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艺术理论笔记.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635701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8.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设计艺术理论笔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设计艺术理论笔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设计艺术理论笔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设计艺术理论笔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设计艺术理论笔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设计艺术理论笔记.docx

《设计艺术理论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设计艺术理论笔记.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设计艺术理论笔记.docx

设计艺术理论笔记

安徽工程大学2018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笔记

考试科目:

设计艺术理论科目代码:

612考试时间:

月日

(注:

特别提醒所有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直接写在试题或草稿纸上的无效!

—————————————————————————————————--

 

第一讲设计史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手工业时代,产业革命前四千年漫长岁月里,设计与制造是结合在一起的。

第二阶段:

产业革命以来的早期工业化时代,设计与制造分离,导致了产品造型低劣。

第三阶段:

成熟期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时代。

1919(包豪斯成立)——1960年——今天

设计与生产制造活动重新结合,并且以现代设计的方式作了回答

现代设计运动的兴起与现代设计美学的诞生。

第四阶段:

信息时代与生态文明

第二讲设计与科技文明

一、技术起源

技术是一个涉及自然、社会和人类的复杂事物,它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是文明进步的使者。

现代科学证明:

地球产生45亿年,人类出现是二三百万年。

人类出现是自然界长期演化的结果,而劳动在从猿转变成人类的过程中起了决定性作用,劳动导致技能,有了人类的劳动也就有了技术的萌芽。

1.石器的发展

最初的劳动工具就是石器,距今260万年(肯尼亚),我国云南元谋人出土石器也有170万年的历史。

类型砸刮刻器尖状器(旧石器时代)

晚期智人阶段已使用钻孔,磨尖等新技术,一万年前进入新石器时代,标志是磨光石器、石斧、石镰、石刀,可以来改造自然。

2.火的利用

早期元谋人已经知道用火,北京猿人是最早用火的遗迹——灰烬层,开始吃熟食,灰烬达6米厚,这时灰烬成堆,说明人们已会利用自然火管理自然火。

人工取火技术可能是在旧石器时代未期随着钻孔技术的出现而发明,随磨制工具而普及。

火给人类带来光明,生食变熟食,食物源扩大,体质加强,大脑进一步发达,火还用来开垦土地,烧制陶器,火炼金属。

恩格斯说:

摩擦生火使人支配了一种自然力,从而最终把人同动物分开。

3.工具制造引发出手工业的发展

新石器时代出现以植物种植和动物驯养为主的原始农业和畜牧业,进而又发展了制陶和纺织手工业。

·制陶技术——公元前九千年前,第一次通过复杂的工艺创造了自然界没有的人工材料,最初的编制木器涂土以耐火。

·1万三千年周口店已发现骨针(长3.2厘米,粗3.3毫米)说明在此之前人类已会缝制衣服。

·冶金工艺也是产生于新石器时代末与制陶有密切关系,青铜器熔点低硬度高,运用没普及,这时期称金石并用时代,5500年前,人类进入奴隶社会,刀耕火种发展为锄与犁耕。

公元前4000年至2000年,埃及、印度、中国进入奴隶社会。

天文学、数学发展、英文“几何”即测地术

二、四大文明古国

1.古埃及

“埃及是尼罗河的女儿”

·文字与书写技术纸草书,公元前3500年

·天文学、数学

十进制、分数运算、一元一次方程

·医学、制作木乃伊、积累了医学知识。

·建筑、神庙

2.古代两河流域

在伊拉克境内,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古巴比伦王国,天文学发达。

·发达的数学,公元前18世纪,已有二元二次方程的题目。

两河流域的泥板书上有最早的平方数表,立方数表,函数表,勾股弦数表。

公元前15世纪发明炼铁。

3.古代印度的科学技术

西汉称“身毒”,东汉称“天竺”,唐玄奘取经归来后称印度。

·公元前3000年,印度河流域已成相当发达的农业文明,世界上最早的植棉地区。

公元前6世纪出现圆周率。

·天文学发达,一年分为6季,每季2个月。

·古医学发达,分八科,内外、五官、外科发达,治疗疝气、痔疮,进行剖腹产,唐代传入中国由医学发展出炼丹术。

硫磺和汞为原料,后影响阿拉伯帝国。

4.古中国科学技术

五千年文明古国,有3000年的史料记载。

李约瑟的观点,中国从公元3世纪至13世纪的1000年间,科学技术水平为西方望尘莫及。

(317东晋——元1368)

三、科技发展对人的影响

总述

·人类大约经历100万年才到达农业革命。

·不出1万年便达到欧洲的第一次革命。

1760年——1860年,工业革命第一节段

·进入20世纪这100年,科学革命对社会进步更明显,更迅速,人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以及思维方式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科技发展加快了文明的步伐。

1.技术消除不平等

著名经济学家曾说:

“技术的成就就是把丝袜的价格降到每个女店员和皇后一样买得起。

技术成为西方消除不平等状况的主要机能。

30年代美国家庭收入1/3用在食物,80年代降为13%。

2.技术的发展带来大众消费与大众休闲,从战后至70年代以大众消费为特征的社会已形成。

70年代德国工人工资增长每年递增6%,法国4%,西班牙号称出口阳光和海滩。

70——80年代西方提出“消费社会”。

3.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技革命的深刻影响不仅带来劳动力的转变,而且引起了劳动时间的革命——引发了生活方式一系列重大变革。

1919年,德国通过了8小时工作法律。

1936年实现了40小时工作周及带薪休假。

30年代美国实施8小时工日,每年休假一周,至90年代欧洲多数工作时间减少,周工作为38小时,全年1519小时。

(1920-56=1864)绝大多数劳资协议规定人均带薪假6周(美国20天,日本11天),瑞典29天,意大利28天。

这种休假已超出劳动力恢复的需要。

人们空闲时间平均每周已达32.15小时,美国40小时。

人们不必为生存和温饱奔命。

从工作和家务劳动中节省出来的时间从事人际交流、娱乐、体育。

德国就业人口中享有4周以上假,平均31个工作日,70%以上德国人出国旅游。

“休闲工业”已经成为一个欣欣向荣的经济部门。

·科学革命告诉人们“贫穷不会持久”,技术则在消除着不平等。

·旅游热,大众消费的出现表明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已经进入一个从追求“生活水平”到追求“生活质量”,从单一追求至多样化追求。

·设计顺应时代的变化。

第三讲现代设计的原则

现代设计的灵魂在于设计意匠或创意。

现代设计的客观因素和客观规律,构成现代设计原则的基础,或者说现代设计原则正定位在用它们组成的坐标系上,这是一个多轴的坐标系。

格罗皮乌斯:

“我们处在一个生活大变动的时期。

旧社会在机器的冲击之下破碎了,新社会正在形成之中。

在我们的设计工作中,重要的是不断地发展,随着生活的变化而改变表现方式,决不应是形式地追求‘风格特征’”。

“建筑学又须前进,否则就要枯死,它的新生命来自过去两代人的时间中,社会和技术领域中出现的巨大变革。

……建筑没有终极,只有不断的变革。

”“艺术的作品永远同时又是一个技术上的成功”,“人们灵魂上的满足,是和物质的满足同样重要。

”(《外国近代建史》75~77页)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设计”条中谈到了设计在客观上所受到的制约因素:

“受四种因素的限制:

材料的性能;材料的加工方法所起的作用;整体上各部件的紧密结合;整体对于观赏者、使用者所产生的影响。

”今天现代设计正处在后工业化时代,处在高科技时代,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时代,现代设计自然反映这一时代的科学水平、技术水平、材料水平、消费水平和审美水平。

除各个时代设计共同的限制因素之外,信息因素或说信息传播的要求也是现代设计所要考虑的。

现代设计受到八种主要因素限制:

功能因素;经济因素;科技因素;材料因素;结构因素;环境因素;信息因素;审美因素。

现代设计的六大原则:

功能原则;经济原则;科技原则;信息原则;艺术原则;合理原则。

现代设计的特征:

一、实用经济性——价格合理,美观实用的批量产品;

二、艺术造型性——按美的规律造型与满足现实生活需求;

三、现代科技性——更新换代,多样化与标准化,时代感;

四、信息传播性——设计分为处理、传送与受众相联系的信息。

现代设计体系

按占据空间划分——平面设计、立体设计、空间设计

与涉及的经济领域划分——建筑设计、工业设计、商业设计

依据人与自然社会关系分——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环境设计、

五分法:

视觉设计、产品设计、空间设计;时间设计、时装设计

还有:

二维设计、三维设计、四维设计

现代设计可分为以下诸形态:

1.工业设计——工业造型设计、工艺美术等

2.室内设计——

3.建筑设计——

4.城市设计——

5.园林设计——

6.环境设计——广义环境

7.装潢设计——

8.视觉传达设计——现代公共信息传播

9.广告设计——

10.商业设计——商业视觉设计

11.企业形象设计——CI设计

12.服饰设计——

13.个人形象设计——

14.展示设计——

15.程序设计(非视觉化的设计)——

第四讲设计——人与环境

一、以人为本——人体工程学

1.为了高效

二战期间,参战国工业设计师研制轻便高效的军用品,导致人体工程学的开始。

二战之后现代设计解决人、产品、环境三者之间的工效、安全健康、舒适宜人的新兴学科。

勒·柯布西耶是早期的“人—机”系统研究者,他的人体尺度作为基本模数的观念和方法应用于建筑中。

※国际人体工程学会对人体工程学做出定义:

“这门学科是研究人在工作环境中的解剖学、生理学、心理学等诸方面的因素,研究人——建筑——环境系统中的相互作用着的各组成部分(效率、健康、安全、舒适等)在工作条件下,在家庭中,在休息的环境里,如何达到最优化的问题。

这门学科是为达到这样的目的:

最大限度地提高劳动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有助于人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人—机的和谐共存是人体工程学关注的核心问题。

(1)人体尺度——依照人体各部尺度确定设计尺度。

(2)心理尺度——根据产品对人的心理影响来确定设计尺度。

(3)文化尺度——各民族文化习俗,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倾向,道德标准影响着设计。

人体工程学又有:

设备人体工程学(传统人体工程学)

精神人体工程学(功能人体工程学)

人体工程学研究彩色、形状、空间、光线、声音、气味、材质等人造物和环境因素如何对人的心理造成影响,探讨这些客观因素如何与使用者、接受者的个性气质、情感、趣味、意志、行为等主观因素相互作用。

(4)艺术尺度——审美规律和艺术法则对设计有更高更深层次的影响。

人类工程学本身是与设计不同,因为设计行为是随着与美的直观这种不能数量化的部分相结合之后才能完成的。

人体工程学虽说关系到美学,但并不等同于美学,也不能代替美学。

成功的优秀的设计,除了要考虑人——机系统可以量化的因素外,还要考虑包括审美和艺术因素在内的许多不能量化的因素,如:

生态的、文化的、传统的以及心理因素。

二、设计与环境

1.设计离不开环境,所有创造行为都在一定的自然环境和时代历史社会环境中进行。

设计师主体环境——围绕着设计师对其设计活动产生作用的外界事物,属于人的环境。

设计产品主体环境——围绕设计产品并对其产生影响的外界事物,属于人工制品环境。

2.设计生态环境

设计生态学——设计在其相应的存在条件和存在环境中,有着自己发生、成长、适应、进化、盛衰、流传、推广、分化最后终结这种类似生态性的变化。

3.设计与自然环境

设计自然环境包括:

非生物自然环境——山川、河流、气候、光线。

生物自然环境——动、植物、微生物。

没有石材就没有举世闻名的古希腊柱式,没有季节变化不大的地中海式温暖气候也就没有古希腊神庙柱式结构。

古希腊建筑设计的杰作正是设计生态自然环境的选择结果。

4.设计与社会环境

经济环境、政治环境、军事环境、文化环境、宗教环境、伦理环境、技术环境、习俗环境

第五讲设计与数字化

一、数字化空间

计算机艺术的兴起,影像世界虚幻,产生超常规的环境,从而产生全新的理念。

所谓数字化空间,指的是数字的集合,由0与1组成的数串变换无穷。

人们把想做的事情按一定规则用一系列的数串表达出来,就形成了各种功能的软件。

以往工具的变化,往往为设计家增添了表现新颖效果的手段,而计算机这个工具不只是感觉上的不同,更重要的是观念上的突变和由此产生的创意上的更新。

1.特色——

新的载体与多媒体技术使存放与保管革命化,便于长期交流,计算机的设计作品可以是文字、声响、音乐等多种媒体的结合全新的境界。

2.传播方式——

因特网等传播使交往大为改变,从而改变人的消费观念、交互参与、人机对话、虚拟环境中的真实感受。

“建筑漫游”,医疗手术预演等等。

计算机更能制造一个不可能存在的图形世界。

3.科学家遇到的新命题:

形象思维进入计算机平台;计算机艺术的数学结构;

艺术品真伪鉴别的计算机技术。

4.人工智能用于创意,这是有争论的话题。

艺术是创造,艺术家的创意即思维,目前还不能被计算机替代,科学家必需首先研究智力的起源。

智力起源、宇宙起源、生命起源——科学界三大难题。

二、数字化与美术家

电脑美术——世界性的民间美术,全球性的前卫美术。

事实上电脑早已超越美术工具的作用,它带来全新的观念,全新的视觉效果和欣赏水准。

平面、立体、色彩构成都可以在电脑上完成。

电视节目开头,MTV特技,三维动画等使人获得全新的美的享受,从而拓宽了艺术的领域。

三、发现与表现自然的深层之美

德国哲学家歌德说:

“艺术家感谢大自然赋予其生命,并将一个新的自然加赠予它。

然而这个新的第二自然是用‘感情’和‘思想’创造的,是按人类的方式完成的。

计算机人工智能去发现深藏自然中的深层美。

·数学美与自然美

黄金分割率——0.168使人借助数学使视觉延伸,斐波那齐数列:

1,2,3,5,8,13,21,34,55……无穷序列:

0.5,0.607,0.600,0.625,0.615,0.617,0.6182……。

·运用计算机可制作出符合数理规律的艺术作品。

·用计算机和音乐旋律的分析产生“美的结构”将声光转化为视觉。

四、计算机与新空间的创造

虚拟真实空间。

五、设计师与计算机

20世纪80年代以来计算机逐步运用到商业广告、艺术与设计领域并牢固地确定其位置。

问题1:

艺术家与设计师对生活和艺术的感受,如何用计算机去体现?

问题2:

计算机技术等于设计师的设计能力吗?

掌握计算机与设计能力是两回事。

问题3:

计算机制作的艺术作品是否缺乏个性?

运用计算机语言去进行创作,软件的发达使得作品之间差别微乎其微。

为求突破,有人尝试在计算机绘画与传统绘画之间创造交叉运用的方法。

 

第七讲中西设计思维比较

一、知识的源头

(一)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依次从三个泉眼中流出:

采集、农业、宫廷

1.采集——古老的泉流,始于旧石器时代,由于中国的地理位置使中国成为生物群落聚集地区,采集带来最大的杰作产生中国的医药学,马王堆帛书中《五十二病方》列出草药247种,《神农本草》365种。

2.农业——继采集之后发展起来农业科技知识,始于新石器时代,耕作、选种、锄草、施肥,从而产生了历法和水利——算术与冶铁技术。

3.家庭生活与政治——登基、钟鼎、青铜技术带发出天文学。

中国是沿着自然的交线累积或叠加。

(二)古代希腊科学技术——是传播而来

优越的地理位置,向东方文明呈扇状打开,古代世界各知识交流终于在希腊汇合。

1.希腊有选择地接受外来知识,几何学被视作知识之冠。

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一大堆的定义公式和定理。

古希腊科学源头是一种以几何学作为基础的科学知识的充分发展并扩张的过程。

(三)古代中国科学技术

各种自然和社会生活的“需要”是其发生与发展的根本原因。

又逐渐养成一种以满足该需要为目的的实用精神。

春秋《考工记》、《九章算术》、《墨经》——物理

古代中国以现实需要为核心的实用精神带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但中国人古代在总体上始终没有涵养出一种对纯知识的兴趣。

(四)此时古代希腊人却从实用的绳索中挣脱出来。

从毕达哥拉斯学派开始,不再受制于实用性,这是一次科学的革命,它表明:

科学技术的动力不再来自外部,而是来自其本身,学者常说的对于“纯知识”的“兴趣”或“好奇心”,古代希腊人热衷纯知识的气质。

二、比较

1.中国的文明中,工匠的传统强,而学者传统弱,在欧洲有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阿基米德等代表的科学传统,而中国学者则倾心于儒教,很少有人建立成体系的科学理论。

2.古代中国工匠扮演着科技主体。

官方工业工匠、民间工业工匠。

传授知识途径——实业世传,以师带徒,潜移默化,这一主体对科技的技术性、经济性有直接意义。

3.古代希腊科学主体是由学者构成。

4.古代中国科技活动偏重于技术,没有像希腊人那样发明一整套科学的定义和公理,更没有以这些定义和公理为基础理论的几何学、天文学、力学、光学。

古代中国人丢弃了伟大的科学理论,却怀抱了珍贵的技术经济……,各种各样的青铜器复杂的冶铸造工艺、园艺、车辆、乐器乃至四大发明。

5.中国人生存而疲于奔命的工匠真探究逻辑是不可能的,而古代希腊人偏重科学,而不是技术,希腊人热衷于体系的学问与知识,全部希腊的科技活动都是以几何学为心点展开,概念、公理、推理是最基本的骨架。

6.中国人是经验思维——观察方法、归纳方法,希腊人是逻辑思维。

第八讲设计与设计师

一、设计的主体设计者——设计师、建筑师

1.古代——中国、工匠

西方、工匠、科学家与设计师的结合。

(中世纪、封建社会)文人参与、城市、园林

2.近代产业革命、豪斯学校、设计专门化,设计师的培养

3.设计师自身素质——文化

二、设计师所处的时代背景

1.科学技术推动了设计领域

2.新型领域开拓

——休闲产业

三、全球化冲击下的设计师

1.今日社会中的建筑师

在当代社会虚拟世界的条件下,借助电脑提供的广泛可能性,许多人都把自己视作建筑师,建筑师是永远以综合的方式思考并做出决策的人,处于物质世界的核心。

——安藤忠雄

建筑师是未来社会的时尚设计师,将来的建筑师关注时装设计,预示将要发生的事件,掌握世界的镜子。

——EenvenEertet&CardreEcs

今天的建筑师面临的挑战不仅是认识,而是赋予建筑的意义。

——Devidchipperfeld

今天的建筑师是顾问,我们应当重新思考城市结构及其对建筑的影响,建筑师必须挑战有关工艺,比例和审美的传统观念。

——WinkaDabbeldom

建筑是技术科学。

——KannethFramoten

建筑师的范畴已经扩展,我发现自己从事许多领域的工作,当然有建筑,也包括城市规划,展示设计,家具设计和产品设计。

我也撰写建筑思想和建筑批评。

尽管如此,我把自己看作建筑师。

——伊东丰雄

一种极端,然而又不无道理的说法是:

建筑师没有权势,因为我们用别人的钱去“博彩”。

我们没有权威,由于我们无法资助自己设计的作品,我们不承担风险,因此,我们也不做决策。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市场”占据了统治地位,我们唯一所有的就是诱惑他人,由此产生令人不快的依赖性,建筑师集傲慢与无能于一身,我们是乞丐,又是吹牛家。

——KamielKlaasse

传统上,中国对纯建筑师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视建筑师为纯粹的从事服务性行业的工匠。

业主可以对建筑师颐指气使,或者就像古代西方贵族对待被他们保护的艺术家那样,对待建筑师和建筑的形式“指点江山”。

在这样的条件下,建筑只是业主的橡皮泥,建筑师只是业主的附庸,业主通过建筑师的手来捏造形象,业主有什么样的水平,建筑也就只能有什么样的水平。

建筑师的作用变成加入一些调料,掺加一些色彩而已。

社会的分工被资本和权势所取代。

建筑师从建筑的中心地位排写出边缘的地位,其后果必然是大量水平不高的建筑充斥了我们这座城市的空间。

建筑师要从自身领域以外的哲学、文学、语言学、符号学等非建筑学的领域寻求理论支柱,建筑的重要性质决定了建筑是社会的建筑,理性的建筑。

建筑也是全民的参与,没有哪一个领域能够牵动那么多的人心和物质资源,影响十分广阔的领域。

建筑师和创造建筑的人们负着十分重大的社会责任,历史责任,环境责任和教育责任。

一名具有创造性的建筑师就是能够通过建成的作品建议,促进并激励更好的世界观。

——DavidChipperfield

就全球环境观而言,建设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就是真正的创造性。

环境保护的概念似乎很保守,与创造性似乎有些冲突,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迄今为止,没有哪一个现代国家成功地实现一种人类与其他物种共生的社会,每个社会都对环境施加了负面的影响。

要不了多久,我们的以消费为主导的现代文明就会走向末日,建筑师必须懂得,如果我们不提高自觉性,人类就会处于灭绝的边缘。

——安藤忠雄

创造性来自真实的体验!

建筑作为时尚,建筑自成系统等等,都是社会经济取向形成的疆化的,意识形态上沉重的定义。

除了寻求宣言,出版有图片的书籍以外,应当研究日常生活的程序,社会经济变化的方式以创造多元的空间。

无论我们是否要从其他学科寻找帮助以预示不远的将来,并创造与之适应的空间,还是寻找日常生活的共同模式,创造性的本质就是挑战传统空间,并创造新的空间。

创造就是为建筑的使用者激发新的文化经验。

——MikaCimolini

创造性曾经是建筑的构成力矩和确凿不移的目标,自从文艺复兴以来,已经成为一种戒律。

所有伟大的建筑师都是激进的创造者,这就是建筑史告诉我们的事实……建筑学是由激进的创新和理论上的论争所标志的。

一般的建筑(乡土建筑、主流建筑、商业建筑)有赖于重复那些已经证明是良好的方法。

而创新意味着质疑已有的方法,创新需要提升建筑通常关注的事物和现状。

创造需要理论,最终要求关注良好的生活和良好的社会。

伟大的建筑和宏观的建筑理论依存于社会进步有关的建筑进步。

——ZahaHadid&ParlkSehumacher

面临席卷而来的“强势”文化,处于“劣势”的地域文化如果缺乏内在的活力,没有明确的发展方向和自强意识,不自觉地保护与发展,就会显得被动,有可能丧失自我的创造力与竞争力,淹浸在世界“文化趋同”的大潮中。

一方面,中国的建筑和城市规划成为世界的中心,中国经济的发展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而另一方面,中国的建筑师都处在国际建筑界的边缘地位,这一现象值得我们深思。

就创造而言,应当有所探索和研究,学术界的失语和建筑院校实验性和先锋性的落后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社会学研究和建筑理论研究应当超前并预示建筑界的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理论研究,甚至实践的探索也都似乎苍白无力。

曾几何时,短平快成为普通的价值取向,多、快、好、省又主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然而,人类社会的发展终究是长期的,城市建设毕竟不是一比一的积木拼装,更需要思想和理论的武装。

我们在引入境外建筑师,规划师设计的同时,必须认识他们,必须引入并理解他们的设计思想和设计理论,加以鉴别,在知其然的同时,必须要知其所以然。

——吴良镛

东南大学朱光要先生作题为“海德哥尔之梦”的讲演中,对中国建筑设计界的现状作了八点分析:

1.视觉作用前置

2.模拟取代体验

3.建筑语言左右建筑师

4.建筑师自身被解构

5.时尚包装成了商品

6.权利、金钱、知识三维力场中建筑师的定位质疑

7.价值立体的复杂化

8.建筑学科定位的质疑

 

第九讲总结

(现代设计与时代发展)

一、现代设计的阶段

手工业时代、工业化时代、成熟工业时代、信息时代、生态文明时代

二、现代设计的原则

8种因素限制;6大设计原则;现代设计的特征;现代设计的体系。

三、设计——人——环境

人体工程学

设计与环境(生态环境、地域环境、社会环境)

四、设计与数字化

观念上的突变

人工智能、虚拟空间

五、设计与科技文明

1.工具制造引发手工业的发展

2.四大文明古国

(1)古埃及;

(2)古代两河流域(巴比伦);(3)古印度;(4)古代中国

3.科技发展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六、中西设计思维的比较

七、现代设计与现代设计师

当代设计伦理

 

参考书目

(一)

1.《让科学回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