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年产6000万块环保节能砖瓦项目建设项目投资建设环境评估报告表.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607089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66.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位论文年产6000万块环保节能砖瓦项目建设项目投资建设环境评估报告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学位论文年产6000万块环保节能砖瓦项目建设项目投资建设环境评估报告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学位论文年产6000万块环保节能砖瓦项目建设项目投资建设环境评估报告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学位论文年产6000万块环保节能砖瓦项目建设项目投资建设环境评估报告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学位论文年产6000万块环保节能砖瓦项目建设项目投资建设环境评估报告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位论文年产6000万块环保节能砖瓦项目建设项目投资建设环境评估报告表.docx

《学位论文年产6000万块环保节能砖瓦项目建设项目投资建设环境评估报告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位论文年产6000万块环保节能砖瓦项目建设项目投资建设环境评估报告表.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位论文年产6000万块环保节能砖瓦项目建设项目投资建设环境评估报告表.docx

学位论文年产6000万块环保节能砖瓦项目建设项目投资建设环境评估报告表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项目名称:

年产6000万块环保节能砖瓦项目

建设单位(盖章):

zz

 

编制日期:

二00八年六月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

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

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

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

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

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

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

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

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

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年产6000万块环保节能砖瓦项目

建设单位

zz

法人代表

zz

联系人

zz

联系电话

zz

邮政编码

233121

通讯地址

凤阳县官塘镇

建设地点

凤阳县官塘镇

立项审批

部门

zz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批准文号

发改投资[2008]033号

建设性质

新建□改扩建□技改

行业类别

粘土砖瓦及建筑砌块制造C3134

占地面积(平方米)

20000

绿化面积

(平方米)

1000

总投资

2000万元

其中环保投资

20万元

投资比例

1%

工程内容及规模

一、建设项目的由来

多年以来,我国砖瓦行业的主导产品一直是实心粘土砖瓦,每年烧砖毁田达数十万亩,因此,国办发[2005]33号文明确提出,要逐渐禁止粘土实心砖的生产、促进新型墙体材料的发展。

新型墙体材料的概念,是相对于传统的墙体材料实心粘土砖而言的,其中粘土空心砖、煤矸石砖、页岩砖、粉煤灰砖、灰砂砖发展较快,是新型墙体材料的基础。

墙材革新规划提出要“积极发展高强度、高孔洞率、高废渣掺加量、高保温隔热性能的煤矸石烧结空心砖和粉煤灰烧结砖,粉煤灰蒸压砖及其他利废制品,页岩和灰砂原料丰富的地区应积极发展烧结页岩和蒸压制品,使这些产品成为当地新型墙体材料的主导产品。

zz定利用新型建材业大好发展前景及本地丰富的页岩石矿产资源,投资新建页岩石砖生产项目,年生产页岩石砖6000万块。

拟建项目位于凤阳县官塘镇大刘村,项目总投资2000万元,占地面积20000平方米。

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建设单位特委托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承担该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工作,我院通过现场踏勘调查、工程分析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要求编制了本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表,提请审查。

二、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地点、建设单位及性质

项目名称:

年产6000万块环保节能砖瓦项目

建设地点:

zz

建设单位:

zz

建设性质:

新建

(二)、建设规模与投资

本项目总用地面积30亩,总建筑面积3700m2。

投资规模:

本次项目的总投资为2000万元。

(三)、工程建设内容

本项目由主体工程(厂房)及辅助配套公用工程(包括办公楼、宿舍、环保设施、绿化等)组成。

本项目总平面布置见图二。

项目组成及主要环境问题见下表:

表1建设项目组成

工程分类及项目名称

工程内容

主体工程

砖窑

1500m2

生产车间

600m2

烘房

300m2

原料场

800m2

料仓

200m2

辅助工程

宿舍及食堂

245m2

配电房

变压器房

30m2

污水处理设施

25m2

 

(四)、主要工艺设备及原辅材料

本项目主要生产设备如下表:

表2本项目主要设备

序号

设备名称

型号

数量

用途

1

破碎机

1

破碎原料

2

滚动筛

1

筛选

3

风机

1

排烟

4

切坯机

1

切坯

该项目主要生产原辅材料、能耗及其年消耗情况如下:

表3本项目原辅材料及能耗表

名称

年消耗数量

备注

页岩

12000吨/年

取自附近煤矸石矿

煤矸石

115000吨/年

5000吨/年

窑燃料

(五)、公用工程及辅助设施

项目所用自来水、电、通讯等均由当地城市网提供。

本项目年用水量约为7000吨,主要为工人生活用水和生产用水。

电力负荷等级为工业建筑供电等三级,年电耗量40万度。

本工程排水采用雨、污分流制排水系统。

消防排水、雨水就近排入本工程雨水管网,本项目正常生产时产生的废水量约为7.763m3/d,主要为宿舍的生活污水和厕所冲洗废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地埋式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最后达标排放,排放标准为《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一级标准。

(六)、职工人数、工作制度

本项目拟设员工50人(其中技术人员20人),8小时工作制,分二班倒班,工人年工作时间约为300天。

厂内设一小食堂,员工部分在厂内住宿。

(七)、产业政策及规划的符合性

本项目不属于我国有关部门规定的禁止或限制类的项目,也不属于《关于进一步加强产业政策和信贷政策协调配合控制信贷风险有关问题的通知》(发改委、央行和银监会,发改产业(2004)746号)中规定的禁止类项目,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八)、选址合理性分析

项目所在地属zz,具体位置详见附图一本项目的地理位置图,项目类型符合环境功能区划和城市总体规划要求。

目前,该区域地表水环境、空气和声环境质量均能满足相应的功能区要求,因此,本项目的选址是合理的。

(九)、平面布置合理性分析

本项目包括了砖窑、生产车间、烘房、原料场、宿舍等,砖窑布置在厂区的中部,其它生产区中的高噪声设备和废气排放点布置在远离公路一侧,尽量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本项目的平面布置基本合理。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本项目属于新建项目,无原有污染问题。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自然环境简况:

(地形、地貌、地质、地震、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1、地理位置:

该项目建在zz。

凤阳县地处安徽省东北部,淮河中游南岸,隶属于滁州市,地理坐标为东经117°10′~119°13′和北纬31°51′~33°13′之间。

北邻蚌埠市,西与淮南市接壤,东距南京150公里,南到省会合肥市130公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

2、地形、地质、地貌、地震

zz地势南高北低,南部以侵蚀削蚀山、丘陵为主,中部为微波起伏的河流阶地的岗地,北部为坦荡的冲积平原。

境内地层为华北地层区淮南地层小区,地层发育主要有上太古界、下太古界、上元古界、下元古界及中生界、新生界。

区内地质表层为人工填土层,厚度颁均匀,下层为碎铄石层,呈中密-密实状态;地基为强风化闪长岩石地貌单元属淮河二级阶段,地面开阔,地势平坦,地貌组合比较简单。

根据1990年颁布的“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所示,该区地震基本烈度属于7度。

3、气候、气象特征:

zz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4.9摄氏度,最热的7月份平均气温27.9摄氏度,最冷的一月份平均气温0.9摄氏度;年降雨量904.4毫米,年蒸发量1609.7毫米;无霜期212天,初霜期为十月三日,终霜期为四月一日;大于10摄氏度以上积温为4516-4700之间,年日照时数2248.7小时,年辐射总量为121.6千卡/平方厘米。

全年主导风向为东北偏东风,风频为15%;夏季主导风向为偏南风,冬季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年平均风速3m/s,最大风速16m/s,静风率16%。

4、水文:

zz年均降水量在840-920毫米之间。

年内分布:

3-5月占21%;6-8月占52%;9-11月占17%;12月和1、2月占10%。

境内有淮河、濠河、小溪河、板桥河、窑河、天河等8条河流,总长325.3公里,年均过境水量264.78亿立方米,其中淮河262亿立方米。

流域总面积1749平方公里。

全县有鹿塘、官沟、凤阳山、燃灯寺四座中型水库和花园湖、月明湖、方丘湖、老塘湖四面湖泊,总库容2.65亿立方米;小型水库134座和塘坝总库容6491立方米;建有固定机电排灌站155处,装机129台套、2.75万千瓦,基本形成了引、蓄、提、防、排相结合的水利格局。

5、土地资源

zz地形北低南高,自北向南呈三级阶梯逐级抬升,海拔12-340米,总倾斜度1/600。

地貌为北部平原、中部高岗丘陵、南部浅山三种类型。

据1984年土壤普查资料:

土地总面积292.43万亩。

其中:

耕地157.5万亩,宜林丘陵岗地58.4万亩其中林地27.4万亩、草地18.3万亩,水域24.03万亩,城乡居民点及工矿用地19.9万亩,未利用待进一步开发土地12.8万亩。

6、矿产资源 

zz矿产资源丰富,境内已探明的有石灰石、石英石、大理石、蛭石、石棉、白云石、金、银、铜、铁、锰、钼、锌等矿种达26种,其中石灰石、石英石远景储量分别为100亿吨和50亿吨,储量、品位均居华东地区之首。

目前,全县从事“两石”开采、加工、经营的企业300多家,年产各种型号石英砂500万吨、水泥300万吨。

7、生态环境

项目所在地地带性植被属落叶林带,由于长期的农业生产活动,自然植被已残留不多。

多为农田耕地和村庄,为农田围合的乡村自然地貌景观,主要是人工栽培的植物。

区域内植被以农作物为主,主要农作物有小麦、大豆、水稻、山芋、玉米等,经济作物有油菜、花生、芝麻、棉花、蔬菜、瓜果等,树种有松、柏;少量经济树木有桃、苹果、石榴、葡萄等。

项目所在地无国家、省级、县级保护的珍稀动植物。

 

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

社会经济结构:

zz2006年地区生产总值44.1亿元,同比增长14.3%。

第一产业增加值12.77亿元,同比增长0.7%;第二产业增加值13.69亿元,同比增长30.8%;第三产业增加值12.77亿元,同比增长13.6%。

凤阳县境内主要有水泥、化肥、酿酒、建材、机械加工等工业企业,农作物生产主要有粮食、棉花、油料等。

京沪铁路、淮南铁路、合—蚌公路、淮—凤公路等贯穿境内,交通便利。

教育、医疗:

境内设有本科院校1所、专科学校2所、普通中学49所、高级中学2所、职业中学3所、小学304所、幼儿园55所;医疗卫生机构有县一院、二院和10所中心卫生院、25所乡镇卫生院,2003年凤阳被列为全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革试点县。

文化、文物保护:

zz名胜古迹众多,旅游资源开发潜力巨大。

明中都皇故城及明皇陵石刻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中都鼓楼、古钟离子城遗址、龙兴寺、禅窟寺摩崖石刻、陈德墓及石马金石刻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还有庄子、惠子观鱼谈乐的庄惠濠梁观鱼台,苏东坡题名的禅窟寺、玉蟹泉以及韭山洞古战场遗址等一百多处。

以韭山洞景区、禅窟寺景区和卧牛景区为中心的自然景观集青山、绿水、秀湖、奇洞、古寺于一体,是以观赏湖光山色、溶洞奇观、凭吊遗迹遗址,开展水上游乐、森林度假等内容为主的风景区。

拟建项目厂址周围无国家、省级和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环境质量状况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

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

经踏勘,该区域属于zz,经监测大气环境中的SO2、NO2、PM10小时和日均浓度均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二级标准限值的要求。

2、地表水环境现状

项目附近其水质能达《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Ⅳ类标准。

3、声学环境现状

该项目位于zz上官路西侧,除厂东侧噪声外,其他三面周围环境噪声值达到《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中3类标准值;东厂界沿上官路噪声达到《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中4类标准值。

4、生态环境

项目所在地地带性植被属落叶林带,由于长期的农业生产活动,自然植被已残留不多。

多为农田耕地和村庄,为农田围合的乡村自然地貌景观,主要是人工栽培的植物。

农作物有稻、麦、油料和蔬菜等,生态环境一般。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

该项目建设地在zz镇上官路西侧,其地形较开阔,周围主要为农田。

东面距厂界150米有两户民房。

本项目所选地址周围无医院等其他特殊敏感点,主要环境保护目标见下表。

大气环境质量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二级标准;

水环境质量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Ⅳ类标准;

声环境质量标准达到《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中2类区标准。

生态环境:

项目区域及其周围的生态环境。

 

评价适用标准

环境质量标准

1.环境空气质量

执行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2000年修订版)中二级标准,标准值如下表:

表8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污染物

各项污染物的浓度限值(mg/m3)

依据

1小时平均

日平均

年平均

SO2

0.50

0.15

0.06

(GB3095-1996)中的二级标准

NO2

0.12

0.08

0.04

TSP

——

0.30

0.20

2.声学环境质量

执行《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中2类区标准。

标准值如下表:

表9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适用区域

标准值(Leq:

dB(A))

依据

昼间

夜间

2类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

60

50

(GB3096-93)中的2类标准

3.地表水环境质量

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Ⅳ类水域标准。

标准值如下表:

表10水环境质量标准

指标

标准值(mg/L)

依据

pH

6~9

(GB3838-2002)中的Ⅳ类水域标准

CODCr

30

BOD5

6

DO

3

污染物排放标准

1.废水

废水排放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96)中一级标准。

标准值如下表:

表11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指标

BOD5

(mg/L)

CODcr

(mg/L)

SS

(mg/L)

NH3-N

(mg/L)

依据

标准值

30

100

70

15

GB8978-96中一级标准

2.噪声

营运期执行《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中的Ⅱ类标准,标准值如下:

表12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

类别

昼间

夜间

依据

噪声限值[Leq:

dB(A)]

60

50

(GB12348-90)Ⅱ类

3.废气

大气污染物排放执行《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9078-1996)中的二级标准。

标准值如下:

表13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

指标

SO2

(mg/m3)

颗粒物

(mg/m3)

依据

标准值

850

200(有组织排放)

5(无组织排放)

GB9078-1996

中的二级标准

其它的污染物排放执行国家的相关标准。

总量控制指标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工艺流程及污染工艺流程简述(图示):

项目为集约化生产,采取冲床下料、热压成型、切毛边、磨光、滚齿、产品包装入库工艺,其基本工序及污染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运营期产污工艺流程图

流程简述:

●噪声主要产生环节

1)原料输送的噪声;2)破碎的噪声;3)过筛的噪声;4)搅拌的噪声;5)切坯的噪声。

●废气主要产生环节

1)原料输送的粉尘;2)破碎的粉尘;3)过筛的粉尘;4)搅拌的粉尘;5)干燥过程中排放的废气。

主要污染工序及环节:

本项目环境影响包括施工期和运营期。

1、施工期主要问题

施工期,建筑施工作业,将生产废水、垃圾、粉尘和噪声,对局部区域会产生影响。

施工产生的生产废水、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将影响当地的水质。

生产废水中主要污染物为SS,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中BOD5、COD、氨氮。

设备安装、建筑施工产生噪声将影响周围环境。

施工活动会造成局部区域TSP浓度增大。

此外,项目开发活动会改变局部植被类型、土地利用,人工剥离会带来(崩塌、滑坡等)地质影响。

本项目的施工规模较小,主要是砖窑、生产车间办公楼等,施工规模小,而且这种影响是短暂的,会随着施工期的结束而消失。

总的来说,施工期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较小。

2、运营期主要环境问题

项目建成投产运行后,会产生一定量的生活污水,固体废弃物,原料输送、破碎、过筛、搅拌、切坯、干燥等过程中的机械设备运转也会产生噪声。

●废水

本项目废水主要是本项目产生的生活污水,生产过程中基本不产生生产废水。

生活污水

按《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所制定的用水定额核算该项目给排水量,生活污水量按用水量的90%计,其它用水排水量按用水量的15%计。

核算结果见下表:

表14项目生活用水、排水量核算表

用水项目

用水指标

设计最大数量

用水量

排水量

排放去向

生活

50L/人·日

150人

7.5m3/d

6.75m3/d

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处理后,达标排放

未预见用水

生活用水量的15%计

1.125m3/d

1.013m3/d

总计

8.625m3/d

7.763m3/d

项目建成营运后生活污水排放总量为7.763m3/d,生活废水中的主要污染物及浓度见下表。

此部分废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地埋式污水处理处理设施处理后,达标排放。

表15营运期生活污水产生及排放情况表

废水性质

SS

CODcr

BOD5

NH3-N

浓度(mg/L)

200

300

200

20

●废气

1.在取料、粉碎、搅拌和制砖阶段有少量粉尘产生。

2.在隧道窑焙烧阶段有烟尘和二氧化硫产生,根据同类型企业类比,TSP浓度为1000mg/m3,产量为24kg/h;SO2浓度为800mg/m3,产量为19.6kg/h。

3.本项目食堂规模较小,食堂排放的少量油烟废气。

●固体废弃物排放及主要污染物

宿舍的生活垃圾,收集后,运送至城市垃圾填埋场。

本项目的生活垃圾年人均生活垃圾产生量,本评价按照0.5kg/d计算,50人,每年工作300天,共计7.5t/a。

●噪声排放源

噪声主要来源于页岩矿破碎阶段的粗粉碎机和细粉碎机,但由于该阶段处于厂区的西部,东部民房离厂界150米以上,无其他环境影响敏感点,对环境影响不大。

表16主要噪声源排放源强统计

序号

设备名称

噪声值(dBA)

1

粗粉碎机

85

2

细粉碎机

90

3

风机

85

●清洁生产

本工程砖窑产生的废气,全部收集,导入烘房,回收余热,作为烘干砖坯之用。

收集的粉尘,作为原料用于制造钻坯。

这些措施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同时企业将建立起健全的环境质量管理体系,尽量降低水电的能源的消耗。

本项目体现了封闭型物质环利用的反馈式流程,实现经济运行的“低消耗、高利用、低废弃”,最大限度地利用进入系统的物质和能量,提高资源利用率;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提升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将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减少到最低程度。

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内容

类型

排放源

污染物名称

处理前产生浓度及产生量

处理后浓度及污染物量

浓度

产生量(t/a)

浓度

产生量(t/a)

输送、破

碎、搅拌

TSP

1mg/m3

少量

1mg/m3

少量

烘房

TSP

1000mg/m3

24kg/h

200mg

4.8kg/h

SO2

800mg/m3

19.6kg/h

400mg/m3

9.8kg/h

生活

污水

(7.763t/d)

COD

300mg/L

2.10

100mg/L

0.23

BOD5

200mg/L

1.40

20mg/l

0.05

NH3-N

20mg/L

0.14

15mg/l

0.03

固体

废物

办公区、宿舍

生活垃圾

7.5t/a

由环卫所统一清运

粗粉碎机

噪声

85-90dB(A)

厂界达到《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中的Ⅱ类标准

细粉碎机

风机

其他

主要生态影响:

本项目所产生的废水、废气和固废如都能经过相应严格到位的处理设施和手段进行处理和回用,能够达到排放标准的要求。

项目建设区域已被征用,已形成工地用地,现只有人工绿化,无自然生态。

 

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期环境影响简要分析:

1、施工期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对整个施工期而言,施工产生的扬尘主要集中在土建施工阶段。

按起尘的原因可分为风力起尘和动力起尘,其中风力起尘主要是由于露天堆放的建材(如黄沙、水泥等)及裸露的施工区表层浮尘因天气干燥及大风,产生风尘扬尘;而动力起尘,主要是在建材的装卸、搅拌过程中,由于外力而产生的尘粒再悬浮而造成,其中施工及装卸车辆造成的扬尘最为严重。

由此可见,在同样路面清洁程度条件下,车速越快,扬尘量越大;而在同样车速情况下,路面越脏,则扬尘量越大。

因此限速行驶及保持路面的清洁是减少汽车扬尘的有效手段。

施工期扬尘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露天堆场和裸露场地的风力扬尘。

由于施工的需要,一些建材需露天堆放;一些施工点表层土壤需人工开挖、堆放,在气候干燥又有风的情况下,会产生扬尘。

拟采取如下控制措施:

(1)在施工过程中,作业场地采取围挡、围护以减少扬尘扩散,围挡、围护对减少扬尘对环境的污染有明显作用,当风速为2.5m/s时可使影响距离缩短40%。

在施工现场周围,连续设置不低于2.5m高的围挡,并做到坚固美观。

(2)在施工场地安排员工定期对施工场地洒水以减少扬尘量,洒水次数根据天气状况而定,一般每天洒水1~2次,若遇到大风或干燥天气可适当增加洒水次数。

(3)对运输建筑材料及建筑垃圾的车辆加盖蓬布减少洒落。

(4)使用商品混凝土,尽量避免在大风天气下进行施工作业。

采取评价提出的上述措施后,在距拌合场地5m范围内扬尘浓度降低为2.01mg/m3,施工产生的扬尘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2、施工期废水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期的挖土、材料冲洗以及使用大量的挖掘机械、运输机械和其他辅助机械,在作业和维护时有可能发生油料外溢、渗漏,通过雨水冲刷等途径,流入水体使受纳水体SS、COD、石油类含量增高,DO下降。

同时,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也会排放少量生活废水,也会增加受纳水体的有机物含量。

施工期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及设备车辆的冲洗水等,禁止乱排、漫流,应收集排入修建的临时卫生设施,进行处理后排放,采取上述措施后,施工期废水对环境的影响较小。

3、施工期声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期的噪声主要可分为机械噪声、施工作业噪声和施工车辆噪声。

机械噪声主要由施工机械所造成,如挖土机械、打桩机械、混凝土搅拌机、升降机等,多为点声源;施工作业噪声主要指一些零星的敲打声、装卸车辆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