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1103班 曹小妮《浅析蕴藏在汉字中的传统服饰文化》.docx
《汉语1103班 曹小妮《浅析蕴藏在汉字中的传统服饰文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汉语1103班 曹小妮《浅析蕴藏在汉字中的传统服饰文化》.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汉语1103班曹小妮《浅析蕴藏在汉字中的传统服饰文化》
单位代码:
001
分类号:
I2
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
本科毕业论文
题目:
浅析蕴藏在汉字中的传统服饰文化
系别专业:
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
学生姓名:
曹小妮
学生学号:
1141013014
指导教师:
刘晓燕
毕业时间:
二〇一五年六月
2014年12月27日
浅析蕴藏在汉字中的传统服饰文化
摘要:
服饰文化是人类重要的文化内容,服饰从遮羞御寒的实用功能逐渐发展为展现生命个体审美趣味和价值取向的表现形式,服饰文化绚烂多彩。
中国服饰文化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汉字很好地保留了很多跟服饰文化有关的信息,这是块活化石,通过汉字看中国古代服饰文化,能使我们很准确也很方便地把握中国古代服饰文化的内容和特点。
关键词:
服饰;汉字;文化
AnalysescontainedinChinesetraditionalcostumeculture
Abstract:
thedresscultureisacultureofhumanimportantcontent,clothingdevelopsgraduallyfromtheaimsofwarmutilityfunctiontoshowindividuallifeformsofaesthetictasteandvalueorientation,colorfulcostumesculture.Chinesecostumeculturegoesbacktoancienttimes,inthelongcourseofhistory,theChineseandChinesecharacterswellretainedalotofinformationaboutdressculture,whichisalivingfossilofancientChinesecostumecultureinChinesecharacters,canmakeusveryaccuratelyandeasilygraspthecontentandfeaturesoftheancientChinesecostumeculture.
Keywords:
clothing;Chinesecharacters;culture
目录
一、衣着1
(一)头衣1
(二)体衣3
(三)足衣6
二、佩饰8
(一)玉8
(二)容刀9
(三)帨巾9
三、结语9
参考文献10
致谢11
引言
服饰文化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文化,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重要外在标志。
中华服饰文化源远流长,中国服饰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和艺术魅力,中国古代服饰不仅有蔽体,御实,扮饰之功用。
而且还是人们社会地位,贵贱尊卑之重要标志。
关于服饰文化的发展,汉字是一条很好的线索。
研究流传下来的关于中国服饰的文字可以帮助我们管窥中国灿烂的服饰文化。
中国古代服饰包括衣着和佩饰,表衣着的字根据《说文》以身体不同部位加以命名的原则大体归为头衣、体衣、足衣三部分。
一、衣着
(一)头衣
1、头服
头服是指头上佩戴之服,又称元服、头衣。
主要包括“冠、冕、牟、幘”等类型。
冠,起源于黄帝之时。
《说文》:
“冠,豢也。
所以豢发,牟冕之总名。
从冖,从元,元亦省。
”依字形分析,它是由冖、元、寸三部分组成,像以手持帽戴于头上之形。
冠主要由冠圈、冠梁和缨组成。
冠梁是一根不宽的带子,系在冠圈之上,从前到后覆在头顶;缨是冠圈两旁的丝绳。
上古时,孩童头发多成丫角状,称总角。
贵族男子长到20岁,便举行加冠礼,行礼时将头发束于头顶,盘成发鬓,用丽(一幅六尺长的黑帛)将发鬓包住,然后加冠,叫结发。
冠礼即加冠三次:
其一,授予治理国家的权利,为资冠;其二,授予参战的权利,同时挂剑;其三,授予祭祀的权利。
行了加冠礼,意为取得了成人的资格和权利,家庭和社会均按成人的标准要求之。
此外,冠还有固定发鬓和装饰的作用。
冠圈两旁有丝绳,即为缨,以在下巴上打结,将冠固定于头顶。
周朝只有贵族可佩戴,冠分四等:
一等为天子,就是周王,只有一个;二等为国君,即诸侯;三等为大夫;四等为士。
士最低,只有冠,前三种既有冠又有冕。
此时,未戴冠者只有四类人:
小孩、平民、罪犯、异族。
加冠曾是汉族人历代的基本发式。
直至清代才有所改变,男子不论满汉,一律削去额发,变为脑后一长辫。
冕,最初写为“免”,“免”为“冕”的初文,甲骨文似以羊角为饰的帽子。
免,《三礼图》释云:
“冕广八寸,长尺六寸,前圆后方,前下后高,有俯
性,故谓之冕。
欲人之位弥而志弥下,故以名焉。
”从中可知,“免”的命名,因于前低后高而得名。
其后从“冃”,意为头衣之属。
《说文》曰:
“冕,大夫以上冠也”。
它为帝王、诸侯及卿大夫所戴,是一种及其尊贵的头服,需在庄重场合戴饰。
冕的构形式顶上一副长方形的板,叫“延”,又叫“梴”。
延的前沿挂着一排串联的圆玉,叫“瑬”。
系于冠圈上悬在耳孔外的玉石,叫“纩”。
垂在延的两侧用以悬纩的彩绦,叫“纮”。
各部件共同构成冕的形状。
牟,小篆体弁字上面似人头上戴的双耳下垂的帽形,其下似两手扶持之状,为古代贵族男子配礼服的一种头衣,含皮弁、爵弁两种。
皮弁为武冠,又称兵弁、马弁,以白鹿皮为质料缝制而成,尖顶状,与后来的瓜皮帽类似。
胄,金文似人头上所戴头盔的样子。
上面像兜鍪,下面为目,古文字常以目为代首。
《说文》释曰:
“胄,兜鍪也。
”是古代人作战时戴在冠或牟之上的,用来保护头部的头衣。
胄的质料多为铜铁等金属,也有用藤或皮革的。
春秋战国时代的甲胄,均为革。
秦汉的胄,多为铜制,形上尖下圆。
胄上多用兽面作装饰,以带束结于颈下。
胄因时代不同,名称各异。
清段玉裁曰:
古谓之胄,汉谓之兜鍪,今谓之盔。
”其中兜鍪《说文》释曰:
“兜,兜鍪,首铠也。
”金文、篆书的“兜”,似人的头被铠甲包裹之形。
兜鍪的“鍪”为一种炊具,圆底敛口反唇,如现在带翻边的锅,可见《说文》言“胄,兜鍪也。
”是缘于胄的形状像鍪。
不同时代的胄不只命名不同,实际也略有差异:
汉代的兜鍪形较方而短,或铁片铸成,或以厚革制成,在其表缀于铁片,并带有护耳,较早期的胄轻便灵活,便于作战。
今之御敌的盔与古代的胄、兜鍪等区别明显,它不掩面及包裹整个头部。
帻,是用来包头发的,又称幅巾或巾帻等。
《释名·释首饰》云:
“二十成人,士冠,度人巾,古代礼仪二十岁为成人”,士戴冠,庞人則只能戴巾.《说文》巾,鐶巾也,从门,錄系也。
后人著之于头广从而可知“巾”为象形字,其初用以拭物、擦汗,后又用以包头,今某些乡村地区仍保留着罩头洗拭共用一巾之习俗。
比如说陕北的农民至今还保持这样的传统,头上戴着白色的头巾,主要是为了防沙和方便擦汗。
帽,其历史久远,早在春秋战国前,人们便戴帽子,而且是皮帽。
但后来随封建社会的形成,等级制度出现,官宦贵族才转而威弁、冠、冕等,帽子转变成为小孩儿的专用品。
上古文献中却没有帽字,尤其在较丰富的秦汉文献中,尚无此字,学界大多认为这是帽(冒)字的缺失。
其实,完全可以从众多文献中进一步探讨。
《说文》“闩,重覆也,从门一。
”,“冃,小儿蛮夷头衣也,从门,其饰也。
”“冒,冢而前也,从冃目从闩、艮冒形体和意义分析,均应为帽字。
冒为帽的先造字,其“目”意为头,闩意指帽子,金文中帽形尤为逼真,整个字本义为帽子。
2、头饰
古代妇女的头饰是古代文明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古代女子出席不同的场合佩戴不同的头饰,可以分为:
笄、簪、华胜等。
笄,古时用以贯发或者固定冠、冕等的头饰。
郑玄注:
“笄,今之簪。
”古代男子戴冠时,还要用弃左右横穿过冠圈及发替加以固定,以免冠、鬓分离或发鬓松散坠落。
上古女子满十五岁,而举行笄礼,将头发盘成发鬓,再插笄固牢,意为成年人。
古代成年女子发型基本含两类:
一为辫发型,分单辫、双辫。
自春秋战国到秦汉时期多梳双辫,明末清初多梳单辫,其多为中下层未婚女子所用。
二为高髮型,形成方法有二:
假发髻,将他人之发或马尾等制成所需样式,用时戴于头上,常为贵族所用。
二用丝带束发,将发编成各种形状,或新髻,或螺髻,或十字髻,或单环髻等。
因此,笄也指女子的成年礼。
簪,是由笄发展而来,为古人用以绾定发髻或冠的长针,金属、骨头、玉石、竹子等制成。
后来专指妇女绾髻的首饰,将擿、簪股头部做成可搔头的簪子,所以俗称为搔头。
簪因历史的发展,随之也在变化,主要集中于簪首,主要有:
圆顶形,替身圆柱体,顶端作球形或半球形,旋纹;花顶形,簪身与顶上下相同,唯于顶端镂刻梅、莲、菊、桃等图案;耳挖形,以金属或玉制成’簪身略扁,顶端薄阔至颈部急剧收束,并朝正面弯转,形成耳挖。
使一物两用,动物形,簪首饰以禽兽,常见的有龙、凤、麒麟、燕、雀及游鱼等钗,由两股簪子交叉组合的一种头饰。
用来绾住头发或将冠、弁等与头发固合。
簪、钗等头饰现在也没有消失,在日常生活中还是看到许多女子用简单、特殊的簪钗来绾起头发。
(二)体衣
体衣,是古代对衣裳的称谓,就是现在的上衣和下衣,为服饰文化的重要部分。
1、上衣
衣,古代有上衣下裳之别。
《说文》:
“衣,依也。
上曰衣,下曰裳。
象覆二人之形。
”“衣”甲骨文从字形上看,显然为上衣的粗笔勾勒。
其上部的“人”形表示衣领,两侧的开口处像衣袖,下部像两片衣襟相掩之形。
“衣”的本义应为上衣。
是一个部首字.凡从衣取义的字皆与衣被、穿着等义有关《康熙字典》列属的以“衣”作为部首的字竟达527个。
由此可见,“衣”的造字能力之强,表明衣在汉字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位置以“衣”作义符形成的表示不同种类的上衣有:
襦、褂、裘、袍、褐、襟、裼、袖、亵等。
襦,《说文》:
“襦,短衣也。
从衣,需声,一曰衣。
”衣为暖衣,就是御寒的衣服,是庶民平时穿的衣服。
襦又有长、短之分,如王箱所说:
“襦亦自有长者。
”短而及腰者为短襦,长而及膝者为长襦,长襦称褂,短襦又称腰襦或小襦,类似后来的短褂与长褂。
“梪”、“镯”即长襦之属,《说文》:
“梪,竖使布长襦。
”就是童仆所穿的粗布衣服。
“梪”、“褐”、“襦”实为同源字。
与短襦相对的为深衣,也称长衣、中衣,为士大夫、贵族上朝与祭祀时所穿的衣服,庶人为礼服。
《礼记》有《深衣》篇曰:
“短毋见肤,长毋被土。
”深衣称长衣是因它长至几乎掩足,却比襦长。
郑玄注:
“有表则谓之中衣,以素纯则曰长衣也。
”就其外面还加罩衫而言,故又称内衣。
可见“深衣”是一物而两名,而且是貼身的衣服。
深衣就是后来的袍子。
古人以袍为里衣,郑玄注:
“袍,褒衣,必有以表之乃成称也。
”可见,此袍后来大致演化为长袍大褂,是貼身所穿的衣服。
后来袍的功能发生了变化,由貼身穿的内衣演化为后来的朝服。
裘,为古代达官贵人穿着的皮衣。
甲骨文写作“求”,裘为古代达人穿着的皮衣。
甲骨文写作“求”,为裘的先造字,似一以毛为表的上衣,所以裘的本义指皮衣。
上古皮指带毛的皮,未带毛的皮称革,人之皮为肤。
《说文》自“表”字下曰:
“古者衣裘以毛为表。
”说明古人着裘,直至汉朝仍以毛向外为美。
《汉书·匡衡传》:
“是有狐白之裘而反义之也。
”颜师古注:
“反衣之,以其毛在内也。
”可以看出,汉时裘衣仍以毛为表,古时,制裘的皮毛甚多,有狐、虎、豹、熊、犬、羊、鹿、紹,后来还有狼裘、兔裘等。
达官贵人服狐、豹裘,庶民百姓则多服犬、羊裘。
因狐裘、豹裘最为珍贵,尤其是狐白裘,狐腋下之毛最为轻暖,又为纯白色,所以狐白裘价值千金。
古代的裘就和现在的女子穿的皮草差不多,都是比较昂贵的。
亵,为古代贴身穿的上衣。
“褒”表贴身的内衣,意为“轻潘、不庄重”可见古人对亵衣的心态’系含羞而隐晦的。
《说文》:
“衷,里亵衣。
”古代又写作中衣。
《说文》:
“亵,私服也。
”郑玄笺:
“泽,亵衣,近污垢即因贴身而染汗泽。
古代男子亵衣约以短外衣相类似,制式较简。
从秦兵马俑服装的领口可以看到,武士外有铠甲战袍,内有亵衣。
而古代女子亵衣制式繁多,造型独特。
其制式结构主要可分为前后覆绕式与前胸单片式,分别覆盖胸背和覆盖胸乳;进而又可细分为长方形、正方形、菱形、如意形、扇形、三角形、仿动植物形等数小类,其包含的“因人定制”、“因题定性”、“因俗定款”等一系列制式特征,充分显现古代女子亵衣文化的深速与广博。
制式注重在方寸分割中体现独到的创意,达到平中出奇、平中有神、平中生韵,既具有合乎人体装束的自然属性又蕴含体现习俗利礼仪的社会属性。
从外形设计到蕴含内涵,均清晰地折射出此时的社会文化与产生此种文化的背景。
亵衣色彩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极强的创造力,体现于绚丽斑斓和构思奇巧等方面。
尤以“浓烈的溢情感染法”和“温情含蓄示意法”最具特色。
前者多以红与绿,蓝与黄的强烈反差来营造一种对比力度,再用黑白、金银的间隔交织烘托一种热烈气氛。
色彩位置也各异:
居中式、角隅式、散点式、满幅式等。
后者多以相同、相似的色彩交织构图,以相同色彩深浅差异的层次渐变来形成晕染的温情效应,体现出委婉、含蓄、雅致、栖美的风格。
古代女子亵衣就是一部寄情的文化史,它在“仅覆胸乳”的不同几何形态分割中达到身体与社会文化、身体与人生价值的交相辉映,并通过此平台来传递女子不同时代与文化的价值理念,吐露内在情愫。
古代女子的亵衣演变至今就是我们现代女子的内衣。
裼,为古代的罩衣,是指古代衬在裘外面的无袖衣。
裼是用来增加裘的美色的,裼不是把裘全部包住,而是单独成衣,就像今天的披风、衣领处系在脖子上加以固定,其余任其披拂飘扬,既显得威武潇洒,又可以衬托裘的美色,不同的裘要配不同的裼衣。
2、下衣
裳,古代下衣之称,又写作“常”。
《说文》:
“常,下裙也。
”段玉裁释,从“巾”者,取其方幅也。
“裳”从“衣”,为衣之属,即今天的裙。
裙,古代因手工编织布料,所以幅面甚窄,裳实际是以几块窄幅布横并而成,形如今之筒裙。
古代女子穿裙,男子同样也穿裙,《诗经·魏风·葛》可以缝裳”笺:
“男子之下服:
但达官显责所穿的为纱、罗、绢等衣料,而庶民则为麻、毛等衣料”。
后来此穿着习俗发生变化,女子多以裙为裳服,而男子则多着袍,或着裤子。
但在正式朝贺或祭祀大典时,仍以上衣下裳作为朝服。
随着朝代的演变,时间的推移,男子摆脱了裙,开始流行裤子。
裙子成为女子的专属,成为女人的标志,完美的装束。
裤,古写作“绔”或“袴”。
《说文》:
—绔,胫衣也。
两股各跨别也:
段注:
“绔,今所谓套裤也。
”朱骏声亦云:
“古之袴”,今之套裤也,古代的裤子没有前后裆,只有两个裤筒,裤筒上端分别以绳吊于腰部。
绔不能为礼服,因皆无裆,仅有两裤腿套于膝部,只能穿于内里,以外衣掩住,若有外露,属不敬。
绔有的用较为细致的生绢织成,称纨绔,为富家显贵子弟所服。
因此,后来以“纨绔”代指富责而又不务正业者。
后来,绔的形式有所改进,出现带裆近似现在的裤子,称为“裈”,又称穷绔。
也就是现在裤子的前身,当然古代的裤子没有现在的裤子美观和形式多样。
(三)足衣
足衣就是鞋、袜之类的衣着。
1、鞋类
鞋饰与其他服饰文化一样,是各民族相互影响而形成的。
我国鞋饰文明开发较早,尤其是北方地区早于南方。
先民将猎取的野生动物用简单、锋利的石器把皮剥下,切割为块状毛皮。
然后包扎在脚上,形成最原始的“足衣,”以保护脚板冻伤和碰伤。
这种“足衣”因用裹扎法,亦有“裹足皮”之称,成为中华鞋饰源头的“始祖鞋”。
为便于扎系,先民将兽皮裁成窄条,在块状动物皮边缘割开若干小孔,将窄皮条穿于小孔内,收紧皮条将动物皮紧紧捆扎在脚踝骨上。
随着缝制工具的演进,先民学会用骨针按脚形缝合动物皮,制造出底帮不分的“摺脸鞋”。
此后,人们发现由于鞋帮与底功能各异,多是鞋底磨透鞋面无损。
为了能替换易磨损的鞋底,先民们分别选用不同质地的毛皮,以延长鞋履寿命,并以绱缝工艺完成整双鞋。
因此便形成了现代鞋的雏形——缝绱鞋。
此时缝绱鞋含诸多款型和形制:
鞋帮有无勒、有軸之款型,鞋底有翘头、平头之样式等。
而南方潮湿、炎热,先民足底无须穿用动物皮御寒,他们便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以木材、植物叶茎为制鞋材料,制成多耳、多比草茎鞋和木底鞋。
故在鞋饰史上常把兽皮和草皮作为古老的制鞋材料,而皮鞋和草鞋也是自远古至今天古老的鞋饰,古代的鞋有履、鞮、屐等名称。
履,为战国后期鞋的通称。
如:
《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晋文公与楚战,至黄凤之陵,履系解,因自结之。
”韩非为战国末期人,这本书是在汉初所作,所以均称履。
《史记·春申君列传》:
“春申君客三千余人,其上客皆蹑珠履以见赵使,赵使大惭。
”司马迁是用汉代的语言叙述先秦的事情,自然更要说履。
屐(跻),草鞋,即用葛藤草等编制而成的足衣。
《汉书》:
“式即为郎,布衣草跻而牧羊。
”颜注:
“跻即今草履也,南方谓之跻。
”古代屐称谓较多,如“菲履”。
《汉书·刑法志》:
“所谓‘象形惟明’者,言象天道而作刑,安有菲履诸衣者哉﹗颜注:
“菲,草履也。
”“菅履”也是草鞋,《左传·镶公十七年》:
“齐晏恒子卒,晏婴粗衰斩,且至带,菅履,”杜注:
“菅履,草履。
”“葛履”是以葛藤等纤维加工而成的鞋,介乎草、麻之间。
比一般的草鞋要高级些。
葛履为天暖时所服,结霜时仍穿着夏天的葛履而行,即困窘之态。
古书常以草鞋为罪人之服或丧服,其实庶民常以草鞋为足以,甚至有人以编制草鞋为业。
鞮,皮革制成的足衣。
《说文》:
“鞮,革履也。
从革是声。
”段注:
“鞮,革履也。
胡人履连胫,谓之络鞮。
”古代的履分别用草、麻、皮制成。
革履较粗笨低档,一般为庶民百姓所服。
据记载,在汉代的时候人们就开始穿皮制的鞋,相当于现在的皮鞋,当然没有现在的皮鞋制作精美,但在当时也算比较先进的了。
中国部分鞋饰物质文化在秦始皇陵兵马俑中得到最完整的保存。
几千个秦代将士所着的鞋履,如实地反映出此时的军营鞋饰。
秦朝为我国建立起的首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为巩固其统治,秦朝创立鞋履等各种服制,其中在鞋履中便凸显了“男权中心”的封建理念。
依照此时的“天方地圆”学说,男子着方头鞋履,以示阳气方刚,尊贵从天;女子着圆头鞋,意喻圆顺温和,柔弱从夫。
秦时皮革资源丰富,故用皮革制成的鞋麵多。
男子二与“韦屦”女子常着丝和锦制作的丝屦和锦屦。
所以,秦始皇兵马俑的官吏大都穿方口齐头翘尖屦。
士卒的屦按其兵种所异而着不同功能的屦:
步兵以屦为主,骑兵以鞮为主,下层庶民仍以草、麻编织屜为主。
制作兵马俑的秦代工匠先以自己双足在地板压出鞋的凹印,再把兵俑的双足放进凹印中。
至今挖掘出的兵俑地台板上还留下了工匠们着麻草鞋的明显的印记。
2、袜类
在中华大地上,距今约180万年前的中原人已进化为直立行走,完成自猿至人的演化。
直立的原始人手脚各有分工,脚为周身唯一与地面紧密接触的器官,先民以双脚支撑身体在这片土地上进行采集、狩猎和捕鱼活动。
尤其是在嶙峋的山间及恶劣环境奔袭狩猎、采集时,保护脚的健全功能便显得更为重要。
因此,在人类服饰起源史中,原始鞋袜的产生要早于原始衣饰的出现。
袜,为今简化字,本写作“襪”,襪的前身为“襪”、“韈”。
两字分别为“韦”、“革”旁。
古文字中,“革”、“韦”分别表生皮和熟皮义;而“襪”从衣旁,表示由织物制成。
故自“韤,”到“襪”,标志着古人着袜自皮革向织物的转变。
远古无纺织,人们便以动物的毛皮包在身上御寒,也含以动物皮裹脚(既当袜子又当鞋),于是袜的雏形便出现了,至商周时,达官显贵已有鞋袜之分。
《左传·哀公二十五年》:
“卫侯……,与诸大夫饮酒焉,褚声子襪而登席。
公怒,(褚师)辞曰:
‘臣有疾异于人,若见之,君将浴之,是以不敢。
’”古代穿袜子需要用带子系上。
《汉书·礼仪志》亦有“绛袴眛”,可知汉朝或更早,“襪”已有以丝制成者。
考古发现最早出土的袜子,为公元前西汉文物。
如1972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的素绢女袜;1975年湖北江陵凤凰山西汉墓的麻布袜;还有新疆民丰边土的东汉“延年益寿大宜子孙”锦袜和“阳”字锦袜,等等。
史料记载的袜子有绫袜、亡袜、绒袜、毡袜等。
这些文献资料与“袜”之从“巾”的构成恰有互释之妙。
古时公卿富贵可着丝、绸袜。
二、佩饰
佩饰指人们身上佩戴的装饰品,徇丽多彩的华夏佩饰之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自新石器时代早期,先民们便将劳动成果所获的美石制成饰品美化生活。
若翻开漫长佩饰文化的画卷,便可纵览史前佩饰之简朴神奇,商周佩饰之典雅古拙,春秋战国佩饰之繁华自丽,一部七千多年的佩饰文化长卷,神奇而又辉煌。
其产生和发展,体现不同时代的审美观和艺术风格。
《说文》“佩,大带佩也,从人凡巾。
”段注:
“大带佩者,谓佩系于大带也……从人者,人所以利用也。
从凡者,所谓无所不佩也。
从巾者,其一端也。
……俗作佩。
”可见,古代佩饰应用的广泛性。
古人对佩饰非常讲究,因佩饰不仅可美化自身外形,而且还可作为身份、地位的标志。
古时常见的佩饰有玉、珠、刀、帨等。
《释名》“佩……有珠、有玉、有容刀、有帨巾之属也。
(一)玉
华夏民族有着七千年的用玉历史,为中国赢得了“玉器之国”的美誉。
其玉器历史之古,延续时间之长,分布之广,器形之众,做工之精,影响之深,为其他任何国度所不及。
尤其是将玉作为佩饰,形成了丰富的玉佩文化,玉佩又称德佩。
《礼记·玉藻》曰:
“君子无故玉不去身。
”又曰:
“古之君子必佩玉,唯丧否……天子佩白玉,诸侯佩山玄玉,大夫佩水仓玉,士佩儒玖玉。
”更是把玉佩上升成礼法。
战国、秦汉时期的玉佩繁辱华丽,甚至佩数十个小玉佩。
(二)容刀
容刀为一种佩饰。
《诗经·大雅·公刘》:
“何以舟之?
维玉及瑶,鞞琫容刀。
”《释名》:
“佩刀,在佩帝之刀也。
或曰容刀,有刀形而无刃,备仪容而已。
”大概刘熙是据汉代礼仪释意的,以为容刀只作佩饰。
但在上古,佩带刀剑,既是装饰,也用以自卫。
可见,平时也佩带剑,而且当作“服”饰。
《史记·萧相国世家》:
“于是乃令萧何(第一)赐带剑、履上殿,人朝不趋。
”萧何因功列第一,特准佩剑、着履上殿,可见汉代是禁止臣子携利器见君的。
汉代盖承秦制。
《史记·刺客列传》:
“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寸之兵;诸郎中(卫兵)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召不得上。
”因此,荆轲欲刺秦王只能将匕首藏入地图,而秦王侍臣夏无且只能以药囊掷打荆轲,其他臣子看着荆轲追刺秦王而毫无办法。
朝廷既有此禁令,要佩刀剑以为饰便只好做刘熙所说的容刀。
(三)帨巾
帨巾为佩巾,又称帅。
《说文》:
“帅,佩巾也。
帨巾,或从兑。
”《礼记·内则》:
“子事父母。
鸡初鸣,咸盥、漱、栉、笄、总…左右佩用:
左佩纷帨、刀、砺、金燧,右佩玦、捍、管、带、大觿、木燧。
”可见帨既具装饰作用又有实用功能。
其用途系试手、去污垢。
《礼记·内则》:
“进盥,少者奉盘,长者奉水,请沃盥。
盥卒,授巾。
”郑玄注:
“巾以帨手。
”又:
“子生,男子设弧于门左,女子设帨于门右。
”这是因帨为干家务所必需的,因封建社会“男不言内,女不言外”。
佩巾与头巾是上古一物的分化。
巾既分化,所以古代诗文中涉及的巾,男子多指头巾,女子多指佩巾、手巾。
三、结语
古者“黄帝垂衣裳而天下治”,服饰从最初的实用意义和伦理意义发展为“衣服容貌者,所以悦目也”的审美意义,拥有了眩目的文化光彩。
从古至今,服饰的形制、衣料、用途、穿法等都随着社会的发展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服饰文化的内涵也越发丰富,尽管个性、差异性是服饰美的一个方面,然而如何看待服饰中的文化,汲取传统服饰文化的菁华,提高服饰审美的趣味,应是我们深入探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
中华书局,1963.124-126.
[2]聂崇义.三礼图[M].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3]李冬鸽.释名新证[M].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00.39-42.
[4]张文修.礼记[M].北京:
北京燕山出版社,2009,256-258.
[5]汉·班固.汉书[M].北京:
中华书局,2005,35-39.
[6]韩非.韩非子[M].山西:
山西古籍出版社,2003,39-41.
[7]司马迁.史记[M].北京:
中华书局,2010,12-15.
[8]左丘明.左转[M].湖南:
岳麓书社,2001,57-60.
[9]方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