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学考试复习资料.docx
《职业教育学考试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教育学考试复习资料.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职业教育学考试复习资料
职业教育学考试复习资料
角色扮演的概念:
教师创设一种企业生产或服务环境,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扮演一种企业的岗位的角色,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的这也能力以适应未来行业需要。
1.微格教学的概念:
在学校教学过程中,教师创设一个课堂教学过程企业实践的情境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扮演教师和企业员工角色,根据教师和企业员工工作过程及录像,改进自己教学和实践能力。
2.职业教育学是关于职业教育发展规律的学科,它以职业教育现象为研究对象,其任务是揭示职业教育现象中存在的规律,为职业教育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3.职业教育的一般规律有两条,一是职业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其中最重要的是职业教育适应并促进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规律;二是职业教育与受教育者的关系,其中最重要的是职业教育适应并促进受教育者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
4.职业教育是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个人就业的要求,对受过一定教育的人进行职业素养特别是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为其提供从事某种职业所必需的实践经验,并能迅速适应职业岗位需要的一种教育。
5.职业教育的基本特点:
教育基础的社会性
教育指向的职业性
教育性质的完成性
教育目标的生产性
教学内容的实用性
教育发展的终身性
6.社会发展与职业教育的互动关系:
经济发展与职业教育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
职业教育与政治也具有深刻的联系。
职业教育与文化内在关系密切,以对方的存在而存在,有时表现为统一的整体,互为表里,彼此促进,共同发展。
7.职业教育的经济功能:
一、职业教育直接生产劳动能力,为经济发展提供重要的人力支撑。
二、职业教育的经济效益: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人力资本理论兴起,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关键,教育是形成人力资本的重要因素,职业教育是周期短、显效快的教育,毕业生的就业前景、收入状况成为职业教育兴旺与否的晴雨表。
职业教育中有成为大众认可的就有机会最多、投入收回最快,也就是最实惠的教育时,接受职业教育才会成为多数年轻人主动的选择。
三、职业教育通过应用和传播科学技术,促进经济的发展:
科学技术是职业教育的基础,职业教育的直接目标就是把科技知识转化为学生的劳动能力,应用到现实的生产活动中,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促进经济的发展。
职业教育在传播科学技术的过程中也发挥积极的作用。
9.教育目的:
一定社会对受教育者的要求,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也是制定教育目标,确定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评价教育效果的根本依据。
10.培养目标:
一般是对学校而言,它明确规定各级各类学校培养什么样的人,以及具体的规格和质量要求。
11.教学目标:
一般针对某个学科或某门课程而言,即通过某门课程的教学活动,学生在身心方面应起的变化。
12.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
双轨制、单轨制、混合制。
13.我国现行职业教育学制的特点与发展对策:
教育结构趋于合理、重视基础教育,发展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开始成为终身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人教育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
14.职业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职业教育的内涵不断扩大并自成体系、职业教育的学制超多样化方向发展、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高等教育并轨发展、职业学校教育与职业培养并举,交融,学校与企业紧密合作、职业教育终身化时期发展的必然趋势
15.职业学校教师的素质要求:
一、职业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要求:
专业情谊:
职业道德、爱学生爱岗位爱学校、精深的专业知识广博的通识知识、具有教育教学的能力
二、职业学校教师职业技能要求
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的能力要求:
(双证书、双职称、双素质)实际上双师型教师是在教学工作中能够把专业理论与生产实践有机结合的教师。
他们一般具有在专业生产一线工作经验,能够胜任专业理论和专业实践教学任务。
双师型教师的特殊要求:
具有一定操作能力、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具有本专业生产一线的工作经历、具有一定的组织生产经营。
创业和科技推广能力
16.教师的成长历程:
入门阶段、探索阶段、合格阶段、优秀阶段
17.教师职业资格制度是国家对教师实行的特定的执业许可证,其内容包括教师职业资格分类、教师职业资格条件、教师资格考试、教师资格认定以及罚则等。
18.树立正确学生观:
一、职校学生是国家建设不可缺少的人才
二、人的发展是多方面的,职校学生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三、职校学生渴望得到教师的关心
四、职校学生需要受到尊重和重视
五、职校学生处在发展变化阶段
19.德育工作注意事项:
一、结合学生年龄特点,主义的与任务的层次性
二、结合学生个体差异,主义德育方法的针对性
三、结合学生所学专业,注意德育内容的职业性
四、结合道德品质形成规律,注意德育效果的实效性
20.学生管理的内容:
一、思想管理:
理想教育,道德教育,遵纪守法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二、日常行为管理
三、组织管理
四、学习管理
五、技术推广管理
六、生产劳动管理
21.专业设置原则:
按需设置原则,特色性原则,宽口径原则,超前性原则,稳中求活原则,技术难度原则
22.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过程一般是:
职业岗位分析、学生需求分析;确定课程目标、确定教学内容、编制课程文件
23.职业岗位分析:
准备阶段、调查阶段、分析整理
24.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趋势:
从满足“岗位需要”的课程观转变为满足“广泛就业需要”的课程观、综合科厂逐渐受到重视、职业教育的课程目标更加体现了学生未来发展需要、职业教育课程设置节内容趋于人性化、选修课与课外活动越来越受到重视
25.教学理念是教学活动的指导思想和灵魂,指导教学行为和活动,是对教学的价值追求。
26.职业教育教学的特点:
教学目的的职业性、实用性,专业课程的适应性、灵活性,教学内容的综合性、先进性,教学对象的复杂性、终身性,实践教学的中心性、多样性
27.所谓一体化教学理念,就是在教学活动中把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生产服务、科技开发等内容结合起来,在实践中教理论,在运用中学技术。
其含义包括:
教学目标一体化、教学内容一体化、教学时空一体化和师资一体化
28.在教学活动中,行为导向教学体现以下几种观念:
教学的结果是学生的学习,而非教师的指导、学习的成效在于学生行为的发i,包含内化、外显行为,每项学习的积累,部分的结合,都可以成为整体、任何存在的事物,都是以某种量的形式存在的,因此可以测量。
综上分析,行为导向教学是一种职业教育教学理念,它以追求学生的行为改变为教学目标,通过师生的交流和活动,在真实的工作场景环境中,使学生形成符合生产需要的行为规范。
29.实施能力本位教学,共分五个步骤进行,即分析职业能力、确定能力标准、设计职业课程、采取灵活教学方式、进行能力评估等。
其核心是相关能力的确定和解析,即确定能力标准。
具体包括技能操作评定标准的制定、能力领域的选择和单项技能的解析。
30.互动共振教学是通过师生相互配合、交流,达到促进学生发展,教学相长的效果。
互动共振教学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情感方面的互动共振,二是认识方面的互动共振。
情感方面的互动共振是师生在教学过程中情感高度一致,共同处于积极、愉快、兴奋的状态。
认识方面的互动共振是指师生思维呼应合拍,相互启发创新,探索科学结论。
情感互动共振是认识互动共振的基础,是为认识合作服务的,如果没有情感的互动共振,认识过程中就很难有愉悦的体验,也就很难迸发创新的火花。
根据主体的不同互动共振教学有三种方式,即教师和学生之间互动共振,学生和学生之间互动共振,教师和教师之间互动共振
31.互动共振教学的理论基础:
一、对教师教与学生学相互关系的认识:
教学是教师与学生所组成的双边活动过程,这一活动的共同目标就是完成教学任务。
这一目标把教与学连接成一个整体,教主导着学,学离不开教;教师为了学,而且要依靠学;学需要教的指导,而且必须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
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辩证统一,是教学过程的重要规律之一。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认为知识只有与自身经验相结合才具有应有价值,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以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新信息重新认识和编码,构建自己的理解。
教学不能无视学习者的已有知识经验,简单强硬地从外部对学习者实施知识的“填灌”,而是应当把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习者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新的知识经验。
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
教师不单是知识的呈现者,不是知识权威的象征,而应该重视学生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倾听他们的看法,思考他们这些想法的由来,并以此为据,引导学生丰富或调整自己的解释。
三、教学相长及“合作教育学”思想:
对“教”与“学”的关系我国历史上很早就有教学配合、师生合作的思想,《礼记·学记》中明确提出了“教学相长”的观点,指出: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
教学相长也。
”这些理论揭示出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不是知识的消极接受者,只有通过学生的积极活动,才能实现知识的转化和能力的发展。
二次大战以后,世界各国掀起了教育改革热潮,出现了多种新的教育思想和思潮,这些教育改革几乎有一个共同特点,即把发展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强调师生的互动以及教育教学过程的民主化、个性化放在首位。
如:
苏联教育家提出的“合作教育学”思想,主张“个性的民主化”,认为“个性的自由发展是我们的目标,合作教育学应该成为个性发展的教育学,而不仅仅是智力发展的教育学”。
32.互动共振教学的运用:
一、要倡导“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的学习方式
二、要与学生交流沟通,不要简单说教指教
三、要尊重学生,平等待人,不要盛气凌人
四、要共同发展,不要只“教”不“学”
33.发现探究模式:
一、理论基础: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布鲁纳-发现主义学习理论,杜威做中学理论,构建主义学习理论
二、教学目标:
该模式有助于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批判思维、创造性思维和科学理论能力,发展学生合作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产生学习的内在动机,增强自信心,开发学生的潜力。
它主要运用于定理、原理、法则一类内容的教学。
动作技能教学应给学生提供正确的动作模式,一般不能使用发现探究模式。
三、教学程序
评价总结
引导启发
提出问题
创设情境
教师活动:
得出结论
推理验证
假设结论
寻找问题
学生活动:
四、师生配合方式:
这种教学模式以问题为核心,围绕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开展教学。
要求教师准确选择适合学生探索发现的问题,并善于引导学生发现结论。
要求学生思维活跃、善于观察、认真思考,努力发现并总结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具有科学研究的一是和能力。
五、支持条件:
1、对教师素质有较高要求2、学习者应具有一定的基础知识和强烈的探索知识3、向学生提供解决问题必须的背景知识和材料,有些教学内容还要借用一定的工具、仪器和实验设备。
34.项目教学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实行为导向和“一体化”教学理念的体现。
35.
确定任务
结果应用
检查评估
实施计划
制定计划
教学程序
36.范例教学模式建立在范例教学思想和合作学习理论基础上,在专业理论和实践性教学中经常使用。
它是教师采用范例,引导学生从典型的具体事例,发现具有普遍意义的同类事物规律,并总结检验,运用于实践,形成解决实践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
范例一般是实际工作中的真实事例,也可以由教师自行设计编写,但必须是联系工作实际和教学内容,在实际工作中可能发生的。
这一模式突出:
从事例中学的思想,重视直接经验的获得,加强理论与实践经验的统一,由点及面,把直观性,启发性,实用性等结合起来。
37.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