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供泵检修作业指导书.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651550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2.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冷供泵检修作业指导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冷供泵检修作业指导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冷供泵检修作业指导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冷供泵检修作业指导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冷供泵检修作业指导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冷供泵检修作业指导书.docx

《冷供泵检修作业指导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冷供泵检修作业指导书.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冷供泵检修作业指导书.docx

冷供泵检修作业指导书

冷油器供水泵检修作业指导书

1目的

1.1规范检修行为,确保冷油器供水泵修后达到原设计要求。

1.2本作业指导书为所有参加本项目的工作人员所共同遵循的质量保证程序。

2范围

适用于武汉水泵厂生产的12SH-19A型单级双吸水平中开式水泵的标准检修。

3职责

3.1工作负责人职责:

组织得当、分工明确,对安全和质量负责,指定专人做好记录,确保记录真实、准确。

3.2监护人职责:

按安规要求对检修工的安全进行监护。

3.3其他工作人员职责:

按安规要求和作业指导书的要求认真完成工作负责人布置的任务。

3.4质检员职责:

负责项目质量验收、签证。

4人员资质及配备

4.1专责检修工1名:

具有从事水泵专业两年以上工作经验,通过厂部组织的安规考试及拥有检修上岗资格证,熟悉设备结构与工作原理,具备较高的转动机械检修技能的资质或条件。

4.2检修工1名:

具有从事水泵专业一年以上工作经验,通过厂部组织的安规考试及拥有检修上岗资格证,了解设备结构与工作原理,具备基本的转动机械检修技能的资质或条件。

4.3其他:

具有通过厂部组织的安规考试及拥有检修上岗资格证的资质或条件。

5检修内容(或流程)

本冷油器供水泵的检修作业内容是指水泵本身的解体检修。

5.1泵轴检修。

5.2轴承检修。

5.3叶轮、密封环检修。

5.4机械密封和轴套检修。

5.5电机和泵找中心。

6质量标准

6.1零部件完好无损。

6.2叶轮无磨损、冲刷、气蚀、裂纹等缺陷。

6.3叶轮静平衡试验≤5g。

6.4主轴弯曲度≤0.025mm。

6.5叶轮安装正确,没有装反。

6.6叶轮与轴配合间隙为0~0.03mm。

6.7轴承与轴承端盖间隙为0.20mm。

6.8叶轮和轴套处晃度≤0.08mm。

6.9密封环与叶轮径向间隙为0.20~0.30mm。

6.10密封环与叶轮轴向间隙为大于0.50~1.00mm。

6.11密封环与泵壳的配合间隙为0~0.03mm。

6.12运行中轴承温度不超过80℃,温升不超过45℃。

6.13泵与电机连接时联轴器圆周误差≤0.05mm,两联轴器端面张口≤0.06mm。

7引用文件

7.1大唐石门发电有限责任公司《300MW汽轮发电机组检修规程》。

7.2武汉水泵厂12SH-19A型水泵产品技术文件。

7.3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汽轮机机组篇DL5011-92。

7.4国电公司《电力生产安全规程》。

7.5大唐石门发电有限责任公司《300MW汽轮发电机组运行规程》。

7.6中国电力出版社《电力建设施工、验收及质量验评标准汇编》(上册)1999年8月第一版

8监视和测量装置汇总表

序号

装置或仪器名称

规格或型号

编号

1

游标卡尺

0-150mm

2

游标卡尺

0-300mm

3

外径千分尺

0-25mm

4

深度尺

0-300mm

5

百分表

0-5mm

6

百分表

0-5mm

7

百分表

0-5mm

8

塞尺

9设备和工器具汇总表

序号

设备或工器具名称

规格或型号

单位

数量

备注

1

活动扳手

200

1

2

活动扳手

250

1

3

活动扳手

300

1

4

十字螺丝刀

200

1

5

撬棒

500mm

1

6

布剪刀

大号

1

7

铲刀

2

8

平锉刀

150mm

1

9

榔头

1.5磅

1

10

钢丝钳

1

11

梅花扳手

1

10备品备件及材料汇总表

序号

材料或备件名称

规格或型号

单位

数量

制造厂家

检验结果

1

机械密封

SHGXA-60m-2

2

沈阳机封厂

2

轴承

309

2

3

叶轮

12SH-19A

1

4

泵轴

12SH-19A

1

5

轴套

12SH-19A

2

6

黄壳纸

0.5mm

KG

1

7

密封胶

4

8

生胶带

2

11.作业过程

11.1解体准备

11.1.1准备有关的工器具、量具、备品备件及有关图纸、记录表格。

11.1.2开工前与运行人员一起到现场检查安措,确知安措到位。

11.2设备解体

11.2.1松开联轴器保护罩的地脚螺栓,取走保护罩。

11.2.2逐个松开联轴器连接螺栓,取出弹性圈,放至指定地点。

11.2.3测量泵与电机的原始中心并做好记录。

11.2.4松开传动端和非传动端机械密封静环压盖的压紧螺栓,并取出螺栓,做好记号。

11.2.5松开泵壳中分面紧固螺栓,拔出中分面定位销。

11.2.6通过顶丝或撬动的方法将泵部上半泵壳与下半泵壳分离,吊出上半泵壳。

11.2.7松开传动端和非传动端轴承压盖螺栓,取走轴承压盖,并做好记号。

11.2.8将转子上的部件整体吊起,放到专用的检修支架上。

11.2.9传动端部件拆卸。

11.2.9.1做好联轴器的轴向定位记号,用拉马拔出泵端联轴器,取出联轴器的传动键,做好记号放好。

11.2.9.2松开传动端轴承室的压盖螺栓,将压盖与轴承室分离,用拉马或用两根铜棒对称敲击,把轴承室从轴承上轻轻退出,做好记号放好。

11.2.9.3用拉马将传动端轴承拉出来,取出传动端轴承室压盖并做好记号。

11.2.9.4退出传动端机械密封静环压盖,将静环从压盖里挤出来,保护好静环的密封面,做好记号。

11.2.9.5从轴套上退出传动端的机械密封动环,注意不要让动环底部的防转销跌落。

11.2.9.5.1从机械密封动环部分取出动环密封面部件,注意保护好密封面,做好记号。

11.2.9.5.2取出动环内的“O”形圈及软密封材料,保存好。

11.2.9.5.3将“O”形圈及软密封材料下面的弹簧压缩限位板旋转一定角度,将限位板的缺口对准动环外圈的导向凸耳,取出限位板和动环弹簧。

11.2.9.5.4将传动端机械密封动、静环所有的部件全部包放在一起,做好记号放好。

11.2.9.6松开传动端机械密封轴套的紧固并帽,退出并帽,做好记号放好。

11.2.9.7做好传动端机械密封轴套的定位记号,用铜棒轻轻敲击并将其退出,做好记号放好。

11.2.9.8用铜棒轻轻敲击传动端叶轮轴套并将其退出,做好记号放好。

11.2.9.9取出传动端叶轮密封环,做好记号放好。

11.2.10非传动端部件拆卸。

11.2.10.1松开非传动端轴承室的压盖螺栓,将压盖与轴承室分离,用拉马或用两根铜棒对称敲击,把轴承室从轴承上轻轻退出,做好记号放好。

11.2.10.2用拉马将非传动端轴承拉出来,取出非传动端轴承室压盖并做好记号。

11.2.10.3退出非传动端机械密封静环压盖,将静环从压盖里挤出来,保护好静环的密封面,做好记号。

11.2.10.4从轴套上退出非传动端的机械密封动环,注意不要让动环底部的防转销跌落。

11.2.10.4.1从机械密封动环部分取出动环密封面部件,注意保护好密封面,做好记号。

11.2.10.4.2取出动环内的“O”形圈及软密封材料,保存好。

11.2.10.4.3将“O”形圈及软密封材料下面的弹簧压缩限位板旋转一定角度,将限位板的缺口对准动环外圈的导向凸耳,取出限位板和动环弹簧。

11.2.10.4.4将非传动端机械密封动、静环所有的部件全部包放在一起,做好记号放好。

11.2.10.5松开非传动端机械密封轴套的紧固并帽,退出并帽,做好记号放好。

11.2.10.6用铜棒轻轻敲击非传动端机机械密封轴套并将其退出,做好记号放好。

11.2.10.7用铜棒轻轻敲击非传动端机叶轮轴套并将其退出,做好记号放好。

11.2.10.8取出非传动端叶轮密封环,做好记号放好。

11.2.11做好叶轮的轴向定位记号,将叶轮从轴上拆卸下来,叶轮的方向要做好记号。

11.2.12取下轴上的叶轮键,做好记号放好。

11.3检查修复。

11.3.1检查橡轴承的磨损情况,测量其游隙,并做好记录,如有明显异音或使用超过8000小时,一般予以更换。

质检点(W1)

专责人/日期

质检员/日期

11.3.2检查叶轮的磨损、气蚀情况,测量叶轮与叶轮室的间隙并做好记录,标准为0.2~0.3mm,如果超标过多则酌情更换密封环或叶轮。

11.3.3测量轴的弯曲度和晃度,主轴弯曲度≤0.025mm,否则要求校正或更换主轴。

质检点(W2)

专责人/日期

质检员/日期

11.3.4检查机械密封轴套的磨损情况,酌情更换轴套。

11.3.5检查机械密封的密封面和动静环的软密封件,如果出现密封面磨损、软密封件老化的现象,或者机械密封使用超过8000小时,则应更换。

质检点(W3)

专责人/日期

质检员/日期

11.3.6检查传动端和非传动端的轴承室,看是否有裂纹或内圈磨损严重,如有缺陷应处理。

11.3.9检查泵壳有无裂纹或气蚀穿孔,打磨除锈,清理中分面和密封端面。

11.4回装前的准备

11.4.1清理各零部件的锈迹、脏物,对键、键槽、轴要进行清理和去掉毛剌,并涂上铅粉。

11.4.2需要更换的部套如轴承、轴套、机械密封等,应先进行间隙的校核并与旧部件的相关尺寸进行比较。

11.4.3检查叶轮、联轴器与键在轴上的灵活性,如不合格应进行修磨,直至灵活,以便于其后的装配工作。

11.4.4所有泵壳内部清理干净。

11.5设备组装

11.5.1装配好叶轮键,按原来的标记装复叶轮,如果更换新的叶轮则应对照旧叶轮的方向,以免把叶轮的方向弄错。

11.5.2非传动端部件装配。

11.5.2.1套上非传动端叶轮密封环。

11.5.2.2将非传动端机叶轮轴套套上非传动端轴,将其轻轻靠拢叶轮。

11.5.2.3在非传动端机叶轮轴套外侧装上“O”形圈,装上非传动端机械密封轴套。

11.5.2.4把非传动端机械密封轴套的紧固并帽旋入到一定位置。

11.5.2.5确认非传动端机械密封轴套端部有4~5mm的倒角,套上已装好的机械密封动环。

11.5.2.6确认非传动端机械密封静环压盖的端部有4~5mm的倒角,将合格的机械密封静环压入静环压盖,装上合格的“O”形圈,套到传动端轴上。

11.5.2.7套入非传动端轴承室压盖。

11.5.2.8将清洗干净的轴承加热后套到轴颈处,加热温度不要超过100℃,待轴承冷却后抹上干净的润滑脂,整个过程要保证轴承内和优质不能进硬质渣滓。

11.5.2.9将非传动端轴承室清洗干净后,套上非传动端轴承轻轻敲入。

11.5.2.10装上压盖螺栓,紧好螺栓。

11.5.3传动端部件装配。

11.5.3.1套上传动端叶轮密封环。

11.5.3.2将传动端机叶轮轴套套上传动端轴,将其轻轻靠拢叶轮。

11.5.3.3在传动端机叶轮轴套外侧装上“O”形圈,装上传动端机械密封轴套。

11.5.3.4把传动端机械密封轴套的紧固并帽旋入到一定位置,找到原始的轴向定位尺寸后将两端并帽紧死。

11.5.3.5确认传动端机械密封轴套端部有4~5mm的倒角,套上已装好的机械密封动环。

11.5.3.6确认传动端机械密封静环压盖的端部有4~5mm的倒角,将合格的机械密封静环压入静环压盖,装上合格的“O”形圈,套到传动端轴上。

11.5.3.7套入传动端轴承室压盖。

11.5.3.8将清洗干净的轴承加热后套到轴颈处,加热温度不要超过100℃,待轴承冷却后抹上干净的润滑脂,整个过程要保证轴承内和优质不能进硬质渣滓。

11.5.3.9将传动端轴承室清洗干净后,套上传动端轴承轻轻敲入。

11.5.3.10装上压盖螺栓,紧好螺栓。

11.5.3.11装上泵端联轴器的键,适当加热联轴器后套入到传动端轴上,加热温度不超过175℃,保证联轴器的轴向定位。

11.5.4清理干净泵壳下半,将整个组装好的转子部分整体吊入,下落过程中注意密封环的位置。

11.5.5将叶轮中心调整到泵壳中心,测量两端机械密封的轴向定位尺寸,两端尺寸要基本相同,并保持有2~3mm的弹簧压缩量。

11.5.6装上两端轴承室的压盖,紧好螺栓。

11.5.7压密封环紧力。

11.5.7.1在泵壳的中分面垫上四块0.5mm的铜或不锈钢垫子,在密封环顶部压上1mm的铅丝。

11.5.7.2将清理干净的泵壳上半装上定位销后与下半泵壳合上,紧上螺栓。

11.5.7.3松开螺栓后吊出上半泵壳。

11.5.7.4用外径千分尺分别测量垫片和铅丝的厚度,根据计算结果来决定泵壳中分面垫子的厚度,垫子的厚度要保证密封环处有0~0.03mm的配合间隙。

11.5.8选择合适厚度的垫子,剪出相应的形状,在机械密封静环压盖密封端面处的垫子要适当往外多留一点,以防扣泵盖时垫子错口影响密封效果。

11.5.9上下两半的泵壳密封面涂上整圈密封胶,装上垫子,扣上上半泵壳,紧好螺栓。

11.5.10装上两端机械密封静环压盖的紧固螺栓并拧紧。

11.5.11盘动转子灵活无卡涩。

11.5.12装复检修合格的电机,调整电机底部垫片,使泵和电机的中心偏差小于0.05mm,张口小于0.06mm。

质检点(H1)

验收级别(三级)

专责人/日期

C级质检员/日期

B级质检员/日期

A级质检员/日期

11.6分部试运

11.6.1不连接联轴器螺栓,试电机空转确认转向无误,试运30分钟以上,测温测振正常。

11.6.2酌请更换联轴器弹性圈,连接好联轴器螺栓,装复保护罩,整泵试运,测温测振正常。

12.检修记录

附录1:

#冷油器供水泵检修记录。

13技术记录

附录2:

#冷油器供水泵技术记录。

14备品备件及材料使用消耗记录

序号

材料或备件名称

规格或型号

单位

数量

制造厂家

检验结果

15验收合格证和验收卡

附录3:

#冷油器供水泵检修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

附录4:

H点签证记录

附录1

#冷油器供水泵检修记录

序号

项目名称

完成情况

备注

5.1

泵轴检修。

5.2

轴承检修。

5.3

叶轮、密封环检修。

5.4

机械密封和轴套检修。

5.5

电机和泵找中心。

 

 

 

 

 

 

备品备件及材料使用消耗记录

序号

材料或备件名称

规格或型号

单位

数量

制造厂家

检验结果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附录2

#冷油器供水泵技术记录

(记录临时改变或修订的技术标准)

附录3

冷油器供水泵检修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

共4页第1页

工程名称

分项工程名称

施工部门

施工日期

检验项目

性质

单位

质量标准

检验方法和计量器具

实测结果

单项

评定

合格

优良

检修前

检修后

外观检查

水泵铸件

无铸砂,毛刺,气孔,

裂纹配合面光洁,无

裂纹

外观检查

支脚与台板底座接触

密实无晃动,地脚螺母紧固完好

复紧螺母

水泵水平或垂直结

合面

平整,无毛刺,凹坑

观察检查

轴承与轴承座检修

轴承座

无裂纹、气孔,内圈无摩擦痕迹

观察检查

滚动轴承检修

W1

滚子清洁无损伤、裂纹、蚀坑,工作面光滑无裂纹

机械密封装置检修

安装机械密封处轴

的径向晃度

W3

毫米

≯0.03

千分表测量

零部件外观检查

W2

无裂纹,锈坑,锈污,

气孔等缺陷,几何尺

寸符合图纸

观察检察

弹簧的自由高度偏差

≯0.5

游标卡尺

弹簧两端面对中心

线垂直度

<5/1000

平板宽座角尺塞尺

动静环密封端面

十分光洁,无任何划痕

观察检查

弹簧安装

在弹簧座内无歪斜,

卡涩

密封圈

无划痕,损伤

分项总评

共检验主要项目个,其中优良个,一般项目个,其中优良个,本分项工程检验项目优良率为%,本分项工程评为级。

施工负责人

班组

专业

厂部

冷油器供水泵检修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

共4页第2页

工程名称

分项工程名称

施工部门

施工日期

检验项目

性质

单位

质量标准

检验方法和计量器具

实测结果

单项

评定

合格

优良

检修前

检修后

离心泵检修组装

叶轮密封环处和轴套外圆处径向晃度

≤50

W3

毫米

≯0.05

千分表测量

≤120

≯0.06

≤260

≯0.08

≤500

≯0.10

轴的弯曲度

≯0.025

密封环与泵壳间隙

0.00~0.03

游标卡尺

密封环定位销钉

锁紧

观察

密封环的轴向间隙

毫米

大大于轴窜动量0.50~1.00

推拉法测量

密封环与叶轮单侧径向间隙

一般要求

(1~1.5)/1000,且

不小于轴瓦顶部间隙

游标卡尺,塞尺或百分表

Df=Φ120~180

0.20~0.30

Df=Φ180~260

0.25~0.35

Df=Φ260~360

0.30~0.40

叶轮的固定锁径

锁紧装置完好,紧固

可靠

观察

接合面定位销

接触紧密,良好

接合面垫料厚度

应保证有关部件的

紧力

游标卡尺测量

接合面紧固

均匀

分项总评

共检验主要项目个,其中优良个,一般项目个,其中优良个,本分项工程检验项目优良率为%,本分项工程评为级。

施工负责人

班组

专业

厂部

冷油器供水泵联轴器找中心偏差质量检验评定表

共4页第3页

工程名称

分项工程名称

施工部门

施工日期

工序

检验项目

性质

质量标准

检验方法和计量器具

实测结果

单项

评定

合格

优良

检修前

检修后

联轴器

检查

径向晃度

<0.06

千分表测量

端面飘偏

<0.06

弹性圈柱销联轴器检查

弹性圈与柱销紧力

毫米

一般为0.20~0.40

游标卡尺

弹性圈外径偏差

毫米

≯0.20

游标卡尺测量圆柱销的弹性圈

弹形圈与联轴器螺孔单侧间隙

毫米

0.5~1

当弹性圈紧联轴器螺孔同一侧时测

找中心(读数为对面读数差最大值)

中心偏差

 

H1

毫米

0.05

百分表

端面张口

0.06

塞尺

分项总评

共检验主要项目个,其中优良个,一般项目个,其中优良个,本分项工程检验项目优良率为%,本分项工程评为级。

施工负责人

班组

专业

厂部

冷油器供水泵试运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

共4页第4页

工程名称

分项工程名称

施工部门

施工日期

检验项目

性质

单位

质量标准

检验方法和

计量器具

实测结果

单项

评定

合格

优良

检修前

检修后

电动机空负荷试运

按电气要求空负荷试运合格,旋转方向正确

盘转子

灵活,无磨损,卡涩

手盘动

出口压力

达到额定值,且稳定

观查压力表

内部音响

声音正常,无磨擦,特殊振动,冲击现象

监听

电动机工作电流

不超过额定值

观察电流表

轴承振动

转速n≤1000

主要

毫米

≯0.10

≯0.07

振动表测量,一般测量垂直方向,立式泵应测量0度,90度两个方向

1000

≯0.08

≯0.06

2000

≯0.06

0.04

采用润滑油脂的

轴承温度

摄氏度

≯80

手感,必要时用温度表测量

采用润滑油的

油温

≯7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