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城区提升发展X年推进计划.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654174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3.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老城区提升发展X年推进计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老城区提升发展X年推进计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老城区提升发展X年推进计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老城区提升发展X年推进计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老城区提升发展X年推进计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老城区提升发展X年推进计划.docx

《老城区提升发展X年推进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老城区提升发展X年推进计划.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老城区提升发展X年推进计划.docx

老城区提升发展X年推进计划

老城区提升发展X年推进计划

市委、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老城区建设发展。

X年以来,先后三次召开加快老区发展工作会议,出台实施《支持老城区统筹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支持X区综合改革实验区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加快X区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先行区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各级各有关部门共同努力,老城区改造建设由全面启动到成方连片推进、再到统筹提升,已进入转型发展、更新提升的关键时期。

为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城市工作会议精神,推动老城区持续健康发展,实现新老城区共生共荣,制定本推进计划。

一、总体要求

全面贯彻中央、省委城市工作会议精神,牢固树立并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转型发展、更新提升为主题,坚持规划有特色、建设高标准、管理精细化,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集约节约、内涵发展为路径,强化优化产业支撑,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加强生态保护和环境整治,提高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实现活力持续增强,功能逐步完善,面貌明显改观,管理更加科学,人居环境更加和谐。

二、主要任务

(一)规划设计提升工程

1.依据X市城市总体规划(X—X年),年内编制完成X区主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X区主城区(X集、X片区)零星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图则、X产业集聚区扩区后的控制性详细规划。

(X区、X区、X区负责,市城乡规划管理局配合)

2.年内编制完成老城区建设重点区域和城市重要节点的设计方案,借智借力,增强规划设计的现代性、针对性、时效性,塑造城市特色风貌,提升城市品质。

(X区、X区负责,市城乡规划管理局配合)

3.年内编制完成老城区标志性建筑、特色街区保护规划,对记录X发展历程、反映时代印痕、带有城市文化元素符号的建筑、水渠、遗址、厂房街巷等排查建档保护,让居民记得住“城愁”。

(市文物局负责,市城乡规划管理局、X区、X区配合)

4.年内编制完成老城区停车场设施、农贸市场、环卫设施和公园绿地等专项规划,完善基础设施,优化生态质量,提高承载能力。

(X区、X区、X区负责,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城乡规划管理局配合)

5.年内编制完成老城区采煤塌陷区地质评估报告,启动编制老城区采煤塌陷区综合整治规划,以建设X湿地公园、X湿地公园为试点探索采煤塌陷区土地利用新途径。

(市国土资源局牵头,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城乡规划管理局、X煤集团、X区、X区配合)

(二)产业发展提升工程

6.清洁能源与新材料产业。

依托X区,加快打造煤基清洁能源、煤基高端精细化学产品、煤基烯烃等产业链条,实现高级全链供应,建设全国重要的煤基清洁能源煤基材料生产示范基地。

开工建设350万吨重油煤焦油综合利用项目、X工业气体岛年产24亿标方合成气项目,稳步提高橡胶助剂等10个精细化工项目生产能力,扩大高端终端产品规模。

强力推进X光伏发电项目建设。

支持X区有关企业异地搬迁。

(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发改委牵头,X区、X区、X区负责)

7.汽车零部件与电子电器产业。

积极发挥X汽车电子产业集团引领作用,加快提升汽车零部件生产配套能力,以X区中小企业创业园为依托,发展成套配件、高端线束等终端产品,X汽模与X汽车、X电器与X汽车等技术合作,重点推进X、X电子向高端化智能化发展。

(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发改委牵头,市科技局配合,X区负责)

8.X精深加工产业。

依托X中色X板项目和X有色金属加工设计研究院X技术分院的合作,加快建设年产5000吨X及X合金板带材生产线,发展与环境保护并举,壮大X精深加工产业规模。

(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发改委牵头,市商务局、科技局、环保局配合,X区负责)

9.现代家居产业。

依托X、X、X、X等陶瓷企业,打造特色陶瓷、家居型材等产业联盟。

支持同发纺织提档升级或转型发展,提高竞争能力。

(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发改委牵头,市科技局配合,X区负责)

10.装备制造产业。

促进提质增效、转型升级,推动X兴煤机等特色企业发挥集群优势,构建矿用设备基地新格局。

X生物畜禽粪污智能发酵一体机项目年内投产达效,X全利大型智能化废金属破碎分选生产线完成主要设备安装。

(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发改委牵头,X区、X区负责)

11.现代服务业。

坚持传统服务业提升和现代服务业突破并重。

积极搭建发展、供需、融资、人才等服务平台,发挥好服务业领军企业示范引领作用,积极引进新型物流企业。

X煤炭储配交易中心有限公司煤炭物流园工程年底竣工投用,36公里管带输送工程年底全线竣工投用,抓好X物流等项目。

发挥X城、X、X生活广场、X生活广场等大型超市辐射带动作用,完成X山X灵特色商业街改造提升,年内入住率达70%,巩固传统商贸中心地位。

(市发改委牵头,市商务局配合,X区、X区、X区、X县负责)

12.休闲旅游业。

持续推进旅游资源整合、产品策划、提质增效等工作,打造X山、X、X村、X、X图、X山、X山等X山前旅游带。

充分挖掘特有文化内涵,依托影视文化拍摄基地、老矿山、老厂房等开发艺术家写生、创作基地,推进新型文化旅游综合开发建设。

(市旅游局牵头,X区、X区、X区、X县、X区负责)

13.网络经济产业。

借力“互联网+”推动商贸物流、家居建材、清洁能源和新材料、特色农业、文化旅游等行业发展。

正高国际广场项目部分建成投用,引进一批线上线下结合的实体店,推行O2O(线上到线下)电子商务营销新模式,建设大众创业孵化园区;X区依托小微企业科技创新创业园,年内入住小微企业达到36家。

(市商务局牵头,市发改委配合,X区、X区、X区负责)

14.影视文化产业。

市文化创意和休闲旅游产业组加强推进影视文化产业发展,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及时解决影视文化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依托X区X水库、X大院以及市域其他优秀文化旅游资源,打造功能齐全、配套完善的影视制作基地,推进文化旅游、影视拍摄一体化发展,提升拍摄影视质量和影响,提升发展X区文化产业,年内拍摄电影、电视剧5部以上。

(市委宣传部牵头,市发改委、财政局、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旅游局、工商局和相关县区配合,X区负责)

15.健康养老产业。

推行医养结合,谋划建设健康服务与休闲旅游、体育健身等融合发展的健康养生基地,X仁和医疗养老中心投入运营,X区残疾人康复托养中心投入使用。

(市民政局牵头,市发改委、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残联配合,X区、X区负责)

16.特色农业。

支持中国智慧农业研究院与老城区紧密合作,依托其优质资源,提供科技支撑,促进“互联网+”与现代农业深度融合,加快老城区特色种植养殖业发展,实现提档升级,提高综合竞争能力。

启动X区、X区农业科技推广信息进村入户工程。

新增特色种植面积5000亩。

(市农业局牵头,市畜牧局配合,X区、X区、X区负责)

(三)城区改造提升工程

17.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

加大对老城区保障性安居工程遗留问题整改力度,用改革创新的思路破解难题,推动扶贫人口搬迁与保障性住房使用安置有机结合,积极搭建融资平台,重点推进18个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完善各类手续,制定落实分配方案,对符合条件的尽快分配入住。

市直相关部门加大帮扶力度,积极协调争取上级政策和资金支持。

创新体制机制,积极推行棚户区改造货币化安置,推动政府购买棚户区改造服务,构建多元化棚户区改造实施主体。

(X区、X区负责,市房产管理中心、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财政局、国土资源局、城乡规划管理局、环保局、市政府金融办等单位配合)

18.矿区综合治理。

支持X区申报开展全国城区老工业区基地整体搬迁改造试点,加快项目推进,完善老工业区基础设施。

实施X区独立工矿区治理,建设X产业园区公共服务平台,启动15个城中村、22个社区的配套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市发改委、国土资源局牵头,X区、X区负责)

19.城区环境提升。

以国家园林城市、卫生城市创建为契机,采取以奖代补方式筹措资金,完善提升枫岭公园绿化水平,提高老城区绿化品位,新增街头游园5处、林荫式停车场10个,提升街头绿地10处,整治改造农贸市场8座,新建和改造公厕16座、垃圾压缩转运站6座,5月底前完成城区所有旱厕改造。

(X区、X区、X区负责,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财政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等单位配合)

20.历史文化保护。

加大对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古遗址、古建筑、近现代历史建筑保护力度,实施“刘邓大军”X会议旧址、X大院、X大院等省级文物保护修缮工程。

对X区内双塔寺、赵长城等文物修缮保护。

加大传统村落保护力度,加强国家、省传统村落申报和保护发展规划编制实施工作,启动X窑博物馆、X窑遗址公园、X煤矿遗址公园建设,对老城区历届原市委市政府所在地危旧房屋整修保护,开展戏曲、戏剧剧种普查和文艺团体的培养工作,保护大胡黄酒、时丰金龟舞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市文物局牵头,发改委、财政局、城乡规划管理局等单位配合,X区、X区、X区负责)

21.美丽乡村建设。

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新创建25个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力争60%的行政村建成农村人居环境达标村。

(市委农办、市财政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农业局牵头,X区、X区、X区负责)

22.“城市家具”完善。

结合道路两侧的城市功能区建设,完善主要街道的公共服务设施,设置休闲坐椅、果皮箱、体育锻炼设施、阅报亭等“城市家具”。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牵头,X区、X区、X区负责)

(四)基础设施提升工程

23.交通路网优化。

规划建设快速通道—X线—X连接线,开工新老区快速通道拓宽改造工程,积极谋划快速通X延三期工程,积极推进新老区市域铁路项目前期工作。

X线山城X山段改扩建项目竣工通车,完成长风路、X路提升改造,殡仪馆道路、X路北延、北中环路建成通车,建设农村公路50公里。

完成X翔客运站主体工程,优化调整公交线路和公共停车场,新增新能源公交车50台,投用公共自行车300辆。

(市交通运输局牵头,X区、X区、X区、X县、X区、X煤集团负责)

24.雨污分流和综合管廊建设。

将X区X新城污水处理厂、X区利民污水处理厂纳入市级管理,实施长风路、X路等城区主要路段雨污分流改造,开展X流域污水排放整治。

建设鹿楼地区污水管网,结合河道治理、道路整治、旧城改造等合理安排地下综合管廊建设800—1000米。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牵头,市环保局配合,X区、X区负责)

25.水电气暖通讯改造。

实施X片区自来水增压改造和老城区强弱电线路整治改造,在部分区段实施管线入廊。

加快X集城区北街社区、X社区、北站花苑社区的供气支管网建设,确保年底前集中供气。

推动老城区集中供热扩容,推进供热庭院管网和热交换站建设,X区新增供暖面积50万平方米,X集城区力争实现集中供热。

加快光纤进园区、进社区、进村,不断提升老城区现代通讯能力。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牵头,市水务集团、X供电公司、移动X分公司、联通X分公司、电信X分公司、X区、X区、X区负责)

(五)公共服务提升工程

26.教育资源均衡。

改善老城区办校条件,支持X职业技术学院与X工业中专,市高中与X山高中、综合高中开展教育合作,市直中小学与老城区中小学建立对口帮扶机制,提高中小学办学水平。

完成一批校舍改造。

(市教育局牵头,X区、X区、X职业技术学院负责)

27.卫生服务改善。

在资金、人才、技术设备等方面给予重点倾斜,建立专家定期到老城区坐诊机制。

统筹共享老城区与X煤集团卫生医疗资源,完善卫生服务体系。

完成X集镇卫生院改扩建工程,X卫生服务中心、X镇卫生院病房综合楼建成投入使用。

(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牵头,X区、X区、X煤集团负责)

28.扶贫开发建设。

稳妥做好X寨、X寨等2个村的扶贫搬迁工作,实施温家沟、卜家沟、施家沟等5个扶贫整村推进工作,完善扶贫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改善贫困群众的生活环境。

X区1225人、X区2600人、X产业集聚区940人年内实现脱贫。

(市扶贫办牵头,X区、X区、X区负责)

29.文化生活提升。

盘活万和发电厂足球场馆等闲置资源,对足球、羽毛球、乒乓球、游泳等体育健身设施改造修缮。

体育系统场地逐步实现免费、低收费对外开发,积极开展对外体育文化交流。

增加“舞台艺术进基层”“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在老城区举办场次,建设农民健身工程10处,升级改造村级服务场所10处,举办广场文化活动15场。

(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体育局牵头,X区、X区、X区负责)

(六)生态环保提升工程

30.节能减排改造。

开展“五气共管”行动,实施蓝天、碧水、乡村清洁工程,推进重点企业节能改造和超低排放,畜禽养殖无害化处理等节能减排示范项目,做好工业大气污染防治等大气污染集中治理工作,高标准完成重点行业脱硫、脱硝、除尘和清洁生产改造,加大“五小”企业治理,完成X有限公司生料磨系统、X丰X发电有限责任公司2×60兆瓦机组等节能技术改造,完成X煤电股份有限公司化工分公司动力站3×220蒸吨锅炉脱硝工程环保提升改造。

X沿岸养殖企业限养区内粪便资源化利用率达到90%。

(市发改委牵头,市环保局、畜牧局配合,X区、X区、X区、X有限公司、X丰X发电有限公司、X煤集团负责)

31.海绵城市建设。

将海绵城市建设理念融入老城区建设全过程,不断提高城市雨水就地蓄积、渗透比例。

继续实施河道环境综合整治,推进X、X、X、X流域治理和生态保护项目建设。

实施X城污水处理厂扩容提标工程和X工程,扩容至每天处理污水能力10—12万吨,建设X管网20.3公里。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牵头,市财政局、水利局配合,X区、X区、X区负责)

32.生态造林绿化。

开展“五林共育”行动,以X山绿化、老区环城路生态廊道和园区防护林建设、矿区植被恢复为重点,实施造林绿化工程,完成各类造林和森林抚育改造4.2万亩。

结合河道治理,X、X两岸种植护坡植被,大力增加河岸游园绿地,建设绿化生态长廊,构筑绿色生态屏障。

加强X区X山水土保持工程项目建设,开展老城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维持生态系统平衡。

(市林业局牵头,X区、X区、X区负责)

33.采煤塌陷治理。

加快推进X区塌陷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年内完成游步道路、排水渠、景观亭、标志牌安装等工程;X湿地种植芦苇等吸附作用强的植物300亩,X上游建设X湿地,形成河道水生态系统。

(市国土资源局牵头,X区、X区负责)

34.生态文明教育。

以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卫生城市和省级文明城市为契机,深入农村、社区、学校、企业等广泛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提高市民生态文明意识,构建全民参与、人人有责的全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体系,让人民群众成为生态文明建设者和享用者。

(市委宣传部牵头,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配合,X区、X区、X区、X日报、X电视台负责)

(七)管理水平提升工程

35.城市管理改革。

建立老城区联动执法机制,完善城市执法队伍,健全综合执法体系,改进城市管理体制,推行执法重心下移。

成立X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构,集中行使市容环境卫生、规划、绿化、市政、环保、建筑施工等方面的部分或全部行政处罚权,X区进一步完善综合执法能力,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确保城市环境干净整洁靓丽。

X区做好辖区环境卫生治理。

(市政府法制办牵头,市编办配合,X区、X区、X区负责)

36.城乡环境整治。

结合城镇棚户区和危房改造、老旧小区有机更新等,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

统一规范X路、X源路等道路两侧招牌、商铺门头规格标准,统一管理户外广告,完善无障碍设施,加强城区道路日常保洁,加强“门前三包”责任制落实,大力整治各类“脏乱差”现象,严禁占道经营等行为,规范经营秩序。

加大超载、道路遗撒等治理力度,确保道路整洁有序。

(X区、X区、X区、市公安局、交通运输局负责)

37.物业水平提升。

将物业管理纳入城市精细化、网格化管理,抓好老旧住宅小区整治改造,扩大物业管理覆盖面,规范市场运作,加强对物业企业的监管,提升整体物业管理水平,促进物业管理工作健康发展。

(市房产管理中心牵头,X区、X区负责)

38.食品安全管理。

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提升检验检测能力,支持设立老城区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配备相关设备和人员,开展农产品质量检测,对现有食用农产品集中交易市场升级改造,规范市场秩序,确保老城区农产品质量安全。

(X区、X区负责,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农业局、工商局、商务局配合)

三、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

调整充实X老城区统筹发展领导小组,由市长任组长,常务副市长、主管副市长任副组长,市直有关单位共同参与,定期召开推进会议,协调解决老城区提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加大对老城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指导、协调和支持力度,定期组织老城区主管城建的副区长、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乡镇长(办事处主任)以及从事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相关人员培训,不断提高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

(二)扩大改革开放。

完善老城区统筹协调机制,完善相关配套制度,提高行政管理效率。

进一步精简行政审批事项、审批中介服务事项,推进行政审批一体化改革。

建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平台,重点破解老城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保障房建设融资难问题。

积极探索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提高城市基础设施项目直接融资比重。

广泛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和教育、医疗、养老、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落实农民进城购房支持政策,通过政府购买或长期租赁存量商品房等方式消化库存,提高老城区保障性安居工程货币化比例。

不断提升开放招商实效,通过定向招商、精准招商、以商招商,大力引进带动能力强的延链补链项目,打造龙头企业,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

落实好招商引资“飞地政策”,统筹推进全市招商项目布局,兼顾各方利益,调动各方工作积极性,促进新老区协调发展。

同时,在城市发展、棚户区建设、道路扩展等方面,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完善征收、补偿、安置和建设手续。

(三)加大支持力度。

对X区综合改革试验区和X区资源型城市转型先行区实施情况进行评估,研究可行性延期方案,确保权力下放到位、权责统一。

抓住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库建设、基本农田划定报备的时机,核减老城区基本农田保护指标。

对采煤塌陷区经治理可用于城市建设用地的作为奖励指标下划给老城区。

研究出台老城区改制企业职工“三金”问题解决方案。

(四)抓落实求实效。

各有关单位要在1个月内制定具体工作方案,明确责任人员和时间节点。

凡能立即开工的要立即开工,近期能开工的尽早开工,不能确定开工时间的由牵头单位制定实施方案,抓紧推进前期工作,争取早日开工。

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把整体规划设计与做好年度工作、统筹协调与各尽职责更好地结合起来,突出事关民生、完善城市功能和改善城市环境的项目,使居民有更多的获得感。

建立健全年度考核机制,将老城区提升发展工作纳入各成员单位年终目标考核内容。

市委督查室、市政府督查室、老城区统筹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定期督查,对工作推进好、成绩突出的予以表彰奖励,对重视不够、工作不力,影响建设进度,未完成工作计划的予以通报批评。

(五)营造良好氛围。

利用各种媒体广泛宣传老城区提升发展工作,充分调动广大群众以及社会各界出策出力、参与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让老城区群众更多地了解、理解、支持提升发展推进计划和各项工作,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加强宣传引导,持续提升市民文明素质,为加快老城区发展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和工作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