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混凝土施工方案试验段.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650590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7.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沥青混凝土施工方案试验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沥青混凝土施工方案试验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沥青混凝土施工方案试验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沥青混凝土施工方案试验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沥青混凝土施工方案试验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沥青混凝土施工方案试验段.docx

《沥青混凝土施工方案试验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沥青混凝土施工方案试验段.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沥青混凝土施工方案试验段.docx

沥青混凝土施工方案试验段

试验段沥青混凝土方案报审表

承包单位:

合同号:

监理单位:

编号:

致:

监理工程师

现报上试验段沥青混凝土工程的技术、工艺方案,方案详细

说明和图表,请予审查和批准。

附件:

试验段沥青混凝土施工方案

 

承包人:

日期:

专业监理意见:

 

专业监理监理:

日期:

审查意见:

 

总监理工程师:

日期:

 

试验段沥青混凝土施工方案

合同段(桩号)

 

施工单位:

施工负责人:

编写人:

日期:

试验段沥青混凝土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二、试验段目的

(1)确定适宜的施工机械类型、数量,劳动力组合方式。

(2)通过试拌确定拌和机的操作工艺。

(3)通过试拌确定拌和机的上料速度、拌和数量、拌和时间、生产能力、拌和温度等,检测拌和机的各控制系统是否有效运转,验证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提出生产用的标准配合比和最佳沥青用量。

(4)通过试铺确定摊铺的操作方式、摊铺速度,初步振捣夯实的方法和强度等。

(5)通过试铺,确定压实机具组合、压实工艺、碾压速度、松铺系数等。

(6)确定施工缝的处理方法。

(7)确定单位工作量与工作效率,修订施工组织计划。

(8)全面检查材料及施工工艺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9)检查施工组织中质量保证体系、安全保证体系、环境保证体系等的运行情况,检查各种资源的配置及有效性情况。

(10)通过检测,获得试验段所需要的各项指标及参数。

三、试验段准备工作

1、人员

沥青混凝土施工相关人员表

职务

分管工作

姓名

项目经理

主管项目部工作

技术负责人

技术管理

技术负责人

技术管理

拌合站负责人

负责沥青混合料生产

试验室负责人

实验室

前仓负责人

负责沥青混凝土施工

后仓负责人

负责沥青混合料施工

安全负责人

负责现场安全

施工队伍劳力安排及分工表

摊铺组

队长1人

施工员2人

准备

下承层清扫、洒白灰线、挂线6人。

摊铺

摊铺机司机2人;指挥车及清理履带、非接触式平衡梁探头下杂物4人;看找平仪2人(同时负责松铺厚度);把边4人(负责边部处理及摊铺面处理);温度检测2人;

碾压

压路机司机2人;指挥压路机及表面处理、平整度控制2人;擦脚轮2人

拌和组

队长1人

施工员1人

机械

装载机司机2人。

拌和

拌和站操作手2人;指挥上料、装车人员4人。

辅助人员4人;烧锅炉1人。

运输组

汽车司机20人。

2、设备

沥青混凝土施工主要设备表

序号

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台)

技术情况

1

拌合楼

3000

1

2

摊铺机

LT7500

1

4

胶轮胎压路机

YL26

2

5

双钢轮压路机

12T

2

6

运输车

双桥

20

7

同步碎石封层车

CB840

1

8

乳化沥青洒布车

XA5109G

1

9

水车

7.5M3

1

3、材料

(1)粗、细集料应分类堆放和供料,取自不同料源的集料应分开堆放,应对每个料源的材料进行抽样试验,并应经工程师批准。

(2)按目标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验证三个阶段进行试拌、试铺后,进行大批生产。

(3)每种规格的集料、矿料和沥青都必须分别按要求的比例进行配料。

沥青混凝土路面下面层所用沥青为70号A级道路石油沥青,透层油、粘层油采用乳化沥青。

石油沥青、乳化沥青技术要求如下:

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

指标

单位

沥青标号70号A级

实验方法

针入度(25℃,5s,100g)

0.1mm

60~80

JTJT0604-2000

﹟针入度指数PI

-1.5~+1.0

JTJT0604-2000

软化点(R&B)不小于

47

JTJT0606-2000

﹟60℃动力粘度不小于

Pa.s

180

JTJT0620-2000

﹟10℃延度不小于

Cm

15

JTJT0605-1993

15℃延度不小于

cm

100

JTJT0605-1993

蜡含量(蒸馏法)不大于

%

2.2

JTJT0615-2000

闪点不小于

260

JTJT0611-1993

溶解度不小于

%

99.5

JTJT0607-1993

密度(15℃)

g/cm³

实测记录

JTJT0603-1993

薄膜加热试验163℃(5h)

质量损失不小于

%

0.8

JTJT0610-1993

针入度比不小于

%

65

JTJT0604-2000

﹟延度(10℃)不小于

cm

6

JTJT0605-1993

SHRP:

原样沥青

动态剪切70℃G/sinδ最小

Kpa

1.0

AASHTOTP5

PTFOT试验后

ASTMD2872

动态剪切70℃G/sinδ最小

Kpa

2.2

AASHTOTP5

压力老化后

AASHTOTP1

动态剪切25G*sinδ最大

Kpa

5000

AASHTOTP5

蠕变劲度-12℃M值

最大

Mpa

300

AASHTOTP1

最小

Mpa

0.3

AASHTOTP1

路用性能分级

PG70-22

注:

1..SHRP指标作为代理商或供应商对每批次沥青结合料的质量承诺,其余常规指标作为施工质量控制。

2.“﹟”项目要检验,但不作为质量控制指标。

乳化沥青技术要求

试验项目

单位

透层油(PA-2)

粘层油(PC-3)

试验方法

破乳速度

慢裂

快裂或中裂

T0658

粒子电荷

阴离子(-)

阳离子(+)

T0653

筛上残留物(1.18mm筛)不大于

%

0.1

0.1

T0652

粘度

恩格拉粘度计E25

1~6

1~6

T0622

道路标准粘度计G25.3(S)

8~20

8~20

T0621

蒸发残留物

残留分含量不小于

%

50

50

T0651

溶解度不小于

%

97.5

97.5

T0607

针入度(25℃)

0.1mm

80~100

60~80

T0604

延度(15℃),不小于

cm

40

40

T0605

与粗集料的粘附性,裹覆面积,不小于

2/3

2/3

T0654

常温储存稳定性

1d不大于

%

1

1

T0655

5d不大于

%

5

5

T0655

橡胶屑技术指标

检测项目

单位

技术指标

相对密度

g/cm³

1.1-1.3

水分

%

﹤1

金属含量

%

﹤0.05

纤维含量

%

﹤1

灰分含量

%

≤8

丙酮抽出物

%

≤22

碳黑含量

%

28-38

橡胶含量

%

≥42

橡胶粉筛分规格

筛孔尺寸

通过百分比,%

2.00mm

100

1.18mm

65-100

600µm

20-100

300µm

0-45

75µm

0-5

橡胶沥青应满足以下表技术要求。

橡胶沥青技术标准

检测项目

单位

技术指标

190℃旋转粘度

dPa.S

15-40

软化点(环球法)

52-74

针入度(25℃,100g,5g)

0.1mm

40-80

弹性恢复,25℃

%

﹥60

沥青混合料用粗集料质量技术要求

指标

单位

技术指标

试验方法

石料压碎值,不小于

%

30

T0316

洛杉矶磨耗损失,不大于

%

35

T0317

表现相对密度,不小于

2.45

T0304

吸水率,不大于

%

3.0

T0304

针、片状颗粒含量,不大于

%

20

T0312

水洗法﹤0.075mm颗粒含量,不大于

%

1

T0310

软石含量,不大于

%

5

T0320

与沥青的粘附性,不小于

4

T0663

具有一个以上破碎面颗粒含量,不小于

%

80

T0361

具有二个以上破碎面颗粒含量,不小于

%

60

T0361

沥青混合料用细集料质量要求

项目

单位

技术指标

试验方法

表现相对密度,不小于

2.45

T0328

含泥量(﹤0.075mm颗粒含量)不大于

%

5

T0333

砂当量不小于

%

50

T0334

沥青混合料用矿粉质量技术要求

项目

单位

技术指标

试验方法

表现密度不小于

t/m³

2.45

T0352

含水量不大于

%

1

T0103烘干法

粒度范围

﹤0.6mm

%

100

T0351

﹤0.15mm

%

90~100

﹤0.075mm

%

70~100

外观

无团粒结块

亲水系数

﹤1

T0353

塑性指数

﹤4

T0354

加热安定性

实测记录

T0355

沥青混合料矿料级配要求

级配类型

通过各筛孔(mm)的质量百分比

26.5

19.0

16.0

13.2

9.5

4.75

2.36

1.18

0.6

0.3

0.15

0.075

AR-AC13

100

100

90~100

70~87

28~42

15~25

-

8~15

-

-

3~8

AC-16C

100

90~100

76~92

60~80

34~62

20~48

13~36

9~26

7~18

5~14

4~8

橡胶沥青混合料技术指标

试验项目

单位

技术指标

油石比

%

7-9

击实次数(双面)

75

试件尺寸

Mm

Φ101.6mm×63.5mm

孔隙率VV

%

3-6

矿料间隙率VMA

%

≮18

稳定度MS

KN

≥4.5

浸水马歇尔残留稳定度

%

﹥80

动稳定度

次/mm

﹥3000

冻容劈裂强度比

%

﹥85

渗水系数

ml/min

﹤100

构造深度

Mm

﹥0.6

应力吸收层集料规格

方筛孔尺寸(mm)

级配

13.2

100

9.5

0~15

6.3

2.36

0~5

0.075

0~0.5

粗集料质量技术要求

检验项目

技术要求

石料压碎值(%),不大于

24

洛杉矶磨耗损失(%),不大于

28

视密度(t/m³),不小于

2.6

吸水率(%),不大于

2.0

对沥青的粘附性,不小于

4级

坚固性(%),不大于

12

针片状颗粒含量(%),不大于

15

水洗法﹤0.075mm颗粒含量(%)不大于

0.6

软石含量(%),不大于

3.0

四、路面粘层沥青施工

在沥青面层施工时,在水泥砼路面、路缘石侧面、沥青面层之间,为了保证层面之间的粘结强度,应浇洒粘层沥青。

洒布原则:

沥青路面上面层与下面层之间应洒布粘层油;下面层与水泥路面之间应洒布粘层油。

粘层沥青施工:

a.表面清理干静后均匀撒布粘层沥青,洒布用沥青洒布车完成,作到不过量、不漏洒,沥青选用满足技术规范的快裂阳离子乳化石油沥青(PC-3),其技术指标见下表。

沥青路面上面层与下面层之间喷洒用量为0.3-0.5kg/m2,下面层与水泥路面之间喷洒用量为0.6-1.0kg/m2。

乳化沥青粘层洒布后,应待破乳,水分蒸发完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b.撒布粘层沥青后严禁车辆和行人通过,保持路面清洁,严禁在路面潮湿或气温低于10℃时撒布粘层沥青。

c、透层油宜紧接在基层碾压成型后表面稍变干燥,但尚未硬化的情况下喷洒。

喷洒后通过钻孔或挖掘确认透层油渗透入基层的深度不小于5mm,并能与基层联接成为一体。

气温低于10。

C或大风天气,或即将降雨时不得喷洒透层油。

路面透(粘)层沥青应均匀铺洒,不得有花白、空缺;沥青用量按相应规范规定控制。

五、橡胶沥青应力层

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施工工艺

1、橡胶沥青的生产(同橡胶沥青混凝土)

2、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的施工

1)施工前准备

施工前,基面的处理必须满足规定要求,同时应彻底清除基面上的泥土、杂物,并确保基面的粗糙、干净、干燥。

需用的设备应进入待命状态,包括橡胶沥青洒布车、碎石撒布机、胶轮压路机。

2)施工工艺流程

(1)碎石

为保证撒布的石料与橡胶沥青的充分粘结,石料需预先预热温度在150℃-170℃。

(2)橡胶沥青的洒布

在处理好的基面上喷洒橡胶沥青。

橡胶沥青用量2-3kg/m2,可用碎石撒布车撒布。

根据试铺情况确定,以满铺、不散失为度,对于局部碎石撒铺量不足的地方,应人工补足。

最低撒布温度不低于120℃。

(3)碾压

采用26T轮胎压路机进行压实。

碎石撒铺后应立即进行碾压作业。

根据需要选择压路机的数量,施工中为了确保碾压的温度,要求胶轮紧随碎石撒布车后面碾压,距离不能超过5米,碾压遍数2-3遍为宜。

碾压时间要求

碾压温度

完成碾压时间

40℃以上

20分钟

18℃至40℃之间

10分钟

(4)清扫

碾压完毕后,清除多余的没有粘结的松散碎石,以避免影响与上层的粘结性能。

(5)开放交通要求

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的施工应与上面层沥青混凝土紧凑进行,中间不开放交通,若期间必须开放交通,须待碾压施工完成3小时后方可开放交通,但车速不宜超过25km/h。

3)注意事项

(1)施工时,气温和路面温度不易低于18℃。

(2)路面应洁净、干燥。

(3)应注意风速、风速应不能影响到工程的施工。

(4)雨天和即将下雨的天气不能进行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的施工。

六、沥青混凝土AC-16C下面层施工

(一)材料要求:

1)热拌站:

热拌站设置在K1692叙岭关隧道处。

2)沥青:

采用重交通道路石油沥青A级70号作为基质沥青。

3)粗集料:

采用破碎石,要求使用大型联合式碎石机,石质应坚硬、耐磨、洁净,形状接近立方体,应当分级堆放,其质量同橡胶沥青混凝土。

4)细集料:

采用破碎石加工的机制砂,细集料应耐嵌挤,颗粒饱满、粉尘含量低,其质量同橡胶沥青混凝土。

5)填料:

采用石灰石等碱性岩石磨细得到的矿粉,原材料中的泥土杂质必须除净,矿粉要求干燥、洁净,不起团,能从填料仓自由流出。

不得使用回收粉尘,为减少粉尘的排放量,在轧制石屑及碎石时,应当采用洁净的块状石料加工,并调整好碎石机工艺,尽可能减少粉尘的排放量。

矿粉质量要求见下表:

6)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沥青砼设计各种矿料比例为:

矿粉4.0%,0-5mm机制砂为40.0%,5-10mm碎石为14%,10-15mm碎石为20%,15-22mm碎石为22%,确定油石比为:

4.4%。

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应严格按照目标配合比设计阶段、生产配合比设计阶段、生产配合比验证阶段的步骤和要求进行,最后确定生产用的标准配合比,作为沥青混合料的生产控制和质量检验的标准。

现场混合料设计按双面各击实用75次的马歇尔法进行,配合比设计结果应满足设计各项指标及性能要求,根据现场室内配合比结果,进行生产配合比设计。

每天检测的矿料级配与经过验证的生产配合比的级配的差应控制在:

0.075mm±2%,≤2.36mm±6%,≥4.75mm±7%,如有偏差应及时调整级配,材料变化较大时应重新进行配合比设计。

(二)沥青砼下面层AC-16C施工方法及工艺:

施工准备--放样、摊铺机就位—混合料拌和—运输—摊铺—碾压—检验。

施工工艺框图:

施工放样

下承层准备

原材料准备

摊铺混合料

运输混合料

拌制混合料

设备准备

配合比设计

开放交通

交通管制

碾压

检测

(1)首先将各种规格的原材料送试验室进行抽检检查,并将送检合格的各种原材料送监理工程师批准。

(2)将符合要求的原材料按(0-4.75mm、4.75-9.5mm、9.5-16mm、16-26.5㎜)等不同的规格分开堆放。

分级界限可根据碎石机及热料仓的具体情况作适当调整,所有进场材料应进行均匀性及质量抽检,不符合技术要求的材料不得进场。

(3)拌合时各种规格的矿集料、矿粉和沥青都必须按批准的生产配合比准确计量。

(4)正式摊铺前前,在监理工程师批准的现场,摊铺一段长度为400米的试验路段,以检查沥青混合料的稳定性以及材料、机械施工工艺、施工质量等通否满足设计要求。

(5)混合料的拌合:

沥青混合料拌合采用间歇式沥青拌合机拌和,拌和能力为200吨/小时以上,在拌和开机前,应先检查沥青温度是否达到要求,然后开机空运行,干燥筒预热,同时检查各部位机械、设备、仪表是否运转正常,随后先进矿料、矿粉(加热温度在160-180摄氏度),进行试拌,检查仪表所打印的资料符合要求后,注入热沥青拌合沥青砼。

在拌和过程中要检查沥青混合料的油石比,矿料的级配以及温度是否达到设计要求,否则应进行调整,直到所拌合沥青混合料完全达到设计要求,无结团成块,无花白料或粗细集料的离析现象,达到出场温度方可出场。

(6)沥青混合料的运输:

a.拌和楼设置在处,施工地点在处,运距为公里,根据拌和楼产量及运距选择使用10辆双桥运输车运输混合料。

b.沥青混合料采用载重20T以上的自卸汽车运输。

在装料前应检查运输车辆是否运行正常,还要检查车厢是否清洁干净,以免将污物带入铺筑面。

为了防止沥青混合料粘结车厢,要在车厢内涂防粘薄膜剂。

在运距较远或气温较低时应加盖石棉蓬外,以减少温度损失,沥青混合料运到铺筑现场,由现场质检员进行温度以及外观的检查,并填写检查记录,经检查认定合格后才能使用。

卸料时应服从现场管理人员指挥,沥青混合料在现场经过转运机加温拌和后进行摊铺。

卸料过程中应挂空档,料车、转运机、摊铺机前进速度应协调一致。

c.运到摊铺现场的沥青混合料,应在当天或当班全部摊铺完,并碾压达到质量规范要求。

(7)沥青砼的摊铺:

1)摊铺采取单幅全宽度,无纵向接缝的方式摊铺,自动调平装置控制路面纵坡和平整度。

沥青下面层沥青砼摊铺采取“走钢丝”法进行。

在摊铺整个过程中都应严格控制摊铺机的运行速度和沥青混合料的温度,使所铺的沥青混合产表面平整,外观一致。

2)在摊铺沥青混合料的过程中随时检查摊铺质量,用三米直尺检查平整度,并作好记录,如发现有缺陷应立即进行处理。

3)在摊铺机无法进行摊铺的作业地方(即斜边切角)在经监理工程师同意后采用人工摊铺,但要注意平整度和厚度。

4)在整个摊铺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的控制:

a.高程和厚度控制:

在高程的测量过程中,由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测量人员对摊铺机的自动找平高程控制钢丝的高程进行详细的测量,同时在施工中配置专人巡视检查钢丝线的高程、松紧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减少钢丝的挠度,确保钢丝线高程与路线的纵坡、横坡平行一致。

每完成一层立即进行钻芯取样检查所铺层厚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铺筑厚度和高程的准确性。

b.平整度和温度控制

(1)由专人对控制摊铺机运行的钢丝进行高程和张紧度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校正,尽可能的减少其下挠程度,使钢线顺适,钢丝走势应同设计纵坡平行一致,从而保证所铺筑的路面与设计纵坡一致。

(2)摊铺机摊铺速度控制在2-3m/min范围内,以减少摊铺过程中的中途停机,从而真正的保证所摊路面的平整度。

(3)摊铺机在摊铺前或中途停机时间在30分钟以上时对熨平板进行加热处理,以防止熨平板将所铺路面拉毛。

(4)在摊铺前对下层路面进行平整度检查,对平整度值大于10mm的地段应预先进行找平处理。

(5)配备专人用三米直尺按每10米一个断面进行平整度检查,中面层误差值大于6mm,上面层误差值大于3mm的部位用压路机采取横向碾压或加振碾压的方法进行消除。

(6)为了降低沥青混合料运输过程中温度的散失,采取在运料车侧板加一层白铁皮,侧板与白铁皮间填入保温性材料,同时在运输过程中要加盖双层保温防尘的篷布。

装料结束后,立即用油布覆盖。

并派专人进行检查和测试出厂温度。

出厂温度到现场运输车内的混合料在运输过程的温度损失控制在5℃以下。

适当提高沥青混合料出厂温度:

普通沥青混合料控制在160℃~170℃。

混合料出厂温度高于195℃应废弃。

(7)配备专人对混合料的摊铺温度进行检测,并将其作为指导初压、复压、终压的有效依据,指导压路机的碾压作业。

(8)沥青砼的碾压:

沥青砼的碾压在摊铺成型后立即进行,由专人指挥进行,该人在严格控制碾压温度的同时指导压路机手控制碾压遍数,碾压速度,并对初压、复压、终压所用压路机的吨位作出最佳搭配。

碾压顺序应由纵向从低向高碾压.碾压过程中压路机不得在新铺的沥青面上转向、调头、左右移动位置或突然刹车和停留在温度高于70℃已经压过的混合料上。

1)初压:

用2台自重12T双钢轮双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初压温度控制在140-150℃,其结束温度温度控制在120℃以上,一档速度压两遍,每次重叠30cm左右,开启喷水装置对钢轮喷洒少量水以防混合料粘轮。

2)复压:

用2台26T胶轮压路机同时由两侧向中间进行碾压,混合料温度在120℃或略高于该值时开始复压,但其复压结束时的温度应不低于100℃,碾压时重叠1/2后轮宽度,碾压遍数依据实验路段的结果分不同层次分别控制。

3)终压:

用2台自重12T双钢轮双振动压路机碾压,终压工作接着复压进行,时速控制在5km/h以内,碾压两遍以消除轮迹,终压温度应控制在70℃以上。

振动压路机在已成型的沥青砼路面上行驶应关闭振动。

每铺完一层,工地实验室即时进行钻芯取样,检验所铺层的密实度和压实厚度,并将检验结果即时告诉现场负责人,以便更好的控制、指导以后的沥青砼施工。

(9)工作缝处理:

由于本工程为旧路改建工程,在摊铺时采用半幅施工的方法,在半幅施工时,路中心线处应事先设置模板,模板即可做为摊铺厚度的基准,又可在碾压时防止混合料向外推挤。

为了避免纵向接缝过多。

应自路边内向中心逐渐摊铺,并保持横向齐头向前进行。

边摊铺边用耙子找平,搂耙子时要做到轻重一致,按一个方向往返搂2~3次,达到平整即可,为防止造成粗料浮在表面,如遇少量大料要及时清理出去,撒在底层上,不要集中成堆,避免粗细不匀产生麻面。

纵向半幅施工时也可中间不设摸板,按照台阶式、斜坡式和毛茬见新等接缝方法施工。

但由于工作中断或摊铺的混合料的末端已冷却时,则采用垂直横缝的方式进行处理。

先用3米直尺检查接头段的平整度,划线确定剔除长度,用砼切缝机切割后人工清除多余混合料。

在下次行程开始摊铺前,首先在上次所切缝面上人工涂刷粘层沥青,再将摊铺机移至已摊工作面摆好(熨平板搁在已成型面上3-5cm),加热摊铺机熨平板,并用新拌的热料将横缝处覆盖几分钟,使其升温软化,然后方可进行新的摊铺作业。

在摊铺后应立即人工协助进行补洒细料找平处理。

碾压应先用1T的轻型压路机顺缝进行碾压,第一遍碾压时压路机轮子不应在新铺混合料面上超过10CM,然后再逐渐向新铺料表面移动。

同时用3m直尺检查其平整度,用人工撒补热料的方式找平。

使其平整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进行正常的纵向碾压。

在碾压过程中压路机必须是慢速档才能保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