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3.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650561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31.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3.docx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3.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3.docx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综合测评

题目

分数

得分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40分)

1.“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意思是()

A.解决矛盾只能用一种方法

B.分析矛盾是解决矛盾的关键

C.解决问题只能得到一种结果

D.解决问题的方法只对应于一种具体问题

2.人的实践将自然界分化成()

A.合规律的自然和不合规律的自然

B.无意识的自然和有意识的自然

C.自在的自然和人化的自然

D.缓慢变化的自然和迅速发展的自然

3.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一种或几种具体物体的观点属于()

A.辩证唯物主义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C.机械唯物主义

D.朴素唯物主义

4.马克思主义产生于()

A.封建主义社会小农经济开始解体

B.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初露萌芽

C.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成为主导趋势

D.经济全球化趋势在世界范围蔓延

5.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首先在于()

A.它为科学的发展提供了全部根据

B.它突出强调了科学的作用

C.它不带有任何偏见,力求实事求是

D.它结合了当代科学成果

6.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其中最主要的是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哲学成果。

黑格尔最卓越的贡献是()

A.哲学史上第一个以唯物主义形式系统阐述了辩证法

B.哲学史上第一个以唯心主义形式系统阐述了辩证法

C.哲学史上第一个以可知论形式阐述了历史观

D.哲学史上第一个以不可知论形式阐述了历史观

7.唯心主义把实践理解为()

A.纯粹精神的活动

B.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活动

C.被动地适应外部世界的活动

D.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

8.科学史上的“灾变论”的错误在于()

A.承认质变完成后还会有新的量变

B.承认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C.否认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D.否认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9.以下违背否定之否定规律的观点是()

A.先验论和反映论

B.循环论和直线论

C.一元论和二元论

D.经验论和唯理论

10.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相统一的基础是()

A.深刻性

B.实践性

C.终极性

D.学理性

11.以下不属于上层建筑的是()

A.哲学

B.数理化

C.文学艺术

D.道德

12.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最突出的表现是()

A.各种社会意识形式有自身的历史继承性

B.社会意识发展水平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有不平衡性

C.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发展不完全同步

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能动的反作用

13.任何客体都是现象和本质的统一体,这个特性决定了()

A.认识具有统一性和完整性

B.认识具有透彻性和尖锐性

C.认识具有感性形式和理性形式

D.认识具有多样性和灵活性

14.被比喻为“理性认识的细胞”的是()

A.感知

B.概念

C.判断

D.推理

15.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与机械唯物主义反映论的根本区别是()

A.对自然界的认识是无限的,对社会的认识是有限的

B.主张只存在没被认识的事物,不存在不能被认识的事物

C.坚持认识是对物质的反映

D.主张认识是反映与创造的统一

16.阶级是个历史范畴,这等于说()

A.阶级已经成为历史

B.阶级会象历史一样永恒地存在着

C.阶级会随着历史发展最终被消灭

D.阶级是在历史一定阶段产生出来的政治集团

17.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条件之一是占有丰富的感性材料,另一个条件是()

A.思想要和实际相结合

B.理论要为实际需要服务

C.采用科学的思维方法

D.要让群众掌握理论

18.马克思说:

“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

”这句话形象而深刻地说明了革命()

A.是一切事物发展的推动力

B.在社会发展中的重大作用

C.总是先于历史而发展

D.永远是历史的第一动力

19.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

A.在关键时刻能改变历史发展方向

B.在特定条件下对历史发展起决定作用

C.能够创造历史发展规律

D.以人民群众创造历史为前提

20.在实际认识过程中,()

A.认识分为纯粹的感性认识和纯粹的理性认识

B.没有纯粹的感性认识和纯粹的理性认识

C.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没有区分

D.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不能互相转化

21.商业资本是()

A.在资本主义的流通领域中发生作用的职能资本

B.在资本主义的生产领域中发生作用的职能资本

C.在资本主义的投资领域中发生作用的职能资本

D.在资本主义的工业领域中发生作用的职能资本

22.生产商品的抽象劳动创造商品的()

A.使用价值

B.价值

C.交换价值

D.名义价值

23.股份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是()

A.公司的代表大会

B.董事会

C.股民大会

D.股东大会

24.绝对地租就是()

A.租种优等土地必须缴纳的超额利润

B.租种任何土地都必须缴纳的地租

C.租种优等或中等土地必须缴纳的超额利润

D.租种土地必须连续至少十年缴纳的地租

25.商业利润的获得途径是()

A.商品销售价格高于生产价格

B.商品生产价格低于销售价格

C.商品购买价格高于销售价格

D.商品销售价格高于购买价格

26.产业资本家之所以竭力加速资本周转速度,其目的是()

A.剥削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

B.提高资本利用率以便节省预付资本

C.提高资源利用率以便节约资源消耗

D.提高市场占有率以便扩大企业影响力

27.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

A.成正比

B.成反比

C.相等

D.不成比

28.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可用公式表示为()

A.Ⅰ(v+m)=Ⅱc

B.Ⅰ(v+Δv+m/n)=Ⅱ(c+Δc)

C.Ⅱ(c+v+m)=Ⅰ(v+m)+Ⅱ(v+m)

D.Ⅰ(v+m)<Ⅱc

29.任何商品都是劳动产品,凝结在产品中的劳动叫做()

A.他人劳动

B.初次劳动

C.活劳动

D.物化劳动

30.预付资本的总周转是指()

A.预付不变资本的平均周转

B.预付可变资本的平均周转

C.全部固定资本的平均周转

D.预付资本各组成部分的平均周转

31.以下不是空想社会主义代表人物的是()

A.法国的圣西门

B.法国的傅立叶

C.英国的欧文

D.德国的黑格尔

32.资本主义国家宏观经济管理与调节的总任务是()

A.促进充分就业

B.实现经济增长

C.促进市场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

D.实现外贸平衡

33.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领导核心是()

A.工人阶级

B.工人阶级和全体劳动人民

C.马克思主义政党

D.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府

34.参与制是金融寡头的经济统治方式,它采取的是控制一定数量的()

A.股票

B.企业

C.银行

D.技术

35.垄断组织向国际化方向发展的主要载体是()

A.工业品公司

B.进出口公司

C.跨国公司

D.军用品公司

36.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管理和调控经济的主要机制是()

A.自由市场经济调节

B.制定经济政策与法令

C.国民经济计划化

D.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

37.共产主义社会的本质因素是()

A.实现社会单一的公有制

B.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C.劳动生产率的极大提高

D.按需分配

38.领导俄国十月革命并获得胜利的政党是()

A.俄国社会革命党

B.俄国社会民主党

C.俄国布尔什维克党

D.苏联共产党

39.共产主义只能建立在()

A.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上

B.生产力快速发展的基础上

C.生产力健康发展的基础上

D.生产力顺利发展的基础上

40.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最终奋斗目标是()

A.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

B.实现共产主义

C.消除三大差别

D.消灭剥削阶级

二、多选题(每题2分,共60分)

1.“马克思主义”一词的内涵包括()

A.马克思主义者共同创立

B.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创立

C.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成果

D.马克思主义继承者的理论成果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因为社会实践()

A.不断提出新的需要推动认识的发展

B.不断提供新的经验和新的观察

C.推动人的思维能力的发展

D.不仅改造客观世界,而且也改造着自身的认识能力

3.马克思恩格斯创立马克思主义的主观条件是()

A.为人类解放事业奋斗的崇高理想

B.勤奋好学,掌握人类创造的丰富的文明成果

C.勇于参加社会实践

D.具有领导工人运动的能力和经验

4.客观实在性是()

A.一切物质的共性

B.实际存在的恒定性

C.物质的唯一特性

D.客观存在的实体性

5.矛盾的同一性的含义有()

A.矛盾双方互相依存

B.矛盾双方互相贯通

C.矛盾双方互相限制

D.矛盾双方互相排斥

6.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前的哲学有两个分离,它们是()

A.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分离

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分离

C.唯物的自然观和唯物的历史观分离

D.形而上学和辩证法分类

7.对马克思主义产生影响尤为巨大的自然科学成就有()

A.有机化学

B.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

C.细胞学说

D.生物进化论

8.十九世纪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是()

A.圣西门

B.傅立叶

C.欧文

D.摩莱里

9.实践客体的特点包括()

A.主体性

B.客观性

C.对象性

D.社会历史性

10.评价杰出人物的方法有()

A.坚持历史主义原则

B.坚持阶级分析

C.坚持必然性和偶然性相统一的观点

D.坚持全面分析

11.正确表明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的作用的是()

A.一定数量的人口是社会生产的必要前提

B.人口状况能够加速社会的发展

C.人口状况能够延缓社会的发展

D.人口状况能够决定社会发展的方向

12.哲学本体论和哲学认识论的关系是()

A.两者不等同

B.两者不可分

C.本体论制约认识论

D.认识论表现本体论

13.以下属于再生资源的有()

A.煤炭资源

B.森林资源

C.草原资源

D.动植物资源

14.实践标准的相对性的含义包括()

A.实践只能相对部分认识作出检验

B.任何实践总是有局限性的

C.具体实践的检验具有反复性

D.只有部分实践能够检验认识

15.人和外部世界的关系是()

A.人创造自然界

B.人改变外部世界

C.人认识外部世界

D.人消灭自然界

16.真理是与客体相符合的认识,但这主要是指()

A.真理是和事物的内部联系相符合的认识

B.真理是和事物的外部联系相符合的认识

C.真理是与事物的本质相一致的认识

D.真理是与事物的现象相一致的认识

17.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包括()

A.资产阶级政治法律思想

B.资产阶级哲学

C.资产阶级经济思想

D.资产阶级文化教育思想

18.下列各项正确表述级差地租含义的有()

A.级差地租是与土地的不同等级相联系的地租

B.级差地租是农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

C.级差地租是租种优等地和中等地应缴纳的地租

D.级差地租是租种任何土地都需要缴纳的地租

19.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包括危机、萧条、复苏、高涨四个阶段,其中萧条阶段的特点是()

A.生产下降,企业倒闭

B.生产不再下降,企业停止倒闭

C.失业人数继续增加,信贷关系呆滞

D.失业人数不再增加,商品销售仍很困难

20.商业资本家的商业利润是()

A.产业资本家让渡的

B.产业部门工人创造的

C.来源于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D.合理运作商品资本的结果

21.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条件包括()

A.社会分工产生和存在

B.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所有者

C.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出现

D.自然经济全面解体

22.决定平均利润率高低的因素有()

A.各部门资本总量的多少

B.各部门劳动生产率的高低

C.各部门的利润率的水平

D.各部门的资本在社会总资本中所占的比重

23.劳动力属于()

A.不变资本

B.可变资本

C.流动资本

D.流通资本

24.20世纪五、六十年代,社会主义的发展()

A.使社会主义国家占世界人口三分之一

B.使社会主义制度在大规模建设中优越性明显

C.使劳动生产率较快地提高

D.个人收入迅速提高并接近西方发达国家

25.列宁晚年对社会主义建设提出的新构想有()

A.用合作化方式引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

B.实现国家的工业化、电气化

C.向资本主义学习一切有价值的东西来发展社会主义

D.建立新型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26.当代资本主义国家采取剥削、控制发展中国家的手法大多采取()

A.打着“援助”旗号实现对发展中国家的剥削和控制

B.赤裸裸地军事侵略和武装占领,疯狂奴役、剥削和掠夺殖民地

C.通过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掠夺发展中国家的原材料

D.占领发展中国家的商品销售市场

27.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实现是需要一定社会条件的,它()

A.只有在社会集体中才能实现

B.要以社会物质文明的全面发展为支撑

C.要以社会精神文明的全面发展为支撑

D.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真正实现

28.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共同具有的基本特征有()

A.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

B.劳动人民成为社会的主人

C.以集体主义为意识形态的核心

D.生产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29.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资本输出往往会在()

A.贷款时附加一些条件

B.贷款时规定贷款必须用于购买输出国的商品

C.获得可观利润后,还能稳定地获得高额贷款利息

D.金融银行网遍布世界条件下实现对世界的统治

30.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出现的根源有()

A.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

B.克服私人资本主义的一些局限性

C.劳动阶级的生活状况需要改善

D.维护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

试卷答案

一、单选题

1.“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意思是()

A.解决矛盾只能用一种方法

B.分析矛盾是解决矛盾的关键

C.解决问题只能得到一种结果

D.解决问题的方法只对应于一种具体问题

答案:

b

答案要点:

ACD三项的内容显然是不能成立的。

任何问题都有自己的特点,所以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人的实践将自然界分化成()

A.合规律的自然和不合规律的自然

B.无意识的自然和有意识的自然

C.自在的自然和人化的自然

D.缓慢变化的自然和迅速发展的自然

答案:

c

答案要点:

自在的自然是人类尚未进入的自然,人化的自然是人的活动影响到的自然。

3.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一种或几种具体物体的观点属于()

A.辩证唯物主义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C.机械唯物主义

D.朴素唯物主义

答案:

d

答案要点: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一种或几种常见物体看成是世界万物的本原。

4.马克思主义产生于()

A.封建主义社会小农经济开始解体

B.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初露萌芽

C.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成为主导趋势

D.经济全球化趋势在世界范围蔓延

答案:

c

答案要点: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标志是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资本主义初期大致在17世纪,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是在21世纪。

5.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首先在于()

A.它为科学的发展提供了全部根据

B.它突出强调了科学的作用

C.它不带有任何偏见,力求实事求是

D.它结合了当代科学成果

答案:

c

答案要点:

马克思主义消除了一切偏见和片面性,要求根据客观规律去认识和改造世界,但它不能为科学的发展提供全部根据。

强调科学的作用只能算是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之一。

结合了科学成果,不一定就能体现自身的科学性。

6.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其中最主要的是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哲学成果。

黑格尔最卓越的贡献是()

A.哲学史上第一个以唯物主义形式系统阐述了辩证法

B.哲学史上第一个以唯心主义形式系统阐述了辩证法

C.哲学史上第一个以可知论形式阐述了历史观

D.哲学史上第一个以不可知论形式阐述了历史观

答案:

b

答案要点:

虽然黑格尔完整、系统地阐述了辩证法的基本规律,但它的辩证法是与其唯心主义世界观相结合的。

7.唯心主义把实践理解为()

A.纯粹精神的活动

B.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活动

C.被动地适应外部世界的活动

D.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

答案:

a

答案要点:

BD都是马克思主义观点。

C是旧唯物主义观点。

8.科学史上的“灾变论”的错误在于()

A.承认质变完成后还会有新的量变

B.承认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C.否认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D.否认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答案:

d

答案要点:

AB都是正确观点。

“灾变论”是认为质变可以不需要量变积累而突然发生。

9.以下违背否定之否定规律的观点是()

A.先验论和反映论

B.循环论和直线论

C.一元论和二元论

D.经验论和唯理论

答案:

b

答案要点:

否定之否定规律主张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只承认前进性的是直线论,只承认曲折性的是循环论。

10.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相统一的基础是()

A.深刻性

B.实践性

C.终极性

D.学理性

答案:

b

答案要点:

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出发点和归宿。

11.以下不属于上层建筑的是()

A.哲学

B.数理化

C.文学艺术

D.道德

答案:

b

答案要点:

在社会意识形式中有阶级性的属于上层建筑,没有阶级性的不属于上层建筑,数理化没有阶级性。

12.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最突出的表现是()

A.各种社会意识形式有自身的历史继承性

B.社会意识发展水平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有不平衡性

C.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发展不完全同步

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能动的反作用

答案:

d

答案要点:

正确的、先进的社会意识能促进社会发展,错误的、落后的社会意识能阻碍社会发展,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最突出的表现。

13.任何客体都是现象和本质的统一体,这个特性决定了()

A.认识具有统一性和完整性

B.认识具有透彻性和尖锐性

C.认识具有感性形式和理性形式

D.认识具有多样性和灵活性

答案:

c

答案要点:

反映事物现象的是感性认识,反映事物本质的是理性认识。

14.被比喻为“理性认识的细胞”的是()

A.感知

B.概念

C.判断

D.推理

答案:

b

答案要点:

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是概念、判断和推理,有了概念才能进行判断和推理。

15.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与机械唯物主义反映论的根本区别是()

A.对自然界的认识是无限的,对社会的认识是有限的

B.主张只存在没被认识的事物,不存在不能被认识的事物

C.坚持认识是对物质的反映

D.主张认识是反映与创造的统一

答案:

d

答案要点:

A中内容不能成立,任何认识都是有限和无限的统一。

;C都不是两者的区别,而是两者的共性。

机械唯物主义承认认识是对物质的反映,但认为这种反映是消极被动的。

16.阶级是个历史范畴,这等于说()

A.阶级已经成为历史

B.阶级会象历史一样永恒地存在着

C.阶级会随着历史发展最终被消灭

D.阶级是在历史一定阶段产生出来的政治集团

答案:

c

答案要点:

阶级是个历史范畴,这句话的意思是阶级只同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不是永恒的。

阶级是经济集团。

17.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条件之一是占有丰富的感性材料,另一个条件是()

A.思想要和实际相结合

B.理论要为实际需要服务

C.采用科学的思维方法

D.要让群众掌握理论

答案:

c

答案要点:

ABD都是理性认识回到实践所需要的条件。

18.马克思说:

“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

”这句话形象而深刻地说明了革命()

A.是一切事物发展的推动力

B.在社会发展中的重大作用

C.总是先于历史而发展

D.永远是历史的第一动力

答案:

b

答案要点:

ACD都是明显错误的句子,革命只存在于人类社会中,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

19.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

A.在关键时刻能改变历史发展方向

B.在特定条件下对历史发展起决定作用

C.能够创造历史发展规律

D.以人民群众创造历史为前提

答案:

d

答案要点:

历史发展方向和发展规律都是客观的,历史发展由其自己的规律决定。

20.在实际认识过程中,()

A.认识分为纯粹的感性认识和纯粹的理性认识

B.没有纯粹的感性认识和纯粹的理性认识

C.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没有区分

D.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不能互相转化

答案:

b

答案要点:

在实际认识过程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互相渗透的,没有纯粹的感性认识和纯粹的理性认识,但不能因此认为它们没有区别。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可以互相转化。

21.商业资本是()

A.在资本主义的流通领域中发生作用的职能资本

B.在资本主义的生产领域中发生作用的职能资本

C.在资本主义的投资领域中发生作用的职能资本

D.在资本主义的工业领域中发生作用的职能资本

答案:

a

答案要点:

商业资本是从产业资本的商品资本职能中分离出来的独立化的职能资本形式,而商品资本处于流通阶段。

22.生产商品的抽象劳动创造商品的()

A.使用价值

B.价值

C.交换价值

D.名义价值

答案:

b

答案要点:

抽象劳动指撇开了具体形式的一般人类劳动,即生产者消耗的体力和脑力,这是商品的价值来源。

23.股份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是()

A.公司的代表大会

B.董事会

C.股民大会

D.股东大会

答案:

d

答案要点:

股份公司一般包括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

股东会是最高权力机构,董事会是经营决策机构,监事会是监督机构。

24.绝对地租就是()

A.租种优等土地必须缴纳的超额利润

B.租种任何土地都必须缴纳的地租

C.租种优等或中等土地必须缴纳的超额利润

D.租种土地必须连续至少十年缴纳的地租

答案:

b

答案要点:

租种任何土地都必须缴纳绝对地租,土地所有者不会白让农业资本家使用自己的土地。

25.商业利润的获得途径是()

A.商品销售价格高于生产价格

B.商品生产价格低于销售价格

C.商品购买价格高于销售价格

D.商品销售价格高于购买价格

答案:

d

答案要点:

商业资本家在销售商品时,用高于购买价格的价格出售商品,就能获得商业利润。

26.产业资本家之所以竭力加速资本周转速度,其目的是()

A.剥削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

B.提高资本利用率以便节省预付资本

C.提高资源利用率以便节约资源消耗

D.提高市场占有率以便扩大企业影响力

答案:

a

答案要点:

BCD都是为了尽可能多地剥削剩余价值。

27.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

A.成正比

B.成反比

C.相等

D.不成比

答案:

b

答案要点: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必要劳动量决定,必要劳动量耗费得越多,商品的价值量越大。

但是消耗的劳动量越多,说明劳动生产率越低,所以,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28.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可用公式表示为()

A.Ⅰ(v+m)=Ⅱc

B.Ⅰ(v+Δv+m/n)=Ⅱ(c+Δc)

C.Ⅱ(c+v+m)=Ⅰ(v+m)+Ⅱ(v+m)

D.Ⅰ(v+m)<Ⅱc

答案:

b

答案要点:

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顺利进行,必须使两大部类相互交换的产品之间,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即第一部类原有的可变资本,加上追加的可变资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