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佳兴外国语学校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650911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27.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佳兴外国语学校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佳兴外国语学校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佳兴外国语学校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佳兴外国语学校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佳兴外国语学校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佳兴外国语学校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佳兴外国语学校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佳兴外国语学校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佳兴外国语学校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佳兴外国语学校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

成都石室佳兴外国语学校

高二生物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1—30题,每小题1分,31—35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2016年7月23日,北京延庆区八达岭野生动物园发生的老虎咬人事件,造成一死一重伤。

在这只老虎的身体中占体液总量比例最大的是

A.细胞内液B.组织液C.血浆D.淋巴液

2.体液是动物及人体内含有的液体,它包括

①细胞内液②血浆③淋巴④组织液⑤消化液

A.①③⑤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3.2016年8月7日,我国选手张梦雪在巴西里约女子10米气手枪决赛中为中国队赢得首金。

张梦雪平时训练刻苦,手掌经常磨出“水泡”,若要水泡自然消失。

此时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渗入

A.组织细胞B.毛细血管和各级动脉、静脉

C.各级动脉和静脉D.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4.下列关于内环境的说法,正确的是

A.肝脏细胞生活的环境是组织液和细胞内液,其都属于内环境

B.任何生物的细胞只有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C.人体表皮细胞直接与外界接触,但不能直接从外界获取营养物质

D.口服药物进入胃就进入了内环境

5.接种乙肝疫苗进行肌肉注射,药物一般直接进入

A.组织液B.淋巴液C.血液D.细胞内液

6.2016年8月8日,里约奥运会女子跳水双人三米板决赛,吴敏霞/施廷懋的组合以345.6分的总成绩获得该项目的冠军,为中国代表团摘得了本届奥运会的第二枚金牌。

她们完成跳水动作的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A.刺激B.反射C.反射弧D.条件反射

7.当呼吸道黏膜受到机械刺激或化学刺激后,产生的兴奋传到延髓的相关中枢,进而会引起呼吸肌快速收缩、舒张,产生咳嗽反射。

下列关于该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

A.引起咳嗽反射的感受器位于呼吸道黏膜上

B.传入神经兴奋部位膜内侧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同

C.兴奋由传入神经元传递给传出神经元必须经过突触结构

D.神经细胞兴奋时,细胞内Na+浓度高于细胞外

8.下图表示一种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若在图中箭头处施一强刺激,则图中a、b、c、d、e能检测到兴奋的有几处

A.2处B.3处C.4处D.5处

9.下列与人体高级神经中枢无直接联系的活动是

A.憋尿B.针刺缩手C.谈虎色变D.过目不忘

10.下列关于人体神经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K+外流是大多数神经细胞产生神经冲动的主要原因

B.正常机体的神经冲动在反射弧中可双向传导

C.神经递质的释放与生物膜的流动性关系密切

D.大脑皮层H区受损则无法形成听觉

11.在人的脑内有一类突触只有突触结构而没有信息传递功能,被称为“沉默突触”。

上海科学家破解了神经元的“沉默突触”沉默之谜。

请你推测“沉默突触”不能传递信息的原因

①突触小体内没有细胞核②突触后膜缺少相应的糖蛋白③突触前膜缺乏相应的糖蛋白

④突触小体不能释放相应的递质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2.研究表明,塑化剂会使男孩出现女性化行为倾向,女孩出现性早熟等症状。

塑化剂对人体的上述影响与某种激素的生理作用相似,由此可推测,该激素是

A.雄性激素B.雌性激素C.生长激素D.甲状腺激素

13.一个人的手掌触到裸露的电线(110V)会立即反射性地紧握电线,被解救后他再次看到裸露的电线,会立即反射性地把手缩回。

对这两个反射的正确叙述是

A.两个反射中枢都在脊髓B.两个反射中枢都在大脑

C.前一个反射中枢在脊髓,后一个反射中枢在大脑

D.前一个反射中枢在大脑,后一个反射中枢在脊髓

14.沃泰默切断狗小肠与胰腺之间的神经联系只留下血管,向小肠注入盐酸引起了胰液的分泌,而将盐酸直接注入血液中,没有引起胰液的分泌。

对这一结果,科学的解释是

A.盐酸引起胰液的分泌是神经调节的过程

B.盐酸直接刺激了胰腺分泌胰液

C.盐酸刺激小肠黏膜产生了促胰液素进而调节胰腺分泌胰液

D.盐酸被小肠吸收,经血液循环刺激了胰腺分泌胰液

15.下列生理活动一般不会受下丘脑影响的是

A.甲状腺激素的分泌B.生物节律C.维持身体平衡D.细胞外液渗透压的稳定

16.如图曲线表示一只成年雄性狗血液中两种激素的含量变化,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A物质可能是由下丘脑分泌的

B.A、B两种物质的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

C.B的变化对分泌A的内分泌腺有反馈调节作用

D.B物质主要是由睾丸分泌的

17.下图为动物的生理过程示意图,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激素X是促性腺激素,激素Y为雌性激素

B.激素Y到达靶细胞后,其跨膜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

C.该生理过程中存在反馈调节

D.长期注射激素Y会导致性腺衰退

18.在冬天,我国的北方农村常用煤炉取暖,若不重视保持空气流通的话,尤其是晚上很容易导致一氧化碳中毒。

给一氧化碳中毒的病人进行输氧时,要在纯氧中混入5%的二氧化碳气体,以维持呼吸中枢的兴奋,这主要是利用

A.体液调节B.神经调节C.激素调节D.内分泌调节

19.如图表示人体皮肤在不同环境温度下维持体温的方式。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从上图可知,人体在炎热和寒冷条件下均主要靠体液调节维持体温

B.从甲到乙是机体散热的唯一途径,从丙到丁表示机体产热途径

C.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体温感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

D.甲和丙表示在寒冷环境中,此时人体维持体温消耗的能量少于乙和丁

20.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地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破坏力最大的地震,也是继唐山大地震后伤亡最严重的一次地震。

地震时,常会导致大片房屋崩塌,伤者掩埋在土石下,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因长时间未进水,伤者处于脱水状态,血浆渗透压过高

B.在移开重物前,应先为伤者静脉滴注生理盐水

C.刚获救时,伤者体内的抗利尿激素减少,尿量增多

D.人体组织受到长时间的挤压时,会产生毒素并破坏人体稳态

21.初为人母的年轻妈妈都有这样的体会,新生儿在出生后六个月内一般不易感染某些传染病,这是因为

A.病原体不感染新生儿B.新生儿的皮肤和黏膜有极强的杀菌力

C.新生儿体内免疫系统十分健全D.在胎儿期从母体血液中就获得了抗体

22.烧伤后的伤口容易化脓的主要原因是受绿脓杆菌的感染,头孢菌素是临床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抗生素。

用药前一般会对病人做过敏实验和细菌耐药实验。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淋巴细胞接受绿脓杆菌刺激后形成的浆细胞会使绿脓杆菌裂解死亡

B.吞噬细胞接受绿脓杆菌刺激后会将相关信息呈递给其他免疫细胞

C.用药前做耐药实验的原因是抗生素滥用诱导细菌发生耐药突变

D.对头孢菌素过敏的患者使用头孢菌素后机体不再发生免疫反应

23.2016年3月,全球首个肠道病毒71型(EV71)灭活疫苗正式投入市场,启动仪式在云南昆明举行。

该疫苗的上市,对于有效降低EV71引起的手足口病的发病,具有重要意义。

下列有关EV71(遗传物质是RNA)的叙述,错误的是

A.该病毒入侵人的细胞时,由效应T细胞发挥作用

B.该疫苗有能引起人特异性免疫反应的抗原

C.EV71结构简单,体内不含细胞器

D.EV71再次侵入人体时,记忆细胞能迅速产生大量抗体

24.小明在今年夏天青岛的夏令营吃海鲜后出现胸闷、气急和呼吸困难等过敏反应症状。

以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吃海鲜引起过敏反应的主要原因是机体免疫防御功能低下

B.机体初次接触海鲜后,活化的浆细胞分泌淋巴因子

C.吃海鲜引起的病理性免疫反应,具有特异性和记忆性

D.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触海鲜后会发生自身免疫反应

25.西班牙的科学家们发现,他们研制出的一种新型艾滋病疫苗MVA-B能够降低艾滋病病毒(HIV)的感染程度。

下列关于HIV和艾滋病的说法正确的是

A.艾滋病患者出现的病症通常与其他病原体感染有关

B.HIV侵入人体后存在潜伏期,原因是潜伏期HIV不能复制

C.HIV侵染T细胞,因此艾滋病患者仍保留完整的体液免疫

D.接种MVA-B后机体通过记忆细胞直接消灭入侵的HIV

26.骨髓移植是目前治疗白血病的有效方法。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化学致癌因子和物理致癌因子都可以诱发白血病

B.输入患者体内的异体骨髓相当于抗原物质

C.骨髓捐献者提供的有效成分是造血干细胞

D.骨髓移植后应设法增强病人免疫系统的功能,以防止病原体的感染

27.为了验证胚芽鞘尖端确实能产生促进生长的某种物质,用胚芽鞘和琼脂块等材料进行实验时,对照实验的设计思路是

A.完整胚芽鞘分别置于单侧光照射和黑暗条件下

B.胚芽鞘尖端和未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

C.未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和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

D.胚芽鞘尖端和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

28.匈牙利学者拜尔(Paal)在1914一1918年间进行植物生长的实验研究,曾在黑暗条件下,将切下的燕麦胚鞘尖端移到切口的一侧,胚芽鞘会向另一侧弯曲生长(如图).这个实验证明

A.尖端能产生某种“影响”

B.合成“影响”不需要光照

C.弯曲生长是因为“影响”分布不均匀造成的

D.“影响”不能促进胚芽鞘的生长

29.植物表现出顶端优势现象的原因是

A.顶端阳光充足,有利于生长

B.顶端蒸腾作用强,水肥多

C.顶端产生生长素多,促进生长

D.顶端产生生长素向侧芽运输,抑制侧芽生长

30.下列对“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预实验时要设置空白对照组,目的是为正式实验探究适宜的浓度范围

B.可能出现不同生长素类似物浓度处理后,生根状况相同的实验结果

C.假设最适浓度为10-3mol/L,则用此浓度的溶液与清水做对照实验进行验证

D.插条分别在不同浓度梯度的溶液中浸泡的时间应一致

31.将电流计的两个电极分别放置在神经纤维膜外的a、c两点,c点所在部位的膜已损伤,其余部位均正常。

如图为刺激前后的电位变化,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兴奋传到b点时记录仪的指针将向左侧偏转

B.损伤部位c点的膜外电位为负电位

C.兴奋的产生与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改变有关

D.结果表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

32.在用脊蛙(去除脑保留脊髓的蛙)进行反射弧分析的实验中,破坏缩腿反射弧在左后肢的部分结构,观察双侧后肢对刺激的收缩反应。

结果如下表:

刺激部位

反应

破坏前

破坏后

左后肢

左后肢收缩

右后肢收缩

左后肢不收缩

右后肢不收缩

右后肢

左后肢收缩

右后肢收缩

左后肢不收缩

右后肢收缩

上述结果表明,反射弧被破坏的部分可能是

A.感受器B.传入神经和感受器C.效应器和传入神经D.效应器

33.Graves病又称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是由患者所产生的某种抗体X与甲状腺细胞膜上的某种激素的受体Y结合,致使甲状腺细胞持续被激发,产生高水平激素Z所致。

对患者使用寡核苷酸UDP可减弱Graves病的症状。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激素Z表示促甲状腺激素B.Y是促甲状腺激素的特异性受体

C.UDP可能会抑制X的分泌D.患者代谢增强,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

34.研究表明甘氨酸能使处于静息状态的突触后膜上Cl-通道开放,如图为两个神经元之间局部结构的放大。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甘氨酸作为神经递质可使突触后膜膜外电位由正变负

B.该过程能体现细胞膜具有完成细胞内信息交流的功能

C.静息状态时神经细胞膜主要对K+具通透性造成K+内流

D.甘氨酸与突触后膜上相应受体结合导致Cl-通道的开启

35.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刚宰杀的家兔探究影响促甲状腺激素(TSH)分泌的因素,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下列分析中不合理的是

A.3号瓶、4号瓶、5号瓶对比说明甲状腺激素和下丘脑影响TSH的分泌

B.2号瓶和5号瓶对比说明垂体对下丘脑分泌TSH有促进作用

C.1号瓶、2号瓶、3号瓶对比说明TSH是由垂体分泌的

D.3号瓶、4号瓶对比可知,甲状腺激素对TSH的分泌有抑制作用

36.GLUT﹣4是细胞膜上转运葡萄糖的载体.胰岛素浓度升高时,GLUT﹣4从细胞内的囊泡转移到细胞膜上;胰岛素浓度降低时,GLUT﹣4通过细胞膜内陷重新回到囊泡.如图为胰岛素作用机理模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胰岛素可以通过调控细胞膜上GLUT﹣4的数量来调节血糖的浓度

B.胰岛素作为信息分子,可直接参与细胞内的代谢过程

C.GLUT﹣4从囊泡转移到细胞膜上的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

D.GLUT﹣4合成障碍的糖尿病患者,可通过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

37.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2,4-D对迎春花进行插条生根的研究,其实验结果如图。

其中1、2、3、4组分别是培养环境中2,4-D浓度为a、b、c和清水组的生根数量。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示说明实验中2,4-D浓度关系为a

B.实验结果表明浓度b是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C.实验结果表明,植物体产生的2,4-D与生根有关

D.实验结果可说明,2,4-D对根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

38.为研究赤霉素(GA3)和生长素(IAA)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切取菟丝子茎顶端2.5cm茎芽,进行无菌培养(图1)。

实验分为A、B、C、D四组,每组用不同浓度的激素处理30天后测量茎芽长度(图2)。

研究还表明:

当药物完全抑制DNA复制后,GA3诱导的茎芽生长被抑制了54%。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用激素处理时,应将IAA加在培养液中

B.图2的数据表明GA3和IAA都促进生长,IAA的作用没有表现出两重性

C.B组表明两种激素联合处理对茎芽生长的促进作用是IAA单独处理的2倍

D.GA3影响茎芽生长的方式是促进细胞分裂和细胞伸长

39.将一批北京丰台玉米种子置于黑暗中萌发,并测得胚芽鞘与幼根中各部分生长素含量如图A所示。

切除玉米胚芽鞘的顶端,然后在其左侧放置含有不同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如图B所示保持在黑暗中12h。

胚芽鞘向右弯曲生长,弯曲角度α与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的关系如图C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图A和图C的结果都说明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B.调节根尖伸长区细胞伸长生长的生长素来源于胚芽鞘尖端

C.图B所示的实验在黑暗条件下进行是为了排除光照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D.上述实验说明种子萌发受到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等共同作用

40.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μm的颗粒物,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易通过肺部进入血液。

目前PM2.5己成为空气污染指数的重要指标。

下列有关PM2.5的推测不合理的是

A.PM2.5进入人体的肺泡中时还没有进入人体的内环境

B.PM2.5可能成为过敏原,其诱发的过敏反应属于免疫异常

C.颗粒物中的一些酸性物质进入人体血液会导致血浆呈酸性

D.颗粒物进入呼吸道引起咳嗽属于非条件反射,其中枢不在大脑皮层

二、简答题(共50分)

41.(11分)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神经细胞受到有效刺激后产生兴奋,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___________的形式传导,在神经细胞间通过___________(结构)传递。

(2)神经中枢内,由多巴胺能神经元参与形成的突触,以多巴胺为递质,对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起抑制作用;由胆碱能神经元参与形成的突触,以乙酰胆碱为递质,对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起兴奋作用。

研究认为,帕金森病患者运动神经中枢中的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引起多巴胺含量____________,而乙酰胆碱对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持续性起_____________作用,导致患者肌张力增高。

根据以上叙述和你学过的相关知识,理论上帕金森病的治疗思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研究人员认为帕金森病的发生与机体免疫有关,患者体液免疫产生的自身抗体可能导致帕金森病加重。

为此研究人员进行了如下动物实验,结果见下表:

注射生理盐水的正常小鼠血清

注射MPTP的正常小鼠血清

注射生理盐水的正常小鼠多巴胺能神经元表面蛋白

+

注射MPTP的正常小鼠多巴胺能神经元表面蛋白

+

注:

1、MPTP是一种神经毒素,能够破坏多巴胺能神经细胞导致实验小鼠出现类似帕金森病的症状。

2、“+”表示出现抗原抗体反应,“-”表示无抗原抗体反应。

①正常小鼠注射MPTP后,免疫系统的______________分泌产生了抗MPTP的抗体。

实验显示,该抗体能够与小鼠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抗原抗体反应。

②实验结果表明,注射MPTP的正常小鼠多巴胺能神经元表面蛋白___________(填“发生”或“不发生”)改变;帕金森病小鼠的抗体_______(填“会”或“不会”)导致帕金森病加重。

(4)综上分析,帕金森病与神经调节及_________________异常有关。

42.(9分)美国神经生物学家埃里克•坎德尔因对海兔缩鳃反射的习惯化和敏感化的杰出研究,获得200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敏感化是指人或动物受到强烈的或伤害性刺激后,对其他刺激的反应更加敏感。

下图1表示海兔缩鳃反射敏感化的神经调节模式图,图2表示短期敏感化前后有关神经元轴突末梢的生理变化。

(1)图1中最简单的反射弧只含有____个神经元,海兔缩鳃反射弧中的效应器为_________。

若在图1中的c处给予适宜的电刺激,图中a、b、d三处能检测到电位变化的是______处。

(2)图2显示,当海兔受到强烈的或伤害性刺激后,易化性中间神经元轴突末梢释放5-HT,这种信号分子与感觉神经元轴突末梢上的_______结合后,引起Ca2+内流量增加,从而使感觉神经元轴突末梢发生易化,即末梢释放神经递质的量______________。

(3)如果实验中不小心将海兔缩鳃反射效应器中的某一处损坏,刺激喷水管时鳃不再发生反应。

此时,若刺激图1中的a处,在运动神经末梢的最末端检测不到电位变化,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2分)受损;若直接刺激鳃,鳃没有反应,表明鳃受损;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表明运动神经末梢与鳃的接触部位受损。

43.(8分)春节过后,大多数地方出现了“倒春寒”,给人们在户外活动带来了诸多不便。

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在户外我们感到寒冷,是因为低温刺激冷觉感受器时,受刺激部位的细胞膜外电位变为_________,从而产生神经冲动,并传入_____________形成冷觉,该传导方向是_________(填“单”或“双”)向的。

(2)在寒冷环境中,下丘脑分泌的________________增加,作用于________细胞,其产生的激素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增加,引起组织细胞代谢增强以维持体温。

下丘脑还可以产生_________激素,调节水的平衡。

(3)通常情况下,人体的血糖浓度是_____________g/L,当血糖浓度降低时,下丘脑通过相关神经刺激______________释放胰高血糖素,从而使血糖浓度升高。

44.(11分)脊髓灰质炎(俗称“小儿麻痹症”)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的急性传染病,口服“糖丸”可以预防该病。

“糖丸”其实是将脊髓灰质炎病毒的致病力减弱后做成的疫苗,即脊髓灰质炎减活疫苗。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脊髓灰质炎病毒主要侵染脊髓灰质中传出神经元的细胞体,所以严重的脊髓灰质炎患者会出现下肢_________(填“能”或“不能”)正常运动,对外界刺激__________(填“有”或“无”)感觉。

(2)从免疫学的角度看,“糖丸”中的活病毒相当于__________,侵入人体后,首先识别并对其发起攻击的免疫细胞是__________,部分B细胞会在病毒的刺激和__________的共同作用下增殖分化为。

(3)“糖丸”要用冷开水溶解后送服,切忌用热开水溶化,原因是。

(4)预防脊髓灰质炎还有一种疫苗是将脊髓灰质炎病毒杀死后制成的,称为“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该疫苗通过肌肉注射进行预防接种。

分析这两种疫苗的制备方式,可以推知:

①__________(填“减活”或“灭活”)疫苗接种后对人体的作用更接近自然感染过程;要产生相同的免疫效果,在接种剂量上__________(填“减活”或“灭活”)疫苗要加大。

②在刺激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方面,__________(填“减活疫苗”、“灭活疫苗”或“两者都”)能刺激人体产生体液免疫,_________(填“减活疫苗”、“灭活疫苗”或“两者都”)能刺激人体产生细胞免疫。

45.(11分)为了研究细胞分裂素的生理作用,研究者将菜豆幼苗制成的插条插入蒸馏水中(图1),对插条的处理方法及结果见图2。

(1)细胞分裂素是一种植物激素。

它是由植物体的特定部位产生,再被运输到作用部位,对生长发育起作用的。

(2)制备插条时除去根系和幼芽的主要目的是,插条插在蒸馏水中而不是在营养液中培养的原因是(2分)。

(3)从图2中可知,对插条进行的实验处理包括(2分)。

(4)在实验I中,对A叶进行实验处理,导致B叶。

该实验的对照处理是。

(5)实验Ⅲ、Ⅳ的结果表明,B叶的生长与A叶的关系是:

(2分)。

成都石室佳兴外国语学校

高二生物2016—2017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90分钟)

2016.11

题号

总分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1—30题,每小题1分,31—40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题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答案

二、简答题(共50分)

41.(11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构)。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填“发生”或“不发生”)_________________(填“会”或“不会”)。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9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