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概论本作业答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632086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0.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学概论本作业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社会学概论本作业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社会学概论本作业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社会学概论本作业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社会学概论本作业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社会学概论本作业答案.docx

《社会学概论本作业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学概论本作业答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社会学概论本作业答案.docx

社会学概论本作业答案

 第一次形成性考核:

  请根据以自己的社会化历程为例,说明不同社会化类型的具体内容,并阐释不同社会化机构对社会化的影响。

字数要求:

不少于2000字。

人只有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生活条件下,他的智力、心理、行为才能得到正常发展;如果离开了人所特有的社会生活条件,处于某种动物生活环境中,那只能发展到动物那样的水平,永远达不到人的智力水平,产生不了人的情感。

一个人从一无所知的婴儿成长为社会的有用之才,需要一个较长时期,在此期间,他要学习社会最基本的知识、技能,掌握社会的各种必要的规范,以此指导自己的行动,而社会也会以多种不同的方式千方百计地对个人施加影响,使其符合社会的需要。

家庭对个体社会化的影响

在人类历史上,家庭教育曾经是个体社会化的主要途径。

尤其在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使得一个家庭就是一个生产单位。

因此,家庭教育往往是一个人接受教育的主要形式。

家庭是儿童生活成长的基地,是个人进行社会化的最初场所,家庭成员尤其是父母的行为方式,是儿童社会化的直接模式,正像人们所说的,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

在影响人的社会化的全部因素中,毫无疑问,家庭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社会化因素,因为儿童在家庭中生活的时间最长,从他们接受教育的顺序来看,也是首先接受家庭环境的影响,然后才是幼儿园、学校的影响。

从孩子身上可以看出父母的品格。

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可能在孩子的思想深处留下深深的印记。

幼小的儿童往往以父母作为自己模仿的榜样和模式。

例如,把妈妈当作妻子和女人的象征,把爸爸当作丈夫和男子的象征,逐步形成自己的基本概念。

而父母在家庭中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的范型,他们的喜悦或沮丧,他们表达自己情感的愿望和机会,他们的相互爱慕、争吵、合作、竞争和冲突,甚至习性爱好,也都对孩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使他逐渐形成了对人、对社会的看法。

学校对个体社会化的影响

在现代社会中,将儿童从家庭引向社会的第一架桥梁,毫无疑问,属于学校。

学校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向社会成员系统传授价值观念、社会规范、生活技能、科学知识的制度化机构。

当儿童进入学龄期后,学校的影响便取代家庭上升到首要地位,成为最重要的社会化因素。

作为社会化机构,学校的重要性首先表现在它在较长的时间内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教育,而这种长期的系统的教育对儿童的社会行为的塑造在现代社会中是无以替代的。

现代社会的正规教育时间,一般长达9年至16年,在这期间,学校除了向学生传播各种知识与技能,在不同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还会充分利用学校来为自己培养接班人,引导和鼓励学生尊重既有的社会和政治秩序,力求向学生传授长期以来形成的情感和价值规范。

其次,学校的重要性还在于它有着独特的、完整的结构,它是社会的雏型。

实际上,每个学校都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微型社会,有其独特的地位、角色、文化、价值标准、传统甚至仪式或礼节,儿童在这里扮演着学生、同学、朋友等各种社会角色,并在课堂里和其他公共场合与老师、同学、校长等进行着各种形式的互动。

所有这些,都对学生了解社会、发展自我和人格,规范合乎角色的社会行为模式起着重要的作用。

同伴团体对个体社会化的影响

俗话说: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对人的社会化具有重要影响的诸因素中,同龄群体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同龄群体影响日趋重要,甚至有可能超过父母和教师的影响。

同伴团体一般是指由年龄相近、社会地位相当的一群人自愿组成的交往团体,年级相同的一群儿童自愿组成的交往团体,是自发形成的,没有任何来自外界的权威和为社会所赞同的目标,是儿童自由组成的,同伴之间相互平等地选择朋友,没有强制性的组织关系,来去自由,可以按自己的兴趣活动,可以不顾成人的规定,有团体自己的一套“价值标准”。

它的成员可以探讨家庭和学校所禁忌的问题,发展家庭和学校所不允许的关系。

工作单位对个体社会化的影响

职业为纽带的基本社会关系、社会地位、生活经济状态、人生(职业)目标对个人有着重要的影响;真正踏入社会后,人们学习技能,遵守规范,扮演角色,真正适应现实生活。

大众传媒对个体社会化的影响

当世界进入到高科技发展的时代,一个极为重要的社会化因素呈现在人们面前,这便是无所不在、无所不能的大众传播媒介,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书籍等五花八门的传播工具成为全体社会成员社会化的“第二课堂”,它们或教人以善,或教人以恶,其作用可与家庭、学校相匹敌。

从传统到现代,对人的社会化影响最大也最多的大众媒介可说是书籍。

书是人类知识的宝库,读书,是打开这宝库的钥匙。

打开书本就会在你面前展现出琳琅满目的知识珍宝,任你去探求、去采掘、去装载。

书,是人生的向导,它会启开你观览世界的窗户,引导着你走向美好的生活,走向理想的境界。

第二次形成性考核:

  一、单项选择题(在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1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题中的括号内。

每题1分,共10分)

  1、《民主在美国》的作者是( C )。

  A、孟德斯鸠  B、孔德  C、托克维尔  D、马克思

  2、科塞是( B )的代表人物。

  A、结构功能主义  B、社会冲突理论  C、社会交换理论  D、社会互动理论

  3、一人身兼数职、顾此失彼、疲惫不堪的处境是( B )的表现。

  A、角色失败  B、角色冲突  C、角色不清  D、角色中断

  4、晚辈向长辈传授知识被称为( B )。

  A、继续社会化  B、逆向社会化  C、再社会化  D、预期社会化

  5、社会学界最早对社会资本作出分析的是( B )。

  A、费孝通  B、科尔曼  C、林南  D、格兰诺维特

  6、从( C )角度出发可以将社会关系划分为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

  A、关系的密切程度    B、关系的规范化程度

  C、关系建立的基础    D、关系的协调程度

  7、把社会群体分为所属群体与参照群体,是根据( D )的标准。

  A、结构特征  B、互动关系  C、归属感  D、从属关系

  8、( C )不属于正式组织。

  A、学校    B、公司    C、邻里    D、教会

  9、提出中层理论的是社会学家( B )。

A、帕森斯  B、默顿  C、韦伯  D、福柯

10、如果某种社会制度无法满足特定的社会需求、带来社会冲突的制度后果,我们称其为社会制度的( D )。

  A、显功能  B、潜功能  C、正功能  D、反功能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6分)

  1、社会化的类型包括( ABCD )。

  A、初始社会化  B、预期社会化  C、再社会化  D、逆社会化

  2、社会化的机构包括( ABCD )。

  A、家庭  B、学校  C、工作组织  D、大众传媒

  3、产生社会互动的条件包括( BC )。

  A、限于两个人之间  B、具有一定的互动结构  C、?

互相依赖  D、有事相求

  4、冲突的形式包括( ABCD )。

  A、口角  B、战争  C、仇斗  D、械斗

  5、影响群体凝聚力的因素有( ABCD )。

  A、领导的权威性  B、成员的认同感  C、外部环境的变化  D、群体的人数

  6、家庭社会学的主要理论包括( ACD )。

  A、符号互动论  B、家长制理论  C、结构功能理论  D、社会交换理论

  7、以下哪些类型是韦伯所划分的权威类型( ABD )。

  A、卡里斯马型权威  B、法理型权威  C、家长型权威  D、传统型权威

  8、按照产权的不同,经济制度可以分为( ABD )。

  A、私有产权制度  B、公有产权制度  C、集体产权制度  D、混合经济制度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镜中我P41

答:

通过观察别人对自己行为的反应而形成的自我概念称为“镜中我”。

2、代沟P46

答:

代沟在社会学中是指两代人在思想、价值观念、生活态度、生活方式,以及兴趣、爱好等方面出现的差距、隔阂,甚至冲突。

3、初级社会群体P70

答:

群体内部成员间相互熟悉、相互了解,具有密切的人际关系和浓厚的感情色彩的群体。

4、弱关系理论P61

答:

测量社会关系强弱的四个维度是互动的频率、情感强度、亲密关系和互惠交换。

在群体之间使用的主要纽带是联系不多、情感投入较少的弱关系,而非情感投入较多、联系频繁的强关系。

  四、简答题(每题8分,共24分)

1、人的社会化有什么意义?

P30

答:

1从个人角度来看:

人的社会化是满足个人需求、获得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条件;

2从社会角度来看:

社会是由人组成的,一个社会要延续,必须要求新加入的社会成员了解其已有的文化、价值观以及行为规范。

社会化就是社会以它特有的文化将新成员不断教化为符合社会要求的合格成员的过程。

2、社会组织有哪些特征?

P83

答:

社会组织有如下的特征:

第一,特定和明确的组织目标;

第二,非情感的关系;

第三,规范的互动形式;

第四,复杂的组织结构。

3、权力分析有哪些基本模式?

P98

答:

权力分析主要有三种模式:

第一种模式是传统的“利益—冲突模式”,它关注的核心是社会行动者之间可观察到的利益冲突,也即两个人之间的支配关系。

第二种模式是帕森斯等人倡导的“权威—合法化模式”,它关注的核心是具有合法性的权力,也即将强制与认同结合在一起的社会共同行动的能力。

第三种模式是法国思想家福柯提出来的,可称之为“生产—运作模式”。

  五、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1、你对中国社会转型中社会结构变迁有何理解?

答:

粗略地说,中国自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改革开放就已经启动了中国的社会转型。

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逐步改变了计划经济体制的僵硬,与此同时,整个社会的各项社会制度也在进行调整,社会结构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改革的第一个15年已经给中国社会带来巨大的变化。

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明确地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改革的目标,以进一步推进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促进经济发展。

到2008年,在改革开放的第二个15年中,中国经历了逐步建立和完善市场体制的社会转型过程,这不仅是经济制度的转型,而且是对整个社会的系统调整,是社会结构的重组。

在我们强调改革开放30年成就的时候,我们需要特别注意,前15年作为改革的开始阶段,已经迈出了中国社会转型的步伐,后15年市场体制的建立过程是前15年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

在这里,我们需要特别强调中国社会转型有其自身特点。

对这些特点的讨论,不但是对当前中国社会进行分析的基础,而且是继续深化改革、推动社会转型的出发点。

第一,中国的社会转型是政体连续性背景下的渐进式改革。

第二,在中国的社会转型过程中,由于中国基本政治制度和主导意识形态并未发生根本性变化,因此,社会转型过程中的精英形成是在权力连续的背景下进行的。

第三,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非正式运作。

中国社会转型是以主导性意识形态的连续作为背景的,然而,社会转型的过程事实上一直存在着各种意识形态的争论。

2、中国的单位制度有什么样的独特特征?

答:

在计划经济体系下,由于整个城市的资源和组织都被纳入单位制度的框架下,单位成为掌握几乎所有资源、覆盖整个城市社会的组织;而单位的劳动关系又几近是终身雇佣的劳动关系,单位很难解雇单位成员,可是单位成员自己想要调换单位也极其艰难,多数人一生都只在一个单位工作,因此,单位成员对单位形成了高度的制度性依附。

所谓制度性依附是说,单位成员对单位的高度依附是由单位制度本身所决定的,而不取决于具体的人际关系。

这种制度性依附是单位制度的基本特征,它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单位成员对单位的社会和经济依附。

在计划经济时代,国家对绝大多数行业确定的是低工资、高福利政策。

第二,单位成员圣单位的政治依附。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单位并不仅仅是一个福利共同体,更是一种通过福利共同体的方式来实现社会控制和社会动员的方式。

第三,单位成员对直接领导的人身依附。

在这三重依附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形成了中国独特的单位制度文化。

在单位制度下发展起来的这种制度性依附使国家对城市社会及其社会成员实现了有效的高度控制和整合。

  第三次形成性考核:

  结合父母的经历和自己的经历,试述你对社会流动的理解,并分析我国社会流动的特点。

字数要求:

不少于2000字。

社会流动又叫社会位移,指个体从一种社会集团移向另一种社会集团,或从某个社会集团内部的一个层次移到另一个层次的现象,也包括不同阶级之间个别成员的互变。

社会流动只是个体在不同阶级、不同阶层或不同层或不同集团之间的地位变迁,而不是阶级、阶层的整体转移。

个体的社会流动,不仅是个政治地位、经济地位、社会地位等方面的变化。

社会流动就个体的期望和奋斗目标而言,其一般趋势是向上流动,而不是向下滑坡。

在早期的社会流动中,导致社会位置变化的原因,主要是借助经济地位的变化(如发财)政治地位的主流(如职位升迁)、军事力量的干预(如政变)、教会的作用和婚姻关系等等,个人的知识,才干只是次要的因素;可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和信息高度社会化的今天,竞争和交往使个体的社会流动越来越取决于个人的智能和人格特征,即知识、才干和个人品格等因素。

人们发生何种的社会流动,大致有着三个层面的因素影响:

宏观层面受制于社会结构和国家的制度安排;中观层面,依赖于工作单位和家庭等社会生产单位和社会化组织供给的社会资源;微观层面取决于个人后天努力。

从社会研究的视角来看,前两者因素属于先赋因素,即个人能力之外的原因,后者属于自致因素,即个人努力的结果。

考察1949年以来中国社会成员的社会流动历程,可以发现上述的因素交织错落地影响着人们的社会地位升降的际遇。

一、社会流动的类型

根据社会流动的方向、参照基点和原因,社会流动可相应地划分为如下3种类型。

(一)垂直流动和水平流动

垂直流动是指一个人从下层地位和职业向上层地位和职业的流动,或者从上层地位和职业向下层地位和职业的流动。

垂直流动可以伴随地区间流动,也可是原地升降。

水平流动是指一个人在同一社会职业阶层内的横向流动。

它多半是地区间的流动,也包含在同一地区的不同工作群体或组织之间的流动。

垂直流动无论对个人还是对社会都极为重要。

它影响社会的阶级、阶层和产业结构。

如果一个时期内向上流动的频率超过向下流动,说明社会在进步,反之,说明社会在倒退。

每个人都希望向上流动而不希望向下流动。

但每个社会向上流动的机会分布是不均匀的,只有那些具备一定条件的人才有可能上升,这个条件就是知识、才能和机会。

对社会来说,关键是要有各种合理的流动渠道,要有一套选优的标准和实施办法。

这些渠道、标准和办法是在社会流动的实践中形成的,是一种社会选择而不是决策人的主观设计。

水平流动可以使自然资源、物质财富和人才资源得到合理的分配和使用,影响着人口的地区分布和同一产业的内部结构。

它带来人员的交往,有利于各地区和群体之间的文化交流,能打破地区和人群的封闭状态,有利于社会的发展。

(二)个人一生中的流动和代际流动

个人一生中的流动,指个人在职业和地位方面的水平的或垂直的流动。

在现代工业社会,尤其是在城市,这种流动也是一种普遍的现象。

社会学对此种流动的研究,主要关注人的一生,在哪个年龄阶段,哪种职业地位的人发生流动的次数最多,他们向哪个方向流动等。

研究的目的是探求人生中的一条流动曲线。

代际流动是两代人之间的职业和社会地位的流动,具体操作是通过测量儿子的职业与父亲职业的异同表示出来的。

社会学尤其重视代际流动的调查研究,因为代际流动更能反映社会变迁的方向,改变着社会乃至家庭的职业结构。

在封闭的传统社会里,一个人一出生就注定要在他父辈所属的阶级和阶层里终其一生,子继父业,代际流动很少。

在开放的现代社会,每个阶级和阶层的大门都是敞开的,代际流动是必然的。

但代际之间向上流动的机会,并非对所有的人都一律平等,它受到许多个人条件和环境因素的影响。

美国社会学家研究影响个人职业选择的模式是,父亲的职业和父亲的教育水平同时影响儿子的教育和儿子的第一个职业,其中尤以父亲的职业对儿子的教育影响最为显著。

儿子的第一个职业和他所受的教育同时影响他现在的职业,其中尤以第一个职业影响最大。

父亲的职业和教育对儿子现在职业的影响明显减弱(如图)。

从这个模式中看,家庭的代际流动是受到上一代人的职业和教育水平限制的,即家庭内部条件对代际流动起着制约作用,这是不以他们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若把社会环境的变化因素加以考虑,尤其是在现代社会变迁速度加快的情况下,则有许多外力促进社会的代际流动。

在任何一个社会中,代际流动都是双向的,即有上升也有下降。

考察一个家庭内的代际流动只具有个案意义,无法排除许多偶然因素。

社会学着重从总体上考察上升与下降的比例,从中发现社会变迁的规律。

(三)自由流动和结构性流动

  自由流动是指个别发生的流动,是由个人原因造成的地位、职业的变化或地区的移动。

自由流动不会对社会结构和人口的分布产生重大的影响。

结构性流动是相对于自由流动而言的。

凡是由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突变,或由于某项社会发明与创造而引起的相当多的人的流动,包括有组织的和无组织的流动,都是结构性的流动。

结构性的流动会在短期内影响社会结构和人口分布的变化。

自由流动和结构性流动在有些场合下不易划分。

例如移民,有的是自由流动,有的是结构性流动。

自由流动是随时随地经常发生的,结构性流动只有在自然环境或社会发生剧变的时候才会发生。

自由流动无定的方向,不能从个别的自由流动中发现社会变迁的性质和趋势;结构性流动是有方向性的,从每一次结构性流动中都可发现社会变迁的性质和方向。

二、目前社会流动的主要特点

(一)规模大

我国社会流动人口规模之大从每年异常繁忙的春运中可见一斑。

根据2006年3月16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公告,我国目前流动人口为1.4735亿人。

如前所述,乡镇企业吸纳剩余劳动力1.4人左右,而在城市每年也有几百万人失业和实现再就业。

虽然各地情况各异,但公有制企业职工人数连年递减已成事实。

另外根据全国各省陆续出台的全面小康指标推算、折算,到2020年我国城镇化率应当会超过50%甚至会更高一些。

这就意味着今后每年要有1000多万农民进入城镇,如此规模可谓史无前例。

(二)范围广

目前的社会流动无论是地域上、人口的影响面上,还是涉及的社会阶层、群体方面,都是前所未有的。

流动人口超过10%的社会就可以被认为是一个移民社会,现在的中国社会有过之而无不及。

全中国几乎所有的乡镇都有人外出谋生,同样几乎所有城镇都有外来人口,城乡之间的双向流动也更加频繁;1.4亿多流动人口中超过50%的人,属于跨县跨省的中远程流动。

从某种角度上说,现有的这些社会阶层和群体,大部分是改革以来社会流动的产物,即使是几个基本阶层也同样经历了巨大的变化。

可以说,目前所有的社会阶层和群体都参与了社会流动。

(三)速度快

中国的社会流动速度也是惊人的,从一个社会流动程度很低的社会变成一个移民社会,只经过了短短20多年的时间。

如城市化率从不足18%到超过40%只用了18年,每年的增长率超过1%。

中国这样一个几千年来农业劳动者占绝对优势的大国,使第一产业从业人员降至全国从业人员的一半以下也只花了10年左右的时间。

同样,从一大二公、几乎所有城市职工都是公有制企事业和单位制内的一员,到现在非公有制就业成为主要渠道、大多数人成为社会人,也是在这短短的20多年里完成的。

中国要在短时间内实现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目标,高速的、超常规的社会流动在所难免。

(四)后续问题多

大规模、超常规的社会流动,加上相关旧体制的惯性等其他因素,引发诸多问题也是必然的。

在农村,大量青壮年常年外出已经影响到农业生产、农村治安、农田水利建设、老人的赡养和儿童的抚养教育;而教师、医生、农业科技和文化事业人员的流失更是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在城镇,下岗失业问题相当突出;全国的治安形势比较严峻。

(五)影响深远

中国目前的社会流动不只是改变了城乡人口比例、职业分布状况以及各个阶层的经济社会地位,而是根本性地改变了中国社会的阶级阶层结构,改变了政治生活的社会基础。

社会阶层的分化与流动正在造就一个成长中的民间社会,它的出现为中国经济、社会生活增加了一个弹性因素,拓宽了社会防御政治经济动荡的回旋余地,同时也促进了社会民间组织发展和拓展了公民的民主实践空间。

此外,农民阶级内部的大分化、工人阶级与知识分子阶层的发展壮大、属于中等收入群体的若干阶层的形成,以及各个社会阶层的逐渐稳定和自我意识增强,都将对社会的各个方面产生深远的影响,而这些影响需要很长的时间来观察和评估。

目前的高速社会流动可能还要持续10~20年,其在中国政治发展中的的影响或许要超出我们的想象。

第四次形成性考核:

  一、单项选择题(在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1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题中的括号内。

每题1分,共10分)

  1、大城市居民向小城镇或农村迁移的现象被称为( C )。

  A、城乡融合  B、城市贫民化  C、逆城市化  D、城乡二元结构

  2、“社区”概念的提出可以追溯到社会学家( B )的《共同体与社会》一书。

  A、吉登斯  B、滕尼斯  C、恩格斯  D、哈贝马斯

  3、在一种分层结构中,个人的地位是社会预先规定了的,本人不能自由选择,这种分层结构是( C )。

  A、水平结构  B、垂直结构  C、封闭性结构  D、开放性结构

  4、经过社会革命或其他剧烈的社会变动,社会分层结构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1949年之后中国的分层结构发生的变化就是这样的。

这种变动称为( B )。

  A、开放性社会结构  B、结构性流动  C、非结构性流动  D、社会变迁

  5、( D )认为,社会问题的产生主要是由于社会不同群体之间价值和利益冲突。

  A、社会解组论  B、偏差行为理论  C、社会建构论  D、冲突论

  6、在对越轨行为的研究中,有一种理论认为一个曾犯过罪的人,在出狱后因为被视为“潜在的犯罪人”,所以容易再次犯罪。

这种理论是( B )。

  A、拟剧论  B、标签理论  C、文化传递理论  D、冲突理论

  7、云南傣族泼水节时,载歌载舞的人群是( C )。

  A、偶合人群  B、常规人群  C、表意人群  D、行动人群

  8、( B )是由一种毫无根据的想法引起的、有很强感染力的行为。

  A、恐慌  B、大众歇斯底里  C、时尚  D、传言

  9、在现代化过程中,会出现一些与现代性因素极为相像,但在实质上却与现代化的要求背道而驰的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为( C )。

  A、错位  B、脱节  C、畸变  D、失衡

  10、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通信高科技化、文化同质化所带来的全球相互依赖性和整体意识日益增强,这一趋势被称为( C )。

  A、现代化  B、狭义全球化  C、广义全球化  D、开放型社会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6分)

  1、社会学在社区研究中比较重视的社区分类是( BD )。

  A、自然社区  B、农村社区  C、法定社区  D、城市社区

  2、农村社区形成的三种途径是( ABC )。

  A、自然起源  B、社会组合  C、农村建设  D、城市衰败

  3、( ABD )是对我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分层结构定型化的描述。

  A、阶层之间的边界开始形成  B、阶层内部认同的形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