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十大追问.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660481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6.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保险十大追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保险十大追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保险十大追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保险十大追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保险十大追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保险十大追问.docx

《保险十大追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保险十大追问.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保险十大追问.docx

保险十大追问

2012保险十大追问:

中国保险还剩多少精华

追问一:

中国保险还剩多少精华

文∕郭振华(上海对外贸易学院保险系主任中国保险学会理事)

如果保险业发展良好,看到保险二字,人们想到的应该是雪中送炭,是大灾大难之后保险业像活菩萨一样的慷慨救助!

是收益良好的长期资产管理!

但是在中国,保险业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大背景下发展了30多年,但保险保障并未深入人心,在多数消费者的心目中,在没灾没病的情况下,保险保障仍然不在考虑之列!

在中国,虽然居民保障明显不足,但保险公司们看重的是保费规模增长,而不是保障规模的增长!

在中国,保险公司们不愿去开发消费者的理性保障需求,却大力迎合消费者的非理性投资需求!

结果是,投资性保险野蛮增长,保障性保险逐渐萎缩!

在中国,投资性产品本来就存在前期扣费过高的缺陷,近些年,寿险公司们纷纷放弃自己的长期资产管理优势,将投资性产品搞得返还不断,以迎合消费者的非理性需求,造成投资性保险收益率低上加低!

在中国,每次灾难过后,人们看不到中国保险业的慷慨赔付,倒是在汶川地震中看到过保险业的慷慨捐助!

不过,看到过捐助其实也没用,因为频率太低,人们不会记住!

在中国,人们无法分辨保险与储蓄的不同,因为在买保险时,保险销售人员说缴保险费就是“存钱”!

在中国,人们试图退保或真的退保时,往往对退保金额非常不满,因为买保险时保险销售员说这产品有两大好处:

出事有保障、没出事就当存钱!

天下竟有如此一箭双雕的好事!

消费者在退保时咋想也想不清楚:

存钱为什么会越存越少?

在中国,人们无法理解寿险公司存在的必要性,反正是投资吗?

干吗要到保险公司去投资?

反正是存钱吗,干吗要把钱存到保险公司?

在中国,看到保险二字,太多人的内心会涌现出反感的情绪,甚至会想到“欺骗”二字并迅速捂紧自己的钱袋!

中国保险业的形象亟需重塑和改善!

重塑是指要明确保险业的定位和功能,改善是要规范地做好每笔业务、处理好每笔索赔。

反过来想,保险经营实属不易!

金融业有句话:

“银行躺着吃饭、证券坐着吃饭、保险跑着吃饭”,我国保险业近二十年似乎每天都在百米冲刺,终于达到了保费收入世界第六的规模,但似乎冲错了方向!

发达国家是先把保障做足然后进入投资市场,而我国却是倒转过来,保障还没深耕就先把做投资做上天了!

仔细想想,上述后果也是保险公司们理性选择的结果。

但是,保险公司们的理性选择却造就了我国非理性的保险消费结构,模糊了保险业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模糊了保险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定位。

最终,保费规模的大幅增长并未带来保险业地位的显著增长。

追问二:

监管该承担什么角色

文∕郭振华

保险公司们的理性选择造就了我国非理性的保险消费结构,模糊了保险业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

显然,监管机构应该挺身而出,造就理性的保险消费市场和消费结构。

客观地说,监管机构确实经常挺身而出。

例如,保监会对1995版《保险法》进行大幅修订,修订后公布的2009版《保险法》显著提高了对保险消费者的保护水平;保监会制定和颁布了《保险公司偿付能力额度及监管指标管理规定》,保障了消费者的根本利益;2009年,保监会还制定了《重大保险风险测试实施指引》,以规范判断保单转移重大保险风险的方法和标准,引导保险公司改善产品结构。

但是,在各保险公司竭力追求保费规模快速增长的情况下,在投资性分红险很容易通过重大保险风险测试被确认为保险合同的情况下,在投资性分红险的投资收益率相对万能险、投连险模糊,从而逐利空间相对较大的情况下,经过保险公司们理性地大力销售,投资型分红险几乎独占了寿险市场。

仔细分析投资性分红险的特点,会发现它相对银行储蓄和其它投资品并没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反而具有前期扣费过高的明显劣势。

再看看投资性分红险的销量,您可能会大吃一惊,寿险公司们到底是如何把它们卖出去的?

最近,中国保监会项俊波主席上任后,敏锐地抓住了保险业最重要的问题,提出:

要把保护消费者利益的理念贯穿到保险监管工作的全过程;要尽快推出全国统一的投诉维权电话专线,强化保监会官方网站的投诉功能,畅通消费者维权途径;要建立健全统一的涵盖销售、承保、回访、理赔等各个环节的服务标准;要严厉查处和打击损害保险消费者利益的违法违规行为,查到一起,处理一起,决不手软。

为此叫好!

保险业的问题实际上是消费者非理性消费和保险公司追求短期利益综合作用的结果,希望保监会一方面注重普及风险管理与保险理念,一方面坚决制止保险公司们只注重短期利益、不注重保险业长期发展和保险业整体利益的行为。

应该清醒地看到,独霸中国寿险市场的分红险实际上明显缺乏竞争优势,寿险公司们的销售显然存在较大的忽悠成份,如果长期如此,可能会被逐渐清醒和走向理性的消费者拒绝和放弃,2011年已经显示出一些苗头。

所以,寿险产品结构调整应该及早进行。

财险业的发展依赖于信息技术、售前售后服务和不断衍生的强制保险政策,而寿险业的发展强烈依赖于税收优惠政策。

在税收优惠政策方面,我国保险业还没有起步。

但应该清醒地看到,寿险产品的税收优惠政策不但可以使消费者明显感觉到寿险产品的吸引力,迅速做大业务规模,更为重要的是,还可以对冲掉投资型寿险产品前期收费过高的缺陷,实质性地提高寿险产品的投资收益率。

进一步地,税收优惠政策的获得还可以为寿险业产品结构调整赢得机会和时间,希望监管机构为寿险业争取这种宝贵的政策。

我们期待着保险业走向美好的明天!

追问三:

保险银行如何续“姻缘”

文∕薛梅(北京工商大学保险系教授)

银行保险是保险竞争日渐加剧、保险公司在积极探讨市场拓展方式中的一个产物。

随着银行保险的异军突起,银行保险的竞争也进入了白热化的程度。

银行对于保险公司来说,由机遇越来越多地变成了挑战。

那么银行保险的价值如何认识、体现和追求?

这不仅是一个操作问题,更多的还是一个战略问题。

对于银行而言,保险业务的推动主要靠银行内部的重视及落实在考核指标。

2006年银行保险再度出现“井喷”之势的原因时,银行与保险公司共同承认的事实是银行把代理销售保险当成考核任务,真正从银行内部重视起保险业务。

银行从2005年下半年开始就主动配合保险公司来共同抓代理保险业务,这个好的开端带来2005年一季度银行保险的火红增长,说明银行保险确实蕴藏了很强的市场潜力。

正当银行把代理保险当成重要的事情来做,监管却在外部强行要求银行拒绝保险公司人员入驻帮助销售保险。

2011年银行保险的再度低迷,主要原因还是银行内在的销售方式变化,使银行对代理保险的内在力量调动受到制约。

由此,我们看到银行保险业务的发展似乎依赖于外部条件,无论要销售产品的保险公司还是要代理手续费中间业务收入的银行,其业务规模的大幅度增高或者快速回落都起因于外部的某个或某些条件的变化。

由此,我们不得不产生这样一个思考:

银行保险的发展是银行、保险公司两个主体内在的合作,还是对外在某些条件反应的外部推动?

判断目前的阶段是否有必要把银行当成战略伙伴

为什么不同的企业会有不同的战略?

关键不是企业领导人的人格魅力等绝对主观的因素,而是企业的内部资源、企业的外部环境及与内部资源配置机制所形成的对外部环境的适应性等客观因素决定的。

由于企业的客观因素不同,它们就必须根据外界变化的环境来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经营范围”等重大的战略问题,其核心是要分析通过什么途径来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保险公司是否要选择银行为战略伙伴,这一个问题的内涵是保险公司是否需要银行作为销售渠道、是否能够与银行形成合作伙伴、是否能够影响和控制银行渠道作为合作伙伴?

目前市场的现状更多的还是:

保险公司单方情愿的多,保险公司单方热情的多,保险公司在对银行渠道合作的过程中,对影响和控制银行渠道的因素分析不足。

银行对保险如何考虑,主要取决于银行的生存方式。

如果银行的生存方式不是靠市场竞争,那么它就没有必要按照市场竞争的要求采用市场竞争的手段。

银行整体的市场化改革一直在推进,但是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区差异性很强,地区的经济特点也非常明显,由此,同是一家银行,但不同地区的区域性经营机构的经营行为就有很大差别。

所有的保险公司都去抢夺银行渠道,银行渠道的稀缺性就会在短时间内得到进一步的强化,保险公司竞争银行渠道的成本当然就会显著提高。

保险选择银行更多地还要考虑是否具备控制这个渠道的资源

保险公司选择银行合作,一定存在银行也需要保险公司合作的原因和理由。

如果银行的热情和态度不够积极,那就是银行需要保险合作的原因和理由还不充分,在这样的前提下,如果多家保险公司的竞争战略都是找银行合作,建立销售渠道的优势,其结果势必会增加保险公司竞争的成本。

同时银行也更不会让渡由保险公司控制的合作资源。

根据有关资料显示,银行保险的发源地法国及欧洲的一些国家,其银行保险产生和健康发展有这么一些因素:

国民收入水平很高。

当地居民有足够的能力进行金融产品的购买,那里的人不需要节衣缩食地去“储蓄”,节约生活性支出而搞金融投资。

我国的居民储蓄存款虽然很高,但老百姓存在银行里的钱更多的是对改革措施导致未来不确定性的预防;老百姓更多的储蓄还来源于生活的节俭。

因此,中国老百姓对于自己银行里的钱的安全性有更高的要求。

国民保险意识很强。

欧洲是世界保险业比较发达的地区,国民接受保险意识和保险知识不但有历史上的传统,还有他们把保险中的风险因素生活化和生活认可化的普遍民众意识、民众生活习惯。

我国五千年的封建历史就是躲避风险的历史,由于科学技术和生产方式的限制,我国老百姓更信奉用封建迷信来去灾除祸。

封建经济的结束,计划经济取得了对经济增长的巨大历史贡献,但计划经济却始终没有让中国老百姓成为真正的风险主体,让老百姓自己去考虑风险转嫁的商业手段。

因此,中国国民保险意识远远跟不是保险经济,尤其是商业保险经济的要求。

最后还要有金融混业经营的法规环境。

保险与银行永远是两个独立的经济主体,两个独立的经济主体就有主体利益的要求,因此,保险和银行的合作永远存在对利益博弈的患得患失。

任何两个独立经济主体的充分合作,最终都是靠资产融合走向一体化的途径来解决。

目前,我国金融市场还存在让保险和银行成为一家人的制度障碍,而这个障碍的解决一个靠政府对金融监管的政策;另一个靠市场运行的时机,当然最终还是靠客观的成熟条件。

面对环境分析,不同类型的保险公司、规模大小不同的保险公司、不同体制运行的保险公司其各自的内部资源情况是有差异的,就目前保险市场的占有方式来看,其差异性还很强。

把银行作为渠道合作来考虑是保险市场的共性问题,但是,是不是要与银行合作,在什么时期合作,合作到什么程度却是一个个性问题。

个性问题的理解和把握只有从战略的角度,从战略形成的意义及条件和可操作性考虑才有价值。

追问四:

保险文化的本源是什么

文∕肖晗

英国学者泰勒对于文化的定义为:

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惯以及其他人类作为社会的成员而获得的种种能力、习性在内的一种复合的整体。

文化概念中蕴含着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

保险文化作为一种行业文化更多是体现了文化的精神特征和制度特征,即保险理念、本质原则、补偿制度、法律体系、组织结构和公司形态等要素。

因此,保险作为无形产品,是基于风险存在的经济保障和补偿制度,如果澄清保险的本质和文化的本源,金融保险本身就是文化发展的一种产物,可以说,保险就是一种文化。

保险文化思想的起源,它诞生于15世纪的欧洲海洋文明时代,众所周知追溯而上,在我国春秋时期的黄河流域和公元前2000多年前的欧洲两河文化中就有财产保险和人寿保险的萌芽。

现代保险制度的形成和发展与贸易发达、金融体系健全和市场经济高速发展密切相关,市场经济推动了保险业的迅猛发展,现代保险是金融经济和文化的结晶。

因此现代保险的文化基因来自于保险起源和保险业高速发展中形成的价值观。

从财产损失保险的角度来看,风险转嫁和损失分担是基于共同依托的风险等价、损失均摊为目的而进行的风险集合管理,是一种建立在相互信赖基础之上的经济补偿价值观,相同的群体,具有共同的风险防范的价值观念其本身就是一种共同文化塑造。

从人寿保险的经济保障的角度来看,它以身体和生命为标的,从经济角度保障个人和家庭的经济价值,更多体现了保险的人文属性,人寿保险传承人性关爱价值,筑就家庭经济价值,创造生命的货币价值,保全资产的再生价值,推进文明的社会价值。

可以说,人寿保险是生命价值与社会财富,道义责任和诚信关怀的能量守恒。

如果离开保险的价值观来谈保险文化建设是纸上谈兵,虚无飘渺,社会的认同和公众识别度会越来越低。

因此保险的起源、保险的常识、保险的理念和保险的价值观凝聚着现代保险的文化基因。

推进保险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从保险文化建设入手,为保险正本清源,重塑文化基因,坚守诚信与道德,狠抓载体建设,宣传保险形象。

从根本上消除保险行业与社会认知的五大反差,即:

一是最大诚信原则与销售服务误导的反差;二是高尚事业与职业认知的反差;三是行业发展愿景与公司竞争策略的反差;四是公司文化宣导与市场表现的反差;五是产品服务承诺与客户感受的反差。

在市场、产品、服务和管理制度表现上做到知行合一,上下一致,价值共享,保险行业就一定能够发挥其文化特征旺盛的生命力,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凭借现代管理和信息传播手段,服务于经济社会和百姓生活,真正羸得社会认同而焕发出蓬勃生机!

TIPS:

当下仍然有很多人不认可保险,但人们已经普遍接受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只是对待风险的态度和处理方式不一样,保险销售服务的根本,就是需要我们去传播和帮助人们建立起保险文化的观念。

追问五:

保险投资如何突围

文∕袁颖晖(丰泰保险亚洲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副总经理)

2011年的中国股市熊冠全球,而同样大多数保险公司在投资上也几乎是满盘尽墨,用腥风血雨来形容并不为过。

新年来临之际,如何突围自然就成了值得期待的话题了。

突围,自然可以强冲强突,于千军万马中杀出一条血路来。

只是一将成名万骨枯,杀敌一千自伤八百,代价未免过于惨烈了。

而且也没有人可以保证在充满如此多不确定性的2012年就一定可以成功。

为什么不换一种思路看问题呢?

我们是不是走在了一条不那么正确的道路上,陷进了网中,越挣扎越被困呢?

首先得明白我们为什么要投资?

简单说是两点:

1、资本逐利的自然要求;2、资产、负债匹配的需求。

资本逐利不难理解,而这第二点却并不广为人知,被大大的忽略了。

从保险(尤其是寿险)的经营规律来看,保险公司是以占用资金的方式来承担未来可能(也必然)的责任。

其负债(尤其是长期负债)的复杂性或许是任何其他行业都难以相比的。

在资产负债表中,这种复杂的长期负债必须要以合适的资产方式进行匹配,而投资正是不二选项。

其次,如果投资是必须的,那还得搞清楚何为投资的目标,也就是说我们应该追求什么样的投资。

从重要性的角度来说,可以概括为三点:

1、安全性;2、流动性;3、收益性。

保险应对的是未来,投保人交的很多是养老的本钱,投资的安全必须是第一位的考虑,这点和社保基金有得一比。

任何其他因素都不可以影响到其本金的安全性。

而保险又需要时时应付可能的赔付压力,所以必须保证资金的必要流动性。

可在目前,最为大家所看重的恰恰却是本应该排在最末一位的收益性,而最重要的安全性却被有意无意地忽略了。

实际上这既有资本市场的误区,也和保险公司本身的经营策略有非常大的关系:

轻保障,重回报,从根本上违背了保险的初衷,走上舍本逐末的道路。

以寿险为例,保险公司出于竞争、规模、业绩等的压力,仍然只能押宝在投资型产品,以投资收益的许诺与其他理财产品争夺客户。

而不能真正有效地实施业务结构的转型,大力发展保障型产品。

这样经营利润的来源就必然主要依靠利差,而非死差和费差。

在中国目前的资本市场条件下,保险投资亦只能大多随波逐流,追涨杀跌,并不比散户高明多少,甚至危及了资金的安全性。

而对于股市以外的其他投资渠道,如不动产、投资基金、甚至担保、借贷等,保险公司则鲜能或有涉足。

需要厘清思路的是从经营角度看,保险公司首要的追求应该是承保利润,而非投资收益。

一旦这点清楚了,则无论是产险还是寿险,都自然会走上调整、优化产品结构的道路。

当保险人可以持续、稳定地创造出承保利润时,无论股东、资本市场,还是管理层本身就可以将投资引回到其安全、流动性和以增值为主的收益性这样健康的轨道上来了。

长期投资、价值投资、不同投资渠道、产品的组合自然可期。

而对于投资人来说,心态放轻松了,有所为而有所不为,则反而诸事皆易了。

换个角度看问题,也许突围不需要那么辛苦,现成的路就在那儿,没人拦,也没人堵,轻轻松松地就走出来了。

不是吗?

让保险回归保障,形成保障、经营、投资的良性循环,希望这新年里的美好期待和祝愿可以成真吧!

如果梦境允许再奢侈一点,就寄望监管部门能在全行业稳健经营的情况下进一步扩大保险公司的投资渠道,均衡投资风险,提升投资收益,也让我们奢望一把银行家们那豪华得不好意思的利润表吧!

追问六:

业务放缓人力下滑的转折口怎么走

文∕葛志明史立

2011年总算过去了,可新的希望仍不能完全抹去苦涩的痕迹。

自去年平安、国寿、太保三大保险上市公司发布中期业绩后,在国内外投资机构的分析师相关研报中,“增员难、留存难、人力产能乏力”评语频繁出现,“黄金发展十年期结束”“寿险最艰难的一年出现了”的声音也是不绝于耳。

内忧外患的局面无法不令人黯然伤神。

寿险承保业务业务下滑,股市跌跌不休,投资利差收窄,渠道销之争进入白热化,下一步怎么走,已成为业界同仁无不在上下思索的紧迫问题。

寿险公司以与人相关的风险作为经营对象,其经营特性决定了顾问式的人员销售是寿险产品最主要的销售方式。

因此,从寿险业务增长模式来看,人力增长是业务发展的主要驱动力。

缺乏人力增长作为支撑,业务放缓是必然的。

正是基于以上的认识,寿险公司上到总部、下到团队,从基本法的制度设计、销售渠道的组织架构、财务资源的投入配置、制式培训的体系构建等多个方面,均一直高度关注着人力的增长,力图通过人力增长拉动业务的发展,实现公司的价值提升。

自1992年友邦引入个人营销机制以来,寿险行业的营销员队伍经历了一个较长的快速发展期,至2010年底,寿险营销员队伍发展到了287.9万人(数据来源:

保监会《2010年保险中介市场报告》),人身险原保费收入突破1万亿元。

然而在2011年,高速增长的发展势头出现了转变,人力与保费首度呈现双降的态势。

寿险业之所以出现人力下滑、业务放缓的态势,主要是来自于宏观环境、行业政策、公司经营等多重原因的影响。

从宏观环境来看,中国的人口红利期即将结束,人口结构老龄化的压力不断显现。

因劳动力供给不足的原因,对于整个经济而言,劳动力成本已开始步入被动上升阶段。

当前,寿险营销员的平均收入水平仅为1.63万元(低于2010年中国职工2.65万元的年平均工资),职业吸引力已不再具有明显的优势,“人海战术”“人力为王”的旧理念已如昨日黄花。

从行业政策来看,保监会加强对寿险业结构调整的政策指导作用日益显现,寿险公司对通过结构调整,增强竞争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方面形成了广泛的共识,尤其是已上市的寿险公司更加注重资本市场对内含价值增长的评价。

同时,去年底开始实行的银保新政,保险公司对新政策处于调整适应期,对银保保费增长形成了明显的影响。

从公司经营来看,片面注重人力增长,教育培训力量滞后,主管经营能力有待提升等问题亟需加强改进,以营销员队伍大进大出的现象依然存在。

自2011年二季度人员流出开始大于增员流入,首次出现了营销员队伍人力总规模净下降的状况。

熬过这个冬天,需要抱团取暖,更需要客观面对现实,找原因,想对策。

寿险经营和营销管理必须顺应宏观形势和行业政策的变化,才能顺利度过转折的适应期。

首先,保险是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未来保险业在国家经济和社会建设中应发挥更大的功能作用。

建议国家从宏观上创造加快保险发展的大环境,适时出台个人和家庭投保税收优惠的政策,引导社会大众形成健康合理的家庭财富结构,尤其是尽快试点类似美国401K计划的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以突出保险长期性的特点,强化保险在帮助国家引导流动性方面的功能,在宣传上加强保险消费者教育,提高社会大众对保险的接受度。

其次,在行业政策导向上,审慎稳妥地尝试寿险产品的费率市场化,为营销员佣金收入水平稳步提升创造政策条件。

建议尽快出台《保险销售从业人员监管规定》,适当提高保险营销的从业门槛,为销售队伍注入更多的新生力量,优化营销员队伍的素质结构。

在打通资本补充渠道上,建议进一步出台投资管理的政策,将引导保险资金投入到与其长期性更为匹配的领域,一方面可以支持实体经济、区域经济和改善民生的资金需求,另一方面可以提升寿险产品的价值。

再者,在公司发展方式上,要从粗放式的规模扩张转向集约化的价值经营。

销售为王,营销为先,寿险公司本质上是典型的销售型企业,个人营销是最有价值的业务单元。

在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阶段,寿险公司应加大个人营销领域的建设力度,形成以销售队伍建设为核心,以业务发展为目标,以教育培训为支撑,以风险管控为保障的组织执行体系。

以队伍建设为例,在年度经营目标中不仅要有业务发展指标,更要关注队伍建设指标;在队伍指标中,不仅要有队伍规模指标,更要关注举绩人数指标。

“营销渠道不能光会生孩子不会养孩子”,对于人力发展,要做到增员、甄选、育成的全流程运作和系统化、标准化管理。

漠视人力发展线全流程运作,只顾增员,缺乏甄选,必然造成育成难的被动后果。

对于团队经营,更是要注重“质”,不仅要有增员任务,更要注重主管晋升,只有主管晋升,主管才更有动力去辅导,才能更好地实现新人定着。

从未来长期努力的方向上来看,只有通过转变发展方式,实现不同层次的营销员收入水平都得到明显的、不断的提升,寿险营销的社会地位、职业吸引力才能进一步提高,人力、业绩双增长的可持续发展格局才能够进一步形成。

追问七:

商业健康保险缘何叫好不叫座

文∕陶有为

先看一组数据:

近年来我国保险业迅速发展,在2011年之前,保费收入以年均超过30%的速度增长。

但其中商业健康保险却发展缓慢,并没有实现众多专业机构对市场的乐观预测。

2010年全国保费收入1.47万亿元,同比增长33%。

其中健康险保费收入为677.46亿元,同比增长仅为18%。

从另一个角度看,2009年全国医疗卫生费用总支出为17204.8亿元,健康险赔付总支出为217亿元,仅占医疗卫生费用总支出的1.26%,远低于国际上20%的正常水平。

在健康保险巨大的市场需求面前,众多保险公司却不约而同选择了谨慎观望的态度,即使在售的健康保险产品,也大多是重疾给付型产品,如中国人寿(601628)的康宁、平安人寿的智胜、太平洋(601099)人寿的金享人生等。

实际上,社会大众更需要的是费用报销型产品,即保险公司根据被保险人实际支出的各项医疗费用,按照保险合同约定的比例报销。

原因是,这更能解决老百姓“病有所医”的实际问题,也更符合传统的“看病报销”的心理习惯。

目前各保险公司普遍以短期险的形式经营费用报销型健康险产品,但情形并不乐观,该类产品赔付率普遍居高不下,保险公司到头来只剩下“赔本赚吆喝”,于是发展健康险业务的积极性大大受挫。

为什么看上去挺好的健康保险却落下个“叫好不叫座”的下场,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因素:

医疗市场和监管政策环境。

由于国家对医疗卫生事业投入的不足,“以药养医”、“以械养医”等思路和机制导致医疗机构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大处方、过度检查和治疗、虚假医药费等现象屡见不鲜。

虽然国家鼓励发展商业健康保险,但相关主管部门并没有设计出保险公司参与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有效路径,保险公司和医院没有建立起“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机制,无法介入对诊疗行为及相关费用的监督,因此在经营健康险方面缺乏基本的风险控制手段。

保险公司经营方式。

因为前述因素,保险公司对经营健康险意兴阑珊,但意外险由于利润丰厚,却是一块很诱人的蛋糕。

于是健康险往往充当了拓展意外险“诱饵”的角色,这也是保险公司为什么能够容忍健康险高赔付率的原因所在。

健康险的经营管理其实是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