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654503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3.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辽宁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辽宁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辽宁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辽宁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辽宁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及答案.docx

《辽宁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及答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辽宁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及答案.docx

辽宁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及答案

2019年辽宁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明清两代的皇室宗亲触犯国法,由宗人府按皇室家法处置。

宗人府一度成为连皇帝也要礼敬三分的超然机构。

它既管皇室人丁户籍,也管皇室祭祀礼仪,还包揽皇室的教育后勤,俨然一个独立的小政府。

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明清时期的皇族犯法与民同罪

B.宗人府是权力很大的政府机关

C.宗人府负责主持皇室的家族活动

D.宗人府的法律地位一度高于皇帝

解析:

C 从材料中宗人府“既管皇室人丁户籍,也管皇室祭祀礼仪,还包揽皇室的教育后勤”,可知其负责主持皇室的家族活动。

皇室宗亲触犯国法,由宗人府按皇室家法处置,说明A项错误;宗人府不是政府机关,B项错误;中国封建社会皇帝至上、皇帝独尊,说明D项错误。

2.(长沙三模)宋代地方各路同设转运司、提刑司、安抚司等,明代行省同设布政司、按察司、都司,清朝各省设巡抚、提督、布政司、按察司等。

这说明朝廷对地方设官的指导思想是(  )

A.分割权力,相互制约B.分工合作,提高效率

C.专业分割,各为其主D.分割相权,强化****

解析:

A 中国古代解决地方威胁、加强中央集权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分散地方的权力,通过分权得以集权,而题干地方机构的设置演变就体现了该特点。

3.(南平质检)罗马法规定:

确定或解决某些法律关系要以住所为标准……住所受法律的保护,侵犯住所的要受法律制裁。

这说明罗马法(  )

A.以住所作为唯一的立法标准

B.专门立法保护公民的住所

C.以住所作为担任要职的依据

D.重视保护个人的私有财产

解析:

D “住所”是公民个人的私有财产。

罗马法保护住所不受侵犯,体现了其对保护个人私有财产的重视。

A、C两项与史实不符。

B项偏离了材料的主题。

4.(海淀模拟)某学者在分析某一重大历史事件产生时这样论述:

“此举若成功,王权的扩张就会被阻止,而‘自由’又不需要再呼唤一个克伦威尔。

”该历史事件是(  )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B.光荣革命

C.颁布《航海条例》D.责任内阁制形成

解析:

B 由材料可知该历史事件阻止了英国王权的扩张,又避免了****人物的出现(克伦威尔在英国共和国时期建立了军事独裁统治),由此可知其为光荣革命。

5.(咸阳一模)美国宪法修正案第三条规定:

“士兵在和平时期,非经房主许可不得驻扎于任何民房;在战争时期,除依照法律规定的方式外亦不得进驻民房。

”其基本精神是(  )

A.严明军队纪律B.维护法律尊严

C.保护私有财产D.调节军民关系

解析:

C 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是资本主义国家立法的基本原则,民房是公民私有财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材料实际反映了美国法律保护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6.(唐山二模)鸦片战争后,中国面对西方的严峻挑战,在近代化的道路上延误了20年。

主要原因在于(  )

A.林则徐等改革派的退让

B.顽固派的阻挠

C.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

D.国人对世界趋势认识不明

解析:

D 本题首先可以用排除法,A项不符合史实,C项发生在1851年,与材料时间不符,可以排除。

B项不是主要原因,D项是主要原因。

7.(厦门模拟)1880年,薛福成写道:

“中国立约之初,有视若守常而贻害于无穷者,大要有二:

一则曰,一国获利各国均沾也。

一则曰,洋人居中国而不归中国官管理也。

”在他看来近代条约对中国“贻害于无穷”的条款是(  )

①开设工厂  ②协定关税

③最惠国待遇④领事裁判权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

B 根据材料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国获利各国均沾也”指的是片面最惠国待遇,③正确;“洋人居中国而不归中国官管理也”指的是领事裁判权,④正确。

因此正确答案为B。

8.(年广东文综,16)20世纪30年代前期,“左”倾错误领导人把反对资产阶级同反帝反封建并列,企图毕其功于一役,使中国革命遭受巨大损失。

“左”倾错误的表现有(  )

A.把民族资产阶级作为革命对象

B.坚持国民革命路线

C.放弃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

D.实行工农武装割据

解析:

A 20世纪30年代前期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民族资产阶级应是民主革命的参与者,不是革命的对象,A项是“左”倾错误的表现;B项是正确的路线;C项是右倾错误的表现,排除;D项是毛泽东思想的内容,是正确的,排除。

9.美国学者奈斯比特在《中国大趋势》一书中,形容中国特殊模式的民主是以信任为连接纽带,以自上而下的政治领导和自下而上的公民参与为结构特征的“纵向民主”,是一种有别于以往西方所走的民主(“横向民主”)道路,使中国稳定转型,避免了以往西方为走向民主而造成的资源浪费。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中国的民主政治模式是最佳模式

B.政治协商是中国民主政治的特点

C.中国民主政治建设无需借鉴西方

D.“中国模式”应该在世界各国推广

解析:

B 材料关键信息是“自上而下的政治领导和自下而上的公民参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体现了这一特点,故选B。

10.(南昌期末)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标志。

但掌握国家权力的人民代表大会在亲自行使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及监督权之余,将国家权力中的行政权、审判权、法律监督权等分别委托给政府、法院、检察院,而全国人民、人民代表大会则必须对选出的代表、委托的国家机关进行监督。

这体现了(  )

A.“双重委托,双重监督”的原则

B.直接民主的原则

C.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D.民主代议制形式

解析:

A 1954年宪法规定中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我国采取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采取的代议制,通过选举代表由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由人民代表大会来管理国家,这是第一重委托。

反过来人大要向人民负责,要向选民述职,要自觉接受监督。

人大及其常委会为了更专业地管理国家选举“一府两院”来行使行政权、审判权、检察权。

人大委托“一府两院”,是第二重委托。

“一府两院”要向人大报告工作,接受人大监督,对人大负责,故是“双重委托,双重监督”的原则。

材料反映了这一特点,故答案为A。

11.1940年,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

“现在所要建立的中华民主共和国,只能是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一切反帝反封建的人们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这就是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也就是真正革命的三大政策的新三民主义共和国。

……这是一定历史时期的形式,因而是过渡的形式,但是不可移易的必要的形式。

”以下各项体现了这一主张的是(  )

A.“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B.抗日根据地的“三三制”政权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D.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解析:

C 材料指出了这一共和国的基本特点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同时是一个“过渡的形式”,只有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最能体现这一特点。

12.1954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有以下部分条款:

“三、协助国家机关,推动社会力量,实现国家关于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建设计划。

四、密切联系群众,向有关国家机关反映群众的意见和提出建议。

”由此可以看出(  )

A.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建立

B.“政协”成为各党派的联合执政机构

C.“政协”的职能发生了转变

D.“政协”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解析:

C 由材料中的“协助”“反映群众的意见和提出建议”等信息判断,1954年政协已不再是国家临时最高权力机关,而是转变成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组织。

13.(湛江一模)有学者认为,20世纪的某一时期中国“革命成了伪善动力,革命成了作恶外衣”。

下列言论中体现“作恶外衣”的是(  )

A.“打土豪,分田地”B.“造反有理,革命无罪”

C.“****列强,除军阀”D.“民智未开,即以革命开之”

解析:

B “作恶外衣”意思转换,即是问以下哪一事件对社会产生了消极影响。

结合所学知识,采用排除法,A项是土地革命时期的土地政策,它调动了农民生产和参军的积极性,C项是国民革命时期的口号,推动了国民大革命的进行,D项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主张,它推动了辛亥革命的爆发,故排除A、C、D三项,而B项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口号,其提倡以阶级斗争为纲,给社会带来了深重灾难。

14.(茂名二模)1977年10月7日,《人民日报》发表《把“四人帮”颠倒了的干部路线是非纠正过来》一文,强调要敢于冲破阻力,****“四人帮”一伙对干部审查中的不实之词和所作的错误结论。

该文发表的直接目的是(  )

A.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思想基础

B.为平反冤假错案作舆论准备

C.为健全民主法制建设大力疾呼

D.为改革开放造势

解析:

B 抓住材料关键信息“****‘四人帮’一伙对干部审查中的不实之词和所作的错误结论”,可知是要对原来的冤假错案进行纠正。

故B正确。

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基础的是“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故A错误。

C、D两项表述与材料信息不符。

15.(南昌一模)1978年春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全国人民在新时期的总任务是:

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同时把原宪法条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修订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这次修宪(  )

A.彻底否定了“文化大革命”

B.表明宪政建设在曲折中前进

C.实现了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

D.正式确立了依法治国的方略

解析:

B 材料时间为“1978年春”此时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尚未召开。

由材料信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可知1978年修宪仍然继续了“左”倾错误,A项错误。

但也有进步,如修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因此这次修宪反映了民主法制建设在曲折中前进。

故B正确。

C项是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D项是在1999年。

16.(长沙一模)十八大报告指出:

“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

要发挥人民主人翁精神,坚持依法治国这个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好保障人民权益,更好保证人民当家做主。

”这反映了我国民主政治的根本目的是(  )

A.保障人民民主权利

B.保障人民政治权利

C.保障人民参政议政的权利

D.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

解析:

D 题干一再强调“人民主体地位”,其目的是“更好保障人民权益,更好保证人民当家做主”,说明我国民主政治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D项正确;A、B、C三项题干都有涉及,但不符合题干“根本目的”之要求。

17.俞可平论中国式民主政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政治意识形态方面产生了新思想观念如“以人为本”、****、法治、公民社会、和谐社会等。

新的思想观念引发了政治上的变迁,主要表现为(  )

①依法治国,并初步建立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 ②推行政务公开,提高政治透明度 ③建立服务政府,改善公共服务质量 ④实行听证制度和协商制度,推进决策民主化

A.①②③④B.①③④

C.②③④D.①②③

解析:

A 题干要求回答的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政治建设。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正确,②③④在教材中没有明确表述,但都是新思想在政治上的反映,因此②③④也正确。

18.古希腊被誉为“民主政治的摇篮”,其民主政治的发展对近现代中西方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下列官员就选举产生方式而言,与古希腊雅典官员(军事指挥官除外)的产生方式形式上有相似之处的是(  )

A.美国总统B.法国参议院议员

C.中国全国人大代表D.中国农村村委会主任

解析:

D 古代雅典官吏的产生方式是直接选举,A、B、C三项的产生方式都是间接选举产生,只有D项的选举属于直接选举,与古代雅典官吏产生方式相似。

19.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规定“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

在特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法律规定”。

这一规定说明了“一国两制”(  )

A.构想正式提出B.是改革开放的指导方针

C.有了法律依据D.构想得到了成功实践

解析: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将“一国两制”写入宪法,说明“一国两制”有了法律依据。

20.(年天津文综,6)“就在21世纪的钟声即将敲响之前,从神州大地上消除了最后一块帝国主义侵略造成的殖民地的残痕,完整而彻底地完成了民族独立的历史使命。

”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的根本保证是(  )

A.“一国两制”的提出B.“九二共识”的确定

C.中国国际威望的提高D.中国国力的强大

解析:

D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

首先根据“21世纪的钟声即将敲响之前”“消除了最后一块帝国主义侵略造成的殖民地的残痕”,判断材料所指事件是我国澳门的回归;其次分析备选项,A项“一国两制”只是回归的具体方针,B项“九二共识”是海峡两岸达成的关于台湾问题的认识,C项中国国际威望的提高,是建立在国力强大的基础之上的,排除A、B、C三项。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21.中国的政治制度自古至今绵延流长,不同时代呈现不同特点,在传承借鉴中发展。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黄仁宇曾说:

“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

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

材料二 有人说:

“……美国在英国民主制度的基础上发展民主制度的历史对中国意义不大。

材料三 俞可平在《人民至上——60年来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一文中指出:

“新中国60年民主政治的发展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延续过程。

改革开放前30年的民主建设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搭建了基本的制度框架……”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中“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的观点。

“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给中国社会发展带来什么深远影响?

(7分)

(2)你是否同意材料二中的观点?

请结合史实说明你的理由。

(7分)

(3)结合改革开放前30年的民主建设成就说明“搭建了基本的制度框架”有哪些?

(6分)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1)问,“说明”的解答要注意选取“明清两代”与皇帝独裁相符的史实,“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

(2)问,“理由”的解答是关键,注意分析辛亥革命受美国影响的有关史实。

第(3)问,实际要求回答新中国的三大政治制度。

答案:

(1)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朝设军机处。

(4分)

影响:

形成了极端君主****统治,极大地妨碍了社会的进步。

(3分)

(2)不同意。

(1分)

理由:

辛亥革命****封建君主****制度,以美国共和政体为范本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大大推动了中国的民主化进程,实现了中国20世纪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

(6分)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6分)

22.(大连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毛泽东说:

“用和平方法去达共产目的,要何日才能成功?

假如要一百年,这一百年中宛转呻吟的无产阶级,我们对之如何处置……任其为三分之一资本家所鱼肉,其何能忍?

——《新民学会资料》(中国现代革命史资料丛刊)

材料二 中国是一个具有深厚集体主义政治文化传统的国家,在寻求民主的过程中,扩大民众政治参与的起点只能通过组织型参与形式,而非个人型参与形式。

中国共产党正确认识了中国政治参与的特点,领导、发动各阶层成立相应的各种组织,并帮助民族资产阶级和上层小资产阶级成立进步的民主党派。

——王兵《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形成及历史地位》

材料三 目前中国正在进行当代最伟大的社会实践……中国定将实现一种特殊的民主,这种民主将考虑到这个大国的社会、文化和经济特点。

这种亚洲“社会主义民主”所涉及的是史无前例地继续思考“孔子的公共伦理”,而不是抽象地复制西方资产阶级民主。

——2008年2月7日德国《新德意志报》

(1)概括材料一中毛泽东关于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认识。

(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在近代追求民主的过程中有了怎样新的认识?

分析其原因。

(9分)

(3)材料三所说的“特殊的民主”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是通过哪些制度来实现的?

你如何认识这种“特殊的民主”?

(9分)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国民主化进程的分析理解能力。

(1)问,材料一反映了毛泽东反对以和平的方式过渡到共产主义,主张暴力革命;第

(2)问,“新的认识”依据教材分析归纳,“原因”可从历史传统、革命的性质和任务、******的统治、民族危机、中国共产党成熟等角度综合分析归纳;第(3)问,首先搞清楚,所谓“特殊的民主”,实际是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民主制度,结合具体成就回答即可;“认识”应紧扣中国的民主化进程这一主题回答,注意言之有理、持之有据。

答案:

(1)无产阶级通过暴力革命****资产阶级统治。

(2分)

(2)认识:

联合民主党派参与政治,建立统一战线,扩大民主范围。

原因:

中国的集体主义政治文化传统;民主革命的性质和任务;******独裁统治;民族危机的加深;民主党派的建立及发展;中国共产党不断成熟壮大等。

(任意答出4点即可)(9分)

(3)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认识:

立足国情,借鉴西方民主的合理成分;社会主义民主是中国人民历史的选择;社会主义民主丰富了民主的内涵;社会主义民主对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9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湛江一模)东汉政论家仲长统在《昌言》中指出:

“汉之初兴,分王子弟,委之以士民之命,假之以杀生之权。

”这一记载可以说明西汉初期(  )

A.加强了中央集权B.实现了选贤任能

C.实行了分封制度D.强化了郡县制度

解析:

C 本题关键信息“汉之初兴,分王子弟”,汉初郡国并行制的实行产生了非常严重的消极影响,C项正确。

A项与史实相反,B、D两项与材料信息不符。

2.(贵阳二模)有学者认为,相对于汉唐两个朝代,宋代不是弱,也不是贫,而是无效率。

导致其“无效率”的主要原因是(  )

A.事权的分割B.科举制的完善

C.理学的兴起D.租佃制的发展

解析:

A 联系教材知识,可知宋朝加强****集权,在中央进一步分割相权,设枢密院掌军权,参知政事即副宰相,掌部分行政权。

设三司来专门管理财政。

在地方也同样分权,派文臣担任地方长官,设通判负责监督,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

这样,形成宋朝难以根治的“冗官”格局,严重影响了行政效率。

故A正确。

3.(韶关一模)“士的地位介于贵族与平民之间,在社会流动中,成为上下升降的汇聚之所,观念转变也较快”。

以下解读正确的是(  )

A.察举征辟制导致知识分子最善于接受新思想

B.九品中正制促成士中大部分成为社会的上层

C.科举制为知识分子的上升提供制度性途径

D.农民起义式的社会流动使知识分子地位不能上升

解析:

C 首先明确材料中的“士”指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科举制为这些知识分子提供了参政机会,并将其制度化。

察举是以“孝廉”为主要选官标准,主要从道德标准评价人才,与知识分子没有必然联系,A项错误。

九品中正制选官的标准是门第、出身,而介于贵族与平民之间的士,很难成为社会上层,B项错误。

D项说法过于绝对,如汉初明初等很多开国功臣谋士就得益于农民起义运动的成功。

4.(年广东文综,18)雅典的陶片放逐法规定,每年召开特别的公民大会,投票决定将那些严重威胁民主政治的人流放海外。

据此,下列行为中可能使公民遭到流放的是(  )

A.不按时参加公民大会

B.不同意授予外邦人公民权

C.为赢得个人政治声望资助贫穷公民

D.拒绝参加城邦举行的戏剧表演

解析:

C 本题考查学生对陶片放逐法的理解。

陶片放逐法针对的对象是民主威胁者,分析备选项,C项属于民主威胁者的行为。

A、B、D三项均不会对雅典民主政治构成威胁。

5.(龙岩联考)美国1787年宪法第六条规定:

“本宪法及依照本宪法所制定之合众国法律,以及根据合众国权力所缔结或将缔结的一切条约,均为全国的最高法律;即使与任何一州的宪法或法律相抵触,各州的法官仍应遵守。

”这条规定充分体现了(  )

A.民主共和的原则B.自由平等的原则

C.联邦至上的原则D.主权在民的原则

解析:

C 材料中的规定强调联邦法律是全国的最高法律,体现了联邦至上的原则。

A、B、D三项均与材料不符。

6.(泉州模拟)林则徐致信给维多利亚女王说:

“我天朝君临万国,尽有不测神威,然不忍不教而诛。

故特明宣定例。

该国夷商欲图长久贸易,必当懔遵宪典,将鸦片永断来源,切勿以身试法。

”下列对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

A.清朝是当时世界霸主

B.清朝断绝与英国的贸易

C.林则徐主张合法贸易

D.林则徐谙熟英国的政情

解析:

C 林则徐给维多利亚女王的信中提到,英国人要想与中国长久贸易,应该遵守清朝的法律,请勿携带走私鸦片到中国,可见他对正当的中英贸易是支持的,故B项错误,C项正确。

清朝长期闭关锁国,鸦片战争前已日渐衰落,A、D两项均不符合史实。

7.(浙江调研)“义和团运动无疑比洋务派、改良派表现了更多的反侵略勇气,但破产小农和手工业者归复自然经济的强烈愿望又使他们的眼界无法越出所处的时代。

”这句话表明了义和团运动的双重特征是(  )

A.“灭洋”与“扶清”B.反帝与反封建

C.爱国与保守D.正义与非正义

解析:

C 题干材料中的义和团运动“表现了更多的反侵略勇气”,说明义和团运动具有强烈的反帝爱国精神;而“归复自然经济的强烈愿望又使他们的眼界无法越出所处的时代”,说明义和团运动具有保守的阶级局限性。

故正确答案是C。

8.英国著名思想家卡尔·波普尔认为:

“马克思试图用所谓‘阶级境况的逻辑’来解释工业体系的制度运行,尽管有一定的夸张成分,也忽视了这种境况的某些重要方面,在我看来……至少他对工业体系的那个阶级所作的社会学分析,是令人钦佩的。

”这表明(  )

A.西方学者对马克思主义学说持肯定态度

B.马克思主义学说是工业社会产生的结果

C.实事求是的态度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核心

D.马克思主义学说在与时俱进中不断完善

解析:

B 伴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暴露,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尖锐对立,在这种背景下,马克思主义产生;材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工业革命之间的关系,B项正确;A项材料只能说明西方学者看到了马克思主义学说中的合理成分,但并不能说明其肯定的态度。

C、D两项与材料没有关系。

9.(厦门模拟)恩格斯在《<法兰西内战>再版导言》中指出,“为了防止国家和国家机关由社会公仆变为社会主人——这种现象在至今所有的国家中都是不可避免的——公社采取了两个可靠的办法”。

巴黎公社所采取的可靠办法之一是(  )

A.采取共和制,实行分权制衡

B.建立社会主义政权,工人当家作主

C.选举公社委员,可随时撤换

D.废除资产阶级军队,建立国民自卫军

解析:

C 材料中恩格斯认为巴黎公社为了防止管理国家的社会公仆变为社会的主人,采取了两种避免的办法。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巴黎公社为防止社会公仆变为社会的主人,采取的措施有公职人员(公社的管理者)由民主选举产生,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所以选择C项。

A项与史实不符,排除;巴黎公社是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伟大尝试,而非社会主义政权,B项不准确;D项属于军事方面的措施,并不能成为可靠的办法。

10.(潍坊期末)世界各国现代化的发展道路或发展式样被称为现代化模式。

在早期现代化理论中,人们往往把“现代化”等同于“资本主义化”。

下列重大历史事件从模式上突破了早期现代化理论的是(  )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B.巴黎公社的成立

C.二月革命的爆发D.十月革命的胜利

解析:

D 十月革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