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起重机安拆资料履带式起重机安装工艺.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659705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89.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型起重机安拆资料履带式起重机安装工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大型起重机安拆资料履带式起重机安装工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大型起重机安拆资料履带式起重机安装工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大型起重机安拆资料履带式起重机安装工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大型起重机安拆资料履带式起重机安装工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型起重机安拆资料履带式起重机安装工艺.docx

《大型起重机安拆资料履带式起重机安装工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型起重机安拆资料履带式起重机安装工艺.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型起重机安拆资料履带式起重机安装工艺.docx

大型起重机安拆资料履带式起重机安装工艺

LS-368RH-5履带式起重机安装工艺

一、起重机概况

住友250吨履带式起重机是日本住友建机株式会社生产的液压履带式大型起重机,型号为LS-368RH-5,是自扳起式起重机。

臂架系统与主车组装连接后整体扳起,具有安装高度低,安装便捷的特点,主臂和副臂可进行不同长度的组合,以满足不同的吊装高度、幅度和能力要求。

二、性能参数

2.1主要技术参数

型式

全回转履带式起重机

最大起重量(12.20m主臂)

250t×4.5m

最大主臂长

59.475m

最大主臂及挺杆长

114.3m

基本臂长

12.20m

作业重量(包括上下车,平衡重,车体压重,50英尺主臂,吊钩)

约210t

接地比压

1.20kgf/cm2

爬坡能力

17°(30%)

主钩升/降绳速度

90/68/45/35m/min

副钩升/降绳速度

90/68/45/35m/min

主变幅起升绳速度

40m/min

主变幅降落绳速度

40m/min

回转速度

1.5/0.8rpm

行走速度

15m/min

⑴主钩升/降速度、副钩升/降速度、行走速度依据载荷的大小而变化。

⑵钢丝绳的速度是指第一层的速度。

2.2外型尺寸

操作室离地高度

1.859m

上车宽度(带操作室)

3.400m

尾部回转半径(带平衡重)

6.445m

平衡重离地间隙

1.869m

回转中心离主臂根部销轴中心的距离

1.380m

主臂根部销轴中心离地距离

2.410m

A型架顶部离地距离(工作位置)

8.554m

履带全长

9.576m

驱动轮中心至从动轮中心间的距离

8.470m

履带全宽

7.118m

履带板宽度

1.118m

下车离地距离

0.545m

三、整机示意简图

起重机式工况示意图

作业准备

从拖车上卸下主机

履带安装

基础杆、桅杆安装

顶升门架

主臂防后倾安装

配重安装

倾的安装

主臂安装

主、副支撑臂安装

副变幅钢丝绳穿绕

调整及试验

安装主变幅滑轮组

副臂安装

设置力矩限制器

电缆安装

起升臂杆

检测取证

起臂前检查

3.1

3.2塔式工况示意图

四、工艺流程图

 

五、工艺流程说明及控制要点

5.1作业准备

5.1.1施工场地平整、坚实,地基承载力在1.20kgf/cm2以上。

,宽度方向根据配合吊车的宽度确保配合吊车容易作业。

5.2从拖车上卸下主机

5.2.1将装有主机的拖车开到主机安装场地,摆好位置。

5.2.2用1.2T的卡环和Φ22.4mm的绳索吊装下车四个支腿千斤,使支腿千斤上的挂钩进入下车的挂钩槽内,穿入千斤销子和销锁。

5.2.3将铁鞋放置在千斤头部,连接上下车八个支腿千斤液压油管。

5.2.4将远控操作盒电缆和上车支腿处的电缆接头连接。

5.2.5用上下车8条液压支腿顶升主机至离开拖板时停止,缓慢地开走拖车,如图(5-1)

图5-1

技术及质量要点:

(1)确认铁鞋放置处的地面平整坚实,为防止铁鞋下沉,在下车每个铁鞋下面放置1m×1m×30cm铁板。

(2)检查远控操作盒,确认每个开关的有效性。

(3)顶升主机时,发动机转速必须低于1000转。

(4)顶升下车四个支腿千斤时,要同时操纵前或后两个,顶升过程中要保持上车后高前低,倾度不大于1°。

下车四个支腿千斤要支撑主机的大部分重量。

(5)操作下车四个支腿千斤顶升车体时,上车支腿千斤也要及时伸出,保持和地面轻微接触,不能过度顶升上车支腿千斤,否则,千斤会损坏。

安全控制要点:

(1)在作业过程中确保地面平整坚实,以防倾翻事故的发生。

(2)伸出上车支腿千斤水平油缸时,防止液压油管被千斤挂住拉断。

5.3履带安装

,当主机车架底面距离地面1米高时停止。

下车底架四周用4层道木加固。

,便于安装履带。

,专用吊具挂在履带前后支重轮上方的履带板上,如图(5-2)。

,平稳的插入车架。

,操作伸缩油缸操纵杆缩回履带。

,伸出上车尾部两个支腿千斤,将另一条履带安装。

,将主机平稳降到地面。

安装固定履带的涨紧夹铁。

专用吊具

图5-2

技术及质量要点:

(1)转动上车时,回转高低速开关必须在“低速”位置。

(2)用履带伸缩油缸调节车架和履带内侧的间隙为5mm。

安全控制要点:

(1)安装履带时操作要缓慢,避免行走马达碰撞下车。

(2)严禁进入吊起的履带与车体之间,作业人员要站在履带外侧。

5.4基础杆、桅杆安装

,先将销孔清理干净并抹润滑油。

,当销孔和车架销孔对齐时,操作车体前侧的控制杆,将销子伸出,穿入锁销。

,当销孔和车架销孔对齐时,操作车体前侧的控制杆,将销子伸出,穿入锁销。

将桅杆放在基础杆上,之间衬垫一根道木。

5.5安装主变幅滑轮组

将门架上的变幅滑轮组用吊车吊住,前面用一台履带式机械拉住,放出主变幅绳的同时操作吊车和桅杆前方机械,使滑轮组缓慢地向前移动直到和桅杆头部连接。

技术及质量控制要点:

(1)起吊变幅滑轮组要高于操作室顶部。

(2)使拉滑轮组的机械缓慢向主机前方移动,放出主臂变幅绳,辅助吊车随动,保持起吊绳垂直,在此过中三个动作一定要协调一致。

(3)放出主臂变幅绳时,设专人监护滚筒。

安全控制要点:

(1)用直径20mm长度20米的钢丝绳作为拉滑轮组的绳索,使绳索与水平面夹角尽量小些。

(2)拉滑轮组尽量选用履带式机械,操作要低速、均衡。

避免突然起动或停止,防止拉断绳索。

(3)禁止所有人在绳索范围内滞留。

5.6顶升门架

,如(图5-3)。

,穿入固定销和锁销。

如(图5-4)。

5.7配重安装

,用吊车放在正确的位置上如(图5-5、5-6),重11.595吨。

图5-5图5-6

,共3块,每块重2.34吨。

将配重No.4放在No.2正上方,共3块,每块重2.34吨。

将配重No.3放在No.4正上方,共1块,重2.073吨。

如(图5-7)将固定螺杆从No.3上面穿到No.1下面,拧上螺母,顺时针用手柄拧紧。

在拧紧过程中,保持螺杆不同螺母一起旋转。

图5-7

,用吊车放在No.2的左方,共8块,每块重2.489吨。

将吊索拴在配重R2上,用吊车放在No.2的右方,共8块,每块重2.489吨。

用吊车将L3和R3分别放在L2和R2上,L3和R3各一块,各重2.383吨。

将固定螺杆分别从L3、R3上面穿到L2、R2下面,拧上螺母,顺时针用手柄拧紧。

在拧紧过程中,保持螺杆不同螺母一起旋转。

最后用螺杆将L3和R3连结在一起,如(图5-8)。

旋转手柄

连接杆

连接杆

图5-8

技术及质量要点:

(1)安装配重时,确认门架在直立状态,如(图5-5)。

(2)先安装中间配重,然后再安装左右两侧配重,安装两侧配重时要左右依次吊装,保持左右重量均衡。

安全控制要点:

(1)吊装配重时,避免发生高空坠落,小心脚踩空或挤伤。

(2)配重底座重11.6T,安装时必须保证吊装绳索有足够的强度。

(3)禁止所有人员进入起吊的配重下方。

5.8主臂防后倾安装

,用人力拖拽防后倾杆伸缩节和车体连接,穿入固定销和锁销,如(图5-9)

安全控制要点:

图5-9

在拖拽防后倾滑杆时,作业人员要站在车体内侧主臂根部上,防止防后倾摆动使作业人员掉落。

5.9主臂安装

主臂规格:

型号

件数

重量(吨)

规格(长×宽×高)(米)

3.048米主臂头部

1

3.6

3.7×2.37×2.45

3.05米中间臂

2

0.8

3.16×2.38×2.22

6.096米中间臂

1

1.2

6.21×2.38×2.22

9.144米中间臂

4

1.6

9.26×2.38×2.22

主臂组合及其拉索组成

尺寸缩写及图例表示:

3表示3.048m的长度         6表示6.096m的长度  

7表示7.620m的长度          9表示9.144m的长度

7

3

7.620m主臂基础杆     3.048m主臂扩展 

6.096m主臂扩展杆       9.144m主臂扩展杆

  支撑臂拉索(一边)      主臂拉索(一边)

3.048m主臂头部

22.860m

28.965m

7

3

3

9

9

9

9

6

7

3

3

9

9

7

3

3

9

9

6

7

3

9

9

6

9

7

3

3

9

9

9

9

35.052m

41.148m

47.244

53.340m

59.436m

图5-10

,拉起桅杆。

)臂杆组合表,将吊装需要的臂杆吊到副臂根部附近。

,如(图5-11),穿入连接销,使锁销孔位于上下方向,穿入弹簧锁销。

,拉起主臂使下方销孔对正,如(图5-12)穿入连接销、弹簧锁销。

图5-11图5-12

,从杆头部向主机方向连接拉索。

,如(图5-13)。

,降下桅杆,取下桅杆与主臂根部连接钢丝绳,将主臂拉锁与桅杆相连,如(图5-14)。

图5-13

图5-14

技术及质量要点:

(1)在吊装主臂中间节时不得将上下面颠倒。

(2)在吊装主臂中间节时要使连接端略向下倾斜。

(3)在打入主臂连接销时从外向内打入。

(4)拉索要选取与主臂扩展杆相同长度的,连接时注意消除扭结,防止拉起时拉索打节。

(5)为防止钢丝绳相互挂住,拉索连接销要从里向外穿。

安全控制要点:

(1)在安装主臂时,不得将手或手指伸入销孔内。

(2)高空作业必须扎安全带以防坠落。

(3)在臂杆上作业时使用脚手架板。

(4)组合表中没有列举的主臂组合不得使用。

(5)在安装的同时,检查主臂及副臂是否有损伤。

(6)严禁使用有损伤的臂杆。

(7)主臂的两端和中间都要用道木支承。

5.10主、副支撑臂安装

5.10.1使用吊车辅助将副臂根部与主臂头部相连,安装好后在上面垫上枕木。

5.10.2用吊车将副支撑臂与主臂头部连接,将其放倒在副臂根部上,在上面垫上枕木。

5.10.3用吊车将主支撑臂与主臂头部连接,将其放倒在副支撑臂上,如(图5-15)。

图5-15

5.11副变幅钢丝绳穿绕

,放出副臂变幅滚筒钢丝绳,依(图5-16)穿绕过副变幅滑轮组,并拉回到主机第3卷筒的下方,和重量传感器连接。

,将1#滚筒钢丝绳拉到主臂头部与主支撑臂上的备用绳索的末端相连接。

,收回主钩绳使主支撑臂向主臂根部方向倾斜,同时放出副臂变幅绳,如(图5-17)

图5-17

5.11.4用1T倒链和直径12mm的钢丝绳及卡环,分别从固定主支撑拉索的第二节(主臂根部处)接紧拉索,安装拉索连接销,使拉索与主臂连接,放松倒链,拆除钩绳。

技术及质量要点:

(1)在拉起主支撑臂时,主支撑臂防后倾弹簧不能压缩到极限,当弹簧各圈之间的间隙约为5mm时停止收绳。

(2)主支撑臂与拉索之间有一拉杆,拉杆端调整板上有4个孔,当主臂为41~59米时,拉索与拉杆连接的穿销孔为从拉杆端数起第1个孔,主臂为35米时,用第2个孔,主臂为29米时,用第3个孔,主臂为23米时,用第4个孔。

(3)分开1#滚筒钢丝绳与主支撑臂上的备用绳索后要将主钩绳用铅丝固定在主钩头部,防止主钩绳滑落。

(4)在放出钢丝绳时,要在滚筒旁设专人监护,防止滚筒钢丝绳乱。

安全控制要点:

登高作业人员要正确使用安全带。

5.12副臂组合安装

副臂规格

型号

件数

重量(吨)

规格(长×宽×高)(米)

7.84米副臂根部

1

3.1

7.98×2.37×2.40

10.35米副臂头部

1

2.75

10.35×2.37×2.23

9.14米中间臂

2

2.07

9.30×2.37×2.20

4.3米塔式头部

1

2.87

4.30×2.38×2.45

12.45米主副撑臂

2

4.4

12.45×2.46×2.7

1.52米中间臂

1

0.67

1.64×2.37×2.12

6.1米中间臂

3

1.08

6.21×2.37×2.2

尺寸缩写及图例表示:

1表示1.524m的长度3表示3.048m的长度6表示6.096m的长度

7表示7.620m的长度8表示8.620m的长度9表示9.144m的长度

表示9.144m的长度

表示9.144m的长度

9.144m副臂头部臂杆9.144m副臂扩展杆

6.096m副臂扩展杆1.524m副臂扩展杆

7.620m副臂基础杆

 

54.864m

48.769m

42.672m

36.576m

30.480m

24.384m

18.288m

图5-18

)臂杆组合表,将吊装需要的臂杆吊到副臂根部附近。

,穿入连接销,使锁销孔位于上下方向,穿入弹簧锁销。

,穿入连接销,使锁销孔位于上下方向,穿入弹簧锁销。

,从杆头部向主机方向连接拉索。

,将固定在主臂头部的1#卷筒钢丝绳从主臂头部导向滑轮下面穿过,经过主副支撑臂,从副臂头部滑轮穿出。

,经过主副支撑臂,从副臂头部滑轮穿出。

技术及质量要点:

(1)在吊装副臂中间节时不得将上下面颠倒。

(2)在吊装副臂中间节时要使连接端略向下倾斜。

(3)在打入副臂连接销时从外向内打入。

(4)拉索要选取与副臂扩展杆相同长度的,连接时注意消除扭结,防止拉起时拉索打节。

(5)为防止钢丝绳相互挂住,拉索连接销要从里向外穿。

(6)穿钩时遵循前主后副的原则,只用一个吊钩时,使用1#滚筒。

(7)在放出钢丝绳时要在滚筒旁设专人监护,防止滚筒钢丝绳乱。

安全控制要点:

(1)组装副臂时,不得在其下方和内部站立或作业。

(2)在安装副臂的连接销轴时,不得将手或手指伸入销孔内。

(3)高空作业必须扎安全带以防坠落。

(4)组合表中没有列举的主副臂组合不得使用。

(5)在安装的同时,检查主臂及副臂是否有损伤。

(6)严禁使用有损伤的臂杆。

(7)组合时,副臂的两端和中间都要用枕木支承。

5.13电缆安装

5.13.1打开主臂根部电缆卷盘固定销,将电缆从卷盘中拉出。

5.13.2连接副臂头部接线盒电缆、主副钩过卷开关和短路帽。

5.13.3连接主臂头部接线盒电缆、角度传感器、防后倾限位开关和风速仪电缆线。

5.13.4连接主臂根部接线盒电缆、角度传感器、防后倾限位开关。

技术及质量要点:

(1)连接电缆之前,要确保电缆接头上没有水渍。

逐个卸去端盖连接,拆开后,拧紧端盖。

(2)电缆挂在套环挂钩上,主副臂之间留出2米的余量,防止起臂时拉断。

安全技术要点

(1)主、副臂头部接线盒上的电缆和臂杆部及根部各电缆插头接好后用胶带纸封住,以防雨水、尘土进入,损坏插头及插座。

(2)所有电缆严禁从棱角处通过。

(3)电缆要绑扎牢靠,防止在施工过程中接头脱落。

5.14起臂前检查

5.14.1臂杆、拉索等各部位的销子、开口销、弹簧销均固定可靠。

5.14.2主副钩的防过卷限位开关和主副臂及防后倾限位开关、电缆线连接正确。

5.14.3液压管路连接牢固。

5.14.4臂杆上面不得留有工器具。

5.14.5臂杆销轴及滑轮润滑良好。

5.14.6起重机周围场地采取警戒或隔离措施。

5.15起升臂杆

,收主臂绳,随着滚轮的行进,交替敷设14mm厚的2块钢板,使滚轮始终在钢板上行走,适时放出副变幅绳,保证副变幅绳没有拉紧副臂,拔起主臂过程中,设专人拉直钩绳,防止钩绳损坏。

,停止放出副臂绳(图5-19),起主臂直到副臂头部将要离开地面时开始穿钩绳,然后主臂一直匀速起到80°停止,操作副臂到工作角度(13°~73°)

相对角

图5-19

之间。

 

技术及质量要点:

(1)穿绕钢丝绳时,要尽可能将钢丝绳的内应力在穿绕前释放出来,防止在以后的使用过程中钩绳打扭。

(2)参照穿绳图穿绕吊钩和过卷重锤,将钢丝绳穿入鸡心卡,死头用绳卡打好,要有一个安全绳卡。

(3)起升主副臂期间,不允许主副臂夹角小于65°。

(4)起升主副臂期间,放出钩绳,保持吊钩不能离开地面。

(5)吊钩必须在主副臂能够承载钩和钩绳总重量的工作半径以内时才可离开地面。

安全控制要点:

(1)不得裸手触摸钢丝绳,如果有凸出的部分将会划伤手部,作业时戴手套。

(2)保持手和衣服不接触转动中的卷筒和运动中的钢丝绳。

5.16设置力矩限制器

5.16.1根据所选用的臂杆组合类型,主臂长度,副臂长度以及吊钩绳数选择正确的工况代码,输入力矩限制器主机,并确认。

5.16.2确认钩过卷保护、超载保护、角度上下限保护等有效,动作灵敏可靠。

5.16.3确认重量传感器的准确性,误差范围不超过5%.

5.17调整及试验

包括试验前的检查,空负荷试验﹑静负荷试验及动负荷试验。

5.18检测取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