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示范数字化校园中期验收报告.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602993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5.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示范数字化校园中期验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国示范数字化校园中期验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国示范数字化校园中期验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国示范数字化校园中期验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国示范数字化校园中期验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示范数字化校园中期验收报告.docx

《国示范数字化校园中期验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示范数字化校园中期验收报告.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国示范数字化校园中期验收报告.docx

国示范数字化校园中期验收报告

江苏省东台中等专业学校

数字化校园建设工作汇报

 

一、项目建设总体情况

1、项目建设总体进程

学校于2013年6月份被国家三部委确定为第三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是学校建设的特色项目之一,建设任务的总体目标是完善校园网基础设施建设,建设技术先进、扩展性强、安全可靠的基础交换网络平台,实现办公教学区域无线校园覆盖,完善校园网络高安全防护应用,从而构建构建技术先进、扩展性强、安全可靠、高速畅通、覆盖全校的校园网络环境;建立公共信息系统,提供先进数字化管理手段,提高管理效率;建立功能齐全的教学管理系统;建设内容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平台,实现教学资源共享,达到推动校企合作、促进工学结合、提高教学质量、强化科研教研、提升管理水平的目标,起到国家示范校的示范作用。

在一年多的建设过程中,该项目的建设内容已完成大半,建设成果已有显现。

建设初期,集中精力进行调研,数字化校园建设工作小组多次参加各种国示范校数字化校园工作会议和省协作组会议,到镇江高职校、武进职教中心等省内第一批和第二批国示范校建设比较好的学校参观学习,充分调研,形成了学校《数字化校园项目建设调研报告》、《数字化校园项目建设实施方案》(讨论稿),2014年又先后到盐城技师学院、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南京高职校以及南京金智教育等学校和企业学习考察,并多次召开建设工作小组成员会议,逐项逐条对方案进行细化、完善,形成学校《数字化校园总体建设规划方案》,方案中对学校的数字化校园硬件需求和具体参数做了详细说明,对各种管理平台软件的要求和实现功能进一步明确,其中包括基础运行平台、校务管理应用系统、数字化学习平台、一卡通系统等。

在建设过程中,对照建设要求,首先加强网络中心硬件的升级改造和添置工作,在老校区中进行升级,在新校区进行添置,已完成了校校通、班班通、人人通的基础网络设施。

其次加强各类平台的建设,现在实施校务管理平台、教务管理平台、学工平台、资源平台和学校集群网站的建设。

在建设过程,突出教师信息化的培训,邀请专家来校对老师进行信息使用培训和多媒体使用培训及一卡通管理培训,同时委派多人次参加国家、省、市组织的各类数字化培训。

2、项目建设完成情况

数字化校园建设特色项目在建设过程中,严格按照学校建设的《实施方案》和《任务书》的要求进行,有规划、有实施、有保障,按序推进,有些项目的建设已高出预期的建设工作。

项目完成情况如下表:

子项目

建设目标

实际建设成果

完成率

数字化校园网络基础软硬件建设

完成数字化校园整体方案设计;完成设备选型与采购,完成校园网综合布线,完成设备的安装调试。

通过调研,完成了数字化校园整体建设方案;完成了所有硬件设备的采购;完成了校园网综合布线,完成了设备的安装调试

100%

共享型教学资源建设

参加教育部“资源共建共享计划”,申请使用文化基础课及本校所开专业的所有课程资源;建立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课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充实数据库资源。

安装了凤凰的传媒的资源库共享平台,购买并加入中职资源网,可共享其资源。

四季度已立项进一步完成资源管理平台和文化课及部分专业课的资源建设。

50%

数字化校园软件管理系统建设

建成教务管理平台

建成行政管理系统

通过政府采购,购买了数字化校园软件平台:

包括统一身份认证、校务管理平台、教务管理平台、学工管理平台等。

现正安装调试中,14年11月份可完成。

80%

图书馆管理系统建设

增加图书管理系统,升级图书馆现有硬件设备。

通过政府采购已购进一套图书管理系统,添置了相应硬件。

四季度已立项进一步完善图书馆管理系统,添加20万的电子图书和10万电子期刊。

30%

信息化师资队伍建设

开展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培训,全面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能够熟练使用多媒体设备。

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培训,通过培训学习、参观考察、交流研讨等方法,提高教师的信息水平和能力。

现已对教师进行“三通二平台”培训、多媒体使用培训、一卡通使用培训。

下一步将对教师进行各类平台的使用培训和资源建设能力的培训。

50%

二、工作机制及保障措施

1、组织保障

数字化校园建设涉及人、财、物方方面面,覆盖学校、科研、管理及学习、生活等各个部分。

学校成立了专门的组织机构,对相关工作进行规划、组织、协调,整体考虑,软硬兼顾,统一规划,分步实施。

项目负责组成员专业知识强,具有较强的开拓创新精神,为项目和实施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组长:

虞静东

副组长:

黄志荣许卫林王志生

校内成员:

方涛陆俊张小强武晓明周林孟浩

唐传杰王锦旭魏国生缪海滨赵正春王寒

专家:

朱立才(盐城师范学院信息学院副院长)

陈浩华(中国联通盐城分公司网运部总监)

解太林(盐城教育科学研究院科员)

储爱国(东台市教育局电教中心主任)

袁进(东台市科创网络有限公司总经理)

在学校统一领导下,在数字化校园建设特色项目建设实施工作组的具体指导下,根据项目建设内容,明确责任人。

(二)资金保障

落实数字化校园建设特色项目资金投入保障机制,此项目建设资金预算200万元,在建设过程中加强资金的集约化管理与使用,确保有效投入和投入有效。

(三)技术保障

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得到多家企业、高校和教育局专家在技术方面的鼎立支持,在软硬件建设过程中,东台教育局电教中心、盐城联通、东台移动、东台电信和南京金智教育等技术专家现场给予指导,为学校的数字化校园建设提供了技术保障。

(四)制度保障

学校按照国示范的有关要求,制定了具体、科学的建设实施方案,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将项目建设与相关责任人挂钩,从制度上确保建设方案落实到位,保证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

三、具体建设内容

1、硬件建设,夯实信息化建设基础

从2013年6月开始,项目组开始思考学校的网络环境的整体方案,同时开始调研数字化校的基础硬件设施建设项目的主要内容。

根据学校的实际网络运行情况,项目组主要在更新台城校区的网络硬件和新建沿海校区的信息化硬件方面开展了工作。

学校在台城校区原有一条百兆的移动宽带接线路的基础上,2014年7月,联通公司为我校沿海校区再建一条百兆接入线路,并为我校实现了两校区间的光纤直连。

2014年1月,通过调研论证,并经过政府招投标采购,将台城校区的核心交换更新为1台锐捷M12000,汇聚交换机更换7台锐捷RG-S5750,接入交换机更换30台锐捷RG-S2928G,实现万兆汇聚,千兆接入,同时更换综合网关,购置3台DELLR720服务器和1台DELLMD3200存储系统,并布设了60个AP接入点,师生可以通过移动终端设备接入无线网络,再经过有效身份认证后能正常使用各种网络资源。

沿海校区在结合与台城校区互连互通的基础上,大力度进行信息化设备的投入,自2014年5月开始,与联通公司校企合作,由联通公司投资为我校沿海校区搭建有线和无线的网络,其中交换机参照台城校区,核心采用1台锐捷M12000,汇聚采用18台锐捷RG-S5750,接入采用89台锐捷RG-S2928G,无线网络采用1台无线控制器RG-WS5504控制180个无线接入点RG-AP320;同时联通公司为学校建设一套一卡通管理系统,从门禁、消费、考勤等多方面方便学校的管理。

学校进一步完善了网络管理设备,通过政府招投标采购,购买安装了锐捷EG2000综合网关、天融信千兆防火墙TG-41408企业级硬件防火墙、天融信ACM-31514上网行为管理、4台浪潮NF5270M3数据中心服务器、1套浪潮AS500G存储、8套浪潮虚拟化、科士达20KVAUPS一台。

其他硬件方面,沿海校区还建有校园电视台、IP广播系统、校园高清监控系统,教室中使用了65寸互动触控液晶多媒体系统,建有9个电脑教室、教师电脑全部为一体机,一套功能全面录播系统已在安装中,计划11月份能投入使用。

四季度已立项申报,对台城校区的多媒体进行整改,增加沿海校区实训室的多媒体数量。

2.数字化资源建设,强化信息化建设的应用

2013年开通了中职教学资源网平台,安装了凤凰传媒资源库,在政府采购的数字化校园软件中加入了资源平台。

通过立项学校在2014年底再购进一些精品教学资源,完善管理平台,同时进一步鼓励教师自建教学资源和校本开发。

3.数字化平台建设,提高信息化管理的水平

学校原有的数字化平台技术比较落后,无法正常应用,2013年6月到2014年3月间项目组通过调研讨论,形成了一套数字化校园软件平台方案,2014年6月项目组通过招投标,浙江公众信息产业有限公司为我校在身份论证、校务管理、教学、学工等管理平台上进行开发,并重新规划学校集群网站,计划于11月份安装调试完备。

4.图书馆管理系统建设,促进电子图书馆的应用

学校于2014年5月通过政府采购,购进一套远超图书管理软件,今年第四季度已立项申报准备购进20万册电子图书和10万册电子期刊,并将图书管理系统与学校的数字化平台进行对接。

5.信息化师资队伍建设,提升信息化应用的能力

2013年学校先后组织安排了骨干信息化教师到金智集团、镇江高职、南京高职进行参观学习,安排教师参加国家培训,组织部分教师参加上海信息化培训,并积极参加各种信息化会议,制定有信息化师资队伍建设培养方案、计划。

北京鸿合公司对全校教师进行了多媒体设备使用培训;11月份浙江公众信息有产业有限公司将对信息化管理人员进行了管理培训,对全体教师进行了应用培训。

下一步项目组将结合培训方案配合教务处,进一步做好在教师信息化普及方面进行培训。

四、建设经费投入与使用

数字化校校园特色项目建设总预算200万元,目前硬件投入816万元,共享型教学资源建设0.9万元,数字化软件平台投入65万元,图书管理系统投入0.8万元,信息化师资队伍建设0.8万元。

现阶段主要在共享资源建设、图书管理系统投入方面还有不足,现已立入四季度预算,共享资源建设再投入30万元,图书管理方面投入16万元,师资建设方面再投入3万元。

1、目前投入费用具体情况:

项目类别

建设项目

投入资金

 

数字化校园网络基础硬件建设

校企合作共建数字化校园研讨会

1,605.00

台城校区网络设备项目

1,068,100.00

台城校区电脑设备项目

420,000.00

沿海校区教学楼布线系统

115,000.00

沿海校区会议设备

119,500.00

沿海校区录播系统

260,988.00

沿海校区电视台设备

226,688.00

沿海校区网络设备

958,000.00

沿海校区静电地板

107,362.00

沿海校区多媒体设备

980,000.00

广播设备集成项目

356,688.00

高清监控

652,502.00

沿海校区电脑设备

2,161,696.00

投影机

38,800.00

办公电脑一体机

368,000.00

笔记本电脑

21,750.00

行政办公设备

49,240.00

照相机、摄像机

30,000.00

共享型教学资源建设

中职教学资源网开通

9,000.00

校务管理系统建设

数字化校园软件开发项目

650,000.00

国示范校专题网站

8,400.00

图书馆管理系统建设

图书类管理系统

8,000.00

信息化师资队伍建设

金智教育集团考擦学习

1,800.00

参加镇江国示范校建设

742.00

省数字化校园协作组会议

1,715.20

参加辽宁机电学院国家培训

1,175.00

上海参加信息化培训

2,868.50

2、资金使用情况:

项目类别

计划投入

目前投入资金

数字化校园网络基础硬件建设

126

793.59

共享型教学资源建设

30

0.9

校务管理系统建设

22

65.84

图书馆管理系统建设

16

0.8

信息化师资队伍建设

6

0.83

合计

 

五、贡献与示范

1、夯实基础设施建设

任何信息化的使用是建立在硬件保障到位的基础之上,所以学校建设过程中首先对网络中心设备、网络布线、存储、一卡通、多媒体、高清监控、电视台、IP广播系统、录播系统等硬件上面进行投入。

保证学校的设备在未来的5-10内设备不落后,为学校信息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2、改变传统教学模式。

由于信息化使用,切实改变了传统的黑板加粉笔的教学手段,新型交互触控多媒体的使用,使教师从备课、教学资源使用和板书等授课模式变成电子化,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

3、提高学生管理效能

学校一卡通系统的投入,促进了后勤和学生管理部门对学生的就餐、进出校园、宿舍和身份别等方面的有效管理,高清监控系统能随时查看学生上课和活动情况,确保安全和违纪事件的发生。

电视台、广播系统的使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

另外数字化各管理平台安装调试完成和四季度的立项项目完成后可以在转变传统管理方式、充实数字教学资源、提高教师信息水平、拓展社会能力和实现数据共建共享方面发挥效能。

六、存在问题与改进措施

1、现在问题

(1)专职队伍还不健全,全体教职工作息化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学校虽有专门的信息中心,但人员工作种类较多,承担学校多项工作任务,专业性突出不明显。

(2)硬件建设还需进一步整体规划,智慧校园的建设还需很长的一段路要走,特别是老校区的信息设备比较陈旧,还不能满足信息化教学需求。

(3)软件系统的功能安装调试进展缓慢。

尽管现在已经在安装阶段,但从安装到调试和正常使用还需要一个长时间的磨合过程,加之新校区的建设,各类数据的上传还不够迅速。

(4)资源库的建设还不够。

尽管现在已与凤凰传媒和中职资源网合作,但这些资源还远远不够,无法满足学校信息化的需求。

2、改进措施

(1)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全体教职工信息化水平。

组建信息化建设和使用专职团队,制订详实的培训计划,有步骤地提升信息水平,同时将数字化资源建设和信息化平台的使用纳入考核。

(2)科学规划,完善老校区的信息化设备。

将以校区的现在设备为基础,对照条件,将陈旧设备和无法使用的设备立项更换,以保证学校信息化的需求。

(3)集中精力,推动平台和资源库的建设。

项目组将根据现有情况,请各部门尽快完成平台所需数据,督促软件公司尽快安装调试完成,并做好使用管理人员培训。

同时通过采购和鼓励教师自建资源,促进资源库的建设。

在后面的建设进程中,我们会将重点放在强化应用上,一步一个脚印地扎实推进。

让充分的信息化平台,为学校教师教学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为学生学习开拓了广阔的空间,为学校管理带来更高的成效,在不断的应用中,让学校师生感受到了信息化建设的成果,将利用信息化平台工作、学习、生活已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