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A版高中数学必修3全套精品教案第三套.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65560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78 大小:354.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A版高中数学必修3全套精品教案第三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8页
人教版A版高中数学必修3全套精品教案第三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8页
人教版A版高中数学必修3全套精品教案第三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8页
人教版A版高中数学必修3全套精品教案第三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8页
人教版A版高中数学必修3全套精品教案第三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A版高中数学必修3全套精品教案第三套.docx

《人教版A版高中数学必修3全套精品教案第三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A版高中数学必修3全套精品教案第三套.docx(7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A版高中数学必修3全套精品教案第三套.docx

人教版A版高中数学必修3全套精品教案第三套

目录

第1课时算法概念2

第2课时程序框图4

第3课时条件结构6

第4课时循环结构8

第5课时输入、输出和赋值语句10

第6课时条件语句13

第7课时循环语句15

第8课时辗转相除法与更相减损术17

第9课时秦九韶算法与排序19

第10课时进位制21

第11课时算法和程序框图专题23

第12课时算法和程序框图小结25

第13课时简单随机抽样27

第14课时系统抽样29

第15课时分层抽样31

第16课时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分布33

第17课时用样本的数字特征估计总体的数字特征35

第18课时线性回归37

第19课时线性回归39

第20课时抽样与对总体的估计41

第21课时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43

第22课时复习小结45

第23课时随机事件的概率及概率意义(二课时)47

第24课时概率的基本性质49

第25课时古典概型及随机数的产生(二课时)51

第26课时几何概型及均匀随机数的产生(二课时)53

第27课时概率复习小结55

第一章算法初步

第课时算法概念

【教学目标】

⑴使学生理解算法的概念。

⑵掌握简单问题算法的表述。

⑶初步了解高斯消去法的思想.

【重点难点】

重点:

算法的概念和算法的合理表述。

难点:

算法的合理表述、高斯消去法。

【教学过程】

一、情景设置

1、要把大象装入冰箱分几步?

2、一个人带着一只狼、一只羊和一颗白菜乘船过河,人一次只能带一样过河,没人在时,狼要吃羊,羊要吃菜,问人如何才能把这三样安全渡河。

显然,要完成上述任务,必须按一定的步骤进行。

二、探索研究

三、教学精讲

1、引入:

让学生做课本P2的二元一次方程组。

(大部分学生用两种方法)

对于一般的二元一次方程组P2如何求解?

对其中的加减消元法重点讲解。

引出算法的初步概念。

2、算法是如何定义?

让学生看课本P3

算法可以简单理解为:

能完成某一个或某类问题的一种程序化方法,它常以一系列明确有限的步骤形式出现。

它的目的是解决一类问题。

如上面的例题。

例1、①设计一个算法,判断7是否为质数。

②设计一个算法,判断35是否为质数。

③判断2011是否为质数?

判断中用“……”行吗?

④大家想一想,“哥巴猜想”能否用计算机验证,为什么?

探究:

课本P4,请理解课本给出的算法,你能改进它吗?

从上面两个例子,让学生讨论算法的主要特征:

程序性、明确性、有限性。

例2、写出一个求整数a、b、c最大值的算法

例3、课本P4的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的算法。

注意上面例子的表述,让学生知道这种表述是算法表述中的自然语言表述,即算法步骤。

四、课堂练习

再列举两个算法例子。

五、本节小结

1、算法的定义:

通常是指按一定规则解决一类问题的明确和有限的步骤。

可以简单理解能完成某一个或某类问题的一种程序化方法,它常以一系列明确有限的步骤形式出现。

2、算法的特征:

⑴程序性:

⑵明确性:

⑶有限性:

【教学后记】

第课时程序框图

【教学目标】

理解程序框图的概念,了解画程序框图的规则

【重点难点】

理解程序框图的概念,了解画程序框图的规则

【教学过程】

一、情景设置:

复习引入

1、算法的概念如何理解?

2、1+2+3+4+…+100=?

如何设计它的算法?

你能使它更简洁吗?

从上面例子看,算法步骤是有明确的顺序性的,有些步骤在一定条件下才能执行,有些步骤在一定条件下才能重复执行,用算法步骤写出它们很麻烦,所以我们有必要探究使算法表达的更直观、简洁。

二、探索研究

三、教学精讲

1、程序框图的定义

也叫流程图,是人们将思考的过程和工作的顺序进行分析、整理,用规定的文字、符号、图形的组合加以直观描述的方法

2、程序框图的基本符号

图形符号

名称

功能

3、学会读图

例1.课本第7页.

例2.读右框图,分析此算法的功能

4、画流程图要注意:

1、使用标准的框图符号

2、从上倒下、从左到右

3、开始符只有一个退出点,结束符只有一个进入点,判断符号允许有多个退出点

4、判断可以是两分支结构,也可以是多分支结构

5、语言简练

例3.课本第9页例3(学会简单的框图画法.)

四、课堂练习

已知f(x)=x2-2x-3,求f(3),f(-5),f(5),并计算f(3)+f(-5)+f(5)的值,设计一个解决该问题的算法并画出程序框图。

五、本节小结

1、程序框图的基本符号有哪些,它们的作用是什么?

2、会画简单的顺序结构的框图。

【教学后记】

第课时条件结构

【教学目标】

通过设计流程图来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了解流程图的条件结构,能设计简单的流程图。

【重点难点】

条件结构。

【教学过程】

一、情景设置

1、算法的基本逻辑结构有哪几种?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一种?

2、有a,b,c三数,设计一个算法找出其中的最大数?

二、探索研究

三、教学精讲

1、条件结构的概念

2、条件结构的一般形式

例1课本第10页例4.

例2课本第11页例5.

四、课堂练习

已知分段函数y=

,写出求该函数函数值的算法及程序框图。

五、本节小结

1、在条件结构中,要注意对问题分析全面,特别是在分类中,常会出现由于分类不全或不分类而出现算法步骤不全的情况。

2、在条件结构中,有些复杂的问题可能要把条件结构进行叠加而出现条件结构中套条件结构的形式。

【教学后记】

第课时循环结构

【教学目标】

通过设计流程图来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了解流程图的逻辑结构:

循环。

能设计简单的流程图。

【重点难点】

循环结构。

【教学过程】

一、情景设置

1、在前面判断2011是否为质数的算法中,中间的很多步骤都是一样的,如何把这些重复的步骤简化?

2、什么是计数变量,累加变量和累乘变量?

二、探索研究

三、教学精讲

1、循环结构的概念

2、循环结构的一般形式

直到型循环结构

当型循环结构

例1、课本第13页例6.

例2、课本第15页例7.

例3课本第17页,熟悉程序框图的画法。

四、课堂练习

1、求100!

的值,用程序框图描述求值的过程。

2、有一批学生要参加外语培训。

①要求这批学生要经过考试才能录取,试画出上述过程的程序框图;②要求这批学生要经过考试,并且考试及格者才能录取,否则不予录取,试画出上述过程的程序框图;③要求这批学生要经过考试,及格者录取,不及格者给予多次补考直至录取,试画出上述过程的程序框图。

五、本节小结

本节主要讲的是循环结构,它有两种形式:

当型循环和直至型循环,要注意它的限制条件。

另外一定要注意在循环中的死循环。

【教学后记】

第课时输入、输出和赋值语句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基本的算法语句中的赋值,输入和输出语句特点.

2.理解基本算法语句是将算法的各种控制结构转变成计算机能够理解的程序语言.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赋值,输入和输出语句的基本结构特点及用法.

2.教学难点:

三种语句的意义及作用.

【教学过程】

一、情景设置

上节我们的练习中有一个题:

已知f(x)=x2-2x-3,求f(3),f(-5),f(5),并计算f(3)+f(-5)+f(5)的值,它的算法是:

S1:

输入x=3S2:

y1=x2-2x-3

S3:

输入x=-5S4:

y2=x2-2x-3

S5:

输入x=5S6:

y3=x2-2x-3

S7:

输出y1,y2,y3S8:

输出y1+y2+y3

上面这些文字语言写成的算法,计算机是无法识别的,如何把它改写成计算机能识别并运行的程序语言呢?

在上一节,我们学习算法和程序框图时,就指出了用顺序结构,条件结构和循环结构就可以表示任何算法.如何将算法的这些控制结构,转变成计算机能够理解的程序语言和能在计算机上实现的程序呢?

现在计算机能够直接或间接理解的程序语言有很多种,这些程序语言都包含了一些基本的语句结构:

输入语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条件语句和循环语句.本节课我们学习赋值语句,输入和输出语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些语句的结构以及在解决数学问题中的应用.

二、探索研究

三、教学精讲

(1)赋值语句:

在表述一个算法时,经常要引入变量,并赋给该变量一个值.用来表明赋给某一个变量的一个具体值的语句叫做赋值语句.

赋值语句的一般格式:

变量名=表达式

对于赋值语句的格式和意义作进一步的探究.

①“=”的意义和作用:

赋值语句中的“=”号,称作赋值号.

注:

赋值号与等式中等号的区别.

②赋值语句的作用:

先计算出赋值号右边表达式的值,然后把该值赋给赋值号左边的变量,使该变量的值等于表达式的值.

关于赋值语句,需要注意几点:

①赋值号左边只能是变量名,而不是表达式.例如3.6=x;5=y都是错误的.

②赋值号左右不能对换.

注:

赋值语句是将赋值号右边的表达式赋值给赋值号左边的变量.例如:

y=x,表示用x的值替代变量y原先的取值,不能改写成x=y,因为后者表示用y的值替代变量x的值.

③一个语句只能给一个变量赋值。

④不能利用赋值语句进行代数式(或符号)的演算.

注:

在赋值语句中的赋值符号右边的表达式中的每一个变量都必须事先赋值给确定的值,不能用赋值语句进行如化简、因式分解等演算,如y=x2-1=(x-1)(x+1)是不能实现的.在一个赋值语句中只能给一个变量赋值,不能出现两个或多个“=”.

⑤赋值号和数学中的等号的意义不同.

注:

赋值号左边的变量如果原来没有值,则在执行赋值语句后,获得一个值.例如x=5;y=1等;如果原来已经有值,则执行该语句后,以赋值号右边表达式的值代替该变量的原值,即将原值“冲掉”.例如:

n=n+1在数学中是不成立的,但在赋值语句中,意思是将n的原值加1再赋给n,即n的值增加1.

(2)输入语句

在某些算法中,变量的初值要根据情况经常的改变,一般我们把程序和初始数据分开,每次算题时,即使初始数据改变,也不必改变程序部分,只要每次程序运行时,输入相应的数据即可,这个过程在程序语言中,用输入语言来控制.

输入语句的一般格式:

input“提示内容”;变量

对于输入语句的格式和意义作进一步的探究.

①input是输入语句的开始部分,是计算机能识别的输入语言,所以输入语句又叫做input语句。

②输入语句的作用:

对程序中的变量赋值。

如:

input“x,y,z=”;x,y,z

关于input语句,有几点说明:

①输入语句又称键盘输入语句,它是在程序运行当中由用户由键盘输入,而不需要在编写程序时指定。

所以它可以解决一类型问题。

②输入语句要求输入的值只能是具体的常数,不能是函数,变量或者表达式。

可以给多个变量赋值,各个数据之间用“,”隔开。

③在输入语句中的“提示信息”和它后面的“;”可以省略。

④输入语句无计算功能。

(3)输出语句

任何求解问题的算法,都要把求解的结果输出,因此任何的程序语言也都有自己的输出语句来控制输出,不同的程序语言都有自己的输出语句和表现形式,但功能是一样的,就是以某种形式把求解结果输出来.

输出语言一般格式:

print“提示内容”;表达式

对于输入语句的格式和意义作进一步的探究.

①print是输出语句的开头部分,是计算机能识别的输出语句。

所以输出语句又叫做print语句。

②输出语句的作用:

在计算机的屏幕上输出表达式的值或进行计算。

如:

print“s=”;s

关于输出语句需要说明几点:

①输出语句中表达式可以是变量、计算公式或系统信息。

②一个语句可以输出多个表达式,不同表达式之间要用“,”分隔。

③输出语句有计算功能,能直接输出计算公式的值。

例1、课本P21中的例1

例2、课本P23中的例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