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财政工作总结及计划市.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60717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3.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半年财政工作总结及计划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上半年财政工作总结及计划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上半年财政工作总结及计划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上半年财政工作总结及计划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上半年财政工作总结及计划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上半年财政工作总结及计划市.docx

《上半年财政工作总结及计划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半年财政工作总结及计划市.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上半年财政工作总结及计划市.docx

上半年财政工作总结及计划市

上半年财政工作总结及计划(市)

上半年,市财政部门紧紧围绕“更好更快”发展基调,把握公共财政基本方向,完善公共财政政策体系,创新工作思路、突出工作重点、强化工作落实、提升工作质量,在服务“全面达小康、建设新*”总体目标的进程中,各项工作取得新业绩。

一、上半年财政收支执行情况

上半年,全市完成财政总收入939465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53.54%,完成征收工作目标的51.76%,同比增长28.58%;完成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86260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55.39%,完成征收工作目标的53.54%,同比增长32.02%。

上半年,市本级完成财政总收入344548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50.94%,同比增长18.84%,其中:

市直完成235830万元,同比增长10.39%,新区完成1*718万元,同比增长42.49%;完成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21405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55.79%,同比增长24.21%,其中:

市直完成78022万元,同比增长18.21%,新区完成43383万元,同比增长36.68%。

上半年,全市完成财政总支出595752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56.12%,同比增长37.78%,其中:

一般预算支出完成357214万元,完成预算的58.18%,同比增长33.60%;政府基金支出完成142883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56.63%,同比增长44.98%;社会保险基金支出完成95655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50.61%,同比增长43.94%。

上半年,市本级完成一般预算支出136597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57.85%,同比增长32.1%,其中:

市直完成111830万元,同比增长38.89%,新区完成24767万元,同比增长8.21%。

二、上半年财政主要工作

上半年,市财政部门一方面坚持服务经济发展和做大财政“蛋糕”同步,在进一步加大财政对经济发展支撑力度的同时,建立稳定的财政收入增长机制;另一方面坚持完善支出功能和优化支出结构并举,财政支出重点向支持构建和谐社会倾斜。

完善财税征管工作机制,确保财政收入实现“双过半”。

按照“三个高于”的要求,强化收入目标责任分解,层层落实征收任务,保证各地、各征收部门收入“序时入库、均衡进度”;针对上半年全省各地收入超常规增长的状况,提出加强收入征管有效途径,通过推行有奖发票等堵漏增收措施,提高收入征管质量和收入任务到位率;以将非税收入全面纳入预算内管理为目标,清理收费项目,建立收费项目库,加强对彩票公益金和污水处理费等非税收入的使用管理,从项目申请、立项、批准到资金拨付实施全程监控;规范土地出让金收支管理,建立国有土地收益基金制度和土地出让收支结算审计制度,严格实行“土地收入总价款全部缴入以国库,纳入预算管理”的规定;完善契税征管,努力提高契税征管质量和服务效率,上半年实现契税收入9300多万元。

上半年,我市财政总收入和一般预算收入均超过全年预算的50%,基本实现征收工作目标。

完善财政对经济支撑机制,促进经济健康平稳发展。

一是多层次、多渠道争取政策和兑现资金支持企业发展,积极申报“品牌发展专项资金”、“新产品开发补助”、“对外经济合作专项资金”、“节能和发展循环经济专项资金”等项目,申报并获得省级工业经济新增长点扶持资金245万元,并将财源建设县相关政策覆盖面扩大到四个县12个企业;二是大力支持提升自主创新平台,确保市级新增财力的3%用于科技投入并发挥其引导、推动作用,今年预算安排科技三项资金4000万元,比去年增长33.3%,其中安排科技成果转化资金1240万元,比上年增长24%,为完善科技成果创新体系创造条件;三是加大对服务业支持力度,出台《现代服务业引导资金管理办法》和《市场建设资金管理办法》,安排近300万元改造市区农贸市场,并累计建成村镇放心连锁店100多家,现代物流业、产品市场服务业、科技服务业等一批新形态发展趋势良好;四是大力支持旅游业发展,通过制定政策、筹措资金促进我市旅游项目推介,加强对旅游专项资金监管,出台《*市旅游专项资金管理使用办法》,完成重点旅游项目信息库设计,规范拨款程序,提高使用效率;五是积极支持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发展,制定《*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奖励办法》,对各担保机构去年业绩进行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向省厅申报补助资金613万元,帮助其做大做强。

完善财政“三农”扶持机制,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0*年全市安排“三农”资金3.6亿元,其中市级财政预算内安排支农资金5200万元,比去年增长13.05%。

一是强化农业基础设施投入。

设立水利、小型农村道路、农桥等专项资金,并设立1000万元专项引导资金,继续实施农村新五件实事;支持农村公益事业建设,实施小水库除险加固、除汛物资补充、古运河整治、县乡河道清淤、村庄河塘整治等水利工程,并对动植物疫病防治、气象雷达系统运行等提供经费支持;二是大力支持现代农业发展。

围绕高效农业规模化目标,整合资金1000万元,集中建设130个高效农业项目;探索建立农业保险新机制,加大对农业病虫害预防和动物疫病工作的支持力度,建立农村灾害预防体系,努力降低农业生产风险,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结合“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年”活动,对去年茶园更新改造、小型道路建设、危桥改造、小型水库扩容改造等财政支农项目进行验收评估,进一步规范财政支农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绩效。

三是继续推进了农村综合改革。

对去年国有农场税费改革和村级三项资金政策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将138万元国有农场税费改革补助资金及时存入职工涉农补贴专用存折,将村级三项资金安排标准由6万元提高到8万元,并及时拨付到位。

四是扩大财政直补范围。

配合长江休渔政策,对参与休渔的渔民进行补贴,安排300万元专项经费对购置插秧机、油菜收割机、植保机械、茶叶制作机械的农民进行补助,并向经济薄弱地区农民提供200万元水稻良种补贴,提高农机化水平和水稻良种占有率。

完善财政对公共领域保障机制,重点向薄弱环节和弱势群体倾斜。

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致力构建宽领域、广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

一是向社会保障领域倾斜。

积极推进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完善考核激励办法,促进“五险合一”,上半年实现养老保险收入50253万元,实现养老保险扩面和基金征缴“双过半”,为实现当期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奠定基础;进一步加大就业再就业资金投入,安排再就业资金近4500万元,通过扩大就业培训、实行岗位补贴、社保补贴等方式帮助城乡困难群众实现再就业;加快实训基地、创业基地建设,提高劳动者素质,从就业再就业资金安排1000万元、预算内基建专项4000万元、职工教育基金100万元,并通过财政贷款贴息等渠道,保障*技师学院实训基地按期建成;牵头制定《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资金管理办法》和《被征地农民就业服务扶持资金管理办法》,推进被征地(水)农民生活保障和就业服务;完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相关政策,将市、区财政补助金额由原来每人每年30元提高到50元,当年参保城镇居民达3.3万人,参保总人数超过16万人;促进社区卫生服务平台建设,对社区卫生用药实行集中招标采购、统一配送和零差率施用。

二是向教育领域倾斜。

全面实施城乡一体的义务教育免除学杂费工作,市级财政足额安排补助资金并及时拨付到位,并安排260万元资金对三个辖区给予财政转移支付;巩固和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通过清理核实,基本摸清义务教育债务底数,并积极研究化解债务的具体措施,以促进义务教育健康协调发展;继续落实“两免一补”政策,目前预算内安排486万元专项用于对贫困家庭学生的补助,惠及我市贫困学生24027人。

三是向文化体育领域倾斜。

在公共文化设施、艺术生产与创作、公共文化服务与管理方面加大投入,着力支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安排100万元支持市图书馆扩容工程,投入60万元实施市文化馆迎接国家一级馆评估定级综合改造,投入200万元支持茅山新四军纪念馆扩建工程建设,投入1657万元支持国画院搬迁、博物馆基建还款、艺术剧院运转改造及艺术创作,首次安排30万元群众文化专项经费用于举办“欢乐家园”广场文化活动、老年合唱团建设;加强群众体育设施建设,上半年安排全民健身工程专项资金68万元,为辖市区36处全民健身工程点购置健身路径体育健身器材,并在各辖市区继续实施“万村健身工程”建设,同时投入285万元用于体育场馆维修改造;投入50万元支持档案信息化建设和国家重点档案抢救、保护工作;支持防震减灾体系建设。

投入19.7万元建设无线遥测控制系统,安排50万元建设地震应急基础数据库。

四是向生态环境建设领域倾斜。

进一步完善市级环保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对环境保护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引导资金,逐步实行“以奖代补”,专项用于支持非营利性区域供水、污水处理、生活垃圾处理项目建设,做好高污染禁燃区专项整治及重点污染企业治理,上半年共淘汰改造111台燃煤锅炉,占政府今年限期整治数的69%,兑现燃煤锅炉专项整治奖励资金372万元。

五是向城市建设领域倾斜。

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支持城市建设的引导作用,有效增加城市基础设施的投资,城市建设维护费安排比上年增长13.68%,并积极调度资金,保证维护维养工程、城建重点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调度1500多万元资金重点支持市政道路、绿化、排水等维养,街巷改造及低洼积水区整治等民心工程项目建设;不断扩大住房公积金归集总量,上半年共归集住房公积金2.39亿元,归集余额17.15亿元,年平均归集率达96%,开户单位达2332个,覆盖全市14.87万职工,覆盖率为94%,并做好住房公积金个人贷款工作,上半年共投放贷款2.83亿元,支持2130户职工家庭改善居住条件。

完善财政收支监管机制,确保财政资金安全高效运转。

一是推进公共支出管理,压缩一般性支出,确保重点支出。

为深入推进社会综合治理和新一轮平安建设提供财力保障,新增社区矫正经费、政法办案业务费、公安“四所”运转经费、特警队经费等570多万元,并在预算内安排科技强警示范城市创建项目建设专项资金1500万元。

二是积极清理政府债务,提高债务资金使用效益。

对预算内、预算外、财政周转金等各种挂账进行清理、排查,对挂账时间长及历史遗留问题进行梳理并提出处理建议;加强对国债资金使用的监管,与发改委等部门协作,有效控制财政风险;加大国外贷款清欠力度,调度、筹措3828万元,用于偿还大东纸业有限公司、文教用品厂历史欠款,并争取到利息、滞纳金减免4467万元,减轻企业债务负担,并降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三是开展综合检查,构建财政“大监督”体系。

以部门预算执行情况为主线,实施包括专项资金使用、非税收入管理、罚没收入管理、票据管理、政府采购制度执行、会计基础管理、国库集中支付、资产管理、银行账户管理等十余项内容的综合检查,在安排被查单位上实行“切块”模式,从一级部门预算单位(主管局)入手,下查其所有下属单位,摸清全系统整体情况;围绕财政管理重点难点和社会关注的热点,利用财政检查查找薄弱环节,以便制定解决方案。

四是加强企业财务会计监督管理,做好新《企业会计准则》的贯彻和培训。

通过深入各上市公司,与会计人员面对面交流,了解目前各上市公司执行准则的环境、准则实施的进展、对新准则的应对情况,并对准则实施中的问题,探讨解决措施,出具书面调研报告。

完善各项改革运转与配套机制,不断提高财政管理和服务水平。

一是做好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全面实施和后续完善,对全市20**年财政总决算、部门决算收支数据进行转换,完善了改革后相关业务软件;二是深化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对预算单位日常公用支出及零星采购支出酝酿推行公务卡支付试点,并将支付信息纳入财政动态监控系统管理,同时继续完善国库集中支付流程,提高支付效率;三是切实做好省管县财政管理体制调整配套改革,对辖市区补助支出指标的结算、下达进行了统一,对有关基数划转、专款补助、债务认定等事项核对、协调并上报;四是继续完善政府采购“管采分离”制度,着力加强采购预算编制和计划执行,强化采购监管,提高采购效率,上半年全市政府采购预算67964.01万元,实际支付58752.7万元,资金节约率13.5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