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三周5节.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639035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4.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三周5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三周5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三周5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三周5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三周5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三周5节.docx

《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三周5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三周5节.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三周5节.docx

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三周5节

语文学科“情知课堂——我会结”教学设计

第3周第1课时         授课时间:

 3.14

年级组

五年级

备课人

刘艳芙

复案人

刘艳芙

教学内容

习作一评改

课型

评改

备注

10

教学目标

1、能够结合本次作文要求进行交流平改,进一步把过程写清楚、把自己的感受写具体,懂得在信中有条理地表达内容,

2、利用课件展示学生好的作品,通过欣赏、交流、评价、修改感悟读书的快乐,体验习作的愉悦美。

3、能够发现自己和他人作文的优势与不足,并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修改作文养成修改作文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把过程写清楚、把自己的感受写具体

难点:

把自己的感受写具体

关键

选择感兴趣的内容

教学准备

教师

准备学生的佳作和有问题的作文

学生

自己写好的作文。

教  学  过  程

环节时间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复案

一、

导入

2分

 

二、31分

新授

 

三、

5分

小结

 

2分

 

导入

上节课,我们进行了习作,这节课我们就来对同学们的作品进行评改、赏析。

 

1、习作评改要求

(1)语句是否通顺连贯,是否有错字。

(2)内容是否具体,(心理、动作、神情描写)自己的感受和启发是否清楚

(3)文章条理是否清晰

2、请同学们根据要求,自己试着修改自己的习作。

3小组交流(培养交流能力)

(1)根据上面的要求,进行小组修改。

(2)按1-4号顺序,依次读自己的作品。

(3)其他同学根据要求,进行提建议。

(4)每组选出一名优秀作品。

(课件出示小组交流要求)

4、佳作赏析

(1)找每组优秀作品同学进行全班诵读。

(2)其他同学评价,作品的优点及需要改进的地方。

优秀的作品,都是经过反复修改才得到的,希望同学们,能多积累优美词句,并用到自己的作文中,还要构思新颖。

同时,也要反复修改自己的文章。

 

必:

抄作文

选:

预习古诗3

 

 

生明确任务

 

学生独立修改

 

学生根据要求进行小组内提建议,修改。

 

小组内推荐修改教好的作品,在全班宣读,其他学生进行品评。

 

设计意图:

回顾上节课习作要求,师板书。

为本课评价,引导评改做基础。

关注学生倾听习惯。

评改要求提出后,问问同学们是否懂得。

并回顾一些简单修改符号的运用。

错字圈起来等。

 

强调评价时,先肯定优点,再提出不足及建议。

 

关注学生学习习惯。

 

板书设计

书信

1、语句是否通顺连贯,标点是否准确

2、内容是否具体,自己的感受和启发是否清楚

3、选材是否典型,是否采用心理活动描写和想象。

4、文章条理是否清晰

教学反思

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认真回顾写作要求,按照要求进行自我评价。

然后发挥小组同学作用鼓励孩子积极投入到评改中,在互相交流学习中培养学生表达能力,习作能力和合作意识。

 

语文学科“情知课堂——我会结”教学设计

第3周第2课时        授课时间:

 3.15    

年级组

五年级

备课人

刘艳芙

复案人

刘艳芙

教学内容

5、古诗三首

课型

精读

备注

10

教学目标

1、在语言环境中认识4个生字,会正确写7个生字。

在理解的基础上能正确、流利朗读、背诵古诗。

2、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像诗中情景的方法,感知诗词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

3、通过古诗的学习,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和快乐。

激发学生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

难点:

体会童年生活的无邪和美好

关键

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所描绘的情景。

教学准备

教师

课件;搜集有关描写儿童生活或田园风光的诗

学生

搜集有关描写儿童生活或田园风光的诗

教  学  过  程

环节时间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复案

一、

导入

2分

 

二、

小组

交流

5

 

三、

全班

汇报

24分

 

 

小结:

2分

五、

检测

5分

 

1、今天就让我们一起通过那喜爱儿童和富有童心的诗人留下的诗作来感受古代儿童的生活乐趣吧!

今天我们一起再来学习古诗词三首。

齐读

2、回顾学习古诗的方法

(1)解诗题

(2)知诗人(3)读诗句(4)解诗意(5)悟诗情

1、课前大家都预习,现在按照刚才总结的方法,自己快速回顾一下。

小组按照刚才总结的方法进行交流

1号解诗题,说诗人

2号读诗句3号解诗意

4号说诗情。

(培养交流能力)

1、找小组进行汇报

1)、熟读古诗,读准字音

2)介绍诗人,理解词意

重点词语:

铺,铺开。

弄,逗弄。

饱饭,吃饱了饭。

蓑衣:

棕或草编织的外衣,用来遮风避雨。

卧月明:

躺着观看明亮的月亮。

3)理解诗意

2、深入感悟

从这首诗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从哪里体会到的。

点拨:

1)“草铺横野六七里”,草应该是怎样的,从哪里可以看出(六七里),你可以换个词说说草的广阔吗?

(无边无际)在这里,六七里是虚指,除了广阔,草还长得怎么样?

(“铺”字体会到草的茂盛)

2)牧童就在这无边无际的草地上,晚风吹拂着,一边玩,一边吹着笛子,那他的笛声会是怎样的?

3)牧童会用怎样的姿势休息呢?

想怎么卧就怎么卧。

4)、牧童就是这样随心所欲的卧在草地上,在月光下,他会想些什么?

他也许什么也没想,就这样睡着了。

他的生活可真是无忧无虑、自由自在。

能把他的这种感受读出来吗?

5)朗读,从中你体会到了作者什么样情感?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1、《牧童》的作者是()代诗人(),这首诗描述了牧童()(什么时间)的生活场景,从()、()、()中可以看出来。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

 

回忆学习古诗方法

知作者、解诗题

交流难解字词的含义

可以借助工具书。

小组交流

[答题要点:

牧童天真可爱,生活无忧无虑]

从中你感觉到作者是个怎样的人呢?

[作者心灵世界的一种追求,对远离喧嚣,安然自乐生活的一种向往]

同桌检查,解释诗句

自己练习读,小组内赛读

全班比赛朗读。

练习自读

指名读赛读

全班齐读

设计意图

看本单元导读

由单元导读引入,在引发学生阅读兴趣的同时,通过师生间的交流,自然过渡到对诗歌的学习。

利用课件出示诗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想象是理解诗意的翅膀,通过再现诗歌画面,有助于学生对诗歌意思的理解,充实诗歌的内涵,使学生易学、乐学。

多媒体课件的使用能够使课堂更加生动,形象的演示比枯燥的说教在效果上要好很多。

 

使学生在情境中了解、领悟诗文内容。

关注学生学习习惯。

 

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发表个人的感受,让学生与书中人物产生共鸣,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自然而然地升华情感。

 

板书设计

5、古诗三首

牧童

教学反思

我先让学生读通读顺古诗,学生普遍出现前后鼻韵母音节不分,翘平舌音节不分的情况。

通过教师带读,同桌互读纠正,学生能流利、正确朗读了。

接着由读到悟,在整个理解诗意,悟其情感中,我主要引导学生不断抓住相应的字眼品味到了古诗所传达的意境。

语文学科“情知课堂——我会结”教学设计

第3周第3课时          授课时间:

 3.17    

年级组

五年级

备课人

刘艳芙

复案人

刘艳芙

教学内容

5、古诗三首

课型

讲读

备注

12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正确、流利朗读、背诵古诗。

2、通过看注释或课件,边读边想像诗中情景的方法,感知诗词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

3、通过古诗的学习,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和快乐。

激发学生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

难点:

体会童年生活的无邪和美好

关键

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所描绘的情景。

教学准备

教师

课件;搜集有关描写儿童生活或田园风光的诗

学生

搜集有关描写儿童生活或田园风光的诗

教  学  过  程

环节时间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复案

一、

导入

2分

二、

小组

交流

5

 

三、

全班

汇报

24分

 

 

小结:

2分

 

五、

检测

5分

 

作业2分

上节课我们学习的《牧童》只写了一个小孩子,而《舟过安仁》这首诗中写了两个小孩子的形象,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杨万里写的《舟过安仁》(板书课题)

教师板书:

古诗三首

上节课,我们也复习了学习古诗的方法,同学们也预习了。

那我们直接按照这些方法来小组交流。

1号解诗题说诗人

2号读诗句3号解诗意4号说诗情。

(培养交流能力)

1、找小组进行汇报

1)熟读古诗,读准字音

2)介绍诗人,理解词意

3)理解诗意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完整地说出整首诗的意思,多请几个说,特别是表达能力稍弱的学生。

 (一只小渔船里坐着两个小孩子,他们收起了划船用的篙和桨,而撑开了一把伞。

难怪他们会在没有下雨的时候打伞,原来是想借助风的力量来驶船。

3、深入感悟

从这首诗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从哪里体会到的。

点拨:

1)“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读了这两句,你好象看到了什么?

2)“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理解诗句意思,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3)你喜欢他们吗?

诗人喜欢吗?

为什么?

4)从这首诗中你会回到了怎样的情感?

4)自己练习读,小组内赛读

全班比赛朗读。

让我们来比一比,看谁读得最好。

学习了这篇古诗,你还有哪些问题没解决?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1)字词的含义

(2)串读诗意

(3)总结感受及写法。

品读全诗

1、《舟过安人》的作者是()代诗人(),前两句描写的是作者的__________,

后两句描写的是作者的__________。

我们还学过他的作品有______________。

作业:

必做:

预习

选做:

能力

 

1、自主学习

2、小组交流

同桌检查,解释诗句

 

练习自读

指名读赛读

全班齐读

 

设计意图

1、背诵古诗2、回顾学法

为本节课学习提供方法,引导学生尽快投入到学习中。

关注学生学习习惯。

交流难解字词的含义

可以借助工具书。

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意思

通过看注释或课件,边读边想像诗中情景的方法,感知诗词大意

想象是理解诗意的翅膀,通过再现诗歌画面,有助于学生对诗歌意思的理解,充实诗歌的内涵,使学生易学、乐学。

 

关注学生认真思考的学习习惯。

 

板书设计

5、古诗二首

舟过安人

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充分发挥读在语文课堂中的作用,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读,然后让学生谈谈自己在读中想象、感悟童趣。

但在课上也有些不如人意:

为什么想到的一些好的做法,可是到了实施的时候不能很好的落实。

也许在一些教学理念、教学方式上自己有了一些转变,可是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还没能真正的迈出那一步,作为一名教师,要想真正提高自己,就要勇敢的尝试,迈开自己的步子,新课程不能只是想在脑子里、记在心里,而是要用在课堂中。

语文学科“情知课堂——我会结”教学设计

第3周第4课时          授课时间:

 3.18   

年级组

五年级

备课人

刘艳芙

复案人

刘艳芙

教学内容

5、古诗三首

课型

讲读

备注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正确、流利朗读、背诵古诗。

2、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像诗中情景的方法,感知诗词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

播放视频更好的感受乡村儿童生活或田园风光

3、通过古诗的学习,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和快乐。

激发学生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感知诗词大意

难点:

体会思想感情

关键

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所描绘的情景。

教学准备

教师

课件;搜集有关描写儿童生活或田园风光的诗

学生

搜集有关描写儿童生活或田园风光的诗

教  学  过  程

环节时间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复案

一、

导入

2分

二、

小组

交流

5

 

三、

全班

汇报

24分

 

 

小结:

2分

 

五、

检测

5分

 

作业2分

我们已经学过古诗了,今天我们要接触一类与古诗相似的体裁:

词。

“词”也是一种文学体裁。

说白了,“词”就是兴起于唐代、兴盛于宋代配乐而唱的诗,因先有乐,后有词,所以也称“曲子词”。

(板书“清平乐•村居”)清平乐是词牌名,村居是题目。

1、课前大家都预习,现在按照刚才总结的方法,自己快速回顾一下。

小组按照刚才总结的方法进行交流

1号解诗题,说诗人

2号读诗句3号解诗意

4号说诗情。

(培养交流能力)

1、找小组进行汇报

1)、熟读古诗,读准字音

2)介绍诗人,理解词意

“村居”才是这首词的题目,意思是“农村闲居的人家”。

《清平乐村居》这首词是南宋爱国诗人辛弃疾的描写农村生活的著名作品。

3)理解词意

3、品读理解:

点拨

请同学们边默读课文边观察画面边思考每句话都写了什么。

(1)"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看图知道。

你感到了什么?

(2)"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3)一对白发夫妻操着吴音正在亲密地聊天,他们为什么感到这样幸福呢?

请同学们细细阅读下片。

(4)作者是怎样写出孩子们的可爱的呢?

(5)读读看,从读中感受到了什么呢?

(6)同学们读得真好!

是的,这户人家虽然住的是--"茅檐低小",但是周围的环境很美--"溪上青青草",这户人家翁媪之间--"醉里吴音相媚好",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多幸福的乡村生活啊!

4、你觉得诗人是怀着怎样的心情来写的?

5、朗读,背诵

注意:

朗读古诗,把你体会到融入到朗读中读出你的感受。

1、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诗或词,改写成短文。

2、根据自己的想象,自由写故事。

3、选择相同的为一组,分别交流、评议,教师相机指导修改。

必做:

背古诗、说诗意

选做:

能力

 

学生汇报资料。

1、自由读文,自主理解词语意思

2、自由汇报自己第一次读课文的收获,老师引导学生解释重点词语:

茅檐:

茅草搭的屋子。

醉里:

喝了酒后,微微有点醉意。

吴音:

吴地的方言。

这里泛指南方方言。

相媚好:

彼此之间很亲密和睦的样子。

翁媪:

老翁、老妇人。

锄豆:

在豆田里锄草。

无赖:

音同“无赖”,这里指顽皮、可爱。

 

自己练习读,小组内赛读

全班比赛朗读。

设计意图

读一读这首词的全称吧!

注意词牌名和题目中间要略有停顿。

诗对仗工整,而词句字数或长或短,这是为了吟唱时和所配的曲调押韵。

因此,词还有一个名称叫长短句。

小组合作,结合插图和注释,疏通句子意思

放视频更好的感受乡村儿童生活或田园风光

 

引导学生朗读,理解。

关注学生学习习惯。

板书设计

5、古诗三首

清平乐.村居

宋辛弃疾

教学反思

本节课,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但有些学生不是很主动,下次教学需要老师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

能力达成方面,学生能自己解决生字词,并能流利朗读课文、翻译课文,但要他们描绘一幅完整的村居图还有点困难。

以后的课堂,需要老师多多引导,使其能发挥想象力,并用合适的语言表达出来。

语文学科“情知课堂——我先学”教学设计

第3周第5课时          授课时间:

 3.18    

年级组

五年级

备课人

刘艳芙

复案人

刘艳芙

教学内容

6、冬阳.童年.骆驼队

课型

讲读

备注

14

教学目标

1、在语言环境中认识3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理解重点词语,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作者怀念童年的思想感情,并揣摩这种情感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3、感受作者对童年的怀念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作者怀念童年的思想感情

难点:

理解课文最后两段

关键

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领悟作者的表达方式。

教学准备

教师

布置预习

学生

熟读课文

教  学  过  程

环节时间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复案

一、

导入

4

 

二、

组内检查预习情况。

7

三、

初读理解23

 

四、

检测:

5

五、

作业1

1、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请齐读课题。

2、看到这个题目,你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这个画面,也正是作者林海音脑海中无数次浮现的画面。

关于作者,你了解些什么?

把你搜集的资料跟大家说说吗?

师课件出示:

(人物和文字)这就是本文的作者林海音,她是台湾著名女作家。

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

5岁时随父母从台湾来到北京,在那里度过了难忘的童年、少年、青年时光。

①查读课文。

②查读生字、生词。

点拨:

咀嚼”这个词里,要读“jue”。

③交流课文主要内容以及初读课文的感受。

④质疑

2、教师反馈预习情况。

1、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思考:

(1)课文按什么顺序记叙了作者的童年往事?

你从哪儿看出是时间顺序的?

时间顺序。

点拨:

更确切地说,是以季节的推移为顺序记叙的。

(2)作者回忆了童年生活的哪几件事?

它们分别在课文的哪些自然段呢?

板书:

学咀嚼谈铃铛想剪毛问去向

冬天“我”看骆驼咀嚼(4自然段);“我”关于骆驼系铃铛的想象(5—9自然段);冬春之交骆驼脱毛的情景(10自然段);夏天不见骆驼的影子(11—14自然段)。

(3)那课文的15、16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

(生答)

(4)谁能把作者的这四件童年往事和15、16段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生说)师;这就是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5)说说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2、下面我们就跟随作者一起走进她的童年生活,与作者一起分享她童年的快乐。

我们先来看“学骆驼咀嚼”这件事。

3、(课件出示)请同学们反复读课文的1-4自然段,细细地品味,画出自己感受最深的词句,在旁边简单地写出自己的体会感悟,然后带着自己的理解试着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4、生圈画,教师巡视。

5、交流。

点拨:

我看得呆了,自己的牙齿也动了起来”,小英子除了看骆驼怎样咀嚼草料看呆了,还看什么看呆了?

总结学法:

1、选择正确的读音。

咀嚼(juéjiáo)

作业:

必做:

生字扩词

选做:

能力

 

然后出示课件:

(在温暖的冬阳下,一群骆驼队从远处走来,驼铃声悦耳动听,童年的“我”站在旁边静静地看着。

 

1、思考:

(1)课文以什么顺序记叙了作者的童年生活?

(2)作者回忆了童年生活中的哪几个片断,分别在课文中的哪些自然段?

 

①小组汇报检查情况。

 

2.全班汇报、交流(教师及时板书)

 

设计意图

后来,回到台湾后,她把自己童年在北京城南生活的往事写成了一本书,叫《城南旧事》。

《冬阳•童年•骆驼队》一文正是《城南旧事》这本书的序言,请再读课题。

充分利用学生课前预习的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生字。

 

在第三学段的阅读理解方面,重点之一就是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此环节意在使学生阅读时能从疏散的文字中根据叙述顺序梳理出具体内容。

关注学生学习习惯。

童年给“我”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选字组词。

漠寞摸

冷()寂()()索

荒()淡()()黑

3、多音字。

 

板书设计

6.冬阳·童年·骆驼队

 对童年生活无限怀念学骆驼咀嚼(4)想象驼铃用处(5—9)

想替骆驼剪毛(10)追问骆驼去处(11—14)

教学反思

在教学本篇课文时,我注重引导学生从作者所描写的四个片断进行分析,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学生理解得比较到位。

但存在以下不足:

学生提出问题:

为什么童年重临于我心中?

应该就这个问题展开讨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机械仪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