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十一五物流发展规划.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649420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70.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哈尔滨十一五物流发展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哈尔滨十一五物流发展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哈尔滨十一五物流发展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哈尔滨十一五物流发展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哈尔滨十一五物流发展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哈尔滨十一五物流发展规划.docx

《哈尔滨十一五物流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哈尔滨十一五物流发展规划.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哈尔滨十一五物流发展规划.docx

哈尔滨十一五物流发展规划

序言

哈尔滨作为黑龙江省省会及东北北部地区最大的中心城市,发展现代物流产业,对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增加就业,增强中心城市的服务功能和竞争力,应对哈尔滨市未来经济社会全面、快速、和谐发展的挑战都具有重要意义。

按照《哈尔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总体要求,《哈尔滨市“十一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实际出发,从社会、企业、政府不同的视角入手,着重对市域范围内的物流基础设施布局进行了规划,并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对现代物流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对绿色物流、逆向物流、应急物流等与经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的特色物流发展作出了规划;根据哈尔滨市各产业发展的特点,对产业物流、物流企业和企业物流等物流运营体系发展进行了规划;针对哈尔滨市物流行政管理的实际情况,按照市委、市政府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对物流行政管理的目标和任务进行了规划。

《哈尔滨市“十一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注重引导性和可操作性,明确了政府在物流产业发展中的责任和任务,是今后五年乃至未来一段时间政府引导和规范全市物流产业发展的重要依据。

一、总论

(一)背景和趋势

1、我国物流业发展的环境背景

物流概念是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引入我国的。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我国现代物流取得了较快发展,由起步阶段开始迈向理性、务实、快速发展的新阶段。

2003年12月,温家宝、黄菊、曾培炎等国务院领导同志对全国政协《现代物流专题调研报告》作出重要批示。

2004年8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等九部委根据批示精神,经国务院批准出台《关于促进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意见》,提出了促进物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以此为标志,我国物流发展的政策环境开始有了实质性改善。

  

2004年,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牵头,商务部等13个政府部门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组成“全国现代物流工作部联席会议”,其主要职能是提出现代物流发展政策,协调全国现代物流发展规划,研究解决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组织推动现代物流业发展等。

这标志着我国推动物流业发展的综合协调机制在中央政府层面开始形成。

为进一步促进我国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一系列重大决策相继出台。

2004年5月国务院取消了对国际货代企业经营资格的审批;2004年8月,国务院决定扩大设立保税物流园区,将青岛等保税区列入“区港联动”试点范围;2004年7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实施;2004年11月,交通部与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联合下发《关于降低车辆通行费收费标准的意见》,降低车辆通行费收费标准;2004年11月1日起,国家税务总局启用新版联运发票;2004年6月1日,由民航总局颁布,放宽国内航空货运市场准入门槛。

2004年2月5日,商务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颁布的《关于设立外商投资出口采购中心管理办法》开始实施,跨国采购集团可以以独资形式开展出口业务,并享受相应的出口退税待遇;2004年7月,中美正式签署民航运输协定议定书;从2004年6月20日开始,全国各地交通、公安等部门在以34万公里国、省道干线公路为主的公路网上,统一口径,统一标准,统一行动,全面开展联合治理超限超载工作。

2、国内外物流业发展的趋势

(1)国内物流业发展趋势

从我国物流业发展的历史沿革和发展现状看,我国现代物流取得了较快发展,未来一段时期,我国物流业总体发展趋势是:

企业规模化。

现代配送系统趋向于多品种小批量化,没有规模就没有效益。

中国物流企业面临的竞争是国内外两方面,它们在竞争中求联合,都在依据双赢战略选择战略伙伴,以结成实业联盟创造规模效益。

同时为积极应对日益激烈的竞争格局做好组织上的准备。

可以预见,物流企业的强强联合趋势将加强,我国现代化超大型物流企业将出现在历史舞台上。

管理信息化。

电子商务时代,物流信息化是电子商务的必然要求,物流信息化表现为物流信息的商品化、物流信息收集的数据库化和代码化、物流信息处理的电子化、物流信息传递的标准化和实时化、物流信息存储的数字化等。

信息化是一切的基础,没有物流的信息化,任何先进的技术设备都不可能应用于物流领域,信息技术及计算机技术在物流中的应用将会彻底改变世界物流的面貌。

系统网络化。

物流的网络化是电子商务时代物流活动的主要特征之一。

互联网使供应链变得透明而紧凑,改变了传统商品复杂的流转途径,使现代流通业已简化为可以由制造业经配送中心而直接送到各零售点。

今后数年,全国性物流系统的基础建设,如大型物流中心的建设将有较快发展,现代化的物流配送系统亦将逐步成熟。

发展标准化。

物流是一个大系统,系统的统一性、一致性和系统内部各环节的有机联系是系统能否生存的首要条件。

物流标准为物流系统服务,物流标准化是保证物流系统统一和协调的必要条件。

目前,我国物流标准化滞后已成为制约现代物流发展的瓶颈之一。

加快实现物流标准化,才能有效地实施物流系统的科学管理,加快物流系统建设,促进物流系统与其他系统和国际系统的衔接,有效地降低物流费用,提高物流系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中国加入WTO,中国物流标准化落后问题将严重制约国际贸易的发展。

因此加快物流标准化进程是大势所趋。

经营全球化。

由于电子商务的出现,加速了全球经济的一体化,致使物流企业的发展趋向多国化、全国化的模式。

加入WTO以后,由于和世界经济接轨,中国经济现代化的速度加快,对于物流业的发展将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

许多跨国物流公司为了在中国这个世界未来最大的物流市场中占领一席之地,已在中国建立办事处或建立了分支企业,这将加速中国地区物流网络的全球化进程。

服务一体化。

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加强增值服务是今后物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作为一种战略概念,供应链也是一种产品,而且是可增值的产品;其目的不仅是降低成本,更重要的是提供用户期望以外的增值服务,如配货、配送和各种提高附加值的流通加工服务项目,以及其他按客户的需要提供的服务。

在引进国外信息技术和管理模式的基础上,第三方物流服务产业近期将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各种增值服务也将成为第三方物流服务的重要内容。

(2)国外物流业发展趋势

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科学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通讯技术的发展,跨国公司的出现所导致的本土化生产、全球采购、全球消费趋势的加强,国外现代物流的发展呈现出新的态势:

电子物流的兴起。

基于网络(如WorldWideWeb—www)的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促使电子物流(E-Logistics)兴起。

网上的“直通方式”使企业能迅速、准确、全面地了解需求信息,实现基于顾客订货的生产模式(BuildToOrder简称“BTO”)和物流服务。

此外,电子物流可以在线追踪发出的货物,在线规划投递路线,在线进行物流调度,在线进行货运检查,可以说电子物流将是21世纪物流发展的大趋势。

物流发展绿色化。

物流虽然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是物流的发展同时也会给城市环境带来不利的影响。

为此,21世纪对物流提出了新的要求,即绿色物流。

绿色物流包括两方面:

一是对物流系统污染进行控制,即在物流系统和物流活动的规划与决策中尽量采用对环境污染小的方案;另一方面就是建立工业和生活废料处理的逆向物流系统。

物流服务的优质化和全球化。

随着消费多样化、生产柔性化、流通高效化时代的到来,社会和客户对物流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物流服务的优质化是物流今后发展的重要趋势。

物流成本已不再是客户选择物流服务的唯一标准,人们更多的是注重物流服务的质量。

物流服务的全球化是今后发展的又一重要趋势。

新的科学技术将成为改造物流装备和提高管理水平的核心。

目前国外已经形成了以系统技术为核心,以信息技术、运输技术、配送技术、装卸搬运技术、自动化仓储技术、库存控制技术、包装技术等专业技术为支撑的现代化物流装备技术格局。

今后进一步的发展方向是:

信息化——采用无线互联网技术,卫星定位技术(GPS),地理信息系统(GIS),射频标识技术(RF)等。

自动化——自动导引小车(AGV)技术,搬运机器人(RobotSystem)技术等。

智能化——电子识别和电子跟踪技术,智能运输系统(ITS)。

集成化——信息化、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于一体。

(二)意义和作用

1、哈尔滨市发展现代物流业的重要意义

现代物流作为一种先进的组织方式和管理理念,之所以受到世界各国政府、企业、研究机构的普遍重视并迅速发展,归根到底是由于现代物流在提高经济运行质量与效益,增强企业和国民经济整体竞争力,优化资源配置,改善投资环境,促进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哈尔滨市地处东北亚地区的地理中心,其作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和重工业基地,发展现代物流有着更加突出的现实意义。

(1)发展现代物流是提高哈尔滨市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的重要途径。

现代物流的有效性是影响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变量。

高效、畅通的物流系统会使企业的产品和服务更贴近用户,库存更合理,流通和生产成本更低,物资周转时间更短,流动资金占用更少,资金的使用效率更高,从而有效地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实现国民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2)发展现代物流有利于哈尔滨市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第三产业的发展。

现代物流业是关联度很强的一个新兴产业,其发展将会增强哈尔滨市的吸引力和辐射力,会带动相关的金融业、餐饮业、旅游业、信息业以及电子商务的发展。

这不仅可以增加第三产业的绝对数量,提高第三产业中高附加值行业的比重,而且也会促进第一产业、第二产业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从而优化哈尔滨市的产业结构。

(3)发展现代物流有利于哈尔滨市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外资。

哈尔滨市现代物流整体发展水平较低,物流已成为外埠企业在哈尔滨市高效运营的阻碍之一。

哈尔滨市要改善投资环境,以便在更高的层次上吸引外资,稳固和提升哈尔滨市在国际经济合作中的地位,就必须大力发展现代物流。

(4)发展现代物流有利于推进哈尔滨市区域经济分工,加强地区经济合作。

以物流效率为支持,将推进区域经济分工的实现。

现代物流的核心是在企业间建立良好的基于大生产的社会分工体系,保证资源在企业间和地理空间上按照利益最大化进行合理配置和高效流动。

哈尔滨市加快发展现代物流,将使全市范围的物流效率得到提高,从而创造区域经济分工的内在条件,为哈尔滨市区域之间的经济合作提供基础。

2、哈尔滨发展现代物流业的作用

(1)微观层面

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可以降低哈尔滨市企业的运行成本,提高区域物流资源配置效率;增强市场反应能力,强化企业市场核心竞争力。

一是市场化的运行机制,促进各物流功能和物流企业的重新整合,由众多节点和线路组成的多层、稳定和紧密的现代物流网络将增强成员之间的紧密联系和信任度,减少了交易费用,由此提高了企业和整个网络的效益。

二是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使企业对市场变化的反应能力加强,有助于提高区域经济核心竞争力。

三是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使企业可以构建自己独特的供应、生产和营销模式,有更多的资金和精力投入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中,培育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培育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2)中观层面

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可以促进哈尔滨市形成新的产业形态,调整优化区域产业结构,促进区域产业的发展。

一是物流业是第三产业中的流通服务业,具有重要的地位。

依托现有的物流资源,妥善处理存量与增量的关系,通过重新整合物流资源,发挥物流的整体优势和规模效益,向专业化、规模化、市场化和信息化发展,意味着一个新兴产业的兴起和产业结构的演进。

二是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使企业能够对市场上供求信息的变化及时把握,迅速做出调整生产经营活动的决策,使资源在产业间合理配置,从而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

三是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扩大了生产厂商的市场范围,产业的选址布局不再仅仅依靠原料产地或者消费市场,一切投资决策将根据经营战略及最经济的物流方案决定。

(3)宏观层面

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能为哈尔滨市增加就业机会,促进以城市为中心的区域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一是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增加了就业机会。

物流业是由包装、装卸、运输、配送、储存、流通加工、物流信息等功能集合而成的第三产业中的服务行业,从业人数基数大,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可以吸纳大量劳动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

二是整合物流资源促进区域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随着物流业的发展,市场范围的扩大,因城市物流设施齐全,将会吸引越来越多的资金、技术和劳动力向城市集中,促进以城市为中心的区域经济形成,以城市为中心的区域经济结构的合理布局,有利于以城市为中心的网络化大区域市场体系的建立,有利于解决城市的交通问题,有利于城市的整体规划。

同时,物流业的发展,也会使商品、技术、信息流动到更远和更偏僻的地区,有助于落后地区经济的发展。

(三)现状和问题

1、哈尔滨市物流业发展现状

(1)物流需求现状

“十五”期间,哈尔滨市经济社会保持快速高质发展,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在国家统计局2004、2005两年发布的中国综合实力百强城市排序中,哈尔滨均列第10名。

2005年全年实现生产总值(GDP)1830.4亿元,同比增长14.1%。

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实现增加值299.9亿元、646.0亿元、884.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分别增长8.6%、16.9%、13.9%,三次产业对经济的贡献率分别为9.5%、41.9%和48.6%,三次产业结构为16.4:

35.3:

48.3。

持续发展的经济环境和雄厚的产业基础,产生了巨大的物流需求。

在农业方面,“十五”期间,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加快,农业基础地位得到加强。

2005年,全市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45.1亿元,同比增长8.8%。

全年粮食总产量达92.54亿公斤,同比增长5%,油料产量1.0万吨,甜菜产量4.8万吨,麻类产量0.7万吨,蔬菜产量211.6万吨,肉类总产量71.8万吨,奶类产量105.5万吨,禽蛋产量30.5万吨,水产品产量9.2万吨。

农业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形成了大量农产品和农资产品的流通,产生了巨大的物流需求。

在工业方面,以机械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绿色食品、医药工业四大产业基地为主导的工业体系基本形成。

2005年全市工业实现增加值490.9亿元,同比增长16.2%,工业产品的产量有较大幅度增长。

2005年全年原油加工量270.4万吨,汽车生产量26.6万辆,发电设备2133.4万千瓦,铝材6.6万吨,啤酒生产量130.5万吨,乳制品生产量28.4万吨,卷烟80万箱,软饮料35.1万吨。

工业的迅速发展,工业产品的对内对外流动,进一步扩大了工业物流市场。

 

消费品市场继续保持繁荣活跃。

2005年全年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实现增加值252.3亿元,比上年增长13.5%。

全市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88.1亿元,增长12.7%。

商品交易市场继续发展。

至年末,全市拥有各类商品交易市场366个。

进出口贸易稳步增长,2005年全年实现进出口总值27.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9.5%,其中对俄进出口总值达1.32亿美元,增长28.4%。

国内商业和对外贸易的持续发展,伴随着商流形成了巨大的物流需求,形成了广阔的商贸物流市场空间。

(2)物流基础设施现状

交通基础设施日趋完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已经形成。

“十五”期间,哈尔滨市综合交通有了较快的发展,公路、铁路、水运、民航全面发展,立体综合交通网络已经形成,为发展现代物流业提供了便利的交通基础设施条件。

铁路。

哈尔滨铁路枢纽是我国东北北部的铁路枢纽中心,有哈长、绥滨、滨洲、滨北、拉滨五大铁路干线在此交汇;南经山海关与全国各地相连,并经大连港、营口港通往世界各地;东南经绥芬河口岸,从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出海;西北通过满洲里口岸经俄罗斯西伯利亚大铁路通往欧洲各国,北抵与俄罗斯隔岸相望的口岸黑河市。

哈尔滨铁路枢纽是我国沟通东北亚、欧洲和太平洋里程最短的重要中间站和联结点。

哈尔滨铁路枢纽区内有哈尔滨、哈东、哈南、滨江、香坊等16个车站,站场总占地600多公顷,其中哈尔滨站是枢纽主要客运站;哈东站为辅助编组站、客运站和客技站;哈南站为主要编组站和货运站;滨江、香坊站衔接的专用线较多。

公路。

目前,哈尔滨市公路网已初步形成了以国、省干线公路为骨架,支干相连的公路网体系。

市区共有10条公路出口辐射省内外,在国家“五纵七横”国道主骨架中占据“一纵一横”(同三线、绥满线)两条重要主干线。

目前哈尔滨市公路总里程15321公里,其中:

国道主干线2条680公里,国道5条909公里,省道8条789公里,县道37条1399公里,乡道276条4270公里,村道1118条6239公里,专用公路81条1036公里,组成了纵横交错的公路网。

乡级以上公路密度为17.1公里/百平方公里。

高级、次高级路面里程达到3129公里。

公路货运站场大部分属于专业运输企业及个体所有,目前形成规模且对社会开放的只有滨江货运站一家。

水运。

松花江干流航道是全国内河水运主通道之一,哈尔滨市域区内松花江航道上起拉林河口(双城与吉林省交界处),下至依兰县境的民主屯,长489公里,为三级航道,可通航千吨级船舶,年通航期为210天左右。

哈尔滨港是全国内河主枢纽港之一,为东北内河最大的水陆换装枢纽港,现为国家一类开放口岸。

哈尔滨港共有8个港区,计有45个泊位;码头岸线长3628延长米,库场总面积58万平方米,铁路专用线5624米;主要承担着煤炭、木材、粮食、钢材、矿建材料、石油产品和水运外贸货物的中转换装任务。

航空。

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位于哈尔滨市区西郊太平庄,距市区35公里,占地面积4.6平方公里。

国际机场现有航线70余条,与全国大部分省会、中心城市、旅游热点城市建立了空中联系,并开通了至韩国汉城,日本新泻、广岛,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符拉迪沃斯托克、布拉格维申斯克,美国洛杉矶7条国际航线,以及哈尔滨至香港的特殊管理地区航线。

基本形成了以哈尔滨为中心枢纽,北接俄罗斯,东联韩国、日本,南联香港及全国主要城市的航空运输网络。

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现飞行等级为4E级,可保障目前民航运输所有适航机型起降。

仓储基础设施资源丰富,但设备技术落后,面临技术更新和重新整合。

哈尔滨因铁路而兴,随着铁路的建设,在铁路主要站场布置了大量的仓库和堆场,另外,在“十五”期间,哈尔滨作为国家的重点工业基地进行建设,伴随着工业区的建设,兴建了大量的工业仓库和堆场,工业仓储资源丰富。

2003年仓储用地总面积690万平方米,主要集中铁路沿线地区和主要工业区。

 

表1-1不同仓储类型用地分布

仓储用地类型

一般仓库用地

危险品仓库用地

堆场用地

合计

用地面积(万平方米)

521.8

71.1

97.1

690

占总仓储用地比重(%)

75.6

10.3

14.1

100

 

目前仓储用地主要分布在哈尔滨市的东、东南、东北、西和西北方向,在空间上呈现一定的聚集区域。

从整体来看,目前哈尔滨市仓储区主要集中在道里南部、道外滨北铁路沿线(含港口区)、道外拉滨铁路沿线、南岗海城街、香坊铁路沿线和动力东部拉滨铁路沿线六个区域。

 

表1-2主要仓储集中区的分布

仓储区名称

道里南部仓储区

滨北铁路沿线、港口仓储区

道外拉滨铁路沿线仓储区

南岗海成街仓储区

香坊铁路沿线仓储区

动力东部拉滨铁路仓储区

用地面积万m2

51.2

43.1

104.6

50.9

115.1

89.5

性质功能

建材、医药、机械加工企业的配套仓储设施,部分生活物资配送功能

轻工、日杂等生活用品配套仓储设施,港口和铁路的木材、煤炭堆场

建材、化工加工企业的配套仓储设施,兼有部分生活物资的储运功能

哈尔滨市内陆港储运中心,家居装饰材料大市场的配套仓储设施

国家的粮油加工、储备仓库,部分加工企业的配套仓储设施

机械加工企业的配套仓储设施,兼有部分生活物资的配送功能

服务范围

道里工业区,群力工业区,顾乡及群力地区的居民生活区

生活区小型批发市场,道外区及周边木材、煤炭等生活物资

北部建材工业区,南部化工工业区,部分居民生活区

市区及周围地区的家居装饰材料市场仓库区

全市和地区的粮油储备,香坊工业区的仓储配套设施

动力区的工业仓储和部分居民生活区物流储运

交通条件

京哈铁路站场;东北、西南方向有交通干线与机场和市中心区相连;受铁路分割影响,铁路两侧联系不便

内环铁路站场,与外部运输联系;港口提供水运条件;城市二环路与市内各区相连;受铁路分割影响

拉滨铁路站场贯穿南北;二环路及多条城市主干线与城市中心区相连;受铁路分割影响

铁路站场,对外联系方便;城市主要交通干线与市内各中心区有便捷联系

拉滨铁路站场,对外联系便利;城市交通干线连接城市中心区和主要出城口

哈五、哈绥两条铁路站场;交通干线与城市中心区相连;处于城市的两条主要出城口方向

存在问题

老旧仓库多,布局分散;服务档次低,功能单一;受铁路分割影响;环境质量差

布局分散;人、物流过于集中,配套功能差;与居住区混杂,影响居住环境质量;港口库区占用大量的宝贵的岸线用地

布局分散,老旧仓库多;部分仓库占地大,功能差;危险品仓库多,急需改造;污染、消防隐患问题突出,环境质量差

占用了大量中心城区用地;集中的人、物流影响城市交通;影响中心城区的环境质量;与城区外交通联系差

布局散乱,占地大;储备仓库设施落后,质量差,安全隐患问题突出;服务功能杂乱,效率低

布局散乱,占地大;功能杂乱,效率低;安全隐患突出,环境质量差

 

(3)物流信息现状

物流信息化逐步展开,信息网络初步形成。

近年来,哈尔滨市加快了数据、宽带网络建设,地区信息化程度日益提高,现已形成网通、联通、铁通、移动等多家通信运营企业并存发展的格局,具备了国内比较领先的通讯基础设施和通讯能力,信息基础设施体系初步建立。

社会物流信息化得到一定发展。

黑龙江信息港、哈尔滨信息港等信息平台可以进行简单的网上交易;易通在线已经形成电子商务平台,但还不够普及;哈尔滨市交通运输信息中心建成物流信息网和GPS监控中心、电子数据交换系统(EDI),物流网已投入运营,哈尔滨市入住用户达到700多个,现已形成一定规模的市场交易量。

部分工商企业和物流企业已建立起企业内部的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信息化管理。

哈尔滨市较大的制造企业,例如哈啤、完达山等都有企业自己的信息系统;物流服务企业,例如邮政易通等也有内部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

但是,整体来说,物流行业的信息化程度还比较低,大部分从事物流的企业还处在传统的运作阶段,只是采用简单的微机录取和存储信息,有些甚至采用手工填单等方式获取信息,真正应用信息化管理的企业很少,拥有综合信息平台(含筹建、调试中的)的企业不到总数的四分之一,应用现代物流信息技术(如条码识别技术、射频技术等)处理物流信息的企业更少。

(4)物流供给现状

物流相关行业发展

2005年,交通运输、仓储、邮电和通讯业保持稳定增长,全年实现增加值173.1亿元,比上年增长10.2%。

全市完成邮政业务总量102.8亿元,同比增长27.2%,完成电信业务总量96.5亿元,同比增长29.0%。

2005年全年共完成货物运输总量9830.4万吨,增长9.8%。

其中,铁路1371万吨;公路8148万吨;水路309万吨;民航2.35万吨。

仓储业开始调整方向,进行整体改造和技术升级。

目前注册仓储物流企业277户,仓储企业主要依靠出租场地仓库设施经营,有少量仓储企业开始调整经营理念,实行内部整改和技术升级,利用既有资源走现代物流的道路。

物流企业运营

物流企业不断成长,多元化主体已经形成。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企业改制、主辅分离的实行,各种所有制形式的物流企业如雨后春笋,纷纷涌现。

一些国有的运输、仓储企业利用自身资源,通过企业重组和改制,拓展业务,向现代物流方向发展,目前省交通厅利用公路交通枢纽站建设的龙运物流园区正快速推进;私营企业通过改变观念、积极拼搏,投身于现代物流行业;国内外著名的物流企业也纷纷进军哈尔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