茬次安排及栽培技术方案Microsoft Word 文档.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628017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0.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茬次安排及栽培技术方案Microsoft Word 文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茬次安排及栽培技术方案Microsoft Word 文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茬次安排及栽培技术方案Microsoft Word 文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茬次安排及栽培技术方案Microsoft Word 文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茬次安排及栽培技术方案Microsoft Word 文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茬次安排及栽培技术方案Microsoft Word 文档.docx

《茬次安排及栽培技术方案Microsoft Word 文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茬次安排及栽培技术方案Microsoft Word 文档.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茬次安排及栽培技术方案Microsoft Word 文档.docx

茬次安排及栽培技术方案MicrosoftWord文档

一、茬次安排及栽培技术方案

1、茬次安排及种植模式

1.1冬春茬温室辣椒间套豆角甘兰种植模式

辣椒在9月上旬育苗,10月中旬定植,1月上中旬上市,6月末至7月上旬生产结束;豆角10月中旬在辣椒株定植后直播,5月末拉秧罢园;甘兰9月下旬育苗,辣椒定植后在大行间定植甘兰,辣椒采收上市初期,甘兰收获结束。

利用辣椒封垄采收前的这段时间收获一茬甘兰,既增加了收入,还不影响辣椒的正常生长和管理。

三种蔬菜棚效益在6万元。

1.2日光温室一大茬茄子种植模式

茄子采用嫁接栽培,7月上旬育苗,9月中旬定植,12月中下旬上市,6月末至7月上旬生产结束;100延长米产量1.5万公斤左右,每个棚的效益在5~6元。

2、栽培技术

2.1辣椒栽培技术要点

2.1.1品种选择

选择耐低温、抗病、早熟、高产、耐贮运、商品性好品种,如日本长金、亮剑、川美、友合2号、龙鼎1号等品种。

2.1.2种子处理

种子已包衣的不用作种子处理,干籽直接播种即可,未包衣的种子必须进行种子处理,方法是:

用55℃温水不断搅拌浸种15分钟,取出后冷却后放入10%磷酸三钠溶液或0.1%高锰酸钾溶液中浸种30分钟,取出用清水冲洗后放入30℃温水中浸泡6~8小时,在浸泡过程中,将种子反复搓洗几遍,去掉种子表面上的粘液和辣味,浸泡完后用清水洗净用纱布包好,在25~30℃条件下进行催芽,待70%种子露白后即可播种。

2.1.3播种育苗

 用穴盘无土育苗可在9月上旬育苗(用穴盘无土育苗的苗龄在35天左右,可根据上市时间合理确定育苗时间)。

出苗前苗床温度白天保持25~30℃,夜间15~20℃,一周即可出苗,待有70%出苗时要及时去掉地膜。

2.1.4 幼苗管理

 苗出齐后降温,白天22~24℃,夜间12~14℃,一周后转入正常管理,白天24~28℃,夜间15~18℃。

同时还要注意防治猝倒病和立枯病,当植株达到6~8片叶即可定植。

2.1.5 适时定植 

结合整地,施入优质腐熟的农家肥15~20方/亩以上撒入地表,起垄做畦。

采用大垄高台双行覆膜栽培,按每畦宽120厘米做一高台,台高20厘米,底宽60厘米,上宽45厘米,在台中间开沟(也做为膜下暗灌沟),施入磷酸二铵50公斤/亩,硫酸钾25公斤/亩,生物有机肥25公斤/亩,然后覆上地膜。

定植前先在台上按行距45厘米,株距33厘米打孔,每穴定植一株,2500株/亩,100延长米棚定植3000株。

2.1.6定植后管理

①温度管理定植后到缓苗前,白天温室28~35℃,夜间18~23℃,高温促缓苗。

缓苗后,白天25~28℃同,前半夜18~23℃,后半夜15~18℃为宜,早晨最低温度不低于12℃,如果棚内温度高于30℃以上或低于15℃,辣椒的落花、落果、落叶(三落病)率和畸形果率明显增加。

辣椒的生育后期,处于温室较高的夏季,此时要及时增加温室的放风量,待外界气温高于15℃以上时,要昼夜放风进行降温。

②水肥管理定植后膜下暗灌浇缓苗水,待水渗后及时封埯,直到门椒坐住后开始膨大前不浇水,这期间以控上促下为目的,增强根系发育。

当门椒开始膨大时进行施肥浇水,促其膨大。

以后每10天左右浇一次水并随同冲施肥,每次冲施15~20公斤/亩,以促其开花结果,提高产量。

③植株调整门椒和对椒适当早采摘,要及时打掉门椒以下的侧枝,以上每层果采摘后要及时把下面的老叶和病叶打掉。

同时,要适当把伸向垄内的较弱侧枝疏掉,以保证植株的正常通风透光,增强光合作用。

2.1.7病虫害防治

按照无公害、标准化技术的要求,辣椒整个生长期要注意防治疫病、根腐病、病毒病、炭疽病、灰霉病等病害,蚜虫、白粉虱等虫害。

2.2 豆角栽培技术要点

2.2.1 品种选择

选择丰产、抗病、商品性好的品种,如大连白、碧丰九号、君乐851等品种。

2.2.2 育苗 

用纸筒或营养钵育苗。

在播种前将配好的营养土装进纸筒或营养钵(不要装满,上留2厘米左右),摆放整齐后打足底水后播种,每个纸筒或营养钵播2~3粒,覆土1~1.2厘米,待出苗长出真叶后视长势留一健壮苗,也可以将辣椒定植完后直播豆角。

2.2.3 田间管理 

水肥管理随同辣椒。

注意防治锈病、炭疽病、茎基腐病等病害,白粉虱、斑潜蝇等虫害。

在采收时要注意不要损害或扯断豆角蔓。

3.2 甘兰栽培技术要点

3.3.1 品种选择 

选择生长期较短、抗逆性强的品种,如中甘11、8398等。

3.3.2育苗 

辣椒定植前育苗。

在播种前要进行种子处理,方法是:

将种子放在25℃左右的水中浸泡4小时,捞出后洗净,稍干后用湿毛巾包好放在20~25℃条件下催芽,每天要用清水冲洗一次,当种子萌芽时即可播种。

播种时要把苗床浇足底水,渗后均匀播种,覆土0.6~0.8厘米,覆盖地膜保湿增温,以利快出苗,出好苗。

待幼苗长到3叶1心时把苗分到营养钵内。

3.3.3苗期温度管理 

播种至出齐苗,白天20~25℃,夜间15~16℃;分苗之前,白天18~23℃,夜间13~15℃;分苗后,白天20~25℃,夜间14~16℃;缓苗后,白天18~22℃,夜间11~14℃。

3.3.4 定植

在高畦间的畦沟作业道内单行定植,移栽前在定植行内开沟施入足量的优质农家肥,株距按35厘米定植。

3.3.5田间管理

 温度管理随同辣椒,到甘兰团棵时追施速效氮肥30公斤/亩左右,用塑料软管小水浇灌2~3次即可,到辣椒开始采摘时甘兰一次性收获(约定植45天左右),不影响辣椒的生长和正常田间管理。

4.2茄子栽培技术要点 

4.2.1品种选择

选用优质、抗病、高产的品种,如紫圆茄。

嫁接用砧木选用根系发达,抗逆性强的野生茄托鲁巴姆。

4.2.2种子处理

温汤浸种:

用55℃温水不断搅拌浸种10~15分钟,然后再将种子捞出放入55~56℃的温水中浸泡,并要向一个方向搅拌,且随时补给热水保持在55~56℃之间,经10~15分钟后,当水温降到25~30,停止搅拌,继续浸泡10~12小时,用清水搓去种子上的粘液,以利于种子吸水和呼吸。

药物浸种先把种子用凉水浸泡3~4小时,捞出后,用50%多菌灵500倍液浸种1小时,也可把种子浸水10分钟左右,再用10%磷酸三钠,2%高锰酸钾等药液浸种20分钟,然后清水淘洗干净,再浸种催芽。

4.2.3催芽

将处理好的种子用湿布包好,放在28~30℃的地方催芽,每隔4~6小时翻动一次,每天温水清洗一次,排净粘液,以利种皮进行气体交换。

4~6天后有60%的种子萌芽露白芽,即可播种。

托鲁巴姆和超托鲁巴姆较接穗提前25~35天浸种催芽。

砧木托鲁巴姆休眠性较强,要用100~200毫升/升赤霉素溶液浸泡24小时,然后在常温条件下浸种24~36小时,种仁硬心时直播于砧木苗床,覆土1厘米,然后覆地模。

4.2.4嫁接前苗期管理

①温度

出苗期间以20~25℃土温为好,苗出齐后白天温度20~22℃,夜间温度保持13~18℃,以防止幼苗徒长。

第一片真叶展开到分苗前白天温度25~28℃,夜间温度15~20℃,第2片真叶展开后温度又恢复到子叶期的标准,即白天温度保持22~26℃,夜间温度保持13~18℃,维持18~20℃地温。

分苗后,缓苗期间温度应提高到2~3℃,促进新根发生。

缓苗后,苗床温度可比前期低些,而且主要是调节气温,白天22~25℃,夜间10~15℃,夜温随秧苗长大逐渐降低。

②水肥管理

接穗种播后5~7天即可出苗,当有50%子叶出土时上午揭除床面地膜,边出苗边绿化。

出齐苗后到子叶展平,如缺水,要用喷雾器喷小水,切忌浇大水,严防徒长。

在第一片真叶展开时,要随水冲施一次磷酸二氢钾,每1平方米育苗畦冲施0.5公斤。

嫁接前7~8天停止浇水,使秧苗木质化,有利于嫁接成活。

当太阳光太强时注意遮荫。

砧木的管理基本和接穗相同,但托鲁巴姆3~4片叶时生长缓慢,要精心管理,水肥比接穗略高。

当砧木两叶一心时开始分苗,移植到10x10厘米的营养钵内。

分苗前苗床浇透水,防止伤根。

移植后要向钵内轻浇一次水,待水渗后,再带药给水一次,以浇透为准。

在浇缓苗水时,要冲施一次磷酸二氢钾,每6平方米育苗畦冲施0.5公斤,4片真叶时再冲施一次。

4.2.5嫁接方法

目前茄子嫁接主要以劈接为主。

嫁接适宜时期主要取决于茎粗度,当砧木粗3~5毫米(5~6片真叶)为嫁接的适宜时期。

当砧木苗长到5~6片真叶时,将其保留1~2片真叶,用刀片横切木茎,去掉上部,再由茎中间劈开,向下纵切1~1.5厘米,然后将接穗苗拔下,保留上部2~3片真叶,有刀片切掉下部,把上部切口处削成楔形,楔形大小应与砧木切口相当,随即将接穗插入砧木当中,对齐后用夹子固定。

4.2.6嫁接后苗期管理

茄子嫁接后,在高温、高湿、中等程度光照条件下愈合速度快,成活率高。

所以嫁接后3~4日内适当用遮阳网遮光,白天气温28~30℃,晚上20~22℃,地温15℃以上,湿度在95%以上,此后,逐步减掉遮阴物,逐渐早晚见光,中午遮光。

7~8天后嫁接口愈合,转入正常管理。

4.2.6定植

①整地施肥

定植前亩施优质腐熟有机肥5000~10000公斤,磷酸二铵20~25公斤,硫酸钾20~30公斤,50%多菌灵4~5公斤。

深翻耙平后,每1.4~1.5米做1个畦,按畦底宽80~90厘米,上宽60~70厘米,起20厘米的高垄,在高畦中间开出一条深15厘米,宽10厘米的浇水沟,秋后实施暗灌,然后再高畦上覆膜。

②密度

选择晴天上午进行茄苗定植。

定植时,定植沟或穴内先浇水,采取水接苗,水渗下后再覆土,营养钵低于地面1厘米左右,定植过浅过深不利缓苗。

适宜的栽植密度,应根据品种生长期灵活掌握。

亩栽苗2000~2500株。

4.2.7定植后的管理

①温度管理

定植后为尽快缓苗,要尽快提高棚室内的温度促进发根。

防止幼苗打蔫。

为此,缓苗期要密封温室不通风,要求白天温度在30~35℃,夜间16~20℃,棚内地温在正常情况下不低于15℃,如果温度过高,可在白天中午进行短时间通风。

心叶开始生长表明已经缓苗,从定植到缓苗大致需一周时间,缓苗后即进行中耕蹲苗,一般缓苗期中耕2~3次,缓苗后到门茄开花,上午温度28~30℃,中午控制在32℃以内,27~28时开始通风,夜间温度15~20℃。

门茄采收后即转入盛果期,白天温度25~30℃,夜间温度15~20℃,不低于10~13℃。

②肥水管理

当门茄核桃(2~3厘米)大小时,植株吸收达到高峰,结合浇水,追施冲施肥15~20公斤。

浇水后在不影响温度的情况下适当放风,尽可能降低棚内湿度。

以后水水带肥。

③整枝摘叶

嫁接茄子生长势强,生长期长,可采用双干整枝,生长中期植株下部叶片老化,应分批及时摘除。

在摘叶的同时,还要进行摘劣果,把畸形果和无商品价值的劣果摘除,以免浪费养分。

④促花保果

光照弱、土壤干燥、营养不足、密度过大会引起落花、温度过高(35℃以上),过低(17℃以下)也会引起落花。

生产上,除加强水肥管理,整枝摘叶外,可采用激素保花,沈农番茄丰产剂2号,在开花时用小型喷雾器喷花或蘸花。

⑤适时采收

当茄子达到商品成熟时,适时采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