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评价并举激励学生成才.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644610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5.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多元评价并举激励学生成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多元评价并举激励学生成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多元评价并举激励学生成才.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多元评价并举激励学生成才.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多元评价并举激励学生成才.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多元评价并举激励学生成才.docx

《多元评价并举激励学生成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多元评价并举激励学生成才.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多元评价并举激励学生成才.docx

多元评价并举激励学生成才

多元评价并举,激励学生成才

—《基础日语》学业评价浅谈

广州市旅游商务职业学校夏钟义

摘要:

本文通过剖析传统的《基础日语》学业评价体系之利弊,提出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激励性的评价体系。

关键词:

职中学生《基础日语》学业评价

一、背景

(一)职中生大部分是中考落榜的学生,他们从小学到中学,在学习上或纪律上一直处于比较落后的位置,这在以考试成绩作为最终评判标准的评价体系下,自信心受损,学习潜力受抑,就是司空见惯的事了。

况且这种主要以纸笔测试为主的单一评价方式,只重视学生的学习结果,忽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发展与进步;只重视评价和测试的甄别和选拔功能,忽视为学生成长发展服务的功能。

测试内容只重视对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的考查,忽视对学生情感、文化意识以及综合素质的考查;测试中重视答案的公平性、客观性、唯一评价性,忽视学生的选择性和创造性以及答案的开放性和多样性。

这种评价体系严重地制约了正处于青春期,内心渴望尊重、信任、肯定和鼓励的职中生的进步与发展。

(二)目前的《基础日语》,不仅没有一套完整科学的评价体系,就连统编教材也找不到。

因此,建立学业评价体系尤为重要且必要。

二、评价目标

我校的培养目标是在“校店合一”的办学模式下,培养优秀的初级旅游商贸服务行业从业人员,如酒店客房、餐厅服务员、办公室文秘工作人员、推销员、导游等。

因此,我们的评价目标应定位在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主动发展,偏重应用的基础上。

三、评价的内容

日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身心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学生对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文化素养以及情感态度和学习策略等方面综合掌握的基础之上。

因此,我认为评价应从课程的内容出发,体现在五方面:

1、语言知识,包括语音、词汇、语法;2、语言技能,即就是听说读写能力;3、文化素养,如文化背景知识、日本人的称呼习俗、日语交际中常用的委婉、含蓄的表达方式等;4、情感态度,包括兴趣动机、自信意志、合作精神、祖国意识、国际视野等;5、学习策略,如认知策略、调控策略、资源策略、交际策略等。

根据这一目标,我设定了八个评价项目:

词汇扩展、朗读练习、平时作业、口语表达、文章阅读、课堂参与、学习任务、活动表现等。

具体操作见表

(一)

四、评价方式

我认为,新的评价体系,应做到:

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方式多样化。

(一)评价主体多元化

评价主体多元化是指创造条件,由学生、教师、同学、家长、学校共同参与评价,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取得的进步,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具体做法如下:

1、教师评价

(1)描述性评语(每学期或每学年一次,在表二体现)

(2)个人发展评价表(考查听、说、读、写技能,如表四、表五)

(3)课堂回答问题/角色朗读/随堂小测验/当堂效果检测(见表六)

(4)课堂提问及口语检查(见表六)

2、学生自我评价(建立学习档案)

(1)作业、作文、书法、笔记、作业改错纪录等自选几篇,汇编成集

(2)课外阅读、听力练习、听广播、看电视、读杂志等的档案纪录

3、学生互相评价

(1)文艺表演、新年晚会、圣诞晚会(观众评议)

(2)专题演讲、故事会、诗歌朗诵、歌曲演唱等

4、师生共同评价

(1)问卷调查(学习态度、学习行为)

(2)就某一专题谈话

(3)①学生自己编辑、出版一期日文墙报:

设计、色彩、版式、内容②学生分小组制作课件,并讲解

(注:

第3点学生互相评价和第4点师生共同评价收入《活动记录评价表》,见表三)

5、家长参与评价

月或期中学习报表、家长评语等(见表二)

(二)评价方式多样化

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和阶段性发展是不平衡的,所以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认知能力、性格特点存在差异。

为了承认并保护这种个体差异,我在教学中设计出不同层次的评价目标,让学生充分展示自身的优势。

同时,我发现采取不同的评价方式,可以让程度不同的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体会成功的喜悦,增强他们学好日语的自信心。

所以我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以形成性评价为主;他评与自评相结合,以自评为主;综合评价和单项评价相结合,以综合评价为主的评价方式。

每学期形成性评价的五个项目中有两项学生自选,另外由我指定的三个项目也根据年级的不同而不同。

具体操作如下:

1、形成性评价以表

(一)《中职日语基本评价项目》为导向,把握好以下几方面:

(1)对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取得的成绩以及反映出的情感态度、学习策略等方面的发展状况做出中肯合理的评价。

(2)营造开放、宽松的氛围,以测试与非测试、个人与小组相结合的方式开展评价。

如建立学习档案、做问卷调查、学生学习效果自评、家长对子女学习情况的评价、课堂活动评比、各种小测验和阶段测验等。

(3)形成性评价的方式可以是描述性的,也可以是评级、评分式的。

描述要亲切、具体,反映出学生的个体差异,评级、评分要帮助学生获得成就感,并找到问题所在。

无论哪种方式都应注重评价的正面鼓励和促进学习的作用。

2、终结性评价侧重于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主要采用考试的形式考查学生语言水平的发展状况,从平时成绩、口试和笔试三方面形成综合成绩。

其中平时成绩占10%、口试占10%、笔试占40%(见表二),这样做的目的:

一是为了检测考察学生是否达到本课或本单元的课程目标(也是学生的学习目标),二是引起学生的重视,从而培养知识点滴积累的习惯。

另外笔试中听力题、语法题、阅读题与写作题(造句、看图写作、完成短文、观点表达、意见建议等)的比例要合理,各占10%、60%、20%、10%。

当然,可以根据年级的不同做适当的调整。

3、单项评价与综合评价相得益彰,重视综合评价。

单项评价主要包括对掌握单项语言技能(听、说、读、写)和各类语言知识(语音、词汇、语法)的评价。

综合评价不是单项评价的简单相加,而是对运用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以及包括文化素养、心理素质在内的交际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做出综合评价。

我认为在特定的学习阶段考查学生掌握单项语言知识或技能的情况是必要的,但更要注重对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评价。

例如通过编演短剧、参照范例或借助图片做会话、讲小故事、写简单的便条、贺卡或日记等,既可以考查学生掌握语音、词汇和语法的程度,也能反映学生在听、说、读、写技能方面的综合情况。

学生在表演中的一举一动可以体现他们的情感、态度;在完成交际性学习任务时是否得体,直接反映他们的文化素养和心理素质;能不能克服困难,顺利完成交际性学习任务,是衡量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尺度。

所以我设置《活动记录评价表》(见表三)作为发展性评价的一个项目。

五、学生学业成绩的计算

1、发展性评价的成绩计算:

发展性评价应尽量使用人性化的评价方式,但为了与目前的百分制标准相衔接,只能采取“相对固定、折合计算”的方法:

如A很好(80~90分)B可以(70~79分)C需要改进(60~69分)D不好(59分以下)(见表五)

2、发展性评价综合成绩由五个评价项目组成,其中三项由教师选定,根据一学期来的评价资料综合评分,学生选取的两项由学生根据相关要求打分(附上分数合理依据)

3、学期总评成绩计算:

学期总评成绩=发展性评价综合成绩+终结性评价综合成绩。

并有小组评语和教师评语。

4、日语成就认证:

学生参加每年一次的《日本语等级能力测试》,其最后成绩可作为毕业成绩。

六、评价的反思

在实践评价体系的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这种评价体系比较接受,基本能够全面反映他们的学习整体情况。

他们的学习主动性提高了,自信心增强了,知道自己哪方面强哪方面弱,能及时加以改进,学习成绩有很大的提高,期末考试合格率由上学期的68.2%上升为93.18%,优秀率由15.9%上升为31.18%。

但是,由于表格细致、繁琐,给评价的实施带来一定的困难。

所以我觉得有必要建立学生科代表制度、学习小组制度和学生学习档案制度等,来保障评价的正常顺利进行。

具体做法如下:

(一)建立科代表制度

我校的办学模式是“校店合一”,因此,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应顺应市场的要求。

评价的项目应包括:

学生的礼貌意识、服务意识的培养、专业能力(包括基础知识和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等等。

其中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也应该是其中的一个重要评价项目。

根据中职日语评价标准任命每个考察项目的科代表,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能力,也给老师的教学提供了多条反馈渠道,分担了老师的部分工作。

科代表最好是自愿报名或同学选举产生。

(二)建立学习小组制度

学习小组最好是学生自愿组合,人数以1-4人为佳,设组长,部分学习成绩评定可以为捆绑成绩,如:

某些活动或作业由小组合力完成后,教师选取其中一人评出成绩,该成绩也是其他成员的成绩。

这样一来可以充分发挥团队互助作用。

(三)建立学生学习档案制度

1、学生每学期的成绩报告单

2、学生发展性评价中学生自选两项的报告书

3、每学期的作业、作业更正、测验卷、日记、单词整理小册、阅读材料及笔记、课堂笔记、演讲材料等

引导学生做好以上三方面的档案整理,既能客观反映学生的学习进步过程,又利于学习方法和策略的形成,利于学生的反思。

以上是笔者对中职日语课程的学业评价体系的一些不成熟尝试,它的科学与完善,需要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实验和总结。

参考文献:

1、教育部:

《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日语课程标准》

2、《如何处理发展性评价中几个难点问题》广州市教育局教研室林淑媛《广东教育》

3、《开展为了学习的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徐小松 现代中小学教育

4、《初中日语课程标准评价建议》

5、《形成性评价在中小学外语教学中的应用》基教研中心俞唐张玲棣沈玲娣时迈

6、《英语辅导报(初中教师版)》《基础教育考试评价的几个关系问题》浙江台州郭斌

7、陈惠民 《中职学生基础英语学业评价》

 

(一)

中职日语基本评价项目

项目

内容

评价目标

方式

比重

词汇扩展

集中记忆

发散思维

意志力

自评

互评

教师评

8%

单元记忆

自定任务记忆

朗读练习

教材课文

发音

语音语调

家长评

自评

教师评

8%

课外材料朗读

音像模仿

平时作业

课前预习

实践能力

自主意识

自评

互评

教师评

8%

独立完成

作业更正

书写整洁

口语表达

口头作文

口头及表述能力

互评

教师评

8%

语音语调

造句背诵

文章阅读

指定任务

阅读理解

文化交际

自评

互评

8%

自定任务

课堂参与

回答问题

语音表达

参与意识

团队精神

自评

互评

教师评

8%

提出问题

参与活动

学习任务

自律守纪

策略能力

创造能力

自律能力

自评

互评

教师评

8%

创造方法

向他人学习

制定计划策略

活动表现

语言运用

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自评

互评

教师评

8%

交际能力

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说明:

1、评价的项目与内容可以根据学习任务的不同以及课程阶段的差异进行适当的改变和调整,不同阶段应有不同的侧重点;

2、教师每学期一般选择其中三项进行评价,由学生自己根据一学期以来有关日语的习和活动拟定另外两项。

 

(二)

20学年第学期基础日语成绩报告单

商外系年级班姓名学号

发展性评价学期成绩单

课堂参与

教师选

(8%)

口头表达

教师选

(8%)

学习任务

教师选

(8%)

()

学生自选

(8%)

()

学生自选

(8%)

发展性评价综合成绩(40%)

小组评语:

教师评语:

终结性评价学期成绩单

平时成绩(10%)

口试(10%)

笔试(40%)

终结性评价综合成绩(60%)

20学年第学期总评成绩

家长评语:

(学生当案,开学后交回)

 

表(三)

活动记录评价表

目标:

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日期

姓名

组别

活动项目

小组评分

教师评分

活动记录评价表说明:

1、活动项目一般包括有:

日记、墙报、贺卡制作、便条、演讲、日文歌曲比赛、会话表演、课本剧、故事会、元旦晚会等文艺表演等。

2、每次活动都做及时的评价,学生参与互评,教师总结评价。

3、每月总结一次。

张贴或汇报家长。

4、期末总结评价结果,作为发展性评价的一个项目。

占8%。

 

表(四)

平时作业评价表

目标:

自主意识、实践能力

学号

姓名

课前预习

独立完成作业

复习旧知识

当月评价

第1周

第2周

第3周

第4周

第1周

第2周

第3周

第4周

第1周

第2周

第3周

第4周

自评

组评

教师评

说明:

1、本表公开张贴并由科代表、小组长如实填写。

每月一次,学期结束时作为学习过程的评价依据。

2、评价标准:

1)课前预习;A——很好(预习生词、语法、听录音朗读课文,并做好记录)

B——可以(预习生词,并做了一般性记录)

C——需要改正(上课前随便看一下,未做任何记录)

D——不好(没有预习)

2)独立完成作业:

A——很好(与他人讨论后,最后自己独立完成)

B——可以(与他人讨论后,在他人的帮助指导下完成)

C——需要改正(基本抄袭他人作业)

D——不好(没有完成作业)

3)复习旧知识:

A——很好(每课都能朗读、背诵、口头表述练习,复习难点、重点)

B——可以(基本上有朗读课文,复习难点)

C——需要改正(上述各点时做时不做)

D——不好(上述各点都没有)

 

表(五)

常规听写、小测评价表

目标:

基本技能;记忆力

学号

姓名

测验情况

改正错误

重测

当月评价

第1周

第2周

第3周

第4周

第1周

第2周

第3周

第4周

第1周

第2周

第3周

第4周

自评

组评

教师评

说明:

1、本表公开张贴并由学生自己、组长如实填写,每次测验后完成。

每月一次,学期结束时作为评价依据。

2、评价标准:

1)测验情况:

A——很好(80分以上)

B——可以(65~79分以上)

C——需要改正(50~64分)

D——不好(50分以下)

2)改正错误:

A——很好(能在测验后请教老师同学,并迅速更正错误)

B——可以(在老师讲评后,经思考更正错误)

C——需要改正(在老师讲评后,只把答案抄上)

D——不好(没有再理会这次测验)

3)重测:

A——很好(在老师讲评前重测,成绩按卷面成绩80%计算)

B——可以(在老师讲评后重测,成绩按卷面成绩70%计算)

C——需要改正(在第三次重测,成绩按卷面成绩60%计算)

D——不好(没有重测)

 

表(六)

课堂参与评价表

目标:

参与意识、语言能力

学号

姓名

提出问题

回答问题

课堂活动参与

自律守纪

备注

第1周

第2周

第3周

第4周

第1周

第2周

第3周

第4周

第1周

第2周

第3周

第4周

第1周

第2周

第3周

第4周

说明:

1、本表公开张贴,每周填写一次,前两项由学生自己填写,第三项由组长填写,最后一项由值日生或教师填写,学期结束时作为评价依据。

2、评价标准:

1)提出问题:

A——很好(一周内主动参与提问三次以上)

B——可以(一周内主动参与提问两次)

C——需要改正(一周内主动参与提问一次)

D——不好(一周内没有主动参与提问)

2)回答问题:

A——很好(一周内主动回答问题三次以上)

B——可以(一周内主动回答问题两次)

C——需要改正(一周内主动回答问题一次)

D——不好(一周内没有主动回答问题)

3)课堂活动:

A——很好(积极主动参与堂上或课外的小组活动)

B——可以(参与小组活动,听从组长安排,接受任务)

C——需要改正(不乐于参与堂上或课外的小组活动)

D——不好(完全没有参与堂上或课外的小组活动或抵触)

4)自律守纪:

A——很好(专心、积极、能做笔记,不搞小动作,不趴在桌上)

B——可以(较专心、积极、能做笔记,不搞小动作,不趴在桌上)

C——需要改正(有做笔记,偶尔搞小动作,偶尔趴在桌上)

D——不好(不做笔记,经常搞小动作或趴在桌上)

 

表(七)文章阅读评价表

目标:

阅读理解能力

学号

姓名

指定任务

自评

自定任务

组评

书(刊物、文章)名

自评

说明:

1、本表由科代或小组长填写。

每周收缴阅读文章记录,学期结束时作为学习过程的评价依据。

2、评价标准:

A——很好(有阅读记录、阅读笔记、或批语)

B——可以(有阅读批语)

C——需要改正(随便作了一些标记,未做阅读记录)

D——不好(没有阅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