鄯善县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规划.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605340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3.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鄯善县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鄯善县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鄯善县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鄯善县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鄯善县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鄯善县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规划.docx

《鄯善县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鄯善县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规划.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鄯善县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规划.docx

鄯善县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规划

鄯善县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规划(2012-2015年)

为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创建自治区级“教育强县”,切实落实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任务,依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规划(2011—2020年)》(新教基[2011]22号)《自治区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试行)》等文件精神,结合本县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一、鄯善县教育基本现状

学校分布情况:

鄯善县有中小学校50所,其中完全小学26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7所,初级中学4所,完全中学2所;6个教学点;职业高中1所;城镇所辖学校5所(2所完全中学,2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完全小学),其他45所中小学按需求分布于各乡镇、行政村;全县现有教学班960个(小学641个、初中243个,高中76个),在校生31555人(小学19904人、初中8278人、高中3373人);现有幼儿园37所,其中公办幼儿园21所,民办幼儿园16所,入园人数5199人。

拥有教职工3478人(小学1561人、中学1917人)。

其中专任教师2830人(小学1542人,初中949人,高中339人),大专以上学历教师2336人,中专学历教师178人,分别占专任教师的93.82%和6.18%。

校舍情况:

全县50所学校占地面积共计1618723平方米,其中:

绿化用地面积272098平方米,运动场地面积411711平方米。

生均占地面积51.29平方米。

设施配备情况:

全县50所中小学校教学仪器、图书资料、音体美器材、卫生劳动设施和信息化设备日趋完善,50所学校全部开通了ADSL宽带,50所学校全部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共有信息技术教室39间,计算机3049台,计算机网络教室143间,语音室20间,多媒体教室107间。

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2009年,在实施两基迎国检过程中,我县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虽有很大改善,但仍存在农村学校基础设施不足,教学设备、生活设施不配套,校点布局分散等问题。

同时,优质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教师队伍结构性缺编,整体素质不高,双语教师严重短缺,教学质量不高等问题导致学生择校情况严重,县城在校生规模超标,大班额现象突出;一些学校教育资源不足,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均衡化发展的任务繁重,急需加大投入;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步伐,是促进鄯善县教育跨越式发展,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能力的重要保证。

二、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规划的指导思想与规划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八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依法实施义务教育,巩固义务教育普及成果,落实国家、自治区及地县创建教育强县工作会议精神,按照《自治区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全面改善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和环境,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促进教育公平,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和人口素质,为推进我县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提供良好的智力支撑。

(二)规划原则

1.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的原则。

根据教育基本建设规划的要求,结合对口援疆工作及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科学编制我县教育基本建设规划。

坚持规模办学和就近入学相结合,统筹城乡义务教育的发展,倡导乡与乡或乡与村集中联合办学,提升集中办学、规模化办学水平,同时保留必要的教学点,方便偏远农村孩子就近入学。

按照城镇化进程和人口增长对教育的需求,特别是结合抗震安居工程,重点建设完善所有寄宿制中小学。

2.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的原则。

依据人口分布和学龄人口变化趋势,科学设置学校规模、合理规划学校分布、有效扩大优质教育资源。

以促进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推进均衡发展为目标,坚持教育投资向农村、双语、寄宿制学校倾斜,有计划分步骤的实施农村双语寄宿制学校、农村中小学双语教师周转宿舍、农村中小学校舍改造建设等重点工程。

3.稳步推进、适度超前的原则。

将义务教育基本建设纳入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统筹考虑、同步规划、配套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和城乡建设规划衔接,重点解决校舍短缺、设施功能不配套等问题。

统筹义务教育各类投资,加快义务教育基本建设步伐并适度超前,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合理布局、均衡发展。

按照学校有关要求,为师生营造安全可靠、功能完善、环境优美、有利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校园环境。

三、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规划的总体目标、工作任务和实施步骤

(一)总体目标

到2015年9月底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全部达到标准化建设水平,即:

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布局合理、功能完善,教育教学技术装备达标,生活服务设施满足需求,教育信息化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进一步推进,学校管理规范化,教学手段现代化,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二)工作任务

1.学校建设标准化。

科学合理调整学校布局,充分利用国家、自治区实施初中校舍改造、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等一系列工程项目,努力完成我县义务教育学校校舍46000平方米改造计划,确保2015年9月底义务教育学校建设达到标准化。

2.教育装备现代化。

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推进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建设,均衡配置仪器设备、图书等教育资源,提高学校装备水平。

3.教师队伍专业化。

以实现优质资源的合理配置为目标,从制度保障入手,改善师资队伍结构;以教育现代化为目标,以适应素质教育为基本要求,管理和建设师资队伍;从强化教师培养、培训入手,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使全区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能力进一步提升。

到2015年9月底,小学和初中专任教师100%具备相应层次的学历,学科教师专业对口率达到70%以上。

4.学校管理规范化。

强化教学管理,不断提升教师实施新课程能力、教学能力和教研能力,着眼于不断提高义务教育学校的综合办学水平,强化安全、财务管理等相关制度,规范办学行为,构建和谐文明校园。

5.教育质量优质化。

深化素质教育和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坚持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积极建立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监测评估体系和教学指导体系,改进教育教学评价方式方法,不断提高义务教育学校的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

6、普及程度。

到2015年,小学入学率县镇政府所在地达100%,农村小学入学率达99%;小学巩固率达94%以上;初中入学率县镇政府所在地达100%,农村初中入学率达98%以上,初中巩固率为96%。

7、双语教育。

注重民汉兼通培养,民汉教学并行,把握学段衔接,把普及双语教育与提高双语教育质量紧密结合起来,实现科学推进,取得实效。

到2015年接受双语教育的少数民族小学生达到少数民族小学生的82%;推进“双语”光盘教学,争取自治区“教育互联网工程”项目。

提高“双语”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三)实施步骤

根据《鄯善县创建教育强县工作规划》,到2015年全县52所学校达到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评估标准,实施标准化建设分三个步骤:

宣传准备环节:

2012年9月至2012年12月。

积极准备召开全县创建“教育强县”动员大会;制定《鄯善县创建“教育强县”工作规划》和《鄯善县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规划》、《鄯善县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成立鄯善县创建“教育强县”领导小组,对全县相关部门、教育系统、骨干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全面落实部门、学校职责任务,形成“党政统筹、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和合力。

全县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创建环节:

2013年1月1日--2015年7月31日。

对照《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督导评估办法》,对全县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学校开展自评自查,形成各学校详细的自评自查报告,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整改工作计划和方案,周密部署,认真落实整改措施。

达标验收环节:

2013年8月1日--2015年12月30日。

创建学校向县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办公室提交自评报告,由县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办公室负责组织验收并上报地区行署教育督导团;然后由鄯善县人民政府向地区行署教育督导团申请初评,初评合格后,由自治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团审核、抽查,最终确认。

根据全县经济、社会、人口和教育发展水平,结合52所义务教育学校条件的差异和标准化建设自查自评情况,分别确定相应的完成年限,分批组织实施和督导验收。

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分年度目标:

2013年完成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项目17个:

鄯善县中心小学、鄯善县第一中学、鄯善县第二中学、鄯善县育才学校、鄯善县双水磨中学、鄯善县火车站镇学校、鄯善县七克台镇中心学校、鄯善县七克台镇中学、鄯善县七克台镇南湖学校、鄯善县连木沁镇中心小学、鄯善县连木沁第二中学、鄯善县连木沁镇汉墩坎尔孜小学、鄯善县鲁克沁镇第一中学、鄯善县鲁克沁镇三个桥小学、鄯善县达浪坎乡乔亚学校、鄯善县吐峪沟乡中心学校、鄯善县吐峪沟乡洋海学校

2014年完成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项目20个:

鄯善县城镇台台尔中心小学、鄯善县东巴扎回民小学(九年一贯制)、鄯善县辟展乡乔克塘中心学校、鄯善县辟展乡东湖小学、鄯善县辟展乡马场初级中学(九年一贯制)、鄯善县辟展乡树柏沟处初级中学(九年一贯制)、鄯善县连木沁中学、鄯善县连木沁镇司马义•库尔班中学、鄯善县连木沁镇乔旺坎小学、鄯善县连木沁镇库木曼里小学、鄯善县连木沁镇汉墩夏小学、鄯善县鲁克沁镇第二中学、鄯善县鲁克沁镇迪汉苏小学、鄯善鲁克沁镇吐万曼里小学、鄯善县达浪坎第一初级中学、鄯善县达浪坎第二初级中学(九年一贯制)、鄯善县达浪坎乡英坎学校、鄯善县吐峪沟乡学校、鄯善县吐峪沟乡苏巴什学校、鄯善县迪坎乡希望学校

2015年完成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项目15个:

鄯善县七克台镇巴喀小学、鄯善县辟展乡库尔干小学(九年一贯制)、鄯善县辟展乡兰杆小学、鄯善县鲁克沁镇中心小学、鄯善县鲁克沁镇斯尔克甫学校(九年一贯制)、鄯善县鲁克沁镇阿曼夏小学、辟展乡克其克小学、辟展乡英亚尔小学、鄯善县达浪坎乡洋不拉克小学、鄯善县达浪坎乡玉旺坎小学、鄯善县达浪坎乡阿扎提小学、鄯善县吐峪沟乡再热甫坎尔学校、鄯善县吐峪沟乡火焰山小学,鄯善县迪坎乡迪坎小学、鄯善县鲁克沁镇阿凡提学校。

凡当年创建标准化建设的学校,教育教学设施设备按标准建设配备。

四、具体措施

(一)进一步调整义务教育学校校点布局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国办发[2012]48号)文件精神及我县城乡建设规划方案、各行政村人口出生变化情况,为了方便低龄学生入学,子女亲情沟通、心智健全,保证教育质量,到2015年,全县中小学共有53所,其中完全小学28所,九年一贯制18所,初级中学3所,完全中学3所,职业高中1所。

根据实际需要将分阶段作如下局部调整:

计划2013年9月起,将原先在鲁克沁镇农业职业中学的高中部撤并到城镇鄯善县职业技术技能培训中心(职教中心)征地421亩,建筑面积33000平米,主要建设教学综合楼、实训基地、师生宿舍楼、食堂项目以及增添教学设备等,投资6617万元,按照计划已完成建设;将东巴扎乡回民小学恢复成九年一贯制学校,将吐峪沟乡火焰山教学点恢复成火焰山小学;迪坎乡迪坎村教学点恢复成迪坎小学;根据群众意见和建议,恢复鲁克沁镇一中学校的高中部;鲁克沁镇斯尔克甫小学由完全小学变为九年一贯制学校,初中生由原来鲁克沁镇斯尔克甫农业职业高中的初中生合并过去;在阿凡提新村新建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可容纳600名学生就学,原吐格曼布依小学学生安排阿凡提新村新建的学校就读,能减轻吐格曼布依村绝大部分群众的负担。

将从实际出发,发展农村初中双语寄宿制学校,为远距离就读学生提供寄宿条件。

对保留的教学点,将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师资配备,并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手段传送优质教育资源,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确保适龄儿童少年就近入学。

到2015年全县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合理、规模适当、满足各族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需求。

(二)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重点项目

1.进一步争取自治区农村双语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项目。

努力扩大乡镇以上初高中双语寄宿制学校办学规模,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逐步提高双语寄宿制学校所占比例。

2.进一步争取自治区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项目,不断提高中小学校舍综合防灾能力。

3.进一步争取自治区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建设项目。

扩大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实施范围,重点加强农村薄弱初中学生生活设施建设,改善食宿条件,提高农村初中学生巩固率和寄宿率。

4.进一步争取自治区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工程建设项目。

落实好建设资金,继续推进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工程总体规划。

5.进一步争取自治区农村教师周转宿舍建设项目。

为进一步稳定农村教师队伍,从根本上解决农村义务教育教师生活住宿困难,积极落实农村教师周转宿舍建设工程。

6.进一步争取自治区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建设项目。

实施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主要开展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为农村薄弱学校配置图书、教学实验仪器设备、体音美卫等器材,提高教育质量;二是扩容改造乡镇学校;三是建设农村寄宿制学校及学生食堂等附属设施,集中力量满足农村偏远学生和“留守青少年”的住宿需求;四是为农村薄弱学校每个班级配置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提高信息化水平。

(三)推进教学仪器设备配备标准化

通过实施中小学教学仪器配备工程,对中小学实验室进行升级和更新,逐步完成中小学实验室配套建设,提高实验教学水平,以适应新课改的需求。

按照国家、自治区相关标准,原建实验室内部设施升级更新并提升现代化教育技术装备,新建实验室按标准全面规划建设,配齐必须的教学仪器管理软件,确保全县各级各类学校教学仪器、设备(包括体育、卫生、音乐、美术、劳动)达到《自治区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

其中:

2013年完成17所普通中小学教学仪器、设备配备基本达到标准配置要求。

2014年完成20所普通中小学教学仪器、设备配备基本达到标准配置要求。

2015年完成15所普通中小学教学仪器、设备配备基本达到标准配置要求。

(四)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

通过实施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规划,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信息化体系,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教育教学管理的现代化。

重点对学校计算机及多媒体教室、校园网、鄯善县教育网站改扩建等建设。

一是全面启动实施新疆中小学双语现代远程教育建设计划,利用《双语现代远程教育建设计划》中的中央专项资金,提高乡镇中心小学计算机教室、中小学双语教育“班班通”比例。

二是认真落实农村中小学和幼儿园使用中国电信ADSL方式接入国际互联网工作及实施中国电信“免费网站进校园”项目。

全面实施《新疆中小学远程教育工作检查评估办法》。

三是加快基础教育资源库建设,制作、引进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加强网络教学资源开发,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四是建设校园安控、校园广播、数字图书馆、虚拟实验室、资源共享和学校管理的学校校园网,逐步向数字校园的方向迈进。

五是实施中小学计算机普及工程,建成遍及城乡学校的远程教育网络,建设有效共享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库项目。

(五)促进教师队伍专业化发展

为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充分利用国培、区培、湖南培训、县培、校本培训、远程培训等平台,强化教师培训力度,有序、分批逐步完成全县教师定期专业培训。

一是狠抓教师职业理想、职业道德教育,提高中小学教师业务水平,充分利用寒暑假建立以师范院校为主体,搭建中小学教师专业成长平台。

二是注重教育内涵发展,积极推进课程改革,促进教师队伍建设,注重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教育评价方式的转变以及教学内容的转变;紧紧抓住教师培训环节,建立和完善校本培训和研修制度,不断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同时用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推进少数民族双语教学。

三是深化教师管理制度改革,实行县内统一的初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资格认定。

深化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建立和完善各级各类学校岗位设置管理制度,实现人事管理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

四是加大双语教师培养和培训工作力度,提高双语教师能力。

(六)规范教育管理,提高教育质量

1.进一步增强中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深入开展与学科课程教学相衔接的社会实践活动。

进一步推进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教学改革,积极开展心理健康培训工作,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水平。

2.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方案,进一步完善适应课程改革的支持、服务体系;强化对校本教研的宏观导向,建立以素质教育理念为核心的基础教育质量标准,加强民语系与汉语系教学教研上的“校校结对子”联动发展,提高教学质量。

3.深化评价与考试改革。

建立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质量的评价体系与运行机制,强化教学质量过程监控,健全基础教育质量督导与评价制度。

建立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监测评估体系和教学指导体系,改进教育教学评价方式方法。

五、组织保障和工作要求

实现《办学基本标准》达标,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目标是政府职责,各级政府主要领导是第一责任人,要形成政府主管、教育部门主抓、相关部门配合的良好局面,做到责任明确、任务落实、工作协调、扎实有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

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是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强县”目标的基础性工作。

县、乡(镇、场)党委、政府和县直各单位、学校要在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统筹安排下,建立相关工作机构,形成决策、执行、监督、检查、总结等工作机制。

充分认识开展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和评估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将其作为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增强责任意识,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标准化学校建设工作按计划有序推进。

(二)明确工作职责

各乡(镇、场)党委、政府和县直各单位、学校要在县政府的领导下,根据《鄯善县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创建教育强县工作任务分解方案》及目标责任,密切配合,认真履行各自工作职责,按期保质保量完成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目标任务。

(三)建立评估考核制度。

根据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评估办法,建立督导监督检查制度,按年度计划逐校组织评估验收。

凡按时实现标准化的学校给予表彰,凡未能按期实现标准化建设的学校,要分析查找原因,并采取措施限期达标。

县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要加强学校标准化建设工作的指导和督查工作,推动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工作任务全面完成。

(四)以点带面,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依据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规划,各乡(镇、场)党委、政府和县直各单位、学校要制定分年度、分学校建设计划,建立台账,明确每一所学校的建设项目内容,达到的具体目标,实施的保障措施,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完成的时限和验收办法。

先选取城区办学基础较好的“两校一园”(即县二中、县中心小学、县中心“双语”幼儿园),先行建设标准化学校样本,为全面推进标准化学校建设提供示范借鉴,并按照《规划》确定的项目建设规划年限,充分调动和发挥乡(镇、场)办学的积极性,制订工作推进路线图,通过典型引路和示范带动,按年度分批分期实施,确保如期实现校校达到合格办学标准的目标要求。

在项目安排上,优先安排人口集中的乡(镇)场中心小学和规模较大的完全小学,并加强对必须保留的农村教学点软硬件设备的配备,保证基本办学条件和教学质量。

建立对所属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的指导和检查制度。

设立专项经费,对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创建的示范学校给予资金奖励。

(五)督导验收。

县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办公室要将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纳入教育督导评估范围,进行督导检查和评估验收,并作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创建“教育强县”的必要条件。

同时,对通过评估验收的学校实行动态管理、定期复查,保证其办学条件和水平在实现达标的基础上稳步提高。

对经复查发现的问题,责成乡(镇)政府及学校限期整改,并将标准化学校建设情况,作为考核乡(镇)政府及学校的重要依据。

将大力推进县域内优质教育资源的整合与共享,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学校统一管理,实行“师资互派、资源共享、统一教学、捆绑考核”,有效提高薄弱学校的办学水平。

今后,推荐县级以上有关中小学综合性先进评比表彰对象,必须首先取得标准化建设学校资格。

鄯善县人民政府

二〇一三年三月二十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