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圆山保护区一期建设可研性报告.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656700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3.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团圆山保护区一期建设可研性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团圆山保护区一期建设可研性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团圆山保护区一期建设可研性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团圆山保护区一期建设可研性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团圆山保护区一期建设可研性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团圆山保护区一期建设可研性报告.docx

《团圆山保护区一期建设可研性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团圆山保护区一期建设可研性报告.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团圆山保护区一期建设可研性报告.docx

团圆山保护区一期建设可研性报告

山西团圆山省级自然保护区

一期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总论

1.1 项目提要

1)项目名称

山西团圆山省级自然保护区一期建设项目

2)项目建设范围

一期建设项目涉及全区范围。

保护区位于山西省吕梁山西南端,石楼县的中西部,东西宽11km,南北长25km。

地理坐标为:

东经110°34′20″—110°46′18″,北纬36°17′50″—37°04′57″。

四至范围为南起永和交界,北至小蒜镇的瓦舍庄梁,西至义牒镇的成家塔村,东达灵泉镇的老子王村。

3)实施主体单位

山西团圆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4)项目法人代表

穆桂平

5)主管单位

石楼县人民政府

6)项目性质

新建

7)项目建设目标

在以保护为中心的前提下,建立健全保护区内部管理机构,大力加强以保护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注重人才培养,探索自然保护区各项功能全面发挥的有效途径,初步建立起现代化保护区管理体系的框架。

8)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

 

(1)标志及防护设施建设

主要包括界碑、界桩、指示牌、检查卡、标志门、巡护路网、森林防火系统建设。

(2)科研综合楼、站址建设

主要包括科研综合楼及4个保护站的建设。

(3)基础设施建设

主要包括给水、排水、通讯、供电、采暖、绿化美化及道路工程建设。

(4)设备购置

主要包括科研综合楼、保护站、瞭望台(塔)、派出所、档案馆及防火系统的各项设备购置。

9)项目建设期限及进度

项目总体建设期为2008-2010年。

其中2008年主要完成上报审批、投资筹集和招标,2009-2010年为全面建设时期,2010年全部配置到位。

10)投资规模

该建设项目总投资508.78万元。

其中直接投资455.98万元,占总投资的89.7%,其它费用投资52.80万元,占总投资的10.3%。

直接投资分为四大类,其中:

土木工程建设投资为167.80万元,基础设施工程投资为112.38万元,保护与恢复工程投资89.50万元,设备投资为86.30万元。

在其它费用中:

设计费11.40万元,监理费9.12万元,管理费6.84万元,不可预见费25.44万元。

11)资金来源

在总投资中,申请省级投资305.26万元,占总投资的60%。

吕梁市配套101.76万元,占总投资的20%。

石楼县配套101.76万元,占总投资的20%。

12)项目效益

本项目建成后,对切实保护好团圆山的森林资源、水资源和珍稀物种,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对改善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条件、调整产业结构、提高收入水平有很大的作用,是集生态、社会、经济效益于一体的一项重要举措。

13项目实施地点

山西团圆山省级自然保护区。

14)项目可研编制单位

山西省林业调查规划院。

1.2 项目建设依据

以国家有关自然保护区建设的法律、法规、政策和国内外有关自然保护区的理论以及山西团圆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的各项生产经营管理现状为依据。

主要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

5.《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条例》

6.《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

7.《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

8.《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

9.《全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总体规划》

10.《自然保护区工程项目建设标准》

11.《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国发[2000]38号)

12.山西省人民政府晋政函[2002]124号《关于新建人祖山等省级自然保护区的通知》

13.山西省林业厅晋林护发[2002]119号《关于转发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新建人祖山等省级自然保护区的通知的通知》

14.《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落实<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的实施意见》(晋政发[2001]45号)

15.山西省吕梁地区机构编制委员会文件吕编字(2002)99号《关于成立山西省团圆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的批复》

16.石楼县人民政府文件石政发(2000)35号《石楼县人民政府关于建立自然保护区的请示报告》

17.石楼县人民政府文件石政发(2002)28号《石楼县人民政府关于成立“山西省团圆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的通知》

18.石楼县人民政府文件石政发(2002)29号《石楼县人民政府关于落实“山西省团圆山自然保护区”建设所需配套资金的承诺》

19.石楼县机构编制委员会文件石编发(2005)2号《关于成立机构的通知》

20.石楼县提供的有关团圆山自然保护区的基础性资料

1.3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参照《森林类型自然保护区主要工程项目技术经济指标表》。

1.4 可行性研究结论

该项目的建设内容立足于山西团圆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的基础建设,因需而设,目标明确,技术路线清晰,建设内容具体。

实施该项目的自然、经济等建设条件具备,且该项目由山西省林业厅监督实施,具有组织管理先进、技术力量雄厚、培训体系完善的优势,能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因此,该项目建设具有可行性。

通过对该建设项目的前景预测,其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明显,因此,安排该项目建设是必要的。

建议尽快实施。

2.项目背景及必要性

2.1 项目建设背景

保护生态环境,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是当今人类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之一,为世人所关注。

党的十七大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一,国家林业局结合我国国情和林情,提出了“确立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可持续发展道路,建设以森林植被为主体的国土生态安全体系,建设山川秀美的生态文明社会”的总体战略思想。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生态环境保护诸多措施中的重要的一项,自然保护区是维护和利用自然综合体、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整体的战略基地,也是自然生态系统和生物种源的一个储源地。

自然保护区的建成不仅对加强保护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保护珍稀濒危的野生动植物有特殊意义,而且是减缓和控制生态环境恶化、维护生态平衡,保护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最终实现自身资源的持续利用和自然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最有效的措施,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自然保护区的建设有利于科学研究和宣传教育,对促进经济发展,丰富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实施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等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目前山西省共建立自然保护区44处(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5处),面积114万公顷,占全省国土面积的7.28%。

保护区的数量、面积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而山西省的人文景观和地上、地下文物古迹占全国的60%以上,所以在自然保护区建设方面潜力很大,必须借鉴成功经验,加大建设力度,实现保护区的跨越式发展。

山西团圆山省级自然保护区以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金钱豹、褐马鸡、麝等和野大豆、刺五加、黄芪等珍稀植物和名贵中药材、人工针叶林、天然灌木林及黄河一级支流生态系统为主要保护对象。

通过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可以严格控制和减少人为活动,对珍稀动植物繁衍生息、增加物种和种群数量、促进生物多样性等诸方面都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因此,2000年,石楼县人民政府以石政发(2000)35号文的形式,向山西省人民政府及林业厅等主管部门提交了《关于建立团圆山自然保护区的请示》。

2002年山西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建立山西省团圆山自然保护区。

2007年根据山西省林业厅晋林护发[2002]119号的要求,制定了《山西省团圆山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

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为使保护区的工作落到实处,使保护工作科学有序地进行,拟进行保护区一期工程建设,重点是做好基础设施建设,为今后保护区的建设、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2.1生态保护的需要

保护区内有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金钱豹、褐马鸡、麝等珍稀野生动物和野大豆、刺五加、黄芪等珍稀植物和名贵中药材,区内人工针叶林是华北地区营造保护比较完整的人工林典型代表之一。

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对于保护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为珍稀动物提供生存繁衍空间以及保护黄河一级支流生态系统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2.2.2经济发展的需要

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创建好的生态环境能提高吸引资金力,增强经济竞争力。

保护区经济困难,石楼县年财政收入不足一个亿,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吸引投资,对保护区乃至全县的经济发展,都尤为重要。

2.2.3现代化管理的需要

对保护区内的森林保护管理进行综合统筹安排,使管理中心与管护站、管理区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统一管理,以提高保护区森林保护管理的综合能力,提高森林保护管理的现代化水平。

2.2.4抵御风险的需要

区内集中连片的人工针叶林,一旦发生火情既没有阻隔系统,又没有先进的扑救设施,将会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

由于利益驱使,偷猎捕猎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威胁着珍稀动物的生存。

另外,有害生物危害缺乏预防措施,且发生后得不到及时控制,一旦蔓延开来,将会使林中生物遭到毁灭性的打击。

总之,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对保护生态环境,增加生物多样性,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所以项目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3.项目区现状评价及存在问题

3.1 现状评价

3.1.1自然生态质量评价

保护区所在的石楼县地处黄河中上游东岸,晋陕峡谷腹地,属典型的黄土丘陵沟壑区,地形复杂,气候温和,生物多样,种群繁多。

保护区内植被茂盛,森林生态系统保存完好,植物种类共计58科,229属,377种。

详见《团圆山自然保护区植物名录》。

完好的森林生态系统为野生动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环境,现在发现动物种类共54科,158种。

详见《团圆山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名录》。

保护区自然条件较好,目前尚无环境污染,保持着较好的原始自然生态面貌。

3.1.2管理水平评价

保护区管理机构正在积极的筹建之中,目前的管理体系和运营机制还不完善。

3.1.3保护区的经济评价

团圆山自然保护区属于科级事业单位,单位事业经费和职工工资由县财政解决,因该单位正在筹建之中,目前还没有任何经济来源。

从社区经济角度看,2006年保护区内年人均经济收入仅为781元,主要以农作物种植为经济来源,经济落后,群众生活水平很低。

3.1.4保护价值

1)保护珍稀物种

该地区山峦起伏,沟壑纵横,乔木林与灌木林交错,植物繁茂,是动物理想的繁衍、栖息地,从而形成了动物种类较多,生物多样性组成丰富的特点。

以金钱豹、褐马鸡、麝为主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和苍鹰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是世界濒危物种。

在团圆山建立自然保护区,对进一步保护珍稀动物,完善和构筑保护网络具有极其重要的科学价值。

野大豆、刺五加、黄芪等国家级保护植物,分布于团圆山一带沟谷之间,是我国的稀有植物,尽快对其实施保护措施对维护大自然生态环境和物种资源具有重要作用。

由于近年来人类活动频繁,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越来越少,加强和保护现有动植物资源,恢复自然景观是人类生存的迫切需要。

2)保护团圆山区垂直分布的森林灌丛植被环境及生物多样性

山西植被自东南向西北以恒山为界,形成了暖温带夏绿阔叶林和温带草原两个植被地带。

该保护区位于恒山以南,南暖温带以北,属暖温带夏绿阔叶林的北部区,植被以针叶林及中生的落叶灌丛为主,次为夏绿阔叶林。

 

乔木林中针叶林有侧柏林、油松林;阔叶林有山杨林、刺槐林、杂木林及多种经济林,如核桃林、花椒林、山茱萸等。

灌木林有:

连翘、丁香、三裂绣线菊、荆条、黄刺玫、胡枝子、土庄绣线菊、榛子、酸枣等。

草类有:

白羊草、铁杆蒿、黄背草、野古草、蒿类、白羊草等。

保护区内针阔、乔灌混交,林分类型多,演替时间长,物种多样性高,群落结构复杂,自然资源丰富,形成了独特的自然优势,在北方地区是罕见的,其中人工针叶林是华北地区营造保护比较完整的人工林典型代表之一。

保护脆弱的天然林和后备人工林资源是改善生态环境、保持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前提。

3)保护黄河一级支流生态系统

保护区是黄河一级支流小蒜河、义牒河、和合河的发源地带,泉水众多,有长年流水的泉眼20余处,水质都达到国家一级水标准。

区内森林植被茂盛,提高了涵养水源功能,丰富的水资源为当地群众提供了主要饮用水和农业生产用水,是下游和合、义牒、前山三乡镇饮用水水源,也是小蒜河、义牒河、和合河的水源补给地。

建立保护区,转变人们的思想观念,树立保护意识,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非常必要,尤其对控制水土流失、提高黄河流域水源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3.2 存在问题

1)保护区地域偏僻、思想观念落后、经济基础薄弱,加上宣传力度不够,导致当地居民对保护区的保护意识较差。

2)基础设施落后。

石楼县为国家级贫困县,经济落后,对保护区的投入几近为零,除林场原有的两个简陋的管护站外,其它基础设施基本没有,原有的道路大多是步行道,窄且路状差,不能满足保护区开发及现代管理的需要。

3)保护区与社区经济发展的矛盾。

保护区内大多数居民耕作方式落后,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很强,“靠山吃山”是他们的主要经济来源,采种、打柴、放牧等对资源有较大的破坏。

国家把具保护价值的森林等自然资源划入保护区后,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居民的生产生活来源被“切断”。

保护区居民会认为是保护区所为,二者矛盾不可避免。

4)由于外界人为因素,如公路穿越等,造成对动物的惊扰及生存区域的分割。

4.建设条件分析

4.1 发展机遇

党的十七大把生态建设放在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建设相等的位置上,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掀开了林业大发展的序幕。

山西省委、省政府提出并积极组织、推动林业六大工程建设,自然保护区建设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同时,山西省各级财政近年来对自然保护区建设的投入逐年增加,为保护区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4.2 政府重视

石楼县是山西省最贫困的县之一,但县政府对生态建设极为重视,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大力支持保护区的建设。

详见石楼县人民政府文件石政发(2002)29号《石楼县人民政府关于落实“山西省团圆山自然保护区”建设所需配套资金的承诺》。

4.3 意识增强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保护森林、改善生态环境的要求日益强烈,各级政府的重视,新闻媒体的宣传报道,使全社会对自然保护区的保护意识普遍提高,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4.4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1)保护区内蕴育着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其中有高等植物377余种,野生动物158余种,加之基本上没有经过人为破坏的生境条件,为研究森林生态系统结构,生境演替规律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2)区内林地权属清楚,在其内搞建设不会发生土地纠纷。

3)有较雄厚的技术力量。

原有林场场部就在保护区内,经过二十多年的经营实践,专业技术人员积累了丰富的科研经验和管理经验,省林业厅、林业科学技术研究院及许多大专院校也提供科技支撑。

4)交通及通讯基础条件较为便利。

保护区内石辛公路横贯东西,各村之间有乡级公路或山村小路相连,电力已连通各村,通讯较发达,无线通讯覆盖保护区90%的范围。

5)拟建项目已经有关专家论证,符合保护区的长远发展规划。

4.5项目建设关联性分析

该项目实施后,可使科研、生产活动建立在科技手段先进、信息畅通、资源家底清楚、动态演替实时掌握的基础上,从而使工作效率明显提高,保护手段更具有针对性,并使各项生产要素功能发挥更具效力。

5.建设目标、指导思想与原则

5.1 建设目标

在以保护为中心的前提下,建立健全保护区内部管理机构,切

实做好以保护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初步建立起现代化保护区管理体系的框架,为保护区的后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5.2 指导思想

团圆山自然保护区一期建设项目,以保护区内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为对象,贯彻“全面规划、积极保护、科学管理、永续利用”的自然保护工作方针,遵循生态学原理,运用系统工程方法,严格保护核心区,最大限度地减少人为活动对动植物的干扰和生态环境的破坏。

坚持工程管理,采用综合技术手段,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加大科技创新,强化行政管理,逐步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现代化自然保护区管理体系。

5.3 建设原则

1)以国家法律、法规、政策条文等为依据,以现有的管理体系和设施为基础,以建设适应现代保护自然环境需要的省级自然保护区为原则。

2)本着精简节约,讲求实效,结合实际,逐步提高的原则,积极采用先进技术,突出科学性、超前性和可操作性。

3)本着因地制宜,合理规划的原则,科学规划保护区布局,维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连续性,最大限度地使各种保护对象得到有效保护。

4)立足当前,兼顾长远,与国家、省及地方重点生态工程步调一致,促进林业生态建设。

6.建设方案

6.1 项目功能

拟实施项目紧紧围绕山西团圆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基础建设需要,为构建现代管理水平的保护区打下坚实的基础。

6.2 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

6.2.1标志及防护设施建设

1)界碑、界桩和指示牌

此项工程是保护区建设的基础,也是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是各项功能分区的基本标志。

界碑:

在科研综合楼及4个保护站建设6个宣传界碑,材质以钢材或砖混结构为宜。

界桩:

在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划定的边界上明显地物分界处设立界桩,共设900个。

指示牌:

在保护区外围的边界线大约每1000m设立标牌一个,人为活动较频繁处可适当多些,共设立70个功能指示牌。

2)检查卡

在进入保护区的主要路口设置6个检查卡,新增高家岔、葛家山、高家岭、反修等4个卡,另外2个由老子王、成家塔管护站代行,6个检查卡均在村庄附近,可解决生活问题。

3)标志门

为了增强保护意识,加强宣传教育,在石辛公路东西两端成家塔村和前老子王村各设立钢架结构标志门1个,共计2个。

4)巡护路网

在保护区内根据需要布设巡护步道约3km,其中:

张家塔到左家沟瞭望台(塔)2km,林区公路至土洞山瞭望台(塔)0.5km,林区公路至磨天圪塔瞭望台(塔)0.5km,均在原有小路基础上整理成宽为1m的土路。

5)森林防火

在团圆山、土洞山、郭家沟建3座瞭望台(塔)。

6.2.2科研综合楼、站址建设

1)科研综合楼建设

科研综合楼是保护区的中心机构,设在石楼县城,位于石辛公路旁,需征地1.5hm2,包括办公楼、标本馆、档案馆、餐厅、车库、仓库、门卫等,总建筑面积1100m2。

2)站址建设

保护站是保护区的下设机构,负责辖区内资源保护和管理工作。

根据各功能区特点,结合自然地理状况,按照方便管理的原则,分别在保护区的团圆山、老子王、成家塔、郭家沟等4个村庄要道设置4个保护站,其中,团圆山、郭家沟保护站在原有基础上扩建,建筑面积分别为60m2,老子王、成家塔保护站为新建,建筑面积分别为100m2,4个保护站建筑面积共计320m2,另老子王、成家塔保护站各需征地333m2。

详见表6《土木工程建设规划表》。

6.2.3基础设施建设

1.给水工程。

科研综合楼使用县城自来水,老子王及成家塔保护站靠近村庄,利用村庄水源;团圆山、郭家沟等2个保护站由于地下水位太深,打井困难,故生活用水打旱井,饮用水用车拉。

2.排水工程。

科研综合楼接入县城排水系统,4个保护站各修建暗渠200m,共计800m。

3.供电工程。

科研综合楼接入县城电源,共需低压线500m,团圆山保护站已接电源;老子王及成家塔保护站利用村庄电源;郭家沟保护站及3个瞭望台(塔)各配风力发电机1套,共计4套。

4.采暖工程。

科研综合楼接入县城集中供热,4个保护站各安装锅炉一套,瞭望台(塔)采用烧煤取暖。

5.绿化美化工程。

对科研综合楼大院进行绿化美化,种植乔、灌、花、草,修建花坛、假山、喷泉等。

6.道路工程。

连接石辛公路与林区公路2.5km,在原路基础上建设三级路,为柏油路面,以便于保护区护林、防火等管护工作。

详见表7《基础设施工程规划表》。

6.2.4设备购置

1.科研综合楼。

购置办公设备1套。

包括办公桌、椅、柜等15套,电脑4台,复印机1台,扫描仪1台,打印机3台,照像机2台,传真机1台,电话6部,综合服务用车1辆。

2.保护站。

4个保护站共购置办公设备4套,办公桌、椅、柜等12套,摩托车6辆。

3.瞭望台(塔)。

3座瞭望台(塔)配置简易办公设备3套,高倍望远镜3架,对讲机6组。

4.派出所。

购置警用摩托车2辆、公安警车1辆、照相机1台,对讲机3组及警具2套。

5.防火设备。

购置森林消防车1辆、防火人员装备150套、风力灭火机10台、手持红外探测仪6部、高倍望远镜2架、对讲机6组、车载超短波电台1台及GPS定位仪5台。

6)档案馆。

购买档案柜10个,文件柜10个,保险柜1个,电脑1台,激光打印机1台。

6.3 项目总体布局

因保护站、瞭望台(塔)及各种标志等分布于全区,所以该项目除建于县城的科研综合楼外,建设范围辐射全区。

7.消防、劳动安全与节能措施

7.1 消防

1)加强森林火灾预防与扑救工作,严格巡护管理,防患于未然,做好防火培训工作,使每个操作人员熟练掌握灭火工具的使用。

2)各办公场所要配合输水管道设环状消防网,以满足消防需要,生活及办公间应遵循安全防火的原则,配备灭火器,保证安全生产。

3)生活用电要严格把关,做到安全用电,严禁乱拉乱扯电线,露天部分的电线要使用护套线,以避免人员伤亡及防止电线老化发生事故。

配电室要设电流速断保护和过电流保护装置。

7.2 劳动安全

1)使用交通工具,要注意安全,不超载、超速。

2)野外操作机动设备,要注意防护安全,防止着火或损坏设备。

3)森林病虫害防治时,要给工作人员配备防护性工作服,配戴防毒面具,注意风向、风速,禁止迎风面作业和大风日作业。

4)凡涉及用电的设备,均需执行操作规程。

5)使用仪器设备要严格按操作方法进行。

7.3 职业卫生

1)制定详细的工作制度,做到定时清扫,定时处理生活区垃圾和废弃物。

2)野外作业要注意食品卫生、饮水卫生。

7.4节能措施

景区、办公场所、汽车、各种设备涉及到用电、用油,按照《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的要求,在该项目的运营过程中采取如下措施:

1.采用节能灯具照明。

2.汽车等用油设备要确定合理负荷,不空驶,尽可能节约用油。

8.环境影响评价

8.1生态环境现状

保护区内森林植被茂密,动物种类繁多,生态环境自然、纯朴、原始,是华北地区保存较好的人工针叶林区。

目前存在的问题是保护、管理工作不到位,森林抚育措施跟不上,存在偷砍滥伐现象,对森林植被的生长不利。

8.2项目对环境影响

8.2.1项目对环境的主要有利影响

1)对保护区生态环境产生积极影响,主要表现为:

项目实施后,给生态环境保护、消防设施建设等方面提供良好的平台,为动物憩息、植物生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对涵养水源、净化水质、防止水土流失、调节气候、改善环境将起到良好作用。

2)可促进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和投资环境的改善,带动保护区做好保护性工作和促进经济发展。

8.2.2项目对环境的主要不利影响

本项目属于保护性、社会公益性质,运行后对环境的不利影响较小,主要表现为施工期生产废水、废渣、噪音等,对自然环境和施工人员产生短暂的危害。

施工期间可能破坏部分地表植被,造成水土流失,需进一步治理。

8.3环境保护措施

8.3.1施工期环保措施

施工期间,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有:

1)生活区建立临时性的公共卫生场所,粪便集中处理、定期外运,保证施工人员有一个整洁卫生的施工和生活环境。

2)废弃物堆放要统一规划,满足环境和水保的要求,不仅要采取工程措施防护,而且要采取生物措施进行防护和绿化美化。

3)生活区和施工区之间要建立防护带,对受噪声影响较大的一线施工人员,要配戴防声头盔或隔声耳塞,把噪音危害降到最低程度;工程如果夜间施工,必须严格控制噪声污染,噪声等级不得大于夜间四类标准55dB,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