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十年来我国大企业发展的情况与建议.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653331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3.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世纪十年来我国大企业发展的情况与建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新世纪十年来我国大企业发展的情况与建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新世纪十年来我国大企业发展的情况与建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新世纪十年来我国大企业发展的情况与建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新世纪十年来我国大企业发展的情况与建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世纪十年来我国大企业发展的情况与建议.docx

《新世纪十年来我国大企业发展的情况与建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世纪十年来我国大企业发展的情况与建议.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世纪十年来我国大企业发展的情况与建议.docx

新世纪十年来我国大企业发展的情况与建议

 

新世纪十年来我国大企业发展的情况与建议

中国企业联合会

中国企业家协会

2001年12月,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经济和企业发展面临全新的竞争形势。

为了引导企业提高国际竞争力,促进我国企业做强、做大、做久,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于2002年开始推出中国企业500强(依据上一年度企业营业收入),并持续开展了中国企业500强与世界企业500强的对比分析研究。

早在1955年,美国《财富》杂志推出了美国工业企业500强,当时即被认为“它所提供的信息对于国家利益来说至关重要”。

中国企业500强的推出,真实地记录和见证了新世纪10年来我国大企业发展的辉煌历程。

一、十年来我国大企业发展取得巨大成效

新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

这是一个需要大企业而且产生了大企业的时代。

在党和国家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的方针政策指引下,我国企业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积极应对国际竞争挑战,成功把握国内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带来的历史性机遇,坚持内涵发展与外延发展并重,在做强做大的道路上迈出巨大步伐,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效,为我国综合国力和竞争力的提高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1.规模与实力迅速提升,在国民经济中的影响力与日俱增

2002和2011中国企业500强的营业收入总额分别为6.1万亿元和36.3万亿元,增长了4.9倍;同期资产总额分别为26.0万亿元和108.1万亿元,增长了3.2倍;入围门槛由20亿元提高到142亿元,提高了6.1倍;年营业收入在千亿以上的企业由10家增长到80家,在500亿元以上的企业由19家增长到170家。

中国企业500强的纳税总额占全国税收总额的比重长期稳定在35%以上,为国家财税做出了突出贡献;2002-2011中国企业500强的营业收入总额与GDP的比值从63.6%上升到91.3%,大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影响力日益显著;“十一五”期间,中国企业500强每年都有超过150家的企业开展并购重组,平均并购重组企业数从3.11家上升到6.11家,在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企业500强的成长性远远高于世界和美国企业500强。

2002-2011中国企业500强营业收入年均增长22.0%,而同期世界企业500强年均增长6.9%,美国企业500强年均增长4.1%。

2002-2011中国企业500强资产总额年均增长17.1%,而同期世界企业500强年均增长9.9%,美国企业500强年均增长6.5%。

2.经济效益大幅改善,部分指标接近世界领先企业

2002和2011中国企业500强的净利润总额分别为3057亿元和20835亿元,增长了5.8倍,明显高于营业收入增长幅度;收入利润率由5.01%上升到5.74%,资产利润率由1.17%上升到1.93%,资产周转率由0.23次/年提高到0.33次/年,反映出大企业的发展质量和效益都有明显改善。

在中国企业500强经济效益持续改善的同时,世界和美国企业500强的经济效益大起大落,相互之间形成鲜明反差。

国际金融危机期间,世界企业500强的净利润由15891亿美元锐减到822亿美元,美国企业500强的净利润由7861亿美元锐减到90亿美元。

最新的2011世界和美国企业500的净利润才大体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分别为15268亿美元和7086亿美元)。

从10年来的总体平均水平看,中国企业500强的收入利润率(5.22%),不但高于世界企业500强(4.93%),也高于美国企业500强(4.91%);资产利润率(1.75%)略高于美国企业500强(1.74%),明显高于世界企业500强(1.20%)。

当然,从反映企业长期竞争优势的净资产收益率来看,中国企业500强不如世界和美国企业500强,但差距不足1个百分点,分别是10.01%、10.89%和10.59%。

3.与美国企业500强的差距迅速缩小,深刻改变了世界500强的国家版图

10年前,中国企业500强的营业收入总额仅相当于美国企业500强的10.0%,现在这一比例达到了49.8%。

以1美元=6.755元人民币计,2011中国企业500强中有261家企业的营业收入超过2011美国企业500强的入围门槛。

我国内地企业入围世界企业500强的数量每年都有新的突破。

10年来从11家跃升到58家。

今年入围世界500强的企业数量已居世界第三,仅次于美国和日本。

从主要大国的格局变化看,美国入围世界500强的企业数量从198家的最高峰逐年下降到今年的132家,日本从88家逐年下降到68家。

随着中国入围企业的迅速增加,世界500强的国家版图被深刻改变。

此外,我国入围的58家企业以8.8%的资产份额、10.7%的营业收入份额占据了11.2%的净利润份额,表明我国内地入围企业的盈利能力、资产运营能力优于世界企业500强的平均水平。

10年前,我国入围企业的最好名次排在第60位,现在已经有3家企业进入了前10位,中国大企业对世界500强企业的贡献已经不仅在于企业数量,更重要的在于企业的成长能力。

4.民营企业数量增长明显,产业地区结构分布特征鲜明

10年来,不同类型的大企业在相互竞争中实现了共同成长。

入围中国企业500强的民营企业从最初的87家增加184家,已经接近40%,在国民经济和大企业中的地位明显增强。

国有企业数量虽有明显下降,但是平均规模增加迅速,从2011中国企业500强的数据看,国有企业占有全部营业收入82.8%的份额,仍然具有绝对的控制地位,相比2002中国企业500强,国有企业在大企业中的控制力不仅没有下降,反而有增加的趋势。

从产业分布结构看,10年来中国企业500强中煤炭、化工、冶金、机械、综合、基础设施、保险和房地产等8大产业企业数量持续增加,很多企业在其中找到了持续做大的机会,属于成长性产业;食品饮料、医药、家电、电子、零售和商贸等6大产业企业数量持续减少,产业集中化趋势比较明显;农产品、石油、建筑施工、电网、纺织、汽车、航运港口物流、民航、邮电通信、银行和餐饮服务等11大产业大企业数量基本稳定。

从地区分布结构看,拥有中国500强企业总部最多的前10个省市分别为北京、广东、江苏、山东、浙江、上海、天津、辽宁、河南、河北,拥有的500强企业数量基本稳定在70%以上。

某些经济大省的大企业分布明显形成了“一省两核心”的现象,如广州和深圳,济南和青岛,南京和苏州,杭州和宁波,等等。

这些中心大城市由于人才、物流、信息和生活便利等优势,成为大企业青睐的区域。

5.自主创新不断取得突破,管理水平迈上新台阶

10年来,我国大企业高度重视技术进步,不断加大研发投入,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

2011中国企业500强平均研发投入达10.4亿元,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1.43%,平均拥有专利478项,其中发明专利127项。

中兴通讯和华为在由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10年企业国际专利申请量排行中,分别位于第二和第四位。

一些领先企业开始在自我积累的基础上,强化自主研发,努力掌握核心技术,培育自主品牌,涌现了一系列值得学习和推广的经验。

中国北车和哈电集团依托国家重大工程技术引进的战略机遇,成功实现了再创新,在动车组和水电机组方面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业化成果;大唐电信依托国家的全方位扶持,以产业联盟的形式推进了TD-SCDMA国际标准的研发和产业化;华为和中兴通讯以全球市场为导向,攻克核心技术,自主建立产业链,实现了渐进性自主创新;海尔集团和中国船舶立足自主品牌,积极利用全球技术资源,走出了一条快速响应市场需求的集成创新之路;奇瑞和海信坚持整机产品自主设计和核心技术并重的创新模式,产品开发不断取得突破。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少数有实力的大企业已经超越了以往逆向创新的传统路径,从基础研究、概念设计、产品设计开始做起,并逐渐掌握一些行业或产品的主导权,在新兴产业和新产品的创新中率先实现正向创新。

10年来,一批大企业在生产经营规模、市场竞争能力等方面已跃居世界前列,初步具备了跨国公司雏形,企业管理水平迈上新台阶。

主要体现在:

企业经营管理理念发生深刻变化,品牌、声誉、知识产权、企业文化等无形资产受到重视;企业组织形态和组织机构日趋合理,母子公司、事业部、矩阵式组织结构、网络组织等新型组织模式也不断被采用;企业职能管理领域不断拓展,在强化传统基础管理的同时,积极向战略决策、绩效考核、物流与供应链、资本运营、信息管理、知识管理、法律事务、危机管理、社会责任等领域拓展;质量管理体系、全面风险管理、环境体系、职业安全健康、社会责任标准等西方兴起的管理标准,也被中国大企业广泛采用;企业软实力培育开始受到重视,一些企业通过文化建设改变员工思想观念,通过建立学习型组织,营造全员学习的氛围,激发企业创造力;企业管理信息化成效显著,华为、中兴通讯等先进企业利用信息网络平台进行内部管理集成和管理模式创新,形成了强有力的、相互支撑的管理平台,实现了动态的大规模协同管理。

6.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履行社会责任的意识不断提高

国有企业制度创新和经营机制转换取得明显进展,企业面貌焕然一新。

国资委成立以来,通过产权制度改革、股份制和公司化改造、战略性重组、引进战略投资者、海内外上市、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董事会建设试点、推行外部董事和监事制度、实行市场化的高管人员聘任制度、建立适应市场和竞争需要的员工激励与约束机制等,使我国大多数国有企业初步建立起了现代企业制度,为科学发展奠定了体制机制基础,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带动力、控制力和影响力明显增强。

民营大企业在克服家族治理与现代市场经济的矛盾中不断取得进展,产权安排上比以往更加开放,开始推行资本社会化、管理专业化、治理结构规范化;用人机制不断创新,打破了以往任人唯亲的恶性循环;在涉及家族核心利益的企业传承问题上,许多民营企业在培养家族成员接班人的同时,也积极拓宽继承视野,适当引进家族外部人才,有的实现了职业经理人管理。

过去的10年是我国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取得重大进展的10年。

许多大企业成立了社会责任领导机构,为履行社会责任提供了组织保障。

一些企业将社会责任理念和要求全面融入公司发展战略和日常经营管理,积极探索建立与现有管理体系相融合的社会责任工作体系。

在保障国家重大活动、抗击非典和地震等严重自然灾害中,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增长、保稳定、保就业”中,我国大企业克服千难万苦,发挥了关键作用。

在海外投资贸易活动中,我国大企业注重承担所在国的社会责任,遵守所在国法律和习俗,保护当地环境,维护当地员工权益,积极参与社区建设,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据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中国办事处统计,我国已有190多家大企业加入全球契约组织,每年发布公司社会责任报告,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反腐败、劳工保护等方面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从上述六个方面可以看出,经过10年的发展,我国大企业的竞争力已经有了明显提高。

但是,我国大企业成长历史短,与世界领先企业相比,在许多方面的差距还是很大的。

例如,2011中国企业500强有80%左右成立于改革开放之后,平均寿命仅为23年。

规模实力方面,同业界中国企业与世界最大企业规模实力相比,只有建筑施工行业领先于世界同行,商贸、石油、邮电通信分别在90%、80%和60%以上,银行和冶金在50%以上,其余行业都远远落后于世界同行业企业。

劳动生产率方面,2011中国企业500强的人均营业收入只相当于世界企业500强同类指标的45.6%、只相当于美国企业500强同类指标的45.7%。

产业结构方面,2011世界企业500强中服务业企业数量和营业收入均超过50%,而中国企业500强中服务业企业不足30%,营业收入所占比重不足40%。

2011中国企业500强中有256家企业申报了海外收入,它们的海外收入占总收入的平均比例为14.1%。

在Interbrand每年颁发的全球品牌100强的榜单中,多年来没有1家来自中国的品牌。

另据联合国贸发组织对中国部分跨国企业的统计,中国企业的平均跨国指数仅为14.8%,不但远低于发达国家企业,也远低于同属“金砖四国”的其他三国,俄罗斯是54%、印度是41%、巴西是40%。

数量指标还只是企业成长的外部表现,反映的是企业“硬实力”方面的差距。

深入到影响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素质,诸如体制机制、资源整合、领导能力、创新能力、品牌影响力、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国际化能力、人才培养、社会责任等“软实力”方面,我国大企业与世界领先企业的差距更大,这需要我们高度重视,切实推进这些问题的逐步解决。

二、进一步推动我国大企业发展的建议

综观全局,目前我国仍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仍处于加快推进大企业发展的黄金时期。

如果我国大企业现有的发展势头不变,预计“十二五”末将有超过80家企业入围世界500强。

必须看到,当前我国经济正处在一个由大国到强国、由成本领先到价值创新、由制造到创造的历史转折点上,正处在由全球经济的融入者逐步走向全球经济的驱动者的新起点上。

大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中流砥柱,在这一阶段的作用尤其关键。

因此,我们必须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坚持大企业发展战略不动摇,加快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

一方面我国大企业需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和使命感,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强化企业管理,推进企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在新一轮国际竞争中抢占制高点、争创新优势,尽快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工业化和信息化相融合的发展轨道,全面提高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能力。

另一方面需要我国政府继续为我国企业做强做大做久提供政策支持,为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创造公开、公正、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

1.建立健全统一协调的大企业发展推进机制

大企业无论国有还是民营,都是国家的财富,都是国家竞争力的载体。

当前国家对大企业的管理服务存在不平衡的局面,国资委主导国有大企业发展,为它们排忧解难;而民营大企业发展水平高低和质量好坏没有相应部门和机构负责,一些涉及民营企业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问题多年难以解决。

国家必须站在整体和长远利益的角度,建立统一协调的大企业发展推进机制,为大企业发展创造更加公平、透明的体制和政策环境。

各级政府不仅要站在国有资本出资人的立场支持国有大企业发展,也应该在一个统一的制度框架下从多种渠道扶持辖区内的民营大企业发展。

要大力推动垄断行业部门改革,审查并清理垄断部门自行设置的市场准入门槛;要按照相应的标准统一国有和民营企业的人才待遇,在组织人事关系、社会保障等方面给予同等待遇,从体制机制上激活国有和民营企业间的人才双向流动;要定期清查有关部门出台的涉企法律法规和行政性规章,并建立执行情况的督查机制。

2.坚持不懈地推动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是我国摆脱受制于人局面,实现产业跃迁的必由之路,也是我国大企业转型升级的主要突破口。

必须进一步发挥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主体地位,让更多有条件的大企业主导和参与国家重大创新项目,将更多的科技人才、科技设施等创新资源直接面向企业;科技管理部门要从规划环节吸引企业参与,反映企业创新需求,有意识的引导各类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真正形成市场导向的创新体制;要完善政府采购对自主创新的激励制度,利用政府需求促进创新的产业化;要完善“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产业化”的科技成果转化路径,促进企业创新的价值实现;要完善相关政策,合理界定产学研合作中各方的责权利关系,推进大企业主导下的产业链上下游、产业间、产学研合作创新,突破行业共性技术和前沿技术。

3.高度重视发挥大企业在结构调整中的骨干引领作用

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协作效率低、产业链衔接不顺畅等问题是我国重点产业发展长期存在的突出问题。

在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在调整经济结构、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战略新新兴产业的过程中,大企业发挥的骨干引领作用,是中小企业难以取代的。

应该把发展大企业作为解决我国重点产业深层次矛盾的重要着力点,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完善配套政策,消除制度障碍,推动优势企业实施强强联合、跨地区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应该突出大企业在产业网络中的主导地位,形成以大企业为龙头,大、中、小企业高效分工协作的新型产业体系;应该引导大企业向中小企业提供各种技术支持和指导,帮助中小企业加快转型升级,为产业链的健康发展承担更大的责任。

4.着力培育大企业配置全球资源的能力

随着我国成为更具全球影响力的经济体,实现由贸易大国向投资大国的转变,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帮助大企业统筹好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培育大企业配置全球资源的能力,政府责无旁贷。

应该针对大企业的跨国经营建立综合管理机构,进行宏观管理和统一规划;应该制定我国大企业跨国经营的整体战略,协调相应的政治、外交、商务、外汇等资源予以配合;要不断完善现有的企业海外风险保障机制,建立风险评估和保障体系;要加强海外投资立法,完善海外并购的法律保护体系;要加快建立和完善海外投资的中介服务体系,形成一批在国际上有声誉、高水平的专业服务机构,提高为大企业服务的水平。

5.培育一批有国际视野的世界级企业家

世界级企业离不开世界级的企业家,世界级企业家能够洞察与引领全球财富的流向,任正非能够提前10年预言世界通信业将三分天下,华为必居其一;李书福能够提前8年预言吉利将收购沃尔沃,就在于他们能够深刻洞悉全球产业发展趋势,提前准备,顺势而为。

去年开始实施的《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已明确提出培养造就百名左右能够引领中国企业跻身世界500强的战略企业家,建议中组部、人社部等人才主管部门联合企业组织等社会单位加快推进实施,建立起世界级企业家的培养机制;外交、商务、科技、产业等部门应该在统一的框架下建立与企业家的信息沟通机制,及时通报各方面的最新动态并听取企业家的反馈,从多方面拓展企业家的视野和能力。

6.提升各级政府对大企业的服务水平

要创新政府管理、服务和绩效考核制度,科学设置监管机构,及时调整监管职能;整合政府各部门的相关涉企职能,减少审批环节、规范审批程序,建立由行业协会、典型企业和职工代表参与的政府服务评价和行政问责制;严格规范各类涉企检查、评比活动,鼓励行政联合执法检查,坚决杜绝多部门的多头检查和重复检查;要充分发挥各类社会中介组织的服务职能,在大力发展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的基础上,逐步打破政府服务的部门垄断,引入更多的中介机构参与市场化竞争,以更低的成本为企业提供了更加完善周到的服务。

二〇一一年八月四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