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菌包装行业分析报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609340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726.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无菌包装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无菌包装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无菌包装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无菌包装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无菌包装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无菌包装行业分析报告.docx

《无菌包装行业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菌包装行业分析报告.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无菌包装行业分析报告.docx

无菌包装行业分析报告

 

2018年无菌包装行业分析报告

 

2018年4月

 

无菌包装从属于包装产业,主要原材料包括原纸、铝箔和聚乙烯。

无菌包装可以使液体食品在无需添加防腐剂或冷藏的条件下,保持较长的无菌状态,有效解决了液态奶和非碳酸软饮料加工周期短、保鲜要求高、难于储存与运输等问题。

相较于PET、金属和玻璃包装材料,无菌包装空间占比小、便于运输,生产成本低,且有隔光和隔热的良好属性。

此外,无菌包装还可以被回收再利用,具有良好的环保效益。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无菌包装市场已经基本建立起技术成熟、品种齐全、能适应多种液体无菌灌装方式的产品体系。

一、行业主管部门、监管体制、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1、主管部门和监管体制

我国包装行业的行政主管部门是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行业发展规划的研究、产业政策的制定、指导行业结构调整、行业体制改革、行业技术法规和行业标准的拟订、新材料的规划及组织实施等工作。

目前,政府行政管理主要通过颁布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如《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等进行行业宏观调控和指导。

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无菌包装属于鼓励类中的“真空镀铝、喷镀氧化硅、聚乙烯醇(PVA)涂布型薄膜、功能性聚酯(PET)薄膜、定向聚苯乙烯(OPS)薄膜及纸塑基多层共挤或复合等新型包装材料”。

此外,无菌包装的生产工序涉及印刷。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负责印刷业的监督管理,制定全国出版、印刷、复制、发行和出版物的规划并组织实施,推进新闻出版领域的体制机制改革。

根据《印刷业管理条例》,企业申请从事包装装潢印刷品和其他印刷品印刷经营活动,应当向出版行政部门提出申请,经审核批准的,获得印刷经营许可证。

2、行业协会

中国包装联合会和地方包装协会组织是包装行业自律性管理机构。

中国包装联合会是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国家级行业协会之一,下设25个专业委员会,在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和中心城市均设有地方组织,拥有近6,000个各级会员。

中国包装联合会的主要业务包括但不限于落实国家包装行业方针政策,协助国务院有关部门全面开展包装行业管理和指导工作;制定包装行业国家五年发展规划;开展全行业调查研究,提出有关经济发展政策和立法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受政府有关部门委托,组织、修订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并组织贯彻实施;经政府部门同意,参与质量管理和监督工作。

此外,无菌包装的生产工序涉及印刷。

中国印刷技术协会是全国印刷及相关企业、印刷工作者的群众性社会团体,下设12个分支机构,包括网印及制像分会、商业票据印刷分会、凹版印刷分会、柔性版印刷分会等。

3、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和政策

除包装、印刷行业的相关法律、法规外,由于无菌包装的下游客户属于食品及饮料制造商,无菌包装行业的发展还受到质量监督、食品安全环境保护等领域的法律法规、政策和行业标准的影响。

具体情况如下表所示:

(1)主要法律法规

(2)行业产业政策

4、行业标准体系

二、行业竞争格局、主要壁垒和供求状况

1、行业竞争格局和市场化程度

我国包装行业整体属于充分竞争的行业,行业集中度较低,特别是中、低档包装市场的企业规模均较小;但无菌包装行业属于中高端食品包装行业,对厂商的生产工艺和技术水准、研发实力、质量控制、产能供应、资金实力和售后服务管理有着严格要求,行业门槛较高。

无菌包装诞生后的半个多世纪里,国际无菌包装巨头凭借其先发优势,在全球无菌包装市场处于主导地位。

因此,无菌包装行业属于高度集中的市场化行业。

根据Frost&Sullivan的市场研究报告,2016年国际无菌包装巨头(如利乐公司、SIG集团)在中国市场的无菌包装销售金额占中国无菌包装市场销售金额的比例超过80%。

21世纪以来,我国无菌包装行业取得了较大进步。

中国本土无菌包装生产商在材料、技术和生产工艺等方面努力取得突破,在与国际巨头的竞争中拥有性价比和本地化优势。

随着竞争力的不断提高,中国本土无菌包装生产商的市场份额逐渐提升。

我国无菌包装行业开始出现有实力的无菌包装民族品牌。

中国本土无菌包装生产商将继续致力于改进生产技术和提高产品质量,逐步实现无菌包装的进口替代。

2、行业主要企业

全球无菌包装市场主要供应商是利乐公司。

根据Frost&Sullivan的市场研究报告,截至2016年,利乐公司的无菌包装销售量(标准包)占全球无菌包装市场销售量(标准包)的比例约为70%。

根据Frost&Sullivan的市场研究报告中国无菌包装市场的主要企业是利乐公司、SIG集团、纷美包装和新巨丰等公司。

(1)利乐公司

利乐公司成立于20世纪50年代,总部位于瑞士。

利乐公司是全球最大的辊型无菌包装和辊型送料灌装机供应商。

根据利乐公司公布的《2017年可持续发展报告》,利乐公司在全球175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业务,全球员工约为24,100人。

2016年,利乐公司在全球范围内销售包装约为1,880亿个,净销售收入为114亿欧元。

进入中国市场以来,利乐公司在无菌包装市场处于主导地位。

根据Frost&Sullivan市场研究报告,2016年,利乐在中国市场的无菌包装销售金额占中国无菌包装市场销售金额的比例约为70%,销售数量占比约为60%。

(2)SIG集团

SIG集团是全球领先的食品饮料纸包装及灌装机系统供应商,总部位于瑞士,在欧洲、亚洲、美洲、澳洲和非洲等均设有纸厂。

SIG集团的无菌包装主要为胚型无菌包装。

根据SIG集团官方网站数据,2016年SIG集团各类包装全球销量达到329亿,营业收入达到17.24亿欧元。

根据Frost&Sullivan市场研究报告,2016年,SIG集团在中国市场的无菌包装销售金额占中国无菌包装市场销售金额超过12%,销售数量占比约为11.8%。

(3)纷美包装

纷美包装成立于21世纪初,并于2010年12月9日在香港证券市场上市。

根据纷美2016年度报告,纷美2015年和2016年在全球的无菌包装销量分别为117亿包和114亿包,营业收入分别为22.19亿元和21.69亿元,净利润分别为3.17亿元和3.34亿元。

3、行业进入壁垒

(1)客户壁垒

由于下游乳制品和饮料客户生产规模大、自动化程度高,对产品质量有着严苛的标准,且不愿意承担潜在食品安全风险,所以客户对无菌包装供应商选择门槛较高。

无菌包装供应商进入客户合格供应商名录难度较大,建立良好的市场声誉和赢得客户信任需要花费不短的时间。

此外,为了保证包装数量和质量的稳定性,一旦供求双方建立良好合作关系后,客户便不会轻易中断与现有供应商的合作关系或更换已经使用且质量稳定的产品,并倾向于逐渐扩大采购订单数量。

因此,新进入本行业的企业获取客户的成本较高、容错率较低,很难在短期内建立具有竞争力的客户关系。

所以,客户壁垒成为阻碍新厂商进入无菌包装行业的门槛之一。

(2)技术和经验

无菌包装生产包括印刷、检测、复合、分切等多道工序,各工序要求的机器设备和流程较为复杂,需要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和丰富的生产经验作为支撑。

技术水平和生产经验对厂商的生产成本和盈利水平有着显著影响。

此外,下游应用市场对于无菌包装产品的供应能力、质量要求非常严苛,企业需要具备强大的研发能力、长期的技术经验积累和快速的市场响应能力,才能达到大规模生产高精密度和高质量的产品,适应市场和客户的发展,进而把握竞争的先机,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因此,技术水平和行业经验积累也成为很多企业进入无菌包装行业的壁垒。

(3)资本实力

无菌包装行业是资本密集型行业,需要大量的资本持续用于运营和固定资产投资。

无菌包装由原纸、聚乙烯和铝箔等原材料经多道复杂工序复合而成,质量要求高,其生产设备多为大型进口设备,生产线自动化程度、技术含量高,故建造生产厂房和生产线所需初始投资金额较大。

同时,无菌包装应用于需求量高的食品和饮料行业,若缺乏雄厚的资本支撑,将无法稳定地为下游客户大规模供给包装产品。

因此,无菌包装企业只有具备较强的资本实力,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服务水平,并获得规模经济效益。

巨额资金的投入及运营成本成为行业外厂家进入本领域的壁垒。

4、市场供求状况、利润水平的变动及原因

(1)无菌包装市场供求状况

无菌包装企业普遍采用“产品直销、以销定产”的经营模式。

无菌包装产品通常采取直接销售方式向下游客户供应,产品销售不经过经销商,这使得无菌包装产品的供给取决于下游客户的需求。

无菌包装企业往往需要预留一定的产能,以满足客户的需求。

因此,下游行业的需求将直接影响着无菌包装行业的供给变化趋势。

无菌包装的下游行业属于食品和饮料等消费品领域。

下游行业景气程度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关联度较高。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和居民的可支配收入稳步提高,近年来国内的消费品市场高速成长。

中国消费者,尤其是二三线城市消费者的购买力同以往相比有着突飞猛进的提升。

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2012年的21.04万亿元人民币增加到2016年的33.23万亿元人民币,复合增长率为超过10%。

因此,随着消费升级和下游需求量的稳健增长,无菌包装市场整体供求水平呈上升趋势。

(2)无菌包装行业的利润水平

无菌包装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配套服务型行业,行业利润水平主要受到内部管理技术水平以及外部宏观经济形势等因素的影响。

其中,内部管理技术水平是决定无菌包装企业内部生产成本的重要因素,外部宏观经济形势是影响无菌包装上游原材料价格波动和下游市场需求变化的系统性因素。

一般来讲,技术水平较高、生产经验丰富的无菌包装企业,因其生产工艺更为先进、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较强,其盈利能力也较高,而其他一些低端的无菌包装企业盈利能力则相对较低。

随着我国无菌包装行业整体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和集约化程度的日益提升,具有技术、品牌和服务等核心竞争优势的国内知名无菌包装企业,在面对外部市场发生不利变化的情形下,将会具有较强的成本控制能力,从而使其盈利能力保持稳定。

三、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

1、有利因素

(1)液态奶和非碳酸软饮料的需求增加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人们开始更多注重健康的生活方式。

液态奶和非碳酸软饮料越来越受欢迎,未来液态奶和非碳酸软饮料的需求量预计将稳定提升。

作为无菌包装的两大下游行业,消费者对液态奶和非碳酸软饮料的需求将成为无菌包装行业发展的主要有利因素之一:

①液态奶市场增长

我国液态奶主要分为常温奶和低温奶。

根据不同的工艺处理流程,主要分为UHT奶、巴氏奶、低温酸奶和常温酸奶,其中UHT奶和常温酸奶广泛使用无菌包装。

随着国内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增长,随之带来对均衡营养和健康的重视,液态奶走入更多的城镇居民家庭。

受2008年中国乳制品市场食品安全问题影响,中国液态奶市场曾陷入低谷。

近年来,液态奶市场逐步复苏。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6年中国乳制品销量为1,480万吨;2016年,中国乳制品销量为2,975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7.2%。

从全球来看,人均GDP和人均乳制品消费量呈较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和生活标准的提高,中国居民越来越在意健康问题,更多地关注于适当的营养饮食,以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虽然我国液态奶销售量近期保持较为稳定的增长,但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相比,仍然相对落后。

尽管中国已经是全球最大的乳制品消费国之一,但是中国人均乳制品消费量仍然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统计数据,2016年中国人均乳制品消费量(牛奶当量)仅为33.2千克,而美国、欧盟、日本人均乳制品消费量(牛奶当量)分别为99.7千克、88.2千克、60.2千克。

故随着我国经济继续发展,中国液态奶市场依然有着较大的发展空间。

若液态奶市场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无菌包装市场规模将继续扩大。

②非碳酸软饮料市场增长

非碳酸软饮料主要指不加入二氧化碳和酒精的水、果蔬汁、茶饮、咖啡以及其它功能饮料,主要类别包括果蔬汁饮料、瓶装水、植物蛋白饮料、固体饮料、普通茶饮料、草本茶饮料、运动饮料和功能饮料等。

其中部分果蔬汁饮料、植物蛋白饮料、含乳饮料、茶饮料和功能性饮料会使用无菌包装。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亚健康问题的出现,消费者越来越重视健康问题,在选择产品上也更加留意产品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用天然原料如水果、茶叶、牛奶等制成的非碳酸软饮料通常含有更多的营养元素和较少的食品添加剂,相比碳酸饮料,更有利于人体的健康,能够帮助消费者补充营养和缓解疲劳等。

出于对健康的需求,消费者逐渐倾向于购买健康的非碳酸软饮料。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06年全国软饮料产量为4,219.76万吨;到2016年,全国软饮料产量为18,345.24万吨,较2006年增长334.75%,2006-2016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5.83%。

故随着软饮料市场规模增长与消费者对非碳酸软饮料的青睐,预计未来非碳酸软饮料需求将进一步增长。

同时,随着饮料市场竞争不断加剧,各大相关企业加快了产品创新的步伐,在生产技术、产品包装、产品种类上进行了升级换代,并且经常推出新口味或限量版。

在快消品类的选择上,消费者乐于购买和尝试新品,因此多种多样的新型饮料产品引起了消费者的关注和购买欲望,进一步刺激了消费需求。

此外,三、四线城市人口基数庞大,在非碳酸软饮料的消费上具有较大的潜力。

许多非碳酸软饮料品牌商都开始加强渠道的分销,开拓新的市场,深入渗透到三、四线城市的消费群体中。

一些品牌商还通过与各大网上超市合作,以提高销量。

未来,随着物流覆盖面积的不断增长及其体系的不断完善,网上超市将开始布局三、四线城市,这些因素都将促进非碳酸软饮料市场的发展。

因此,随着非碳酸软饮料市场的扩张,无菌包装市场规模预计将随之增长。

(2)生产效率的提高和技术的进步拓宽无菌包装的应用领域

无菌包装市场参与者在不断尝试着提高他们的生产效率。

随着包装材料和生产工艺的进步,单位无菌包装原材料的耗用量将更少,成本更低,更易于回收再利用。

行业的高效率将会降低无菌包装产品的生产成本,从而使得无菌包装产品的价格下降。

因此,下游其他应用领域里选择了价格较低的可替代包装材料的公司在未来可能会选择无菌包装,从而促进无菌包装市场在整体包装行业中市场份额的增长。

此外,其他液态食品类产品如酱油、醋、白酒、红酒等会随着阻隔技术的进一步完善陆续进入无菌包装下游应用领域。

随着无菌包装材料和技术的进步,下游应用领域的拓展将带动配套无菌包装需求的持续增长。

(3)政府相关法律的监督

我国在2015年对《食品安全法》进行了修订,许多食品和饮料生产商开始对他们的生产过程执行更严格的标准来留住消费者并且在竞争中生存下来。

无菌包装采用特定的灭菌技术,提供了更高的卫生水平,和传统包装相比,使用无菌包装的产品可以不使用防腐剂,预计未来会有更多的食品生产商选择无菌包装。

2、不利因素

尽管中国本土无菌包装生产商近年来生产技术和产品质量得以快速提升,但在全球及中国无菌包装市场,国际无菌包装巨头依靠其先发优势和规模优势,依然处于主导地位。

与国际无菌包装巨头相比,中国本土无菌包装企业受限于资本实力,市场扩张受到限制,与国外巨头竞争处于劣势。

四、行业技术水平及技术特点、经营模式以及行业特征

1、技术水平及技术特点

无菌包装技术起源于西方国家,以欧洲为代表的发达国家技术发展较成熟,技术水平已相对领先。

近年来,我国无菌包装材料制造企业通过持续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以及自主创新,产品技术含量及性能水平大幅提高。

中国本土领先无菌包装企业已经掌握了复合无菌包装材料的关键工艺和核心技术,在技术工艺水平及产品质量已经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凭借其性价比优势与国际无菌包装巨头企业展开竞争。

2、经营模式

无菌包装企业普遍采用“产品直销、以销定产”的经营模式。

无菌包装产品一般采取直接销售方式向下游客户供应,产品销售不经过经销商,这使得无菌包装产品的供给取决于下游客户的需求。

3、行业特征

(1)周期性特征

无菌包装属于食品包装材料行业。

包装材料被广泛的应用于国民经济的诸多领域,经济周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包装材料行业的发展周期。

随着国民经济的波动,包装材料的下游应用领域也会随之波动。

但是,无菌包装下游属于食品和饮料行业。

消费者对食品和饮料的需求受经济走势影响较低,故无菌包装行业在一定程度上属于弱周期性行业。

(2)地域性特征

无菌包装行业的下游为消费产品,因此在消费水平高的区域,无菌包装的需求将更为旺盛。

(3)季节性特征

无菌包装主要应用于液态奶和非碳酸软饮料等行业。

液态奶行业全年的市场消费量较.稳定,但非碳酸软饮料行业的传统消费旺季主要在夏季。

此外,液态奶和非碳酸软饮料在我国传统节假日期间消费较为旺盛。

因此,无菌包装的下游行业呈现一定程度的季节性特征。

但由于无菌包装并不直接对终端消费者进行销售,且下游客户通常会全年采购原材料以保证供给稳定性,因此无菌包装行业本身没有明显的季节性,全年各季度的销售额波动不大。

五、行业上下游的关联性

1、上游行业

无菌包装的主要原料为原纸、铝箔和聚乙烯等。

一方面,主要原材料的采购成本占无菌包装产品成本的大半以上,因此,上游行业的发展状况对本行业的利润水平存在一定的影响,上游原材料行业价格的变动也会直接影响公司产品的成本和盈利情况;另一方面,上游的各行业如铝箔、聚乙烯等发展较为成熟,属于充分市场化的行业,已经形成了较为透明的价格体系,原材料供应较为充足。

2、下游行业

无菌包装的下游行业为液体食品与饮料行业。

符合要求的高质量包装是食品长时间保持营养和风味的重要保障。

无菌包装与下游行业的经营状况和应用需求密切相关。

液体食品与饮料行业的发展状况直接影响无菌包装行业的发展。

随着国家和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日益重视,液体食品与饮料行业对包装材料安全性的要求更加严格。

无菌包装行业目前仍然由国外包装巨头占据大部分市场份额,国内包装生产企业只有在提升产品质量、扩大稳定产能、保持技术创新的前提下,才能逐步实现进口替代,满足国内巨大的市场需求。

因此,下游行业的发展带动了无菌包装行业的发展,对行业的生产设备、工艺技术、管理和服务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下游企业产品更新升级也将影响包装行业的产品结构及发展趋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