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工作报告.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654123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7.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工作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云南省工作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云南省工作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云南省工作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云南省工作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云南省工作报告.docx

《云南省工作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工作报告.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云南省工作报告.docx

云南省工作报告

云南省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是传递关乎国家民族发展的重要信息载体,下面我给大家分享几篇云南省工作报告,一起看一下吧!

云南省工作报告篇1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省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

  一、20xx年和第十一届省人民政府工作回顾

  刚刚过去的20xx年是本届政府履职的最后一年。

省人民政府按照省第九次党代会的部署和省十一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坚持稳中求进、好中求快、变中求新,攻坚克难、开拓进取,巩固了经济较快发展、社会和谐稳定、民生持续改善的良好局面。

重点推进了8个方面的工作:

  全力以赴稳增长冲万亿促跨越。

狠抓大项目建设,积极争取国家支持,一批重大项目获国家核准。

坚持每季度召开一次经济形势分析会,及时研究解决发展中的难题,相继出台了稳增长28条、财税17条、工业跨越发展20条、发展高原特色农业31条等政策措施,加大土地、资金、煤电油气运等保障力度。

扎实开展调研督查活动,20个重大建设项目和20项重要工作年度任务全面完成,"三个一百"重点项目建设进度加快。

全省经济增速逐季回升,总量跨上1万亿元台阶。

  集中力量加快实体经济发展。

对全省工业跨越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园区经济、县域经济、民营经济等重点工作进行了部署推进,创新谋划滇中产业新区,全力实施工业发展"3个10千亿工程",加快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精心策划建设10大历史文化旅游项目,加快推进旅游二次创业,旅游总收入达1702亿元。

积极推进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

民营经济比重提高到44%。

  扩大开放推进桥头堡建设。

与国家部委和央企累计签订84份战略合作协议,第一次部际联席会议顺利召开,桥头堡建设总体规划成功获批,中国—南亚博览会落户昆明,中缅油气管道、昆明滇池国际会展中心等一批重大项目开工建设,瑞丽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起步良好,跨境经济合作区和边境经济合作区建设取得积极进展。

成功组织出访大湄公河次区域五国,赴粤、港、澳、沪、苏、浙、津、川、黔等地开展招商引资活动,重视与周边省区市的互利合作,大力推进"央企入滇"、"民企入滇"。

成功举办第二十届昆交会等系列活动。

  加大力度深化重点领域改革。

加强金融改革创新,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等改革取得新成效。

积极开展医疗保障制度、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等五项重点改革。

教育统筹综合改革、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文艺院团体制改革、下放土地供地权改革和开远国家农村改革试验区工作稳步推进,出台丰枯期企业差别电价及居民阶梯电价政策。

  扎扎实实做好"三农"工作。

抓好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落实,切实加大农业农村投入,抗旱减灾有序有力有效。

粮食总产量达1827.8万吨、增长4.5%,肉类总产量达540万吨、增长3.5%。

特色产业基地和示范园区建设步伐加快,新增经济作物和经济林木700多万亩。

新增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90户、农业专业合作社3748个。

完成中低产田地改造346万亩,营造林1000万亩以上,新建木本油料基地500万亩以上,实施陡坡地生态治理80万亩。

开展1万多个自然村的新农村项目建设。

农业总产值达2680亿元、增长7%,大旱之年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稳定。

  破解瓶颈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全省在建铁路项目达11项,玉蒙铁路、六沾二线建成运营,铁路投资快速增长;丽江机场高速、石锁高速公路建成通车,18座"索改桥"顺利完工,新开工建设南北大通道3段高速公路;昆明长水国际机场投入运营,泸沽湖机场正式开工,红河、沧源、澜沧机场通过国家审批。

新开工建设52件重点水源工程项目,建成山区"五小"水利工程42万件,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有望近期实现试通水。

糯扎渡、向家坝、功果桥等水电站一批机组建成投产,水利水电移民得到妥善安置。

39个城镇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投入运行。

  统筹兼顾推进区域协调发展。

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示范区建设,实施新20xx年农村扶贫开发纲要,民族贫困地区经济发展速度高于全省水平。

启动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对民族自治地方、边境地区、人口较少民族、散居民族地区和特困民族地区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预计全年减少贫困人口150万人。

286万农业转移人口转为城镇居民。

大力推进城镇上山工作,低丘缓坡开发利用试点全面开展,新增城乡建设用地规模260.9万亩。

  着力抓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

启动实施"居民收入倍增计划",困难群众的补助标准和收入稳步提高。

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城镇新增就业29.3万人。

加强市场监管,建立价格调节基金,物价保持基本稳定。

社会保障实现制度全覆盖。

新开工建设31.8万套城镇保障性住房、实施53.3万户农村危房改造及地震安居工程,解决了317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实现村村户户通电。

全力以赴抗灾救灾,宁蒗"6·24"、彝良"9·7"等地震抢险救灾取得决定性胜利,恢复重建工作全面展开,完成盈江"3·10"地震第一阶段恢复重建任务。

为全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实施营养改善计划、为7万多名白内障患者实施免费复明手术等10件惠民实事全部办结。

  经过努力,全省生产总值增长13%,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7.3%,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20.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3.5%,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4.7%,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2.7%,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1%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2‰以内,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3.2%,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31%。

这里,我向大会郑重报告,省十一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已全面完成,第十一届省人民政府工作划上圆满句号。

  回顾本届政府履职的五年,我们走过的道路极不平凡。

五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共云南省委的正确领导下,省人民政府团结带领全省各族人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克服重重困难,胜利完成"xx"规划,启动实施"xx"规划,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征途上迈出了坚实步伐。

  这是综合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的五年。

我们沉着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全力抗击持续特大旱灾以及地震、泥石流等重大自然灾害,奋力推进经济发展,建成了一大批事关长远和全局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综合经济实力大幅提升。

全省经济总量从4772.5亿元增加到10309.8亿元,翻了一番多。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工业增加值、财政总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均实现了翻番。

铁路运营里程超过2600公里,高等级公路超过13000公里,机场总数达个,昆明轨道交通建设快速推进。

全面实施兴水强滇战略,滇中引水工程通过水利部审查,建成大中小型水库227座、"五小"水利工程180多万件。

电力装机突破5000万千瓦。

昆明区域性国际通信出入口初步建成,开通中老、中缅国际光缆。

城镇发展步伐明显加快,城镇化率由29.5%提高到39.3%。

  这是农业农村发展实现重大跨越的五年。

我们按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不断创新发展举措,加大工作力度,农业农村发展呈现喜人局面。

粮食生产连创历史新高,五年增加288.4万吨。

肉、禽、蛋、奶产量大幅增加,特色经济林木和经济作物总面积由7500万亩增加到1.1亿亩,烟叶、茶叶、甘蔗、花卉、咖啡、核桃、橡胶等产品种植面积、产量稳居全国前列,农产品出口总额连续多年保持西部第一。

新建、改建农村公路超过10万公里,乡镇公路通畅率达到92.6%,建制村公路通达率达到98%。

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920万人。

  这是改革开放步入新阶段的五年。

我们积极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国有企业、政府机构、财税、投融资和旅游综合改革持续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取得积极进展,金融服务实现乡镇全覆盖。

教育、文化、科技体制改革稳步推进。

农垦改革取得突破,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圆满完成,供销社"二次创业"成效显著,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全面完成,水务管理体制改革逐步深入。

我们坚持以开放促发展,精心谋划、积极推动桥头堡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

五年累计完成进出口总额681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69.6亿美元,引进省外资金7529亿元,口岸进出主要指标实现倍增,开放水平明显提高。

  这是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的五年。

我们把70%的财政资金投向民生领域,下大力气解决了一大批民生问题。

义务教育实现普及,高中阶段毛入学率提高到72%,学前教育、职业教育、民办教育、特殊教育快速发展。

呈贡大学城基本建成,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提高到25%。

顺利完成三年医改任务,覆盖城乡的全民医保体系基本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得到加强,禁毒防艾人民战争取得阶段性成果,重大疫病防控水平和食品药品安全保障能力不断提高,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成效明显。

严格落实安全责任,深入开展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3%,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5.5%。

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取得新进展,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

大力开展整村、整乡推进和易地扶贫等工作,深入实施"兴边富民"工程,农村贫困状况得到缓解。

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成效显著,公益性乡村债务化解稳步推进。

全面取消二级公路收费。

重大文化设施建设项目进展顺利,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农家书屋工程效果良好,公共文化服务能力迅速提升,优秀文艺作品不断涌现,城乡公共体育设施条件逐步改善。

  这是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的五年。

我们深入推进七彩云南保护行动和森林云南建设,绿色经济强省建设迈出新步伐。

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建成自然保护区158处。

以滇池为重点的九大高原湖泊水污染综合治理取得新进展,洱海保护成为全国湖泊治理典范。

完成营造林5100万亩,森林防火、资源林政管理得到加强,森林覆盖率超过53%。

江河流域综合治理成效显著,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49万平方公里,水土保持生态修复面积2.9万平方公里。

7个县(市、区)建成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设施。

圆满完成国家下达的节能减排目标任务。

以地震、地质、气象和生物灾害为重点的防灾减灾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

坝区80%以上的耕地和山区集中连片优质耕地划为永久基本农田。

  这是政府自身建设不断加强的五年。

我们全面推进法治政府、责任政府、阳光政府、效能政府建设。

建立健全政务服务专线、政务服务中心体系和公共资源交易体系。

整合行政审批职能,精简调整47%的行政审批事项。

积极开展创先争优、"四群"教育等活动,连续下派新农村建设指导员7万多人,努力为基层和企业排忧解难。

认真执行省人大及其会的决定决议,自觉接受省人大及其会的监督,提请省人大会审议地方性法规(草案)48件,办理省人大代表建议3493件。

自觉接受省政协和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的监督,积极支持人民政协参政议政,办理省政协提案3240件。

政府职能进一步转变,依法履职、依法行政能力明显提高,公信力和执行力不断提升。

  五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入宣传,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新进展,国防动员、双拥共建、民兵预备役等工作取得新成绩,外事、侨务、对台、监察、审计、统计调查、工商、税务、检验检疫、人防、消防、测绘、气象、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哲学社会科学、科普、地方史志、文史、档案、参事等工作取得新成效,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等事业取得新进步。

  总结第十一届省人民政府的工作,我们深深体会到,推动云南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必须始终坚持科学发展,打基础、转方式、调结构、兴产业,努力走出一条具有云南特色的跨越发展之路。

必须始终坚持改革开放,解放思想、大胆创新,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努力开创对外开放新局面。

必须始终坚持统筹兼顾,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

必须始终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和基本公共服务,让全省各族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必须始终坚持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主题,加快民族地区发展,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

必须始终坚持生态文明建设,加快绿色经济发展,努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各位代表!

五年来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

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共云南省委正确领导、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全省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开拓进取的结果。

在此,我谨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广大工人、农民、干部、知识分子,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社会各界人士,向驻滇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官兵,向所有关心支持云南发展的港澳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和国际友好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前进中面临的诸多问题和不足。

主要是:

经济总量仍然偏小,产业层次仍然较低,转变方式、加快发展任重道远。

城乡和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仍然突出,县域经济发展滞后,扶贫攻坚任务十分繁重,一些地方生态环境压力较大。

人民生活水平仍然偏低,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高,社会建设需要加强,公共服务能力亟待提高。

政府职能转变仍然不到位,机关作风还需改进,行政效率还需提高,反腐败形势依然严峻。

对此,我们一定要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以对国家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决不能辜负全省各族人民对我们的重托和期望。

  二、今后五年的目标任务

  今后五年,是云南加快推进我国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建设的关键时期,也是实现后发赶超、跨越发展的黄金时期。

到20xx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中央的战略部署,是全省各族人民的共同期盼。

我们必须以更加昂扬的精神、更加顽强的奋斗、更加不懈的努力,切实担负起这一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

  综合分析判断国际国内形势,我省未来发展挑战和机遇并存。

世界经济低速增长态势仍将延续,主要经济体总需求仍然疲弱,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明显抬头,世界经济进入深度转型调整期。

国内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明显增大,资源环境约束趋紧,进入个位数增长的阶段。

但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云南加快发展具备许多有利条件:

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支持云南桥头堡建设、推进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等一系列政策叠加、效应释放,为我们加快发展提供了宝贵机遇;桥头堡战略加快实施、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深入推进、中国—南亚博览会落户昆明,云南在我国对外开放中的战略地位更加突出;我省已迈进工业化初期向中期过渡和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全省上下思富求变,具备在较长时期内实现经济持续健康较快发展的基础和条件。

只要我们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就一定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征途上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实现赶超跨越发展。

  根据党的精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第九次党代会、省委九届四次全会的部署,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主题主线,以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为立足点,以桥头堡建设为总抓手,坚持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深化改革开放,强化创新驱动,积极扩大内需,着力改善民生,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加快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进程,开创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的新局面,为到20xx年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决定性基础。

按照我省从20xx年到20xx年"翻两番、增三倍、促跨越、奔小康"的总体部署,到20xx年,经济总量比20xx年翻一番,跨上2万亿元台阶,城乡居民收入实现倍增,贫困人口减少500万人以上,依法行政和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新成效,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各项指标达到或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城镇化率达到48%,森林覆盖率进一步提高,开放富裕文明幸福新云南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实现以上目标,任务艰巨、使命光荣。

我们必须按照"五位一体"的总布局,把推进科学发展、奋力赶超跨越的目标任务转化为全省上下的发展规划、政策措施、具体项目和实际行动,落实到各项工作之中。

  突出产业兴省,壮大综合经济实力。

产业是实体经济的集合,是经济崛起的脊梁。

必须牢固树立产业兴省理念,以优化产业结构为主攻方向,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健康发展,提升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水平,合理布局基础产业,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

打好园区经济、县域经济、民营经济三大战役,集中优势资源,突出重大项目,延伸产业链条,培植产业基地,打造产业集群,加快构建具有云南特色、富有核心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着力培育10个以上收入超千亿的龙头企业,打造10个产值超千亿的产业园区,培育一批销售收入超1000亿、超20xx亿、超3000亿的产业梯队。

着力打造一批特色优势农业产业,提高农业生产经营集约化、标准化、专业化水平和组织化程度,使全省农业总产值、增加值分别达到4000亿元和2400亿元以上,粮食总产量达到20xx万吨。

促进全省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发展方式进一步转变、质量效益进一步提高。

  突出基础先行,破解发展瓶颈制约。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是桥头堡建设的现实需要,是扩大内需的潜力所在。

必须全力以赴打好基础设施建设攻坚战,推动铁路"八出省四出境"、公路"七出省四出境"、水运"两出省三出境"通道和面向西南开放的空中走廊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确保南北大通道全线贯通,连接内外、通江达海、沟通两洋的夙愿早日实现。

全省公路总里程达到26万公里,高等级公路达到2万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6000公里,实现高速公路与邻近省份对接、省内所有州市府所在地贯通,经济强县、人口大县基本实现通高速公路,县县通高等级公路。

铁路运营里程达到4200公里,昆明至曲靖、玉溪、楚雄实现1小时内到达。

民航通航和在建机场达到16个,提升昆明长水国际机场枢纽功能,大力发展通用航空。

水运通航里程达到4100公里。

深入推进兴水强滇战略,加快建设以"润滇工程"为重点的水源工程,稳步推进大中型水电站水资源综合利用,加大农田水利和以"爱心水窖"为重点的山区"五小"水利工程建设力度,新增蓄水库容25亿立方米,新增供水能力30亿立方米。

加大工作力度,争取开工建设滇中引水工程。

电力装机超过1亿千瓦,推进矿电结合,加快油气产业发展,把云南打造成为我国新兴石油化工基地、以水电为主的绿色能源基地和跨区域电力交换枢纽。

"三网融合"深度推进,建设成为面向东南亚、南亚的国际通信枢纽和区域信息汇集中心。

  突出统筹兼顾,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也是科学发展的题中之义。

高度重视"三农"工作,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倾斜,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着力打造一批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示范片、示范带,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加快推进滇中城市群建设,发展城镇集群,强化县城扩容提质,大力推进特色小镇建设,科学建设山地城镇,提高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切实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努力探索一条以人为本、产城融合、绿色发展、形态多元的特色城镇化发展道路。

加快农业转移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工作步伐,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增强滇中城市经济圈的辐射带动能力,打造沿边开放经济带,加快对内对外经济走廊建设步伐,着力优化区域发展布局。

  突出开放合作,建设沿边开放新高地。

云南加快发展的优势在区位、出路在开放。

积极参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和孟中印缅地区经济合作,积极拓展与东南亚、南亚的交流合作领域,深度融入泛珠三角,加强与成渝和北部湾经济区的合作,进一步深化同周边国家和台港澳地区的经贸关系,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推动互联互通和大项目合作,形成全方位开放的良好局面。

依托各级开发区(园区)、边境经济合作区、口岸经济区和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加快发展开放型经济,努力把滇中产业新区打造成为桥头堡建设的龙头、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战场,把瑞丽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成为我国沿边开放新的增长极,把我省建设成为承接产业转移基地和实施"走出去"战略先行区。

努力把中国—南亚博览会打造成为对外开放的新平台。

  突出改革攻坚,激发发展动力活力。

发展最根本的动力在改革。

必须切实增强改革的主动性、坚定性、创造性,努力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迈出实质性步伐,初步构建起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

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推进户籍、土地制度改革,稳步推进财税、投融资和资源要素价格、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国有企业等各项改革,鼓励、支持和引导民营经济发展,努力营造各类企业平等竞争的环境,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积极推动金融改革创新,健全完善地方金融体系,拓宽实体经济融资渠道,加大企业上市工作力度,增强利用资本市场能力。

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深入推进政企、政资、政事和政社分开,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使政府的公信力、执行力、创新力进一步提升。

深入推进社会事业领域各项改革,健全基层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网络,构建城乡新型基层治理机制,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管理体制。

  突出创新驱动,提高发展支撑能力。

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综合实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全省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实施好新一轮创新型云南行动计划,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加快完善创新机制,全方位推进科技创新、企业创新、产品创新、市场创新、品牌创新,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推动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

大力实施科教兴滇、人才强省战略,推动科技和教育事业全面发展。

积极探索集聚人才、发挥人才作用的体制机制,完善相关政策,进一步创造人尽其才的政策环境,充分发挥优秀人才的主观能动性。

强化质量兴省,促进品牌建设。

到20xx年,高新技术工业增加值占全省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20%,培育一批产值过亿元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综合科技进步水平力争达到全国中等水平。

  突出共建和谐,不断增强各族群众的幸福感。

政府工作的根本目的是让人民更幸福、社会更和谐。

做好民生工作,完善共建共享和保障民生的制度安排,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千方百计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切实做好中低收入者和困难家庭增收工作,确保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创新方式、增加投入,全力以赴打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战。

每年继续办好一批惠民实事。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引导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大力推进社会矛盾排查化解。

加强民族、宗教工作。

大力弘扬"云南精神",加快民族文化强省建设,扩大与东南亚、南亚的文化交流。

全省就业更加充分,收入差距缩小,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基本形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初步建成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示范区,让全省各族人民日子越过越好、幸福指数越来越高。

  突出绿色发展,争当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

坚持生态立省、环境优先,正确处理好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严格保护、科学配置和高效利用土地、矿产、水、生物等资源,给子孙后代留下天朗气清、地绿水净的生态宜居幸福家园。

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保护好坝区耕地,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继续深入推进七彩云南保护行动和森林云南建设,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高原湖泊、水库、河流水环境和农村面源污染综合治理,推进大江大河上游生态建设、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和石漠化综合治理,加强水、气、固体废弃物、重金属污染防治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构筑西南生态安全屏障。

健全和完善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全面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积极推进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建设,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大幅提升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全面完成节能减排任务,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三、20xx年的重点工作

  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精神的第一年,是第十二届省人民政府履职的开局之年。

我们必须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做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专升本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