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面施工标准化.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634569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236.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路面施工标准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路面施工标准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路面施工标准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路面施工标准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路面施工标准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路面施工标准化.docx

《路面施工标准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路面施工标准化.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路面施工标准化.docx

路面施工标准化

目录

1水泥稳定碎石1

1.1一般规定1

1.2施工要点2

2沥青混合料9

2.1材料9

2.2半刚性基层处理17

2.3透层、封层、黏层施工18

2.4混合料目标配合比组成设计21

2.5混合料生产配合比设计和试拌试铺25

2.6沥青混合料拌制30

2.7沥青混合料的运输33

2.8沥青混合料的铺筑35

2.9混合料的压实与成型38

2.10接缝43

2.11沥青混合料的实测项目44

3水泥混凝土路面48

3.1测量放样48

3.2安装模板48

3.3材料要求48

3.4混凝土浇筑49

3.5砼的收面、压光50

3.6砼覆盖洒水养护51

3.7其它51

路面施工标准化

1水泥稳定碎石

1.1一般规定

1.1.1若路基移交后未及时施工,路面单位应对路槽进行修整和检测,达到规范要求方可开始施工水稳层。

1.1.2底基层、基层的压实厚度不得超过20cm,压实厚度超过上述规定时,应分层铺筑,每层的最小压实厚度不应小于10cm,下层应稍厚,严禁用薄层贴补法进行找平。

对于压实厚度超过20cm水稳层,如需采用一次性摊铺碾压成型工艺,应配备大功率摊铺机和压路机,并通过试验确定松铺厚度、摊铺方法、压实机具的组合、碾压遍数等各项要求。

1.1.3同一路段左右幅施工应错开。

1.1.4在水稳层已开始施工,尚未摊铺沥青结构层之前,连续段落之间未完工的特殊桥梁、长大隧道、特殊地质路段治理等工点应自辟运输便道,不能利用已移交路基段落作为施工通道。

1.1.5用于水稳层的碎石压碎值应不大于15%(水泥混凝土用粗集料检测方法),破碎时应确保经过一道反击破或圆锥破。

1.1.6碎石应预先筛分成至少4个粒级,建议底基层分37.519mm、199.5mm、9.54.75mm、4.750mm,基层分31.519mm、199.5mm、9.54.75mm、4.750mm。

承包人可根据自己的施工经验,在保证级配稳定的前提下,自行划分碎石生产规格。

但碎石生产规格应事先得到监理工程师的批准。

各种粒级的超尺寸数量不得超过10%,欠尺寸数量不得超过15%。

1.1.7当细集料数量不足时,允许掺配一定比例的砂,具体可通过试验确定。

砂应洁净、坚硬、干燥,无风化、无杂质,符合级配要求。

1.1.8压实度检测时挖出的坑洞应及时用满足要求的填料进行回填、夯实。

1.2施工要点

1.2.1准备工作面

承包人应在水泥稳定碎石层施工前一天准备好工作面,并报请监理工程师检查验收。

1.2.2施工放样

承包人应在施工前做好放样工作。

恢复中线时,每10m(超高段每5m)设一桩,并在两侧路肩边缘外设指示桩,指示桩上用明显标记标出水泥稳定碎石层边缘的设计高。

用白灰划出水泥稳定碎石层的边缘线。

1.2.3拌和与运输

1.2.3.1在正式拌制混合料前,必须先调试所用的设备,使混合料的颗粒组成和含水量都达到规定的要求。

对水泥输用量的控制装置须定期进行标定。

1.2.3.2拌和前应测定各种规格料的含水量,根据含水量、天气情况和运距的长度调整加水量。

夏季施工时宜先对碎石进行洒水湿润。

1.2.3.3过程中应定期检查搅拌叶片磨损的情况,确保其完好,保证拌和均匀。

1.2.3.4料仓的加料应有足够数量的装载机,以确保拌和楼各仓集料充足。

拌和楼在每天结束使用前应清理干净,检查并进行适当维护,尤其要注意避免水泥结块而堵塞水泥下料口。

1.2.3.5混合料运输应采用大吨位的自卸车,运输中不得超载,车况良好,数量应满足运输要求,装料时车辆应前后移动。

拌成的混合料应尽快运送到铺筑现场。

当摊铺现场距拌和厂较远时,混合料在运输过程中应加覆盖,减少水分损失。

在摊铺机前应配备一名熟练的工人指挥自卸车的卸料,以避免自卸车撞击摊铺机。

 

木模支撑钢模板支撑

1.2.4摊铺

1.2.4.1待等候的混合料运输车多于5辆后开始摊铺混合料,并保持摊铺连续。

1.2.4.2当有大功率摊铺机时,可采用单机全断面摊铺,并通过试验段比较来确定采用单机还是双机方案。

不论采用何种摊铺方案,都应配备一台自动伸缩可以调整宽度的摊铺机。

 

 

 

底基层、基层摊铺

1.2.4.3采用单机摊铺时应采用两侧走钢丝的方法控制高程。

采用双机联合摊铺作业时,两台摊铺机型号应相同,前后相距5~10m,前台摊铺机采用路侧钢丝和设置在路中的导梁控制路面高程,后台摊铺机路侧采用钢丝、路中采用滑靴控制高程和厚度。

前后两台摊铺重叠50~100mm,中缝辅以人工修整。

内侧一台摊铺机应采用宽度自动伸缩式摊铺机,以适应内侧宽度变化的需要。

1.2.4.4分层摊铺时,上下两层均采用摊铺机摊铺方式进行。

1.2.4.5摊铺过程中应根据拌和能力和运输能力确定摊铺速度,避免摊铺机停机待料的情况。

1.2.4.6在摊铺机后面跟随3~5人的修整小组,对于局部粗细料离析现象,采用细料进行修补,严重部位挖除后用符合要求的混合料填补,挖除深度不小于15cm。

1.2.4.7摊铺加宽部分时应合理划分摊铺带,确实无法机械摊铺的部分应组织熟练工人进行人工摊铺,须应采用挂线法控制高程,松铺厚度应适当高于机械摊铺部分。

加快摊铺和碾压速度,中途不得停顿,确保碾压质量。

1.2.4.8摊铺桥头时应在施工前一天对桥头工作面进行彻底清理和修整,处理好欠压实、不平整等问题,并扫除松散材料和所有杂物。

正交桥头作为摊铺起点时不允许人工摊铺。

斜交桥头等摊铺机无法工作的部位采用人工摊铺,控制好操作时间、松铺系数和平整度。

1.2.5碾压

1.2.5.1在摊铺、修整后立即用压路机跟在摊铺机后在全宽范围内进行碾压。

碾压应遵循先轻后重、先慢后快、从低到高的原则。

1.2.5.2碾压程序应按试验路段确认的方法施工。

碾压时,应重叠1/2轮宽,后轮必须超过两段的接缝处。

各部分碾压到的次数应尽量相同,两侧应多压2~3遍。

压路机压不到的地方用小型平板式振动器施振密实。

1.2.5.3严禁压路机在已完成的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调头或急刹车,保证水泥稳定碎石层表面不受破坏。

1.2.5.4压实后表面做到平整,无轮迹或隆起,不得产生“大波浪”现象。

1.2.5.5碾压后对边缘进行人工拍打,使边缘整齐、密实。

1.2.6接缝处理

1.2.6.1施工中应避免纵向接缝。

1.2.6.2每天施工结束后要做施工横缝。

先用3m直尺检测端部水泥稳定碎石层的平整度,确定切割的范围并划线,然后沿划出的线将平整度不合格的混合料铲除。

1.2.6.3摊铺机摊铺混合料时,如因故中断时间超过2h,也应设置横向接缝。

 

底基层、基层碾压

1.2.7养护及交通管制

1.2.7.1采用土工布覆盖养护,应先人工将土工布覆盖在碾压完成的水稳层顶面并固定,应确保风吹或车辆行驶后不漏出水稳层表面。

1.2.7.2洒水养护养护期不应少于7d,期间应始终保持水稳层处于湿润状态,养护结束后将覆盖物清除干净。

 

碾压后的基层土工布洒水养生

1.2.7.3在养护期间应采取隔离措施封闭交通,养生期结束后方可铺筑上一层,养生期间严禁车辆通行。

1.2.7.4养护完成的水稳层上未铺封层或面层时,除路面施工车辆可慢速(不超过30km/h)通行外,禁止其他车辆通行,确保水稳层不受污染和破坏。

 

 

薄膜覆盖养生成品保护

2沥青混合料

2.1材料

2.1.1沥青

2.1.1.1上、中面层要求使用的SBS改性沥青,其技术指标除满足I-C级要求外,其PG分级必须达到PG64-28。

2.1.1.2工程用SBS改性沥青的基质沥青采用90号A级沥青。

2.1.1.3沥青技术指标应符合表2.1、2.2、2.3的规定。

 

表2.1高速公路用普通沥青技术要求

气候分区

2-2区

项目

单位

指标要求

90号

70号

试验方法

针入度25℃、5s、100g

0.1mm

80~100

60~80

T0604

针入度指数PI

——

-1.5~+1.0

软化点(R﹠B)不小于

44

45

T0606

60℃动力粘度不小于

Pa.s

140

160

T0620

10℃延度不小于

cm

30

25

T0605

15℃延度不小于

cm

100

蜡含量(蒸馏法)不大于于

%

2.2

T0615

闪点不小于

245

260

T0611

溶解度不小于

%

99.5

T0607

密度(15℃)

g/cm3

实测记录

T0603

TFOT(或RTFOT)后

T0610或

T0609

质量变化不大于

%

±0.8

残留针入度比不小于

%

57

61

T0604

残留延度(10℃)不小于

cm

8

6

T0605

残留延度(15℃)不小于

cm

20

15

注:

透层油、封层油(黏层油)的基质沥青必须满足上表中90号沥青的技术标准。

表2.2SBS改性沥青技术要求

项目

单位

指标要求

SBS类I-C

试验方法

针入度25℃、5s、100g

0.1mm

60~80

T0604

针入度指数PI不小于

——

-0.4

软化点(R﹠B)不小于

55

T0606

135℃运动粘度不大于

Pa.s

3

T0625

5℃延度不小于

cm

30

T0605

25℃弹性恢复不小于

%

65

T0662

闪点不小于

230

T0611

溶解度不小于

%

99

T0607

密度(15℃)

g/cm3

实测记录

T0603

贮存稳定性离析,48h软化点差,不大于

2.5

T0661

TFOT(或RTFOT)后

T0610或

T0609

质量变化不大于

%

±1.0

残留针入度比不小于

%

60

T0604

残留延度(5℃)不小于

cm

20

T0605

注:

面层SBS改性沥青性能指标除满足上表要求外,其PG分级必须达到PG64-28,此项指标由沥青供应单位负责定期检测。

 

表2.3封层油(黏层油)改性乳化沥青技术要求

项目

单位

指标要求

PCR(SBS

改性)

BCR(SBS改性)

试验方法

适用范围

——

封层、

黏层

稀浆

封层

——

破乳速度

——

快裂或中裂

慢裂

T0658

粒子电荷

——

阳离子(+)

阳离子(+)

T0653

筛上剩余量(1.18mm),不大于

%

0.1

0.1

T0652

沥青标准粘度C25.3

s

8~25

12~60

T0621

蒸发残留物

含量,不小于

%

50

60

T0651

针入度25℃、5s、100g

0.1mm

40~120

40~100

T0604

软化点(R﹠B),不小于

50

53

T0606

5℃延度,不小于

cm

20

20

T0605

溶解度,不小于

%

97.5

97.5

T0607

与矿料的粘附性,裹覆面积,

不小于

——

2/3

——

T0654

贮存稳

定性

1d,不大于

%

1

1

T0655

5d,不大于

%

5

5

T0655

2.1.2粗集料

2.1.2.1沥青混合料上面层用粗集料必须采用玄武岩

2.1.2.2粗集料指粒径不小于2.36mm的集料。

2.1.2.3工程中使用的粗集料粒径划分为:

上面层:

04.75mm、4.759.5mm、9.516mm,

中面层:

04.75mm、4.759.5mm、9.5-19mm

下面层:

04.75mm、4.759.5mm、9.5-19mm、16-31.5mm

柔性基层:

2.364.75mm、4.759.5mm、9.5-19mm、19-37.5mm

2.1.2.4粗集料应该洁净、干燥、表面粗糙,并符合表2.4的规定。

表2.4粗集料技术要求

项目

单位

上面层

其他

层次

试验

方法

石料压碎值不大于

%

15

15

T0316-2

洛杉矶磨耗损失不大于

%

28

30

T0317

表观相对密度不小于

t/m3

2.6

2.5

T0304

吸水率不大于

%

2.0

3.0

T0304

坚固性不大于

%

12

12

T0314

针片状颗粒含量(混合料)不大于

%

10

10

T0312

其中粒径大于9.5mm不大于

%

10

10

其中粒径小于9.5mm不大于

%

10

10

水洗法<0.075mm颗粒含量不大于

%

1

1

T0310

软石含量不大于

%

3

5

T0320

与沥青的粘附性不小于

4

4

T0616

磨光值PSV不小于

——

40

——

T0321

注:

石料与沥青的粘附性指标为粗集料与混合料用沥青粘附性试验结果;如混合料中掺加消石灰粉,石料与沥青的粘附性指标为粗集料(通过消石灰水处理后)与混合料用沥青粘附性结果。

2.1.3细集料

⑴细集料指粒径为0~2.36mm的集料。

⑵工程中细集料:

面层0~2.36mm使用石灰岩机制砂,柔性基层可使用沿线选用石场生产的相应石屑,严禁使用天然砂。

⑶细集料应洁净、干躁、无风化、无杂质,并有适当的颗粒级配,应符合表2.5规定。

表2.5细集料技术要求

项目

单位

指标要求

试验方法

表观相对密度,不小于

机制砂

t/m3

2.50

T0328

其它细集料

2.50

坚固性(>0.3mm部分)不大于

%

12

T0340

砂当量不小于

%

60

T0334

棱角性(流动时间),不小于

S

30

T0345

亚甲蓝值,不大于

g/kg

25

T0346

2.1.4矿粉

2.1.4.1必须采用石灰岩加工而成,同时要求加工矿粉使用的石料与90号基质沥青的粘附性达到5级。

2.1.4.2工程中严禁使用回收粉尘。

2.1.4.3矿粉必须洁净、干燥,能从矿粉仓中自由流出,应符合表2.6的规定。

表2.6矿粉技术要求

项目

单位

指标要求

试验方法

表观密度,不小于

t/m3

2.50

T0352

含水量,不大于

%

1

T0103烘干法

粒度范围

<0.6mm

%

100

T0353

<0.15mm

%

90~100

<0.075mm

%

75~100

外观

——

无团粒结块

——

亲水系数

——

<1

T0353

塑性指数

——

<4

T0354

加热安定性

——

实测记录

T0355

2.1.5土工织物

土工织物的技术指标应符合表2.7的规定。

表2.7聚丙烯非织造土工织物技术要求

项目

单位

指标要求

单位面积质量

g/m2

120-160

抗拉强度,不小于

kN/m

9.0

极限抗拉强度(纵、横比),不小于

0.8

极限伸长率(纵、横向)

≤40%

CBR顶破强度,不小于

kN

2.0

沥青浸油量,不小于

Kg/m2

1.2

2.2半刚性基层处理

在进行沥青路面施工前,须采用强力清扫车、强力鼓风机和水洗等工艺将半刚性基层表面浮浆、泥土等杂物清除干净。

清除程度以露出骨料顶面为标准,骨料顶面露出后,使用空压机将所有粉尘和杂物清除干净,报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人工配合用钢丝刷清理拖拉机带旋转式钢丝刷清理

2.3透层、封层、黏层施工

2.3.1透层施工

2.3.1.1半刚性基层顶面洒布的透层油采用高渗透改性乳化沥青成品透层油。

2.3.1.2对于新建路面半刚性基层,透层油的洒布要求在半刚性基层在形成一定强度后立即进行,以保证其渗透效果。

半刚性基层的强度要求为施工车辆不能损害基层,基层表面浮浆清理时不能扰动骨料为原则,在对基层处理后洒布透层油,透层油洒布后必须封闭交通,继续养护。

2.3.1.3对于已经完全达到强度要求的半刚性基层,按规定进行表面处理后,必须洒水湿润,再进行透层油的洒布。

2.3.1.4在撒布透层油前,还应将路缘石及人工构造物用薄膜或彩条布覆盖,以防污染。

 

喷洒透层油

2.3.1.5透层油的洒布应采用洒布车一次均匀洒布,没有漏油及汪油现象。

应在气温大于10℃,没有大风,天气晴朗的条件下进行洒布。

2.3.1.6透层油采用PCR喷洒型阳离子改性乳化沥青,用量应适量,一般在0.7~1.5L/m2,具体用量可根据现场试验确定。

透层油洒布后,立即撒布石屑,共用量为2~3m³/1000㎡。

应保证在施工时不得在运料车和摊铺机等设备作用下粘起油皮。

2.3.1.7洒布完成后应及时封闭路面,不得有车辆通行等损害透层的现象发生。

2.3.2下封层施工

2.3.2.1下封层用油采用PCR喷洒型改性乳化沥青,下封层采用单层层铺法沥青表面处治施工,下封层厚度6㎜。

2.3.2.2封层油采用改性沥青经乳化后得到的改性乳化沥青。

2.3.2.3洒布用碎石要求

封层用碎石粒径为0~4.75mm的单粒级碎石,碎石要求过4.75mm的筛孔后方能使用,集料质量必须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要求。

2.3.2.4封层油应在气温大于10℃,没有大风,天气晴朗的条件下,用智能沥青洒布车一次均匀洒布。

2.3.2.5封层油用量应适量,一般在1.2~1.5L/m2左右,应没有漏油及汪油现象,具体用量可根据现场试验确定。

2.3.2.6碎石洒布完成后,马上使用钢轮压路机进行碾压,碎石碾压应在乳化沥青破乳前完成。

碎石洒布量一般在5~8m3/1000m2,具体用量可根据现场试验确定。

碎石洒布量不宜过多,保证洒布碎石不重叠、不松散、不成堆。

2.3.2.7待乳化沥青破乳、水分蒸发完成后,方可组织下道工序的施工。

2.3.3粘层施工

2.3.3.1沥青路混凝土面层之间、下面层与柔性基层(ATB-30)之间、柔性基层与旧路面层之间设粘层,下面层与基层之间设透层。

2.3.3.2粘层油的洒布应用智能沥青洒布车一次均匀洒布,没有漏油及汪油现象。

应在气温大于10℃,没有大风,天气晴朗的条件下进行洒布。

洒布长度以能满足当天沥青混合料施工为宜,要求当天洒布当天施工沥青混合料,不得提前洒布。

2.3.3.3粘层油用量应适量,一般在0.3~0.6L/m2,具体用量根据现场试验确定。

2.3.3.4粘层油洒布完成后,及时封闭路面,不得有车辆通行。

工程施工时,施工车辆应减速慢行。

2.3.3.5待乳化沥青破乳、水分蒸发完成后,马上组织下道工序的施工。

2.4混合料目标配合比组成设计

2.4.1沥青混合料工程矿料级配范围参见表2.8。

 

表2.8混合料工程矿料参考级配范围

矿料级配

通过量(%)

筛孔(mm)

31.5

26.5

19.0

16.0

13.2

9.5

4.75

2.36

1.18

0.6

0.3

0.15

0.075

AC-16C

上限

100

100

92

76

50

36

28

20

16

13

8

下限

100

95

70

56

30

20

16

10

8

6

4

AC-13C

上限

100

100

80

53

40

30

23

18

12

8

下限

100

90

60

30

20

15

10

7

5

4

AC-25

上限

100

100

90

83

76

65

52

42

33

24

11

13

7

下限

100

90

70

60

51

40

24

14

10

7

5

4

3

ATB-30

上限

100

90

72

66

60

51

40

32

25

18

14

10

6

下限

90

70

53

44

39

31

20

15

10

8

5

3

2

2.4.2沥青混合料性能技术标准应符合表2.9的规定。

 

表2.9沥青混合料性能技术标准

试验指标

单位

SMA-16(13)C

(改性沥青)

AC-25

(普通沥青)

ATB-30

(普通沥青)

公称最大粒径

mm

16(13)

26.5

31.5

马歇尔试件尺寸

mm

φ101.6mm×63.5mm

φ101.6mm×63.5mm

φ152.4mm×95.3mm

击实次数(双面)

75

75

112

空隙率VV

%

3~5

3~5

3~6

稳定度,不小于

kN

8

8

15

流值

mm

2-4

2~4

实测

沥青饱和度VFA

%

65-75

55-70

55-70

马歇尔残留稳定度,不小于

%

80

80

80

冻融劈裂残留强度比,不小于

%

75

75

75

动稳定度,不小于

次/mm

2400

800

800

低温弯曲破坏应变,不小于

με

2800

--

——

2.4.3配合比设计说明

2.4.3.1材料检测

首先进行混合料用各种单质材料的性能试验,在各种单质材料的性能(或矿料混合料性能)满足规范要求后方可进行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工作。

各种单质材料的性能检测必须在材料进场前就开始进行,同时进行矿料级配的试配,通过检测结果和矿料级配试配结果对材料生产厂家的生产工艺进行要求,进场集料的级配要保持稳定,防止材料进场后性能指标达不到要求和矿料级配不符合要求。

2.4.3.2矿料级配

进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时,矿料级配曲线应尽量平顺、光滑,应尽量靠近工程参考矿料级配范围的中值,不宜突破工程参考矿料级配范围。

如果级配范围内的矿料级配不能满足混合料性能要求,或矿料级配突破工程参考矿料级配范围,但生产的混合料性能优于工程参考矿料级配范围内矿料级配生产的混合料性能,矿料级配可以突破工程参考矿料级配范围,经过监理单位验证、认可后可以用于工程施工。

各粒级集料的筛分结果应使用备料期间自检筛分结果的加权平均值进行矿料级配设计,根据设计的矿料级配比例控制各粒级集料的进场比例,尽可能调整生产工艺,控制各粒级集料的生产比例,避免造成集料浪费和进场材料比例失控。

2.4.3.3混合料试验

混合料成型使用的集料,宜为集料通过单粒径筛孔筛分出的单粒径集料,按设计的级配曲线进行混合料用集料配料。

混合料车辙试验时,轮碾成型试件厚度为路面层位设计全厚度。

沥青混合料在进行车辙试件成型时,轮碾次数根据试验确定,以达到马歇尔击实(轮碾)成型试件密度的100%为标准。

轮碾次数确定方法:

根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