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肿瘤科健康宣教.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620526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889.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血液肿瘤科健康宣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血液肿瘤科健康宣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血液肿瘤科健康宣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血液肿瘤科健康宣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血液肿瘤科健康宣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血液肿瘤科健康宣教.docx

《血液肿瘤科健康宣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血液肿瘤科健康宣教.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血液肿瘤科健康宣教.docx

血液肿瘤科健康宣教

血液肿瘤科科室简介

南华附二医院血液肿瘤科成立于1980年,是衡阳市较早开展血液病诊治的科室之一,现有医护人员二十余人,其中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2人,主治医师2人,住院医师2人,有硕士学位5人。

我科目前血液专业可诊治各类血液系统疾病,如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急慢性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过敏性紫癜等,并具备骨髓细胞学、各种组织化学染色、骨髓活检、铁蛋白,维生素B12、叶酸、白血病分型等检测设备,熟练开展各类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的化疗,骨髓及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及其它血液系统疾病的治疗。

肿瘤专业可收治各类实体肿瘤患者,如肺癌、乳腺癌、胃癌、结直肠癌、鼻咽癌、食管癌、前列腺癌、肾癌、膀胱癌、软组织肉瘤等,进行肿瘤的规范化治疗,能开展恶性肿瘤的静脉化疗、动脉介入化疗、免疫细胞治疗及分子靶向治疗。

乳腺癌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40~60岁之间的女性发病率较高。

约1%~2%的乳腺癌患者是男性。

1.发病因素:

(1)内分泌因素:

各种原因引起雌激素升高,雌激素过高易发生乳腺癌。

(2)遗传因素:

乳腺癌病人亲属患乳腺癌的危险性是正常人的4~9倍。

(3)临床因素:

既往有良性乳腺疾病史者患乳腺癌的危险性增加。

(4)月经、生育、哺乳因素:

月经初潮早,绝经晚,生育过比未生育患乳腺癌几率小,生育哺乳比生育未哺乳患乳腺癌几率小。

(5)饮食因素:

高脂肪饮食易患乳腺癌。

2.临床表现:

乳腺癌临床上主要表现为:

乳房肿块、乳头溢液、乳房皮肤异常、乳头改变(橘皮样),腋窝淋巴结转移,乳腺癌的肿块通常是无痛性肿块。

橘皮样改变

3.治疗方案:

个体化综合治疗是乳腺癌治疗的发展趋势。

(1)手术治疗:

I-II期患者,手术为首选。

主要包括保乳手术和根治性手术。

(2)术后放疗:

术后放疗可降低局部复发率,提高生存质量。

(3)化疗:

乳腺癌是实体癌中应用化疗最有效的肿瘤之一。

(4)内分泌治疗:

雌激素拮抗类药物。

(5)分子靶向治疗:

如曲妥珠单抗治疗。

4.预防:

(1)做好自检,发现异常及时就诊。

(2)定期进行健康体检。

半年体检一次,一年做一次钼靶摄影。

(3)有乳腺癌家族史或一侧患乳腺癌,定期复查。

(4)提倡母乳喂养,生活做到低脂肪饮食,多吃蔬菜水果。

(5)有乳腺良性疾病及时就医治疗。

结直肠癌

危险因素

少纤维、高热量和高动物脂肪饮食;.结直肠癌和腺瘤病史;.炎性肠病;长期应用非甾体抗炎药;家族史。

症状

早期常无明显表现,可无症状或仅隐约不适、消化不良、隐血等,逐渐明显表现为大便习惯改变、便血、腹痛、腹块、肠梗阻,以及发热、贫血和消瘦等全身毒性症状。

右半结肠癌突出症状为腹块、腹痛、贫血。

左半结肠癌突出症状为大便习性改变、粘液血便、血便、肠梗阻等,便秘后又可出现腹泻,两者交替出现的现象。

直肠癌突出的症状为便血、排便习惯改变。

治疗

大肠癌倡导以手术切除为主的综合治疗。

多数原发肿瘤可作根治性的切除,如不能施行根治手术,仍可作姑息性切除,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早期大肠癌术后5年生存率可达80%以上。

化疗包括以5-氟脲嘧啶为首选的各种化疗方案。

放射治疗多适用于位置较固定的直肠和下段乙状结肠。

生物免疫治疗是大肠癌治疗的研究方向。

预防  

减少能量的摄入;减少食物中脂肪的含量;尽量多摄入蔬菜、水果、纤维素、大蒜;坚持运动;减肥;减少酒精摄入量;不吸烟。

急性白血病是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俗称血癌。

是国内十大高发恶性肿瘤之一,我国白血病患者约为3~4人/10万人口。

白血病的确切病因至今未明。

【临床表现】:

1.贫血:

常有头昏、乏力、面色苍白、心悸、气短等症状。

不少病人常以贫血为首发症状。

2.出血:

皮肤大片青紫或红点、牙龈或鼻子出血不止。

女性月经量多,月经时间过长。

3.发热:

可并发各种感染。

感染的病原体以细菌多见,病毒、真菌感染虽较少见但常较凶险。

4.浸润:

肝、脾肿大,淋巴结肿大多见。

 

【诊断标准】

1、 临床症状 急骤高热,进行性贫血或显著出血。

  

2、 体征 皮肤出血点及瘀斑,胸骨压痛,淋巴结、肝脾肿大。

  

3、 实验室:

 血常规及骨髓细胞学检查为必检项目,条件许可时需完善骨髓活检、免疫分型、染色体核型及分子生物学检测等检查。

【治疗】

1.化学治疗为主,目的是清除白血病细胞并重建骨髓正常造血功能。

化疗越早进行疗效越好,但有严重感染、出血的风险,且费用较高。

急性白血病初治患者70%~90%经治疗可达缓解,但易复发,化疗需进行多疗程(6次以上)。

2.移植:

因单纯化疗疗效欠佳,条件许可可考虑尽快行骨髓移植,一般应在第1次缓解后选择骨髓移植。

一般选择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但需合适的供体,费用昂贵(一般20万以上),且有排异或复发的风险。

有时也可选择自体移植。

3.靶向治疗:

针对发病机制的分子靶向治疗:

维甲酸及亚砷酸治疗M3。

格列卫对Ph+的ALL也有效果;

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是由于体内铁缺乏致血红蛋白合成减少而引起的贫血,为人群中最常见的贫血。

好发人群为学龄前及青春期、育龄期女性。

病因:

引起人体缺铁的常见原因有:

1.婴幼儿、青少年、育龄妇女及哺乳的妇女需铁量增加,其饮食中缺少铁剂易引起缺铁贫;

2.有消化系统疾病,如萎缩性胃炎、胃大部分切除术后、慢性腹泻等,可造成铁吸收障碍而发生缺铁贫;

3.慢性失血是缺铁性贫血最常见的原因,如消化系统肿瘤致慢性出血,女性月经量过多等。

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为全身无力、易疲劳、头昏、爱激动、易烦燥、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下降、易感冒等。

妊娠期女性出现缺铁性贫血可造成胎儿慢性缺氧,引起胎儿发育迟缓、新生儿贫血,甚至早产、死胎,增加妊娠期高血压的风险。

防治:

缺铁性贫血宜早发现、早治疗,及时给予铁剂补充(口服、肌注及静滴3种方式),同时查明造成体内缺铁的原因也很重要,老年人尤其应当排除消化系统肿瘤。

要改进膳食习惯,增加铁的摄入和生物利用率。

适当进食动物性食物,如肉类、动物肝脏,其中含铁多,且容易被人体吸收,利用率高;植物中木耳、菠菜也含铁,但人体对这种铁的吸收很少。

摄入足量的多样化的食物,不偏食及挑食。

尽可能减少铁吸收的抑制因素,如减少多酚类(茶、咖啡|)的大量摄入。

肺癌宣教

肺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大多在40岁以上,男性比女性高1倍。

主要发病因素与吸烟,长期接触石棉,镍,锡,砷等致癌物质有关。

早期信号

1.长期反复咳嗽:

45岁以上长期反复咳嗽的病人尤其应警惕

2.痰中带血:

间断性长期少量血痰,持续数月以上。

诊断方法

1.临床表现:

中年及吸烟的男性,出现咳嗽,血痰,声嘶、颈部淋巴结肿大等应警惕肺癌。

2.特殊检查:

1)胸片或CT检查是诊断肺癌最常用的检查,但不能作为确诊依据。

2)痰细胞学检查简便有效,胸水或心包腔积液细胞学检查也可确诊。

3)支气管镜检查:

可直接窥察支气管内病变,行活检病理学或刷片细胞学检查,以明确诊断和判定组织学类型。

4)转移病灶活组织检查:

晚期病例表浅淋巴结转移,可活检或穿刺细胞学检查以明确诊断。

治疗原则

肺癌的治疗方法主要有外科疗法,放射疗法,化学药物治疗以及这三种方法的综合应用。

手术和放疗主要针对肺、支气管的局部病灶,化疗药物治疗则作用于全身。

早期肺癌以外科手术为主,辅以其他疗法。

免疫治疗正积极开展。

选择治疗方法应具体分析病人的全身情况,病变部位,大小,范围,病理类型,病程早晚等问题,制定最妥善的治疗方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