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师范大学五华区实验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有答案推荐doc.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658495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4.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师范大学五华区实验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有答案推荐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云南师范大学五华区实验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有答案推荐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云南师范大学五华区实验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有答案推荐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云南师范大学五华区实验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有答案推荐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云南师范大学五华区实验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有答案推荐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云南师范大学五华区实验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有答案推荐doc.docx

《云南师范大学五华区实验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有答案推荐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师范大学五华区实验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有答案推荐doc.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云南师范大学五华区实验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有答案推荐doc.docx

云南师范大学五华区实验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有答案推荐doc

高一年级历史试卷

(满分100分,考试形式为闭卷,考试时间90分钟)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其中普高1至4班同学做1—25及31—35题,特色5、6班同学做1—30题,答案请填于答题卡,否则不得分。

1、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名字之前,而西方人的姓则是位于个人名字之后。

中国人强调姓氏所反映出的实质问题是()。

A.宗法家族观念浓厚B.男尊女卑思想严重

C.个人观念淡薄,集体意识浓厚D.封建残余思想影响较大

2、一位历史学家评价中国古代某制度是“皇权下的民主”“现代分权制度的雏形”,这一制度最有可能是()。

A.分封制B.三公九卿制C.三省六部制D.行省制

3、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是()。

A.分封制的实行B.郡县制的实行

C.察举制的实行D.科举制的实行

4、下列对《资政新篇》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它是近代中国第一个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B.它反映了农民迫切的要求与愿望

C.它主张与西方进行平等贸易

D.它是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的智慧结晶

5、辛亥革命10周年之际,梁启超撰文写道:

“辛亥革命有什么意义呢?

简单说,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管中国人的事”。

他主要是肯定辛亥革命()。

A.确立了共和政体B.推翻了封建帝制

C.增强了民族意识D.实现了民族独立

6、在希腊,山岭纵横,河流交错,几乎没有一个大面积的整块。

这种自然环境使希腊城邦具有以下哪种主要特征()。

A.闭关锁国、重视农业B.中央集权、重视商业

C.小国寡民、独立自治D.人民主权、轮番而治

7、“确立了个人自由不容侵犯的公民权利,建立新的司法机关——陪审法庭”。

这一情境在雅典最早可能出现在()。

A.梭伦改革时期B.克里斯提尼改革时期

C.伯里克利时期D.罗马帝国时期

8、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了中共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表示“在民族生命危急万状的现在,只有我们民族内部的团结,才能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这表明()。

A.国民党彻底放弃了反共立场B.国共北伐即将开始

C.国民政府开始正面抗战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9、“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恢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美国政府能够尽力缓和局势,协助欧洲走上复兴之路。

”为此美国出台的外交政策是()。

A.马歇尔计划 B.杜鲁门主义.

C.出兵朝鲜  D.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10、“公民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构,审议并决定一切国家大事,所有合法公民均有参与、知情、发言、选举及被选举的权利,所有公职人员从30岁以上公民中产生,表决时少数服从多数”以上材料反映出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是()。

A.直接民主B.轮番而治C.民主代议制D.人民主权

11、“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取缔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

”这一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被称为()。

   

A.“另起炉灶”    B.“打扫于净屋子再请客”

C.“一边倒”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2、基辛格说:

“世界新秩序之所以不同于旧秩序,就是因为它不由超级大国主宰,而是有多个权力中心,每一个都独立活动。

美国既是超级大国,也不是超级大国”这句话意在表达()。

A.当今世界政治呈现多极化的趋势,美国难以独霸天下 

B.美国的国际地位非常矛盾

C.国际新秩序与旧秩序完全不同 D.当今世界,美国是唯一超级大国

13、美国记者鲍大可评论周恩参加的某次会议时说:

“在这个辩论几乎陷入僵局的时刻脱颖而出,成为会议的明星,成为排难解纷、平息争端、带和平的人物。

周恩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他改变了会议的方向。

”这次会议是()。

A.1945年重庆谈判B.1954年日内瓦会议

C.1955年万隆会议D.1971年联合国大会

14、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罗马帝国时,占领了整个地中海世界。

屋大维的顾问叫苦不迭:

“麻烦就在于人口众多,事务繁杂。

因为公民包括了种族和能力上形形色色的人。

他们的秉性和愿望更是千差万别,所以统治起困难至极”。

解决这一困难的措施是()。

A.将习惯法发展为成文法B.实施万民法

C.进一步完善公民法D.自然法取代公民法

15、梁启超曾从一个中国人的角度考察美国的宪政制度,他在《新大陆游记》中写道:

“彼美国者有两重之政府,而其人民有两重之爱国心者也。

质而言之,则美国者以四十四之共和国而为一共和国也。

”这里主要是指美国实行()。

A.共和制B.三权分立C.代议制D.联邦制

16、2011年7月,因《世界新闻报》窃听丑闻,英国部分政要和民众分别联名请愿,要求首相卡梅伦下台。

卡梅伦(保守党)最终是否下台,关键是要看()。

A.保守党的民意支持率B.国王的态度

C.在野党工党的态度D.议会的信任程度

17、“工人在失败面前无所畏惧,并已准备好在德军进城后引发的武装冲突中与敌人血战到底……新成立的临时政府的首脑……担心工人们会用国民自卫军的武器把自己武装起激怒德国人。

”该材料所涉及的历史事件()。

A.光荣革命B.英国宪章运动C.巴黎公社D.俄国十月革命

18、日本是二战的战败国,但战后日本只用了很短的时间就恢复并崛起,其主要原因不包括 ()。

A.充分利用了马歇尔计划的援助B.重视经济,经济立国

C.重视科技与教育D.美国的大力扶植

19、某电视剧以西汉的历史为背景,其间很多故事情节发生于长安“市”上,以下是电视剧中西汉“市”的场景,其中不符合历史真实的是 ()。

A.“市”的四面建有围墙      B.“市”门在白天定时开关

C.“市”里有专职管理的官员    D.“市”门内外店铺林立

20、中国古代每一个历史时期,都会有某种产品代表该时期手工业最高水平,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

A.商周铁器—唐宋陶器—明清磁器B.商周漆器—唐宋青铜器—明清瓷器

C.商周青铜器—唐宋瓷器—明清棉布D.商周玉器—唐宋漆器—明清琉璃

21、下列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描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英女王可以代表国家对外宣战、媾合B.内阁要对议会负责

C.内阁首相由国王挑选、任命

D.政府首脑是内阁首相,他是议会多数党的首领

22、民主政治一直是近代以我国人民的追求,制定宪法或颁布法律是保障民主政治的重要途径之一,下列有关近代宪法、法律的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近代史上首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

B.《共同纲领》是中国首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

C.1954年宪法是对《共同纲领》的否定

D.1954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中国人民共和国宪法》

2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形势变化的最大特点是 ()。

A.欧洲在战争中普遍衰落B.美国经济、军事实力独占鳌头

C.苏联成为能与美国抗衡的唯一政治、军事大国

D.国际关系格局演变为美苏两极抗衡

24、丘吉尔说:

“从波罗的海的斯德丁到亚得里亚海边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

此演说标志着()。

A.冷战的序幕揭开了B.冷战正式开始了

C.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形成D.欧洲经济援助计划正式启动

25、黄梅戏《天仙配》中“我耕田你织布,我挑水你浇园”的唱词是中国古代传统经济的写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它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B.它与市场的联系非常紧密

C.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紧密结合D.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26、“文革”期间,各地群众可成立组织,对认为有问题的人进行批判、抄家、拘禁乃至剥夺生命,以上现象从本质上反映了()。

A.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没有保障B.民主与法制横遭践踏

C.真正体现了人民群众当家作主D.当时我国阶级矛盾非常尖锐

27、新中国成立初期,建立了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政治制度,其中不包括()。

A.一国两制B.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8、十月革命是马克思主义者对其理论的一次实践性实验。

这次“实验”的结果是 ()。

A.发布了纲领《四月提纲》B.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尝试

C.推翻了沙皇专制政府D.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29、公元前453年,由三名贵族组成的罗马考察团前往希腊,经过近一年的考察,认为雅典的政治制度是“外观的民主,实质的独裁”。

这种说法的主要理由是()。

A.雅典的民主制度是一种直接民主制 B.广大妇女不能参加城邦公民大会

C.城邦的实权掌握在少数奴隶主手中D.向雅典城邦纳税的外邦人无选举权

30、马丁·路德·金说:

“我们共和国的缔造者草拟宪法和独立宣言的气壮山河的词句时,曾签署了每个美国人与生俱有权享有的期票……对有色公民而言,美国显然未能兑现这张期票。

”材料反映了美国1787年宪法 ()。

A.奠定了美国发展的基础B.有种族歧视的烙印

C.宪法未最终实施D.保障了美国公民的权利

31、1896年初,御史王鹏运建议朝廷“特谕天下,凡有矿之地,一律准民招商集股,呈请开采,地方官认真保护,不得阻挠”。

清廷户部和总署对议奏照准。

清廷支持这一议奏的目的是()。

A.开展洋务运动的必然结果B.发展商办企业与外商竞争

C.取消“重农抑商”政策,发展经济D.支付战争赔款、改善财政困难

32、《汉书.食货志》记载“贾人有市籍,及家属,皆无得名田,以便农。

敢犯令,没入田货。

”该禁令的主要目的是()。

A.限制商人经商范围B.加强对商人的户籍管理

C.保护小农经济增加赋税收入D.打压商人势力,维护中央集权

33、1964年4月,77个发展中国家在日内瓦发表了《七十七国联合宣言》,提出要建立平等互利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的要求,这表明()。

A.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瓦解B.经济区域集团化进一步发展

C.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的趋势D.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34、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重要转型期,下列关于这一时期经济发展特点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①农业耕作方式发生了改变②小农经济开始出现③土地所有制发生根本改变④农业生产上开始使用铁制工具

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

35、史学界普遍认为,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和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

这种进步的主要表现不包括()。

A.它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了主导地位,有利于抵御外国经济侵略

B.它导致了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为辛亥革命及戊戌变法提供了阶级基础

C.它的产生和发展不断冲击着封建正统思想

D.它为中共的成立及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提供了社会基础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3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分)

材料一:

夫在耘縟,妻在机杼,民无二事,则有储蓄。

……眷夏夫出于南亩,秋冬女练于布帛,则民不困。

——《尉缭子治本》

材料二:

明太祖告谕户部大臣,理财之术在于“使农不废耕,女不废织,厚本抑末”;清雍正帝也强调:

“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平日要“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之为贵”

材料三:

永乐二年,禁民下海……顺治元年,政府颁“迁海令”将北起山东南至广东的沿海居民内迁三四十华里,并将所有船只烧毁,寸板不许下海,货物不许越界,违者死无赦。

材料四:

(清前期)苏州织户类多雇人工织。

机户出资经营,机匠记工受值,原属相需,各无异议。

——摘自《永禁机匠叫歇碑》

材料五:

明代山西商人范世逵“占良田数百亩”,清代山西商人亢氏修建的亢园“长里许……临河造屋一百间,士人称百间屋”。

问: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古代怎样的生产方式?

(2分)

(2)从材料二可知古代政府推行什么经济政策?

实施它的目的有哪些?

(6分)

(3)材料三中体现的是明清时期的什么政策?

这一政策给中国社会带什么消极影响?

(4分)

(4)材料四反映了明清时期我国经济生活中出现的什么新现象?

(2分)

(5)结合上面所有材料及课本所学知识,请你概括中国古代阻碍商业发展的社会原因有哪些?

(6分)

37、民主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成果。

由于不同的历史条件,各国的民主道路并不相同。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共20分。

材料一:

填空,每空1分,共6分

项目

国家

英国

德国

美国

法国

实行政体

 

民主共和制

确立政体的法律文献

 

1871年宪法

1875年宪法

国家元首

总统

总统

立法机构

 

议会

国会

议会

材料二:

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不能征税;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招募或维持常备军;议会必须定期召开;议员的选举不受国王的干涉等。

材料三:

德国1871年宪法规定:

皇帝任命帝国首相及帝国官吏;皇帝有权签署和公布帝国法律并监督法律的实施;帝国的全部陆军组成一支统一的军队,在战时、平时均由皇帝统率;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以及使议会延期结束。

材料四:

“今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人亲理,无可旁贷。

若将要务分任于他人,则断不可行。

所以无论巨细,朕必躬自断制。

——康熙皇帝

请回答:

(1)填空(6分)

(2)材料一表格中的四个国家均实行资产阶级代议制,他们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4分,答出2点即可)

(3)材料二、材料三所反映的政体有什么异同?

(6分)

(4)与材料三中的“皇帝”比较,材料四中“朕”的权力有何不同?

其反映了什么性质的政体?

(4分)

师大五华实验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历史期末考答题卡

班级:

姓名:

学号: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其中普高1至4班同学做1—25及31—35题,特色5、6班同学做1—30题,答案请填于答题卡,否则不得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题号

31

32

33

34

35

答案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36、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共20分。

(1)生产方式(2分):

(2)政策(2分):

目的(4分):

(1)政策(2分):

消极影响(2分):

(4)新现象(2分):

(5)原因(6分):

37、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共20分。

(1)填空,每空1分,共6分。

项目

国家

英国

德国

美国

法国

实行政体

 

民主共和制

确立政体的法律文献[]

 

1871年宪法

 

1875年宪法

国家元首

总统

总统

立法机构

 

议会

国会

议会

(2)共同特征(回答两点即可,4分)

(3)异同(6分):

(4)不同(2分):

性质(2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其中普高1至4班同学做1—25及31—35题,特色5、6班同学做1—30题,答案请填于答题卡,否则不得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C

B

B

C

C

A

D

A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A

C

B

D

D

C

A

D

C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C

A

D

A

B

B

A

D

C

B

题号

31

32

33

34

35

答案

D

C

C

D

A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36回答问题,共20分。

问: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古代怎样的生产方式?

(2分)

男耕女织

(2)从材料二可知古代政府推行什么经济政策?

实施它的目的有哪些?

(6分)

重农抑商经济增加赋税收入,政治稳定封建统治

(3)材料三中体现的是明清时期的什么政策?

这一政策给中国社会带什么消极影响?

(4分)

海禁使中国严重落后于世界

(4)材料四反映了明清时期我国经济生活中出现的什么新现象?

(2分)

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5)结合上面所有材料及课本所学知识,请你概括中国古代阻碍商业发展的社会原因有哪些?

(6分)

政府政策、交通、传统思想、农业及手工业发展状况等

 

37,回答问题,共20分。

(1)填空(6分)

项目

国家

英国

德国

美国

法国

实行政体

君主立宪制

民主共和制

确立政体的法律文献

1689《权利法案》

1871年宪法

1787宪法

1875年宪法

国家元首

国王

皇帝

总统

总统

立法机构

议会

议会

国会

议会

(2)材料一表格中的四个国家均实行资产阶级代议制,他们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4分,答出2点即可)

选举议会立法资产阶级掌权等

(2)材料二、材料三所反映的政体有什么异同?

(6分)

同:

都是君主立宪制。

异:

英国的君主“统而不治”,实权在议会手中;德国皇帝拥有大权,议会权力有限。

(4)与材料二中的“皇帝”比较,材料三中“朕”的权力有何不同?

其反映了什么性质的政体?

(4分)

“朕”的权力至高无上,不受任何限制。

性质:

封建君主专制政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