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之幼儿综合素质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35.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647664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6.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资格证之幼儿综合素质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35.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教师资格证之幼儿综合素质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35.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教师资格证之幼儿综合素质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35.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教师资格证之幼儿综合素质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35.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教师资格证之幼儿综合素质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35.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资格证之幼儿综合素质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35.docx

《教师资格证之幼儿综合素质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3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资格证之幼儿综合素质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35.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师资格证之幼儿综合素质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35.docx

教师资格证之幼儿综合素质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35

教师资格证之幼儿综合素质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35

单项选择题

第1题:

下列关于幼儿教师行为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关爱幼儿.重视幼儿身心健康.将幼儿学习放在首位

B.信任幼儿.尊重个体差异,主动了解和满足有益于幼儿身心发展的不同需求

C.不讽刺、挖苦、歧视幼儿,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幼儿

D.重视生活对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价值.积极创造条件,让幼儿拥有快乐的幼儿园生活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A选项中,教师将幼儿学习放在首位,违背了素质教育要求中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理念,因此是错误的。

第2题:

儿童口语能力发展的关键期是2~3岁。

错过这个时期,个体口头言语就得不到良好的发展,即使以后再进行补偿教育,效果也只能是事倍功半。

所以,在教育过程中应遵循人身心发展的(  )。

A.互补性

B.阶段性

C.个别差异性

D.不平衡性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主要表现在:

一是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不同:

二是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

儿童口语能力在2~3岁发展的最好体现了不平衡性的特点。

第3题:

以下做法体现了“以人为本”儿童观的是(  )。

A.教师对犯了错误的幼儿大声呵斥

B.表演游戏中.教师按照剧本中的语言、动作去规范幼儿

C.教师让每个幼儿都参与游戏

D.教师在课堂提问时只关注自己喜欢的幼儿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C项中教师关注所有的幼儿,体现了以人为本,其他选项中的做法都是不正确的,没有体现以人为本的儿童观。

第4题:

随着时代的进步,新型的、民主的家庭气氛和父母子女关系还在形成,但随着孩子的自我意识发展,很多孩子对父母的教诲听不进或当作“耳边风”,家长感到家庭教育力不从心。

为此,教师应该(  )。

A.降低或放弃对家长配合自己工作的期望

B.督促家长.让家长成为自己的“助教”

C.尊重家长.树立家长的威信.从而一起做好教育工作

D.在孩子面前嘲笑这些家长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该尊重家长,与家长做好沟通和交流,树立家长威信,共同发挥教育合力。

第5题:

教师职业道德的天职和核心是(  )。

A.教书育人

B.为人师表

C.关爱学生

D.终身学习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第6题:

李老师是幼儿园里的“明星老师”.因为她总是能够和所有的小朋友打成一片.关注到每个人不同的需要.她还为每位小朋友“量身定做”了一套保育计划,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李老师的行为做到了(  )。

A.保护学生兴趣

B.因材施教

C.具有奉献精神

D.努力处理师生关系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教师为每一位学生“量身定做”保育计划,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的保育原则。

第7题:

陶行知说过:

“要人敬的必先自敬.重师首在自重。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

“理想、原则、信念、兴致、趣味、好恶、伦理、道德等方面的准则在教师言行上取得一致、和谐,这就是吸引青少年心灵中的火花。

”这两句话体现的职业道德规范是(  )。

A.关爱学生

B.为人师表

C.教书育人

D.爱岗敬业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这两句话都表明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德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力量。

因此,教师要做好示范,为人师表。

第8题:

冯老师是一名经验丰富的幼儿园教师.对幼儿和蔼有加.对教育幼儿有独到的见解。

由于看不惯很多家长盲目溺爱孩子.她经常对家庭教育指手画脚.甚至当着孩子的面批评家长。

冯老师这种做法(  )。

A.缺乏教育耐心

B.没有关爱幼儿

C.是家园的有机结合

D.没有尊重家长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教师职业道德要求教师要尊重家长的人格尊严和观点。

第9题:

《幼儿园工作规程》是依据(  )制定的。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幼儿园工作规程》第一条规定:

为了加强幼儿园的科学管理,提高保育和教育质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制定本规程。

第10题:

“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属于教师的(  )。

A.义务

B.权利

C.责任

D.工作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八条第六款规定,教师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第11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从(  )四个方面提出对未成年人的保护要求。

A.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

B.家庭保护、学校保护、医疗保护、司法保护

C.家庭保护、教育保护、社会保护、医疗保护

D.家庭保护、身心保护、社会保护、财产保护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提出保护未成年人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从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对未成年人的保护要求。

第12题:

某幼儿园的小新在十一假期期间.私自人园玩耍,导致左手手臂骨折,对于小新所受伤害,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幼儿园存在过错.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B.幼儿园没有过错.但要承担赔偿责任

C.幼儿园没有过错.无需承担赔偿责任

D.幼儿园存在过错.但可免除赔偿责任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十三条规定,在放学后、节假日或者假期等学校工作时间以外,学生自行滞留学校或者自行到校发生的事故,学校不承担事故责任。

第13题:

为了回应知识经济向人才培养提出的挑战,我国确定的素质教育的核心是(  )。

A.能力教育

B.探究性学习

C.创新教育

D.合作学习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教育对知识经济向人才培养提出挑战的回应。

第14题: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我们要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到2020年,有条件的地区普及(  )。

A.学前一年教育

B.学前两年教育

C.学前两年半教育

D.学前三年教育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到2020年,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基本普及学前两年教育,有条件的地区普及学前三年教育。

重视0至3岁婴幼儿教育。

第15题:

下列不属于《儿童权利公约》的核心要义体现的原则的是(  )。

A.儿童最大利益原则

B.尊重儿童观点原则

C.尊重儿童意见原则

D.尊重儿童权利与尊严原则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儿童权利公约》的核心要义体现在以下四大原则:

儿童最大利益原则、尊重儿童观点原则、无歧视原则、尊重儿童权利与尊严原则。

第16题:

下列可以在学校周围设置的场所是(  )。

A.营业性歌厅

B.网吧

C.综合性超市

D.营业性舞厅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六条,中小学校园周边不得设置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

第17题:

在农历中,以七、八、九月为秋季,其中八月指的是(  )。

A.孟秋

B.仲秋

C.叔秋

D.季秋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农历以七月、八月、九月为秋季,分别称作孟秋、仲秋、季秋。

第18题:

我国面积最大的咸水湖是(  )。

A.青海湖

B.鄱阳湖

C.太湖

D.洞庭湖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青海湖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咸水湖,最大的淡水湖是鄱阳湖。

青海湖位于中国青海省内青藏高原的东北部,是中国最大的湖泊,也是中国最大的咸水湖、内流湖。

鄱阳湖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也是中国第二大湖,仅此于青海湖。

太湖,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位于江苏省南部,长江三角洲的南部;全部水域在江苏省境内,湖水南部与浙江省相连,是华东最大湖泊,也是中国第三大淡水湖。

洞庭湖位于中国湖南省北部,长江荆江河段以南,是中国第三大湖,也是中国第二大淡水湖,原为古云梦大泽的一部分。

第19题:

以下选项中.曲子与乐器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

A.《梅花三弄》——笛曲

B.《十面埋伏》——古筝曲

C.《汉宫秋月》——二胡曲

D.《高山流水》——古琴曲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十面埋伏》是琵琶曲。

第20题:

在WindoWS操作环境下,要将整个屏幕画面全部复制到剪贴板中应该使用()键。

A.PrintScreen

B.PageUp

C.Ah+F4

D.Ctrl+Space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PrintScreen将整个屏幕画面全部复制到剪贴板中,Ah+PrintScreen复制当前活动窗口。

第21题:

下列文学作品中不属于“楚辞”这种诗歌样式的是(  )。

A.《离骚》

B.《九歌》

C.《天问》

D.《饮酒》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饮酒》为东晋诗人陶渊明的作品,其余为屈原的作品,属于楚辞。

《离骚》是战国时期著名诗人屈原的代表作,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属于楚辞风格。

诗人从自叙身世、品德、理想写起,抒发了自己遭谗被害的苦闷与矛盾,斥责了楚王昏庸、群小猖獗与朝政日非,表现了诗人坚持“美政”理想,抨击黑暗现实,不与邪恶势力同流合污的斗争精神和至死不渝的爱国热情。

《九歌》是《楚辞》篇名。

原为传说中的一种远古歌曲的名称,战国楚人屈原据民间祭神乐歌改作或加工而成。

《天问》收录于西汉刘向编辑的《楚辞》中,全文自始至终,完全以问句构成,一口气对天、对地、对自然、对社会、对历史、对人生提出173个问题,被誉为是“千古万古至奇之作”。

郭沫若先生评价《天问》是空前绝后的第一等奇文字。

第22题:

下列成语典故不是发生在秦朝的是(  )。

A.背水一战

B.焚书坑儒

C.凿壁偷光

D.破釜沉舟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背水一战和破釜沉舟分别指的是韩信和项羽在与秦军作战时采用的战术;焚书坑儒发生在秦朝:

凿壁偷光指的是西汉匡衡勤学苦读的故事。

第23题:

下列革命战争中发表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部《人权宣言》的是(  )。

A.美国独立战争

B.法国大革命

C.俄国十月革命

D.明治维新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法国大革命期间制宪会议颁布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部《人权宣言》;美国独立战争发表了《独立宣言》标志美国诞生;俄国十月革命的指导性文件是《共产党宣言》。

第24题:

在2006年8月24日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上.被视为太阳系的“矮行星”.不再被视为大行星的是(  )。

A.海王星

B.冥王星

C.天王星

D.白矮星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冥王星,于1930年2月18日由克莱德·汤博根据美国天文学家洛韦尔的计算发现。

它曾经是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与太阳平均距离59亿千米,直径2300千米(小于月球),平均密度2.0克左右/立方厘米,质量1.290×1022千克。

公转周期约248年,自转周期6.387天。

在2006年08月24日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上,以绝对多数通过决议5A一行星的定义,以237票对157票通过决议6A一冥王星级天体的定义,冥王星从此被视为是太阳系的“矮行星”,不再被视为行星。

太阳系中有七颗卫星比冥王星大(月球、木卫一、木卫二、木卫三、木卫四、土卫六和海卫一)。

第25题:

圣索菲亚大教堂是哪个国家的建筑?

(  )

A.意大利

B.法国

C.土耳其

D.俄罗斯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清真寺,又名圣索菲亚大教堂。

第26题:

Word中,当前插入点在表格中某行的最后一个单元格右边框后的回车符前.按Enter键后会出现的结果是(  )。

A.插入点所在的行加高

B.插入点所在的列加宽

C.在插入点下一行增加一行

D.对表格没起作用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第27题:

小刘在一个BBS中看到一篇有关今年高考的帖子.他也想发表一下自己的观点,可BBS网页上却说他没有跟帖的权限,原因是(  )。

A.他是以坛主的身份登录进去的

B.他是以游客的身份登录进去的

C.他是以注册用户的身份登录进去的

D.他是以版主的身份登录进去的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第28题:

甲、乙、丙、丁四人对四个抽屉中的物品进行预测。

甲:

有些抽屉中没有书本;乙:

所有抽屉中都有书本:

丙:

第二个抽屉中没有钢笔:

丁:

第三个抽屉中有信件。

如果四人的断定中只有一项为真,那么以下哪项一定为真?

(  )。

A.第二个抽屉中有钢笔

B.第三个抽屉中有信件

C.四个抽屉中都有书本

D.四个抽屉中都没有书本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甲的话和乙的话是一对矛盾命题,必有一真一假,故丙和丁的话都为假。

由丙的话为假可以得出第二个抽屉里面有钢笔,即A项为真。

故答案选A。

第29题:

在是否戒烟的问题上,总有些不算明智的人。

除非他们戒烟成功,否则就不得不为其健康恶化承担所有后果。

老李已有20年的烟龄,但他很怕失去健康的身体和美好的生活,不想因为自己的不明智而承担健康恶化的后果。

由此,可以推出(  )。

A.老李请亲朋好友严格监督自己戒烟

B.老李若要实现自己的想法.必须成功戒烟

C.老李戒烟不能成功.因为他总是做不明智的选择

D.如果老李身体不好.一定是吸烟造成的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除非……否则”=“只有……才不”,故题干逻辑关系为:

不为健康恶化承担所有后果→戒烟成功。

老李怕失去健康的身体和美好的生活,肯定了前件,根据推理规则,可以肯定后件,即老李戒烟成功,故B项正确。

材料分析题

第30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周三下午,小陈老师带着“朵朵班”的小朋友们做“你跟我做”。

在说完游戏规则后,“小机灵”小云举手说:

“小陈老师,我不想跟你做得一样。

”小陈老师深思片刻点头同意,并询问其他小朋友,大家也纷纷表示想要做得不一样。

于是游戏重新开始,孩子们做得特别认真。

她看到他们做了很多平时没有的动作。

小陈老师发现规则改变后更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孩子们的反应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都得到发展了。

问题:

请从儿童观的角度,评析小陈老师的教育行为。

_______

 

参考答案:

小陈老师的做法是恰当的,践行了以人为本的儿童观。

首先,以人为本的儿童观认为教师要看到儿童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个体。

材料中老师并没有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学生,而是以儿童为主体,尊重小云的意见,让童真童趣得到自由伸展的同时,也保护了儿童的创造性。

其次,以人为本的儿童观要求教师要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为根本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材料中当游戏规则改变后,儿童做了很多平时没有的动作,发展了儿童的反应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总之,小陈老师的行为保护了儿童的创造力,值得提倡。

详细解答:

第31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小王以优异的成绩大学毕业后到某市郊区的一所幼儿园任教。

园长根据她来校后的工作表现,第二学期就让她提前转正。

但她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常常利用幼儿园活动,向学校申请一些不必要的经费。

她没有把全部精力放在如何搞好保育的工作上,而是利用便利条件,常常借各种活动机会向家长讨要好处,在师生中产生了不良影响。

试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对小王的做法进行分析。

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小王的做法是错误的,违背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

首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教师要为人师表。

为人师表要求教师要以身作则,要廉洁从教。

材料中,小王老师经常申请不必要的经费,还常以各种理由向家长讨要好处,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违背了廉洁从教的职业道德要求;没做到以身作则,给幼儿成长造成不良影响。

其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教师要关爱学生。

关爱学生要求教师要关心爱护每一位幼儿,不侵犯幼儿的权利,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材料中,小王老师身为幼儿教师,以权谋私,为了一己私利对学生进行乱收费,严重侵害了幼儿的合法权益;助长了不良风气,给幼儿心理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因此,作为一名教师,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关爱学生,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做到廉洁从教,为人师表。

详细解答:

第32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家后面市场里的馒头摊,做的山东大馒头非常地道,饱满结实,有浓烈的麦香。

每天下午四点,馒头开笼的时间,闻名而来的人就会在馒头摊前排队,等候着山东老乡把蒸笼掀开。

掀开馒头的那一刻最感人,白色的烟雾阵阵浮出,馒头——或者说是麦子——的香味就随烟四溢了。

差不多不到半小时的时间,不管是馒头、花卷、包子就全卖光了,那山东老乡就会扯开嗓门说:

“各位老乡!

今天的馒头全卖光了,明天请早,谢谢各位捧场。

”买到馒头的人欢天喜地地走了。

没买到馒头的人失望无比地也走了。

山东老乡把蒸笼叠好,覆上白布,收摊了。

我曾问过他,生意如此之好,为什么不多做一些馒头卖呢?

他说:

“俺的馒头全是手工制造,卖这几笼已经忙到顶点了,而且,赚那么多钱干什么?

钱只要够用就好。

有时候,我会端详那些来排队买馒头的人,有的是家庭主妇,有的是小贩或工人,也有学生,也有西装笔挺的白领阶级。

有几次,我看到一位在街头拾荒的人。

有一次,我还看到在市场乞讨的乞丐,也来排队买馒头。

(确实,六元一个的馒头,足够乞丐饱食一餐了。

这么多生活完全不同的人,没有分别地在吃着同一个摊子的馒头,使我生起一种奇异之感。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因角色不同而过着相异的生活,当生活还原到一个基本的状态,所有的人的生活又是多么相似:

诞生、吃喝、成长、老去,走过人生之路。

我们对人生也会有各自的体验,只是或广或窄,有的清明,有的浑沌。

就像馒头摊的山东人,他在战乱中度过半生,漂泊到这小岛上卖馒头,这种人生之旅并不是他少年时代的期望,其中有许多悲苦与无奈。

可是看他经历这么多沧桑,每天开蒸笼时,却有着欢喜的表情,有活力的姿势.像白色的烟雾。

麦香四溢。

生命的潜能不论在何时何地都是热气腾腾的.这是多么的好!

多么的值得感恩!

(选自《林清玄散文作品集》,有改动)

(1)赏析画线句子:

“可是看他经历这么多沧桑,每天开蒸笼时,却有着欢喜的表情,有活力的姿势,像白色的烟雾,麦香四溢。

(2)通读全文,你认为作者为什么那么喜欢买山东老乡的馒头?

作者通过买馒头这件小事,表达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_________

 

参考答案:

(1)这句话运用对比、比喻的修辞方法,形象贴切地写出了山东老乡虽经历悲苦与无奈,但仍对生命充满欢喜的那份淡定与乐观,这种情怀还将深深地感染身边的人。

(2)因为山东老乡的馒头非常地道,饱满结实,有浓烈的麦香;掀开馒头的那一刻最感人;馒头引发作者对人生的思考。

通过买馒头这件小事,作者想到人无论经历怎样的悲苦和无奈,都要乐观地对待。

人生的全部不是金钱可以衡量的,每个人即使身份不同,可是基本的生活状态却是相似的:

诞生、吃喝、成长、老去,走过人生之路。

所以对待金钱,人都要懂得知足。

生命的潜能不论在何时何地都是热气腾腾的,要学会感恩。

详细解答:

第一题:

联系画线句子的上下文,山东老乡在战乱中度过半生,其中有许多的悲苦和无奈,但是山东老乡并没有因此消沉.他乐观、知足、感恩,所以他在掀动蒸笼的时候,是快乐的。

而那白色的烟雾,就像老人的精神,飘向四方,打动了身边的每一个人。

第二题:

喜欢买山东老乡的馒头,除了馒头本身很好,值得购买外,老人的精神更是引发了作者的共鸣,所以作者喜欢去买。

作者通过买馒头这件小事,看到了卖馒头的老人身上的很多优秀品质,引发了作者对人生的而思考,老人的优秀品质就是作者人生思考的内容,联系材料总结即可。

写作题

第33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

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

——陶行知

使学生对教师尊敬的唯一源泉在于教师的德和才。

——爱因斯坦

结合以上材料,以教师的“师德”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字数不少于800字。

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参考范文】“德”高为师韩愈在《师说》中将教师的责任明确概括为:

传道、授业、解惑。

教师要明白自己的身份,清楚自己的职业,当好自己的角色,做好自己的事情,时刻以“德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八个字提醒自己。

用人格的力量去影响学生,真正成为受学生欢迎的良师益友。

终身学习,持续发展。

新时期的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加强自我的思想、道德建设。

现代社会是一个终身学习的社会,教育教学同样处于与时俱进的状态。

所以,教师要想适应时代的要求、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就必须终身学习,具备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师德建设要加强政治修养,提高教师的政治素养、道德素养。

提高业务修养,不断学习,改进、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能适应教育不断发展的需要。

教师要敢于创新,敢于超越前人,敢于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始终站在教改的前沿。

走持续发展的道路。

注重小节,修炼人格。

教育无小事,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学生关注的方面,往往起着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

而这些作用又往往是通过那些看似不起眼的细节实现的,因为学生眼中的教师都是具体的,而教师又是学生心目中的“权威式人物”。

所以,现代师德建设必须注重从小节抓起,重视人格的修炼。

要求教师要以先进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影响学生。

作为学生的榜样、引路人,要做到为人师表,要铭记——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今天做起!

教师要以自身良好的师德形象带动更多的具有高素质人的诞生.培养学生具有现代人的素养。

乐于奉献,实现自我。

教师的工作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利他性的工作,它不可能转化为直接的财富改变自己的物质生活;同时,工作的质与量也很难数字化,除了讲台上的显性工作外,还有不少隐性的努力,都是无法一一计量而给予酬劳的。

因此,教师需要一种奉献精神。

教师要有创新意识、进取精神,要制定个人的奋斗目标,不断追求成功,建立平等的思想,建立服务育人的理念,为教育事业,为学校的发展奉献自己的一切,在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全面发展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只有每一个教师都能严格要求自己,才能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成为人之楷模。

详细解答:

教师的职业道德.简称“师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

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诲人不倦,有教无类,这都是师德。

开头引用韩愈的名言,教师的职责就是传道、授业、解惑,引出中心论点:

教师要明确自己的职责所在,不断提高自身修养,用人格的力量去影响学生。

分论点从不同的维度展开,就教师如何提高自身修养设置以下三个分论点:

终身学习、注重细节、乐于奉献。

在分论点的写作中,能够结合自身的教育教学实际,同时针对教师教学的特点,层层深入地进行论述,增强文章的说理效果。

文章结尾继续引用名言、再一次申明师德的重要地位,回扣论点,使文章首尾呼应,是文章整体相得益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