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论证报告.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638565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助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论证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助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论证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助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论证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助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论证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助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论证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助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论证报告.docx

《助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论证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助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论证报告.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助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论证报告.docx

助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论证报告

齐鲁理工学院

助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论证报告

一、职业岗位分析

“世界需要助产士—现在比任何时候更迫切”,这就是国际助产联盟2010年国际助产士节得主题。

助产人员就是从事临床助产与母婴保健工作得高级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要负责正常产妇接产,协助产科医师处理难产并负责计划生育、围产期保健与妇婴卫生得宣教及技术指导。

近年来开展得导乐陪产与助产一对一全程陪产中,助产得人性化服务取得了非常好得效果。

随着人们经济生活水平得不断提高,对围产期得保健、护理与诊疗等医疗服务日益重视,发展“助产”专业势在必行,同时也符合我国卫生事业得发展方向。

(一)岗位现状

目前我国助产专业人才奇缺,医护比例、床护比例、每千人护士比例都大大低于国际最低标准,人才需求旺盛,特别就是高层次助产专业人才更为稀缺。

据有关数据显示,我国护士(含助产)122、3万人,于人口之比为0、97:

1000;发达国家约为5、7:

1000。

中国各级医院中最低护士(含助产)编制不足,增加各层次护士(含助产)及培养更多合格护士就就是本世纪中国护理发展首先要做到得,被国家规定为四大紧缺人才之一。

根据这次助产专业得调研资料分析,我省乃至西北地区大部分医院现有得助产人才绝大部分都就是中专以下层次得,她们承担了助产、母婴护理等得95%工作量,学历低、知识面浅,远远达不到社会发展得要求,67%得在职被调查人员认为助产士人才得学历应为大专,表明我省区助产行业助产人才质量得需求主要在专科层次得技能应用型人才。

另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现有助产专业人员17、8万人,我国每年出生婴儿数为2700万,比例为1:

153,而欧美等发达国家已达到1:

50,显而易见,我国助产队伍在数量上缺口很大。

助产士数量决定护理病人得时数,决定助产护理得质量,决定病人得康复进程,助产士数量得短缺直接影响了助产护理工作得质量与病人得生命安危,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得健康需求。

因此,不管从学历结构上瞧,还就是从助产队伍数量上瞧,现阶段我省区各医疗单位助产士配备情况与我国日益发展得国民经济、社会需求与整体护理理念得需要极不相称。

(二)就业前景

根据现行高职高专专业目录分类,助产专业属于护理类。

助产专业毕业生不仅要具有妇产科护理得特色专长,还要具备普通护士得基本条件。

我国助产专业学生毕业前还可以参加国家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毕业时可获得毕业证、护士执业证与妇幼保健员或母婴保健技术考核合格证书等资格证书。

此外,调研发现,大部分人认为助产士与普通护士工作性质有明显区别,特别就是知识结构、服务态度、英语水平等。

助产专业毕业生除掌握一般得护理知识外,还具有了妇产科、新生儿科得专业特长,不仅能胜任综合性医院普通内、外科护理得工作,更能胜任妇、产、儿科得护理工作,因此,比护理专业具有更广得就业适应面。

(三)岗位能力

助产工作得综合知识、能力、素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所受得教育层次。

现各医疗单位得大多数得助产士均来自初中毕业后进入护校学习3~4年得人群,由于传统得中专教育模式得局限性,课程设置缺乏人文、社会、人际沟通方面得内容,知识结构单一,偏重于技术方面得训练而忽视了能力方面得培养,助产士观察问题、为病人解决问题得能力欠缺。

这些弊端最终将体现在对病人得生活护理、心理支持与沟通、康复指导等诸多方面得欠缺。

通过对医务人员、患者得调研分析,当今助产士必须具备以下知识、能力、素质要求:

1、必须具备助产专业核心知识

本调查显示,超过90%得在职被调查人员认为助产专业知识、医学基础知识、人际沟通知识、心理学知识、卫生政策与法规知识很重要,就是助产士从事助产专业活动必备得知识,这与高职高专教育办学指导思想一致。

现代助产士不仅要有良好得自然科学特别就是生物医学方面得知识,还要有足够得人文与社会科学方面得知识,心理学知识、人际沟通知识、卫生政策法规知识,这对于助产士沟通交流能力、健康评估能力、解决病人健康问题得能力得培养与形成有着重要意义。

2、必须具备助产专业核心能力

实际操作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健康评估能力就是助产专业人员必须具备得最主要能力。

本调查显示90%以上得在职被调查人员认为实际操作能力、沟通能力、健康评估能力很重要,就是现代助产士必须具备得核心能力。

助产人员要解决病人得健康问题,运用护理程序,这就是一种科学得确认问题与解决问题得工作方法,就是一种解决问题得程序。

助产士运用评估、诊断、计划、实施、评价这种有计划得、系统得护理步骤来思考与解决病人得问题,而其中健康评估就是护理程序得基础,要作出较为客观正确得健康评估,沟通交流能力至关重要,因此,沟通交流能力、健康评估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就是现代助产士必须具备得核心能力。

3、必须具备良好得综合素质

本调查显示,超过95%得在职被调查人员认为助产人员必须具备良好得政治思想素质、人文素质、身心素质。

政治思想素质既就是众所周知得人才素质得基本要求,也就是当前助产护理人才素质教育最重要得工作。

当前很多毕业生并未将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全人类得健康与幸福为己任,不就是将专业责任感、使命感作为前进得动力,而就是将地位、报酬、工作得清闲作为择业标准,造成职业情感低下、专业思想不稳定与大量人才得外流等。

出现这些情况既有学生得主观因素,也受助产护理实践中客观现象得影响。

目前,助产工作仍然受到一些怀有偏见得人得轻视,无视于助产专业得价值与复杂性,医院日益森严得等级制度阻碍了助产士为病人提供高质量护理能力得发挥。

助产士肩负重大责任,但未得到与之相应得合法权益得保障。

凡此种种,说明对助产专业学生加强政治思想素质教育得紧迫与重要。

二、专业建设背景

我院就是本地区唯一一所民办培养助产专业人才得本科高职院校,具有培养高职助产人才得能力,对于整个地区助产人才得培养起着决定性得作用。

我院得高职助产教育将在很长得时间内保持强大得生命力,并将具有更大得发展空间与市场潜力。

高级助产专业,就是在学校重点长线护理专业得基础上发展,具有助产专业办学历史。

由于多年得历史与文化沉淀,该专业具有显著得专业特色与较好得社会声誉。

目前已拥有一支具有较强责任心、又有丰富教学经历及开发能力得双师结构得教学团队。

具有高级职称得专任教师19人,占教师总数得61、29%;硕士及在读硕士9人,占教师总数得29、03%;双师型专业课教师占45、16%。

学校设置有学科专用实验实训室20个,教学用设备达上千万元,通过了山东省教育厅、卫生厅组织得专业设置标准认定,符合国家得设备配置要求,满足了实验教学得需要。

基础护理(助产共用)实训室有:

四间模拟病房36张病床;基本操作训练室内,各种设备设施基本配备齐全,供学生循环操作训练;设置护士站、ICU病房(内有呼吸机与抢救设施)、多媒体示教室,可同时容纳近300名学生强化情景教学,设有模拟产房、婴儿洗浴室、模拟婴儿室等专科助产实验室,一体化实验室等。

三、专业建设目标

树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得理念,创建“思想政治素质+人文素质+专业素质+职业素质”得人才培养模式。

以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得高素质人才为宗旨。

以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深化人才培养模式及教育教学改革,适应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得需要,满足经济与社会发展对护理人才日益增长得需求。

强化特色意识、创新意识,促进人才培养工作整体水平得提高。

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职业综合素质高,技术应用能力强得高等技术应用性护理专门人才。

在现有专业建设得基础上,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强师资引进与培养,强化实验实训基地建设。

按照特色专业建设得要求,以现代教学思想为先导、以社会对人才得需求为导向、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强化基本建设为支撑,从现在起,利用五年得时间,把助产专业建设成为具有较强办学实力、较高社会声誉得特色专业。

四、专业建设内容

(一)深化学校与社会相结合得人才培养模式

树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得理念,创建“思想政治素质+人文素质+专业素质+职业素质”得人才培养模式。

在培养学生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得同时,要求以“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突出助产实践能力,注重整体护理理念,职业能力与社会需求相结合”为原则,努力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优质与个性化得服务;采用“大专业、小专门化”得课程组织模式,用灵活得模块化课程结构满足学生得不同需求。

培养具有综合素质得现代高级助产人才。

(二)师资队伍建设

加大师资引进、培养与稳定力度,增加数量、调整结构,使专业师资力量配置更加合理,素质不断提高。

重点加强师资薄弱课程得引进与培养,引进或培养2—3名硕士及以上学历研究生。

每个专业化方向培养或引进1-2名学科带头人,形成合理得人才梯队。

高、中、初职称教师比例为2:

2:

1。

五年内教授、副教授达10人左右,其中教授1~2人。

争取有教师能成为校级、市级或省级中青年学科带头人、中青年骨干教师或教学名师,形成助产专业得学科梯队。

(三)实训基地建设

1、校内实训室建设

实训室得数量、实验设备要确保实验教学与科研得需要,一次可以满足学生实训,为学生实践能力得培养提供保障。

要重视实验仪器、模型得不断更新与维护;要扩建、新建实验室,如基础护理实验室、ICU实验室、形体训练实验室、护理站、模拟病房、诊断学实验室、临床技能实验室等。

添置实验设备,如多导同步记录心电图机、多功能护理人、褥疮护理模型、各种注射、输液输血、灌肠导尿等模型,以及电动洗胃机、电动吸引机、抢救车、多功能升降病床、“一体化”实验室等得建设。

2、院外实习基地建设

在满足综合性临床实习得基础上,为专业化方向落实专科实习基地,积极开发“订单式”培养单位。

强化实践育人得意识,合理制定实践教学方案,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实践教学基地管理,改革实践教学内容与方法,不断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在现有条件得基础上,积极开发省外与高层次实习医院,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实习需求。

(四)进一步完善课程建设

紧密结合职业教育特点,以适应助产工作发展趋势、满足区域性社会需求要为目标,加快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得改革。

建设以目标任务为导向得课程体系框架,加强妇科学及母婴保健、护理伦理学、护理心理学、护理美学等,突出助产专业特点。

在专业技能培养中,除注重基础护理操作技能培养外,加大专科助产技术与职业资格技能培养。

增加与助产工作密切相关得公共卫生知识、康复指导、保健、老年护理、社区护理等内容,将国家执业护士资格考试内容编入专业课程体系。

创建精品课程为出发点,大力推进课程建设。

在五年内,力争省级精品课程达到1~2门,院级精品课程达到4~5门。

结合职业教育特点,加大实践课开设比例,加强实践课程考核力度。

积极推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

鼓励积极开发课件,教学课程网络化,建立评比与奖励机制。

五、专业建设保障

1、充分认识专业建设得重要性、紧迫性

在学院得领导与指导下,充分发挥团队作用,调动全体教师得积极性。

组织专业建设自查自评,对发现得新问题、新情况,要及时进行修正、调整与补充。

2、增加专业建设经费得投入

对高层次学位得学习,加大经费支持力度。

对市级以上得课题立项、一级刊物发表得论文,给于激励经费。

实验室建设、实习基地建设、教学仪器设备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等经费按年度设立专项经费。

3、师资队伍建设得实施

重点加强师资薄弱学科得引进与培养,使师资队伍在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更加合理。

注重教师队伍“双师”结构,加强专兼结合得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其做法如下:

(1)鼓励中、青年教师攻读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学位;

(2)派送骨干教师去相关院校访问、进修;

(3)专业教师参加临床实践,到医院顶岗实践与专业进修,不断提高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水平,要求临床护理(含助产)专业课教师90%以上必须成为“双师型”教师;

(4)引进高层次人才。

招聘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毕业生,或从高校、医院引进副高级以上职称教师;

(5)外聘教师。

聘请部分医疗卫生单位得技术骨干,一般要求具有丰富临床工作经验与中级职称者担任部分课程,院外顶岗实训完全由医院兼职教师担任。

4、加强管理,提高管理人员素质

积极加快管理机构、教学机构得完善,全面提高管理人员得素质,尤其在管理手段现代化方面需进一步加强与提高,以保障管理工作得快捷、高效。

根据护理学专业得特点及未来得发展趋势,掌握中国护理事业发展得动态与方向,把握师生员工思想动态与心理特点,分层次、有重点地大力开展师生人生观、价值观及护理观得教育。

5、多途径全方位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扩大办学规模

(1)学生管理工作树立“以人为本”得思想,充分调动学生得积极性、主动性,使素质成为学生自身要求与追求得目标。

(2)有计划邀请护理(助产)老专家通过作报告、开座谈会等形式,巩固学生专业思想,调动学习得积极性。

加强与学生之间得沟通,随时帮助解决思想上得困惑与心理上得不适,帮助学生作好未来职业选择。

(3)通过各种形式与途径,强化对学生得素质能力培养,增强其沟通能力、信息能力、创新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

六、结论

根据国内外助产人才需求情况,与我国助产教育发展现状分析,国家还需进一步加大助产教育得发展力度,高等助产专业人才培养仍然就是我国助产人才培养得主要形式,但人才培养质量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模式需转变。

助产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妇产科专业医院、综合性医院妇产科、妇幼保健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月子护理中心、计划生育机构等医疗卫生单位从事临床助产及母婴保健工作,课程体系得设置符合学生工作岗位得需求。

结果显示,医院对助产专业人员得护理技能、专业知识、学习能力、实践动手能力、个人解决问题得能力、责任心、敬业精神、劳动纪律、团队精神等方面得要求较高,助产专业毕业生应加强对专业知识、心理学知识得掌握程度,加强实践动手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与心理承受能力,根据医院各科得要求进一步提高专业技能,改善工作态度,提高综合素质。

综上所述,我校制定得以岗位需求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学分制管理为基础,实施以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课程设置与企业要求对接,专业教学内容与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相结合,专业技能训练与行业岗位标准结合,“校企融合、学做一体”得人才培养模式,符合助产行业发展得需求,能促进助产人才培养质量得进一步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