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痴呆最小年龄.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632248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8.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老年痴呆最小年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老年痴呆最小年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老年痴呆最小年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老年痴呆最小年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老年痴呆最小年龄.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老年痴呆最小年龄.docx

《老年痴呆最小年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老年痴呆最小年龄.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老年痴呆最小年龄.docx

老年痴呆最小年龄

老年痴呆最小年龄

【篇一:

老年性痴呆】

老年性痴呆的定义

老年性痴呆是指人到了老年期,由于老化和其他原因(脑变性疾病、脑血管疾病、脑部炎症、脑外伤等)引起大脑主胞的死亡,导致记忆和智力的丧失,成为痴呆病人(也可称:

“老年性失智”)。

因此,老年性痴呆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退行性疾病,其特点为起病缓慢,病程呈进行性,临床表现以记忆和智能障碍为核心症状,以严重痴呆为结局的一种慢性脑器质性精神疾病。

由于本病的记忆力损害严重,影响到人的情感、思维、智能和行为等高级神经心理活动过程,导致精神活动的障碍,使人丧失理智,缺乏思考和判断能力,不能正确地认识周围世界,犹如一个失去大脑功能的人,因此有人把本病病称为“失去脑袋”的人。

老年性痴呆已成为世界性的灾难,千百万患病的老人,不认识自己的子女和家人,时常失踪,还不时做出一些不可理喻的事情,给家属和社会带来众多麻烦。

许多世界知名人士,甚至包括美国前总统里根在内,都在饱受老年性痴呆的折磨。

老年性痴呆的发病率(指一年中某年龄段新发病的人数占此年龄段总人数的比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据调查,65岁以上的老人发病率为1%~1.5%;75岁以上为2%~3%;85岁以上为5%。

老年性痴呆的平均生存年限为5~10年。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程,患老年性痴呆的人数越来越多,此病现已成为常见死亡原因的第三位,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

根据1999年的统计,我国60岁以上老人占总人口的10.3%以上,中国已成为老龄化国家。

据对60岁以上老人抽样调查的发病率推算,我国现有老年性痴呆病人约388.2万人;预计到2025年,60岁以上老人将达2.5亿,这时,将有1009万老年性痴呆病人。

世界卫生组织在1992年已对痴呆的定义作出了明确的描述:

“痴呆是由脑部疾病所致的综合症,它通常具有慢性或进行性的性质,会出现多种大脑皮质高级功能的紊乱,其中包括记忆、思维、定向、理解、计算、学习能力、语言和判断功能;病人神志是清楚的,偶尔以情绪控制和社会行为或动机的衰退为前驱症状。

老年性痴呆形成的原因

1906年,德国神经病理学家阿尔茨海默(alzheimer)首次报道1例51岁表现为老年性痴呆症状的女性病人,大脑解剖发现有明显的大脑组织萎缩,病理组织学为老年斑、神经纤维盘结等改变,以后相继有人也发现此种疾病现象。

1913年,德国精神病学家克雷佩林(kraepeline)以alzheimer本人的名字将此病命名为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ad),也就是我们平时所称的“老年性痴呆”。

此后,临床上也观察到很多其他原因引起的大脑疾病也可导致类似ad的临床症状的表现。

据调查,大约有70多种脑内和脑外的疾病都可引起老年痴呆,其中的一些常见原因见表1。

据资料统计,引起老年性痴呆的最常见原因为脑组织萎缩所致的阿尔茨海默病,占本病总数的48%~65%;其次为脑血管病变所导致的血管性痴呆(即脑血管性痴呆,vd),占20%~30%;酒精中毒性痴呆也达10%。

在本书中,我们将侧重介绍ad和vd。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由脑退行性病变而引起脑组织萎缩的老年性痴呆疾病,而脑血管性痴呆(vd)是指由脑血管病变而引起的老年性痴呆疾病。

脑血管病变主要包括脑梗死、脑出血、蛛网膜下隙出血等。

老年性痴呆的类别可能有地区差异,大多数欧美国家以ad占多数,而俄罗斯、日本则报道vd比例比ad较高。

我国北方地区也有vd比例高的类似报道,但最近国内全国老年性痴呆疾病流行病调查结果表明,仍然是ad所占比例高于vd。

这些差异的原因,可能与调查方法、诊断标准、人群的生活习惯(如食盐摄入过多或酗酒)等因素有关。

老年性痴呆的危险因素

虽然世界各国科学家在遗传学、生物学、神经生化学、病理解剖学等方面对老年性痴呆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作了大量的研究,而且已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其真正的致病原因仍不清楚。

同时大量研究也发现,有很多的因素是老年性痴呆发病因素或诱发条件,这些因素和条件,在医学上被称为疾病的“危险因素”。

老年性痴呆相关的一些主要危险因素如下:

年龄

人的脑细胞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步老化死亡,但大多数人的脑细胞老化到一定程度即停止(生理性老化)。

如果脑细胞退化程度严重,超过正常老化的程度(病理性老化),就可导致老年性痴呆。

据调查,本病最早50岁可发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逐步上升。

在60~90岁年龄段,每增加5岁,发病率增加1倍;80岁以上老人的发病率最高,达20%~30%;到90岁以后,有所下降。

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看到许多高龄老人,他们身强力壮,精力充沛,耳聪目明,过着正常人的生活。

可见,高龄不是老年性痴呆的决定因素,我们应该消除“人老必痴呆”的错误思想。

遗传

遗传因素对人的影响是广泛的,能导致多种疾病和生理异常现象,对智力的影响也不例外。

正常人群患本病的比例为1%。

而家族中有本病者,其患病的比例上升为10%。

双胞胎同病率也相当高,如卡尔曼(kalimam,1997)调查108例双生子后发现,双卵双生子患ad的同病率为8.0%,而单卵双生子为

42.8%。

在同一家庭里,一些人往往进入某一年龄段后,甚至在早年时期就出现了记忆力减退、智力下降等本病的症状,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家族性早发性ad,与之有关的基因是位于21号染色体上的淀粉样蛋白前体(app)基因、位于12号染色体上的早老素—1(ps-1)基因和位于1号染色体上的早老素—2(ps-2)基因。

但我们平时见到的ad绝大多数是迟发性ad,可能与之相关的基因是载脂蛋白e(apoe)基因。

脑血管病变

老年人易患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心脏病等疾病,这些都是脑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可导致脑动脉硬化、脑梗死、脑溢血等脑血管病变。

脑血管病变可使脑血流量及氧气供应减少,细胞代谢降低,最终导致神经细胞的死亡,引起细胞数量减少而导致痴呆。

目前认为,血管病变是“细胞凋亡”(细胞内死亡程序活化而致的细胞自杀)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脑血管病变不但是导致脑血管性痴呆(vd)的根本因素,也是ad的危险因素。

所以,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控制血糖、血脂和血压,预防脑血管病变的发生,是避免老年期智力下降的有效措施。

神经递质

文化程度

有人认为,早年的文化教育直接使脑细胞的数量、储备及扩充能力增加,缺乏文化教育会造成缓慢而持久的智力刺激缺乏。

一些老人退休后,自觉“老了”,而平时懒得动脑筋,致使大脑长期处于抑制状态,脑细胞缺少刺激,脑功能得不到利用和强化,造成脑逐渐老化、衰变,而易导

致老年性痴呆。

国内调查资料表明,文化教育程度越低,本病发病率越高,文盲组发病率(2.2%)远远高于小学组(0.84%)和中学组(0.81%)。

这说明,文化教育程度与本病的发病率密切相关。

一些调查还发现,智商高的人和大脑容积大的人,由于脑细胞储备充足,本病发病率也低。

因此,离退休后,适度地进行脑力活动,参加社会活动,有利于预防本病的发生。

饮食习惯

吸烟与老年性痴呆的关系如何,经历了一个较长的认识过程。

起初人们认为老年性痴呆病人脑皮质中烟碱受体数量减少,而烟中的尼古丁成分能增加脑内此受体的数量,并由此测,吸烟可以预防和治疗老年性痴呆。

一些研究者通过少量不完全的临床试验得出了吸烟可预防本病的错误结论。

近年来一些较大数量样本的调查证实,吸烟人群与不吸烟人群比较,本病的发病率可高出2-3倍,而且以血管性痴呆为多见。

因此,

吸烟不但不能预防和治疗老年性痴呆,而且同会促发其他躯体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癌等)一样可促使本病的发生。

另外,酒精是一种麻醉剂,为亲神经物质。

一次大量饮酒,可出现急性醉酒,表现为精神错乱。

长期大量饮用可产生酒精依赖、慢性酒精中毒,引起脑细胞过早的退化死亡,最终出现不可逆的痴呆——酒精中毒性痴呆。

有调查发现,长期饮用少量的红葡萄酒,可减少本病的发生,但此结果与酒精本身无关,而与红葡萄酒的抗氧化作用有关。

目前认为,自由与老年性痴呆发生有关。

人的脑细胞在氧化代谢过程中,会产生一种叫做“自由基”的物质,这种物质在细胞中集聚,可破坏细胞膜,导致细胞死亡,机体衰老。

由于脑细胞对氧的利用度高,更易受到自由基的攻击。

抗氧化剂能减少自由基的产生,从而减少老年性痴呆的发生。

脑外伤

目前研究证实,脑外伤后病人的脑组织中有老年斑、神经纤维缠结等类似阿尔茨海默病的神经病理组织改变。

因此,脑外伤与本病的发生有关。

严重的脑外伤可造成脑组织严重受损,引起出血、水肿和坏死,易导致外伤性痴呆。

有长期频繁轻度脑外伤的拳击手,可产生慢性进行性痴呆,称拳击者痴呆。

有明确头部创伤的病人患阿尔茨海默病的危险性大大增加。

如apoe4基因的携带者一旦受到头部创伤,患阿尔茨海默病的危险性更大。

病理解剖发现,脑外伤者的脑组织中出现具阿尔茨海默病特征的神经纤维变化——神经纤维缠结最为常见。

因此,避免脑外伤有利于预防老年性痴呆。

铝元素

铝元素可能与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有关,1973年就有人首先发现阿尔茨海默病病人脑组织内铝的含量较正常人高10~30倍(正常人1克脑组织含铝1.9微克)。

动物试验中,将可溶性铝盐注入兔的脑内,兔的脑组织会产生具阿尔茨海默病特征的神经纤维变化——神经纤维缠结。

人长期吸入富含氧化铝粉尘空气,可导致严重的智能损害,吸入20年以上者发生智能损害的危险性增加4.5倍;吸入10~20年者增加3.1倍;吸入1~10年者增加2.4倍。

但也有人认为铝元素与阿尔茨海默病的关系不大,他们发现肾功能衰竭长期透析者脑内铝浓度尽管很高,但并未造成病人痴呆。

虽然对铝与阿尔茨海默病的关系,目前尚存在争议,我们还是建议,严格限制和避免饮用含有铝元素量较高的食物和饮用水。

心理社会因素

目前,人们越来越重视心理社会因素与老年性痴呆的关系。

有人发现20多种心理社会因素与本病发病有关,大多数属于对老人心身健康不利的所谓负性生活事件,如紧张、焦虑、抑郁、少活动等。

这些生活事件对人体来说是一种应激,使人体内的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失调,引起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大量分泌,导致情绪紧张、焦虑和血管的收缩改变,易造成心血管疾病和其他躯体疾病,促使老年性痴呆的发生。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愉快的心情,参加适当的文化活动,避免负性生活事件,有助于预防本病的发生。

其他

许多研究发现,女性的发病率高于男性,是男性的1.5~3.0倍。

由于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促使人们对雌激素与老年性痴呆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索。

研究发现女性老年性痴呆病人的水平低于正常老年妇女相比,前者患本病的危险性比后者低67%,服用雌激素能改善老年性痴呆妇女的智能。

一些基础研究也发现,雌激素水平降低可能对神经细胞的功能和生长直接产生不良影响。

但这仅是理论上的探讨,还有待于临床实验证明。

而且,由于长期服用雌激素会增加患子宫内膜癌的危险性,因此,目前医生还不主张用雌激素治疗老年性痴呆。

另外,一系列的研究发现,职业暴露于电磁场的人员患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增高。

电磁场可能诱发某些与阿尔茨海默病病理改变有关的生物反应过程,影响神经元并造成神经细胞病变。

移动电话紧靠大脑颞侧,通话时可发射较高频电磁波,长此以往是否容易患阿尔茨海默病尚不清楚。

有人认为,长期暴露在震动工作中的人也容易得老年性痴呆,如卡车驾驶、操纵风钻、链锯或其他震动工具等职业者,但许多研究的结论并不一致。

因此,这仅是理论上的探讨,我们完全没有必要为此而紧张恐惧。

老年性痴呆的疾病信号

老年性痴呆是起病缓慢、逐步进展而加重的一种慢性脑器质性精神疾病。

在疾病早期,有一些特征性的、对诊断有价值的所谓“疾病信号症状”。

如果能及早察觉这些信号症状,对本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常见的信号症状有以下几种。

近事记忆丧失

这些老年性痴呆最常见的、重要的早期症状。

记忆是人们以往事物或经验的回忆,心理学上把记忆分成瞬间记忆、近事记忆和远事记忆三类。

瞬间记忆是指记住事物后在脑内能保存30秒,近事记忆能保持数小时至数周,远事记忆能保持数月至数年。

而老年性痴呆主要是近事记忆的减退,即对新近发生的事情不能回忆,而表现为健忘。

如忘记放物品的位置,忘记重要的约会及已许诺的事,遇到熟人却叫不出名字,回忆不起刚发生的事情,手里拿着某物而找此物,托他办的事一会而就忘记,烧菜时忘了放盐,忘了炉灶上正在烧水,忘记关煤气及自来水开关,等等。

同时有时间定向障碍,病人记不得具体的年月日,严重影响病人的日常生活。

但其远事记忆较好,因而对以往的陈年旧事却记得很清楚。

此时病人不但不能意识到自己记忆力减退的严重性,反而感到自己的记忆很好,而不承认是病。

这些症状在早期可能不引起人们的注意,常被误认为是正常的现象,直到记忆减退越来越严重,才去就医。

因此,我们必须重视这一重要的早期症状,以免耽误治疗。

迷路

由于近事记忆的减退,使病人对时间、地点的定向能力也逐步丧失。

外出时不知东南西北,不知自己所处的位置,不能记忆起自己外出时所经过的地方及家中地址。

也搞不清目前是什么时候,有时把白天当做晚上。

因而外出到自己原来十兮熟悉的地方也会找不到回家的路,或在自己家周围附近的道路上迷失方向。

有时外出去,会越走越远而离家漫游,记不清自己从何处来,到何处去,去干什么,常需别人陪送回家。

据调查,90%迷路的老人均是老年性痴呆的病人。

性格改变

在心理学上,性格是一个人固有的行为模式及日常生活中待人处事的习惯方式,也就是一个人心理活动的全部特征。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特点。

人的大脑是人的心理活动的主导折,如大脑有病理改变,势必会

【篇二:

典型案例-老年痴呆】

典型护理案例

一、患者病情

床号:

姓名:

性别:

年龄:

籍贯:

入院日期:

入院医疗诊断:

主诉:

日常生活规律及自理程度:

1.饮食情况:

2.休息与睡眠情况:

?

3.排泄情况:

大便每日1次,尿量ml/日。

目前需使用便器床上解大小便。

5.嗜好:

无吸烟饮酒嗜好。

心理社会资料(包括心理状态、对疾病的认识、个人工作学习情况、经济与家庭支持系统等)

心理表现:

社会表现:

二、身体评估(包括生命体征、身高、体重、一般状况、心肺腹部体检等阳性体征、专科情况)

三、实验室及其他诊断性检查结果

血常规、电解质、输血前八项、血气分析。

生化检查:

影像学检查:

脑电图,ct,mri

四、目前的主要治疗方案(如饮食,静脉用药,口服,皮下注射,肌肉注射药物,雾化治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等。

五、主要护理问题

记忆受损:

与阿尔茨海默病记忆受损有关。

自理缺陷:

与认知障碍及丧失有关。

思维过程紊乱:

与认知障碍及丧失有关。

认识环境受损综合征:

与缺乏或丧失记忆力、定向力和判断力有关。

语言沟通障碍:

与思维受损有关。

照顾者角色困难:

与老人病情严重或疾病过程不可预测有关:

与照顾者的健康受损有关。

社交障碍:

与失语、活动限制有关。

六、主要护理措施(突出该患者护理的重点、个性化护理措施,含需考核的护理操作)

1.生活照顾与护理:

注意老年人的饮食与营养、日常清洁卫生,生活自理有缺陷或完全不能自理者,应给予部分或全补偿性护理和帮助;督促老年人尽量按时自行完成穿衣、洗澡、进食、梳头、入厕等日常事宜,鼓励并赞扬其参加力所能及的活动。

2.认知、思维障碍者的护理:

⑴协助老人确认现实环境:

老人房间及使用的物品、储柜等,可以用明显得标志标明,便于识记。

房间色彩要明快、活泼,有温馨感;不宜采用冷色调,否则,使人感到紧张、压抑。

如果老人丧失了适应新环境的能力,则应建立稳定、简单、明了及固定的生活日程,如个人生活用品、桌椅等家居用品固定位置。

帮助确认所住地址、房间、卫生间等现实环境。

房间内的布置和物品摆设尽量不移动,且不放老人未见过的物品,以减少其辨认环境的困难和错误。

⑵诱导正向行为:

尽可能随时纠正或提醒老人正确的时间、地点、人物等概念,诱导其向正向行为改变。

⑶积极开发智力:

记忆训练、智力锻炼、理解和表达能力训练、社会适应能力训练、数字概念和计算能力训练。

3.安全管理:

⑴环境管理:

运动障碍者,应注意保持地面的平整、防滑,有台阶处要设法消除,地毯应固定,保持平整。

厕所要选用坐式马桶,墙上安装把手,帮助老人保持身体平衡。

床不宜过高,最好设有扶手架,便于老人安全上下和防止坠床。

家具高度适宜,尽可能减少镜子、玻璃等。

⑵物品管理:

注意危险物品的管理,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尽可能不让老人直接接触电线、电器开关、热水瓶、煤气等日常用品,注意火种熄灭、关闭煤气开关,并妥善保管药品。

⑶外出管理:

老人外出活动或散步时应有家人陪同,以防迷路或走失,可在老人衣兜里装上写有老人及其保护人的名字、家庭地址、电话号码的卡片,并教给照顾者预防走失的护理方法。

4.心理护理:

⑴关心、理解老人:

对待老人要特别亲切、耐心,并注意老人的情绪变化,以保护老人的自尊心。

⑵沟通技巧:

与痴呆老人谈话时,语调要低、温和;语速要慢,清晰地说出每个字;语句要简单,使用名词,不用代名词;在每次交谈之前,称呼老人的名字且说出自己的身份。

最好重复关键词并用手势。

5.照顾者的支持与护理:

患痴呆症的老人如住在熟悉的环境,有熟悉的人来照顾,是相当有益的。

许多痴呆症者,在社区中与家人同住,护理人员应对其家庭及其照顾者给予帮助、支持和护理。

6.健康指导⑴及早发现痴呆:

加强对全社会的健康指导,提高对痴呆症的认识,及早发现记忆障碍,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干预。

⑵早期预防痴呆:

从青年期就加以注意,如积极用脑、劳逸结合,保护大脑,注意脑力活动多样化,保证充足睡眠,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和开朗性格,养成良好的卫生饮食习惯,戒除烟酒。

积极有效地防治高血压、脑血管病、糖尿病等慢性病。

七、专科理论问题(附简要答案)

1.老年期痴呆包括哪几种类型。

老年期痴呆主要包括阿尔茨海默症(ad;又称老年性痴呆)、血管性痴呆(vd,又称多发性梗死痴呆)、混合性痴呆(md;即ad合并vd)和其他类型痴呆,如外伤、颅内血肿等引起的痴呆四种。

但其中以ad和vd为多见,约占全部痴呆的70%-80%左右。

2.阿尔茨海默病的病程分为哪三期。

第一期:

主要表现为记忆障碍,学习和掌握新信息困难,近期记忆轻微受损,空间定向障碍词汇减少,

情感淡漠,活动范围减少,生活尚能自理。

此期约为1-3年。

第二期:

近远期记忆均严重受损,空间定向障碍进一步加重,出现失语、失计算、观念运动性失用。

部分日常生活需人照料。

此期约为2-10年。

第三期:

完全缄默,运动障碍明显,卧床或坐轮椅。

大小便失禁。

生活完全需人照料。

常因压疮、骨折、肺炎、营养不良等继发躯体疾病或衰竭而死亡。

此期约为8-12年。

3.血管性痴呆与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表现区别。

ad与vd的鉴别

advd

起病隐渐较急,发作性的,有高血压史病程进行性缓慢发展波动或呈阶梯样恶化

早期症状近记忆障碍脑衰弱综合征

全面痴呆以记忆障碍为主的限局性痴呆精神症状判断力、自知力丧失判断力、自知力较好

早期即有人格改变人格改变不明显

情感淡漠或欣快情感脆弱

神经系统早期多无限局性体征存在限局性症状和体征

脑影像学弥漫性脑皮质萎缩多发性梗死、腔隙或软化灶

案例编写者侯涌钊审核人

【篇三:

老年痴呆症是一种常见的老年心理疾病】

老年痴呆症是一种常见的老年心理疾病。

老年性痴呆的发病原因:

老年性痴呆是指那种由于老年性脑萎缩所致的进行性脑器质性痴呆。

一般说60岁以上的人机体逐渐进入衰老,脑组织也开始萎缩,因此,生理功能也自然地减退。

如果这中间还伴有其他引起脑组织衰老和萎缩的诱发因素,则更促使脑组织衰变的功能减退。

脑组织的器质性病变,若在其他因素刺激下,就有可能出现精神障碍。

由于医疗保健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寿命普遍延长,老年性痴呆随着年龄的增大发病率增高。

引起老年性痴呆的根本原因,是机体的衰老。

脑组织的衰老、萎缩、变性是老年性痴呆发生的基础,这也许就是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的道理。

另外,外界因素的作用,如感染、中毒、遗传、精神刺激等引起机体代谢紊乱、功能减退导致老年性痴呆的发生发展也是不可忽视的,而这也许就是为什么有的进入老年不患老年性痴呆,而有的人却患了老年性痴呆的原因。

目前我国60岁以上的老人大约有9100多万,老年性痴呆大约有600万,是一个很大的数字,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老年性痴呆临床表现:

老年性痴呆发病于60岁以上,女多于男(1.5∶1),早期多表现为敏感多疑,狭隘自私,主观固执,不顾他人,注意力不集中,做事草率马虎,墨守成规,难于熟悉新的工作。

有时性格暴躁,情绪不稳,也有的行为幼稚,好似顽童。

渐渐生活懒散,不爱整洁,不修边幅,食欲减退或饮食无度,白天睡眠,晚上失眠,呈睡眠倒错。

由于患者年迈,常不引人注意,以后逐步出现明显的智能减退,记忆障碍,其中最明显的为近事遗忘,后对远事亦遗忘,严重时忘记了自己的姓名、住址,不认自己的子女,常有虚构。

逐渐定向力、理解力、判断力均发生障碍。

情绪迟钝或易激惹,缺乏羞耻感,或出现幼稚性欣快。

少数患者出现兴奋,或有片断荒谬的妄想与幻觉。

妄想多为被害、自责、疑病、被盗、贫穷或夸大妄想。

痴呆进一步发展,幻觉妄想消失,生活不能自理,大小便失去控制,多死于继发性感染(褥疮、肺炎)和衰竭。

参考资料:

老年人为什么容易发生痴呆?

人的大脑是高级神经活动的中枢,而脑皮质是精神活动最重要的物质基础。

大脑半球的前半部分是负责学习、记忆、情感、思维等高级神经活动的区域。

人脑大约有140亿个神经细胞,成年后每日约死亡10万个,衰老时大脑细胞可减少10%~20%,有的甚至达30%。

老年人脑细胞改变的主要原因是脑细胞死亡的增加,形成脑皮质萎缩,重量减轻。

老年性痴呆患者较同龄正常人脑重量减轻40%~50%,脑细胞的减少,也可达40%~50%。

脑萎缩呈弥漫性,以额叶最明显。

由此可见,大脑皮质萎缩是老年性痴呆的主要病理基础,而真正的发病机制,目前还不十分清楚。

认知老化和老年痴呆症的鉴别诊断李学军李彦章《国际中华神经精神医学杂志》

随着年龄的增长,记忆将不如以往,心理速度也随之下降[1],与年龄有关的认知老化已被大量客观资料所证实。

实验和流行学研究表明,与年龄有关的认知老化主要反映在以下方面:

记忆力、学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视觉空间功能、注意力、心理速度和一些“执行功能”(如推理、抽象心理灵活性)等[1]。

不同的认知功能,其老化速度有所不同。

如记忆力是认知老化较快的一个方面,表现为虽能详细回忆事情的细节,却很难记住其发生的背景。

另外前瞻性记忆

(prospectivememory)也尤受老化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难以记住将要去完成的任务等。

本文在综述影响正常老年人认知老化的基础上,探讨了病理性认知衰退疾病——老年痴呆症的鉴别诊断,及当前面临的一些问题。

并分析老年痴呆症鉴别诊斯的未来发展趋势。

1正常认知老化的个体影响因素

不仅不同认知功能老化速度不同,认知老化也有其个体差异。

有些老年人认知功能衰退得慢一些,有些则衰退得快一些。

什幺原因导致认知老化速度的个体差异呢?

当前还不十分清楚。

但已知有几种因素影响正常老年认知衰退:

高智商或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个体,通常能在一生中持续保持相对较高的认知水平[2]。

生活方式也影响认知功能,研究表明在老年被试中,积极生活方式与高认知功能呈正相关[3]。

另一发现是,老年人的大量认知测验成绩与视觉、听觉灵敏度强烈相关,测验成绩好,视听觉灵敏度高,反之亦然[4]。

这种结果很大程度上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