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李洱《石榴树上结樱桃》中的农民形象.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623254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5.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论李洱《石榴树上结樱桃》中的农民形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试论李洱《石榴树上结樱桃》中的农民形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试论李洱《石榴树上结樱桃》中的农民形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试论李洱《石榴树上结樱桃》中的农民形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试论李洱《石榴树上结樱桃》中的农民形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试论李洱《石榴树上结樱桃》中的农民形象.docx

《试论李洱《石榴树上结樱桃》中的农民形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论李洱《石榴树上结樱桃》中的农民形象.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试论李洱《石榴树上结樱桃》中的农民形象.docx

试论李洱《石榴树上结樱桃》中的农民形象

试论李洱《石榴树上结樱桃》中的农民形象

摘要:

李洱《石榴树上结樱桃》中的农民形象反映出了当代农民具有的时代性。

本文从对孔繁花、孟庆书、孟小红等典型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农民形象的分析,反映出了作品中的农民不再是以往人们对农民的评价标准,本文充分描述了商品经济社会对农民形象的改变。

他们的本质随着社会的转变也在不断的变化,社会的不断发展,她们看世界的方法在不断转变。

同时,中国村官管理制度的不完善造就了他们人品的腐化,权力的绝对化使他们不择手段的去夺取权力。

关注时事使新型农民更了解这个世界,但是也使他们的性格特征发生了质的改变。

关键词:

新时期农民;时代性;城乡交流

 

TrytotalkabouttheLiErpomegranate,""thepeasants'imagesofcherry

Abstract:

Eachcommunityhasitsownuniquecharacteristicsregardlessofitspopulation,strongorweek,bigorsmall.Themorethingscreatedbyacommunity,themorewealthcreatedbytheworld.ThethingshappenedintheCucongmountaincommunityandtheCucongpeoplelivedinthesehutsinMooncommunityhadtheirownrichdevelophistory,customsandfaith,aswellastheCucongmenwitharudepersonalitytrampedmountainsandclimbedtreesalltheyearround.Inrecentyears,theproductionandlifeofCucongpeoplehavebeenshowinginthe“Mooncommunity”.

Keywords:

Thenewtimefarmer;times,cityandcountrysideinterflow

目录

引言1一、作品中的典型人物及性格特征2二、作品中农民形象具有的的时代性6

(一)作品中一些农民具有的特殊性6

(二)作品中农民都比较关注时政7三、在作品中农民形象转变的原因7

(一)在作品中城乡交流促使农民形象的转变7

(二)在作品中贫富差距的拉大促使农民思想的转变8(三)在作品中农民角色的转变导致了农民思想的转变9注释及参考文献

 

李洱的小说《石榴树上结樱桃》是李洱离开了他一向擅长的知识分子题材和历史叙事转向了现实题材和乡土叙事的一篇成功农村题材的小说。

小说讲述了他对中国当代农村、农民的本质特征的新解。

小说中的村庄名为官庄村,隐含了在这个村庄中即将有一场激烈的权力之争。

本篇小说以村长换届选举和抓计划生育为中心,叙述了在村长换届选举和抓计划生育的过程中,官庄村的人为获得自己的利益是如何以高超的手段去为自己牟取利益的。

同时,作品也描述了在城乡交流不断发展的今天,农村文化,农民本质,农民角色不断转变所呈现出的农村现状。

一、作品中的典型人物及性格特征

李洱《石榴树上结樱桃》主要围绕孔繁花选举失败和孟小红选举成功的事件,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的将当代农民的典型性格特征刻画出来。

孔繁花,官庄村村委主任,是个不折不扣的女权主义倡导者,她是一个很勤劳,善良且很有能力也懂得识大体的领导。

“种上麦子,那地就像刚剃过头,孔繁花的腰很酸,有什么办法呢,虽说她是一村之长但家里的农活还是非她莫属。

”表现出了她所具有的不怨天不怨地的那种吃苦耐劳的精神。

对换届村长的选举,她几乎是持一探囊取物的感觉,因为她可是村里的一号女强人她脚踏实地,做事有头有脑,带领着全村人不仅让官庄村通了柏油路,而且把村西河也治理好了,还让纸厂给村里人带来了很大的利益。

所以,她认为她是最有资格连任官庄村村长的。

她与今天的乡村干部相比,她不仅具有当今乡村干部具有的那种把权力视为人生最重要的东西,同时,她还具有自高自大的特点,她与过去的乡村干部相比她的热情大方只是她谋求自己权力的手段,是怀有目的的。

她太过于自信,她从农民角色上升为村长的角色,在很多方面都比别人受到的锻炼多得多,也比别人聪明得多。

同时,她也比别人骄傲的多,因为她喜欢别人夸奖她,更喜欢别人的阿谀奉承,别人一拍她马屁,她就会很高兴,甚至放松警惕。

按常理说,她连任村长是没有问题的,但她却因此失去了连任的机会,这也是孟小红谋取了她村长的重要原因。

就连别村的村委主任瘦狗也警告过孔繁花“樱桃已经长成了,但她仍然执著的认为孟庆书与孔祥生才是她竞争对手而没有把阿谀奉承的孟小红考虑在内。

这就是她性格中致命的弱点。

也是她成为“石榴树”的象征“空有满树的繁花却结不了正果,寄生在她身上的,已经成熟的,是隐喻着孟小红的樱桃”。

她男人在外面打工,又身为一村之长,造就了她女权主义极强和非常执著的性格。

从得知雪娥怀孕逃走后,寻找雪娥几乎全是由她一个人说了算,怎样找、找哪里、怎么去、怎么做她都给自己安排的妥妥贴贴的,别人的意见她几乎听不进去,因为她认为她的决定就是最好的决定,这也造成了全天下人都知道雪娥的藏身之处而唯有她不知的结果。

其实,她只要静下心来,多和大家商量商量,或者独自在村里走走,到人家户问问,她应该能够找到破绽的,在孟小红这颗“樱桃”还没成熟之前找到雪娥的。

小说中有一段孔繁花独生女豆豆所唱的贯穿全文的颠倒话:

颠倒话话颠倒

石榴树上结樱桃

兔子枕着狗大腿

老鼠叼个花狸猫

很显然,石榴树上是不可能结樱桃的,兔子是不可能枕着狗大腿的,老鼠也不可能叼个大狸猫,这一切都为孔繁花村长的落选买下了伏笔。

这段词是豆豆奶奶教豆豆的,相当于家训。

孔繁花办事虽然细心,却没有将这段话放在心上,暗示了她性格的“细”中又存在着“粗心”。

孔繁花听说雪娥怀孕了,她连饭都吃不下,因为上面计划生育抓的很严厉,这威胁了她是否能继续担任村长,所以她慌慌张张的跟着孟庆书他们到外乡去找,然而她又病急乱投医的将这件事告诉给乡长,这也表现出她性格中缺少趁着稳定。

所以,孔繁花性格至少有六大特点:

(1)喜欢别人拍他马屁,别人一拍她马屁他就高兴,就晕头转向,甚至放松警惕;

(2)女权集权主义太重,几乎听不进大家的意见,很少和村民沟通;(3)性格中细中有粗大风大浪都过了,却翻在了阴沟里;(4)办事还不是很冷静,谨慎。

这造成了她失去村长的原因,也造成了自家老公疯掉的原因;(5)她太过于谋求自己的利益,在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的情况下,她把权力、金钱、地位当成赢得社会认可,赢得村民认可的筹码。

(6)在作品中孔繁花身为村长,她看世界是以一种领导的绝对权威性去看世界的,她知道世界是复杂的,但她不知道世界比她想象中的还复杂得多,最后以她丧失继续身为村长的结局而告终。

他们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生活技能、处事能力等更多是从家庭或者家族中获得的。

这类农民,他们基本上是因循守旧,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工作,任劳任怨,有时,还会为了自己的理想去努力,去奋斗,在生活中,有很多农民都是这种样子的,他们有自己的工作要做,有自己的理想要追求,不管路有多艰辛,他们都会坚持到底,因为生活给他们带来的,不仅有辛苦有眼泪,有快乐的心情,更有幸福的家庭。

由于今天村官管理制度还不够完善,村官选拔体系还不是很健全,导致了有一些村官把鸡毛当成令箭,甚至于有些村官在上任几个月就修了村里最大最好的房子。

我觉得,村官是政府最基层的管理体系,他是第一线接触农民群众,反映农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机构而社会的发展,更决定了村官角色的重要性。

身为村官,不能像孔繁花他们那样,无时无刻的想着如何续权,如何发展自身的家族。

身为村官,因该心系农民,心系国家,把造福一方的担子扛起来,把发展一方的重任担起来。

孟庆书,官庄村治保委员兼管计划生育,因为年轻时当过兵,所以性格刚烈又带又一份小心谨慎,是孔繁花防范对象之一,也是换届选举人选之一。

小说一开始就讲述了孟庆书跑到孔繁花家里把姚雪娥可能怀孕的消息告诉了她但却没有告诉孔繁花他知道姚雪娥的藏身之处。

这显然是想让孔繁花相信他,然后他又不把事情全部说出,由此可见,孟庆书是一个有心计的人。

他见风使舵,表里不一,表面上为孔繁花出谋划策、恭恭敬敬的对孔繁花,背地里,他也是为自己的前途在做准备,也是孔繁花身边危险人物之一,他是孟小红安排在孔繁花身边的一颗重要的棋子,是孟小红能够顺利成为村长的重要保障,在孟小红、孔繁花他们三人之间,孔繁花是他们竞选的最大的敌人,所以他就联合孟小红把孔繁花从村长的职位上赶下来,自以为可以利用孟小红,以为在孟小红和他之间,村长一职必是他的囊中之物,但他万万没有想到孟小红竟能抢了他的“村长”,赶走了狼却迎来了虎。

他身为村里的中层干部,也受过很多先进思想的熏陶,但他目光短浅,看不清形势的发展,还不够老练,小看了比他年龄小的孟小红,踏踏实实的给人家当了一次刽子手。

最后还随着孟小红、李浩高高兴兴的去给孔繁花送匾。

由此可见,他骨子里有的那种见风使舵、趋炎附势的小人性格,一生中只能做别人的奴才,但没有一个终生的主人,只要谁是他的顶头上司,他就去巴结谁、依附谁,但如果一有翻身的机会,即使那个机会很小,他也会表面上帮领导出谋划策背地里去做有利于自己选举的工作,甚至在领导背后捅上一刀。

同时他身上也体现了他非常势利的特征。

在孔繁花还是一村之长时,接受孔繁花训斥他能忍而不言。

但到了孔繁花大权落旁时,他对孔繁花的态度又来了一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把孔繁花当做是小女子,带有歧视性的眼光看待他以前的顶头上司,认为人家是个小女子,而又对他的新顶头上司唯唯诺诺。

这类农民是在新社会的熏陶下本质开始转型了的农民。

在社会中,这类人逐渐增多,他们从本质上知道乡里乡亲,知道勤劳善良,也知道为别人着想,但在面对自己利益的时候,他们选择了被利益牵着走不管别人的感受,也不在乎乡里乡亲。

今天,在中国商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很大成功时,他带来的负面影响,也将中国一些农民本质逐渐改变,孟庆书他们这类人被利益牵着走,明哲保身、有钱、有地位就是他们的成功,也是当今商品经济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

在生活中,这种农民也是有很多的,比如外出打工的农民工他们的地位很低,生活很艰难,造成了一部分农民工只注重自己的利益,置集体、国家的利益而不顾。

他们虽然知道集体利益,知道团结合作,比别的农民更有见识,但他们没有时间去考虑。

李浩,官庄村有名的才子,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但却不得志,在官庄村放起了羊,他是和孔繁花一起选过村长,最后落选后还打断了好几只羊的腿。

在这一次换届选举上他是使孔繁花落选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孟小红成为村长的奠基石。

在作品中,李浩是一个城府极深的角色,孔繁花夫妇去拜访他时,从他的言语中可以看出来。

他说美国人的莱温斯基比得上把吴王夫差拉下马的西施到女权主义,再到姚雪娥的藏身之处,他都是在给孔繁花放烟雾弹,表面上看似在给孔繁花出主意,实际上他什么也没说,从他的才识中完全可以得出李浩是非凡的人。

按理说,他是能帮到孔繁花的,但可能是由于上次选举的缘故,从言语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并不想帮孔繁花。

他看似什么都和孔繁花说,其实什么都没说。

在作品中,他扮演的是一个双面的角色,在村长选举前,他提醒孔繁花“孟小红是只金凤凰,她就是你天生的接班人”。

但他又转开话题说“祥生掌舵,庆书划船,一个干支书,一个当村长”明显的是在给孔繁花放烟雾弹,以此来麻痹孔繁花对孟小红的防范,把主要目标放在孔祥生和孟庆书两个人的身上,这就使孔繁花寻找姚雪娥成为了一场骗局。

从他的种种行为我们可以看出,他是一位极有心机的人。

李铁锁,既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也是一位狡猾的农民,他性格很倔强,且认定死理。

作为姚雪娥的丈夫,也作为这个大阴谋的参与者,他否定了他知道他妻子怀孕的事实,也否定了他知道他妻子藏身之处的事实。

他和其媳妇雪娥有强烈的要儿不要女的封建思想,他有两个女儿没有儿子,因此他很想生个儿子,于是就同其妻商量好,制造了这场“孔繁花的悲剧,孟小红的喜剧”。

为了满足生儿子的心愿,他们把自己两个孩子“丢”在了孔繁花家,雪娥更是跑到了废弃很久的纸厂,过着日不见光的日子,他们是导致孔繁花不能连任村长的原因之一,也是贯穿着整篇小说情节发展并使情节走向高潮的主要人物。

他们为了自己的利益,不顾整个村的利益,不顾国家颁布的搞计划生育的法令,刚好对应了那句话“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他将雪娥藏于废纸厂中也不是他一人能办到的,是除了孔繁花之外大家都帮忙的,这种农民,是社会发展下性格特征改变了的农民,社会的不断发展,使这类农民的特点不断变化,他们随着社会风气走,社会风气向好的方向发展,他们就向好的方向发展,反之,他们就向坏的方向发展。

社会崇尚的金钱、地位、也成为了他们追求的对象。

但是,他们跟不上社会的发展,他们注定是会被社会淘汰的。

他们性格的来源于他们生活在最底层,都具有一种得过且过,一切向着利己方向生活,而他们也是别人利用,别人与别人竞争中的棋子。

孟小红,是官庄村团支书,是作品所要描述的主要人物,面对孔繁花,她很勤劳大方,是孔繁花最好的助手,她性格开放,处处为人着想,有才华,有能力,却甘愿“一辈子当孔繁花的丫鬟”,孔繁花当然对其百加呵护、培养。

但最后这位“丫鬟”却反仆为主。

她更会收买人心,她表现出对换届选举很不在乎的样子诱使大家对他放松警惕,表面上勤勤恳恳的帮孔繁花找怀孕的雪娥,但却在背地里给雪娥送饭,她比孔繁花聪明得多,她基本上了解每一位村民需要什么,她帮助雪娥生了第三胎,把雪娥第二个女儿送给没有孩子但很想要孩子的祥宁,不顾一切的跳进墓坑,只是为了给自己拉选票,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她给了孔繁花最好的教训。

她远远知道现在的村民并不是向孔繁花想的那样几块肥皂就能打发的,所以,她在换届选举中她比孔繁花更勤拉选票,也更会拉选票,她对孔繁花说他宁愿一辈子做孔繁花的“丫鬟”,使孔繁花对她麻痹,这个孔繁花最信任的下属也最放心的下属却抄了自己后路。

这类农民,是在新社会中彻底扭曲了的农民本质,他们在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在自己的地位不断改变和上升的发展中,他们会把自己的利益深深地隐藏起来,然后为了自己的利益不顾一切的去奋斗,他们会隐藏自己的观点,会欺骗别人,到关键时刻他们会亮出自己的“绝招”,使与她交手的人一败涂地而达到自己的目的。

生活中,这种农民还不多见,但它也随社会的发展不断的增多,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是他们处世的风格。

因为在她眼里,她认为给她权利才是对她最亲切的关爱,她不像孔繁花那样有很多政绩,也没有孟庆书等人的资格老但她却成为了官庄村的新任村长,她是怎样成功的呢?

因为她骨子里透露着一种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性格特征,她尊重她上级,甚至有一种阿谀奉承的感觉,她麻痹了孔繁花,使她成为孔繁花最信任的人,又去麻痹村民,让他们感觉到她才是最关心村民的人,从舍命跳入墓坑和直截了当告诉外乡人本地不能土埋,既表现出她笼络人心手段之高明,又表现出她破坏孔繁花形象的高明,她也是从农民中来的,但她却忘记了农民的本质,她买东西给雪娥两女儿,对繁花之女豆豆很好,都是看人办事的,在作者的描写中也表现出了她的没有人情味,如:

说掉进河里的男孩女孩是龙凤呈祥,说干脆把雪娥阉割了,在竞选演讲时,说自己的哥哥被纸厂的污水害死了来骗取村里人的支持,都表现出她为达目的的不择手段。

她性格的特殊性是由于他对权力的及其欲望而来,可以说,她是权力的奴隶。

在当今时代不断发展下,孟小红这类人的性格与时代发展中虚伪、疯狂、狠毒、利己害人的时代特征很相似,他们改变了农民古朴的评价时代的发展将他们彻底的毁灭,时代在进步,而他们在落后。

孟小红是本次选举中最大的获益者,同时是社会发展发展彻底扭曲了的农民形象,她虽然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但是却彻底失去了农民所拥有的本质,她被社会推着走,同时,她终将被社会所抛弃,因为成大事者,是不能太过于阴险狡诈的。

在作品中,还有一些不可忽视的次要人物也写得很成功,如村民姚雪娥、雪娥、孟庆茂、雪石、孔祥生、祥民等,他们各有各的性格,各有各的处事方法,也各有各的理想,但他们有共同的特点:

就是他们在别人底下做事的时候,都希望能给自己打捞一笔,他们不重视自己拥有的选举权力,只要能给自己带来利益,他们很快就会拿自己的一切权利去附庸别人。

二、作品中农民形象的时代性

小说中农民形象都有普遍性和特殊性,可以说是当代农民形象转变的普遍表现。

(一)作品中一些农民具有的特殊性

从文章开头的“官庄村”到孔繁花、孟庆书、孔祥生、孟庆茂、李皓再到孟小红,他们都表现出了很强的权力欲望,因为在他们眼里,有权力就等于有了一切,得到权力就是他们做任何事情的最终目标,同时当今中国权力体制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权力过于个体化导致社会对他们的评价最重要的就是是否有权力,有了权力他们就能得到社会的认可,他们认为,没有权利,他们就会被社会所抛弃。

孔繁花因没有相应政府号召将山坡上的坟墓铲平而失去了村委主任之职,她气的连饭都吃不下;孟庆书、孔祥生为了能得到村长之职想方设法挣脱孔繁花的打压;孟庆茂下台后,连村委会都不呆了,因为他认为男人不能成为女人的奴隶;李皓因上届错过选举打断了好几只羊腿;孟小红更是连命都不要的跳进墓坑里,而村民李铁锁等人对村里有权力的人是唯唯若若,言听计从。

作品围绕村长换届选举,找怀孕雪娥为中心,深刻的叙述了孔繁花、孟小红等人表面上关系很好,实地里却勾心斗角的现象,甚至连村民李铁锁、小偷令佩等人为了自己的利益也参与了这场政治斗争。

现代社会的发展造就了他们心机极强的特点。

当今时代,是一个弱肉强食的时代,在科技日益发达,经济飞速发展的情况下,衡量成功的标准是如何能够打败别人,如何能够赚取金钱,而这些,是造成他们心机极深的条件。

他们为了自己的利益,为了自己能够很好的生存。

他们生存在一个勾心斗角的社会里,时代的发展促使他们对别人用心机形成了一种习惯。

(二)关注时政

他们关心时政,从一方面来说社会的发展对它们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们的生活方式,观念,正在不断的改变;从另一方面来说,他们不甘于落后于别人,农民在电视上观看时事政治,在广播里收听时事政治,使他们的整体素质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它促进了农民自身的发展,使农民越来越城市化。

作品中谈到美国总统,谈到改革开放,谈到解放台湾,修高楼大厦,铺柏油路等等这些时事,都表明了作品中农民随时和外界联系,信息通达的情况,孔繁花学习英语三百首,张殿军从外界带来的新鲜信息都促进进了官庄村的发展,但也给官庄村带来了负面影响,如不好的思想,不正派的作风等等。

就如刘芳所写的“农民离村会对乡村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促进或阻碍作用”。

而张殿军不仅是对经济,甚至还对乡村风气产生力影响。

三、在作品中农民形象转变的原因

(一)在作品中城乡交流促使农民本质的转变

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发展,对农村村官产生本质上的影响。

他们对自己人生价值的评价,对社会的评价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他们的处事观和方法论随着社会不好方向的发展也在转变,他们是当今社会发展所造成不好影响的代表。

孔繁花,孟庆书,孔祥宁等村里的领导人他们是现代城乡交流传播的媒介,他们经常乡里,县里开会,接触到城镇文化就比较多,而城镇里面的勾心斗角,官僚主义等不正派作风也被他们带到了农村。

同时,他们在城里也接受了新文化,新思想,学到了赶潮流,学到了怎样去巴结上司。

恰好农村让他们在城里所学到的有了发挥之地。

而孟小红这类人是被城乡交流彻底恶化的知识分子,在在他们这类人眼中,只有利益,只能看到利益,甚至伙同家人一起为了利益不择手段。

(二)在作品中贫富差距的拉大促使农民思想的转变

马克思曾经说过:

物质生活能够保证了,精神文明才能发展,物质生活无法保证,就无丛谈精神文明。

小说中,令佩父亲是一位很勤劳的穷苦的农民,而令佩是一位“三只手”这证明了贫富差距促进了农民思想甚至农民角色的转变,孔繁花竞选村长失败,听说以后村里的电由纸厂包了,马上就说“明天我就把灯泡换了,都换成一百瓦的”,孔繁荣打电话回家,说姐姐终于可以给老孔家生个儿子了。

都说明了贫富差距是农民思想转变的原因之一。

小说中经常出现“红旗轿车”“没有先前那张好的红旗轿车”“时髦的北京现代”等字眼,都说明了官庄村民羡慕有钱人。

小说最后描写孔繁奇劝孔繁花入股是因为能赚大钱,而纸厂开办,预示着将给官庄村的环境带来很大的影响。

贫穷,导致他们羡慕有钱人,也导致他们为了挣钱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

他们之间贫富差距的拉大使他们之间的关系几乎演变成了阶级关系,富有的农民瞧不起贫穷的农民,贫穷的农民把富有的农民当成了自己厌恶的对象,要打倒的对象。

他们思想从单一化走向复杂化,他们的行为逐渐变得腐败,他们的生活逐渐变得利益化。

(三)在作品中农民角色的转变导致了农民思想的转变

农民素质、文化水品的改变使农民越来越城市化,他们开始具有城市居民不好的特征,比如说:

爱比较,总是希望别人没有自己好;很自私,小村民思想浓厚,很时髦,但不时尚,个个都像开好车,但不根据实际情况。

与以前的农民相比较,他们虽然比以前的农民文化水平高,但没有了农民本质上应该具有的善良,实心。

他们地位的提高使他们已经不是过去农民的地位,他们大多参加了国家的政权,部分进入了小康社会,甚至有的拥有了千万资产,导致他们处理事情已经不是以前农民的处理方法,他们具有了一定的目的性,具有了一定的排它性。

同时,由于时代的发展他们眼界虽然比以前农民的开阔,但是,时代的发展也给他们带来了人性中的丑陋的一面。

我们已经不能简单的把他们和以前的农民相比较。

比如说:

孔繁花在位时,孟庆书之所以接受训斥忍而不发,孟小红对她自称“丫鬟”,村民打招呼的问候语中透着恭敬和拘谨,还有她说话时动辄“待会儿我签个字,给你报了”,言语间透露出男子般的自信与气魄,都是因为她手中拥有村长这一位置赋予的权力。

大权旁落之后,孔繁花在孔繁奇的眼中重新恢复了处于弱势的女人形象,在新的权力拥有者孟小红面前甚至失去了说话的资格。

角色的改变,使她的思想又转变为了女人弱势的想法。

孟小红不是村长的时候,告诉孔繁花愿意一辈子做她的“丫鬟”,而且还一个劲的“繁花姐”的叫着,事事都站在孔繁花这边,村里大大小小的事情她都替孔繁花跑得很勤,而她当了村长了以后,底气高了,说话也硬了,脾气也大了,连对孔繁花的称呼都改了,谈到姚雪娥时,孔繁花还没说完,她就抢话说道:

“七分靠养,三分靠制”。

在村里说话也不像以前那样很讨人喜欢了,而是趾高气昂的,像省长发话一样。

李皓、孟庆书等他们都有一种小人得志的嘴脸,李皓错过了上次的选举,这一次选上了,角色的变化也使他有了很大的变化,不再打断羊腿了,而是开心的和孟小红他们去给孔繁花送匾。

综上所述,李洱《石榴树上结樱桃》中塑造的农民形象是具有时代特征的新农民的形象。

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城乡交流促进了农村的发展,但也给农民带来了负面影响,贫富差距的拉大,社会地位角色的转变,使农村越来越城市化,而人性也在不断变化中,农民本质的转变,世界观和价值观的不断变化在基层农村正逐渐发生着,《石榴树上结樱桃》就极其生动的展现了这种时代的变化。

 

注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