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省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628754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6.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全省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在全省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在全省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在全省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在全省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在全省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docx

《在全省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全省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在全省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docx

在全省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省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省政府召开的这次全省科技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总结XX年全省科技工作,部署XX年各项任务。

首先,我代表省政府向所有受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

向全省广大科技工作者表示诚挚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

  刚才张炜同志做了一个全面、深刻的工作报告,我都同意。

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近年来,我省科技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近年来,我省科技工作进入了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科教大省向科教强省转变的新阶段,亮点频闪、捷报频传。

  

(一)以“13115”科技创新工程为标志,科技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著。

  “13115”科技创新工程是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国家创新发展战略的重大举措,是实现科教强、建设西部强省的重要途径。

自XX年启动实施以来,各项工作进展良好。

  一是全社会自主创新意识明显增强。

省委、省政府先后制定下发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省级相关部门结合实际,提出了具体办法和实施方案;各市、县、区积极响应,谋划区域科技发展规划,大幅增加科技投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投身经济建设、转化科研成果的积极性显著提高;更多的企业把依靠科技创新作为核心发展战略;社会资本更加关注科技产业,全面建设创新型陕西的热潮加快形成。

  二是继续保持陕西位居全国前列的科技发展水平。

在李振声院士、张立同院士、舒德干教授分别荣获全国科技大奖的基础上,XX年我省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励37项(其中主持15项),占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学技术进步奖授奖总数的11%。

XX年我省专利申请量首次突破10000件。

  三是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步伐加快。

“13115”科技创新工程已在10个技术领域,组织实施科技专项、工程技术中心、重大科技产业化项目和科技园区4大类、325个项目,省政府资助5.4亿元,调动全社会资金上百亿元,部分项目已进入产业化阶段,形成了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

民营科技企业成为科技产业发展的生力军,注册企业12500家,实现技工贸总收入1400多亿元。

XX年,全省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46亿元,较上年增长47.5%。

按照新的认定标准,XX年全省有387家企业成为第一批高新技术企业。

  

(二)以科技园区为载体,催生新的经济增长极。

  西安、宝鸡、杨凌等5个国家和省级高新区初步形成了以自主创新为鲜明特色的内生型发展机制,成为全省自主创新要素的密集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核心区和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

预计XX年5个科技园区实现营业收入3208亿元,同比增长32.1%;总产值2341.1亿元,同比增长26.9%;实现外贸出口37.4亿美元,同比增长36.5%。

  一是创新创业要素加快聚集。

XX年,5个高新区从事研发工作人员占全省研发人员的30%以上;科技经费占全省40%以上;3个国家级高新区申请专利4700多件,占全省40%以上。

以西安高新区为龙头的关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建成创业服务中心、大学科技园等企业孵化器30多家,各级各类生产力促进中心81家。

  二是科技企业数量较快增长。

海天天线、陕鼓集团、秦川机床、西部材料、西重所等一大批企业发展成为科技龙头企业。

科技园区企业的技术性收入占企业总收入的比重位于全国前列。

XX年以来,美国应用材料公司、中兴通讯、华为分别在高新区建设高水平的研发中心,科技园区已经成为集聚国内外研发资源的重要区域。

  三是主导产业集群加快发展。

西安高新区的软件、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产业集群优势明显;宝鸡高新区以钛产业及钛合金为基础的新材料产业集群被列为国家50个重点打造的产业集群之一。

XX年,5个高新区实现产品营业收入、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上缴税金、出口创汇额分别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46.2%、31.9%、24.9%、33.3%和69.2%,五大指标年均递增30%以上。

  四是辐射带动作用显现。

5个科技园区通过技术、人才、项目、制度的溢出,已经成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孵化器”。

曲江、浐灞、大明宫、航空航天、陕北能源化工等园区发展顺利。

  (三)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提高科技资源集成度。

  一是不断推动应用开发类科研院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17家转制院所设立子公司53家,其中注册资本上亿元的有4家。

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控股的西部材料股份公司在深交所成功上市,开创了我省乃至西北地区首家转制院所上市融资的先例。

  二是创新服务能力不断增强。

截至XX年底,我省大型科学仪器协作共用核心网的网员单位57家,共享仪器设备285台(套),总价值4.6亿元。

科技图书文献资源共享平台稳步发展,原文提供量连续4年位居全国第一。

以企业孵化器、生产力促进中心为代表的创业服务机构向专业化、网络化发展。

5家工业技术研究院、省科技资源中心相继成立,推动科技资源的有效集成和科技成果的高效转化。

  三是加强科技计划管理。

XX年,我们调整科技计划管理体系,更加突出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更加突出重点和集成整合;更加突出重大项目与平台建设相结合、产业化项目与基地园区建设相结合、市县项目与能力建设相结合。

  四是上下联动,形成科技发展新格局。

科技部与我省签订“部省会商”工作协议,为实现国家科技整体发展战略与我省科技发展有效对接、调动全国科技资源为我省服务开辟了新渠道。

  (四)市县科技工作的显示度明显提高。

  XX年,省本级下达的陕南突破发展专项、陕北扶贫专项、科技富民强县、科技特派员基层创业等计划项目经费8223万元;争取国家科技富民强县专项支持1529万元,同比增长35.7%;省级星火技术密集区新建5个,总数增至34个;建成31个农业科技专家大院,开通为农服务热线“12396”,建立10个市级呼叫中心和47个示范县。

在全省10个市、35个县开展“科技特派员”试点工作,全年派出科技特派员1631人。

  总结回顾近年来的科技工作,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

成果丰硕,经验宝贵。

主要体会有五个方面:

  一是坚持服务于经济建设主战场。

科技发展必须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把解决发展中的重大瓶颈问题作为优先任务,着力提升科技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

  二是坚持以重大科技工程为指引。

以重大科技工程凝练一个时期科技事业发展的主题,把省委、省政府的战略意志与全社会的广泛参与紧密结合起来,以局部的突破和跃升,带动相关学科、技术和产业的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可以有效放大科技的社会功能。

  三是坚持把科技园区作为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的重要载体。

科技园区是科技事业改革开放的试验区,是科技资源的密集区,也是科技支撑引领经济发展的重要阵地,必须一如既往地支持其加快发展。

  四是坚持以改革为动力。

要更多地利用政策的、经济的、市场的手段,优化资源配置,培养创新人才,培育创新文化,激发全社会创造活力。

  五是坚持上下联动,形成合力。

要积极争取科技部在项目、经费等方面的支持,加强省级部门之间的协调,加强与市县的联动,充分调动科研院所、高等学校、企业等各类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奏响科技事业发展的“大合唱”。

  

  二、当前科技工作面临的形势

  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我们要准确把握科技工作面临的外部形势与内部趋势,不断提升挑战意识、机遇意识和发展意识。

  去年下半年开始的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是立体的、全方位的,涉及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方方面面。

从政治方面讲,引发了世界各国新的政治布局;从经济方面讲,带来全球经济深度下跌,同时亦宣告了上世纪80年代末由“华盛顿共识”所确立的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的基本破产;从社会方面讲,经济衰退、就业困难,容易引发新的社会动荡;从文化方面讲,“超前消费”这一广受追捧的美国人消费理念受到直接冲击。

  党中央、国务院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积极应对金融危机。

今年以来,政策效应逐步显现,经济形势出现了一些积极的因素,但从整体上看,经济下行的压力较大,我们要做长期应对的准备。

从我省的情况看,今年以来,在国家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惠民生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推动下,省委、省政府狠抓落实,各市、各部门积极行动,经济运行总体比较平稳,并有一些积极的变化和苗头。

一是投资拉动的政策效应明显,固定资产投资增势强劲;二是工业经济运行显现出一些积极的苗头;三是夏粮总产有望与去年持平;四是信贷投放力度明显加大;五是财政收入保持增长;六是消费明显升温,市场稳中趋旺;七是价格指数逐月回落,物价运行较为平稳。

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是投资力度仍然不够,工业经济低速运行,能源产品销售和效益下降,“三农”问题依然突出,财政增收压力加大,生产资料价格涨幅较高,就业形势严峻。

  我在这里给大家讲全国和我省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就是要启发大家,科技工作要善于在大势中找准位置,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重视审视自我,振奋精神,明确目标,锲而不舍,再立新功。

当前科技工作正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大力发展科技工作是化解金融危机的有效手段。

  首先,化解金融危机,对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出了更加迫切的需求。

胡锦涛总书记最近指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地需要坚实的科学基础和有力的科技支撑,更加迫切地需要广大科技工作者不懈地进行创造性实践。

温家宝总理多次指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要标本兼治,体现近期和长远结合,归根结底要靠科学技术。

历史表明,每一次大的危机常常伴随着一场新的科技革命,知识和科技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是克服经济困难的根本力量。

一方面,国际金融危机引发出对重大技术突破和产业变革的需求。

另一方面,从科学技术发展看,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纳米技术、新能源技术不断取得重大突破。

可以预见,在这些新兴领域将孕育和诞生一批新兴产业,成为全球经济增长新的引擎。

  其次,化解金融危机,对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

当前是我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调整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阶段。

国际金融危机对加快转变我国“三高一低”发展方式形成了倒逼机制。

在全球市场残酷竞争的压力下,在国家和省上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感召下,企业、科研院所、高校、中介机构等创新主体基于生存、着眼发展,将高新技术与节能降耗作为自觉的、共同的价值取向,创新活力得以激发、释放,必将推进科技成果有效转化,推动产业结构不断升级,促进发展方式快速向创新驱动型转变,实现高水平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化解金融危机,对发展和壮大战略性高新技术产业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

刚刚闭幕的全国科技工作会议提出,科技工作不仅要围绕扩大内需和产业振兴,加大重大科技项目的攻关力度,加速推广和应用高新技术和产品,为扩内需、保增长作出直接贡献;而且要适应既立足当前、又着眼于长远的战略需求和下一轮的国际竞争需要,发展和壮大战略性高新技术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第四,化解金融危机,对我省加快实现由科教大省向科教强省转变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

赵乐际书记、袁纯清省长多次强调,科教优势是陕西的最大优势,科教资源是陕西的最大资源。

去年底召开的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和今年初召开的省十一届人大二次会议都明确提出,要扭住第一要务、保增长,集中精力抓好项目建设,发展循环经济,壮大装备制造业和航空航天产业,促进光伏产业和LED照明产业,振兴9个重点产业,确保XX年实现13%的经济增长目标。

要实施这些战略部署、实现这些战略目标,必须以科学技术为支撑,以科教大省向科教强省转变作保障。

  同志们,我们要清醒地意识到,又一个科技发展的春天正向我们走来。

机遇偏爱有准备之人。

我们要敏锐地洞察和把握这场危机带给我们的发展机遇,深刻认识科技创新在应对危机中至关重要的作用,深刻认识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发展的巨大空间和潜力,自觉增强科技界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中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诚然,我省的科技工作还面临着许多挑战,主要表现在:

一是科技资源隶属结构不合理。

我省科技资源丰富,但明显存在中省分割、院所和企业分割、国防科技与民用科技分割的“三分割”现象。

中央在陕科研机构数量虽然仅占三分之一,但其科技经费筹集额、科技经费支出额、承担的课题量均占三分之二以上。

这种资源布局影响了创新资源的整合,阻碍了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变的路径,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的难题尚未破解。

二是我省科技发展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还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是我省科技发展正面临全国兄弟省份“前甩后追”的激烈竞争格局。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认为,在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我省的科技工作既面临严峻挑战,亦拥有难得的历史机遇,总体而言,机遇大于挑战。

我们必须坚定信心,沉着应对,化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充分发挥科技的支撑引领作用,大力推进创新型陕西建设,努力建设科教强省。

  

  三、认真处理好科技发展五个方面的关系

  基于以上对当前科技工作面临形势的正确把握,我们在具体工作中,要认真处理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关系。

  

(一)处理好原始创新与集成创新的关系,更加注重集成创新。

  原始创新是指前所未有的重大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原理性主导技术等创新成果。

原始创新是提升竞争力的源头和主导力量。

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细胞学说、生物进化论、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20世纪相对论、原子结构和基本粒子的发现、电子计算机的发明等,都属于重大的原始创新,从根本上影响着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

集成创新是把已有的单项技术有机整合、融会贯通,构成一种新产品或经营管理方式,创造出新的经济增长点。

系统论中有一道著名的问题:

1+1等于几?

答案是,在一个适合的系统中,整体会大于部分之和,也就是1+1>2。

在经济生活中、在科技研发中,让1+1迸发出大于2的能量,这就是集成创新的力量。

  就我省来讲,高校及院所的国家级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要想取得一批在国际上产生重大影响的原始性创新成果,继续保持我省在国内及国际上科学界的地位,推动我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加强集成创新工作。

一是加强核心技术、关键技术的技术集成,培育更多的企业技术中心、科技孵化器,特别要重视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以显著提升企业和产业的竞争力。

二是加强产学研用合作,使更多的科技成果在陕落地。

以企业技术需求为导向,通过政府与骨干企业联合招标等多种方式,双向互动,联合攻关;进一步动员和组织高校和研发机构的科技人员与企业合作,加快技术研发及创新成果转化和规模化应用。

三是充分发挥5个工业技术研究院集成创新的功能,在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上取得新突破。

四是大力提倡和鼓励开门办学与开放式科研。

高校及院所的科技资源,既要内部相互开放,还要向企业开放,向社会开放。

  

(二)处理好项目与平台、基地建设的关系,更加注重平台、基地建设。

  科技项目是组织研究与开发的基本方式,而科技平台、创新基地则是增强科技自身发展实力、实现科技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是“铁打的营盘”。

实践证明,建好平台、基地不仅有利于开发产业共性、关键或前瞻性技术,保障科技成果的扩散和产业化,而且有利于优化配置科技资源,达到政府引导支持科学研究的目标。

  一是坚持统筹兼顾。

一方面要通过实施重大科技项目,破解重大关键、共性技术瓶颈制约,强化成果就地转化和省内技术转移,提升科技对经济的支撑力;另一方面要有战略规划,把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建设开放共享的研究开发、成果转化的创新服务平台。

  二是做好顶层设计,科学稳步推进。

充分运用信息网络对科技基础条件资源进行优化重组,构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提高政府公共服务效能。

  三是要在长效运行机制上下功夫。

科技管理部门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从科技资源的整合效果、提高产学研用结合、服务功能的相对独立性和开放性、利益协调机制等多方面综合考虑,最大限度地发挥科技资源的效能。

  (三)处理好全面推进与突出重点的关系,扭住重点不放松。

  科技工作涉及到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在一个时期,要集中力量,突出重点,选准科技与经济社会紧密结合的切入点,以点带面,整体提升各领域的科技进步与创新水平。

  在工业领域,要以重大科技项目为依托,攻克一批技术难题,培植一批高新技术产品和知名品牌,培育一批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国内知名企业。

要运用先进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要大力发展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先进环保等新兴产业,进一步凸显高新技术产业在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的引领作用。

  在农业领域,要始终把粮食生产放在现代农业建设的首位。

支持农业基础性、前沿性科学研究,力争在良种选育、旱作农业、疫病防控、农产品加工等重点领域取得突破;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推广科技特派员、农业科技专家大院、星火科技“110”、农村科技合作组织等新型农村科技服务模式,建立健全多元化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加强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培育乡土人才,壮大农村科技致富带头人队伍。

  在社会发展领域,要以服务民生八大工程为出发点,加强医药卫生行业的自主创新。

加快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药物产品的开发和产业化,组织好重大疾病、高发病率疾病和传染病的治疗及防治技术研究等;加强城市垃圾处理、环境保护、渭河流域综合治理等方面关键技术与设备的开发和应用;大力推动中药现代化;积极开展循环经济技术体系研发与示范。

  (四)处理好制度创新与管理规范之间的关系,更加重视制度创新。

  管理规范要求建立并不断完善各类规章制度,协调各类创新主体的发展,调动全社会科技创新的积极性。

  一要进一步调整完善科技计划管理制度。

按照着眼自主创新、着眼建设科技强省和集中力量、突出重点的原则,不断完善科技计划管理制度。

XX年,省级科技计划体系已作适当调整,这一计划体系还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二要健全有利于创新的制度安排。

要不断完善与创新直接相关的技术标准、风险管理制度、知识产权制度、奖励制度、税收制度、金融制度、分配制度以及评价体系、科技咨询和服务体系等。

  三要努力营造公平、自由、宽松、和谐的创新文化氛围。

要在科技系统进一步倡导爱国奉献、诚实守信、崇尚竞争、追求卓越、勇于变革、宽容失败和团队协作的精神。

  (五)处理好政府投入与社会融资的关系,积极拉动社会投入。

  政府科技投入是科技资源、科技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一个区域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

政府投入的目的,一是实现政府意志,二是发挥“四两拨千斤”作用,促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投入主体,带动形成多元化的科技投入体系。

  从政府投入方面讲。

省级财政要在建立稳定增长的财政科技投入保障机制的基础上,继续争取科技部等国家部委的项目支持和经费支持。

市、县、区要把科技经费作为财政预算保障的重点,确保财政科技投入依法稳定增长,稳步提高科技投入在财政支出中的比例。

力争到XX年全省财政科技拨款占财政支出的比例达到或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在增加科技投入的同时,科技部门要加强管理,不断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

  从社会融资方面讲。

首先,要确保企业增加科技投入。

科技部门可以采取与企业联合开展课题招标、鼓励企业牵头承担重大科技项目、组建工程技术中心等方式,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经济部门要加大对企业创新的考核。

其次,要大力发展风险投资业。

充分发挥已有的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的作用,继续争取西安(杨凌)股份代办系统试点,努力使西安、杨凌、宝鸡3个国家级高新区成为最具人气、最具吸引力的风险投资聚集区、科技金融示范区。

第三,要通过定期举办银企对接会等方式,落实国家促进自主创新的金融支持政策。

第四,要学会利用资本市场融资,特别要抓住国家开设创业板的有利时机,组织、培育、推荐符合条件的科技型企业上市融资。

  四、突出重点,切实做好今年的科技工作

  XX年,我们要着重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以贯彻落实《科学技术进步法》为契机,切实加强对科技工作的领导。

  新修订的《科学技术进步法》针对当前制约科技进步的制度性问题,进行了一系列体制、机制创新。

各市、县、区和各部门要把贯彻落实《科学技术进步法》作为今年的一项重要工作抓紧抓好。

要积极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帮助企业建立起知识产权管理制度,进一步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管理和服务的能力。

各级各部门要建立健全科技工作目标责任制,切实加强部门协调。

省级综合部门、经济部门、财税部门、金融机构要主动合作,研讨建立重大科技问题共同推进机制,形成发展合力。

要抓紧落实部省会商议定的各项任务,积极争取更多的国家创新资源在陕西布点。

  要继续高度重视和加强推进市县科技工作。

市县科技是我省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紧紧围绕地方党委、政府工作的中心任务,找准结合点,加强与省内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联合,破解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技术难题,为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省科技厅等部门要在总结与宝鸡市建立科技会商工作制度的基础上,扩大试点范围,延伸和加强对市县科技工作的指导。

  

(二)不断提升“13115”科技创新工程的实施水平。

  各级政府和科技管理部门要自觉将“13115”科技创新工程作为工作主线。

省科技厅要加强对“13115”科技创新工程项目跟踪检查,强化绩效考核,研究奖优劣汰机制,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要坚持以重大科技创新工程为引导,更加突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科技园区建设,突出产学研用结合和科技产业化发展;紧密围绕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和优势学科建设,择优选择和支持重大专项。

  (三)加快陕西省科技资源中心建设。

  去年11月,省政府决定建设“陕西省科技资源中心”,这是我们XX年调研成果的有效转化,也是省政府加强科技工作的重大举措。

一定要精心谋划,加快建设进度,力争建成一流精品工程,真正形成有效集成科技资源的信息网络和服务体系。

要积极探索先进的运行管理模式,促进政府资助形成的大型仪器设施、科学数据等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提高科技资源集成水平。

继续加大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力度,完善和拓展陕西省科技文献共享平台、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平台的服务能力。

加快推进科学数据共享平台、自然科技资源共享平台、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的建设运行试点工作。

加强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建设,积极实施技术转移科技行动,发展技术市场,促进科技成果就地转化,进一步提高技术合同成交额。

研究建立在陕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绩效考核和择优扶持政策,发展专业化技术服务。

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原则,加快发展以企业孵化器、生产力促进中心为代表的各类科技中介、创业投资、创新服务机构,引导其专业化、规模化、规范化发展,建立健全社会化、网络化的创新服务体系。

  (四)不断强化科技园区的增长极效应。

  XX年7月,省政府下发了支持西安高新区建设世界一流科技园区的若干意见。

XX年1月,经国务院领导同志同意,国家科技部制订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杨凌示范区发展的意见(征求意见稿),目前此稿已征求了20个国家部委以及我省的意见。

我们要以贯彻落实这两个文件精神为契机,按照“营造环境,集聚资源,提升能力,培育产业,辐射带动”的工作思路,进一步提升科技园区自主创新能力,努力打造创新型陕西增长极。

要加强分类指导,实施互补式错位发展战略,优化各园区重点产业和特色产业布局。

西安高新区要在创建世界一流科技园区工作中迈出新步伐;杨凌示范区要在研究一流成果上下功夫、在加快产业发展上求突破、在示范推广上见成效;鼓励支持宝鸡高新区二次创业;加快推进渭南高新区、咸阳高新区发展;研究和推动陕北能源化工产业可持续发展试验园区建设;支持陕南发展循环经济产业园区。

各类工业园区、生态园区、高技术产业化基地、大学科技园、星火技术密集区要着眼于提升创新服务平台和能力建设,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优化环境,提升核心竞争力。

  (五)着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要坚持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把培养人才、吸引人才和用好人才作为科技工作的根本任务。

依托科研项目,加强科技领军人才培养。

省上设立“三秦学者”奖,对作出突出贡献的创新型人才给予重奖。

按照省政府统一部署,省科技厅正在研究设立陕西省科技“启明星”计划,资助海内外中青年高端人才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