙舟

②师:

2条龙舟上共有几个人?

表示几个9?

出示:

3条、4条、条、6条、7条、8条、9条龙舟

③师:

那么3条、4条、条、6条、7条、8条、9条龙舟上的人数,分别可以用几个9表示呢?

出示:

3个9、4个9、个9、6个9、7个9、8个9、9个9

3、用袋鼠跳格的图帮助我们算出龙舟上的人数。

[出示袋鼠跳格图。

师:

袋鼠每跳一步是9格就表示一条龙舟上的人数,请学生独立将袋鼠跳格图完成。

学生独立完成袋鼠跳格图。

]

4、指名汇报填写结果。

学生汇报,教师出示:

龙舟的条数和总人数。

师:

“你是怎么得到这个数的?

[、引导学生观察已填完整的数轴,发现每个方框中的数都是连续加9的规律。

提问:

有了这个袋鼠跳格的图,我们现在随便点几条龙舟都能很快答出总人数了,那么9条龙舟上一共有多少人?

3条呢?

条呢?

8条呢?

]

6、提问:

从1个9到9个9,我们可以用什么简便的算式表示呢?

师:

你们会写吗?

请你们独立写出9的乘法算式并填写出结果。

指名汇报,教师出示:

1个9到9个9的全部乘法算式。

7、为了使我们很快地记住9的乘法算式的结果,我们给它们编乘法口诀。

你们有信心编出吗?

[同桌的两个学生讨论、交流,将编出的乘法口诀写在自己的堂练习本上,有困难的同学可利用本第80页例4中的表完成。

学生分组讨论编口诀后,在全班展示交流。

交流时,要求学生说清每一组算式、所编的口诀及意义。

引导其他同学注意倾听同学的发言,及时进行补充、纠正。

]

8、质疑:

在编口诀的时候你们遇到哪些问题?

你们是怎么解决的?

9、指名学生汇报,教师出示:

9的每一句乘法口诀

先齐读,再分组读、分男女比赛读。

[10、引导学生观察9的乘法口诀的规律:

师:

同学们你有什么方法记住9的乘法口诀?

也就是说你发现9的乘法口诀有什么规律,可以帮助我们很快地记忆呢?

同桌的两个同学互相讨论、交流。

指名汇报。

]

11、师小结:

同学们太了不起了,真是太棒了,发现了这么多的规律。

根据这些规律我们一边读,一边记忆。

[学生各自试着记忆9的乘法口诀,自由读、自由背。

]

12、检查学生记忆口诀的情况:

先全班背,然后指名背:

谁能试着给我们背一背?

13、师:

在学生背的过程中询问:

背到“五九四十五”“六九……”不会了怎么办?

小结:

是的,根据9的乘法口诀的规律,我们就能把口诀很快地背出的。

14、师:

谁能说说“4×9”表示什么意思?

三、变式练习,检测目标

我们会背9的乘法口诀了,还要会应用,下面我们做几个练习,有信心做出吗?

[1、对口令游戏:

用双手表现出9的乘法口诀,同桌对口令。

2、列式计算:

①8个9相加得多少?

②8与9的和是多少?

③两个9相加是多少?

④两个9相乘是多少?

指名回答,先独立做,然后指名汇报,引导学生对这4个小题进行比较。

3、解决问题:

①六一儿童节,每个小朋友要吹9个漂亮的气球,小明、红红、欢欢一共要吹几个气球呢?

②一张桌子摆9把椅子,8张桌子要摆多少把椅子?

③一本彩色故事书4元钱,一本彩色连环事元钱,买9本故事书要花多少钱?

]

四、总结评价,升华目标

1、你今天的学习有什么收获?

2、这节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总结:

孩子们,你们真是太了不起了,每个人都长了一双数学家的眼睛,发现了那么多藏在9的乘法口诀里的规律,掌握了准确计算乘法的秘密。

通过这节的学习,我特别高兴,因为你们个个都很了不起,会观察、乐思考、能发现、更会应用。

所以我相信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你们会找到更多、更有用的数学知识!

【教学反思】

本节我是在充分了解学生知识起点的基础上,紧紧围绕传统的教学要点,大胆地进行创新,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扎实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只有真正理解了9的乘法口诀的意义,背口诀,记口诀才会有方法。

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动口等多种感观参与学习活动,不但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而且能加深理解,学以致用。

 

★第7时

教学内容:

练习二十6-11题

教学目标:

1、通过计算强化口诀的记忆,达到比较熟练的掌握表内乘法口诀。

2、让学生经历交流的过程,培养协作能力。

3、训练学生用乘法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熟记口诀。

[教学重点:

进一步巩固表内乘法口诀,达到比较熟练的掌握。

教学难点:

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加深理解几个几是多少?

体验它的含义。

]

教学过程:

一、情境启发,明确目标

小朋友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有关9的乘法口诀,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复习有关的知识。

二、合作探究,达成目标

1、完成82页第6题。

(1)、完成本第82页第6题,交流改正。

(2)、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使学生体会到:

个9加上1个9是6个9,7个9减去1个9也是6个9,最后明确可以借此记忆9的乘法口诀。

]

2、引导学生完成第7题。

这是看图列乘法算式题,第

(1)题是一图二式,第

(2)题是一图一式。

3、引导学生完成第8题。

(出示)

[

(1)、观察第8题的图意,引导学生说出图的意思,重点是理解出共有几个米。

(2)、学生列出算式后小组交流,全班交流并改正。

]

三、变式练习,检测目标

1、(出示)第10题图:

[

(1)、观察图,你发现了什么?

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2)、学生先在小组内提问,然后全班交流。

(3)、强调几个几的数量关系。

(4)、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逐个解决。

]

2、第10题:

[

(1)、让学生用几个几的知识描述存在的数量关系。

(2)、并根据算式计算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巩固对几个几的理解。

]

3、第11题:

[

(1)、看11题,小组讨论交流理解题意,找出规律。

(2)、怎样计算,说出道理。

(3)、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全班交流。

]

四、总结评价,升华目标

谈话:

这节,你有哪些收获?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的练习,进一步巩固了9的乘法口诀,培养了学生用乘法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熟记口诀。

★第9时

教学内容:

教材84页例

教学目标:

1、通过合作学习、自主探究,进一步理解乘加的意义,能正确进行有关实际问题的计算。

[2、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用多种方法灵活计算乘加,实现运算多样化。

3、培养学生的友好合作意识、探究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

]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用多种方法解决同一问题。

教学手段: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情境启发,明确目标

师:

,今天就和小明一起走进数学乐园吧!

,先和小明做个对口令的游戏。

对口令:

6、7、8、9的乘法口诀。

(有节奏地进行对口令:

师生对、生生对)

二、合作探究,达成目标

(1)班准备租车去参观,同学们可高兴了。

有2名老师和30名学生,租下下面的客车,做的下吗?

1图(座位示意图)请学生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1)2名教师和30名学生这辆车做的下吗?

2)、怎样解决?

小组商量讨论。

3)、学生汇报解决问题的方法;聆听学生的不同想法。

列式:

 

(1) 4×7+=33

(2)2×7=142×7=1414+14+=33

4)、同学们是怎么想的呢?

(生汇报)

)、现在请同学们比较一下哪种方法更简单?

]

那你还记得,在计算乘加这样的算式时,是怎样计算的吗?

(生汇报)

出示:

乘加乘减的算式,都是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

师:

同学们掌握的怎么样呢,老师想考一考大家。

三、变式练习,检测目标

1做一做

[幼儿园3个小朋友每人吃一个鸡蛋,这些鸡蛋够吗?

学生读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列式计算,找出最简单的方法。

]

练习二十一第3题学生自己说说解决这一题的方法,教师评讲。

第6题

[小亮一共有40节车轮,他能组装出一列有6节车箱的小火车吗?

车头用了8节车轮。

为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一节车厢6个车轮,6节一共多少车轮?

再加上车头8节。

列式6×6+8=44说说为什么?

]

四、总结评价,升华目标

教师总结:

我们一起探究数学问题,可真有趣,把你的收获和大家说说吧?

同学们要做个有心人,用我们学过的知识到生活中去解决问题,老师相信你们是最棒的

【教学反思】

本的数量关系比较简单,主要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过加、减、乘法运算解决座位数够不够做的问题。

我重在引导学生“阅读理解”与“分析解决”,学生从多种角度观察,解决同一问题运用学生不同的思考方法,体现了解决问题的策略化。

 

★第10时

教学内容:

1~9的乘法口诀复习与整理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乘法的含义。

2、对1~9的乘法口诀进行复习,使学生能较熟练地掌握乘法口诀并会用口诀求积。

[3、在练习、游戏中熟练掌握乘法口诀,提高口算正确率和速度,培养学生的反应能力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4、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感受生活中的数学。

]

教具准备:

乘法口诀卡片

教学过程

一、情境启发,明确目标

教师:

同学们,老师先出两个智力题考考大家,看谁最聪明!

1、一只青蛙4条腿,两只青蛙()条腿,五只青蛙()条腿,八只青蛙()条腿?

师:

你们是用什么方法算得这么快的?

生:

乘法口诀

2、一个星期有7天,两个星期有()天?

三个星期有()天?

五个星期有()天?

七个星期有()天?

教师:

这道题你们用什么方法做的?

生:

也是乘法口诀

教师:

太棒了。

通过我们前一段的学习和应用,我们体会到乘法口诀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作用非常大,今天我们就一起进一步进行乘法口诀的复习与整理

二、合作探究,达成目标

[在数学王国里,有一个乘法口诀家族(小黑板出示空白的乘法口诀表),这个家族里住着几十个口诀宝宝,有一天这些口诀宝宝想出散散心,可是,外面的世界太精彩了,他们玩疯了,不想回到自己的家了,同学们,交给你们一个任务:

能把这些口诀送回自己的家吗?

]

师:

好!

但是,这些口诀为了不想回家,设置了五道关口,并设置了闯关密码,同学们必须破解它们的闯关密码并闯过五道难关,这些口诀宝宝才会跟你们回家,有信心完成任务吗?

师:

好!

为了顺利完成任务,我们首先成立闯关小分队:

左边的同学为第一分队,中间的同学为第二分队,右边的同学为第三分队。

为了让每一位同学都有机会为我们的闯关行动贡献一份力量,前三关都采用接龙的形式完成,大家听明白了吗?

师:

准备开始!

三、变式练习,检测目标

[第一关:

看算式,想口诀。

(出示)

3×9=7×8=7×4=8×2=

9×6=6×7=×8=4×6=

(请第一分队的同学接龙完成。

第一关顺利通过,开始闯第二关。

第二关:

看口诀说出两个算式。

(出示试题)

二八十六六七四十二七九六十三三九二十七

三六十八七八五十六六八四十八四六二十四

(请第二分队的同学完成闯关任务。

第二关顺利通过,开始闯第三关。

第三关:

对口诀。

(出示试题,接龙)

三六八九五七七八二六

四九四七三八五九六八

六六六七四八五八六九

三九九九八八七七三七

(第三关的闯关任务比较重,请第一、第二分队各派四名队员支援。

同学们真能干!

已经顺利闯过了三关,现在开始闯第四关。

第四关:

()里最大能填几?

(出示试题)

()×6<()×7<30()×<38

()×4<1()×8<41()×9<20

教师:

能介绍你用什么好方法做出这些题的?

想哪句口诀?

(本关有些难度,不宜采用接龙的形式。

指名完成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第五关:

下面的算式能用口诀吗?

用哪句口诀?

3×6+6=3×6+3=

4×7-7=4×7-4=

(又增加了难度,指名完成,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以点带面)

1、师:

同学们,经过大家的齐心协力,团结合作,我们顺利的破解了闯关密码并胜利闯过五关,这些口诀宝宝对大家心服口服,都在这里乖乖的等着呢,大家快把它们送回家吧。

(全班同学每人发一句写好的乘法口诀卡片,请同学们把拿到的口诀卡片贴在合适的地方,一人一句)

2、讲评同学们整理的乘法口诀表]

四、总结评价,升华目标

师:

同学们,我们顺利地把口诀宝宝送回家了,下面我们用口诀解决一下实际问题吧(出示):

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系统的归纳了本单元的知识,使学生建构了整个表内乘法的知识体系。

学生在自己整理的过程中发现了规律,并运用规律,达到了教学的目的。

 

★第11时

教学内容:

第88-89数学实践活动“量一量,比一比”。

教学目标:

1、通过让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加深对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2、通过对自己身体各部分长度的测量,及周围东西的测量,使学生感受自己正在成长的快乐。

在实际测量与交流中,掌握测量方法的多样性,通过动物的身高或身长和人比一比的过程让学生对米和厘米有更深一步的认识,切实体会数学与自己生活的联系。

]

3、在测量中培养学生的分工合作意识;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4、在活动中初步渗透统计的思想和统计知识。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每组皮尺,卷尺,一根木条,2张练习纸。

教学过程

一、情境启发,明确目标

小朋友,今天我们要到一个乐园去做游戏,你们高兴吗?

(随着音乐的节奏,老师和学生一同带着舞蹈动作跳着进入教室就坐。

二、合作探究,达成目标

[多媒体出示主题图,直观、形象,吸引学生注意力。

]

1、启发谈话:

前面我们已经认识了一些长度单位,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

们已经认识了哪些长度单位?

(厘米、米)

2、估测:

1米等于多少厘米?

(1米=100厘米)

1米大约有多长?

(估测、比划)

[3、强调测量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那谁说一说,测量时我们需要注意什么?

(①从0刻度开始量起。

②尺子不能打弯。

③对准1米刻度作记号。

)]

(一)、在木条上测量出1米长的一段

1、各组拿出木条和卷尺,小组合作在木条上量出1

米长的一段,并做好记号。

2、学生测量,老师指导。

3、老师验证各组测量情况。

4、评价、奖励。

(二)、测量桌长、宽、高的长度

[多媒体出示桌的测量情况记录表,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有序性。

]

1、估测桌长、宽、高的长度。

[

(1)根据你刚才实际测量到的1米的长度,请同学们估测一

下,天天和我们朝夕相处的桌的长度、宽度、高度分别大约是多少?

(结合量出的一米长的木条的长度,估测出学生熟悉的桌长、宽、高的长度,有利于培养学生估测能力。

(2)小结:

这只是我们估测出的长度,是我们猜想的,怎么样才能得到比较准确的结果呢?

(要进行实际测量)]

2、小组合作,进行实际测量:

(1)小组讨论,组长结合组内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分工。

(2)进行实际测量,老师巡回观察指导。

3、汇报、讲评:

[

(1)各组汇报测量结果(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测量统计结果)

(2)比较各组测量结果(各组结果尽不相同,存在误差)。

(3)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

(4)适时评价。

()表彰分工合理、测量细心的小组。

]

(三)、测量门的宽度、窗户的宽度、讲台的宽度、饮水机的高度、黑板到讲台之间的距离:

1、启发谈话,引导学生自主进行测量。

[我们通过测量知道了桌的长度、宽度、高度,你还想测量什么?

(引导学生观察身边事物,就地取材。

如教室门的宽度、窗户的宽度、讲台的宽度、饮水机的高度、黑板到讲台之间的距离等;自主选择,自主进行测量活动。

]

2、小组测量,老师指导。

3、汇报、讲评:

[

(1)请各组汇报测量结果。

(老师适时奖励)

(2)小结:

刚才各组都积极配合,测量出了我们教室一些物体的长度,大家已经掌握了测量方法,学会了测量物体的实际长度。

]

(四)有一条鳄鱼身长六米,你能用合适的长度描述这个长度吗?

1、黑板长3米,有两块黑板那么长。

2一个人的肩宽大约30厘米,29人并排站着喝鳄鱼差不多

(五)选择下表中的一种动物,想上面这样,用你自己的方式把这几种动物的身高和身长表示出。

测量标准:

测量结果:

四、巩固新知延伸外:

全小结:

(1)通过这节实践测量活动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掌握了哪些知识?

(2)看,这节我们学到了不少本领,从测量过程中体验到了测量的乐趣,你们开心吗?

【教学反思】

本节我让学生参与到实践活动中,通过分组测量,学生获得了实践体验,然后进行交流讨论,发现测量的结果不同的原因,学生学会了采用估一估、量一量、想一想、说一说、用手比等多种形式,使学生形成了清晰的直观认识,建立了单位的表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