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计划和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620684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4.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计划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三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计划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三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计划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三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计划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三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计划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计划和教案.docx

《三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计划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计划和教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计划和教案.docx

三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计划和教案

在铁制品表面涂上油漆或菜油,用完铁制品后擦干放在干燥的地方等。

复习计划

一学期的教学工作即将结束,我班的数学于12月13日结课。

现已进入总复习阶段,针对本册教材内容及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现状,做如下复习计划:

一、班级基本情况分析:

我班现有学生56人。

有7名学生的智力较差,这部分学生接受知识比较慢,学习兴趣不高,不善于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学习成绩不佳。

有近20名学生智力较好,很容易学会新知识,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但缺乏问题意识。

30人左右中等生学习知识比较扎实,能够自主学习,但思维不够灵活,缺乏创新意识。

而学困生较多,总体来看,大多数学生已经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课上能认真听讲,积极回答,课后能按时完成作业,及时改错。

但也有少数学生惰性强,课上不动脑筋思考问题,写作业效率低,(如:

吴梦、周美龄、袁银枝、谢文超、聂文康、刘丹)等学生,不能主动及时改错,在作业上,较为浮躁,特别是在计算方面,粗心现象普遍存在,经常出现抄错数,写错符号,忘记进位,解决问题列式结果单位括号只写一半等情况。

主要是由于不能完整地读完题目,导致不能很好的理解题意。

另外还有少部分学生学习状态很不稳定,还需要老师和家长做好思想引导工作。

复习过程中,应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在教学方面除了重视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还要注意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复习内容:

教学内容概要:

本册教材共10个单元(其中包括总复习),主要学习以下内容:

1、测量;2、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二);3、四边形;4、有余数的除法;5、时、分、秒;6、多位数乘一位数通过;7、分数的初步认识;8、可能性;9、数学广角;10、总复习。

三、复习目标

1.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和估算能力得到提高。

2.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四、复习重点

1.万以内的加减法。

2.多位数乘一位数。

3、有余数的除法:

4、计量单位。

五、复习难点

1.万以内加减法中连续进位加法和连续退位减法。

2.有余数的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分数的含义。

六、复习方法

1、讲练结合,先各个知识点突破,再知识点综合,最后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3、逐步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复习时多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首先规范各个小组,小组内采取结对子方式,以优带劣,教给学生如何进行小组学习。

另外,小组长采取竞争形式,以每次检测成绩高者担任小组长。

4、进行习题练习时规范学生的书写,培养学生认真仔细书写、检查的好习惯,对速度比较慢的同学多鼓励,为他们订立小目标,逐步提高做题速度。

5、及时反馈,及时订正,使复习确实有效,使大部分学生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七、复习措施

(一)教师方面:

1、针对本班的学习情况,制定好复习计划,备好、上好每一节复习课。

2、采用各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注意知识的整合性、连贯性和系统性,引导学生对已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类整理。

3、在抓好基础知识的同时,全面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4、复习作业的设计体现层次性、综合性、趣味性和开放性,及时批改,及时发现问题,查漏补缺,做到知识天天清。

5、注重培优转困工作,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感和态度,与家长加强沟通。

(二)学生方面:

1、要求在态度上主动学习,重视复习,敢于提问,做到不懂就问。

2、要求上课专心听讲,积极思考、发言,学会倾听别人的发言。

3、要求课后按时、认真地完成作业,及时进行自我反思。

第一课时:

万以内的加减法

复习内容:

万以内的加减法

复习目的:

通过对本单元知识的整理复习,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条理化、系统化、进而加深对对万以内加减法

复习重、难点:

正确地掌握笔算的方法,熟练的进行计算,提高计算能力。

复习过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万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1、做第120页第一题

先让学生说一说黑板上的这道题错在哪里?

想一想:

计算时应该注意什么?

全班交流。

然后完成第一题,可选2道题进行验算。

订正,结合学生计算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说一说计算时应注意什么?

怎样进行验算?

2、完成练习二十六第一题

独立完成,订正。

说说是怎样想的?

二、解决问题

1、第120页第二题

仔细读题,观察图

笔算之前可先估算一下,然后列式计算。

订正。

2、练习二十六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订正时说说现有的书的本数该怎样进行计算,

使学生理解要求现有书的本数要从原有的书的本数中去掉借出的,再加上还回的。

三、小结

让学生结合复习中出现的问题,说说笔算万以内加减法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第二课时:

有余数的除法

复习内容:

有余数的除法。

复习目的:

通过对本单元知识的整理复习,使学生能够比较熟练的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会解决有余数除法的问题。

复习重、难点:

正确掌握有余数除法的笔算方法,能熟练的进行计算,提高计算能力。

复习过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有余数除法的计算

1、完成第120页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订正时说说笔算除法时应该注意什么?

口算时用哪句口诀进行计算?

2、口算练习

7÷3=18÷4=16÷7=

25÷4=22÷5=43÷8=

2、笔算

27÷6=38÷6=36÷8=

58÷7=75÷9=44÷5=

二、应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

1、完成第121页第4题

学生读题,独立完成

订正,说说是怎样想的。

提醒学生注意商和余数的单位名称。

2、练习二十六第3题

读题,独立完成。

订正,说说是怎么想的。

3、练习二十六第4题

读题,独立完成。

订正,说说是怎么想的。

三、小结:

说说有余数的除法在计算时应该注意什么?

第三课时:

多位数乘一位数

复习内容:

多位数乘一位数

复习目的:

1、通过对本单元知识的整理复习,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

2、能够比较熟练的笔算、估算多位数乘一位数。

3、能够解决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实际问题。

复习重、难点:

能够比较熟练的笔算、估算多位数乘一位数,提高计算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复习过程:

教学过程

一.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

完成第121页第5题

先估算,连一连,再计算。

订正。

2、练习二十六第5题

独立做,订正。

针对学生计算中出现的问题,说说计算中应该注意什么?

3、笔算以下各题:

31×3=206×9=230×3=

372×7=1458×4=276×6=

二、解决问题

1、第121页第6题

学生读题,独立完成。

可先让学生估算一下收入大约是多少,再进行计算。

订正,让学生说说是怎样算的.

2、练习二十六第6题

学生读题,独立完成。

订正时说说怎样想的。

弄明白这次旅游究竟要买多少张火车票

215×6,3个人来回要买6张车票。

三、小结

计算多位数乘一位数应该注意什么?

第四课时:

四边形

复习内容:

第四单元的知识

复习目的:

1、进一步认识四边形、平行四边形,掌握它们的特征。

2、理解周长的概念,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复习重、难点:

正确掌握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特征,能熟练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复习过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四边形

1、学生交流

2、做121页第7题

独立画,然后交流,说说怎样才能画好平行四边形。

二、复习周长

1、什么是物体或图形的周长?

下面几个图形的周长怎么找?

2、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如何计算?

3、如果已知周长如何求边长或长、宽?

4、第122页第8题

学生读题,独立完成,说说怎样计算的。

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进行计算。

5、练习二十六第7题

学生读题,先明确题意。

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解答方法,使学生知道只要分别求出正面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再加上15厘米,就是所求的结果。

三、小结

说说图形的周长怎样计算?

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怎样计算?

第五课时:

时、分、秒千米和吨

复习内容:

复习时、分、秒,千米、吨,

复习目的:

1、进一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它们之间的进率,并进行简单的计算和估计。

2、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长度单位(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进率和重量单位(吨、千克)之间的进率及其相互改写,建立吨的质量观念。

能进行简单的计算和估计。

3、培养学生解题时认真审题,仔细分析,反复检查的良好习惯。

复习重、难点:

建立1毫米、1分米、1千米、的长度观念及1吨的质量观念,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和实际测量能力。

复习过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进率及单位换算

1、口答:

1厘米=()毫米1分米=()厘米

1千米=()米1吨=()千克

3分=()秒6时=()分

120秒=()分240分=()时

2、把学过的计量单位整理如下,长度单位间的进率:

 1000101010

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

重量单位间的进率:

10001000

吨--千克--克

6060

时——分——秒

3、第122页第10题

独立做,订正,说说是怎样想的。

二、估计

1、用手势比划出1毫米、1分米有多长。

2、用具体事物来说一说1吨、1千克、1克有多重。

3、说一说1小时、1分、1秒都能做些什么

三、简单计算

1、第122页第9题

学生读题后独立完成,

订正时说说应该按什么时间进行计算。

使学生明确应当按牌子上的放映时刻进行计算,并说说是怎样计算的。

2、练习二十六第8题

学生读题后独立完成。

订正时交流是怎样想的。

四、小结

说说这节课复习了哪些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第六课时:

分数的初步认识

复习内容:

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

复习目标:

1、进一步认识分数的含义。

2、会进行简单分数的大小比较和计算。

复习重、难点:

理解分数的意义。

复习过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分数的意义

1、涂一涂

3、第123页第11题

学生独立完成,按顺序思考。

订正。

4、第123页12题

学生独立做,订正。

说说是怎样想的。

二、复习分数大小的比较

1、比一比:

涂色部分和没涂色部分谁大谁小。

2、比较分数的大小

3、全班交流

说说怎样比较分数的大小?

三、分数的简单计算

1、计算下面各题

2、练习二十六第9题

独立完成,订正。

说说是怎样算的,在进行分数的计算时应该注意什么?

3、练习二十六第10题

学生独立填,订正。

说说怎样想。

四、练习

1、练习二十六第11题

同位合作,完成表格。

汇报

2、第123页思考题

学生先试做,说说想法。

3、第126页思考题

试做,说说是怎样想的。

第七课时:

用一位数乘、除多位数

复习内容:

用一位数乘、除多位数

复习目的:

通过对本单元知识的整理复习,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条理化、系统化、进而加深对用一位数乘、除多位数知识的理解,达到灵活握、运用计算法则的目的,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复习重、难点:

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复习过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有关0的乘法和除法口算

出示以下算式:

30×2=5×0=0×15=

400×4=0×5=0×0=

0÷3=0÷6=0÷4=

(还可以怎样读)

提问:

30×2=表示什么?

你是怎样口算的?

后面题计算的结果为什么都得0?

二、复习因数是一位数的笔算乘法和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

1、全体学生在课本上做第108页上第1题,同时指定中等水平学生板演。

共同批改时要求学生说出乘、除法的运算顺序和法则。

然后提问:

那道题有简便运算?

谁用简便方法计算了?

(对自觉用简便算法计算的学生给予表扬。

教师小结一位数乘除多位数笔算的各种情况及法则。

2、笔算以下各题:

31×3=20×9=230×3=

3456÷5=6575÷4=547÷2=

三、复习口算:

用卡片分别出示下面各题,让学生口算并说出应该怎样算,才能算得又对有快。

85×6=372×7=1458×4=

24÷3=136÷4=64÷4=

小结后学生各自做以下口算题:

24×4=60×5=400×6=

230×3=160×6=700×8=

57÷3=88÷4=600÷4=

240÷3=120÷4=640÷4=

五、练习

第八课时:

混合练习

复习内容:

第一、二单元知识

复习目的:

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一位数乘、除多位数的笔算法则,能够熟练地笔算一位数乘、除多位数。

2、会熟练地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和两位数(每位乘积不满十)以及相应的除法。

3、进一步熟练应用乘法验算除法(包括有余数的除法)。

复习重、难点:

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复习过程:

教学过程

一、导入谈话。

二、口算

3×5+8=4÷2+7=1×7+3=5×6+4=2×4+6=6÷6+8=

5×2+1=9×5+8=5×9+5=

三、做第112页上的第14题,要求学生在1分半内完成,做完后共同批改,统计学生做的正确情况,对未完成或计算错误的学生了解原因,针对具体情况进行评讲、帮助。

四、做“夺红旗”游戏

口算。

分三组同时进行做题比赛,做完后共同批改,评出优胜小组,发给小红旗。

五、作业

1、练习二十六第3题。

独立做,订正。

2、练习二十六第4题。

独立做,订正。

六、游戏。

同组学生可进行乘法比赛(第27页数学游戏)。

由一位同学出一个14以内的数,其他同学用这个数连续乘以2、3、4、5、6,3分钟以后停止计算,看谁全部算完,而且算得正确。

如:

8×2=16,16×3=48,48×4=192,192×5=960,960×6=5760。

第九课时:

应用题复习

(一)

复习内容:

简单两步应用题

复习目的:

能正确理解数量间的联系,明确思路步骤,根据数量关系式解题

复习重、难点:

重点为两步应用题,难点为倍数应用题中几倍数与一倍数的正确区分。

复习过程:

教学过程

一、这个学期我们学习了哪些应用题?

二、简单两步应用题(三个条件的)

1、做108页第4题。

独立做,再编题。

2、做108页第5题。

独立做,再编题。

3、做109页第6题。

独立做,再编题。

四、练习

1、填空:

(1)12里面有个4,12是4的倍,的3倍是12。

(2)42是6的倍,42里面有个6,的7倍是42。

(3)3的5倍是,30是5的倍,的5倍是30。

2、学校第一天运来8包书,第二天运来的是第一天的3倍。

(补充完整成应用题,再解答。

3、将上题改编成两道除法应用题。

4、图书室有故事书2000本,借走500本以后,科技书的本数正好是故事书的5倍,图书室有科技书多少本?

5、第一车间有男工320人,女工62人,第二车间的人数是第一车间的2倍,第二车间有多少人?

6、张庄去年收粮食87万千克.比前年少收14万千克,今年比前年多收18万千克,今年收多少万干克?

有三个已知条件的两步应用题应如何思考?

7、111页,第7题。

独立做,订正。

8、111页,第8题。

独立做,订正。

第十课时:

单位换算复习

复习内容:

复习千米、吨,完成总复习的第7-11题,

复习目标:

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长度单位(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进率和重量单位(吨、千克)之间的进率及其相互改写,在这同时培养学生解题时认真审题,仔细分析,反复检查的良好习惯。

复习重、难点:

较熟练的掌握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和重量单位之间的进率及其相互改写,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

复习过程:

教学过程

1、口答:

(1)1厘米=()毫米

(2)1分米=()厘米

(3)1千米=()米

(4)1吨=()千克

2、把学过的计量单位整理如下,长度单位间的进率:

  1000101010

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

重量单位间的进率:

10001000

吨--千克--克

3、用手势比划出1毫米、1分米有多长。

用具体事物来说一说1吨、1千克、1克有多重。

4、做课本上第111页第10题。

直接在书上写得数,订正。

说说是怎样想的。

5、做课本上第111页第11题。

直接在书上写得数,订正。

说说是怎样想的。

第十一课时:

周长的复习

复习内容:

周长概念,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计算及有关应用题

复习目标:

进一步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及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方法。

在这同时培养学生解题时认真审题,仔细分析,反复检查的良好习惯。

复习重、难点:

重点是周长的计算,

难点是已知周长计算边长或长、宽

复习过程:

教学过程

1、出示下面两幅图,要求学生说一说各是什么图形?

各有什么特征?

长方形、正方形都是由四条线段围成的图形。

特征:

长方形的对边是相等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想一想:

想怎样的东西就称它为平行四边形?

(举具体例子说)平行四边形的边和角与长方形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在点子图上画一个长方形、一个正方形。

3、提问:

(1)怎样计算三角形三条边的总长度?

怎样计算长方形四条边的总长度?

怎样计算正方形四条边的总长度?

(2)围成的图形的所有边长的总和叫做什么?

三、练习

1、109页,第10题。

学生独立计算,说说怎样算简便。

2、109页,第11题。

学生独立计算。

3、109页,第13题。

学生独立计算。

四、全课小结

第十二课时:

混合运算复习

复习内容:

复习含有两级运算的混合运算

复习目的: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能较熟练地解两步混合运算式题,养成认真计算的习惯。

复习重、难点:

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复习过程:

教学过程

1、出示下面六道笔算题

3543×2674÷75476-1677

865×8455+56784398÷2

做完后进行订正,并要求学生说一说笔算多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和一位数乘、除多位数的计算法则。

2、先说出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108页,第3题。

独立做。

接着再要学生想一想如果把第

(1)题中的“+”改成“-”,把第

(2)题中的“-”改成“+”该怎样算?

要求学生把改变的题目与原题进行比较,计算顺序有没有变化?

然后叫学生计算出来。

3、要求学生做课本上111页第5题,先讨论在方框里填上正确的得数,填好后要求学生将每一题的两级运算混合式题写出来。

4、做第111页上第16题。

做好后要学生说一说含有两级运算的混合运算式题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即:

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第十三课时:

应用题复习

(二)

复习内容:

两步应用题

复习目的: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两步应用题的分析方法比较熟练地掌握会用分步列式解答含有三个已知条件和含有两个已知条件的两步应用题。

在这同时培养学生分析能力。

复习重、难点:

思路的培训,

理清数量关系间的联系

复习过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应用题。

1、出示下面一组题让学生画线段图分析解答。

(1)一辆面包车有12个座位,一辆大汽车的座位数是一辆面包车的4倍,一辆大汽车有多少个座位?

(2)一辆面包车有12个座位,一辆大汽车的座位数是一辆面包车的4倍,一共有多少个座位?

通过对着两题的线段图的比较,准确确定两题的解题算式。

这两道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做111页,第9题。

独立做,订正。

二、练习:

(1)食堂买来花菜16千克.买来白菜的数量是花菜的3倍,买来的白菜比花菜多多少干克?

(2)校园里扬树的棵树是柳树的2倍.柳树有12棵。

杨树、柳树一共有多少棵?

(3)商店运来一批水果,卖出去的是剩下的2倍.剩下的是142千克,商店一共运来多少水果?

4、112页第17、18题。

独立做。

三、思考题

112页第19、20题。

第十四课时:

综合复习

(一)

复习内容:

全册内容。

复习目标:

1、通过综合复习,进一步巩固和加深所学的知识:

2、通过判断题,选择题的训练,活跃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能力

复习重、难点:

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复习过程:

教学过程

一、综合训练。

1.判断题。

对的划“√”.错的划。

“×”。

(1)0十4=0×4………()

思考方法:

先计算等号左右两边分别等于几再看看是否相等,如果不等,就说明等式不成立,本题就划“×”。

(2)一个数除以3,商22,余数2,这个数是68………()

思考方法:

根据有余数的除法各部分问的关系,检验用“68十3”看看商和余数是否符合.题意说明是不是正确:

(3)5分米=50毫米。

………()

思考方法:

想1分米=10厘米=100毫米,所以5分米=50厘米=500毫米,那么,5分米=50毫米自然是不对的。

(4)把一个长方形木条框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它们的周长不变。

…………()

思考方法:

从什么是图形的周长入手。

把长方形拉成平行四边形,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