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思考.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625639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7.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思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思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思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思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思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思考.docx

《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思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思考.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思考.docx

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思考

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思考

【摘要】随着农村经济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的迫切要求,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不健全和体制改革滞后,成了农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严重羁绊。

目前,农村金融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在农村金融得到发展的同时,现有农村金融服务并未真正、彻底满足农村的金融需求。

本文通过分析当前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发展现状,针对我国农村金融服务发展的趋势和出现的问题,提出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措施,对我国农村金融服务方面的大力发展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农村金融服务;金融机构;农村经济

 

TheThinkingofPerfectingtheCountryFinanceServiceSystem

Abstract:

Alongwiththeupgradeoftheruraleconomicsindustryandpressingforthestructuraladjustment,thedistempereddevelopmentofcountryfinanceservicesystemandsystemreformlagbecomegrievousfetters,whichcumberthecomprehensive,harmoniousandsustainabledevelopmentoftheruraleconomics.Atpresent,theruralfinancialhasgotacertainextent,butinthedevelopmentofruralfinancialatthesametime,theexistingruralfinancialservicescan’tsatisfytheruralfinancialneedsreallyorfully.ThroughanalysisofthedevelopmentofthecurrentChina'scountryfinanceservicesystem,aimingatthedevelopmentaltrendofcountryfinanceservicesystemandthearisenproblem,Iputforwardthemeasurestoconsummatethecountryfinanceservicesystem,todevelopthecountryfinanceservicesystemoffersomevaluablereference.

Keywords:

CountryfinanceserviceFinanceinstitutionRuraleconomic

目录

摘要………………………………………………………………………………………I

Abstract………………………………………………………………………………………II

引言………………………………………………………………………………………1

一、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现状与完善的必要性…………………………………………1

(一)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现状…………………………………………………………1

(二)完善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必要性…………………………………………………3

二、国外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经验借鉴………………………………………………………4

(一)国外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介绍……………………………………………………………4

(二)国外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经验借鉴………………………………………………………4

三、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发展中存在的问题………………………………………………5

(一)银行业金融机构撤并,支农服务体系不健全…………………………………………5

(二)农村信用社包袱沉重,力不从心………………………………………………………5

(三)金融服务手段单一,难以满足三农需求………………………………………………6

(四)农业保险发展滞后………………………………………………………………………6

(五)农村资金外流严重………………………………………………………………………7

(六)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有待改善……………………………………………………………7

四、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对策建议………………………………………………………7

(一)发展多种类型的农村金融机构,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8

(二)加大金融供给力度,拓宽农村融资渠道………………………………………………8

(三)建立农村利率定价机制,降低农民贷款成本…………………………………………8

(四)构建新农村建设的农村经济保障机制,创新农业保险品种…………………………8

(五)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9

(六)加强农村金融政策与其他政策配合,利用政策扶持推进农村金融改革……………9

参考文献………………………………………………………………………………………10

致谢………………………………………………………………………………………11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金融在巩固农业基础地位、支持和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逐渐推进,农村经济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农村发展对资金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资金需求越来越大,农村金融作为资源配置、农村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由于其服务体系不健全和体制改革滞后,却成了农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严重羁绊。

因此,加快改革和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也就显得十分急需和迫切。

一、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现状与完善的必要性

(一)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现状

在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一般是指在县及县以下地区提供的包括存款、贷款、汇兑、保险、期货、证券等在内的各种金融服务。

经过多年的改革与发展,我国已初步形成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体系,金融服务已覆盖了大部分农村地区。

尤其是近几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村金融改革,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改善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

当前农村金融改革已经取得初步成就,农村存贷款持续增加、金融产品创新出现良好势头、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能力增强,较好地促进了我国农村地区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1.多层次的农村金融机构初步形成

农村金融服务机构或网点主要分为银行类金融机构、非银行类金融机构和其他形式。

银行类金融机构主要包括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及其分支机构,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等大型商业银行在县域内的分支网点,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在县域内的分支网点,以及邮政储蓄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组织等。

非银行类金融机构主要包括在农村地区提供服务的政策性保险公司、商业性保险公司、证券公司、期货公司等。

其他形式主要包括小额贷款公司、小额信贷组织、典当行等。

截止2008年末,全国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法人机构数为5275家,从业人员数为687789人。

其中农村信用社法人机构数为4965家,从业人员583767人;农村商业银行法人机构数为22家,从业人员38526人;农村合作银行法人机构数为163家,从业人员63770人;村镇银行法人机构数为91家,从业人员1629人;贷款公司法人机构数为6家,从业人员45人;农村资金互助社法人机构数为10家,从业人员52人。

2.存、贷款等主要金融业务持续增长

表一全国农村金融机构存款比例表

年份

全国农村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万亿元)

占全国金融机构各项存款的比重

2004

5.75

14.8%

2005

6.76

17.4%

2006

8.00

20.5%

2007

9.11

23.4%

2008

10.12

26.2%

数据来源: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中国农村金融服务报告》;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2008年报

由表一可得,2008年末,全国农村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为10.12万亿元,占全国金融机构各项存款的比重为26.2%,比2004、2005、2006和2007年末分别增加4.37万亿、3.36万亿、2.12万亿和1.01万亿元。

分地区看,西南、中部地区县域存款增长较快,2008年西南和中部地区农村金融机构各项存款同比分别增长16.8%和15.6%。

2009年末,全国农合机构涉农贷款余额30918亿元,占各项贷款余额65.8%,比上年增加6386亿元,增幅26%。

其中农户贷款16416亿元,农村企业及各类组织贷款11661亿元,分别比上年增加3081亿元和1406亿元。

(具体分布情况见表二)

表二农合机构涉农贷款的分布情况(2009年末)

名称

余额(亿元)

比重(%)

根据不同用途划分

农林牧渔业贷款

7606

24.6

其他涉农贷款

23312

75.4

按照承贷主体划分

农户贷款

16416

53.1

农村企业及各类组织贷款

11661

37.7

其他贷款

2841

9.2

数据来源:

21世纪网《21世纪经济报道》

3.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能力逐步增强

2008年末,全国三大农村金融机构(即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税后利润总额为395.9亿元,比2007年增长105.2亿元,增加了36.2%。

(见表三)

表三三大农村金融机构税后利润表(2008年末)

2007年(亿元)

2008年(亿元)

农村商业银行

42.8

73.2

农村合作银行

54.5

103.6

农村信用社

193.4

219.1

数据来源: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2008年报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调查,由表四可看出,2008年末,全国农村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比2005、2006和2007年分别下降了9.0、6.2和3.2个百分点。

其中,农业银行县域分支机构不良贷款率比2005、2006和2007年分别下降了3.7、2.6和0.4个百分点;农业发展银行县域分支机构不良贷款率分别下降了27.9、25.9和17.9个百分点;县域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分别下降了12.1、3.4和1.4个百分点。

表四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全国县域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

22.4

19.6

16.6

13.4

其中:

农业银行县域分支机构不良贷款率

34.0

32.9

30.7

30.3

农业发展银行县域分支机构不良贷款率

55.7

53.7

45.7

27.8

县域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

24.8

16.1

14.1

12.7

数据来源: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中国农村金融服务报告》

(二)完善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必要性

近年来,中共中央连续出台了四个关于“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有力提高了农民收入的增加,增长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并开创了农村改革建设的新局面。

但是,尽管国家提出了很多有利农业发展的政策信息,农村经济发展现状仍然不够乐观。

农产品销售不顺畅,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镇差距持续加大。

农村经济发展上存在着多方面的制约:

劳动力制约、科技力量制约、还有至关重要的资金投入制约。

现代农业需要各方面的高投入,光靠农民自身的积累是难以迅速完成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的调整的,所以就需要大量的信贷资金来加强分散资金的集中和资本的积累。

1996年以来,我国农村金融经过改革,基本上形成了具有政策性功能、商业性功能和合作性功能的金融服务体系,分别设立了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三类金融机构,少数经济发达地方还包括地区性商业银行延伸的机构和网点等。

这种金融服务体系的设立和改革初步改变了我国农村金融机构长期以来功能混淆不清、利益冲突、机构单一的局面,发展方向还是很合理的。

但是现有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虽然功能合理,种类齐全,但却缺少了层次性,引发矛盾冲突多,内耗大,功能和作用出现萎缩,这些都有可能阻碍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

然而,党和政府新农村建设方针的提出,已经大大激发“三农”领域经济发展的活力,各地农户及农村中小企业对农村金融的需求与日俱增,这对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建设是一次全新的挑战。

据有关方面预测,到2020年,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新增资金15万亿元至20万亿元。

因此,构建科学合理而又富有效率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以解决现阶段农村金融中存在的大量矛盾与问题乃是当务之急。

二、国外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经验借鉴

(一)国外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介绍

1.德国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德国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主要是政策性和合作性的金融机构。

德国政府设立了政策性的农村金融机构,如农村地产抵押银行、地租银行、农业中央银行、土地信用银行、土地抵押信用协会等,它们不以盈利为目的,承担政府辅助发展农业的责任。

德国的信用合作体系呈金字塔式,自下而上共分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基层合作银行,直接从事信用合作服务;第二层次是地区性合作银行,它可以向基层合作银行提供资金支持和结算服务以及短期的融资服务,可以开展证券投资业务和国际银行业务;第三层次是德意志中央合作银行,它是全国金融组织的中央协调机关,提供调剂资金融通、为地区合作银行提供全国性的支付和结算服务、开发新的银行产品、证券、保险、租赁、国际业务、为基层行和地区行无力解决的业务提供担保支持等金融服务。

另外,合作银行体系还设立了贷款担保基金,由合作银行按风险资产的一定比例存入,对风险进行补偿。

2.韩国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韩国农村的主要金融机构是农业协同组合中央会。

农协中央会和基层农协金融机构占农村金融机构总数的比重不大,但却拥有大部分的资金,是农村金融业的主体。

农业协同组合中央会的资金通过农协的信贷部门向农民社员提供。

这些资金主要是为了满足他们的农业生产所需,利率一般比其他商业性贷款利率低,同时农协还为农业及与农业相关的工程项目融通资金。

此外,政府的农业生产结构调整计划、农产品收购计划和农业技术推广等要靠农协来实施。

政府则在组织和资金上给予支持,并提供利率和税收的优惠。

3.印度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印度农村的金融服务体系主要由合作性质的信贷机构、政策性金融机构、商业银行、农业保险机构等组成。

印度的合作性质的信贷机构分为两类:

一类是提供短、中期贷款的合作机构,主要是信贷合作社,是向农民提供廉价信贷的来源;另一类是提供长期信贷的合作机构,主要是土地开发银行,主要是为农民购买价值较高的农业设备、改良土壤、偿还国债和为赎回抵押土地提供信贷。

政策性金融机构主要是地区农业银行及国家农业和农村开发银行。

国家农业和农村开发银行是印度当前最高一级的农业金融机构。

商业银行部分支农业务由财政直接补贴或间接补贴。

除此之外,印度还推出了一系列金融计划,如银行一自助团体联系计划、微额信贷计划、农民收入保险计划等,农村金融机构是这一计划的实施者。

(二)国外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经验借鉴

1.构成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金融机构的多样性。

农村经济发展需要各种各样的金融服务,金融机构往往擅长提供某一类的金融服务,因此这些服务往往由不同的金融机构支持。

如在印度农村,金融机构可以说多种多样。

起初,国有商业银行、合作银行、地区农村银行等作为主体发挥作用。

随着经济的发展,微型金融机构、私人银行、一些非政府组织等也加入了向农村提供资金支持的行列。

2.提供金融服务的多样性。

根据不同需求主体的多层次需求,以上各国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提供了各种各样的金融服务。

如德国的地区性合作银行,向基层合作银行提供资金支持和结算服务与短期的融资服务,并且能够从外部借入资金,开展证券投资业务和国际银行业务;韩国政府的低息政策性贷款大部分由农协转贷给农民,农民以土地和家庭财产为担保。

同时,农协为农业及相关项目提供资金融通,并且承担了政策性任务,如农产品收购、农业技术推广等,政府在税收和利率上给农协优惠。

3.有健全的法律体系做保障。

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运行需要健全的法律体系做保障。

以上各国在金融机构创立初期就制定了相关法律,并且在发展过程中不断修订和完善,甚至还把农村金融的运作融合到其他的相关法律体系中,在支持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农村金融服务仍然是我国金融体系中的薄弱环节,在发展我国金融服务的过程中还存在不少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银行业金融机构撤并,支农服务体系不健全

目前,随着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不断深入,逐步收缩乡镇营业网点,本来“重农”的农业银行将竞争视角从农村转向到城市,农村网点大量撤并,人员锐减,在支持农村经济发展上的投入相对较少。

加之部分乡镇机构撤并,服务于某些地区的部分农村信用社从自身利益出发也从这些地区退出,金融网点出现了空白,从而出现了“零金融机构乡镇”,广大农村和农户持续发展的金融需求很难满足,导致这部分农村地区金融服务严重缺位。

网点少,使当地农民办理金融业务很不方便,农民存款难、办贷难的问题比较突出,极大影响了金融对“三农”的支持力度。

(二)农村信用社包袱沉重,力不从心

农村信用社不能完全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

农村信用社是官办色彩较浓的集体金融组织,1996年从农业银行脱钩以来,期望恢复成为一级法人合作性质和“三性”原则,但经过几年努力,并无实际性的进展,表现在产权关系没有理顺,历年积累的亏损找不到承担主体,群众基础薄弱,为社会服务的范围狭窄,资金流向非农部门较多。

农户贷款难问题突出,以及“三会”制度形同虚设等方面。

因此.资本规模偏小,筹资难度大,不能适应农业结构调整和发展现代农业所需资金的要求;管理滞后,不适应建立现代金融企业制度的要求;传统的服务手段、功能、品种、设施不适应发展农村市场经济的要求;员工素质不高,不适应未来农村金融市场发展的要求。

由于农村信用社多年积累的历史问题较多,又受到资金规模、硬件设施、业务品种、结算条件等方面的限制,普遍存在资产质量不高、经济效益欠佳和人员素质欠缺等问题,肩负的职责与自身的能力不相匹配,致使农村信用社在支持“三农”经济发展过程中力不从心。

(三)金融服务手段单一,难以满足三农需求

以农村信用社为例,目前,农村信用社经营的贷款业务主要包括短期农户贷款、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普遍存在期限短、金额小的特点,难以满足新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

调查表明,当前农村有五个方面资金需求得不到满足:

一是大额农户贷款。

对于农业大户来说,其资金需求少则数万元、多则数十万元,而信用社往往因受贷款额度限制,难以满足他们生产经营的资金需要。

二是涉农业企业贷款。

处于创业阶段的一些涉农企业由于缺乏足额的抵押财产,其信用等级难以达到银行的贷款支持要求,银行机构对此类贷款的发放十分谨慎,使一些农业企业贷款满足率偏低。

三是小城镇建设资金。

小城镇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一方面由于政府部门配套的建设资金不足,另一方面银行机构只是试探性地涉足,信贷投入力度较弱,使小城镇建设信贷资金需求难以满足。

四是基础设施建设资金。

目前,农业生产所依赖的水库、塘坝、渠道等基础设施不完善,已影响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而依靠目前的农村经济组织,这些项目贷款很难落实造成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匮乏。

五是助学贷款助学贷款作为一种贷款方式在农村很受欢迎,但由于目前我国个人信用体系尚不完善,银行机构开展这项业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业务发展缓慢,农村助学贷款的供求矛盾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四)农业保险发展滞后

农业是高风险的产业,我国又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但当前我国农村保险业发展滞后,无法满足农村经济对风险控制的需求。

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农业保险有效供给不足。

由于农业保险的“高风险、高成本、高赔付”特征,加上不可预测因素多,预期收益低,与保险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目标相左,各保险公司不愿涉足农业领域,积极性低。

二是农业保险的有效需求不足。

农民普遍对农业保险认识不够,保险意识淡薄,参保积极性不高,而且由于保费高,农民虽有一定保险需求却也无力购买。

三是政府的扶持力度不够。

最需要农业保险保障的农业大县,往往是财力“捉襟见肘”的贫困县,在缺乏上级财政资助的情况下,完全依靠自身财力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的可能性和可行性都不大。

(五)农村资金外流严重

农村资金大量外流的渠道主要是邮政储蓄和商业性金融机构。

首先,由于政策和体制的原因,邮政储蓄“只存不贷”,一直是农村资金的抽水机,吸收的农村资金绝大部分流出农村,使农业经济和农民本身的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从很大程度上失去了应有的资金“反哺”支持。

其次,随着商业性金融机构在县及县以下基层机构的撤并和职能调整,使其在农村地区基本上退化为“存款银行”,其吸储的资金少部分用于支持当地经济发展,大部分资金上存,转移到城市或发达地区或非农部门,导致农村资金大量缺失。

(六)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有待改善

一是农村信用环境不佳,信用意识淡薄,少部分农户把扶贫贷款、小额农贷视同政府救济,躲债、逃债、赖债现象时有发生。

二是农村法制建设滞后,规范和保护农村金融的法律法规很不完善,给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带来危机。

三是农村征信体系建设缓慢,贷款信息不对称,而诚信环境的缺失所导致的道德风险由于不可预见性和对后续贷款行为的有力影响,将对农村金融生态环境造成不利的冲击。

四是农村行政力量的介入较为普遍,金融市场的市场化程度较低,不能为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提供市场的准确引导,交易环境较差。

四、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对策建议

针对目前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新农村改革建设的不利影响,应从统筹城乡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角度考虑,对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进行重构。

依照农村金融需求的特点,建立起与多种农村融资需求相匹配、相关优惠政策之间积极扶持、各类金融机构并存、有层次的分工合理、功能齐全、辐射全面、互补互助的和谐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以更好地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发展多种类型的农村金融机构,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一是抓住国家对农村地区金融机构准入政策的放宽机会,积极鼓励各类村镇银行,其资本是为当地农户提供金融服务的。

二是根据农村经济的现状和发展前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引导各家金融机构开发覆盖面更广的多层次的网点机构。

三是要使民间金融机构充分发挥积极作用,促进其的健康发展,必须采取措施,切实的改善民间金融发展的制度环境和市场环境,规范民间金融机构的工作。

四是积极发展小型金融担保公司,并鼓励农村小额信贷组织的设立,适度的发展农村互助性金融组织和担保组织,逐步完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

(二)加大金融供给力度,拓宽农村融资渠道

经济决定金融,有什么样的经济就有什么样的金融,因此必须通过适度超前的金融供给培育农民的金融意识,从而创造金融需求。

一是继续发挥农村信用社是农村资金供应主渠道的作用,各方面地满足农户的资金需求。

二是拓展各类农村金融机构的业务范围,增加对农业的开发和新农村建设的资金投入,以及对农产品生产加工经营的支持。

三是以市场化为原则,构建以服务农村经济发展为主体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比如:

农业银行要围绕农村经济发展开展金融业务,在支持基础农业生产、农业产业化经营、乡镇企业优化重组、小城镇建设、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等方面发挥其主体作用。

四是加快邮政储蓄银行的改革步伐,将其从农村吸收的资金,尽快的用于支持新农村建设。

(三)建立农村利率定价机制,降低农民贷款成本

一是尽快制定符合农村信贷资金供求特点的利率管理政策,对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等支农贷款要实行优惠利率,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