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计算类试题专项归纳解析.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618916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2.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政治计算类试题专项归纳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考政治计算类试题专项归纳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考政治计算类试题专项归纳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考政治计算类试题专项归纳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考政治计算类试题专项归纳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政治计算类试题专项归纳解析.docx

《高考政治计算类试题专项归纳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政治计算类试题专项归纳解析.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政治计算类试题专项归纳解析.docx

高考政治计算类试题专项归纳解析

2015年高考政治计算类试题专项归纳解析

1、(2015高考政治全国卷Ⅱ12)老吴在年底对年初购买的投资产品进行了梳理:

50元买入的甲公司股票已按54元卖出;乙公司股票价格仍为20元,按照每股1.2元进行了现金分红;丙公司股票价格也没变,按照每20股送一股进行了股票分红;某银行理财产品的年收益率为6%。

上述投资产品中年收益率最高的是【A】

A.甲公司股票B.乙公司股票C.丙公司的股票D.银行理财产品

【解析】甲公司的收益率:

(54-50)÷50×100%=8%

乙公司的收益率:

1.2÷20×100%=6%

丙公司的收益率:

1÷20×100%=5%

某银行的收益率:

6%(题目直接给出)

对比数据8%>6%>5%,可知甲公司8%的收益率最高,故选A

【考点】本题考查股票、银行等理财产品

【点拨】本题年收益率公式:

(产出-投入)/投入,这是简化的计算程序,在实际生活中,计算一般会较复杂;股票是社会生活中的投资理财方式之一,一般来说,高风险与高收益并存;股息率是股息与股票价格之间的比率,在投资实践中,股息率是衡量企业是否具有投资价值的重要标尺之一。

股息率越高越吸引人,股息率也是挑选其他类型股票的参考标准之一,决定股息率高低的不仅是股利和股利发放率的高低,还要视股价来定。

2、(2015高考政治安徽卷3)某国去年商品价格总额为20万亿元,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4万亿元。

假如货币流通速度不变,今年商品价格总额为30万亿元,不考虑其他因素,理论上今年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B】

A.5万亿元B.6万亿元C.7.5万亿元D.10万亿元

【解析】去年货币的流通次数:

20÷4=5次

今年需要的货币量:

30÷5=万亿

【考点】货币流通公式

【点拨】根据书本知识可知:

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待售商品价格总额÷流通速度,即流通速度=待售商品价格总额÷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解答此题时,需要根据题意,适当变换货币流通公式;并且要注意待售商品价格总额是待售商品的数量×价格水平。

3、(2015高考政治江苏卷35)材料一假设2013年、2014年我国商品1和商品2出口价格与国外需求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如下表:

出口价格(美元)

国外需求量(万件)

2013年

2014年

2013年

2014年

商品1

100

50

35

42

商品2

160

120

20

30

阅读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⑴假设劳动密集型商品国外需求量对出口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较弱,资本技术密集型商品的敏感程度较强,其他条件不变。

根据材料一,请分别计算从2013年到2014年,当商品1、商品2出口价格变动1%所引起的各自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依据材料二,结合上述假设及计算结果,请分别判断商品1和商品2可能的类别;在图4中用直线分别画出它们的需求曲线示意图。

(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清楚画图)(6分)

【解析】①商品1、商品2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分别是40%、200%。

计算过程:

商品1:

[(42-35)÷35]÷(50-100)÷100]=-40%

商品2:

[(30-20)÷20]÷(120-160)÷160]=-200%

②商品1属于劳动密集型商品,商品2属于资本技术密集型商品。

③作图

2015年高考政治计算类试题专项归纳解析

【考点】多变的价格

【点拨】题干“价格变动1%所引起的各自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是解答此题的关键,商品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与价格变化百分比,实际是商品需求价格弹性的计算,价格弹性=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价格变化的百分比即E=(ΔQ/Q)/(ΔP/P),该公式表明,当价格每增加1%时,需求量下降的百分比;需求的价格弹性的结果有三种情况:

1.价格弹性(E)大于1时,说明该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比较大,.当价格弹性(E)小于1时,说明该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比较小,既使价格发生很大的变化,其需求数量的变化也不会很大,一般我们把这种情况称为该产品的需求对价格无弹性,把这种产品称为无弹性产品;3.当价格弹性(E)等于1时,说明该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与其需求数量的变化相同,这种情况称为该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等于1。

此题是给出新知,要求学生根据新知求解,较难。

4、(2015高考政治海南卷4)某村一个种植大户和一个耕种自有承包地的普通农户在2014年种植作物的品种和投入产出情况如下表所示。

回答4~5题。

作物品种

种植大户

普通农户

种植面积(亩)

投入(元)

产出(元)

种植面积(亩)

投入(元)

产出(元)

土豆

50

45000

120000

玉米

100

20000

98000

10

3000

10000

白菜

30

9000

90000

小麦

15

5500

14000

合计

180

74000

308000

25

8500

24000

4.从表中可以看出【B】

①种植白菜的投入产出比高于种植土豆②种植玉米的投入产出比低于种植小麦

③投入产出比最小的是种植小麦④普通农户种植玉米的投入产出比高于种植大户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解析】土豆的投入产出比:

120000÷45000=8/3=2.67

玉米的投入产出比:

98000÷20000=4.9(大户)10000÷3000=10/3=3.33

白菜的投入产出比:

90000÷9000=10

小麦的投入产出比:

14000÷5500=28/11=2.55

根据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可知选肢①③判断正确,②④判断错误,故选B

【考点】生产与经营

【点拨】投入产出比的计算,可以采用两种形式,一种是投入/产出,一种是产出/投入;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都可以得出正确结论;只是投入/产出方式时,数值越小,产出比越高;使用产出/投入方式计算时,数值越大,产出比越高,二者的判断刚好相反;在计算时,要保持一致,不能两种公式混用,否则计算很容易出错;此题计算公式不复杂,但是由于计算数据较大,要求学生要有足够的耐心,否则很容易计算错误,导致失分。

关于五种类型政治计算题的讲解

一、单位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行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社会劳动生产率越高,生产出来的每件商品的价值量越小。

【举例:

一件手机,从好几万块的大哥大,到现在的几百块钱的智能手机,就是说明这一点】

二、某个企业的个别劳动生产率与该企业生产的商品的价值总量成正比。

因为教材说“单位商品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决定”,那么在理论上说,单位商品价值量与某个企业个别的劳动生产率没有关系。

【举例:

某个商品的单位价值量是100元,社会中有A厂和B厂,A厂的产量是100件B厂的产量是120件。

那么A厂生产的商品创造的价值总量是10000元。

而B厂生产的商品创造的价值总量是12000元。

三、流通中所需货币量计算公式

流通中所需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单位商品的价格×商品的数量)]÷货币流通速度(次数)

用字母表示M=(P×Q)÷V(M代表流通所需货币量,P代表单位商品的价格,Q代表商品的数量,V代表货币流通速度)

四、通货膨胀率的货币贬值率

(一)通货膨胀率

1.通货膨胀率=(货币实际发行数量-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

【简单记:

通货膨胀率=(大数-小数)÷小数】

2.假如原先的商品价格为P,现在货币通胀率为X%,故现在的商品价格=P×(1+X%)

(二)货币贬值率

1.货币贬值率=(货币实际发行数量-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货币实际发行的数量

【简单记:

货币贬值率=(大数-小数)÷大数】

2.假如原先的商品价格为P,现在货币贬值率为X%,故现在的商品价格=P÷(1+X%)

五、汇率计算题公式总结

假如甲国和乙国的货币汇率比是M:

N

1.若甲国货币升值x%,乙国货币不变,此时甲国和乙国的货币汇率比是[M÷(1+x%)]:

N

2.若甲国货币不变,乙国货币升值x%,此时甲国和乙国的货币汇率比是M:

[N÷(1+x%)]

3.若甲国货币贬值y%,乙国货币不变,此时甲国和乙国的货币汇率比是[M÷(1-y%)]:

N

4.若甲国货币不变,乙国货币贬值y%,此时甲国和乙国的货币汇率比是M:

[N÷(1-y%)]

5.若甲国货币通货膨胀率为z%,乙国货币不变,此时甲国和乙国的货币汇率比是[M×(1+z%)]:

N

6.若甲国货币不变,乙国货币通货膨胀率为z%,此时甲国和乙国的货币汇率比是M:

[N×(1+x%)]

近年高考题全国卷政治计算题分类汇编附答案

 

一、价值量为主的计算

(一)单纯计算价值量

例题:

1.(2011·新课标全国卷Ⅱ)2010年某企业的生产条件处于全行业平均水平,其单位产品的价值量为132元,产量为10万件。

如果2011年该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10%,而全行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其他条件不变,则该企业2011年生产的商品价值总量为

A.1452万元B.1320万元C.1210万元D.1100万元

练习:

2.(2012·新课标全国卷Ⅰ)2010年生产一件A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8小时,价值80元,全社会A商品的产量为10万件。

如果2011年生产一件A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为4小时,那么,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11年A商品的全社会总产量、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和社会价值总量分别是

A.10万件、80元、800万元B.10万件、40元、400万元

C.20万件、80元、1600万元D.20万件、40元、800万元

3.(2010·新课标全国卷Ⅱ)假设某企业2008年的生产条件属于社会平均水平,生产一件甲种商品的劳动耗费为6元,产量为10万件。

2009年该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50%,其他条件不变,那么,该企业生产甲种商品的个别价值、社会价值和价值总量分别为

A.4元、4元、60万元B.6元、8元、90万元

C.4元、6元、90万元D.8元、6元、120万元

4.(2009·新课标全国卷Ⅰ)某小企业2008年生产一件甲种商品的劳动耗费价值8元,产量为10万件,甲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价值6元。

如果该企业2009年的劳动生产率提高10%,其他条件不变,那么,该企业2009年甲种商品的销售收入与2008年相比

A.增加8万元B.增加6万元

C.减少14万元D.不变

5.(2009·新课标全国卷Ⅱ)2008年某国生产甲种商品100万件,每件商品的价值量为6元。

如果2009年该国生产甲种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其他条件不变,则甲种商品的价值总量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分别为

A.720万元,6元B.720万元,5元

C.600万元,5元D.600万元,6元

(二)价值量+通胀(通缩)

价格与通胀(通缩)成正比

6.(2010·新课标全国卷Ⅰ)假设某国2009年甲产品的总量是100万件。

每件产品价值用货币表示为10元。

2010年生产甲产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在货币价值不变和通货膨胀率为20%的不同情况下,甲产品2010年的价格分别是

A.5元6元B.10元12元

C.20元24元D.8元16元

(三)价值量+货币价值变化(贬值、升值)

价格与货币价值成反比

7.(2008·新课标全国卷Ⅰ)假设2007年某国一单位M商品,其价值用该国货币表示为15元。

如果2008年生产M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50%,且该国的货币价值下降(贬值)2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08年一单位M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

A.12元B.12.5元C.18元D.18.75元

(四)价值量+汇率

8.(2010·大纲卷)按照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协议,成员国90%的贸易商品实行零关税。

如果以前一件10人民币元的M商品出口到某东盟成员国N国的关税为5%,本外币间的汇率为l:

8。

2010年该商品实行零关税,中国生产M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5%,其他条件不变,则一件M商品在实行零关税之前和之后出口到N国的价格用N国货币单位表示分别为

A.80,84B.84,80C84.64D.84,100

二、企业利润率的计算

利润率的5类型:

①销售利润率。

一定时期的销售利润总额与销售收入总额的比率。

它表明单位销售收入获得的利润,反映销售收入和利润的关系。

 

②成本利润率。

一定时期的销售利润总额与销售成本总额之比。

它表明单位销售成本获得的利润,反映成本与利润的关系。

  

③资产利润率。

一定时期的销售利润总额与总产值之比,它表明单位产值获得的利润,反映产值与利润的关系。

④资金利润率。

一定时期的销售利润总额与资金平均占用额的比率。

它表明单位资金获得的销售利润,反映企业资金的利用效果。

  

⑤净利润率。

一定时期的净利润(税后利润)与销售净额的比率。

它表明单位销售收入获得税后利润的能力,反映销售收入与净利润的关系

例题:

成本利润率

9.(2013·新课标全国卷Ⅰ)中国H公司与美国某公司签订服装出口合同,约定服装单价为24美元,一年后交货。

H公司生产一件服装的成本是144人民币元。

签订合同的同时汇率为1美元=6.32人民币元,交货时为1美元=6.27人民币元。

在不考虑其他条件的情况下,H公司交货时的利润率比签约时的利润率

A.下降0.83%B.下降0.76%

C.上升0.83%D.上升0.76%

资产利润率

10.(2011·新课标全国卷Ⅰ)去年甲利用自有资金20万元开办了一家小企业,一年后盈利2万元,全部用于个人消费。

今年甲以6%的利率借得资金10万元扩大生产。

假设该企业今年的利润率(利润/资产)与去年持平,那么,甲今年自有资金的利润率为

A.6%B.10%C.12%D.15%

三、投资收益的计算(股票、利息、理财产品)

年收益率:

11.(2015·新课标全国卷Ⅱ)老吴在年底对年初购买的投资产品进行了梳理:

50元买入甲公司的股票已按54元卖出;乙公司股票价格仍为20元,按照每股1.2元进行了现金分红;丙公司股票价格也没变,按照每20股送一股进行了股票分红;某银行理财产品的年收益率为6%。

上述投资产品中,年收益率最高的是

A.甲公司股票B.乙公司股票

C.丙公司的股票D.银行理财产品

复利:

12.(2014·新课标全国卷Ⅰ)按现行规定,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利率(年利率)一年期为3%,两年期为3.75%。

老陈有10000元闲置资金,准备存两年,那么,这笔钱以一年期连续存(第一期利息计入第二期本金)两年的利息比存一个两年期的利息

A.少141元     B.多141元C.少150元D.多150元

答案:

1-5CDCBC6-10ABCAC11-12AA

附:

近年全国各省高考题政治计算题分类汇编

(一)价值量及其相关(附加通胀率)

1.(09安徽卷)某商品生产部门去年的劳动生产率是每小时生产1件商品,价值用货币表示为260元。

该部门今年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30%。

假定甲生产者今年的劳动生产率是每小时生产2件商品,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甲生产者1小时内创造的价值总量用货币表示为

A.364元B.400元C.520元D.776元

2.(2011高考上海文综政治13)假没某企业2010年的生产条件属于社会平均水平,生产每件甲产品的价格为28元,2011年生产甲产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降低30%,在货币价值不变和通货膨胀率为25%的不同情况下,甲产品2011年的价格分别是

A.40元32元B.40元50元C.30元50元D.45元32元

(二)存贷款利息(注意复利)

3.(09上海卷)农民工小张返乡创业获得当地银行40万元贷款支持,贷款期限2年,贷款年利率5%。

如果按复利计算,贷款期满时小张须支付的贷款利息为

A.2万元B.4万元C.4.1万元D.4.2万元

(三)汇率(附加通胀率)

4.(09四川卷)小张按1美元兑换8元人民币的汇率换得1000美元,两年后美元兑换人民币的汇率下跌了20%,小张又将1000美元换回人民币。

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条件下,小张

A.损失了人民币1600元B.减少了人民币损失1600元

C.损失了美元160元D.减少了美元损失160元

5.(09海南卷)假设2007年1单位M国货币/1单位N国货币为1:

5.5。

2008年,M国的通货膨胀率为10%,其他条件不变,从购买力角度来看,则两国间的汇率为

A、1:

4.95B、1:

5C、1:

5.6D、1:

6.05

6.(2012?

福建)假设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基准价为630.,美元存款年利率为3%,人民币一年期储蓄利率2.5%,一年期限国债利率为3.7%。

不考虑其他因素,分别用10000元人民币进行一年的投资,其收益对比正确的是

A、人民币储蓄存款大于购买国债B、购买国债大于兑换美元后用美元存款

C、兑换美元后用美元存款等于购买国债D、兑换美元后用美元存款小于人民币储蓄存款

(四)投资收益

7.(2014·天津卷)某商业银行发售的一款理财产品期限为133天,认购金额在5万至10万元之间的预计到期年化收益率(即当前收益率换算成年收益率)为6.20%。

一市民购买7万元该产品,其预期收益的计算方法为

A.70000×6.20%B.70000×6.20%÷365

C.70000×6.20%÷365×133D.70000×6.20%×133

(五)纸币发行和货币流通速度(附加通胀率)

M国2011年货币供应量为15万亿元,同期商品价格总额为30万亿元。

回答下面两题。

8.(2011高考安徽卷3)假如一年内某国待售商品的价格总额为10000亿元,货币流通速度一年为4次,同期中央银行发行纸币5000亿元。

若其他条件不变,此种情况会引起该国商品

A.价值量降低B.价值量提高C.价格下跌D.价格上涨

9.(2012?

海南)假设该国货币供需均衡且货币价值稳定,那么,可推算出M国当年货币流通速度为

A.0.5次/年B.1次/年C.2次/年D.3次/年

10.(2012?

海南)若M国货币流通速度加快20%,国内生产扩大1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该国特价水平的变化大致是

A.下降10%B.上升10%C.上升30%D.上升50%

(六)股票价格

11.(2011高考四川卷25)某上市公司的股票全为流通股,共5000万股,当银行利率为3%时,该股票的总市值为100000万元。

如果银行利率提高0.25个百分点,预期股息提高25%,其他条件不变,该股票的价格约为

A.18.46元B.21.33元C.23.08元D.24.75元

公式:

股价=预期股息÷银行利率

①当银行利率为3%时,该股票价格=100000万元÷5000万=20元;股票的预期股息=20×3%=0.6元。

②银行利率提高0.25个百分点,预期股息提高25%,则银行利率=3%+0.25%=3.25%,股票预期股息=0.6(1+25%)=0.75元。

③则该股票价格=0.75÷3.25%=23.08元。

答案:

1-5BBCAB6-10BCDCB11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