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护理基础知识健康教育.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649279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0.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科护理基础知识健康教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外科护理基础知识健康教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外科护理基础知识健康教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外科护理基础知识健康教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外科护理基础知识健康教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外科护理基础知识健康教育.docx

《外科护理基础知识健康教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科护理基础知识健康教育.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外科护理基础知识健康教育.docx

外科护理基础知识健康教育

外科护理基础知识健康教育

住院适应能力训练

一、床上排便训练

(一)目的:

指导卧床患者定时排便,以解除或预防便秘。

(二)方法:

1、排除外界因素对患者床上排便的影响,如增设遮挡屏风、无关人员回避等。

2、在患者允许的情况下,抬高床头,协助患者坐在便器上。

3、排便时嘱患者双腿屈膝协助用力,病情较重者勿用力排便,在排便时深呼吸,以防病情突变。

4、手术前排泄训练重点是教会患者使用大小便器,演示便器放置和取出的方法。

5、如直肠有粪便硬块,应用润滑剂通便,无效时,可采用人工通便或遵医嘱清洁灌肠的方法。

二、咳嗽、咳痰训练

(一)目的:

排痰,改善肺通气功能,促进肺膨胀,增加肺活量,预防肺部并发症。

(二)方法:

结合适当的体位向患者介绍和示范如何进行有效咳嗽。

患者一般采取坐位,身体稍前倾,双臂可支撑在膝上,以放松腹部肌肉利于其收缩。

然后指导患者已腹式呼吸深吸气,屏气3~5秒后进行2~3次短促有力咳嗽,运用腹肌的有力收缩将痰液咳出。

如无痰者做两次短而有力的咳嗽,做完咳嗽后休息。

每次咳嗽次数不宜过多,根据体力情况,一般每次咳嗽2~3次,每日练习4~5次。

三、术后下床活动训练

(一)目的:

通过训练使患者恢复最佳活动功能,尽早下床活动,减少术后并发症。

(二)方法:

1、根据患者的活动能力制定训练计划,循序渐进。

2、先指导患者每日做3次四肢的主动和被动活动训练,随病情好转和肌张力的增加,逐步增加肢体活动量。

3、训练患者的平衡和协调能力的方法①鼓励患者从床上活动开始练习,顺序为床上坐起——床边坐起——扶床活动。

②患者肢体动作的协调练习:

先开始训练近端肌肉的控制能力,然后训练远端肌肉的控制能力。

③训练患者平衡能力:

坐位时着力点为臀部,学会用双手或健肢支撑坐起。

④让患者坐起在床沿摆动腿部数分钟。

⑤训练患者下床时,使用辅助器具或由他人搀扶。

⑥让患者沿床边走动十步至数十步。

⑦脱离器具慢步行走。

外科手术患者常规健康教育

一、术前常规健康指导

(一)胃肠道准备指导

1、如肠道手术患者术前应给予少渣饮食。

非肠道手术患者,一般不限制饮食。

但在术前12小时禁食,4~6小时禁饮。

2、胃肠道手术及上腹部大手术,应放置胃管。

3、除急腹症手术患者严禁灌肠外,普通患者于术前晚常规甘油灌肠剂一次或遵医嘱清洁洗肠,以防手术患者麻醉后肛门括约肌松弛,粪便排出,增加手术污染的机会,腹部手术患者灌肠还可防止术后发生腹胀。

(二)呼吸道准备指导

1、长期吸烟者,住院后应立即戒烟,对有吸烟嗜好的患者,应劝其停止吸烟,以免呼吸道黏膜受到尼古丁的刺激而使痰液分泌过多,手术后发生痰阻气道的现象。

2、注意保暖,预防感冒,防止咳嗽。

二、术后常规健康指导

(一)卧位指导

1、头面部手术后取高斜坡位,将床头垫高15~30cm,有利于面部的血液系统循环,预防颅脑手术脑水肿,降低颅内压。

2、颈、胸、腹手术后取半卧位,有利于呼吸运动和血液循环,促进伤口愈合,有利于引流,如胸液、胆汁,尤其是患腹膜炎时可引流腹腔炎性渗液,减少毒素吸收减轻中毒症状,预防膈下感染,放松腹肌减轻腹部伤口疼痛。

长期取半卧位的患者,要经常活动下肢防止静脉血栓形成。

3、四肢手术后取平卧位,患肢抬高应高出心脏平面约15cm,有利静脉血液回流,减轻肢体肿胀和伤口疼痛。

(二)饮食指导

1、腹部手术尤其是胃肠道手术后需禁食1~3天,待肠道功能恢复、肛门排气后,开始进食少量半流质饮食,逐步递增至全流质饮食,至第5~6天进食半流质饮食,第7~9天可过渡到软食,术后10~12天开始普食。

2、非腹部手术后,局部麻醉和无任何不适者术后可按需进食。

3、蛛网膜下隙麻醉和硬脊膜外麻醉者术后6小时可根据需要适当进食。

4、全麻术后,待完全清醒,无恶心、呕吐后方可进食,先给予流质饮食,以后视情况改为半流食或普食。

5、在保证一定能量的基础上,可选择高蛋白和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以刺激消化液分泌和肠蠕动。

当患者进食不足或不能进食时,应有静脉共给充足的水、电解质和营养素,必要时早期提供肠内和肠外营养支持。

(三)伤口护理指导

1、手术后要密切观察伤口又无出血、渗血、渗液、敷料脱落及感染的征象。

若伤口有渗血、渗液及时报告医务人员更换敷料,渗血可加压包扎止血。

若出血量多,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对烦躁、昏迷的患者和患儿,需使用约束带,防止脱落辅料。

2、一般情况下,伤口敷料没有浸湿,不需要每天换药,过勤的换药反而会影响伤口的愈合。

3、换药是无菌操作,医生均须戴口罩、帽子进行,所以换药时家属不要靠近,防止交叉感染。

4、关于活动对伤口的影响。

术后伤口至少都进行了三层以上的缝合,在护士指导下的活动是不会引起伤口裂开的。

5、拆线后24~48小时后可沐浴。

(四)引流管护理指导

1、胃管(胃肠减压)

(1)在安置胃管前患者应全身放松,安置过程中配合护士做吞咽动作,避免做呕吐动作,可张开嘴做深呼吸。

(2)安置胃管期间可用温开水,淡茶水或漱口水,漱口每2~4小时一次,感口唇干燥室可用无色唇膏涂抹,切忌用棉签涂擦,因脱脂棉签涂擦可是口唇干裂。

(3)长期安置胃管的患者可适当含服润喉片。

(4)将胃肠减压器放置于低处,以利用引流。

(5)保持胃肠减压管道通常,防止打折、扭曲、受压和脱出。

2、腹腔引流管

(1)引流袋要妥善固定在床沿上,并放置于患者的手臂下面。

(2)引流袋不能放置于地上,以免污染。

(3)引流袋不要高于腹壁引流管口,以防止引流液倒流。

(4)起床时将引流袋别在衣服上,防止滑脱。

(5)家属不能倾倒引流液。

(五)术后排便、排气指导

缓解手术后排便、排气困难的方法

(1)手术前一天练习在床上排便。

(2)术后尽早活动,腹部手术的患者可用腹带保护伤口。

(3)根据情况尽早拔除尿管。

(4)能进食后应多饮水,食新鲜蔬菜、水果,如香蕉红薯等促进排尿和排便。

(六)活动指导

1、术后6~24小时

(1)呼吸运动:

患者双目微闭,用鼻吸气,呼吸比为2∶1或3∶1,每4小时一次,每次做1~2遍。

(2)上肢运动:

手指-肘关节-肩关节分别做屈伸动作,每天2次,每次10遍。

(3)下肢运动:

足趾-踝关节-髋关节分别做屈伸、内翻、外翻动作,每天两次,每次10遍。

2、术后24~72小时

(1)深呼吸:

呼吸比2∶1或3∶1,每2小时做1次,每次5遍。

(2)上肢运动:

下肢进行屈伸、拉等动作,每天2~3次,每次10~20遍。

(3)下肢运动:

下肢进行屈伸、拉等动作,可练习下床活动,先从床上坐起—床边站立—扶床行走,每天2~3次,每次15~20分钟。

3、术后72小时

由第二阶段的基础上逐渐增加患者的活动时间和强度,增加步行速度和距离,循序渐进。

肠梗阻

一、住院健康指导

(一)疾病指导及术前宣教

1、体位指导血压平稳者取半卧位,有利于胃肠积液的引流。

2、饮食指导保守治疗者待梗阻缓解,开始排便,腹痛腹胀消失后可进食流质饮食,禁服易产气的甜食和牛奶等,随病情好转逐渐进半流食。

记性期及手术治疗者应禁食水,向患者强调禁食及胃肠减压的目的,并取得患者配合。

3、用药指导不能随意应用吗啡、哌替啶等镇痛药,以免掩盖病情。

4、胃肠减压指导告知患者胃肠减压是一项重要的治疗护理措施,是用胃管吸出胃肠内的积气和积液,从而减轻腹胀,降低肠腔内压力。

指导患者胃管应妥善固定,防止滑脱,避免打折、受压、扭曲;教会患者观察胃液的方法,如有血型液体吸出,及时通知医护人员;教会患者缓解留置胃管的不适,如有恶心、咽干,进行吞咽动作。

5、腹部按摩可是当顺时针轻柔按摩腹部,并遵医嘱配合应用针刺疗法,缓解疼痛。

6、呕吐观察于护理指导家属和患者注意观察呕吐先兆,如恶心、心跳加快。

呼吸急促等,备好盛器,呕吐时指导患者坐起或头转向一侧,以防止引起窒息。

呕吐后及时漱口,擦净面部,保持清洁。

7、口腔护理指导保持口腔清洁,鼓励患者漱口,必要时行口腔护理。

因禁食后,口腔分泌物减少,细菌入侵繁殖,易发生口腔炎、腮腺炎。

(二)术后宣教

1、体位、活动指导全麻后去枕平卧6小时,头偏向一侧,以免呕吐物误吸。

后改为半卧位,使腹肌放松,改善呼吸,减轻腹胀同时使腹腔內炎性渗出物积聚在盆腔,便于局限和引流。

同时鼓励患者床上多做主动运动或经常移动身体受压部位,嘱家属可适当按摩,防止下肢静脉血栓和压疮发生。

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利于肠蠕动恢复,防止肠粘连。

2、饮食指导

(1)告知患者术后常规应禁食,给予胃肠外营养。

经治疗梗阻解除及术后肠蠕动恢复正常后,拔除胃管,经口进流质饮食,以后逐渐过渡为半流食及普食。

(2)告知患者及家属根据情况合理补充营养,恢复经口饮食后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以免影响吻合口愈合。

3、并发症观察指导

(1)嘱患者如术后腹胀、腹痛症状不能改善,或缓解后又出现肠梗阻的症状和体征,应及时通知医护人员。

(2)肠瘘护理指导:

告知患者及家属术后如患者感到腹部胀痛,高热,腹壁红肿,腹部伤口有粪臭液体流出,说明已并发肠瘘,应及时通知医护人员。

注意保持楼口周围皮肤清洁干燥,保护局部皮肤,防止发生皮炎。

二、出院健康指导

1、少食刺激性强的辛辣食物,宜食营养丰富、高维生素、易消化吸收的食物。

2、反复发生粘连性肠梗阻应少食粗纤维食物;避免暴饮暴食,饭后忌剧烈活动。

3、注意饮食及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洗手,不进不洁的食物。

4、便秘者应注意通过调整饮食。

腹部按摩等方法保持排便通畅,无效者可适当口服缓泻剂,避免用力排便。

5、保持心情愉悦,每天适当进行体育锻炼。

6、加强自我检测,若出现腹痛腹胀呕吐停止排便等不适及时就诊。

7、遵医嘱定期复查,正确用药,观察手术切口的愈合情况。

阑尾炎

一、住院健康指导

(一)疾病指导及术前宣教

1、体位指导血压平稳者取半卧位或斜坡卧位,减轻腹壁张力,有利于腹部炎症局限,缓解疼痛。

2、饮食指导非手术治疗的患者,指导患者进食清淡饮食,防止腹胀而引起疼痛。

急诊手术前6小时禁食禁水;择期手术前12小时禁食,4~6小事禁水,可预防麻醉引起的术中呕吐及术后腹胀。

3、用药指导观察期间禁用镇静剂,如吗啡等,以免掩盖病情,同时禁服泻药及灌肠,以免肠蠕动加快,腹压增高,导致阑尾穿孔或炎症扩散。

4、病情观察指导术前应指导患者观察腹部症状和体征变化,尤其对非手术治疗患者的观察,为治疗提供依据。

(二)术后宣教

1、体位、活动指导术后6小时后协助患者半卧位,可减轻腹壁张力,有助于缓解伤口疼痛,有利于腹腔内渗液积聚于盆腔,避免形成腹腔脓肿。

若无异常,鼓励患者应尽早下床活动,防止发生肠粘连甚至肠梗阻。

2、饮食指导术后常规禁食,根据病情的好转逐渐进流食,半流食、普食,防止腹胀及腹痛。

注意保暖,加强营养支持。

3、并发症观察指导告知患者若术后5~7天体温下降后又升高,且伴腹痛、腹胀、腹肌紧张或腹部包块等,提示腹腔感染或脓肿,及时通知医生。

二、出院健康指导

1、保持良好的饮食及卫生习惯,餐后不做剧烈运动,尤其跳跃、奔跑等。

2、及时治疗胃肠道炎症或其他疾病,预防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

3、阑尾周围脓肿者,待病情稳定后3个月,再次住院行阑尾切除术。

4、自我监测,发生腹痛或不适及时就诊。

5、观察术区切口情况,如出现体温升高,切口发生红肿热痛应及时就诊。

遵医嘱正确服药和复查。

直肠肛管疾病

术后宣教

1、饮食指导为了延缓术后首次排便时间,避免大便刺激新鲜伤口,术后一般进食流质。

饮食以后逐步改为普食,应以富于营养、易于消化的清淡饮食为宜。

多食水果蔬菜,不可酗酒或过食辛辣刺激食物。

2、排泄指导术后便秘不但增加患则痛苦,而且易引起手术后的创面损伤和出血,术后当天和第二天不宜排便。

第3天早晨排便,以后养成每日早晨排便习惯,便后坐浴、换药。

如大便干燥,可睡前口服液状石蜡20ml及术后每日3次口服润肠通便药物,便软后即应停药。

肛管手术后7~10天不宜灌肠。

3、伤口护理指导术后患者应取平卧位,压迫伤口,以利止血,4小时后可翻身。

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手术当天应卧床静养,尽量减少下床活动。

如有肛门不间断流血,或肛内时有大量鲜血涌出,应疑为切口出血的可能,应及时通知医生。

4、并发症观察指导

(1)切口出血:

告知患者此并发症多发生于术后1~7天。

常见原因仍为术后便秘、猛烈咳嗽等导致创面裂开、出血。

指导患者应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

注意保暖、预防感冒;避免腹内压升高的因素。

一旦出现切口大量渗血,应立即告知医生给与压迫止血。

(2)尿潴留:

鼓励患者术后尽早自行排尿,若有困难,可采用温水冲洗会阴、听流水声等诱导排尿的方法,必要时行导尿术。

(3)排便失禁:

告知患者观察排便的次数、量及性状,出现异常情况及时通知医护人员。

术后三天可知道患者行提肛运动,如发生便失禁,应做好皮肤护理,保持肛周清洁。

出院健康指导

1、保持良好的心态,有利于疾病的恢复。

避免肛门周围皮肤长期受压,影响血液循环。

2、饮食调节,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多饮水,忌食辛辣、刺激食物,以免刺激创口,影响伤口愈合。

3、保持排便通畅,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防止便秘,以减少对手术创面的刺激和摩擦损伤。

如多食蔬菜或香蕉、蜂蜜等,必要时可以服一些润肠通便药。

4、注意肛门部位的清洁和伤口的保护,继续坐浴和用药,嘱患者使用柔软的厕纸,穿棉质内裤,并定时更换。

5、肛门括约肌松弛者,术后3日指导进行提肛运动,每日1~2次,每次30次。

6、挂线治疗者嘱患者每5~7天至门诊收紧药线,直到药线脱落。

7、定期直肠指诊,防止肛门狭窄,术后5~10日可用食指扩肛,每日一次。

胆石症

(一)住院健康指导

1、疾病指导及术前宣教

(1)饮食指导:

宜进低脂肪、高蛋白、高糖及高维生素,清淡,易消化饮食,忌食肥肉、油煎、油炸等高脂食物。

手术清晨应禁食,必要时可放置胃管进行胃肠减压。

(2)皮肤护理指导:

胆道疾病出现明显的阻塞性黄疸时,由于胆汁中胆盐刺激皮肤神经末梢,可引起全身皮肤瘙痒,患者往往难以忍受而用手抓,易导致皮肤破溃而继发感染。

告知患者瘙痒的原因及皮肤破损的危害,要求患者修剪指甲,皮肤用温水清洗或炉甘石洗剂擦拭局部,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3)术前准备指导:

1)术前常规监测血压,了解基础血压;直到并存高血压患者正确服用降压药物;对并存糖尿病的患者,指导其进食纤维多的食物,按时服用降糖药物,监测血糖;了解血糖变化。

2)皮肤准备指导:

手术前1天备皮(洗澡、脐部用石蜡油棉签清洗),因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第一切口紧靠脐缘,而脐部污物易积垢,如清洗不彻底,易造成此处切口感染。

2、术后宣教

(1)体位、活动指导:

1)术后6小时,血压平稳后可给与半卧位,使腹肌放松,减轻手术切口疼痛,改善呼吸,同时可使腹腔内炎性渗出物积聚在盆腔,利于炎症局限和引流。

2)早期活动,LC术后6小时即可下床活动,年老体弱者可在床上勤翻身,勤做双腿伸屈活动,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及皮肤压伤的发生。

早期活动还可以促进肠蠕动的恢复,防止肠粘连。

(2)饮食指导:

手术后,由于胃肠受到刺激,蠕动减少,肝脏功能受到抑制,胆汁分泌量降低,会影响整个消化系统的功能。

所以,术后1~2天,应严格禁食,宜用静脉滴注补充各种营养。

第3天起可视情况给予流质饮食,如米汤、豆浆、藕粉、果汁等,随后再逐渐改为脱脂牛奶加甜面包、大米稀粥、豆腐羹、米糊以及面食类等。

(3)并发症护理指导:

1)腹腔内出血:

指导患者及家属注意观察引流管内引流液,如血性液体增多,每小时超过100ml,持续3小时以上,或出现腹胀、腹围增大,伴面色苍白、血压下降等,及时通知医务人员。

2)胆瘘:

术后患者若出现发热、腹胀和腹痛等腹膜炎表现,或腹腔引流液呈黄绿色胆汁样,提示发生胆瘘。

因此要做好引流管的护理指导。

(4)T管引流护理指导:

引流胆汁,防止胆汁渗漏、感染,防止发生胆道狭窄,术后经T管行胆道造影,了解是否有残余结石,术后可通过局部窦道处理残余结石。

1)妥善固定:

术后护士会将引流袋固定于床沿,低于引流口20~30cm处,家属及患者应注意随时将引流管放置于患者的手背下面,以免患者突然抬手将引流管拉脱,若有滑脱应立即报告护士、医生。

2)保持引流通畅:

注意引流管不要打折、受压。

起床活动时用别针别在衣裤上,防止滑脱。

3)防止感染:

引流袋不能放置过低,特别不能放置于地上,以免污染。

引流袋也不宜抬起高于腹壁引流管口,以防止胆汁倒流,家属不能倾倒引流液。

4)指导患者注意观察胆汁量和色泽:

正常胆汁色泽为深绿色或金黄色,较稠厚、清而无渣。

如出现胆汁色淡、稀薄混浊或有泥沙样物,提示异常。

5)指导患者注意全身情况:

如出现体温下降、黄疸消退、粪便色泽加深、食欲增进,说明部分胆汁已进入肠道。

提示胆管下端炎症消退,反之则说明胆管下端不通畅。

6)保护引流管周围皮肤:

即使擦净引流管周围分泌物,注意皮肤对胶布有无过敏,及时更换敷料,局部可涂氧化锌软膏,减少胆盐对皮肤的刺激,防止皮炎。

7)拔管:

先试行夹管1~2天,加无发炎、腹痛、黄疸等症状出现,可拔管。

(二)出院健康指导

1、在术后1个月内,应减少脂肪类食物的摄入,进食高脂肪类和煎炸食品。

胆囊切除后,将失去调节胆汁排入肠道的功能,对脂肪的消化能力相应减弱。

不是或尽量少是肥肉、动物内脏、蛋黄及油炸食品,也不宜进各类高脂肪、高热量的“快餐食品”。

烹调尽量少用动物油,可适量增加植物油。

菜肴应以清蒸、炖菜、凉拌为主,少食炒菜,特别要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不饮酒,这样就能减少对胆道的不良刺激。

2、逐渐加强营养。

胆囊切除1个月以后,饮食也应清淡,加强必要的营养补充,将有助于患者早日康复。

在经过数周的适应代偿后,连接肝脏与小肠的胆总管逐渐伸展扩大,代替了胆囊贮存胆汁的功能。

如消化功能无异常,即可食用普通饮食。

可适当增加蛋白质摄入,进一些含蛋白质质量较高的食物。

每天应进些瘦肉、水产品、豆类食品,如能饮一杯牛奶更好。

如不习惯是奶类或鱼肉者,可多食大豆制品及菌菇类,以弥补动物蛋白的不足。

此外,多进高纤维素与含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对患者术后的恢复也十分有益。

3、适当增加进餐次数。

应注意每餐不宜多食,特别是术后3~6个月内,每天以4餐为好,少食多餐可减轻消化系统的负担,有利于手术后恢复健康。

最好能每天食含醋的食物,因为醋会增强胃的消化能力,还可调节肠道内的酸碱度,以利于胆汁发挥作用,促进对脂肪类食物的消化。

常饮茶、多食鲜果和蔬菜也有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切忌暴饮暴食,注意饮食卫生。

4、遵医嘱服药,定期复查。

5、带T管回家的患者,应注意保持管道通畅和无菌,有异常及时就诊。

6、胆道结石的复发率高,如出现腹痛、发热、黄疸,应及时来院就医。

腹腔镜手术

一、住院健康指导

(一)术前宣教

1、皮肤准备指导手术前1日为患者准备皮肤,特别注意脐部周部位的情节。

(二)术后宣教

1、体位及活动指导使患者情况住患者卧床休息2~24小时。

术后1~2小时鼓励患者翻身,可取半坐卧位,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以促进CO2尽快排出。

2、引流管护理指导腹腔镜手术通常在术中留置导尿管,以避免膀胱损伤,术后需继续留置24~48小时。

应向患者及家属说明留置导尿的意义,强调要保持尿管通常,并经常观察尿液的颜色、性质,观察有无扭曲、堵塞。

尿管要妥善固定,同时留有一定长度,以防翻身或牵拉时移位。

3、疼痛指导腹腔镜手术创伤小,疼痛较小,但双肩酸痛使腹腔镜术后常见并发症,是由于二氧化碳转变为碳酸后刺激横隔,由膈神经放射至肩部所致。

应向患者解释原因,鼓励患者早翻身,早下床,减少症状。

通过分散注意力,消除引起疼痛的因素,如听收音机、音乐等。

必要时可通知医护人员给予止痛药物治疗。

带麻醉泵的患者应告知麻醉泵不能打折,不能调节速度,一般能使用48小时。

麻醉泵应妥善固定,嘱患者翻身时注意防止麻醉泵脱出。

4、饮食指导告知患者术后24小时禁食,术后第二日可根据医嘱进流食,如米汤等。

术后第3日可改为半流食,如面条汤、粥等,以后逐渐过度为普食。

对便秘患者可使用一些有通便功能的食品。

告知患者应注意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及甜食,防止肠胀气。

5、并发症的观察指导

(1)与二氧化碳有关的并发症:

因刺激膈肌可引起上腹部不适和肩痛,告知患者数日后可自行消退。

此外还有腹膜外气肿、皮下气肿,表现为局部肿块或皮下有捻发感,多数由于气腹针未进入腹腔即充气所致,气肿小者可自行吸收,不需处理;气肿较大且多,则需穿刺排气。

(2)血管损伤:

血管损伤可以有腹壁血管、腹膜后血管及手术部位血管的损伤,表现为损伤部位的出血或血肿形成。

小血管损伤所致出血多数能自凝,大血管的损伤须及时开腹止血。

(3)脏器损伤:

注意内生殖器临近器官如肠管、膀胱、输尿管等损伤。

(4)高碳酸血症和酸中毒:

表现为血压急剧下降,脉搏细弱、呼吸抑制等症状。

(5)应指导患者密切观察有无并发症的表现,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护人员。

二、出院健康指导

1、告知患者保持伤口清洁。

干燥,伤口完全愈合后方可淋浴。

注意观察伤口有无红、肿、热、痛的现象,有异常及时就诊。

2、向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说明在术后2周内避免提超过5kg的物品及骑车、骑脚踏车、久坐,以免盆腔充血,造成术后不适。

3、嘱患者术后多喝水补充手术时体液的丧失。

术后宜增加蔬菜及高纤维的食物,避免使用产气的食物如豆类、元葱等,以减少术后腹胀引起不适。

四肢骨折病人健康教育

一、疾病知识:

骨折:

股的完整性或连续性中断时称骨折。

特殊体征:

畸形、反常活动、股摩擦音或股摩擦感等。

严重骨折、广泛性软组织损伤。

常常引起病人休克。

治疗原则:

复位、固定、功能锻炼。

复位方法:

手法复位、牵引复位、切开复位。

固定的基本形式:

外固定、内固定。

功能锻炼:

遵循自主活动为主、进早进行、循序渐进的原则。

常见并发症:

脂肪栓塞、骨筋膜室综合征、骨化性肌炎、创伤性关节炎、关节僵硬等。

疾病特点:

骨折常见病因为直接暴力、间接暴力、肌肉牵拉力、积累劳损和骨骼疾病,病人骨折后常因疼痛、肿胀、伤口出血、功能障碍及生活自理能力下降,角色适应不良而产生焦虑不安、烦躁和抑郁情绪。

骨折治疗中因手术、外固定或牵引可导致身体不适,恢复期对功能锻炼认识不足或不了解正确的锻炼方法也会影响骨折的愈合。

下肢告骨折病人因长期卧床,有可能发生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压疮、便秘、肌肉萎缩、关节僵硬、骨质疏松等一系列并发症。

二、手术前健康教育

1、心理调适指导:

无论何种原因造成的骨折,突然的常刺激会使病人产生一些特殊的心理反应,如焦虑、恐惧、紧张、愤怒等,担心会不会致残、要不要手术、有没有生命危险,流露出烦躁不安、感觉过敏和夸大伤痛等情绪,这些将影响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

应根据病人的伤情特点,讲解手术治疗及非手术治疗的相关知识,介绍骨折愈合的一般规律及治疗、护理、康复重点,帮助其做好接受治疗的心理准备。

 2、适应行为指导:

指导病人选择正确的卧位,抬高患肢以消除水肿。

教会病人正确的翻身法,以免引起其他损伤,指导其进行床上大小便训练和肢体功能锻炼。

择期手术病人给予高蛋白、高营养、容易消化的食物,以增进营养,促进骨折愈合。

三、手术后健康教育

1、体位与活动指导:

告诉病人及家属四肢骨折手术后,要用软枕和支架等抬高患肢,使之高于心脏水平,并保持功能位,以利于血液回流,消除水肿。

上肢手术病人卧床6h后即可下床活动,下肢手术病人6h后,可侧翻身,防止发生褥疮,遵医嘱下床活动。

有内固定者,督促早期离床活动,活动时不要使患肢负重并防止跌倒。

 2、术后配合指导:

病人术后如出现肢体剧痛或由痛转为无痛、苍白、失去知觉、发凉、肿胀、麻木等,表明肢体受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电大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