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名师精编学.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652763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75.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名师精编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名师精编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名师精编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名师精编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名师精编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名师精编学.docx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名师精编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名师精编学.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名师精编学.docx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名师精编学

……………………………………………………………名校名师推荐…………………………………………………

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知|识|目|标|我|明|确

①了解北宋开封、南宋临安和元朝大都的都市生活,了解它们的文化娱乐情况。

②列举宋元时期在文学、艺术、史学上所取得的成就,包括宋朝诗人苏轼、李清照、辛弃疾,

元朝剧作家关汉卿及其代表作,宋代史学家司马光及其成就。

一、繁华的都市生活

右面铜镜上的人们在做什么?

这说明当时的生活状况是怎样的?

1.都市:

北宋时的________、南宋时的________、元朝时的________,都是当时世界上著名的

大都市。

2.市民:

随着城市的繁荣,宋代的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

3.娱乐场所

(1)瓦子:

城内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作“瓦子”。

(2)勾栏:

瓦子中圈出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为“勾栏”。

4.戏剧表演:

宋元时期戏剧表演的主要形式是________。

5.传统节日:

春节、________节、________节、端午节等。

二、宋词和元曲

上面是元代最优秀的戏剧家关汉卿的画像,他写的悲剧《窦娥冤》流传至今,你知道这部悲剧讲的是什么吗?

1.宋词

(1)地位:

词成为宋代主要的文学形式之一。

(2)代表

1

……………………………………………………………名校名师推荐…………………………………………………

①苏轼:

________文学家,词风豪迈而飘逸。

②____________:

两宋之交的女词人,词风委婉、细腻、清秀。

③辛弃疾:

________人,词风气势磅礴,震撼人心。

2.元曲

(1)分类:

元曲包括________、杂剧和南戏等。

(2)特点:

元曲把音乐、歌舞、动作、念白融合在一起,成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

(3)代表

①________:

代表作是悲剧《窦娥冤》。

②“元曲四大家”:

关汉卿、________、郑光祖、白朴。

三、司马光和《资治通鉴》

________(朝代)著名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主持编写的《资治通鉴》,是一部________的通史巨著。

记述了从________到________共1300多年的历史,该著作与司马迁的________并列为中国史学的不朽巨著。

预习反馈

快来检测学习效果,判断下列观点的正误吧!

(1)宋代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瓦子的出现,充分说明了城市市民生活的丰富多彩。

()

(2)宋元一些节日的习俗,如春节的吃粽子、赛龙舟等,一直流传至今。

()

(3)北宋词人苏轼的词风,委婉、细腻、清秀。

()

(4)唐朝、宋朝、元朝主要的文学体裁依次是诗歌、词、元曲。

()

快学快记

·数字记忆·

一个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

瓦子。

一部史学著作:

《资治通鉴》。

两种文学形式:

宋词、元曲。

三个著名大都市:

北宋开封、南宋临安、元大都。

三位杰出词人:

苏轼、李清照、辛弃疾。

元曲四大家:

关、马、郑、白。

2

……………………………………………………………名校名师推荐…………………………………………………

多个传统节日:

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

·歌谣巧记·

娱乐商业兴瓦子,节日习俗永流传。

苏轼豪迈而飘逸,清照委婉又感伤。

弃疾作品多豪放,汉

卿剧作善恶扬。

宋史学家司马光,《资治通鉴》世流芳。

探究点对宋代瓦子的认识

吴自牧在《梦粱录》中记载,瓦子是“来时瓦合,去时瓦解之义,易聚易散也”,是城市中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

东京又称瓦子为瓦舍、瓦肆。

在瓦子中,有许多用栏杆之类东西组成的小的演出场所,称为勾栏。

据孟元老《东京梦华录》的记载,当时东京著名的瓦子有新门瓦子、桑家瓦子、朱家桥瓦子、州西瓦子、侏康门瓦子、州北瓦子等。

其中,桑家瓦子有大小勾栏五十余座,“内中瓦子的莲花棚、牡丹棚,里瓦子夜叉棚、象棚最大,可容数千人”。

“瓦中多有货药、卖卦、喝故衣(卖

旧衣服)、探博、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

终日居此,不觉抵暮”。

(1)结合素材和所学知识指出,瓦子的特点有哪些?

(2)瓦子的出现反映了什么社会问题?

·特别提示·

(1)瓦子的出现,意味着都市的文化生活愈加丰富多彩,反映了市民阶层的欣赏趣味。

(2)词成为宋朝文学的主流,曲成为元朝文学的主流,主要原因是城市经济繁荣,市民阶层壮大。

3

……………………………………………………………名校名师推荐…………………………………………………

·名师点睛·

宋元时期的时代特征

与文化发展的关系

文学艺术的发展,是以经济和政治的发展为基础的。

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在

观念形态上的反映。

社会生活是文学艺术创作的源头,文学艺术的内容是现实生活的反映,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课堂小结

课外链接

宋词

宋词是继唐诗后的又一种文学体裁,它兼有文学与音乐两方面的特点。

每首词都有一个调名,叫作“词牌名”,依调填词叫作“依声”。

在宋代以后,可以说“长短句”是词的别名,但是在北宋时期,“长短句”却是词的本名;在唐代,“长短句”还是一个诗体名词。

宋词从《诗经》《楚辞》及《汉魏六朝诗歌》里汲取营养,又为后来的明清戏剧、小说输送了养分。

直到今天,它仍在陶冶着人们的情操,给人们带来很高的艺术享受。

宋词的代表人物主要有苏轼(豪放派)、柳永(婉约派)、4

……………………………………………………………名校名师推荐…………………………………………………

女词人李清照(婉约派)、辛弃疾(豪放派),人们说的“苏辛”指的是苏轼和辛弃疾。

一、选择题

1.宋元时期,我国出现了许多世界上著名的大都市,不包括()

A.开封B.临安

C.大都D.长安

2.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必要的娱乐场所和设施是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条件。

宋朝城市中也出现了固定的娱乐场所瓦子,其出现的重要原因是

()

A.政府的提倡

B.士大夫的提倡

C.城市富人的需要

D.市民娱乐的需要

3.《东京梦华录》记载,东京城州桥夜市每天热闹非凡,买卖交易直到凌晨。

夏天卖的饮食品种繁多,有砂糖冰雪冷元子、生淹水木瓜等。

材料反映了宋代()

A.统一国家建立B.江南地区开发

C.商品经济繁荣D.民族政权并立

4.瓦子中圈出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叫()

A.市B.坊C.邸店D.勾栏

5.下列关于宋代城市的叙述,错误的是()

A.有夜市

B.市民文化生活丰富

C.有瓦子

D.有雇人做工的丝织厂

6.“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这首诗描写了哪个节日的欢乐气氛()

A.端午节B.中秋节

C.春节D.清明节

5

……………………………………………………………名校名师推荐…………………………………………………

7.著名史学家陈寅恪说:

“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赵宋之世”耀目于文坛的文学形式是()

A.赋B.诗C.词D.小说

8.下列有关宋词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是宋朝文学的主要成就

B.是一种新体诗歌,汉朝时已经出现

C.句子有长有短,便于歌唱

D.经过五代到两宋,获得很大发展

9.他是宋词豪放派的开创者,扩大了词的境界,提高了词的格调,达到“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的境界。

他是()

A.辛弃疾B.苏轼

C.李清照D.张择端

10.“她生活在两宋之交,是中国古代罕见的才女,阅读她的词作,令人感觉格外清新自然。

这位才女是()

A.文成公主B.王昭君

C.李清照D.武则天

11.南宋著名诗人郑思肖在他的诗中写道:

“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

”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在他的词中写道:

“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

由此可以看出他们难以忘怀的是()

A.祖国山河的统一B.中华文化的弘扬

C.旖旎宜人的风光D.个人的离愁别恨

12.元朝戏曲空前繁荣,下列对元杂剧表述错误的是()

A.熔音乐、歌舞、动作、念白于一炉

B.是比较成熟的戏剧形式

C.关汉卿是著名剧作家

D.完全服务于封建统治

13.小明与同学之间产生了一点小误会,小明委屈地说:

“我比窦娥都冤啊!

”他这句话源自下

列哪位人物的作品()

A.苏轼B.李清照

C.辛弃疾D.关汉卿

6

……………………………………………………………名校名师推荐…………………………………………………

14.元朝是我国古代戏剧发展的黄金时期,名家辈出,名作迭起。

被人们称作“元曲四大家”的是()

A.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

B.关汉卿、马致远、王实甫、白朴

C.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王实甫

D.关汉卿、郑光祖、王实甫、白朴

15.从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中我们可以了解的历史包括()

①春秋②战国③汉朝④唐朝⑤宋朝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

C.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

二、非选择题

16.宋代社会风貌万千气象,让我们穿越时光隧道,一起来感受丰富多彩的宋代社会生活吧!

材料一

材料二闲听瓦内讲评书,粉怪传奇胜翻读。

打诨烟花皆悦众,全凭利口誉京都。

材料三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1)根据材料一,以缠足和春节为例进行讨论:

为什么有些风俗消亡了,有些风俗却流传至今?

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7

……………………………………………………………名校名师推荐…………………………………………………

(2)材料二中的诗歌是对哪座城市风貌的描写?

该城市的娱乐生活怎样?

(3)材料三中的诗是对宋代哪一节日的描述?

今天的哪些传统节日,在宋代已经有了?

请列举三个。

17.活动与探究:

宋元文化。

步骤一文化典籍

图(a)宋词图(b)元曲

(1)仔细观察上面图片,写出相应文化作品的名称。

步骤二作品欣赏

8

……………………………………………………………名校名师推荐…………………………………………………

材料一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材料二元曲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它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上都体现了独有的特色,和唐诗、宋词鼎足并举,成为我国文学史上三座重要的里程碑。

(2)材料一中词句的作者分别是谁?

请写出两人词风的特点。

(3)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完成下面示意图。

步骤三感悟历史

(4)通过学习,请你谈谈宋元文化的历史地位。

9

……………………………………………………………名校名师推荐…………………………………………………

详解详析

【自主学习】

一1.开封临安大都

4.杂剧

5.元宵中秋

二1.北宋李清照南宋

2.散曲关汉卿马致远

三北宋编年体战国五代《史记》

【预习反馈】

(1)√

(2)×(3)×(4)√

【要点探究】

探究点

(1)自由聚散、文娱生活与商业活动相结合、营业时间不受限制、形式丰富多彩、数量多、规模大等。

(2)从瓦子的起源上来看,其产生是城市繁荣、商业发展、市民阶层不断壮大的结果。

从瓦子的内容上来看,既有物质生活方面的,又有精神生活方面的,反映了宋代商业领域的扩展。

【课时作业】

1.D2.D3.C4.D5.D6.C

7.C[解析]“赵宋之世”指的是宋朝,宋朝耀目于文坛的文学形式是词。

8.B[解析]词在唐朝时已经出现。

9.B

10.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

根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生活在两宋之交”可以判断此人是杰出女词人李清照。

11.A

12.D[解析]元曲中许多作品揭露和鞭挞了社会黑暗势力,并没有为封建统治服务。

13.D

14.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被人们称作“元曲四大家”。

15.C

16.

(1)缠足是封建社会的陋俗,是对妇女的残害和压迫;春节寄托着人们对生活的美好愿望,10

……………………………………………………………名校名师推荐…………………………………………………

更是亲人团聚的日子。

对待我国的传统文化,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我们应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2)开封(或东京)。

该城市有许多瓦子和勾栏;勾栏内商业广告琳琅满目,有各种艺人在这里卖艺谋生,节目很多,令人眼花缭乱;瓦子里有许多摊位,行业多种多样,十分热闹。

(3)春节(或元旦)。

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

17.

(1)图(a):

《念奴娇·赤壁怀古》。

图(b):

《窦娥冤》。

(2)李清照、辛弃疾。

李清照:

委婉、细腻、清秀;辛弃疾:

豪放,气势磅礴,震撼人心。

(3)宋词散曲南戏

(4)宋元文化的繁荣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这一时期文学艺术的高度发展,留给后人的不仅是一笔宝贵的艺术财富,也是一笔难能可贵的精神财富。

(言之有理即可)

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