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血 压 测 量方法.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618898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73.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章 血 压 测 量方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第1章 血 压 测 量方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第1章 血 压 测 量方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第1章 血 压 测 量方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第1章 血 压 测 量方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1章 血 压 测 量方法.docx

《第1章 血 压 测 量方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章 血 压 测 量方法.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1章 血 压 测 量方法.docx

第1章血压测量方法

血压检测

血压测量的探索有着悠久的历史。

在我国,最早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古代医学在“黄帝内经”中便有了“四诊”,通过脉搏波获取疾病信息,包括“虚实浮沉”等28种脉象,包括了远比血压丰富得多的信息,但存在很多实际问题亟待解决。

自1628年生理学家W.Harrey之后的几百年来,人们一直在寻找一种既方便可行又准确可靠的血压测量方法。

1773年英国牧师斯蒂芬.黑尔斯(Stephen.Hales)在马身上测到了血压,而人体动脉血压的直接测量是从1856年I.Farivce开始研究的,但直到1950年才被临床接受。

人体血压的无创测量始于1875年,到1896年意大利医师Riva-Rocci发明了气袖式血压计和1905年俄国军医Korotkoff发明了柯氏音,奠定了柯氏音听诊测量方法之后,无创伤测量才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接受和应用,开创了现代血压诊断的先河。

血压测量技术可以分为直接法和间接法两种。

直接法血压测量是将一根导管插入预测部位的血管或心脏内,通过导管内的液柱同放在体外的应变式传感器、线性可变电感式差动变压器、电容式传感器等相连,从而测出导管端部的压力。

另一种形式是把传感器放在导管的末端,直接测出端部所在点的血压值。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测量准确,并能进行连续测量。

但它必须经皮肤将导管插入血管内,所以是一种创伤性的方法。

间接法是利用脉管内的压力与血液阻断开通时刻所出现的血液变化间关系,从体表测出相应的压力值。

由于这种方法不需要外科手术,同时测量简便,所以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

间接式血压测量的方法很多,其中最主要的一种方法是利用袖带下的动脉远端检测脉搏变化或血液变化作为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判据;也可以袖带内压力波动的形式作为判据。

间接法包括柯氏音法、示波法、超声法、恒定袖带法、脉搏延时法等多种方法。

在这些方法的基础上,人们开发了很多自动及半自动的血压间接测量系统,即各种类型的数字血压计。

电子血压计(electronicbloodpressuremonitor)利用压力传感器和微电子器件测量人体血压的保健或医用电器。

日常医疗或家庭用血压计,用袖带加压压迫血管,使血流停止,其后缓慢减压,根据特定情况得到血压值。

传统血压计为水银柱式,测压时需掌握脉搏音听诊法。

20世纪末出现的电子血压计不需掌握听诊法,由显示器自动显示血压值。

电子血压计根据是否手动加压分为半自动与全自动两种根据测量部位有臂式、腕式和指式之分。

半自动电子血压计由袖带、数字血压计和充气球组成。

袖带缠于上臂后,用打气球手动加压,约升26kPa(200mmHg)压力时,动脉血管血流被阻断,血管脉搏消失。

其后调节充气球阀门使袖带内气体缓慢排出,当带内压力小于浮动脉压力时,血流恢复流动,此时听到血压计内压电蜂鸣器随心脏节律跳动的声音,声音开始时对应的压力即高压值,当声调改变时所对应的压力即低压值,血压值自动显示在显示器上。

全自动电子血压计把压力传感器、微处理器、显示器和袖带集成在一起。

袖带缠于臂腕或手指上,打开开关后,袖带自动充气加压,压力传感器把压力信号转变为电信号,经微处理器处理后,在显示器上显示血压值。

第一章血压测量技术

血压是人体重要的生命体征。

血压测量是了解血压水平、诊断高血压、指导治疗、评估降压疗效以及观察病情变化的主要手段。

在临床诊疗、人群防治和科学研究中有3种方法测量血压,即诊室血压测量(officebloodpressuremonitoring,OBPM)、动态血压监测(ambulatorybloodpressuremonitoring,ABPM)和家庭血压自测(homebloodpressuremonitoring,HBPM),其中诊室血压是目前常用的方法

3种血压测量方法各有其特点。

诊室血压由医护人员在诊室按标准规范进行测量,目前尚是评估血压水平、临床诊疗及对高血压进行分级的常用的较为客观、传统的标准方法和主要依据。

动态血压由自动的血压测量仪器完成,24h内测量次数较多,无测量者误差,可避免白大衣效应,并可测量夜间睡眠期间的血压。

因此,动态血压既可更客观地测量血压,还可评估血压短时变异和昼夜节律。

家庭血压由受测者自我完成,也可由家庭成员等协助完成。

家庭血压是在熟悉的环境中测量,也可避免白大衣效应。

家庭血压还可用于评估数日、数周甚至数月、数年血压的长期变异和降压疗效,有助于增强高血压患者的参与意识,改善其治疗依从性。

HBPM平均值与ABPM平均值(白天)更接近。

HBPM值低于OBPM值。

HBPM的费用低于ABPM,略高于OBPM。

HBPM操作简便,优于ABPM和OBPM。

与ABPM相比,HBPM的优点是使用方便,可多次测量,费用低廉,便于推广;主要缺点是不能在睡眠中测量血压。

与OBPM比较,HBPM的优点是可避免或筛查白大衣性高血压;可发现隐蔽性高血压;更全面反映血压水平及其波动情况;避免听诊和血压尾数误差;减少患者就诊次数;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

缺点是不适合心房颤动等心律失常患者;个别患者可能有血压报告或记录偏差;可引起精神焦虑者的精神紧张或造成少数人擅自盲目调整治疗方案

HBPM与ABPM、OBPM的比较与关联如下表:

HBPM与ABPM、OBPM的不同诊断标准如下表:

正确掌握血压测量方法和测量技术对规范血压测量、了解人群血压水平、准确地诊断高血压和评估降压疗效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一、血压测量基本要求

1、测量前准备 

①受测者:

测血压前30min内不喝咖啡或酒,不剧烈活动,心绪平稳。

排空膀胱,静坐休息5~10min。

②仪器:

采用经过国家计量部门批准和定期校准的合格台式水银血压计、其他款式的血压计,或经国际标准[欧洲高血压协会(EuropeanSocietyofHypertension,ESH)、英国高血压协会(BritishHypertensionSociety,BHS)或美国医疗器械促进协会(AmericanAssociationofMedicalInstrumentation,AAMI)]验证合格的动态血压计、电子血压计等。

③测量条件:

坐位测量需要准备适合受测者手臂高度的桌子,以及有靠背的椅子;卧位测量需准备受测者肘部能外展45°的诊疗床。

④环境条件:

适当空间,适宜温度,环境安静,无噪音。

2、测量设备

①血压计:

建议采用合格的台式水银血压计、电子血压计、动态血压计。

台式水银血压计用于诊室血压测量;上臂式电子血压计用于家庭血压测量;动态血压计用于24h动态血压监测。

有条件的地区可用上臂式电子血压计测量诊室血压。

②听诊器:

应使用高质量的短管听诊器,常规采用膜式胸件,当听低频率柯氏音时建议采用钟式胸件。

③血压单位:

一般临床和研究计量的血压单位用“mmHg”表示,在正式出版物中注明“mmHg”与“kPa”的换算关系,1mmHg=0.133kPa。

3、测量人员经过血压测量培训的医生、护士及技术人员实施诊室血压和动态血压的测量。

经过培训的患者、家属或其他人员实施家庭血压的测量。

4、测量要求常规测量上臂血压;不建议常规测量手腕血压、手指血压。

①建议初次测量左右上臂血压(肱动脉处),以血压高的一侧作为血压测量的上肢。

②当左右上臂血压(收缩压)差值>20mmHg时,建议进行四肢血压测量。

③老年人及糖尿病或某些疾病患者易出现体位性低血压,建议测量多种体位血压。

需要时可以测量卧位或站立位血压,站立位血压测量应在卧位改为站立3min后进行。

二、影响准确测量血压的因素

1、受测者准备与受测者有关的诸多因素均可引起血压测量的偏差。

如室内温度、运动、饮酒或吸烟、手臂位置、肌肉紧张、膀胱充盈、讲话和环境噪声等。

受测者讲话是常见的因素,因此,测压时受测者不能讲话,医护人员也不能与受测者讲话。

2、受测者体位血压测量最常采用的体位是坐位或仰卧位,但这两种体位所测血压有差别。

有报道坐位测量的舒张压较仰卧位高5mmHg,收缩压相差不大。

部分患者需要测量直立位血压,一般仰卧位的收缩压较直立位高5~8mmHg,舒张压高4~6mmHg。

双腿交叉可使收缩压升高2~8mmHg。

3、手臂的位置测量血压时气囊位置应该与右心房水平同高。

如果上臂位置低于右心房水平,测得值偏高;如果上臂高于心脏水平,测得值偏低。

每高于或低于心脏水平2.5cm,血压相差2mmHg。

坐位时,右心房水平位于胸骨中部,第四肋水平。

卧位时用小枕支托以使上臂与腋中线同高。

4、左右上臂血压的差别约20%的人左右上臂血压差别>10mmHg(称为臂间血压差异),因此推荐第一次检查时应测量左右上臂血压。

臂间血压差异持续>20mmHg时高度提示主动脉弓缩窄及上肢动脉闭塞。

当左右上臂血压不一致时,采用数值较高侧手臂测量的血压值。

5、血压计的位置 测压过程中血压计水银柱要保持垂直,读数时必须保持视线垂直于血压计刻度面的中心。

6、血压计的精确性 临床上使用的所有血压计都需进行精确性检验,只有通过检测合格的血压计才能在临床上使用。

目前OBPM主要使用台式水银血压计,台式水银血压计是验证其他非台式水银血压计准确性的重要工具,同时台式水银血压计也应定期校准(一般每半年检测1次)。

水银量过少测出的收缩压、舒张压都偏低。

水银量过多,测出的收缩压、舒张压都偏高。

刻度管内的水银凸面正好在刻度“0”时水银量合适。

7、袖带大小有研究比较了动脉内压力和袖带(血压)的关系,结果显示,袖带宽度为臂围的46%时误差最小。

目前认为,袖带气囊至少应覆盖80%的上臂周径。

如果使用的袖带相对于臂围过小,会导致血压测量值高于血管内压力。

对上臂过于粗壮的肥胖者,在没有合适的袖带选用时,可将袖带置于前臂上部,听诊桡动脉搏动测压。

此时应当特别注意前臂的位置与心脏同高。

如果左右上臂均不适合于血压测量,可以考虑使用下肢。

将袖带绑于小腿下端,监听足背动脉血压,95%的患者可以测得踝部血压。

推荐袖带大小为:

瘦型成人或少年,袖带尺寸12cm×18cm(超小号);

上臂围22cm~26cm,袖带尺寸12cm×22cm(成人小号);

上臂围27cm~34cm,袖带尺寸16cm×30cm(成人标准号);

上臂围35cm~44cm,袖带尺寸16cm×36cm(成人大号);

上臂围45cm~52cm,袖带尺寸16cm×42cm(成人超大号或大腿袖带)。

8、袖带位置及缠绕松紧程度 袖带气囊中部放置于上臂肱动脉的上方,袖带边缘不要卷起以免袖带起止血带的作用。

袖带的下缘在肘窝的上方2~3cm。

袖带绑得太紧,测出的收缩压、舒张压都偏低。

绑得太松可使测得的血压偏高。

一般认为能塞进2个指头时松紧适度。

9、充放气速度缓慢均匀放气,速度为每搏心跳下降2~4mmHg,放气速度过快,可使测得的收缩压偏低而舒张压偏高。

当心动过缓和心律不齐时推荐放气速度为每搏心跳下降2mmHg。

10、测量次数 当对患者进行数次测量时,第1次往往是较高的。

因此每次测量血压至少测2次,中间间隔1min,取平均值作为受测者的血压。

如果两次测量值相差>5mmHg,应再进行测量,计算3次平均血压值。

11、尾数偏好 所谓尾数偏好,是指将血压读数习惯性记录为末位0或5mmHg,此现象要尽量避免,台式水银血压计测量血压单次记录血压值尾数应精确到2mmHg,即0、2、4、6、8mmHg的尾数。

电子血压计以血压计显示的血压数值为准,即从0到9的10个数字均可。

12、其他影响因素 关于影响血压测量准确性的因素还有如下报道:

①将听诊器胸件塞于袖带下动脉搏动处,测得的血压值低于听诊器胸件不塞于袖带下的规范操作的测得值。

②隔着衣服测得的血压值要比规范操作测得值高一些,而将衣袖捋起来后测得的血压要比规范操作的低一些。

也有研究显示,如在胳膊上加一层<0.5cm厚度的内衣再进行检查,其对检查的结果数值没有什么影响。

③冬天脱上衣后立即测量血压可使得血压升高3~5mmHg。

④血压存在季节性差异,气温低的冬季血压高于夏季。

三、特殊人群、特殊状态下的血压测量

1、少年儿童 通常推荐使用传统的袖带血压测量方法,成人测量血压的一般要求同样适用于少儿。

采用标准的临床医用血压计测量,柯氏音第1音作为收缩压。

儿童舒张压读数取柯氏音第IV时相(K4)还是第V时相(K5),国内外尚不统一。

成人取K5为舒张压,考虑到我国儿科教学和临床一直采用K4为舒张压,以及相当比例的儿童柯氏音不消失的状况,建议实际测量中同时记录K4和K5。

也有认为没有消失音的用K4,有消失音的用K5。

目前国际上统一采用P90、P95、P99作为诊断“正常高值血压”、“高血压”和“严重高血压”的标准。

对个体而言,只有经过3次及以上不同时机测量的血压水平≥P95方可诊断为高血压;随后要进行高血压程度的分级:

①高血压1级:

P95~P99+5mmHg;②高血压2级:

≥P99+5mmHg。

儿童中“白大衣性高血压”现象较为常见,可通过ABPM或HBPM予以鉴别。

目前国际上多采用美国心肺中心推荐的方法测量儿童血压。

测前准备 测量前30min避免激烈活动、进食及水以外的饮料,安静休息5min以上。

婴儿血压易变,进食、直立体位吃奶时血压均升高,准备应更充分。

血压计 较大儿童仍采用台式水银血压计,袖带宽度相当于上臂长度的2/3。

先充气达柯氏音第1音以上约30mmHg处,缓缓放气。

测量姿势和手臂在大多数儿童只需要手臂与心脏保持同一水平。

临床上儿童常取坐位,婴幼儿取仰卧位。

一般卧位或坐位保持3min,而站立保持1min。

不论采用何种姿势,在测量血压时手臂必需得到支撑,尤其是肘部,否则收缩压会因为肌肉等长收缩升高10%左右。

建议在第一次测量时测两侧手臂。

袖带尺寸 选择合适的袖带非常重要,袖带的气囊应该环绕上臂周径的80%~100%,气囊的宽度应该是上臂围的40%。

根据少儿手臂大小来选择袖带比根据年龄选择更为重要。

通常有3种尺寸的充气性气囊袖带可供选择:

①4cm×13cm;②8cm×18cm;③12cm×26cm。

2、老年人 

老年人中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白大衣性高血压、体位性低血压和餐后低血压有更高的发生比例,同时老年人血压的变异较大,因此ABPM和HBPM在老年患者中尤为重要。

老年人血压测量时还需注意以下几种情况:

①自主神经功能衰退:

可能显示出明显的血压变异性并在ABPM中间段有低血压现象,应注意识别这类低血压现象。

②假性高血压:

假性高血压是动脉顺应性下降及动脉僵硬度增高的结果,周围肌性动脉由于动脉粥样硬化进展,袖带内必须有更高的压力去压迫动脉,从而表现为袖带测压和直接测量血压之间有很大的差异性。

③体位性低血压:

常见于立位时出现明显血压下降,因此初次测量血压以及调整用药后,应注意立位血压的测量。

3、心律失常 高血压患者常见的心律失常主要包括心动过缓、心动过速和异位节律(心房颤动及早搏等)。

传统的血压测量是根据袖带压力下降时外周血管听诊时血管搏动音的变化来判断的,这种血压测量的方法在心律失常患者可能会产生一定的误差。

因而,心律失常患者在血压测量时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①对于严重心动过缓患者(心室率<40次/min),测量血压时放气速度要比正常心率时减慢,通常放气速度应为每搏心跳水银柱下降不超过2mmHg,这样可以避免放气过快导致的收缩压偏低和舒张压偏高的现象;②对于心脏节律不齐,特别是心房颤动时由于心室律绝对不齐,RR间期差异很大,血压测量充其量只能获得较为粗糙的数值,这种情况下只有通过重复测量克服心脏逐跳变异较大带来的问题。

而对于心动过缓又伴有严重节律不齐者,血压测量时上述两个方面均应注意。

③直接动脉血压连续监测能提高血压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因为示波监测是通过对连续波形变化的分析测量血压的。

直接动脉血压连续监测可以克服心律失常患者手动测量血压带来的问题,但这种血压测量技术因为是有创技术,不适宜于门诊患者的应用。

4、肥胖 肥胖患者通常臂围较粗,用适合臂围大小的袖带测量血压尤为重要。

肥胖患者进行血压测量时,除了需要注意患者的体位、手臂的位置、心理情绪、袖带和听诊器的位置等因素外,还要特别注意袖带的大小是否合适。

准确的血压测量需要根据不同的臂围选用不同的袖带(常需成人大号袖带,甚至用大腿袖带)。

但在实践中仅有成人标准袖带,缺少成人大号袖带。

而血压测量的误差,恰恰是由于袖带应用不规范造成。

①异常肥胖患者上臂粗而且短,对极少数患者臂围>50cm,BHS推荐使用较长的袖带(16cm×42cm)。

②在使用大腿袖带也不合适时,可将合适的袖带包在前臂,使之位于心脏水平,听诊桡动脉搏动音以确定血压,或者用一个验证合格的腕部血压计。

测定桡动脉压力方法还有听诊桡动脉柯氏音,但这种方法可高估舒张压。

使用成人标准袖带测量臂围较粗患者的血压,可造成舒张压过高的偏差。

5、妊娠 正常妊娠早中期间,收缩压和舒张压较孕前下降5~10mmHg,晚期逐渐恢复到孕前水平。

在妊娠中有>10%的孕妇患有临床相关性高血压。

大多数产科医生达成的共识是:

女性妊娠期间,血压测量以收缩压为准,柯氏音第1音(第Ⅰ时相柯氏音)为收缩压。

而舒张压受妊娠的影响变异较大,妊娠者的舒张压仍以完全消失音(第V时相柯氏音)确定,特殊时可以变音(第IV时相柯氏音)确定。

在怀孕期间主要用ABPM来识别白大衣性高血压,白大衣性高血压在孕妇中的发生率大约是30%。

但ABPM可能预测先兆子痫的证据还未被完全确定。

推荐妊娠妇女进行HBPM,无高血压的每月测量1次,一般高血压的每周测量2~3次,严重高血压的至少每天早晚各测量1次。

6、运动血压 正常情况下,随着运动量增加,心输出量增加,收缩压随之升高,而舒张压通常保持不变或仅有轻度降低。

在100W标准蹬车试验中已经定义出运动收缩压的上限是180mmHg,且非年龄依赖性。

运动后,收缩压通常会在6min内下降至静息水平,并且可能保持低于运动前水平达数小时。

目前,ESH的建议是,标准蹬车试验的中等运动负荷(600KPm/min,100W。

1KPm=移动1Kg重物,垂直距离为1m时克服重力所作的功)所对应的运动收缩压如>200mmHg被视为异常。

运动时血压升高不明显已经被认为是无症状主动脉弓缩窄预后不良的一个指标。

在目前的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心脏病学院(AmericanHeartAssociation/AmericanCollegeofCardiology,AHA/ACC)指南中,运动中收缩压不升高是严重主动脉弓缩窄手术的2B级别证据。

欧洲心脏病协会(EuropeanSocietyofCardiology,ESC)指南中定义运动时血压升高不良是指收缩压升高<20mmHg。

7、使用降压药 服用降压药物将影响患者的血压水平。

在对患者做出高血压诊断时,首先应明确患者是否服用了降压药物。

在降压药物疗效的判定中,要注意血压测量的时间及方法。

就降压药物本身对血压水平的影响而言,需注意以下几点:

①如需了解患者不服药时真实的血压状况,对能够停用降压药物的患者,建议在密切观察下停药5个半衰期以上后测量血压。

②血压测量时间:

如要了解降压药物的疗效,应根据降压药物的峰值及谷值时间测量血压,一般应当测量降压药物的谷值时的血压。

为了明确所测血压是处在药物的降压谷值水平抑或峰值水平,可以标注出患者服用降压药物的时间。

③血压测量方法:

某些降压药物可引起体位性低血压。

对这类患者,需加测站立位血压。

为了更加全面地了解已服用降压药物患者的血压水平,在测量诊室血压的基础上,可加测动态血压或家庭血压。

四、血压计的选择

 目前用于诊室血压测定的主要有台式水银血压计,也有气压式血压计、混合式血压计和医用自动电子血压计。

各种血压计均有其优缺点,必须了解其原理和性能,才能减少测量误差。

1、台式水银血压计 

用台式水银血压计测量血压比较精确。

这些血压计有某些共同的特点:

都有充气、放气装置和袖带,并且通过听诊器听诊来测量血压,在临床工作中均为人工操作。

由于橡皮管老化和裂缝漏气会使水银下降的速度难以控制,降低血压测量的精确度。

橡皮管应该保持质量良好不漏气,袖带和压力计之间的橡皮管长度不能短于70cm,袖带不能短于30cm。

连接处应当密不透气,控制阀容易调节。

阀门失灵容易漏气并增加控制释放气压的难度,会低估收缩压并高估舒张压。

台式水银血压计虽然操作简单,测量准确,但是水银对人体和环境有一定的危害性,尤其是对使用台式水银血压计的人,因此使用台式水银血压计要特别小心,关键是防止水银泄漏。

台式水银血压计易于检测和维护,医院中使用的台式水银血压计至少每半年需要进行清洗和校准1次。

检修制度在所用医院中应当强制执行,同时医护人员在临床测量血压过程中也应重视对台式水银血压计的观察,检查台式水银血压计有无问题以及袖带是否合适。

影响台式水银血压计精确性的因素见表1。

2、气压式血压计 

气压式血压计记录血压通过风箱和操作杆系统,相对水银池和水银柱而言更加复杂。

随着气压式血压计使用时间的延长,机械装置的精确性难以保证,导致血压测量值偏低,从而低估了患者的血压水平,因此气压式血压计测量血压精确度不如台式水银血压计。

通过台式水银血压计来校正气压式血压计,允许平均收缩压相差3mmHg,但是大约58%气压式血压计误差>4mmHg,大约33%气压式血压计误差>7mmHg。

气压式血压计应该每半年通过标准的台式水银血压计来校正其血压测量值。

目前,一般不推荐气压式血压计常规用于测量血压,但考虑价格相对低廉,在部分农村地区仍可使用,有条件的地区应逐步减少气压式血压计的使用。

3、混合式血压计

 混合式血压计结合了电子血压计和传统台式水银血压计的特点,采用电子压力计代替水银柱,用听诊器听柯氏音来确定血压值。

通过液晶显示屏代替水银柱来显示血压值,从而避免了血压值尾数选择的偏好。

4、医用自动电子血压计 

经过国际标准(BHS、AAMI和ESH)验证的医用自动电子血压计可以自动提供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心率和测量时间,从而减少血压数值尾数选择的偏好和主观偏倚。

更重要的是,不需要复杂详细的血压测量强化训练。

医用自动电子血压计的另外一个优点是能够储存数据供以后分析使用。

目前的趋势是医用自动电子血压计正在逐渐代替传统台式水银血压计,许多国内外大型临床研究已经使用医用自动电子血压计代替台式水银血压计来测量血压。

虽然医用自动电子血压计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它仍有不足,如示波技术不能在所有情形下测定血压,尤其是对心律失常的患者,比如快速型心房颤动;

五、测量方法

1、听诊方法 

适用于水银、气压式和混合式血压计。

将袖带缠绕上臂并且充气到收缩压30mmHg以上,将肱动脉血流阻断,当逐渐缓慢放气时血液重新流过肱动脉,这时在袖带下方肱动脉之上的听诊器即可闻及声音(也称为柯氏音),传统上柯氏音分5个时相。

第Ⅰ时相袖带压力下降中听到第1次轻的、重复而且清晰的敲击声;

第Ⅱ时相随着袖带压力的下降,声音变大,成为较响的钝浊声;听诊无音间歇在一些患者测量过程中,听诊音完全消失的短暂时间;

第Ⅲ时相声音变得更响,出现较清脆的抨击声;

第Ⅳ时相声音突然变小,短促而低沉;第V时相,随着袖带压力下降,声音最终消失。

第Ⅱ和第Ⅲ时相的听诊音的临床意义目前尚不清楚。

第Ⅳ时相柯氏音(变音)比第V时相柯氏音(消失音)可以高10mmHg以上,但通常差别在5mmHg之内。

在大多数情况下以最终消失音(第V时相柯氏音)时水银柱所示数值为舒张压。

但部分人群(比如<12岁儿童、孕妇、老年人、严重贫血、甲状腺机能亢进症、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患者)当袖带压力降为0时,仍可以听到声音,这些人群以变音(第Ⅳ时相柯氏音)作为舒张压的数值,并在测量值后加以标注“变音”读数。

在具有脉压增大的老年患者,在收缩压和舒张压之间,柯氏音有时不能听到,而在袖带继续放气时又重新出现,这种现象被称为听诊无音间歇。

这种现象会低估收缩压。

这可能是由于动脉内血压的波动引起,多发生于有靶器官损害的患者。

在袖带充气之前将手臂抬高过头部30s,然后将手臂放到通常的位置继续测量,这种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