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底工业节能降耗与循环经济发展状况及对策探讨.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651845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3.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娄底工业节能降耗与循环经济发展状况及对策探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娄底工业节能降耗与循环经济发展状况及对策探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娄底工业节能降耗与循环经济发展状况及对策探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娄底工业节能降耗与循环经济发展状况及对策探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娄底工业节能降耗与循环经济发展状况及对策探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娄底工业节能降耗与循环经济发展状况及对策探讨.docx

《娄底工业节能降耗与循环经济发展状况及对策探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娄底工业节能降耗与循环经济发展状况及对策探讨.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娄底工业节能降耗与循环经济发展状况及对策探讨.docx

娄底工业节能降耗与循环经济发展状况及对策探讨

“娄底工业节能降耗与循环经济发展状况及对策探讨”提纲

一、  娄底工业能耗与循环经济发展状况

(一)基本情况

(二)发展状况

1、节能降耗意识增强

2、循环经济意识初步形成

3、节能降耗措施增多

4、节能降耗与循环经济取得明显成效

二、娄底工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节能降耗与循环经济还存在着认识上的偏差

2、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不合理,产品科技含量不高

3、企业设备老化,资源消耗较大

4、政府投入不足,企业技术改造相对滞后

三、发展娄底工业循环经济建设及节能降耗的对策建议

1、       要进一步提高对我市工业节能降耗与循环经济发展的认识,切实加强领导

2、       加大公共财政对节能的政策扶持力度,增加企业技改投入,不断改善企业生产条件,大力推进我市企业技术进步

3、       整合优化我市现有的工业生产资源,认真抓好重点耗能企业的节能降耗工作

4、       加强节能降耗管理,抓好资源综合利用,切实推进我市循环经济发展

5、强化政府责任,严格落实节能目标责任制

6、继续加强依法治理,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办事

7、加强舆论宣传,动员全民参与节能降耗减排运动

 

娄底工业节能降耗与循环经济发展状况及对策探讨

节能降耗减排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

在快速发展经济过程中,节能是确保能源安全,保护环境,减缓和治理污染的有效手段,是缓解当前能源约束矛盾的主要措施,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战略选择,是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增强企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政绩观的具体体现,也是娄底当前一项极为迫切的工作任务。

本文就娄底工业节能与循环经济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基本对策进行粗浅的探讨。

一、        娄底工业能耗与循环经济发展状况

(一)基本情况

娄底市地处湘中腹地,矿产资源丰富,经过建国50多年来的建设,娄底工业已形成以大中型企业为骨干,以冶金、煤炭、化工、电力、建材机械等产业为支柱,陶瓷、轻工、电子、医药等产业迅速发展的工业格局。

已成为湖南省最大的能源原材料生产基地,这里素有“世界锑都”“百里煤海”“十里钢城”之称,又有“有色金属之乡”“火电基地”“建材之乡”之誉,同时这里也是湖南省能源消耗最高的市州之一。

2005年全市实现GDP311.11亿元,万元GDP能耗为2.96吨标准煤,是全省的2.1倍,万元GDP电耗为1854.37千瓦时,是全省的1.79倍,万元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为7.11吨标准煤,是全省的2.47倍。

2006年万元GDP能耗2.848吨标准煤,虽然比2005年下降3.8%,还是全省的2.1倍,万元GDP电耗为1942.6千瓦时,比2005年上升了4.76%,是全省的1.85倍,万元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为6.37吨标准煤,比2005年下降4.72%,是全省的2.32倍。

2006年全市原煤消耗988.29万吨,其中本市生产1099.70万吨,从外地调入176.48万吨,调出274.30万吨。

长期以来,由于产业结构不合理,重工业太重(重工业占到全部工业的95%以上),轻工业太轻,而且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导致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相当严重,节能减排工作任务十分艰巨。

“十一五”期间娄底有4家重点耗能企业被列入国家“千家企业节能行动”方案中,有10家重点耗能企业被列入全省“百家企业节能行动”方案中,全省300家重点耗能企业娄底市就占了18家。

(二)发展状况

面对日益严峻的资源消耗和环境保护问题,近几年来,娄底市领导高度重视,切实把节能降耗减排工作当成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制定了全市节能降耗减排的总体规划要求,坚持将节能降耗减排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减少环境污染、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途径,多策并举,强力推进,节能降耗减排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1、节能降耗意识增强。

近年来,娄底工业经济主管部门和工业企业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大力宣传节能降耗减排与循环经济工作的重要意义和紧迫性,推行节能降耗减排指标与经济报酬挂钩,强力实施《娄底市工商企业重点支持产品和技术目录》、《娄底市制止重复建设、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和工艺目录》,把节能降耗减排指标的完成情况纳入工业经济目标管理考核内容,层层签订工业节能降耗减排目标责任制等多种措施,大大提高了社会和企业对开展节能降耗减排重要性的认识,节能降耗减排氛围越来越浓。

“节约一度电,节约一滴水,节约一吨煤、减少排污量”在绝大多数企业成为了广大企业员工的自觉行动。

2、循环经济意识初步形成。

循环经济是一个新兴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近几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循环经济的重要性,并深刻领悟到循环经济给企业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环境效益,对循环经济的意识初步形成。

我市一些大中型企业努力打造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如涟钢在积极引进国际一流的技术装备和生产工艺的同时,以发展高新技术为基础,开发和建立了包括环境工程技术、废物资源化技术、清洁生产技术等在内的“绿色技术”体系,发展节能、降耗、减污的高新技术,促进环境质量的根本改善和企业能源、资源利用水平的有效提升。

一批批循环经济项目相继落户娄底,并建成投产。

3、节能降耗减排措施增多。

根据国家的产业政策要求,全市各级工业和经济管理部门严把市场准入门槛,严格执行项目开工建设所必须满足的土地、环保、节能等六项必要条件,把好新上项目准入关。

全市加大了对小电炉、小烧结机、小转炉及模铸、小水泥、小火电、铁合金、电石、土焦窑等能源消耗高、污染大、产能落后的企业的关闭淘汰,在冶金、化工、电力等行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推行清洁生产。

认真开展了节能产品的认证推广工作,组织编制了循环经济推进计划,并在涟钢开展了循环经济试点工作,在部分企业推行了清洁生产。

为促进企业节能降耗,我们定期对列入全国千家的涟钢等4家企业和列入全省百家的全市10家重点高能耗企业进行调查摸底,并与之签订共同节能降耗工作协议,帮助企业找原因、订措施,制定企业节能规划、配备能源计量器具,进行技术改造。

在狠抓企业节能降耗的同时,对那些污染排放较为严重的企业进行了彻底的整治,重点关停了一批污染严重的企业,从源头上削减了污染物的排放。

4、节能降耗减排与循环经济取得明显成效。

2006年全市万元GDP能耗比2005年下降了3.8%,2006年单位规模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比2005年下降4.72%,能耗下降幅度居全省之首。

近三年,全市环保治理投入达8.65亿元,完成工业污染治理项目300个,涟钢、大唐华银金竹山电厂、169厂等骨干企业在节能降耗减排方面成效尤为显著。

涟钢利用高炉富余煤气余热发电,每年可节约标准煤27万吨以上。

冷水江市利用工业废渣大力发展新型墙体材料,据估算,每年可使用工业废渣达200万吨。

二、娄底市工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的看到娄底作为全省的高耗能、高污染地区,受发展不快、历史包袱和投入不足等因素的制约严重。

要看到在工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如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生态系统极不稳定,城市污染排放量超过了环境的承载能力;部分人对节能降耗减排与循环经济还存在着认识上的偏差,因管理不善而导致浪费资源、跑冒滴漏现象时有发生;还存在着严重耗费资源和污染环境的落后生产方式,传统产业还有待提高;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企业设备老化,产品科技含量不高,竞争力不强。

娄底市以能源原材料为主的重型工业结构对能源和资源有着较强的依赖性,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全市工业面临的资源和环境问题也日益凸显,制约着经济的发展。

1、对节能降耗减排与循环经济还存在着认识上的偏差。

娄底市资源目前还比较丰富,能源供求矛盾不很突出,很多同志的节能意识还不太强,因此一些地方政府并不关心企业的节能降耗减排,认为企业只要能够为地方贡献GDP和就业就行了,节约能源减少排放是中央省里考虑的事情。

个别地方对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还认识不足,一些企业的领导者没有将发展循环经济与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结合在一起,还没认识到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口的不断增加,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形势将日益严峻。

认识的不足使坚持利益导向的企业环保意识不强,积极性也不高,这对更广泛地在企业内推行节能降耗、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形成了很大制约。

2、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不合理,产品科技含量不高。

我市的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占一次能源的91.2%。

产业结构是高能耗、高物耗、高排放、低效率的重化型、传统型结构。

产业结构的不合理,致使大多数企业不得不依靠以外延扩张的粗放型为主要增长方式来维持企业的发展。

煤炭、化工、电力、建材、冶金等污染型重工业比重偏高,导致能源、原材料消耗高,污染物排放量大。

据有关资料表明,2006年全市工业废水排放量为1.73亿吨,工业废气排放量为1197.42亿标准立方米,二氧化硫排放量为9.19万吨,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产量为685.63万吨。

能源结构、产业结构的不合理,严重影响着全市的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给娄底发展循环经济带来极大压力。

3、企业设备老化,资源消耗较大。

工业技术差、工艺技术装备落后是我市工业能源利用水平低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据调查,我市工业企业中,有很多生产工艺、技术装备属于20世纪80年代以前水平,还有一些50-60年代的设备在超期服役,这些设备大多分布在化工、钢铁、建材和煤炭等企业中,这些老设备的超期服役造成了我市能源原材料的消耗严重超标,资源消费浪费严重,环境状况也不乐观,

5、资金投入不足,企业技术改造相对滞后。

企业实现清洁生产的重要手段是促进企业的技术进步和生产设备的技术改造。

从娄底市的情况来看大部分企业技术设备落后,技术创新能力不足。

技术落后的原因又突显为资金不足,没有足够的资金,就无法持续开展科研活动,进行自主技术创新,也没办法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设备。

如冷水江的金信化工厂,建厂于60年代末期,建厂30多年来,由于资金投入不足(1997年-2006年10年间企业投入的技改资金仅为2.69亿元),厂里的设备大多还是建厂时购置,不能及时更新,设备超期服役,致使资源消费浪费严重。

三、发展娄底工业循环经济建设及节能降耗减排的对策建议

国家提出“十一五”末单位GDP能源消耗下降20%,娄底市在此基础上还要降低2个百分点,其约束性指标是:

“十一五”期末单位GDP能源消耗要比“十五”下降22%,由2005年的2.96吨标准煤下降到2.31吨标准煤。

随着全市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特别是有色金属、电力、化工、建材、钢铁和交通运输的快速发展,能源需求量将大幅度上升,经济发展面临的能源约束矛盾更加突出。

要确保娄底“十一五”期间节能降耗约束性目标的完成,必须从战略高度充分认识节能的重要性,树立忧患意识,增强危机感和责任感,大力节能降耗,减少排放,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1、进一步提高对节能降耗减排与循环经济发展的认识,切实加强领导。

目前还有个别地方和部门对节能降耗减排与循环经济缺乏深入了解,对循环经济的概念、内涵、作用机理、实现方式了解不多,对循环经济只是有一个含糊的概念。

在缺乏深入了解的情况下,政府部门就无法营造推动节能降耗减排与循环经济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在节能降耗减排与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政府应承担的职能自然也无法落到实处。

因此要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对节能降耗减排及循环经济的认识和领导能力,将发展循环经济和节能降耗减排放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高度上去考虑,将加快循环经济和节能降耗减排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一是引导各级领导干部正确认识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和节能降耗减排在促进经济增长、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节约能源、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的重要意义,采取有效的推进措施。

二是深化领导干部、企业家和社会各界对循环经济和节能降耗减排的认识,彻底转变片面追求GDP增长、忽视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倾向。

三是树立和推广一批发展循环经济和节能降耗减排的正面典型,营造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有利的舆论环境。

引导消费者转变消费观念,努力倡导节约型消费和“绿色消费”,树立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

开展多种形式的循环经济实践活动,提高公众参与程度。

2、加大公共财政对节能降耗减排与循环经济的政策扶持力度,增加企业技改投入,不断改善企业生产条件,大力推进我市企业技术进步。

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已明确要求,各级政府要加大对节能的支持力度。

湖南省政府也已明确“十一五”期间,省级财政每年将安排一定的资金用于支持节能重大项目、示范项目及高效节能产品的推广,并要求各市州也要加大对节能工作的支持力度,要在财政预算内安排一定的资金专门用于节能工作,要对节能技术与产品推广示范试点、宣传培训、信息服务和表彰奖励等工作给予支持。

借此东风,市政府要利用好国家和省政府的各项政策向上级争取节能降耗资金投入,一是积极争取国家对我市节能重点项目、资源综合利用、节水、清洁生产、工业污染防治项目的支持,二是积极争取进入国家、省循环经济试点行列。

同时市财政要想方设法筹措资金为我市节能降耗减排与循环经济工作提供资金保障。

我市人均自然资源、能源占有水平并不高,科技创新是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环境的主要出路和有力支撑。

要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将生产与环境保护结合起来,实现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为此,要加快节能环保技术进步,积极推进以节能降耗为主要目标的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引导企业采用有利于节能环保的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

3、整合优化我市现有的工业生产资源,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中认真抓好重点耗能企业的节能降耗减排工作。

优化整合我市现有的资源,建设节约型社会,需要充分考虑人口承载力、资源支撑力、生态环境承受力,不断提高企业科技水平,努力发展循环经济和循环产业。

首先,要加快工业结构调整,努力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不断提高产业技术水平。

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目标,降低污染物排放强度,优化产业结构。

通过调整不同产业之间比例,提高低能耗、低污染、高产出型企业的比重,减少高能耗、高污染、低产出型企业的比重。

围绕优势产业,大力发展产业集群,提高规模经营能力和水平;要以自主创新为支撑,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积极发展信息、生物、新材料等高技术产业,广泛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工业。

其次,要按照循环经济的原则要求,推进工业园区的生态化改造。

通过优化整合,促进污染项目集中布点、集中治理、达标排放,逐步立足于资源集约、产业集群、人才集聚、布局集中式发展,全面加强工业园区的生态环境建设。

具备条件的工业园区,要按照产业链、供应链的有机联系,逐步实现上、中、下游物质与能量逐级传递,资源循环利用。

第三、要大力优化能源结构,加快技术进步。

要按照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的要求,构筑稳定、经济、清洁的能源供应体系。

加强洗选煤厂的配套建设,鼓励燃用经过洗选的精煤,减少原煤作为直接和分散燃烧的用途。

逐步减少原煤直接使用,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水能和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改变过度依赖一次能源的状况。

第四、要严格限制高能耗产业的盲目发展,加快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的落后生产能力和落后工艺、技术、设备,防止部分行业产能过剩。

近年来,我们已淘汰和调整了一大批浪费资源、污染严重的企业。

下一步要大力推进资源综合利用工作,要做好企业工艺装备向大型化、现代化、自动化转变。

统筹规划,推广企业利用余热、余压发电技术。

重点做好水泥生产企业对粉煤灰炉渣,冶炼废渣的综合利用和建材工业对粉煤灰化综合利用工作。

第五、要加快农业经济结构调整。

要进一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建立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基地,大幅度降低农药、化肥使用量。

要将工业与农业、生产与消费、城市与农村以生态链为纽带,统筹规划,有效发展循环经济。

同时,要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形成产业之间协调互补的局面。

4、加强节能降耗减排管理,抓好资源综合利用,切实推进我市循环经济发展。

节约型社会是通过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合理配置和有效保护,保持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其重心就是资源的有效利用问题。

经济发展必须降低环境和资源代价,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损失获得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加强对重点耗能企业的节能降耗管理,是降低工业能耗水平和万元GDP能耗的关键。

我市有年耗能1万吨标准煤以上的重点用能企业28家,这些企业的耗能量占整个总能耗的89.33%,抓好这些企业的节能工作对于实现全市节能的总目标关系重大。

一是要把好能耗增长源头关,把能耗标准作为项目审批、核准的强制性门槛,努力遏制高耗能行业过快增长的势头。

二是要加强对重点耗能企业的跟踪监控、指导和监督。

三是要实行能源利用状况月报制度,定期公布重点耗能企业能源利用状况。

 

5、强化政府责任,严格落实节能降耗减排目标责任制。

政府在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目标中起着重要作用。

在市场机制还不完善的情况下,更需要充分发挥政府在制定产业政策,明确发展重点和方向,推动产业结构向更加优化和高级化的方向转变的主导作用,要通过财税、法律、行政等措施,扶持低能耗、低污染的企业发展。

市政府要责成有关职能部门研究制定出对县市区、市直有关部门和有关企业的考核办法,加强节能降耗减排工作目标责任考核。

建立和完善对重点耗能企业的目标责任考核机制。

同时,政府还要营造有利于节能降耗减排的体制环境、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加强政策和信息引导。

一是积极探索建立反映能源供求状况和体现能源稀缺程度、促进节能的价格形成机制,对重点能耗企业制定万元增加值能耗和产品单耗限额标准。

二是加快节能降耗减排市场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培育和扶持社会节能中介服务机构,推行合同能源管理、电力需求侧管理等节能中介服务机制,为企业实施节能改造提供诊断、设计、改造、运行、管理一条龙服务,促进节能的产业化。

三是采取更有力的节能降耗减排激励政策,完善并落实节能工作的财税优惠政策,鼓励生产和使用节能产品,支持节能技术设备的推广应用和节能技术的产业化,建立长效的节能促进机制。

6、继续加强依法治理,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办事。

要严格落实和执行国家及省实施节约能源减少排放的法律法规,制定并严格执行国家下达的主要耗能行业产品生产能耗标准、能源节约标准等,鼓励和支持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关键技术、装备及产品。

对工艺技术落后,不符合行业准入条件和有关规定的,要督促改造和禁止新建;对严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需要淘汰的落后工艺技术、装备及产品,要依法坚决予以淘汰,进而促进产业结构不断升级。

要强化执法监督管理,建立更为有效的节能环保监督管理体系,依法惩处各种违法违规行为,用节能降耗减排的约束性指标制约各级政府盲目攀比GDP的行为。

要实行环保问责机制,任何不负责任的政府、部门和个人,都必须承担后果。

各有关执法部门要认真贯彻国家节能法律法规及规章,加强执法体系建设,依法强化节能监管,推动用能单位不断增加依法用能、节能的自觉性。

7、加强舆论宣传,动员全民参与节能降耗减排运动。

节约能源资源,环境保护涉及各行各业和千家万户,必须动员全社会的力量积极参与。

要通过舆论的宣传教育功能,大力提倡崇尚节俭、合理消费、绿色消费等科学理念,形成节约、环保的生产消费行为模式。

大力倡导健康文明的节约文化,进一步增强公众的能源忧患意识和节约意识,形成“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社会氛围。

对那些浪费资源、破坏资源环境的行为,更要加强舆论监督,在全社会营造起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良好社会风尚。

虽然节能降耗减排工作的难度超过预期,但我们相信,只要有各方的共同努力,有得力有效的对策,坚持不懈地把政府工作报告的每项措施变成各级政府、部门、行业、企业扎扎实实、不打折扣的行动,节能降耗减排工作就能够取得更大的成效,“十一五”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的约束性目标就一定能够最终实现。

撰稿:

市统计局副局长高燕

二00七年八月二十三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