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住宅楼分项分部工程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630170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89.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层住宅楼分项分部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高层住宅楼分项分部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高层住宅楼分项分部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高层住宅楼分项分部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高层住宅楼分项分部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层住宅楼分项分部工程施工方案.docx

《高层住宅楼分项分部工程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层住宅楼分项分部工程施工方案.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层住宅楼分项分部工程施工方案.docx

高层住宅楼分项分部工程施工方案

高层住宅楼分项分部工程施工方案

一、定位放线、高程、沉降观测方案

(一)定位放线施工方案

1、建立场区测量控制网

依据红线图采用全站仪建立场区测量控制网。

误差控制在0.5mm以内。

2、测量要求

(1)工程开工前,由测量工程师对现场水准点及轴线进行全面复查,复查后报业主和设计部门批准认可后方可施工。

(2)从控制点向施工作业面定轴线放样,轴线点位误差要控制在±5mm以内。

3、测量方法

(1)布设控制网点方法:

依据场内导线控制点,以各单位工程主轴线为主控制线布网,沿距中心桩位开挖线约3m埋设外控基准点,要求埋深0.5m,并浇注混凝土稳固。

远位置测设各轴线方向控制基准点依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

(2)楼内布设垂直控制点方法:

依据工程实际情况,楼内垂直控制采用内控法,使用垂直仪竖向投测,基准点选在距轴线内偏1m的交叉位置,在楼内四角及中部布设4—6个基准点,布设时要注意尽量避开混凝土墙柱。

(3)水准基准点检测方法:

对场内设的水准点,每月定时联测一次,以作相互检校。

仪器采用S3精密水准仪,精度按二等水准技术指标执行。

4、控制点保护要求:

控制桩按测量规程规定的标准进行埋设,一般埋设在坚固地方,桩顶周围砌筑20cm高的保护台。

5、标高控制方法:

按业主提供±0.00水准点,作为高程控制依据,将其标高引测至现场周围的建筑物上,以便高程放样,施工过程中应配合沉降观测对±0.00标高进行定期复核,以保证其正常使用。

6、首层高程点设置方法:

在首层平面易于向上传递标高的位置布设基本传递高程点,用S3水准仪往返测设合格后,用红色油漆标记在建筑上,以红三角上顶线为标高基准,同一区域、同一层平面内红三角不得少于三个,间距分布要满足结构施工的需要,红三角需设在同一水平高度,误差控制在±5mm,施测各层标高时,应后视其中的两个红三角上顶线以作校核。

7、楼层标高方法:

各层的标高传递均利用首层红三角上顶线为标高基准,用检定合格的钢尺向上引测,复检合格后,方可在该层施测。

结构施工到一定高度后,应重新引测相应的结构标高,以保证拟建物的质量要求。

8、垂直度控制方法

(1)在一层顶板结构层的轴线控制点上预埋铁件,并在预埋铁件表面做好控制点的刻痕,并用红油漆标识清楚,在上部楼层施工中,在相应的位置预留好200×200的洞,架设垂准经纬仪用“天底法”进行垂直引测。

(2)墙、柱的施工,做到墙、柱模板弹中线,吊锤线,下部对中后合模加固;拆模后,墙、柱上弹中线,检查墙、柱的垂直度。

做到层层有检查、记录。

(3)建筑物外墙面、大角,使用经纬仪检测。

在首层将控制轴线引测至楼外四周一定距离,分别设置控制点,施工过程中自下而上进行垂直度观测,确保垂直度符合标准。

9、沉降观测方法:

(1)沉降观测点位布设依据建筑物一层4个外大角,埋设铁件于+0.50m处,采用水准仪,按照工程二等水准测量规范进行,由永久性水准基桩引测至外大角,并作固定永久沉降观测标志。

(2)主体施工阶段观测记录一次,装修阶段每月观测一次至工程竣工后,绘出建筑物沉降曲线图交建设单位。

每次沉降测量必须进行二个测回,误差必须满足1mm精度要求。

二、土方工程施工方案

(一)、施工工艺:

定位放线、验线→机械开挖土方、降水→人工开挖扩底墩基础土方→质监部门、勘察单位检验墩基坑土质→填写地基检验记录及隐蔽工程验收记录→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二)土方施工方案

1、依据轴线控制桩、基础平面、截面图确定基础开挖尺寸线。

采用网格法测定自然地面高程,办理验收手续。

2、土方分两层开挖,首先机械挖地下室至扩底墩顶基坑土方,采用机械大开挖,配备1台PC200反铲挖掘机,5辆15T自卸汽车运土至弃土场,由东向西边退边挖。

预留100--200厚土方,人工清基底。

第二次扩底墩土方,采用人工配备空压机4台、风镐10部等机械设备进行土方开挖。

3、本工程防水底板底标高-4.1m,扩底墩基底标高-9m,挖土方时应经常检查边坡的稳定性,做好基坑支撑准备,以防边坡坍塌。

4、土方开挖过程中,应架设水准仪引测基底标高,严格控制土方标高变化,经常检查土质情况,做好原始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如发现基底土质与设计不符时,必须经有关地质勘察设计人员处理。

5、基坑挖好后在基坑四周距坑边3~5m范围内设围栏,围栏内不准停放车辆、设备和施工用料。

开挖前对施工人员进行详细安全技术交底,并检查边坡是否安全可靠,确保施工。

(三)基础降水施工方案

1、依据地质报告,地下水位在自然地面下1.9~2.5m,浅水量小,基坑降水采用明排水沟法,沿基坑底四周开挖500×500排水明沟,排水明沟底坡度2%,坡向集水坑,并在基坑的四角设置集水坑,将事先准备好的带孔铁桶放入集水坑内,铁桶四周用碎砂石填实,水泵放入铁桶内,用水泵将桶内积水抽入室外市政排水管网。

地下水位降至地梁下0.5cm以下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2、扩底墩基施土方开挖时,采用边挖边用潜污泵抽水的施工方法。

(四)土方回填施工方案

1、准备工作

(1)根据设计土质、密度要求,确定填土含水率、虚铺厚度和压实遍数。

(2)基础、防水层检查验收办好隐验手续后。

进行土方回填。

(3)基础混凝土强度达到规定要求方后,进行回填土施工。

(4)土方回填前应做好水平标志,以控制虚铺厚度和回填标高。

(5)施工机械、照明设施应配备齐全。

2、施工工艺

工艺流程:

坑底清理→土方回填→土质检验→分层铺土、摊平→夯打密实→检验密实度→修整找平、验收。

3、土方回填方法:

(1)坑底清理:

填土前应将坑内的垃圾、石子等杂物和积水、淤泥清除干净,必须清理到基底标高。

(2)土方回填:

采用人工回填、机械夯实,边角处人工夯实,回填土压实系数应符合设计要求。

(3)土质检验:

检验回填土有无杂物,颗粒是否符合规定以及含水量是否在控制范围。

填土前应剔除杂物,颗粒不符合规定的要进行过筛,含水量偏高时刻采用翻松晾晒、均匀掺入干土等措施,含水量偏低时可预先洒水湿润。

(4)分层铺土、摊平:

回填土应分层铺摊,每层虚铺厚度为200-250mm,人工打夯不大于200mm,每层虚铺后随之摊平。

(5)夯打密实:

回填土每层至少夯打三遍,打夯应一夯压半夯,夯夯相接,行行相连,纵横交叉。

(6)检验密实度:

回填土每层夯实后,应按规范规定进行取样,取样部位在每层压实后的下半部,测出干密度,达到要求后方可进行上一层的铺土。

(7)修正找平、验收:

回填土全部完成后应进行表面拉线找平,超过标准高程的地方应及时依线铲平,低于标准高程的地方应补土夯实。

修整找平后应及时组织有关单位进行验收。

3、回填土要求

(1)基坑回填应在相对两侧或四周同时进行。

(2)深浅基坑相连时应先填夯深基础,填至浅基础相同标高时再与浅基础一起填夯。

分段填夯时交接处应填成阶梯形,梯形的高度比为1:

2,上下层错缝距离不小于1m。

(3)从建筑物伸出的各种管线、管道均应妥善保护,不得破坏,在管道四周50cm范围内应由人工先在管道两侧同时进行填土夯实,直至管顶50cm以上时,在不损坏管道的情况下方可采用打夯机夯实。

三、扩底墩基础施工方案

(一)施工工艺:

放线定位及高程→开挖第一节墩孔土方→支护壁模板附加钢筋→浇注第一节护壁混凝土→检查墩位(中心)→轴线架设垂直运输架→安装卷扬机械木辗轴→安装吊桶,活动盖板、水泵等→开挖吊运第二节墩孔士方(修边)→第二节护壁模板(放附加钢筋)→浇注第二节护壁混凝土→检查墩位(中心)轴线→逐层往下循环作业→土质验收→开挖扩底部分→检查验收→浇注封底混凝土→吊放并校定钢筋笼,安放串桶和溜槽→浇注桩身混凝土。

(二)施工方案

1、定位、放线方法:

依据现场建筑轴线控制网和基础桩基平面布置图,确定好墩位中心,以桩基半径或桩基尺寸撒石灰线作为桩基开挖尺寸线,桩基线定好之后,必须经有关部门复查,办好预验手续后开挖。

2、挖土方方法:

第一节护壁土方采用人工开挖从上至下逐层进行,先挖中间部分的土方,然后扩及周边,有效控制开挖截面尺寸,每节的高度应根据土质好坏及操作条件而定,一般以0.8~1.0m为宜。

3、安装护壁钢筋、模板方法:

桩基孔土方开挖符合要求后,应及时安装护壁钢筋,支护壁模板,防止孔壁塌方。

护壁模板采用薄钢(木)板、圆钢、角钢拼装焊接成弧形工具式内钢板,每节分节4块,采取拆上节支下节的方式重复周转使用,模板之间用卡具、扣件(木条、钉)连接固定。

为方便操作主设水平支撑,支护模板前应涂刷隔离剂。

第一节护壁以高出地坪150~200mm为宜,便于挡土、挡水,桩位轴线和高程均应标定在第一节护壁上口,护壁厚度一般比下面井壁厚增加100~150mm。

4、浇筑护壁混凝土要求:

护壁模板每支完一节检查符合要求后,应及时浇筑护壁混凝土,采用人工浇筑、人工捣实。

5、检查桩基中心、标高方法:

每节的护壁做好以后,然后用十字线对中,吊线坠向井底投放,以半径尺寸检查孔壁的垂直平整度,随之进行修整,井深必须以基准点为依据,逐根进行引测,保证墩孔轴线位置,标高、截面尺寸满足设计要求。

6、安装垂直运输架方法:

第一节墩孔成孔以后,在孔上口架设垂直运输支架,要求搭设稳定、牢固。

地面运土用翻斗车、手推车。

7、下部墩孔挖土方法:

从第二节开始,利用提升设备运土,井下人员应戴好安全帽,并拴好安全带,井口架护栏,吊桶离开井上口时,绞架周边用盖板盖实垫平,掩蔽井口,防止卸土时土块、石块等杂物坠落在井内伤人,吊桶在小推车内卸土后,再打开盖,下放吊桶。

作业完后,对空孔用盖板盖实。

墩孔挖至规定的深度后,用尺杆检查桩孔的直径、扩孔尺寸、井壁圆弧度,上、下应垂直平顺。

8、支护壁模板方法:

拆除第一节模板后支第二节护壁模板,放附加钢筋。

模板上口留出高度为100mm的混凝土浇注口,接口处应捣固密实,用水泥砂浆抹平,宜在24h后拆模。

9、浇护壁混凝土方法:

混凝土用吊桶运送,人工浇注,人工振捣密实。

混凝土掺人早强剂由试验确定。

10、检查桩位中心标高方法:

以井上口的桩位线为依据,逐步检测。

11、桩基逐层往下循环作业:

按第二次挖桩孔、支护方法至到桩底。

12、开挖桩基扩底部分:

挖扩底时,应按照扩底部位的尺寸、形状,自上而下削土扩充成扩底形状,扩底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

13、质量检查验收:

桩基成孔后对墩身直径、扩大头尺寸、井底标高、墩位中心、井壁垂直度、虚土厚度进行全面测定,做好施工记录。

14、请设计、地质、甲方、监理、施工等有关人员对地基持力土层进行检查验收,并办理隐蔽验收手续。

15、吊放钢筋笼:

(1)钢筋笼制作应提前进行,在墩孔附近用垫板、方木铺操作平台,圆形箍筋已弯曲弧焊成形,架好两根主筋,划好箍筋间距,将箍筋摆匀,在箍筋上划主筋位置,依次将全部主筋与箍筋点焊牢固。

(2)吊放钢筋笼:

使用16吨汽车吊车吊钢筋笼放入桩基孔内就位,用钢丝绳卡扣拴住钢筋最上面的一根加劲筋,控制好钢筋笼的标高及保护层厚度。

15、浇筑桩基混凝土:

浇筑前应再次清理,桩基混凝土使用粒径不大于40mm的石子,坍落度100~150mm,商品混凝土,泵车或用溜槽向桩基内浇筑混凝土。

四、防水伐板基础工程施工方案

(一)基础钢筋施工方案:

1、材料要求:

钢筋原材料进场必须有出厂合格证。

钢筋应按批次重量不大于60t检查验收,每批次钢筋取两根试样,应在外观及尺寸合格的钢筋上切取,送试验部门复检,力学性能复检合格后方可使用。

2、钢筋加工制作要求:

钢筋加工的形状、尺寸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钢筋表面应洁净、无损伤,油渍、漆污和铁锈等应在使用前清除干净,带有粒状和片状锈的钢筋不得使用。

3、安装底板钢筋方法:

根据设计尺寸在垫层上弹出基础、墙、柱边线,校核无误后绑扎基础钢筋。

混凝土垫块支垫钢筋,间距@900设置一个。

4、钢筋接头:

当钢筋直径≥25mm时采用滚压直螺纹连接,直径<25mm的纵筋采用闪光对焊焊接接头,接头位置应相互错开,在任意接头中心至长度为钢筋直径35倍的区段范围内,纵向钢筋接头百分率≤50%。

5、地梁钢筋安装绑扎:

地梁受力主筋≥Φ20mm时均采用闪光对焊对接后进行下料,现场钢筋接头机械连接,接头百分率≤50%。

现场安装绑扎钢筋规格、品种、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垫好保护层,绑扎应绑八字扣,箍筋接头应左右交替布置并与主筋垂直。

6、防水筏板钢筋安装:

防水筏板厚度250mm,双层钢筋网,绑扎时需垫Φ16钢筋撑脚,梅花型设置,间距≤1000,以固定钢筋网的位置。

底板钢筋采用机械或焊接连接,同一截面位置钢筋接头百分率≤50%,底板上层钢筋在地梁内搭接。

底板下层钢筋在跨中1/3处连接通长设置。

7、墙、暗柱钢筋固定:

墙、暗柱钢筋插筋位置,施工中应做钢筋样板卡固定相对位置,保持间距一致,墙、暗柱筋上部用钢管作"井"字箍定位。

墙、暗柱绑筋时要拉通线,找正后用电焊机把钢筋卡具固定好,通长钢管拉结定位。

8、墙、柱钢筋绑扎、搭接要求:

墙、暗柱竖向钢筋≥Φ20机械连接,墙水平钢筋每段长度不宜超过12m,端部应插入暗柱以绑扎。

墙竖向钢筋放在内侧,水平钢筋放在外侧,上下及两端二排钢筋交叉点应每点扎牢,中间部分按梅花形扎牢。

两层钢筋网之间按@600梅花形设置8拉筋。

9、钢筋保护层:

采用与混凝土同标号的预制混凝土块支垫(50×50×d,d-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钢筋保护层,应满足设计要求。

与土壤直接接触的钢筋砼应按设计要求增厚保护层。

采用原位增加保护层厚度的方法,即钢筋位置按正常情况不变,通过模板外扩使得与土壤直接接触一侧的钢筋保护层增加至45(梁)或35(墙板)。

10、检查验收:

绑扎钢筋前将混凝土基顶浮灰、砂浆清理干净,墙、暗柱钢筋上部用钢管固定,以防位移,混凝土浇筑前办理隐验工作,浇筑后及时调整柱主筋的位置。

(二)基础模板施工方案

1、基础梁模板方法:

定型组合钢模,钢管排架支撑体系。

墙、柱采用定型组合钢模,钢管脚手架支撑体系。

φ14的对拉螺栓加固。

2、支设模板方法:

支设模板时要检测垂直度,模上口拉直线控制,基础梁模板均用φ14的对拉螺栓加固;对拉螺栓水平间距按700mm设置一道,竖向间距为750mm设置一道,用两根水平钢管外加竖向双管作围檩,形成空间加固体系。

基础、挡墙防水砼施工时,结构中的钢筋不得接触模板,穿墙预埋管、对拉螺栓应设60×60×2止水环。

3、支模要求:

支模前应双面拉线,且要在支模前事先弹好各墙基轴线、模板支设线及基础外尺寸线等。

并及时引测标高于基坑内以便支模时随时检查控制。

所使用模板不得翘曲变形,应符合要求。

4、地基梁、挡土墙施工缝:

基础四周地基梁、挡土墙混凝土一次浇筑完毕,并在施工缝处严格按照GB50208-2002地下防水工程施工。

5、基础的留洞:

施工时认真控制好各基础的留洞,施工前认真熟悉好图纸及各专业的需要,及时做好施工技术交底和各专业的协调工作,各基础上的洞口会同甲方及各专业认真检查无误后,才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三)地基混凝土施工方案:

1、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要求:

扩底墩基础、独立柱基础、基础梁、防水底板及挡土墙采用C30混凝土,防水底板、挡土墙内掺加ULB型混凝土膨胀剂,混凝土抗渗等级为S8。

2、浇筑混凝土机械要求:

现场配备1台汽车泵浇筑基础混凝土浇筑,泵送砼前,先把储料斗内清水从管道泵出,达到湿润和清洁管道的目的。

然后向料斗内加入与砼配比相同的水泥砂浆(或1:

2水泥砂浆),润滑管道后即可开始泵送砼。

3、浇筑基础混凝土组织要求:

充分做好施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劳动力、机械设备应按计划配备,混凝土采用分层连续浇筑施工工艺。

4、浇筑混凝土隔挡要求:

商品混凝土坍落度、流动性较大,浇筑混凝土时混凝土时每隔15~20m设钢板网分格网一道,使用Φ14横竖@200钢筋骨架双层小孔钢板网隔挡。

5、降低水化热要求:

为防止混凝土产生裂缝,混凝土采用矿渣水泥搅拌,内掺粉煤灰,以降低混凝土的水化热和提高密实性,同时混凝土坍落度不宜过大以达到设计抗渗等级要求。

6、混凝土浇筑、振捣方法:

(1)混凝土浇筑前应浇水湿润模板,清除模板内的垃圾等杂物。

(2)底板从一端向另一端浇筑,插入式振捣器振实,平板式振捣器将表面振实,人工整平,抹光。

(3)墙板混凝土浇筑时从一端向另一端分层循环浇筑,分层浇筑、振捣,砼下料应分散布置,不准出现冷缝,墙板混凝土应连续浇筑,在施工缝处浇筑30~50厚与混凝土同配合比的去石子水泥交接砂浆。

(4)浇筑高度在1.5m以上时,使用溜管下料,以防混凝土离析。

混凝土自由落差凡超过2m者,均设铁皮串筒或溜槽。

(5)混凝土采用插入式振动器振捣,依次振捣密实,防止漏振、欠振,每层振捣时需插入下层500,以保证两层混凝土紧密结合,保证混凝土的密实度。

(6)在施工时合理进行安排,尽量不设施工缝,如设施工缝,施工缝处可留成“凸”或“凹”形槽。

7、加强混凝土的养护:

混凝土浇筑达到终凝后应及时浇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小于14d,每日适当浇水以保持混凝土湿润。

8、施工缝处理方法:

(1)为了使接缝严密,浇筑前应对原混凝土施工缝表面凿毛处理,清除浮粒。

(2)浇筑混凝土前,用清水冲洗混凝土表面,并保持湿润,铺一层30~50厚水泥交接砂浆,紧跟浇筑混凝土。

(3)混凝土运输供应保持连续均衡,间隔不应超过1.5h,夏季或运距较远可适当掺入缓凝剂,运输后如出现离析,浇筑前进行二次拌合。

(4)墙体水平施工缝留在高出底板表面不少于200的墙体上,墙体如有孔洞,施工缝距孔洞边缘不宜少于300,水平施工缝形式采用"凹"行缝(墙厚大于300)或加金属止水片(墙厚小于300)。

9、浇筑混凝土措施:

(1)改进浇筑砼工艺,采用“一个坡度,薄层浇筑,循序推进,一次到家”的浇筑工艺,加快砼的浇筑速度,缩短时间,避免出现“冷缝”,提高地下室结构的整体性能。

(2)控制细骨料含泥量,以减少砼收缩。

(3)砼采用搅拌砼输送车运输,应使不产生离析现象及塌落度损失,现场要时时观察,控制好塌落度。

(4)浇筑时应注意防止分层离析。

(5)地下室结构工程施工完毕,应尽量缩短暴露时间,及时回填,以防降升温梯度超过30℃时,导致裂缝出现。

(6)选用低水化热的水泥,最优的配合比以及在泵道上覆盖麻袋布、湿布之类等降温措施。

(7)砼内外温差严格控制在25℃以下。

对筏板混凝土水化热进行测温控制。

9、砼养护应安排专人定岗工作,质检员监督。

五、主体工程施工方案

(一)、钢筋工程施工方案

1、钢筋材料要求:

钢筋材料进场应有合格证,按规范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钢筋堆放场地布置在现场北面,用混凝土浇成宽200mm,高300mm的长条墩,钢筋分规格放在长条墩上,用钢牌标明钢筋规格、产地、检验状态,并设专人管理。

2、钢筋接头设计要求:

受力钢筋直径d≥20时均采用机械连接接头。

直径<20钢筋可采用焊接或搭接绑扎接头。

钢筋焊接的技术要求和操作方法验收标准等均须按“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规定执行。

3、钢筋接头施工要求:

钢筋直径≥20的钢筋接头采用滚压直螺纹机械连接,接头位置和搭接长度按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标准进行,同时在每个具体施工部位都须做技术交底。

4、钢筋滚压直螺纹接头检验要求:

钢筋滚压直螺纹连接均按验收规程进行抽样检验。

滚压直螺纹接头检验按验收批进行,同一批同规格的接头以500个为一个验收批,不足500个也作为一个验收批。

5、钢筋滚压直螺纹连接要求:

①钢筋滚压直螺纹加工工艺流程:

采用钢筋端头切平→压圆→滚丝→上保护套的加工工艺流程。

②钢筋端头矫直方法:

钢筋端头部分如有弯折,要予以矫直,断头不平整的部位用钢筋砂轮切割机切平,将切割平整的钢筋放入模具腔中,然后压合上下模,拉离上下模座再将钢筋端头相对模具腔转动90°,再次压合上下模座,钢筋端头即可压成圆柱形回转体,

③钢筋端头滚压直螺纹要求:

将已压圆端头尺寸合格的钢筋放在滚丝机上加工,滚出螺纹来,表面不得有裂纹、缺牙、错牙,螺纹接头用专用检验标准。

④钢筋滚压直螺纹主要参数见下表:

规格

项目

Φ18

Φ20

Φ22

Φ25

Φ28

Φ32

端头压圆外径

16.9

18.9

20.9

23.85

26.85

30.85

端头压圆长度

29

31

33

35

37

42

牙距

2

2

2

3

3

3

端头丝口外径

18.2

20.2

22.2

25.5

28.2

32.5

端头丝口内径

16.03

18.03

20.03

22.55

25.55

29.55

⑤螺纹套筒安装前检查要求:

螺纹套筒与连接钢筋的规格尺寸必须一致。

螺纹套筒与连接钢筋的螺纹必须完好无损,

⑥螺纹套筒安装连接要求:

两根钢筋的端头端面要旋紧,利用旋紧扭力弹力,消除螺纹咬口间隙,两边长度要均长,允许外露0.5~1牙。

⑦螺纹套筒材质质量要求:

应有质量检验单和质保书。

6、墙、暗柱钢筋绑扎:

①钢筋清里:

钢筋绑扎前将原混凝土表面浮灰、砂浆清理干净,支模板前做好墙、暗柱钢筋隐检工作,浇筑后及时调整墙、暗柱钢筋位置。

②墙、暗柱钢筋绑扎、搭接要求:

墙、暗柱竖向钢筋≥Φ20机械连接,墙水平钢筋每段长度不宜超过12m,端部应插入暗柱内绑扎。

墙竖向钢筋放在内侧,水平钢筋放在外侧,上下及两端二排钢筋交叉点应每点扎牢,中间部分按梅花形扎牢。

两层钢筋网之间按@600梅花形设置8拉筋。

③墙、暗柱钢筋固定:

施工中应使用钢筋或角钢卡固定墙、暗柱钢筋位置,保持间距一致,墙、暗柱上部钢筋用钢管作"井"字箍定位。

墙、暗柱钢筋要拉通线找正后用电焊机点焊固定。

④按设计暗柱箍筋位置尺寸划箍筋位置线,套好箍筋上下移动定位,由上往下绑扎,宜采用缠扣绑扎。

⑤箍筋与主筋要垂直,箍筋转角处与主筋交点均要绑扎,主筋与箍筋非转角部分的相交点成梅花交错绑扎。

⑥箍筋的弯钩叠合处应沿暗柱子竖筋交错布置,并绑扎牢固,箍筋端头弯成135°,平直部分长度不小于10d(d为箍筋直径)。

⑦暗柱上下两端的箍筋加密区长度及加密区内箍筋间距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

拉筋应钩住箍筋。

⑧墙、暗柱模板上的砌体拉筋,可采用预埋铁件或φ8封闭箍筋(不减柱保护层的箍筋),按设计要求沿柱高每500间距设一个,箍筋上绕胶带,便于拆模后寻找。

⑨钢筋保护层:

采用与混凝土同标号的预制混凝土块支垫(50×50×d,d-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保证钢筋保护层满足设计要求。

7、梁钢筋绑扎:

①、在梁侧模板上画出箍筋间距,摆放箍筋。

②、先穿主梁的下部纵向受力钢筋及弯起钢筋,将箍筋按已画好的间距逐个分开;穿次梁的下部纵向受力钢筋及弯起钢筋,并套好箍筋;放主次梁的架立筋;隔一定间距将架立筋与箍筋绑扎牢固;调整箍筋间距使间距符合设计要求,绑架立筋,再绑主筋,主次梁同时配合进行。

③、绑梁上部纵向筋的箍筋,宜用套扣法绑扎。

箍筋在叠合处的弯钩,在梁中应交错绑扎,箍筋弯钩为135°,平直部分长度为10d。

梁端第一个箍筋应设置在距离柱节点边缘50处。

梁端与柱交接处箍筋应加密,其间距与加密区长度均要符合设计要求。

④、在主、次梁受力筋下均应垫垫块,保证保护层的厚度。

⑤、柱、梁箍筋在核心加密区的绑扎,做到按设计要求和大样图集的构造要求加密箍筋。

梁的二排筋和负弯距筋在不等跨支座处安装时,必须按设计节点或图集标准规定的位置进行绑扎,密切注意钢筋端点的位置。

8、板钢筋绑扎:

①、清理模板上表面的杂物,用墨线在模板上弹好主筋,分布筋间距。

②、按弹好的间距,先摆放受力主筋、后放分布筋。

预埋件、电线管、

预留孔等及时配合安装。

③、绑扎板筋时采用顺扣,除外围两根筋的相交点应全部绑扎外,其余各点可交错绑扎(双向板相交点须全部绑扎)。

如板为双层钢筋,两层筋之间须加钢筋马凳,以确保上部钢筋的位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