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城市群彰显产业聚集效应.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638376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原城市群彰显产业聚集效应.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中原城市群彰显产业聚集效应.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中原城市群彰显产业聚集效应.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中原城市群彰显产业聚集效应.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中原城市群彰显产业聚集效应.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原城市群彰显产业聚集效应.docx

《中原城市群彰显产业聚集效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原城市群彰显产业聚集效应.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原城市群彰显产业聚集效应.docx

中原城市群彰显产业聚集效应

中原城市群彰显产业聚集效应

本报记者 李 亮 党涤寰 王 伟

  东起开封大梁路、西至郑州市金水路的双向10车道、总长39.2公里的城际公路正式通车,标志着“郑汴一体化”开始起步。

                                         陈 伟摄

11版

  对河南这个传统的农业大省和人口大省来说,加快中原城市群建设,意味着经济发展方式的一次重大转折———

  河南是一个发展中的省份,全省近亿人口中,有70%尚在农村。

加快河南省现代化进程,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推进城镇化是河南省的必然选择;

  中原城市群承载着河南省城镇化的重任,加快中原城市群的发展,不仅能够形成产业聚集效应,整合生产要素,优化产业布局,降低发展成本,提高竞争力,在区域经济竞相发展的格局中争取主动,还能够提高资源利用特别是土地资源利用的集约化程度,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面对周边省区城市群的崛起,河南必须增强紧迫感,充分利用中原城市群现有的基础和优势,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加快中原城市群建设,使之成为河南省乃至中部地区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参与国内外竞争的重要区域和促进实现中原崛起的经济增长极。

  “要坚持科学发展观,优化中原城市群的空间布局,提升各城市的功能,壮大优势产业,增强竞争力、辐射力和发展活力。

同时要注意各城市间的分工,明确各自功能定位,促进各城市之间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形成空间布局优化,结构合理的城市体系。

”在谈到中原城市群的发展时,河南省省长李成玉如是说。

  

交通先行

一体化次第展开

  自从2003年中原城市群的概念进入人们的视线,“一体化”探索的步伐从未停止,其中以“郑(州)汴(开封)一体化”进程最为引人关注。

  2006年11月20日,作为“郑汴一体化”的标志————东起开封大梁路、西至郑州市金水路的双向10车道、总长39.2公里的城际公路正式通车。

全程不设收费站,运行一趟只需40分钟,城际公交票价仅7元。

  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郑开公交开通带来的变化是巨大的。

开通之前,平均每天乘坐火车、长途车来往于郑州和开封之间的旅客不到4000人。

票价只有7元、平均10分钟一班的郑开公交开通后,郑州开封之间的客流出现“井喷”:

乘坐郑开公交的乘客日均突破万人。

作为河南省的第一条城际公交线路,郑开公交无疑为中原城市群城际公共交通网络建设起到了先导效应。

  据郑州交运集团客运公司副总经理何玉书透露,到今年年底之前,和郑开城际公交一样,郑州至许昌、新乡、焦作、洛阳4个城市的城际公交将先后开通。

2009年底前郑州至漯河、平顶山、济源的城际公交也将陆续开通。

  和开通城际公交并行的,是中原城市群内部交通路网建设的全面展开。

河南省交通厅巡视员张全林说,“目前,以郑州为中心,连接中原城市群其他8个城市的高速公路网已经建成,开车从郑州出发,在90分钟内就可到达其他8个城市。

  从今年开始,河南将公路建设的重点放在一级公路上。

张全林说,即将建设的一级公路包括郑州至许昌、卫辉至漯河、焦作至舞钢、卫辉至济源、洛阳至洛宁等19条公路。

随之开通的城际公交也将如同郑开公交行驶在郑开大道一样,驰骋在新建的一级公路上。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使中原城市群区位优势更加凸显。

  “地处京广、陇海铁路‘十字形’交会的郑州,将在‘十一五’期间配合国家建成郑州至西安、郑州至北京、郑州至武汉铁路客运专线,争取国家开工建设郑州至徐州铁路客运专线。

”河南省发改委城市发展处处长段新建介绍说,“这将极大地提升中原城市群对外中长途客运能力,加强与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的联系。

  加强航空运输建设,构筑中原崛起新的腾飞平台是中原城市群加快交通设施建设的又一重头戏。

“十一五”期间,河南省把发展航空运输业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现在郑州新郑国际机场的改扩建工程已全部完成,郑州新郑国际机场的旅客吞吐能力达到1000万人次。

为进一步满足中原城市群发展的需要,河南明确提出要将郑州新郑国际机场发展成为“全国大型枢纽机场和国际货物枢纽”,组织编制了《郑州国际航空枢纽暨港区建设规划纲要》。

  段新建说,立足于巩固和提升中原城市群交通枢纽地位,河南省将全面拓展对外通道,完善区内交通网络,加快建立内外互联、各种运输方式充分衔接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中原城市群加快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交通先行,中原城市群经济一体化次第展开。

据了解,继郑、汴两市政府建立“政府联席会议制度”,两地“电信同城计划”启动,两城之间电信资费标准下调等一系列实质性举措之后,为进一步推进“郑汴一体化”,两市接下来还将推出的举措包括:

实现“电信同城”,实现金融同城汇兑,铺设一条城市轻轨等等。

  “郑汴一体化”是河南全力推进的中原城市群战略的缩影。

“中原城市群”囊括郑州、洛阳、开封、新乡、焦作、许昌、平顶山、漯河、济源9市,土地面积虽然仅占河南总面积的35%,但其人均生产总值高出全省近37个百分点,城镇化水平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8.8个百分点。

以郑州为中心、90分钟通勤为半径,这些城市最有条件率先实现经济一体化。

优势互补

主导产业加速对接

  中原城市群90分钟经济圈形成,带来资金、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在城市间的快速流动,产业的对接和融合同样加速。

由于地理等多方面因素,郑州开封两市的产业对接先行一步,引人关注。

  “在产业定位上,郑开两市首先要突出各自的优势和特色,推进产业对接。

要充分发挥开封是国家历史名城的优势,突出文化、教育、休闲、娱乐功能,焕发古城活力。

”河南省发改委经济研究所所长郑泰森说,“加快郑州的休闲、娱乐等功能与开封对接,突出郑州的工业、商贸物流业、金融业和交通区位等特色,实现两城产业优势互补。

  在郑开两市之间的产业布局上,《中原城市群总体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今后将引导郑州的制造业、物流业等产业向东布局;支持开封新上工业、物流业、高新技术产业等项目向西集中。

规划建设与开封杏花营工业园区相临的中牟工业园区,逐步形成郑州开封紧密联系的产业带。

  目前有关郑汴产业带建设的好消息频频传来。

为加强管理,统一协调,郑开两市分别成立郑州郑汴产业带管委会和开封市汴西新区管委会。

开封市还专门成立了基础设施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具体实施汴西新区土地综合开发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争取招商银行、建设银行、中信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2亿多元。

河南省制订实施《郑汴产业带投资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累计批准入驻郑汴产业带规划区项目24个,项目总投资198亿元。

其中,郑州四棉迁建、汉方药业、奥林特制药、开封阎寨和毛寨村庄迁建等8个项目已开工建设。

  郑汴产业带只是一个“样板工程”,对中原城市群的每个城市都有借鉴意义,接下来,郑许、郑新、郑洛等也必然要加速对接。

  许昌已经积极采取措施,主动对接。

在产业方面,许昌正加快建设3个工业集聚区、3个生态游园、2个物流园,同步落实郑许之间交通同城、质检互信等,逐步消除行政区划和户籍限制,加速生产要素流动……

  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原城市群已经形成了具有相当实力的产业基础。

郑州、洛阳、焦作、平顶山是我国中西部地区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和装备制造业基地。

新乡、开封、许昌等城市轻纺、电子工业基础较好。

漯河、郑州食品工业实力较强,区域内信息产品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生物工程等新兴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良好的产业基础为中原城市群9城市间实现产业融合、优势互补提供了现实的可能。

“然而,城市间产业互补和融合过程中无法回避历史上已形成的利益格局的调整。

”河南省政协原副主席陈义初分析说,“如何打破相关城市现有体制格局与利益格局造成的阻力,使生产要素突破行政区划的各种壁垒约束而自由流动,资源得以在中原城市群共享并优化配置,正是当前面临的最大课题。

  陈义初提出的课题,河南省和中原城市群9市大胆直面,从明确定位、加强规划、积极引导入手。

  《中原城市群总体发展规划纲要》根据各市现有基础、发展态势以及在中原城市群发展中承担的主要任务,提出了中原城市群9市的功能定位,以促进各市合理分工、形成合力、协调发展。

例如,郑州市定位为全国区域性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现代化物流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科技创新基地;洛阳市定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国际文化旅游城市、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全国重要的新型工业城市、先进制造业基地、科研开发中心;开封市则定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国际文化旅游城市、纺织、食品、化工和医药工业基地……

  “我们以重要的交通干线为纽带,以城市为载体,整合区域资源,加强分工和协作,积极推动中原城市群的优势产业向基地化方向发展,传统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向集群化方向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向园区化方向发展。

”河南省发改委副主任裴志扬介绍说,“通过产业基地化、集群化和园区化发展,带动城市空间布局和城市外围空间形态的变化,努力培育四大产业发展带。

  在河南省重点培育的四大产业发展带中,郑汴洛城市工业走廊,以开封、中牟等12个沿线城市(区)为节点,重点规划建设高新技术、先进制造业、汽车、铝工业、煤化工、石油化工6大产业基地。

新—郑—漯(京广)产业发展带规划以轻纺、高新技术、食品产业为主,重点布局电子电器、生物医药、新型材料、化纤纺织等特色产业集群;新—焦—济(南太行)产业发展带规划以能源、原材料工业和重化工业为主;洛—平—漯产业发展带规划以原材料工业和重化工业为主。

  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产业关联度的提高和城市空间的调整变化,不局限于9城市,目前河南北部的鹤壁、安阳和西部的三门峡也正在积极调整城市功能定位和产业发展方向,加快与9市的融合发展,逐步融入中原城市群。

全方位合作

同城生活开始起步

  以区域经济整体发展为目标的中原城市群建设已初显成效,城市间交通体系建设如火如荼,产业布局逐步优化,“郑汴一体化”进入实施阶段。

与此同时,中原城市群在电信、金融等全方位的融合已取得初步突破。

以郑州和开封两市为例,电信同城方面,从2006年11月1日起,两市间固定电话资费下调30%,移动电话以套餐形式实现了同城市话收费标准;在金融同城方面,两市商业银行联合发行银行卡,两市居民、企业凭卡交易,免收手续费。

  “突破虽已出现,但还存在一些影响中原城市群进一步融合的制约因素,突出表现是9城市居民在就业、教育、医疗、人才交流等方面还存在一些政策制约,直接影响了9城市之间人流、物流、信息、资本、商贸的通畅和有序流动。

”陈义初对目前的现状并不满足,“各个城市应采取积极措施解决这些问题,加快城市群间实现同城待遇的步伐。

” 

  王鹏卓患有某种重症慢性病,而他的参保地在洛阳,居住地在新乡。

为了按时治疗和报销医疗费用,不得不经常奔波于洛阳和新乡之间。

  王鹏卓的情况不是个例,随着中原城市群资源配置、要素互动、产业互补等融合的加快,实现医疗、教育、就业等方面同城待遇的呼声日益高涨。

  好消息已经传来,河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负责人表示,力争用3年左右的时间实现中原城市群9市的医保系统联网。

届时,参保职工异地就医将可就地报销,在外务工的农民工报销医疗费也不用跑回老家了。

  中原城市群政协主席联席会议第三次会议建议,由于目前中原城市群9城市医保系统软件不统一,应由河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牵头,着手开发统一的医保网络系统,解决技术上的难题和障碍。

洛阳、平顶山等医保系统软件一致的城市可先行一步,为在9城市推行结算一卡通积累经验。

  类似的积极变化正在不断出现。

关于大学生就业,目前郑州市对于国家计划内招收的大中专毕业生,不限生源地和接收单位,均予以接收;同时对于已经在郑州办理报到手续的大中专毕业生,择业期延长为3年,择业期内可随时办理改派手续。

洛阳对本科以上学历毕业生,实行先入户后择业的优惠政策。

  在外来人员子女入学方面,郑州市主动落实“以流入地政府为主、以公办学校为主、免收借读费”政策,解决了十几万名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子女入学问题。

  “目前郑州中小学在校生大约17%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如果加上‘空管户’,这个比例大概会达到40%。

大量接收外来人员子女入学使得郑州市本来趋于平衡的教育资源显得非常紧张。

”郑州市政府负责人对于目前郑州市教育资源的紧张情况有清醒的认识。

  随着中原城市群义务教育互享同城待遇政策的推行,像郑州、洛阳等经济和教育条件较好的地方义务教育入学紧张的状况必将进一步加剧。

为此,河南省出台了《关于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明确要求,各地要把中小学校建设纳入城镇总体规划,做到中小学校与城镇新区开发同步规划、同步建设。

令人欣喜的是,洛阳市出台了《城市中小学校、幼儿园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将城镇中小学规划建设纳入法制化轨道。

近年来,郑州市先后投资数亿元,在城市市区新建中小学40多所。

这些措施为中原城市群9城市义务教育互享同城待遇开了好头。

  河南省教育厅厅长助理冯勇介绍说,“现阶段,教育部门将继续参照相关政策,妥善安排中原城市群9市非本市户籍的外来居住和务工人员适龄子女入学。

随着各方面条件的逐步成熟,教育部门将逐步放宽入学条件限制。

  专家认为,鉴于中原城市群各城市在发展程度上的不均衡和差异,在推进同城待遇的过程中,存在一些暂时难以克服和解决的矛盾,需要一个过程。

但并不是无所作为,可以先易后难,先少后多,先几个城市试点后全面推进。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城市故事

宇通客车与中原城市群一同成长

本报记者 李 亮

  2008年2月22日一大早,郑州宇通工业园区大门口锣鼓喧天,鞭炮齐鸣。

  这一天是宇通客车集团春节放假后职工上班的第一天。

看着来自天南地北的职工又回到公司,工业园又要恢复往日的生机和活力,集团董事长汤玉祥的喜悦和兴奋溢于言表。

  作为中原城市群内知名度最高的企业之一,宇通客车的发展历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城市群内资源要素逐渐有序流动和优化配置的过程。

  汤玉祥说,每年这个时候,他心里就很有感触,历经30多年的发展,宇通客车能走到今天这一步,是一个不平凡的成长经历。

在此期间,宇通和周围城市间的关系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这种变化可以清晰地折射出中原城市群城市间经济往来的发展历程,反映出城市间互动层次的不断提升。

  汤玉祥给记者介绍了宇通发展的过程。

  1963年。

宇通客车集团的前身“郑州客车修配厂”成立,担负起郑州周边城市客车修理和部分汽车配件的生产任务,是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地方小企业。

  “那时候,许昌、新乡、洛阳等周边城市的客车大都在这里维修,我们和周边城市是纯粹的服务和被服务关系,除此之外再没有其他关系。

”汤玉祥说。

  1991年。

汤玉祥记得特别清楚,那一年,宇通自主开发的ZK6980系列客车在市场上一炮打响,尤其是ZK6980W卧铺客车的推出,引领了当时国内客车业的发展方向,被评为“中国名牌”产品。

  此后,宇通自主开发的客车驶上了公路,周围城市成为宇通的重要客户。

“那时候很多宇通自主开发的客车往返在郑州和许昌、新乡、洛阳等周边城市的公路上,见证了几个城市间客流、物流的繁忙。

”汤玉祥说,正是在为周边城市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宇通自己得到壮大,从此,踏上了发展的快车道。

  2007年。

宇通集团客车产品销售25522辆,整体营业额达到88亿元。

集团核心企业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位于郑州宇通工业园,占地面积112万平方米,日产整车能力达到100台以上,已发展成为世界规模最大、工艺技术条件最先进的大中型客车生产基地之一。

  此时,宇通已形成了6米至25米,覆盖公路客运、旅游、公交、团体、专用客车等各个细分市场,普档、中档、高档等产品档次的70余种的完整产品链,并成为豪华高档客车的代名词。

这些产品同时远销到古巴、俄罗斯、伊朗、沙特等海外市场。

  “这个时候,我们和周边城市的关系更加紧密了。

”汤玉祥告诉记者,在这个阶段,宇通和周边城市由以前的“买方”和“卖方”关系逐步上升为更加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客车制造长长的产业链延伸到周边许多城市,培育了众多的配套生产企业。

  汤玉祥介绍说,目前宇通每年都要向周边城市的企业采购生产原材料,其中向安阳市中原异型钢有限责任公司采购异型钢材每年超过5000万元,向河南辉龙铝业有限公司采购铝制品每年1000多万元,在许昌的许继隆源电气设备有限公司、许继电力设备制造有限公司采购电气设备每年均超过百万元,长期在洛阳多家公司采购安全玻璃、锻铸件等生产材料达百万元以上。

  汤玉祥对宇通的未来有着更高的期待:

2009年,形成以大中客车为主的新兴产业集团,实现销售目标188亿元,国内外总销量占世界市场份额10%以上。

到2012年,宇通集团将成为中国一流的以客车为主的新兴产业集团,进入世界知名品牌前列。

  “当然到那时候我希望周边城市能为宇通生产出更多更加优质的配套产品,减少长途采购的辛苦和成本,实现双方的共赢,推动中原城市群产业间的协作和互补。

”汤玉祥说。

区域名片

中原城市群

  中原城市群以郑州为中心,包括洛阳、开封、新乡、焦作、许昌、平顶山、漯河、济源共9个省辖(管)市,14个县级市、33个县。

区域土地面积为5.87万平方公里,占河南全省的35.1%;总人口4012.5万人,占全省的41%。

  2007年中原城市群实现生产总值8550亿元,较上年增长15%,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5个百分点,占全省的比重达到57%;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544.3亿元,较上年增长26.4%,占全省的比重达到63.2%。

  “十一五”期间,中原城市群区域生产总值预期年均增长12%;按2005年价格计算,2010年生产总值突破10000亿元,占全省的比重超过60%;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占全省的比重达到70%左右;人均生产总值超过24000元;城镇化率达到50%左右。

  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十一五”期间,中原城市群的发展目标是:

郑州市的核心地位显著提升,9市功能和主导产业定位基本明晰,发展的整体合力明显增强;郑汴洛城市工业走廊等四大产业带初具雏形,培育形成一批优势企业;初步形成以郑州为中心,东连开封、西接洛阳、北通新乡、南达许昌的大“十”字形核心区,奠定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基础;区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基本完善,形成区域内任意两个城市间两小时内通达的经济圈;城市功能显著增强,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和谐城市建设迈出实质性步伐。

采访札记

在加快发展中整合资源

李 亮

  中原城市群崛起对于河南经济的全面起飞和全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意义和重要性不言而喻。

  从全国城市体系的空间布局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宏观角度看,在中西部地区,中原城市群是北京、武汉、济南、西安之间,半径500公里区域内城市群体规模最大、人口最密集、经济实力较强、交通区位优势突出的一个城市群。

中原城市群是河南省乃至中部地区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输出西部地区资源的枢纽和核心区域之一,并将成为参与国内外竞争、促进中部崛起、辐射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郑州、洛阳、开封、许昌等城市多是我国的老工业基地,在几十年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产业优势和特色产业;郑州的GDP占河南全省的七分之一,副中心城市洛阳经济总量是郑州的一半。

  正因为如此,实现区域资源的整合,尽快做大中心城市成为中原城市群建设的重要任务。

在这种情况下,中原城市群协调机构应该支持和引导各个城市加速自身的发展。

不过,这种发展不再是原有轨道上各干各的的发展,而是在城市群发展总体规划基础上统筹、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

  因此,制定中原城市群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成为中原城市群崛起的首要课题。

其重点是制定和调整中原城市群在全国的功能定位,规划好城市群内部各城市在总体定位中的角色,以及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调整的方向。

发展规划不仅是行动指南,更重要的是,规划制订的过程就是一个协调矛盾、统一认识的过程,十分重要。

  2006年3月,河南省政府正式下发了《关于实施中原城市群总体发展规划纲要的通知》,标志着中原城市群建设正式拉开帷幕。

有关部门同时配套编制完成了中原城市群建设发展一系列专项规划,如郑汴洛城市工业走廊发展规划、中国郑州现代物流中心发展规划纲要、郑州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规划纲要、中原城市群生态建设规划、中原城市群综合交通规划、中原城市群空间发展规划等专项规划等。

  《关于实施中原城市群总体发展规划纲要的通知》明确提出把强化郑州中心城市地位作为中原城市群发展的重要任务。

围绕建设全国区域性中心城市,全面提升郑州的发展力、辐射力、带动力、创造力、影响力,凝聚力,力争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占城市群达到或超过三分之一,借助“集合城市”的力量,加快建设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源和增长极,真正成为中原城市群的龙头。

  食品业、煤炭业、电业、铝业、专用设备和玻璃制造业是中原城市群的优势行业,商贸物流业和旅游业是潜在的优势行业。

目前这些行业分散于各市之中,并未按其内在经济关系形成合力,有时甚至发生无序竞争。

为此,有必要引导这些行业资源在城市群内部按照市场规律有序流动,重新优化配置,增强行业竞争力,形成区域核心竞争力。

  其他城市群发展的经验表明,实现城市群经济一体化决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应该充分估计到这项工程的艰巨性。

启动城市群一体化工程,不能打乱各个城市现有的发展态势和经济格局,必须在各个城市平等互利的前提下和共同发展的过程中,通过增量结构的整合带动存量结构的调整。

在加快发展中整合资源,也是中原城市群遵循的一个重要原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