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化铁道接触网施工技术毕业设计.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648509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9.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气化铁道接触网施工技术毕业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电气化铁道接触网施工技术毕业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电气化铁道接触网施工技术毕业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电气化铁道接触网施工技术毕业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电气化铁道接触网施工技术毕业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气化铁道接触网施工技术毕业设计.docx

《电气化铁道接触网施工技术毕业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气化铁道接触网施工技术毕业设计.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电气化铁道接触网施工技术毕业设计.docx

电气化铁道接触网施工技术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

题目:

电气化铁道接触网施工技术

年月日

电气工程系

摘要

随着当今国内外电气化铁路事业的高速发展,接触网的现代化施工和技术运用就显得尤为重要;设计对接触网的下部工程、支持结构、线索架设及接触悬挂、设备等相关施工项目的技术规范要求进行了介绍。

在一系列项目中要保证每一个项目的技术质量要求,保证每个施工项目的技术含量。

只有在保证技术、质量、安全的前提下,接触网才会无论在任何条件下,才能保证良好地供给电力机车电能,保证电力机车在线路上安全,高速运行。

相对来说就对工程单位在电气化施工人员、施工技术、施工机械设备、管理以及准备方面要求较高,自然在施工前要做的施工技术规范。

施工技术规范更好的能统一全线工程在不同施工队施工时的施工标准以及工艺,能更好的标准了工程的施工要求、质量保证措施、明确了建设各方在施工质量控制中的卡控。

体现了企业在工程建设中的科学施工和现代化管理的先进性,并在符合上述要求的情况下,尽可能地节省投资、结构合理、维修简便、便于新技术的应用。

关键词:

支持结构;线索架设;接触悬挂;设备

绪论

铁路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铁路电气化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要环节之一。

电气化铁路的牵引动力是电力机车,机车本身不带能源,所需能源由电力牵引供电系统提供。

牵引供电系统主要是指牵引变电所和接触网两大部分。

变电所设在铁道附近,它将从发电厂经高压输电线送来的电流,送到铁路上空的接触网上。

接触网是向电力机车直接输送电能的设备。

沿着铁路线的两旁,架设着一排支柱,上面悬挂着金属线,即为接触网,它也可以被看作是电气化铁路的动脉。

电力机车利用车顶的受电弓从接触网获得电能,牵引列车运行。

世界上第一条电气化铁路,是德国的西门子公司和哈尔斯克公司于1879年在柏林贸易展览会上铺设的,长300米,轨距为1000毫米。

此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铁路运量的增长和对能源利用率的重视,全世界电气化铁路营业里程逐年增加,到90年代初,在1300000公里的铁路中,电气化铁路有180000公里,占铁路总里程的13.8%。

我国的铁路电气化工程建设,是从1958年6月开始的。

1961年8月15日,第一条电气化铁路--宝成线宝鸡至凤州段建成通车,运输效率显著提高,揭开了我国电气化铁路建设的序幕。

开始采用了先进的单相工频交流制供电方式,使我国电气化铁道有较高的起点。

全路科学大会上通过了我国铁路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政策:

“大力发展电力牵引和内燃牵引,以电力牵引为主。

”这标志着铁道电气化事业在我国将得到迅速发展。

在"内(燃)电(力)并举,以电为主"以及"大力发展电力牵引"方针的指导下,到1990年底,我国已建成16条电气化铁路,里程达7000公里。

随着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电气化铁路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电气化铁路已成为世界各国铁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我国的电气化铁路2005年突破20000公里,约占全国铁路总营业里程的25%,承担铁路运量的50%左右。

我国的电气化铁路不论在里程长度和技术装备上,还是在所承担的客货运输量上都将跨入世界先进行列。

第一章线索架设及接触网悬挂

1.1承力索及接触线架设

接触网导线也称为电车线,是接触网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电力机车运行中其受电弓滑板直接与接触摩擦,并从接触线上获得电能。

性能、接触线截面积的选择应满足牵引供电计算的要求。

接触线一般制成两侧带沟槽的圆柱状,其沟槽为便于安装线夹并按技术要求悬吊固定接触线位置而又不影响受电弓滑板的滑行取流。

接触线下面与受电弓滑板接触的部分呈圆狐状,称为接触线的工作面。

我国采用的铜接触线多为TCG-110和TCG-85两种型号,其字母T表示铜材,C表示电车线,G表示带沟槽形式,后面的数字表示该型铜接触线的截面积。

近年来我国也引进使用日本的铜接触线。

我国研制和使用了钢铝接触线。

钢铝接触线以铝和钢两种金属压接制成。

以铝面作为导电部分,与受电弓滑板接触磨擦的是钢面,既保证了导电性能又提高了工作面的耐磨性,我国采用的钢铝接触线有GLCA100/215和GLCB80/173两种型号。

字母GLC表示钢铝电线,A、B表示线型,后面分式中,分母表示该型钢铝接触线的截面积,分子表示该型钢铝接触线的载流量当量于铜接触线的截面积。

承力索架设保证项目的质量检验符合下列规定:

承力索线材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镀锌钢绞线、镀铝锌钢绞线镀层良好,19股的镀锌钢绞线、镀铝锌钢绞线损伤截面不应大于导电截面的7%,强度损失不应大于5%。

承力索每个锚段内的接头数:

正线不超过1个,站线不超过2个。

直线段、曲内段时承力索阴干放在承力索座的外侧,曲外时承力索应安放在承力索座的内侧。

接触线架设保证项目的质量检验符合下列规定:

接触线的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铜及铜合金接触线在同一截面损伤不应大于其截面的10%,钢铝接触线同一截面处钢损伤不应大于其截面的10%。

120km/h以上区段正线接触线不允许有接头。

站线接触线在一个锚段内允许有一个接头。

两接头间距不应小于150mm,接头距悬挂点距离不应小于2m。

站场正线及重要线的接触线在下方,侧线及次要线应在下方,侧线及次要线的接触线在上方。

线索交叉位置应与接触线相同。

1.2接触悬挂

接触网的分类大多以接触悬挂的类型来区分。

我们所讲的接触悬挂的分类是对接触网的每个锚段而言的。

接触悬挂的种类较多,一般根据其结构的不同分成简单接触悬挂和链形接触悬挂两大类。

简单接触悬挂(以下简称简单悬挂)系由一根接触线直接固定在支柱支持装置上的悬挂形式。

国内外对简单悬挂做了不少研究和改进。

我国现采用的带补偿装置的弹性简单悬挂系在接触线下锚处装设了张力补偿装置,以调节张力和弛度的变化。

在悬挂点上加装8~16m长的弹性吊索,通过弹性吊索悬挂接触线,这就减少了悬挂点处产生的硬点,改善了取流条件。

另外跨距适当缩小,增大接触线的张力去改善弛度对取流的影响。

链形悬挂的接触线是通过吊弦悬挂在承力索上。

承力索悬挂于支柱的支持装置上,使接触线在不增加支柱的情况下增加了悬挂点,利用调整吊弦长度,使接触线在整个跨距内对轨面的距离保持一致。

链形悬挂减小了接触线在跨距中间的弛度,改善了弹性,增加了悬挂重量,提高了稳定性,可以满足电力机车高速运行取流的要求。

链形悬挂比简单悬挂得到了较好的性能,但也带来了结构复杂、造价高、施工和维修任务量大等许多问题。

链形悬挂分类方法较多,按悬挂链数的多少可分为单链形,双链形和多链形(又称三链形)。

目前我国采用单链形悬挂。

链形悬挂根据线索的锚定方式(即线索两端下锚的方式),可分为下列几种方式未补偿链形悬挂、半补偿链形悬挂、全补偿链形悬挂。

1.3中心锚结

中心锚结按结构可分为:

半补偿链形悬挂中心锚结,全补偿链形悬挂中心锚结,站场防串中心锚结等。

安设中心锚结后,由于接触线和承力索在中心锚结系死固定(防串中心锚结除外),因此,当温度变化时,锚段两端的补偿器只能使线索由中心锚结处分别向两端移动,不致向一端温滑动。

保证线索张力均匀,并使接触线工作状态良好,同时能缩小事故范围。

当锚段一端的接触线发生断线时,不致影响锚段另一端接触线,以利于抢修和缩短事故停时。

运行实践表明:

接触网发生断线事故情况较少,即使发生事故,影响范围也仅为3~4个跨距,而只要装设中心锚结,就使接触网结构复杂,特别是在站场内,全补偿中心锚结,在提出下锚时要穿过很多股道,使站场中心部分拉线纵横交错,影响站场工作人员的作业和行人安全,同时也影响站场的美观,困此我国从京秦线开始,以后设的线路站内都采用防止接触悬挂串动而不考虑断线的中心锚结,即采用防止串动的中心锚结。

中心锚结保证项目的质量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中心锚结应安装在设计指定位置上,接触线中心锚结所在跨内不得有接触线接头。

直线区段的中心锚结线夹端正,曲线区段中心锚结应与接触线线倾斜度一致,中心锚结线夹应牢固可靠,螺栓紧固力矩符合设计要求。

接触线中心锚结绳不得侵入弹性吊弦范围内,接触线中心锚结范围内及隧道中心锚结所在跨距内应无吊弦。

全补偿链形悬挂承力索中心锚结辅助绳的弛度应小于或等于所在跨距承力索的弛度,全补偿、半补偿链形悬挂接触线中心锚结线夹两边锚结绳张力相等,中心锚结线夹接触线高度应比相邻吊弦点高出20~60mm。

安装型式应符合设计要求。

承力索中心锚结辅助绳和接触线中心锚结均涂防腐油防腐。

弹性简单悬挂中心锚结应符合设计要求,下锚绳的弛度应满足:

在最高温度时,中心锚结线夹处接触线应高于两边悬挂点50mm,在最低温度时平腕臂抬头应不得大于50mm。

中心锚结绳应涂防腐油防腐。

1.4吊弦

吊弦的相关规定:

环形吊弦固定形式、安装位置及线夹固定螺栓紧固力矩均应符合设计要求,位置偏差不应超过±200mm。

吊弦线夹直线区段应端正,曲线区段线夹应垂直于接触线工作面。

半补偿形悬挂的环节吊弦在平均温度时顺线路方向应垂直安装,在顺线路方向对垂直线路方向偏移角不应大于20°。

全补偿链形悬挂的环形吊弦在顺线路方向承力索和接触线采用同材质时,垂直安装;不同材质时,应按设计要求计算的偏移值安装。

整体吊弦布置应符合设计要求,位置偏差应在±100mm范围内,长度偏差应在±2mm以内。

吊弦应无散股和断股现象。

线夹连接螺栓紧固力矩符合设计要求。

平均温度时整体吊弦顺线路方向垂直安装,温度变化时,顺线路方向的偏移量:

承力索、接触线材质不同时偏移量符合设计要求,承力索、接触线采用同一种材质时,在任何温度下均垂直安装,直线区段吊弦线夹端正、牢固,曲线地段吊弦线夹应垂直于接触线工作面。

吊索安装应符合设计要求,吊索以吊索座为中心,两侧平分,允许偏差±100mm,两端受力均匀。

悬挂点接触线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允许误差±30mm。

吊索座、高吊索座受力方向正确,直线区段吊索线夹端正、牢固,曲线地段吊索线夹应垂直于接触线工作面。

螺栓紧固力矩应符合设计要求。

采用镀锌钢绞线的吊索及螺栓螺纹部分涂油防腐。

接触悬挂点距轨面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且接触线距轨面的最高高度不应大于6500mm。

最低高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站场和区间接触线距轨面的高度宜取一致,其最低高度不应小于5700mm;编组站、区段等配有调车组的线、站,正常情况可不小于6200mm,确有困难时不应小于5700mm。

隧道内(包括按规定降低高度的隧道口外及跨线桥建筑物范围内)正常情况不应小于5700mm;困难情况不应小于5650mm;特殊情况不应小于5330mm。

悬挂点接触线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施工允许误差不应大于±30mm。

接触线工作高度变化时,其变化率不大于:

一般区段2‰,困难区段4‰。

表4-1接触悬挂的空气绝缘距离不应小于下表规定

序号

有关情况

正常值

困难值

1

绝缘锚段关节两悬挂点间隙

一般情况(适用于任何高程)

450

吸流变压器处

300

2

同回路自耦变压器供电线带电体距接触悬挂或供电线带电体间隙

500

450

3

25KV带电体距固定接地体间隙

300

240

4

25KV带电体距机车车辆或装载货物间隙

350

5

受电弓振动至极限位置和导线被抬起的最高位置距接地体的瞬时间隙

200

160

6

隔离开关引线,点连接接线(包括跨另一支接触悬挂时)及自耦变压器供电线,供电线跳线距接地体间隙

330

7

在对向风吹,风速13m/s时,25KV带电体与自耦变压器中线或保护间隙

250

8

绝缘元件接地侧裙边距接地体间隙(适用于任何高程)

瓷及钢化玻璃绝缘子

100

75

复合绝缘子

50

9

25KV带电体距跨线建筑物底部的静态间隙

500

300

注:

①污秽地区的绝缘泄露距离增大时,表中所列的空气间隙值不可增大。

②在高程大于1000m的地区,表中所列空气绝缘间隙值应进行修正。

③在既有的低净空隧道、跨线桥等建筑物范围内,采用正常间隙确有困难时,方可采用表中困难值,并相应采取防雷措施,但重雷区及海岸线10Km以内的区段的空气绝缘间距值应进行修。

半补偿链形悬挂接触线驰度应符合安装曲线的规定,弹性简单悬挂同一吊索两吊索线夹处接触线距轨面连线的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并等高,且相互偏差不应大于±20mm。

接触线拉出值的分布应符合设计要求,允许偏差±30mm。

在任何情况下其导线偏移值(相对于受电弓中心)不宜大于400mm。

电分段锚段关节内两接触线间接悬挂其他各带电部分的绝缘距离应符合设计要求,允许偏差±50mm,四跨关节中心柱、五跨关节两中心转换柱跨中间两接触线应等高,并应符合设计要求。

电不分段锚段关节转换柱处,两接触线间垂直,水平距离应符合设计要求,允许偏差±20mm,三跨关节两转换柱跨中间,四跨关节中心柱、五跨关节两中心转换柱跨中间应等高,并应符合设计要求。

全补偿简单链形悬挂接触线跨中预留驰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双电气化铁路区段,上、下行接触网带电体间距离,正常情况下不应小于2000mm,困难时不应小于1600mm。

第二章支撑结构

3.1软横跨

多股道接触悬挂通过横向线索悬挂挂在线路两侧的支柱上,这种装配方式称为软横跨。

我国目前采用的绝缘式软横跨,绝缘式软横跨即横向承力索与上、下部固定绳均绝缘,也就是对地绝缘。

绝缘式软横跨有很多优点,它的各条线索对地都是绝缘的,这样便于带电检修。

对地绝缘的绝缘子串都装在线路两侧,故在电力和内燃、蒸汽混合牵引区段运营,可减轻绝缘子污染程度,减少清洗的工作量;由于软横跨上、下行股道间横向电分段绝缘子串起上、下行电分段作用,在实行“V”型天窗作业区段,横向电分段绝缘子串,经常起接地侧绝缘子的作用。

另外,某一方向接触网设备故障时,它还将另一方向正常接触网设备在站场隔离开来,其缩小事故范围的作用。

接触网链形悬挂软横跨节点:

节点1、2适用13m或15m高的钢柱,节点3、4适用于地面以上12m的钢筋混凝土支柱。

其中节点2、4用于站台上的和混凝土支柱的连接。

节点9为中间站台上方的下部固定绳的分段,节点13为上方的横向承力索及上部固定绳也用绝缘子串分段。

节点11接触线在此处升高后与下部定位绳之间的垂直距离h=H′-(H+200),节点12接触线在此处升高后,与下部固定绳之间垂直距离h=H′-(H+430),其中H′为下部固定绳距轨平面(或轨面连线中心)的高度,H为接触线距轨平面(或轨面连线中心)的高度。

h为正值时接触线在下部固定绳的下方;h为负值时接触线在下部固定绳的上方,均悬挂非工作支。

下部固定绳高度以电化股道的最高轨面连线的中心为准,接触线高度不得超过6500mm,轨面较低时,可采用按不大于接触线允许坡度升高接触线的方式安装,接触线高度超过6500mm时,可采用加设调节立柱的措施安转。

定位器位于受拉的位置。

除特殊要求外,一般悬挂6支以上接触悬挂时,无论跨越几股道均采用双横承力索,悬挂5支及以下接触悬挂时,采用单横承力索。

当Cx>6m时,节点2或节点4的横向承力索绝缘子串应下移,且与上、下部固定绳绝缘子串在同一垂直平面内,另将悬吊上部固定绳的吊弦外移。

节点8用于软横跨上、下行正线股道间的电分段绝缘。

将横向承力索及上、下部固定绳隔开,以达到绝缘分段的目的。

节点6、7相当于道岔定位柱的定位装置,它所定位的两组悬挂均为工作支,两根接触线的高度基本一致。

节点10装配形式与锚段关节中转换柱的装配相似,它悬挂的两组悬挂,一组悬挂为工作支,另一组为非工作支,非支抬高200㎜~250㎜,用双股铁线用夹环拉起。

节点14站场防串中心锚结,下部同节点5。

节点15中锚绳穿过软横跨的形式。

软横跨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固定角钢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规定,施工偏差为±20mm;横向承力索至上部固定索至上部定位索最短距离,为400~600mm;横向承力索和上、下部固定索的电分段绝缘子在同一垂直直面内,位于站台沿上方的绝缘子带电裙边应与站台沿相齐,施工偏差为100mm;股道间横向电分段绝缘子位于股道中间;双根横向承力索张力相等,V型联板不得偏斜;上、下部定位索承载后允许有轻微的负驰度;横向承力索和上、下部定位索施工完毕后,杵头杆在螺帽处外露20~80mm;预应力混凝土软横跨支柱,花篮螺丝必须露扣,且螺杆间有可调空隙;横向承力索和上、下部定位索均不得有接头;楔形线夹中回头长度为300~500mm,回头与本线用Φ2.0mm镀锌铁线绑扎100mm,施工偏差为±10mm,绑扎密实整齐;软横跨各吊线用两股Φ4.0mm镀锌铁线拧制,上端做永久性固定,下端做可调性固定,回头长度为200~300mm;简单悬挂的软横跨承力索与定位索的最小距离为1000mm,施工允许偏差±100mm,定位索受力后水平,允许有轻微的负驰度;软横跨的直吊弦在直线区段设在线路中心,曲线区段与接触线拉出值在同一平面内。

3.2硬横跨

硬横梁呈水平状态,梁的挠度符合设计要求。

施工偏差应符合下表:

表3-1硬横梁安装允许偏差

项目

允许偏差(mm)

硬横梁安装高度

+100

0

铰接硬横梁的硬横梁挠度

≤梁跨长的1/200

刚接硬横梁的硬横梁挠度

≤梁跨长的1/360

硬横梁相对软横跨较为稳定,适合高速铁路稳定的运行;硬横梁的安装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硬横梁与支柱、硬横梁各梁段结合密贴,连接牢固可靠,螺栓紧固力矩应符合设计要求。

3.3支柱装配

腕臂安装在支柱上部,使用圆形钢管、角钢加工制成,用以支持接触悬挂,并起传递负载的作用。

腕臂支柱装配根据悬挂类型的不同分为简单悬挂、半补偿链形悬挂、全补偿链形悬挂支柱装配。

根据支柱用途的不同分为中间柱、转换柱、道岔定位柱、锚柱和中心柱的装配,以及直线与曲线的装配。

支柱装配应符合设计要求:

腕臂底座、压管底座及简单悬挂下底座的安装,均符合设计规定,底座与支柱密贴,底座槽钢呈水平;压管腕臂安装后满足承力索悬挂点距轨面的设计高度,施工误差±20mm;腕臂上各部件处在同一平面上,绞接处转动灵活,腕臂不得弯曲,顶端管帽封好。

棒式绝缘子有双重绝缘子和普通棒式绝缘子,并且棒式绝缘子要分不同爬电距离安装。

底座和棒瓷连接螺栓、支撑与套管双耳连接螺栓:

下行朝向下行,上行朝向上行(即朝向列车运行方向穿),竖直方向下穿。

销钉穿向与螺栓同。

腕臂预配严格执行“三化一到位的施工方法”,即计算微机化、预配工厂化、安装机械化,一次达到设计标准。

测量数据必须准确,计算程序必须正确,预配加工必须精确。

平腕臂预留抬头30~50mm,承力索支撑线夹距双耳250mm,定位器坡度为390mm,支链型悬挂承力索应位于接触线正上方,误差范围±25mm,正定位留头200mm,反定位留头200~400mm,正定位环在定位管上的调节余量不得小于100mm。

同一组腕臂的支撑、定位管支撑夹角相同,一般为60度。

定位管、腕臂支撑角钢平面朝天,开口和行车方向一致,腕臂支撑安装距棒瓷最小200mm,支撑下端尽量靠近定位管用定位环。

棒式绝缘子方向应保证泄水孔朝下,棒式绝缘子单耳应与承力索线夹、套管双耳对称面在同一面内,斜腕臂应与腕臂套管单耳、定位环对称面在同一平面内,棒式绝缘子U型螺栓安装应竖直,且两螺栓间平行,垫片、螺帽戴齐压紧压板,压板安装水平且应受力均衡。

平腕臂棒瓷、压管棒瓷外侧压板带台,内侧压板不带台的双压板安装形式。

反定位定位管均安装吊线,“V”型吊线距腕臂两侧各600mm,吊线在定位管上方300mm的位置煨成回头Ф50mm圆环圈,圈垂直铁路,圈在本线中央。

反定位定位环至斜拉线定位管卡子距离200mm。

软定位定位器的坡度相对于轨面连线不小于1/10,定位环距定位器末端为50mm。

定位线夹大面在受力侧。

承力索预型保护条分70和95型,腕臂只有带滑轮的安装,长度为1米。

定位管开口朝向来车方向,定位管卡子螺栓穿向行车方向。

转换柱腕臂非支均在关节内(即远离下锚侧,含道岔柱)。

腕臂调整:

①中间柱腕臂调整时,腕臂和支柱垂直,水平腕臂水平,直线、曲外允许抬头。

②关节腕臂调整时,腕臂和支柱垂直,承力索工非支抬高、水平值参数只许大于设计30~70mm;接触线抬高、水平值间距只许大于设计10~20mm;过渡点平滑过渡,严禁导高坡度调整出现硬点。

(设计承力索:

非绝缘关节抬高200mm,水平200mm;绝缘关节抬高500mm,水平500mm;设计接触线非绝缘关节500mm,水平200mm,绝缘关节抬高500mm,水平500mm)③拉出值调整时:

在曲线a=400时,拉出值只许比设计小30~50mm,严禁大于或等于设计值。

支柱装配保证项目的质量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全补偿、半补偿链形悬挂的腕臂安装位置及连接螺栓紧固力矩应符合设计要求。

在平均温度时应垂直线路中心,温度变化时的偏移不得大于设计值。

腕臂无弯曲,承力索悬挂点距轨面的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允许偏差±20mm。

简单悬挂的单腕臂安装位置及连接螺栓紧固力矩应符合设计要求。

腕臂宜水平安装,允许偏差±20mm。

在平均温度时应垂直线路中心,温度变化时的偏移不得大于设计值。

双线路腕臂安装高度及连接紧固力矩应符合设计要求,腕臂无下俯。

允许偏差0~100mm。

隧道内接触悬挂装配保证项目的质量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隧道内悬挂装配应符合设计规定,各部分连接牢固可靠,可调部件应有调节余地。

表3-2隧道内支持结构的带电部分与隧道壁的绝缘距离不应小于下表规定

项目名称

正常值

困难值

25kV带电体距隧道建筑物等接地体

300

240

绝缘元件接地侧裙边距接地体(适用任何海拔高度)

瓷及钢化玻璃绝缘子

100

75

复合材料绝缘子

50

隧道内接触悬挂装配基本项目的质量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隧道内立柱安装应符合设计要求,倾斜度不得大于1°。

定位管伸出支持器的长度为30~80mm,定位管在平均温度时垂直于线路中心线,当温度变化时,偏移量与接触线在该点的伸缩量相一致。

定位管的倾斜度应保持支持器处导线工作面与轨面连线平行。

定位器安装应符合设计要求,在平均温度时应垂直线路中心线,温度变化,偏移量与接触线在该点的伸缩量应一致,其偏角不得大于18°。

定位器倾斜度应保证定位线夹处导线工作面与轨面连线平行。

定位管应水平,在平均温度时应垂直于线路中心线。

定位管在支持器外露应在50~80mm范围内,定位线夹处的导线应与轨面平行。

转换支柱处两定位器能分别随温度变化可自由移动,不卡滞,接触线非工作支和工作支定位器、管之间的间隙应不小于50mm,螺栓紧力矩值应符合设计要求。

固定定位器的定位管应水平,稍有上抬,定位管的斜拉线顺直,定位管外露部分应大于100mm。

斜拉线及螺纹外露部分应涂防腐油。

第四章电气化铁道相关规程规则

从事铁道电气化供电工作的人员必须学习和熟悉供电系统相关的规章制度,并在实际工作中严格遵守和实施,以确保供电系统的安全生产,防止和预防人身和供电事故的发生。

电气化铁道供电系统的规程、规则是由铁道部颁发的统一制度,适用于电气化铁道的运行和检修等,随着电气化供电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完善,规章的条例也在不断地修改和完善,以适应新形势下供电新技术发展的需要。

各铁路局在贯彻执行铁道部有关规章、标准的基础上,结合本路局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关实施细则、办法和工艺。

以适应本局供电设备的特殊性。

从事牵引供电工作的人员除必须严格执行铁道部规章外,还必须严格执行铁路局制定的细则。

4.1接触网安全工作规程(总则)

第1条在接触网运行和检修工作中,为确保人身、行车和设备安全,特制定本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既有线工频、单相、25KV交流及提速200~250km/h接触网的运行和检修。

第2条牵引供电各单位(包括牵引供电设备管理、维修单位和从事既有线电气化牵引供电施工单位,下同)在接触网作业中要贯彻“施工不行车,行车不施工”的原则,经常进行安全技术教育,组织有关人员认真学习和熟悉本规程,不断提高安全技术管理水平,切实贯彻执行本规程的规定。

第3条各级管理部门要认真建立健全各级岗位责任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