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丽 论文.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631999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7.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李丽 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李丽 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李丽 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李丽 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李丽 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李丽 论文.docx

《李丽 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李丽 论文.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李丽 论文.docx

李丽论文

小学语文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

的渗透策略

连云港市苏光中心小学

二○一三年六月

摘要1

绪论2

1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语文课堂教学的关系3

1.1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为心理健康教育渗透提供了可能性3

1.2语文的学科特点为心理健康教育渗透提供了可能性3

2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调查4

2.1问卷调查4

3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渗透策略6

3.1优化课堂环境,为学生营造和谐的学习交流平台6

3.2挖掘小学语文教材,渗透心理健康教育7

3.3讲究教学艺术,渗透心理健康教育7

3.4充分运用作文课环节,渗透心理健康教育9

4结语10

参考文献:

11

附Ⅰ12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策略

摘要: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培养素质型、创造型人才已经成为中小学教育的核心内容。

然而,人们往往只重视学生智力的开发和特长的培养,却忽略了素质教育中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

小学课堂教学中,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特点的语文教学在这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本文通过现状调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需要加强,可以通过优化教学环境,挖掘语文教材等方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关键词:

小学语文;心理健康教育;学科渗透

 

绪论

当前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面临的重大任务和时代主旋律,是全面实施和推进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而要想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心理素质,最重要的方法就是面对全体学生系统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1]。

它不仅符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需要,更是社会发展现状的需要。

因此,我们必须对小学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预防与消除小学生心理问题的滋生,促进小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发展,提高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要实施素质教育,实现心理健康主要还是靠平时的课堂教学。

而学校,作为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其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因此,学校要把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最核心的工作。

为此,党和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重要文件来加强管理。

如教育部于1999年8月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随后又于2002年9月印发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提出心理健康教育“要立足教育,重在指导,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性和实效性”[2]。

在基础教育的各学科中,语文作为基础学科,是小学教育中最重要的学科。

在小学课时尤其是低年级的课时安排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作为母语教育,它是学习其它课程的基础。

我认识到,语文是一门集思想性和艺术性完美统一、人文性和工具性并重为一体的特殊学科,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通过语文学科在课堂教学中的主要渗透,一方面,可以提高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心理健康教育渗透意识,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促进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另一方面,学生在学好语文这门文化课的同时,又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洗礼,这不仅发展了学生的智力,更提高了他们的心理素质。

因此,我就围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渗透”这一问题进行具体的浅析,意在能唤起各界人士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

1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语文课堂教学的关系

要想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首先必须要进一步明确心理健康教育与语文教学的关系,搞清楚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1.1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为心理健康教育渗透提供了可能性

小学语文课程是学校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它本身具有很强的人文性,语文教与学的材料,包括汉语所有的口头和书面的材料,涉及我国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当然也涉及任何一个学科。

学科内容的广泛包容性决定了在语文教材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渗透的可能性。

每一篇课文,尽管有不同的文体、内容和写作特点,但都与一定的社会、群体、个体的认知、情感和意志有着联系。

此外不同课文的作者,都为不同的目的而向特定的读者写作表达,有特定的表达心理。

而不同的读者对于某一篇具体的文章,可以有不同的感受,产生不同的接受心理,“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表达和接受者的心理也就有着联系。

还有,学习每一点知识、进行每一项能力训练,都会涉及到教育心理和学习者的心理,尤其是学习心理,即教学内容目标与教学心理也有着联系。

这些联系,正是我们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可以并需要挖掘的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渗透的因素。

语文教师可以通过提出质疑、设问、反馈,创设情景、开展游戏、挖掘教材内容,语文本身语言的张弛相间、抑扬顿挫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的动机。

1.2语文的学科特点为心理健康教育渗透提供了可能性

叶圣陶说过:

“文学作品可以使学生领会什么是美,花木山川的美,城市的美,道德品质的美,广大群众为伟大目标而斗争的美,都可以从文学作品中得到深切的体会。

”而我们的语文是一门综合了听、说、读、写多方面的学科,是一门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结合的学科。

在教授语言和文字的同时,语文学科到处渗透着美的元素。

首先,语文教材美。

小学语文教材经过众多学者和专家长时间的研究以及实际验证,收录的都是具有感染力和震撼力,可以给予学生心灵熏陶的文章,加之栩栩如生的丰富插图,能使学生时刻体验到自然美和心灵美[4]。

通过教材内容渗透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可以使学生处处感受到真、善、美,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不仅教师的知识影响着学生,而且教师的人格也会在课堂教学的师生互动过程中起潜移默化的作用。

其次,语文课堂教学美。

小学语文的教学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有很多听、说、读以及分角色扮演的环节,可以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与教师以及同学交流,在锻炼语言能力的同时,也使学生有更多的生活体验,丰富自己的经验和阅历,结交更多的朋友。

同时,教师也可以从学生的作文中及时获知学生的心理动态,针对不同的问题进行及时的介入和沟通。

再次,语文小学课本中有很多真实人物的故事,能够使学生体验不同的人生,学习正面榜样的良好行为,痛斥反面人物的罪恶行为,树立良好的对错观,在预防自己犯错的同时形成健康的人格[4]。

2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调查

随着社会在不断的发展与变化,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

它是个体身心顺利发展的重要保证,它不仅可以为学生现在掌握知识、技能创造良好的心理条件,而且还可以为以后适应社会,保证知识技能的充分发挥提供心理基础。

因而在语文课堂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

为了宣传普及小学生心理健康知识以及结合本课题研究的需要,加大学校老师对语文课堂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我特在曾经实习过的小学对该学校的部分学生和教师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

2.1问卷调查

2.1.1调查方法

我主要选取了实习小学和临镇的另一所小学里4到6年级的共120名学生做了一次关于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语文课堂的调查与访谈问卷。

在此次的调查问卷中,我采取了抽样调查的方法,以2所学校的学生为总体,在四、五、六年级中按照1:

1:

1比例分层抽样。

结合相关研究和自己了解,自编调查问卷,包括5道选择题和3道开放式问答题。

具体问卷见(附I)。

2.1.2调查结果

表:

小学生对“语文课堂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渗透”的认识

各班所占百分比

调查结果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学生对心理健康的认识率与关注率

74%

78.3%

80.1%

学生对学校心理健康工作的满意率

78%

82.2%

87.8%

学生对心理健康与语文课堂关系的认识率

68.5%

71.4%

75%

他们的语文老师上语文课的情况

1、讲授课本知识为主,也会补充课外知识

2、老师上课时常叫那些好学生,觉得这样不公平

3、老师上课枯燥,提不起兴趣

结合心理健康教育,对语文课堂的要求

1、老师可以多关注边缘学生,营造公平的和谐的课堂氛围

2、老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这样课堂更加生动形象

3、作文课上也可以多写些与心理健康有关的内容

4、多举办一些以心理健康为主题的小活动,例如赛诗会,故事比赛等

根据以上统计可以得出,小学生对“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程度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级上升。

总体上,学生对于这两者在平时学习中的反映并不热烈。

我通过调查分析,“渗透较少现象”主要表现在:

一是小学语文老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主要以学业成绩好坏作为衡量一切的标尺;二是学校领导对学科渗透方面的缺少重视,没有发动教师作用。

从此次调查显示,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主要利用语文教材本身的资源和多媒体教学这2方面来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由此可见,在我们的语文学科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仍然是为数不多的。

所以我觉得这一课题也是现在学者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3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不仅要搞清楚其特有的目标、原则和意义,而且要结合不同的实际和教学环节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

下面就结合上述调查的情况和我自身的观点来阐述心理健康教育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3.1优化课堂环境,为学生营造和谐的学习交流平台

良好的教学环境能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发展学生良好的个性。

只有在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中,学生对课堂教学才会有一种安全感和愉悦感,才敢于真实地表现自己,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以积极的情绪、浓厚的兴趣投入到学习之中[5]。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在坚持灵活性、愉悦性、激励性、差异性等课堂教学原则的前提下,着力通过精心组织教学内容、积极改进教学方法等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寓教于乐,鼓励成功,通过平等、民主、合作的师生、生生关系来带动课堂的良好学习氛围。

(1)把良好的情绪带入语文课堂

教育学中说过影响课堂气氛的主因之一是教师的情绪状态。

因而老师要以饱满的热情和满面春风的笑脸走进课堂,不要把课下的不快带入课堂[6]。

当然好的情绪不只是“昙花一现”,它得贯穿于一堂课的始终。

我们知道课堂上不免会出现一些突发事件,如果学生的情绪反常或发生过错时候,作为老师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作为语文老师更应该运用语言的奥妙来及时的点拨化解这些偶发状况,做到润物细无声。

例如,在低年级的语文课堂看到学生回答不上已经重复了好几遍的问题,这时教师不能大发雷霆,应该控制住情绪,自己再强调一次,然后再让学生重复一次并提示他注意听讲,接下去还会请他回答别的问题。

我认为这样做的话,整个语文课堂的气氛就不会很糟糕,又起到了应有的效果。

(2)将好的语文开头带进语文课堂

现代教育一直在强调要建立一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体系。

语文课堂同样如此。

与老师的访谈中,我得知在她上语文课的时候,每节课她都会花几分钟时间给学生讲一些与今天所学有关的小故事或者让学生作自由发言,这样不仅可以调动他们的上课积极性、口头表达能力,而且还能营造一种好的学习氛围,有助于他们积极参与接下来的课堂教学活动。

从中我体会到一个好的语文课堂的开头是必要的。

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对课堂有了适应的时间,对接下来的学习也是效果显著的。

课堂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率和人格发展。

所以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把和谐、温馨的气氛引入课堂,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这不仅能大大提高语文课堂效率。

有利于学科知识的掌握,而且能使语文课堂教学发挥其心理健康教育的应有功能[4]。

3.2挖掘小学语文教材,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语文教材是由一篇篇生动、形象、富有哲理与情感的文章组成,具有丰富的人文性。

优美的诗歌、富含哲理的寓言、令人荡气回肠的小说……都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自然美、哲理美、人性美等。

在众多的群体人物画廊中,具有各种优良品格的人极多,构成了古今中外的“群英谱”,他们可以说是心理健康教育“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是学生的人格楷模,如果运用得当,可收到多重教育效果[1]。

依托教材内容,可以培养学生良性交往的知识技巧、诚实守信的健康心理、养成严于自律、顽强拼搏的心理素质等良好的心理。

下面我就以下两方面来谈谈通过挖掘语文教材来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1)剖析课文的主题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语文教材大多蕴含着热爱生命和热爱生活的主题,大多表现出对真善美的追求与讴歌以及假恶丑的鞭挞与摒弃。

因此,结合深入挖掘教材的主题内涵及作者所表达的高尚的思想感情,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很好的途径[1]。

例如,在聆听公开课《天鹅的故事》一文时候,教者就通过不断反复阅读老天鹅用胸脯撞击冰面,不惜献身的段落,来引导学生讴歌生命,颂扬无私奉献的主题。

(2)分析人物命运揭示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语文课文特别强调人物的心理描写和性格刻画,这正是心理健康教育所包括的重要内容[1]。

例如,大学时在学校教师技能大赛中观看教学《第一次抱母亲》时,教者通过抓住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善于“于细微处见深情”,为学生塑造了一个身体瘦弱但坚强、朴实、充满博大的爱的母亲形象,借此抒发浓浓的母子之情,并在细节部分配适当的音乐深情并茂的朗读,引起了我们的无限深思。

只有通过这种生动形象的语文课堂教学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才会有春风化雨般的力量,来滋润学生的心田,使他们的内心有所触动。

因而,语文教材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最好范本,利用语文教材在语文的课堂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3讲究教学艺术,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语文课不同于其它学科,语文教材是一个丰富的语言矿藏,其中的语言或简练准确,或活泼多姿,或生动形象,或含蓄幽默,或典雅俊逸,或质朴犀利,这方面是其它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的语言文字都不及的,这是汉语言文字的独到之处,独到之美。

饶有趣味的学科要求教师能用更具趣味的语言体现出学科特点[3]。

因此,要想上好一堂语文课是一件极其不易的事情。

生动的语言表达、现代的教学手段的灵活运用、艺术性的评价等教学艺术是语文教师在课堂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必不可少的部分。

(1)生动的语言表达是前提

苏霍姆林斯基说:

“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

”作为语文教师,教学语言是学生学习语言的鲜活典范,是学习现代汉语的典型参照,是学生耳濡目染模仿的标尺。

教师通过自身的语言形象,诠释和证明着祖国的语言美,以现实的语言行为,现身说法,告诉学生:

什么样的语言是标准语言,是规范、通畅、得体的语言,维护祖国语言文字的纯洁和健康。

因此,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要善于激趣、巧于启发、深于传情、工于表达,便于学生主体的接受,形成教学语言的魅力:

音美以感耳——具有吸引力,意美以感心——具有穿透力,形美以感目——具有凝聚力,情美以动人——具有感染力[3]。

比如,在语文课堂中如果要讨论一个问题,我们应该使用怎样的提问方式呢?

像“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研究好吗?

”或“请同学们和我一起来解决这个问题,好吗?

”等语句就比较合适,因为它可以让学生产生主人翁意识,解决了这个问题他们会特别有成就感,能增加他们的自信和学习语文的兴趣。

此外,一个由几十个学生组成的语文课堂必然存在着个体差异,回答不上问题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此时教师要做出一些激励性的评价,例如“我相信你会做得更好!

”“你的看法很独特。

”“其实你很聪明,只要多一些努力,你一定会很棒。

”等诸如此类的评价,而绝不能用“你怎么这么笨!

”“这样简单都不会”等歧视性语言。

因为对学生而言,评价可以是“雪中送炭”,或是“锦上添花”,也可能是“雪上加霜”“六月飞雪”[7]。

教师一句热情而富有鼓励性的话,一个亲切而信任的目光,都可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感、愉悦感、责任感,使其形成积极的心理状态[1]。

所以,一定要重视语文课堂中教学语言的评价,这也是是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前提。

(2)现代教学手段是辅助工具

教学手段是要解决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的问题。

它对减轻学生学习负担,使学生能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学习,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有着重要的作用。

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比较差,对于一些抽象的事物无法快速的从脑子里反映出来,因而在学习中我们强调要用直接的感官来刺激学生的学习细胞。

例如小学语文老师在课堂中对于一些抽象的事物,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或者实物再现课文情景,这样不仅易于接受和理解,还增添了涵养美感。

如在教学《长城》一课时,可以让学生把长城的雄伟壮观画出来,正所谓有“一图千言”的效果,能使学生学的更加明白、更有趣味。

此外,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预先准备道具,进行角色扮演;也可以直接看有关视频来直观的感受;还可以根据课文内容来选配一段音乐烘托、渲染气氛,再配乐朗读,也能收到情境的教学效果。

如在教授苏教版小学4年级《第一次抱母亲》这一课时,在初步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可以选择一段适合的音乐,让学生和着音乐声情并茂的朗读,体会母爱的伟大。

(3)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是关键

新课标强调:

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

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巧设问题、引导学生,点拨学生的思路,学生要通过自己的活动,获取知识。

所以说,课堂舞台上的主角不是教师,而是学生。

没有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教学,不可能有高质量和高效率[10]。

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要解开对学生的束缚,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来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第一,合作学习。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来活跃课堂气氛,学生们可以通过讨论、沟通等手段来增强自己的合作意识和人际交往能力。

第二,演讲。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还可以采用三分种演讲,增强学生自信。

采用辩论赛,培养学生辩证思维的能力和换个角度看问题的积极客观的心态。

采用竞赛的形式,让学生尝试到成功的喜悦。

第三,朗读。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其语境运用的美妙,语言运用的精妙,思想表达的深邃,见解阐述的独到,都是引导学生感悟的重要内容。

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反复朗读,像朗读比赛、组织读书会、朗诵会、写读后感等,以发掘每一个学生的智慧潜能,发挥学生的一技之长[10]。

在朗读的过程中,理解内容,升华情感,洗涤心灵。

例如,我在看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上《第一次抱母亲》和窦桂梅老师上《再见了,亲人》的教学视频的时候,他们都引导学生对一些重点的语句进行了反复的诵读,以悟出那种浓浓的亲情。

这样的教学不仅使学生在各自的品读中得到了升华,也潜移默化的渗透了心理健康教育。

3.4充分运用作文课环节,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语文课堂教学的学习,教师除了单纯的对书本知识的讲述以外,作文课也是语文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它也是教师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的重要渠道。

我在此,主要强调的是通过作文课这一写的教学环节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俗话说“言为心声”。

学生的作文、日记常常清晰地显现出学生心理活动的情形和轨迹[1]。

教师在上作文课的时候,一定要正确引导学生分析作文的主题,多让学生起来说说自己的相关看法。

教师可以通过作文获知学生的近期心理状态。

教师可以让他们多写一些“XX,我想对你说”、“给XX的一封感谢信”、“我的理想”等为主题的作文,让孩子从小懂得要做一个怀揣梦想,拥有感恩之心的人,以此来培养他们健康的生活情趣和完善的人格。

在教师批改作文的时候,尤其要注意作文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情绪。

对于一些反常的情绪要予以高度重视,切勿掉以轻心。

很多时候教师的及时教诲对学生而言,会如甘霖、春雨般流入他们的心田。

因而,作文课也是语文课堂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4结语

经过大量文本资料的搜集及现状调查,我试图寻求“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最有效最贴近“民声”的策略。

于此我希望达到如下效果:

(1)师生在对语文课堂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这一问题方面更为重视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通过语言文字训练与先进的思想、优秀的品格、科学的思维方式等融合一切来传授,使学生的心灵产生共鸣,从而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

这一研究必须落实到实处。

在进行资料的搜集与对教师学生的访谈调查中,我始终本着学生的心理需求出发,来浅析当下小学教师可以从挖掘教材,改进自身的教学方式等手段出发,促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心理朝着健康有利的方向发展,达到师生共同喜欢,重视课堂中心理健康教育的自然流露,自然渗透的目的。

(2)试图有效地改变语文课堂教学的原有模式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可以让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师能自觉地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进行学科教学渗透。

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的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积极创设和谐、合作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以此来改变以往呆板生硬,死气沉沉的课堂气氛,这也可以改变语文课堂原有的讲授为主的,不注重学生心理接受等现象的原有陈旧模式,从而试图创造一种更有利于智育与心育相互渗透的健康的课堂教学模式。

当然,在本课题研究即将结束之际,我认为如何把握语文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度和教师专业化素质是否有待进一步的提高这类问题也值得我们作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姚本先,伍新春编著.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

193-206

[2]钟为永.语文教育心理学[M].警官教育出版社,1998:

110-121

[3]韦志成,韦敏著.语文教育心理学[M].广西教育出版社,2004

[4]葛燕.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09,(12)

[5]栾成勇.小学语文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J].2009,(320)

[6]刘维良编著.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实施与管理[M].重庆大学出版社,2006:

24-32

[7]单志艳著.如何进行教育评价[M].华语教学出版社,2007:

71-73

[8]徐建成著.课堂教学新视野[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9]彭运锋,陆云著.学科教学理论[M].广西教育出版社,2006

[10]何梅.给学生一个怎样的课堂[J].小作家选刊,2011

(2):

188

附Ⅰ

关于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语文课堂的调查与访谈问卷

一、调查内容

请您在同意的选项后()里划“√”,无特殊说明只选一项

1.你觉得关心心理健康发展对你的成长重要吗?

A、很重要()B、不重要,没用()

C、我不关心这些()D、可有可无,不怎么重要()

2.你觉得你们自身的心理素质怎么样?

A、总体不错()B、很差()C、我不关心这些()D、很好()

3.你对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满意吗?

A、基本满意()B、不满意()C、没感觉()D、很满意()

4.在你们的语文课堂中会涉及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吗?

A、常常会涉及()

B、以书本知识为主,偶尔涉及()

C、不涉及,单纯教授书本知识()

5、你觉得语文老师在语文课堂上渗透的心理健康知识对你有作用吗?

A、作用很大()B、作用一般()

C、作用很小()D、基本没作用()

二、访谈内容

6、你们的语文老师是怎么样上语文课的?

能具体说说吗?

7、在你们的语文课堂中,心理健康这部分内容渗透的多吗?

你能举例子说说吗?

8、针对心理健康教育,你对你们学校的语文课堂教学有什么建议和要求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哲学历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