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山东春考语文第三单元知识点整理.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61570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3.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word版山东春考语文第三单元知识点整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完整word版山东春考语文第三单元知识点整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完整word版山东春考语文第三单元知识点整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完整word版山东春考语文第三单元知识点整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完整word版山东春考语文第三单元知识点整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完整word版山东春考语文第三单元知识点整理.docx

《完整word版山东春考语文第三单元知识点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word版山东春考语文第三单元知识点整理.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完整word版山东春考语文第三单元知识点整理.docx

完整word版山东春考语文第三单元知识点整理

2019年山东省春季高考教材知识点整理

11、最后一片叶子

一、作者简介

1、欧·亨利:

美国短篇小说家,美国现代短篇小说创始人。

他的以描写纽约曼哈顿市民生活的作品最为著名,所以他有“曼哈顿的桂冠诗人”之称。

其作品的突出特点是以幽默的笔调反应社会现实,被誉为“美国生活的幽默的百科全书”。

主要作品:

《麦琪的礼物》《警察与赞美诗》《最后一片叶子》等。

2、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欧·亨利、契诃夫、莫泊桑

3、契诃夫:

俄国短篇小说巨匠,主要作品有小说《套中人》《小公务员之死》《变色龙》,戏剧《樱桃园》。

4、莫泊桑:

19世纪后半叶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代表作品有《项链》、《羊脂球》和《我的叔叔于勒》等。

二、文体:

小说

1、含义: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

2、三要素:

人物、情节、环境

三、基础知识

1、多音字

(1)蒙:

①méng启蒙蒙蒙细雨②mēng欺上蒙下蒙骗

③měng蒙古

(2)悄:

①qiāo静悄悄②qiǎo悄然落泪悄寂悄静

(3)剥:

①bāo剥花生②bō剥夺剥削(xuē)生吞活剥

(4)薄:

①báo薄饼薄纸薄田②bó单薄浅薄薄弱

③bò薄荷

(5)绷:

①bēng绷紧②běng绷着脸③bèng绷亮

2、形近字

(1)帐篷账簿(zhàngbù)

(2)编辑(jí)通缉(jī)作揖(yī)舟楫(jí)修葺(qì)

(3)安详吉祥

3、注音

枯萎()鬈曲()痊愈()时髦()轻蔑()

嗤笑()瞅着()茎部(jīng)羼杂()殡仪馆()

泥泞()横七竖八(héng)横行霸道(héng)蛮横无理(hèng)

精神抖擞()黯淡()毛茸茸()怏怏不乐()

4、其他

不速之客明目张胆行侠仗义精神抖擞纹丝不动提心吊胆

5、近义词

(1)【黯淡暗淡】

暗淡,着重指具体的“暗”,多用于形容光线等昏黑不明;也可形容没有前途、没有希望。

如“光线暗淡”。

黯淡,①常指抽象的“暗”,用于心情、情绪。

如“心情黯淡”。

②同“暗淡”

(2)【消失消逝消释】

“消失”和“消逝”都指因发展到一定阶段或变化到一定程度而逐渐减少以至没有。

要理解两个词语的差别,首先是必须搞清楚“失”与“逝”的区别。

“失”的意思为“失掉,丢掉(跟‘得’相对)”。

“逝”的意思为“过去”,多指时间、水流等。

由此可知,“消失”侧重结果,强调永远失去了或很快失去了。

例如:

“瞬间,一颗流星就从夜空中消失了。

”“消逝”侧重过程,指逐渐减少。

例如:

“火车的隆隆声慢慢消逝了。

“消释”,有两个义项:

①<书>消融,溶化。

②(疑虑,嫌怨、痛苦等)消除;解除。

如“误会消释”。

 

在下列横线上分别填入适合的词语(A消失B消逝C消释)

①我站在故乡的山冈上,远望西边地平线上,那一抹残霞渐渐在天边________了。

②“落霞与孤鹜齐飞”,那一点孤鹜终于________不见了。

③小华与丽丽就因为那么一点误会已经半个月不说话了,后经团支部书记做细致的思想工作,向两人说明了真相,终于使两人________了前嫌,重新和好。

④听到这个消息后,他脸上的笑容马上________了。

⑤失意、寂寞和无声的叹息,随着岁月的________无影无踪了。

【参考答案】

①B ②A ③C ④A ⑤B

【不只不止】

“不只”是连词,相当于“不但”、“不仅”。

后面要有与之相呼应的连词。

例如:

这些措施不只发展了经济,还保护了环境。

 “不止”是动词,有两个意思,①一个是“不停止”。

例如:

大笑不止 叫好不止 血流不止

②另一个意思是超出某个数量或范围。

例如:

不止一回不止九十岁不止这三个学校

【不以为然不以为意】

“不以为然”指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意);

“不以为意”指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不重视,不认真对待。

  

例1:

我们希望各级政府科学理财,让每个孩子都能接受教育,万不可不以为然。

(此句即把“不以为然”理解为不放在心上。

是错误的,应改为“不以为意”)  

例2:

他嘴上虽然没有说不对,心里却不以为意。

(“不以为意”改为“不以为然”)

四、写作手法:

欧·亨利式结尾

所谓“欧·亨利式结尾”,通常指短篇小说大师们常常在文章情节结尾时突然让人物的心理情境发生出人意料的变化,或使主人公命运陡然逆转,出现意想不到的结果,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给人以出乎意料的感觉,又不得不承认他的合情合理。

一般可以更好的刻画人物形象,丰富故事的内容。

这种结尾艺术,在欧·亨利的作品中有充分的体现。

故被称为“欧·亨利式结尾”。

五、贝尔门形象

贝尔门是一个相貌怪异、穷困潦倒、一事无成、脾气暴躁、说话粗俗、办事痛快、热心助人,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一个老画家。

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在那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冒雨踉踉跄跄爬到离地面二十来英尺的地方,颤抖着调拌黄色和绿色,在墙上画上了最后一片叶子,同时也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12、报任安书(节选)

一、文学文化常识

1、司马迁:

字子长,西汉史学家、散文家。

著有《史记》。

2、《史记》又名《太史公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共130篇,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西汉武帝年间大约三千年的历史。

对后世影响巨大,被鲁迅称为: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3、《周易》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

《经》的主要内容是六十四卦,相传由文王推演出。

《传》是对《经》的解说。

4、左丘明:

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人,著有《左传》《国语》等。

5、吕不韦:

战国末年秦国丞相,主持编纂《吕氏春秋》(又名《吕览》)。

6、韩非:

战国末韩国公子,是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著有《韩非子》。

7、孙武:

春秋末期军事家、政治家,后人尊称其为兵圣、孙子、孙武子,被誉为“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

著有《孙子兵法》。

8、孙膑:

战国时期军事家,孙武后人,因受庞涓迫害遭受膑刑,后世称其为孙膑。

著有《孙膑兵法》。

二、文体:

“书”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就是“书信”的意思。

古人写信多有题目,说明是写给谁的信,信题多为:

“报……书”“答……书”“与……书”“上……书”“寄……书”等。

例如《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与妻书》(林觉民)、《上枢密韩太尉书》(苏辙)

三、背诵默写:

课文第二段(第73页)

四、文言基础知识

1、通假字

(1)古者富贵而名摩灭“摩”通“磨”

(2)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底”通“抵”

(3)孙子膑脚“膑”通“髌”,古代削去髌骨的酷刑。

(4)思垂空文以自见“见”通“现”

(4)网罗天下放失旧闻“失”通“佚”

(5)则仆偿前辱之责“责”通“债”,指下狱受腐刑。

2、一词多义

(1)通通邑大都(畅通、没有阻碍)

通古今之变(通晓)

不得通其道(实现)

(2)就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靠近,引申为承受)

草创未就(完成)

(3)辞近自托于无能之辞(言辞)

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推辞,拒绝)

臣等不肖,请辞去(辞别)

(4)胜不可胜记(尽)

吾不胜酒力(经得住,受得起)

3、古今异义词

(1)念父母,顾妻子(妻子和儿女)

(2)恨私心有所不尽恨:

遗憾私心:

内心心愿

(3)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非同寻常)

(4)无兄弟之亲,独身孤立(独自一人)

4、虚词

(1)而古者富贵而名摩灭(连词,表转折)

仲尼厄而作《春秋》(连词,表修饰)

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连词,表转折)

退而论书策(连词,表承接)

(2)之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助词,的)

藏之名山,传之其人(代词,它,指《史记》)

无兄弟之亲(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词,不译)

况仆之不得已乎(助词,用于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3)于至激于义理者不然(被)

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介词,对)

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介词,在)

(4)乃乃有所不得已也(是)

然后是非乃定(才)

屈原放逐,乃赋《离骚》(于是,这才)

乃如左丘无目(就)

家祭无忘告乃翁(代词,你的)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竟然)

(5)以以舒其愤(来)

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因为)

5、其他

(1)且勇者不必死节(动词的为动用法,为……而死)

(2)孙子膑脚(名作动,受膑刑)

(3)思垂空文以自见(流传)

(4)文采不表于后世(显露)

(5)稽其成败兴怀之际(考证,考核)

(6)究天人之际(推断,研究)

(7)仲尼厄而作《春秋》(困穷,文中指孔子晚年感叹自己的主张不得实行)

(8)凡百三十篇(总共)

6、特殊句式

(1)被动句①至激于义理者不然②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

③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④文王拘而演周易⑤屈原放逐

⑥孙子膑脚⑦不韦迁蜀⑧韩非囚秦

(2)定语后置:

无兄弟之亲

(3)判断句:

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

7、注音

沉溺缧绁()鄙陋没世()说难()

放失旧闻()前辱之责()臧获()

贪生恶死()愠色()被戮()

 

13、我的四季

一、作者简介

张洁:

当代著名女作家。

1978年发表处女作《从森林里来的孩子》(获第一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长篇小说《沉重的翅膀》(获第二届茅盾文学奖),《无字》(获第六届茅盾文学奖);中篇小说《祖母绿》(获第三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

另有短篇小说集《爱,是不能忘记的》,中篇小说集《方舟》,长篇散文《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

二、基础知识

1、注音

给予()迥异()藏匿()焦灼()

懊恼()冰雹()谷穗()磕绊()

颤抖()入不敷出()汗流浃背()厄运()

2、形近字

(1)开垦诚恳

(2)碾子辗转反侧(3)揪心铁锹愀然

3、多音字

自艾自怜()方兴未艾()挣扎()挣脱()

夭折()折扣()折本()折断()折腾()

干瘪()瘪三()

4、其他

奋力以赴望眼欲穿痴心妄想怨天尤人不毛之地

幸灾乐祸万籁俱寂

5、近义词

【权利权力】

权利:

与义务相对。

权力:

指权位,势力,领导和支配力量。

【养育孕育养活抚育】

养育:

抚养教育。

孕育:

比喻旧事物中酝酿新事物。

养活:

供给物资或费用。

抚育:

照料教育,对象是小孩子。

【抱怨报怨】(另:

注意成语以德报怨)

抱怨:

指心中不满,数说别人的不对,或埋怨。

如:

“这都怪自己,不能抱怨别人。

报怨:

指报复怨恨,如:

“这次恶性事件是由肇事者报怨引起的。

三、写作手法:

象征

象征手法,就是以具体事物去表现某种抽象意义或不便表达的意义的一种文学手法。

换言之,象征就是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某种概念、思想和感情的一种表现手法。

如:

《我的四季》一文,作者用具体的可感知的“四季”去表现抽象的“人生”,即可说四季象征着人生。

再如:

矛盾的散文《白杨礼赞》,作者表面上是在赞美白杨树,实际上是在歌颂北方劳动人民及其身上所体现的质扑、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13、给我三天视力

一、作者简介

海伦·凯勒:

美国著名的女作家、社会活动家,自幼因病致残,成为盲、聋、哑人。

在家庭教师安妮·沙莉文的帮助下,完成学业。

1964年荣获“总统自由勋章”,次年又被推选为世界十名杰出妇女之一。

代表作: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