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阅读答案汪藻.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613804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5.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点绛唇阅读答案汪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点绛唇阅读答案汪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点绛唇阅读答案汪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点绛唇阅读答案汪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点绛唇阅读答案汪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点绛唇阅读答案汪藻.docx

《点绛唇阅读答案汪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点绛唇阅读答案汪藻.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点绛唇阅读答案汪藻.docx

点绛唇阅读答案汪藻

点绛唇阅读答案汪藻

【篇一:

四川省树德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4月阶段性考试语文试题】

文试题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

150分,时间:

15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33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每组加点字读音全都不同的一项是()

a.谴责/潜藏刹那/差劲离间/间不容发

b.混账/混沌埋怨/埋藏纠葛/百舸争流

c.缛礼/儒将纶巾/涤纶估量/不自量力

d.雪茄/夹袄症候/症结脚镣/极目瞭望

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诡秘相貌吉人天象无可质疑

b.意气鼎盛顶力相助五味俱全

c.萧鼓磋商蹉跎岁月寥若晨星

d.寒暄委曲委曲求全孤身只影

3.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李安在奥斯卡再度获奖,说明了华人导演在世界影坛的异军突起,也说明了中国电影不能一味照着好莱坞的方式去拍,否则就只能跟在人家后面拾人牙慧。

b.近年来,于正的《宫》系列、《笑傲江湖》等剧,虽然收视率颇高,甚至捧红杨幂、佟丽娅等人,但始终被与“雷”字画等号,不少网友对此心里一直耿耿于怀。

c.如果仅仅因为个别队员在执法过程中态度粗野,就取消城管部门,这无疑是一种因噎废食的做法。

d.辛弃疾继承并发扬了苏东坡的豪放风格,以翻云覆雨的笔力、激昂跌宕的气势,针砭时弊,写出了光照千秋的诗篇。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2012年以来,cpl高位运行,居民经济收入增加,消费理念变化,使得成都市市区居民家庭消费水平明显提高,消费结构逐步优化。

b.专家强调,地方性公共场所戒烟规定远不能解决我国公共场所的烟害问题,国家控烟立法已经刻不容缓,劝阻青少年戒烟也显得尤为重要。

c.15日央视的3.15晚会将矛头指向包括售后歧视、产品质量安全、个人信息泄露等问题,苹果、大众、网易和国际国内知名企业均在被曝光行列。

d.强迫症患者是以强迫观念和强迫动作为主要表现的一种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强追怀疑、强迫回忆、强追意向及对立观念等。

5.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当他爱一个人时,他心中会充满佛一样的大悲悯,在他所爱的人身上,他会发现神的影子。

②前一种孤独使人走向上帝和神圣的爱,或者遁入空门。

③一切人间的爱都不能解除形而上的孤独。

然而,谁若怀着形而上的孤独,人间的爱在他的眼中就有了一种形而上的深度。

④灵魂寻找自己的来源和归宿而不可得,感到自己是茫茫宇宙中的一个没有根据的偶然性,这是绝对的、形而上的、哲学性质的孤独

⑤后一种孤独使人走向他人和人间的爱,或者陷入自恋。

⑥灵魂寻找另一颗灵魂而不可得,感到自己是人世间的一个没有旅伴的漂泊者,这是相对的、

形而下的、社会性质的孤独。

a.③②⑤④⑥①b.④⑥②⑤③①c.③①⑥④②⑤d.④⑥③①②⑤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35分)

(二)(6分)

6.我们学习古典诗词,徜徉在诗词长廊中,我们仰视历史天空灿烂的诗星,鉴赏诗歌,解读人品,体验真情。

请以唐宋诗词为内容,仿照例句的形式和结构续写两个句子,与例句构成排比。

(字数不必和原句完全相同)

例句:

白居易在琵琶声的呜咽里,泪湿青衫,用真情感悟了迁谪的无奈。

答:

(1)

(2)

(三)(12分)

7.填空(12分)。

(任选6题作答,多选只按前6题计分。

答对一空给1分。

(1),归去,。

(苏轼《定风波》)

(2),谈笑间,。

(3)佳节又重阳,,。

(李清照《醉花阴》)

(4),尽西风,?

(5)元嘉草草,,。

(6)元杂剧中扮演男主角的称作;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是《哈姆莱特》《奥赛罗》《李尔王》和。

二、阅读与鉴赏(57分)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8~10题。

(9分)

?

点绛唇

汪藻①

新月娟娟,夜寒江静山衔斗。

起来搔首,梅影横窗瘦。

好个霜天,闲却传杯手②。

君知否?

乱鸦啼后,归兴浓如酒。

【注】①汪藻(1079-1154):

宋饶州德兴人,字彦章,写此词时,他正被迫迁调,官场失意。

②传杯:

传递酒杯而饮以助酒兴,多是宴会中进行.

8.“点绛唇”是这首词的(1分)

9.结合词句,赏析词中加点的“瘦”字。

(4分)

答:

10.本来“好个霜天”正是喝酒尽兴的时候,诗人为什么说“闲却传杯手”?

(4分)答: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1~12题。

(7分)

秋日酬王昭仪

汪元量①

愁到浓时酒自斟,挑灯看剑泪痕深。

黄金台愧少知已②,碧玉调将空好音③。

万叶秋风孤馆梦,一灯夜雨故乡心。

庭前昨夜梧桐雨,劲气萧萧入短襟。

【注】①汪元量:

南宋末人,以善琴供奉内廷。

南宋亡,汪元量与王昭仪俱被掳北去。

②黄金台:

在今河北易县东南十八里,燕昭王置千金于其上,以延天下士,遂以为名。

③碧玉:

“碧玉歌者,宋汝南王所作也。

碧玉,汝南王妾名。

”(《乐苑》)

11.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此诗多撷前人语词入诗,却能一如己出,对意象的成功驾驭丰富了诗的内涵,加强了历史纵深感。

b.首联化用辛弃疾《破阵子》词中“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一句,浑然再现了一个报国无门的志士形象。

c.颈联写秋风万叶,衬托其孤寂悲切;写孤灯夜雨衬托归思难禁。

d.尾联故意宕开,由抒情转入写景,用梧桐、劲气构成一种意境,使得诗歌有一种昂扬向上的基调。

12.“愁”是这首诗的诗眼,诗的首联、颔联是如何表现这种浓愁的?

(4分)

答:

(三)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3~17题。

(22分)

李昉,字明远,深州饶阳人。

汉乾祐举进士,为秘书郎。

宰相冯道引之,与吕端同直弘文馆,改右拾遗、集贤殿修撰。

?

宋初,加中书舍人。

开宝三年,知贡举。

五年,复知贡举。

昉之知贡举也,其乡人武济川预选,既而奏对失次,昉坐左迁太常少卿,俄判国子监。

明年五月,复拜中书舍人、翰林学士。

时赵普为卢多逊所构,数以其短闻于上。

上询于昉,对曰:

“臣职司书诏,普之所为,非臣所知。

”普寻出镇,多逊遂参知政事。

?

太宗即位,加昉户部侍郎,太平兴国中,改文明殿学士。

时赵普、宋琪居相位久,求其能继之者,宿旧无逾于昉,遂命参知政事。

十一月,普出镇,昉与琪俱拜平章事。

未几,加监修国史,复时政记先进御而后付有司,自昉议始也。

?

1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普寻出镇寻:

不久

b.而佖朔望必诣昉朔:

阴历每月初一

c.是市私恩也市:

买卖,交易

d.台吏掖之以出掖:

鞭打

14.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李昉“和厚多恕”的一组是()(3分)

①臣职司书诏,普之所为,非臣所知②雅厚张洎而薄张佖

③昉素与卢多逊善,待之不疑④太宗言及多逊事,昉颇为解释

⑤有求进用者,虽知其材可取,必正色拒绝之

⑥或不足用,必和颜温语待之?

a.①③⑤b.③④⑥?

c.①②⑤d.②④⑥

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昉本来是后汉朝官员,后来由于宰相冯道的推荐,得以和吕端一同在弘文馆当值,做一些修撰的工作。

?

b.李昉在主持贡生考试时,同乡武济川对答失常,李昉因此被贬官为太常少卿,后来又恢复到中书舍人一职。

?

c.李昉在担任中书时,对那些前来求官的人一律都严词拒绝,自己绝不会提拔任用官员,而是让皇上定夺。

?

d.李昉为官小心谨慎,不肯轻易说人坏话,也不愿自作主张,因而没有什么显赫的政绩,后因摔倒而去世。

?

1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l0分)

(1)时赵普为卢多逊所构,数以其短闻于上。

(5分)

译文:

(2)昉素与卢多逊善,待之不疑,多逊屡谮昉于上,或以告昉,不之信。

(5分)

译文:

17.下面是晋代裴松之引述魏国名士袁准的话来评价诸葛亮的文段,请用斜线(/)给文中画线部分断句。

(断句不超过6处)(3分)

袁子曰:

或问诸葛亮何如人也?

袁子曰:

张飞、关羽与刘备俱起,爪牙腹心之臣,而武人也。

晚得诸葛亮,因以为佐相,而群臣悦服,刘备足信、亮足重故也。

及其受六尺之孤摄一国之政事凡庸之君专权而不失礼行法严而人悦服用民尽而下不怨行君事而人不疑。

如此,即以为君臣百姓之心欣戴之矣。

亮死至今数十年,国人歌思,如周人之思召公也。

孔子曰“雍也可使南面”,诸葛亮有焉。

(选自裴松之《三国志注》)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2题。

(19分)

父归(节选)[日本]菊池宽

【简朴的中等家庭。

傍晚时分。

母亲阿贵和儿子贤一郎、新二郎、女儿阿胤一起吃饭。

突然门被人打开了,面容憔悴的宗太郎走进屋。

贤一郎和母亲的脸色顿时大变,异常激动。

新二郎和阿胤睁大了眼睛望着来人。

母亲啊,是你!

你真是大变了啊!

(对孩子)孩子们,他是你们的父亲。

新二郎是爸爸吗?

我是新二郎。

父亲啊,已经长成棒小伙子啦!

我走时你还是个站都站不稳的?

?

阿胤爸爸!

我是阿胤。

父亲我听说过生了个女儿,长得多秀气啊!

母亲我说?

?

唉,真不知从何说起呢!

孩子们都长成人了,这比什么都好。

父亲这实在是太好了!

我老了,很想念你和孩子,便不由自主地跑了回来。

我已经是个活不了多久的人了,希望你们都能原谅我。

(望着贤一郎)贤儿,你能替我斟一杯酒么?

爸爸很久没有喝过好酒了。

嗯,只有你的模样我还记得起来。

【贤一郎不睬。

父亲新儿,那你替我斟上一杯。

新二郎是。

【正要把酒杯递给父亲?

?

贤一郎(口气坚决地)放下!

不能给他敬酒!

母亲贤儿!

你在说些什么呀?

【父亲怒视贤一郎;新二郎和阿胤低头不语。

贤一郎(理直气壮地)我们根本没有父亲!

我们哪有什么父亲呢?

父亲(抑制着愤怒)你说什么?

贤一郎(稍稍冷静下来)如果我们有父亲,母亲也不会在我八岁的时候牵着我的手到筑港去投海。

幸好找错了地方,跳进浅水里,才被人救了出来。

如果我们有父亲,我也不会十岁就给人家当小杂工。

我们从小到大没得到过一点温暖,就是因为没有父亲!

【母亲、阿胤和新二郎眼含泪花,父亲由愤怒渐渐转为悲伤。

新二郎哥哥,既然妈妈都原谅了他,你也忍一忍,过去的事就不要再提了。

贤一郎(更加冷酷地)要说我们真有父亲,他就是从小折磨我们的仇人。

在我的脑子里从未有过父爱的记忆,只记得父亲在我八岁之前从不管家里的事,只顾自己花天酒地地在外面胡混,欠下一身债,后来就带着情妇逃跑了,连母亲为我积蓄的十六块钱的存折也偷去了。

新二郎(含着泪)但是,哥哥,父亲现在不是?

?

已经老了么?

贤一郎新二郎,你怎么能不明不白地称他父亲?

他年轻时不顾一切地寻欢作乐,现在上了年纪,动不了啦,才跑回来的。

不管你怎么讲,我也决不承认他这个父亲。

父亲(色厉内荏地)贤一郎!

对你的生身父亲怎么能这样讲话?

贤一郎你还好意思说你是我们的生身父亲?

二十年前,你已经抛弃了你做父亲的权利!

【沉默,母亲和阿胤在抽泣。

父亲好吧,我立刻就走!

无论落到什么地步,我还能混上碗饭吃。

新二郎请等一下!

哥哥不管您,我会想办法奉养您老人家。

贤一郎新二郎!

你受过他的什么好处?

我可是尝过他拳头的滋味!

你想想,是谁把你抚养大的?

你念书的学费是哪里来的?

那是我当小杂工挣来的钱!

应当说我才是你和阿胤真正的父亲,尽到父亲责任的是我。

现在,你愿意奉养他就奉养好了,从今以后咱们断绝来往!

新二郎可是?

贤一郎我受够了没有父亲的痛苦,所以不想让弟弟妹妹再受那种罪。

我晚上连觉也舍不得睡,吃苦受累,才供弟弟妹妹中学毕了业。

父亲(轻声地)不必再说了,我回来是你们的累赘。

好,我走啦!

阿贵,保重吧!

新二郎(追着走去的父亲)您身上带钱了吗?

不是还没吃晚饭么?

您有地方去吗?

父亲(沮丧地)我本不应该再进这个家门,因为上了年纪,又体弱多病,不知不觉地就走回家里来了。

(颤巍巍地站起)唉,算啦!

我这把老骨头还愁没地方扔掉么!

(望了老妻一眼,开门走出。

母亲(哀求地)贤一郎!

阿胤哥哥!

贤一郎阿新!

快去把父亲喊回来!

【新二郎迅速地跑向门外,三人紧张地等待着。

少顷,新二郎脸色苍白地跑回来。

新二郎在南路找遍了也没有找到,我再到北边去找,哥哥,你也来吧!

贤一郎(惊慌)怎么,没找到?

一定能找到的!

【贤一郎和新二郎发疯似地奔出。

(选自中国戏剧出版社《世界独幕剧选》,有删改)

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本剧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社会上道德堕落问题的一些正当的看法和应有的批评态度。

b.本剧结构严谨,不是通过尖锐的戏剧冲突,而是利用富有性格特征的对话,表现人物的心理状态。

c.贤一郎对父亲的反驳斥责,多次都是从“如果我们有父亲”这句话开始,说明了他对父爱的渴望。

d.母亲是一个心底善良、任劳任怨,典型的贤妻良母式的人物,她对长子贤一郎疼爱、敬重和愧疚。

【篇二:

吴都市2011-2012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三语文试卷】

class=txt>高三语文

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学校、姓名、班级、学号写在答题卷的密封线内。

2.答案写在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空格里,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考试结束,将答题卷交回。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古冢涿州啄米谣诼诽谤精雕细琢.....

b.绮丽畸形倚仗崎岖不平掎角之势.....

c.书册.

d.痱子.蹒跚栅栏姗姗来迟删繁就简....扉页绯红文采斐然烟霏雨散....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安排就序奋笔疾书有待商榷元气大伤

b.跋山涉水敝帚自珍联袂演出趁心如意

c.亟待解决无上光荣天真罄露不为已甚

d.分道扬镳国际惯例斩露头角化险为夷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基本原则之一是因地制宜,突出....

特色。

b.由于吸脂是在盲视下进行的操作,如技术力量薄弱,手术不精细,不仅可能出现凹.凸不平而且还可能损伤血管、神经。

...

c.有一个花絮是,“文坛三老”其实都不是正宗的湖北人:

写《李自成》的姚雪垠是..

河南人,写《哥德巴赫猜想》的徐迟是浙江人,而碧野则是广东人。

d.你还想争赢他,他可是我们研究所里的“利嘴”,胳膊拧不过大腿,你还是认输吧。

.......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2006年下半年之后,商品房价格和土地价格上涨过快,行业销售利润率和商品房品质的上升开始脱节,这种涸泽而渔的发展方式使得消费者的消费预期发生根本转折。

b.如果人类只生不死,已经死去的那八百五十亿人依然活在这个世界上,如今我们仍能同孔老夫子,释迦牟尼、苏格拉底等圣人对话,试想,这个世界会是个什么样子?

c.在湖广总督这个职位上,张之洞整整呆了十九个年头,以辉煌灿烂的洋务业绩,在

史册上留下了浓墨重彩。

d.北美的野云雀能熟练运用300个音符,它能谱出50种类型的歌曲,把这些音符排

列成三到六个一组的乐句。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a.其实屈原在从政游历的时候也到过黄河流域,甚至还去了百家汇聚的稷下学宫(据我考证,可能在公元前311年),那当然不是这副打扮。

b.愈来愈多的年轻一代外出打工,远离自己的传统。

比如少数民族聚居的贵州黔东南地区,大约有三十万年轻人到江浙一带打工。

他们的文化兴趣逐渐被流行文化化了。

c.南宋周密的《武林旧事》里,提到了临安的各种食品市场和行会,米市、肉市、菜市、鱼行、猪行、蟹行。

投机分子常常使用“鸡塞沙,鹅、羊吹气,鱼肉灌水”之类的伎俩牟取利润。

d.温家宝总理说:

他今年69岁,今后将把最后的精力献给国家和人民,“我希望在我离开人世之后,人们能记住这位总理。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晚清以后,中国科学家对中国社会和中国文化的影响日益彰显。

中国在鸦片战争中惨遭失败,国门被西方以“坚船利炮”打开,一些有识之士敏锐地感知到西方科技的力量,于是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尽管时人对西方科学技术的理解尚很肤浅,但他们确已抓住了西方文化最直观也是最本质的东西,西方文化对近代中国的影响表现在许多方面,但科学技术的影响始终是主线之一。

洋务运动时期,中国近代科学家与西方传教士密切合作,历尽艰辛,将西方近代科学技术和知识体系输入中国,堪称“师夷长技以制夷”最早的实践者。

进入20世纪,在留学运动中产生的新一代科学家更加活跃。

他们在从事科学研究的同时,还积极参与包括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在内的社会变革和文化论争等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诸多领域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近代科学家不仅是西方近代文化输入中国的桥梁,而且也是创造中国近代文化的主体之一。

他们以其独特的视角,研究和整理中国古代文化,并取得了相当的成就。

竺可桢、赵元任对传统天文学与星象学的研究,李俨、钱宝琮、严敦杰对传统数学的阐述,王琏、曹元宇、陈文熙对传统化学的整理,丁文江对传统地理学与地质学的查证,均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对中国传统科技的整理与对近代科学的学习、研究和普及,促进了古代与近代、东方与西方科学技术的汇流,促进了科学在中国的复兴与发展。

对于科学史以外的传统文化,许多科学家也进行过深入的探索。

他们以近代科学思想为标准,对传统文化进行发掘与整理,使其蕴含的科学价值得以彰显。

许多科学家都是文理兼通的学者,他们不仅在科学领域研究开拓,也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作出重要贡献。

近代中国文化的核心可以用四个字概括:

科学、民主。

中国近代科学家对文化上的影响正体现在这两个方面。

其文化思想的各个方面无不显示着近代科学和民主思想的光辉。

当然,从总体上看,近代科学家在科学与民主两大时代主题中,更偏重于对科学思想的坚守和弘扬,相形之下,对于民主思想重视程度稍显不足。

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科学救国”论者的特点。

6.文中“最直观也是最本质的东西”指什么,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西方文化中最直观但也是最本质的东西是“坚船利炮”很有威力。

b.西方文化中最直观但也是最本质的东西是西方科学技术力量强大。

c.西方文化中最直观但也是最本质的东西是政治、经济等领域的先进。

d.西方文化中最直观但也是最本质的东西是西方近代的知识体系。

7.以下不能说明“中国近代科学家是创造中国近代文化的主体之一”的一项是

a.近代科学家以其独特的视角,研究和整理中国古代文化,并取得了相当的成就。

b.近代科学家不仅在科学领域开拓,也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作出重要贡献。

c.竺可桢、赵元任对传统天文学与星象学的研究,李俨、钱宝琮、严敦杰对传统数学

的阐述。

d.中国近代科学家与西方传教士密切合作,将西方近代科学技术和知识体系输入中国。

8.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相符合的一项是

a.鸦片战争以后,人们对西方科技的进步认识深刻,达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共

识。

b.近代科学家对近代科学的学习、研究和普及,促进了古代与近代科学技术的汇流。

c.近代科学家以科学思想为标准,对传统文化进行发掘和整理,使其蕴含的科学价值

得以显现。

d.从总体上看,近代科学家在科学与民主两大时代主题中,只重视科学思想,不重视

民主思想。

9.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近代科学家在许多领域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可见他们在中国近代文化发展史上

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b.中国近代科学家积极主动地引进西方文化,可知他们与当时不少封建正统人士在对

待西方文化的态度上是截然不同的。

c.近代科学家最早实践“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可以说,没有近代科学家就没有

洋务运动。

d.“科学救国”论者对于民主思想的重视程度不够,可以推知,重视民主思想的近代

政治家对科学也是重视不够的。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

游虞山记

【清】张裕钊

十八日①,与黎莼斋②游狼山,坐萃景楼望虞山,乐之。

二十一日,买舟渡江,明晨及常熟。

时赵易州惠甫适解官归,居于常熟,遂偕往游焉。

虞山尻尾东入常熟城。

出城迤西绵二十里,四面皆广野,山亘其中。

其最胜为拂水岩,巨石高数十尺,层积骈叠,若累芝菌,若重巨盘为台,色苍碧丹赭斑驳,晃耀溢目。

有二石中分,曰剑门,騞擘③屹立,诡异殆不可状。

踞岩俯视,平畴广衍数万顷,澄湖奔溪,纵横荡潏④其间,绣画天施。

南望毗陵、震泽,连山青以相属,厥高镵云⑤。

雨气日光参错出诸峰上,水阴上薄,荡摩阖开,变灭无瞬息定。

其外苍烟渺霭围缭,光色纯天,决眦穷睇,神与极驰。

岩之麓为拂水山庄旧址,钱牧斋之所尝居也。

嗟夫!

以兹丘之胜,钱氏惘不能藏于此终焉,余与易州乃乐而不能去云。

岩阿为维摩寺,经乱,泰丰毁矣。

出寺西行少折,逾岭而北,云海豁开,杳若天外,而狼山忽焉在前。

余指谓易州,亦昔游其上也。

又西下,为三峰寺,所在室宇,每每可憩息。

临望多古树,有罗汉松一株,剥脱拳秃,类数百年物。

寺僧具酒果笋而饷余两人。

日将昃,循山北过安福寺,唐人常建诗所谓“破山寺”者也,幽邃,称建诗语。

寺多木樨华,自寺以往,芳馥载涂。

返自常熟北门,至言子、仲雍墓。

其上为辛峰亭。

日已夕,山径危仄不可上。

期以翌日往。

风雨,复不果。

二十四日遂放舟趣吴门,行数十里,虞山犹蜿蜒在篷户,望之了然,令人欲返棹复至焉。

(选自《清文观止》,有删改)

[注]①十八日:

清光绪二年(1876)秋八月十八日。

②黎莼斋:

与下文的“赵易州惠甫同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明晨及常熟及:

至,到.

b.水阴上薄,荡摩阖开.

d.遂放舟趣吴门.

①坐萃景楼望虞山,乐之

⑤连山青以相属,厥高镵云

薄:

稀薄c.幽邃,称建诗语称:

相符。

.趣:

奔向,赴11.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直接表现虞山之美的一组是②虞山尻尾东入常熟城⑥幽邃,称建诗语③四面皆广野,山亘其中④色苍碧丹赭斑驳,晃耀溢目

a.①②⑤b.②③⑥c.①④⑥d.③④⑤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以行程为线索,采用移步换景、全面铺叙的写作手法,将登山越岭所见的景物逐一展现于笔下,让人目不暇接,给人以不同的审美感受。

b.作者以简洁的文笔点出人文景观,如拂水山庄旧址、破山寺及言子、仲雍墓等,以衬托虞山之胜。

c.通篇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个与喧嚣尘世相对的静态的自然,笼罩着一种淡雅的诗意,由此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作者隐逸的理想。

d.文末表现自己游兴未尽的心理感受,同时与文首“坐萃景楼望虞山,乐之”相照应,揭示此次虞山之游,是以“远望神往”为始,以“回望欲返”为结,首尾呼应而又浑然天成。

四、(24分)

13.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⑴有二石中分,曰剑门,騞擘屹立,诡异殆不可状。

(3分)

译文:

⑵以兹丘之胜,钱氏惘不能藏于此终焉,余与易州乃乐而不能去云。

(4分)

译文:

⑶寺多木樨华,自寺以往,芳馥载涂。

(3分)

译文:

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8分)

点绛唇

汪藻

新月娟娟,夜寒江静山衔斗。

起来搔首,梅影横窗瘦。

好个霜天,闲却传杯手。

君知否?

乱鸦啼后,归兴浓于酒。

⑴这首词抒发了词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