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管道腐蚀防护基础知识.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602850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85.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属管道腐蚀防护基础知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金属管道腐蚀防护基础知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金属管道腐蚀防护基础知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金属管道腐蚀防护基础知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金属管道腐蚀防护基础知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金属管道腐蚀防护基础知识.docx

《金属管道腐蚀防护基础知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属管道腐蚀防护基础知识.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金属管道腐蚀防护基础知识.docx

金属管道腐蚀防护基础知识

金属管道腐蚀防护基础知识

1.什么叫金属腐蚀?

     金属腐蚀是金属与周围介质发生化学、电化学或物理作用成为金属化合物而受破坏的一种现象。

2.金属管道常见的腐蚀按其作用原理可分为哪几种?

金属管道常见的腐蚀按其作用原理可分为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两种。

3.常用的防腐措施有哪几种?

常用的防腐措施有涂层、衬里、电法保护和缓蚀剂。

4.什么叫化学腐蚀?

化学腐蚀是指金属表面与非电解质直接发生纯化学作用而引起的破坏。

化学腐蚀又可分为气体腐蚀和在非电解质溶液中的腐蚀。

5.什么叫电化学腐蚀?

电化学腐蚀是指金属与电解质因发生电化学反应而产生破坏的现象。

6.缝隙腐蚀是如何产生的?

许多金属构件是由螺钉、铆、焊等方式连接的,在这些连接件或焊接接头缺陷处可能出现狭窄的缝隙,其缝宽(一般在0.025~0.1)足以使电解质溶液进入,使缝内金属与缝外金属构成短路原电池,并且在缝内发生强烈的腐蚀,这种局部腐蚀称为缝隙腐蚀。

7.什么是点腐蚀?

点腐蚀是指腐蚀集中于金属表面的局部区域范围内,并深入到金属内部的孔状腐蚀形态。

8.点蚀和坑蚀各有什么特征?

点蚀:

坑孔直径小于深度;坑蚀:

坑孔直径大于深度。

9.什么是应力腐蚀,应力腐蚀按腐蚀机理可分为几种?

由残余或外加拉应力导致的应变和腐蚀联合作用所产生的材料破坏过程称为应力腐蚀。

应力腐蚀按腐蚀机理可分为:

(1)阳极溶解

(2)氢致开裂。

10.腐蚀疲劳的定义?

金属在腐蚀的环境中与交变应力的协同作用下引起材料的破坏,称为腐蚀疲劳。

11.氧浓差腐蚀是如何产生的?

地下管道最常见的腐蚀现象是氧浓差电池。

由于在管道的不同部位氧的浓度不同,在贫氧的部位管道的自然电位(非平衡电位)低,是腐蚀原电池的阳极,其阳极溶解速度明显大于其余表面的阳极溶解速度,故遭受腐蚀。

管道通过不同性质土壤交接处时,粘土段贫氧,易发生腐蚀,特别是在两种土壤的交接处或埋地管道靠近出土端的部位腐蚀最严重。

对储油罐来讲,氧浓差主要表现在罐底板与砂基接触不良,还有罐周和罐中心部位的透气性差别,中心部位氧浓度低,成为阳极被腐蚀。

12.什么是细菌腐蚀?

它是如何产生的?

细菌腐蚀是当金属在含有硫酸盐的土壤中腐蚀时,阴极反应的氢将硫酸盐还原为硫化物,硫酸盐还原菌利用反应的能量进行繁殖从而加速金属腐蚀的现象。

在某些缺氧的土壤中含有硫酸盐时,硫酸盐还原细菌就会繁殖起来,它们在代谢过程中需要氢或某些还原物质将硫酸盐还原为硫化物利用反应的能量而繁殖。

428H→S24H2O

由于硫酸盐及其它的存在,金属在土壤中腐蚀过程的阴极反应有原子态氢产生。

在土壤中它附在金属表面上,不能连续地成为气泡逸出,就会发生阴极极化,使腐蚀过程明显减慢。

但硫酸还有菌的存在,恰好给原子氢找到了出路,把42-还原成S2-,再与2+化合生成黑色的沉积物。

当土壤值在5~9,温度在25~30℃时,最有利于细菌的繁殖。

13.电偶腐蚀是怎样产生的?

当两种具有不同电极电位的金属或合金互相接触,并处于电解质溶液之中时,电极电位较负的金属不断腐蚀,而电极电位较正的金属却得到了保护,这种腐蚀称为电偶腐蚀。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金属有许多优良的性质,例如导电性、导热性、强度、韧性、可塑性、耐磨性、可铸造性等。

金属材料至今依然是最重要的结构材料,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和科技工作的各个方面。

金属制品在生产和使用的过程中,受到各种损坏,例如,机械磨损、生物性破坏、腐蚀等。

1、金属腐蚀的定义

金属的腐蚀是金属在环境的作用下所引起的破坏或变质。

金属的腐蚀还有其他的表述。

所谓环境是指和金属接触的物质。

例如自然存在的大气、海水、淡水、土壤等,以及生产生活用的原材料和产品。

由于这些物质和金属发生化学作用或电化学作用引起金属的腐蚀,在许多功能情况下还同时存在机械力、射线、电流、生物等的作用。

金属发生腐蚀的部分,由单质变成化合物,至使生锈、开裂、穿孔、变脆等。

因此,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金属腐蚀的过程是冶金的逆过程。

2、金属腐蚀的分类

有多种分类方法。

(1)按腐蚀过程的分,主要有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

化学腐蚀是金属和环境介质直接发生化学作用而产生的损坏,在腐蚀过程中没有电流产生。

例如金属在高温的空气中或氯气中的腐蚀,非电解质对金属的腐蚀等。

引起金属化学腐蚀的介质不能导电。

电化学腐蚀是金属在电解质溶液中发生电化学作用而引起的损坏,在腐蚀过程中有电流产生。

引起电化学腐蚀的介质都能导电。

例如,金属在酸、碱、盐、土壤、海水等介质中的腐蚀。

电化学腐蚀与化学腐蚀的主要区别在于它可以分解为两个相互独立而又同时进行的阴极过程和阳极过程,而化学腐蚀没有这个特点。

电化学腐蚀比化学腐蚀更为常见和普遍。

(2)按金属腐蚀破坏的形态和腐蚀区的分布,分为全面腐蚀和局部腐蚀。

全面腐蚀,是指腐蚀分布于整个金属的表面。

全面腐蚀有各处的腐蚀程度相同的均匀腐蚀;也有不同腐蚀区腐蚀程度不同的非均匀腐蚀。

在用酸洗液清洗钢铁、铝设备时发生的腐蚀一般属于均匀腐蚀。

而腐蚀主要集中在金属表面的某些区域称为局部腐蚀。

尽管此种腐蚀的腐蚀量不大,但是由于其局部腐蚀速度很大,可造成设备的严重破坏,甚至爆炸,因此,其危害更大。

金属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可以发生不同的局部腐蚀。

例如孔蚀、缝隙腐蚀、应力腐蚀、晶间腐蚀、磨损腐蚀等。

还有按腐蚀的环境条件把腐蚀分为高温腐蚀和常温腐蚀;干腐蚀和湿腐蚀等。

当金属和周围介质接触时,由于发生化学和电化学作用而引起的破坏叫做金属的腐蚀。

从热力学观点看,除少数贵金属(如、)外,各种金属都有转变成离子的趋势,就是说金属腐蚀是自发的普遍存在的现象。

金属被腐蚀后,在外形、色泽以及机械性能方面都将发生变化,造成设备破坏、管道泄漏、产品污染,酿成燃烧或爆炸等恶性事故以及资源和能源的严重浪费,使国民经济受到巨大的损失。

据估计,世界各发达国家每年因金属腐蚀而造成的经济损失约占其国民生产总值3.5%~4.2%,超过每年各项大灾(火灾、风灾及地震等)损失的总和。

有人甚至估计每年全世界腐蚀报废和损耗的金属约为1亿吨!

因此,研究腐蚀机理,采取防护措施,对经济建设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金属防腐蚀的方法很多,主要有改善金属的本质,把被保护金属与腐蚀介质隔开,或对金属进行表面处理,改善腐蚀环境以及电化学保护等。

(1)改善金属的本质

根据不同的用途选择不同的材料组成耐蚀合金,或在金属中添加合金元素,提高其耐蚀性,可以防止或减缓金属的腐蚀。

例如,在钢中加入镍制成不锈钢可以增强防腐蚀能力。

(2)形成保护层

在金属表面覆盖各种保护层,把被保护金属与腐蚀性介质隔开,是防止金属腐蚀的有效方法。

工业上普遍使用的保护层有非金属保护层和金属保护层两大类。

它们是用化学方法,物理方法和电化学方法实现的。

①金属的磷化处理

钢铁制品去油、除锈后,放人特定组成的磷酸盐溶液中浸泡,即可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不溶于水的磷酸盐薄膜,这种过程叫做磷化处理。

磷化膜呈暗灰色至黑灰色,厚度一般为5μm~20μm,在大气中有较好的耐蚀性。

膜是微孔结构,对油漆等的吸附能力强,如用作油漆底层,耐腐蚀性可进一步提高。

②金属的氧化处理

将钢铁制品加到和2的混合溶液中,加热处理,其表面即可形成一层厚度约为0.5μm~1.5μm的蓝色氧化膜(主要成分为3O4),以达到钢铁防腐蚀的目的,此过程称为发蓝处理,简称发蓝。

这种氧化膜具有较大的弹性和润滑性,不影响零件的精度。

故精密仪器和光学仪器的部件,弹簧钢、薄钢片、细钢丝等常用发蓝处理。

③非金属涂层

用非金属物质如油漆、塑料、搪瓷、矿物性油脂等涂覆在金属表面上形成保护层,称为非金属涂层,也可达到防腐蚀的目的。

例如,船身、车厢、水桶等常涂抽漆,汽车外壳常喷漆,枪炮、机器常涂矿物性油脂等。

用塑料(如聚乙烯、聚氯乙烯、聚氨酯等)喷涂金属表面,比喷漆效果更佳。

塑料这种覆盖层致密光洁。

色泽艳丽,兼具防蚀与装饰的双重功能。

搪瓷是含2量较高的玻璃瓷釉,有极好的耐腐蚀性能,因此作为耐腐蚀非金属涂层,广泛用于石油化工、医药、仪器等工业部门和日常生活用品中。

④金属保护层

它是以一种金属镀在被保护的另一种金属制品表面上所形成的保护镀层。

前一金属常称为镀层金属。

金属镀层的形成,除电镀、化学镀外,还有热浸镀、热喷镀、渗镀、真空镀等方法。

热浸镀是将金属制件浸入熔融的金属中以获得金属涂层的方法,作为浸涂层的金属是低熔点金属,如、、和A1等,热镀锌主要用于钢管、钢板、钢带和钢丝,应用最广;热镀锡用于薄钢板和食品加工等的贮存容器;热镀铅主要用于化工防蚀和包覆电缆;热镀铝则主要用于钢铁零件的抗高温氧化等。

(3)改善腐蚀环境

改善环境对减少和防止腐蚀有重要意义。

例如,减少腐蚀介质的浓度,除去介质中的氧,控制环境温度、湿度等都可以减少和防止金属腐蚀。

也可以采用在腐蚀介质中添加能降低腐蚀速率的物质(称缓蚀剂)来减少和防止金属腐蚀。

(4)电化学保护法

电化学保护法是根据电化学原理在金属设备上采取措施,使之成为腐蚀电池中的阴极,从而防止或减轻金属腐蚀的方法。

①牺牲阳极保护法

牺牲阳极保护法是用电极电势比被保护金属更低的金属或合金做阳极,固定在被保护金属上,形成腐蚀电池,被保护金属作为阴极而得到保护。

牺牲阳极一般常用的材料有铝、锌及其合金。

此法常用于保护海轮外壳,海水中的各种金属设备、构件和防止巨型设备(如贮油罐)以及石油管路的腐蚀。

②外加电流法

将被保护金属与另一附加电极作为电解池的两个极,使被保护的金属作为阴极,在外加直流电的作用下使阴极得到保护。

此法主要用于防止土壤、海水及河水中金属设备的腐蚀。

金属的腐蚀虽然对生产带来很大危害,但也可以利用腐蚀的原理为生产服务,发展为腐蚀加工技术。

例如,在电子工业上,广泛采用印刷电路。

其制作方法及原理是用照相复印的方法将线路印在铜箔上,然后将图形以外不受感光胶保护的铜用三氯化铁溶液腐蚀,就可以得到线条清晰的印刷电路板。

三氯化铁腐蚀铜的反应如下:

23+212+2

此外,还有电化学刻蚀、等离子体刻蚀新技术,比用三氯化铁腐蚀铜的湿化学刻蚀的方法更好,分辨率更高。

1.金属腐蚀:

指金属或合金与周围接触到的气体或液体进行化学反应而腐蚀损耗的过程;

2.金属腐蚀后的特征:

在外形、色泽以及机械性能等方面都发生一定的变化;

3.本质:

金属本身失去电子变成阳离子的过程(发生氧化反应):

M–ˉ

设问:

从文献当中查找到的已知信息:

具有较强的抗腐蚀性,但生活当中我们却经常可以看到生锈的例子,这是为什么呢?

钢铁究竟如何被腐蚀掉的呢?

知识讲解:

4.金属腐蚀的类型:

化学腐蚀:

金属跟接触到的物质(如2、2、O2等)直接发生化学反应而引起的腐蚀。

电化学腐蚀:

不纯的金属跟电解质溶液接触时,会发生氧化还原放应,比较活泼的金属失去电子被氧化。

探究实验:

不同条件下铁钉的锈蚀(视频或动画展示)

设问:

为什么钢铁在干燥的空气中不易生锈,而在潮湿的空气中却易生锈呢?

知识讲解:

 

析氢腐蚀

吸氧腐蚀

发生条件

钢铁表面吸附的水膜呈现酸性。

钢铁表面吸附的水膜中溶有O2,并呈极弱酸性或中性。

电极

反应

负极

–2e–2+

正极

2+2e–H2↑

O2+2H2O+4e–4–

原电池形成的条件:

①有两种活性不同的金属(或非金属)作电极;

②两电极同时插入电解质溶液中;

③构成闭合回路;

学生活动:

分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1)比较化学腐蚀、电化学腐蚀的反应本质;

(2)比较化学腐蚀、电化学腐蚀的条件;

(3)比较化学腐蚀、电化学腐蚀的过程;

(4)分析金属腐蚀的主要途径;

小结:

 

化学腐蚀(次要)

电化学腐蚀(主要)

条件

金属跟氧化剂直接接触

不纯金属或合金跟电解质溶液接触

现象

无电流产生

有微弱电流

本质

金属被氧化的过程

较活泼的金属被氧化的过程

相互关系

化学腐蚀与电化学腐蚀往往同时发生

设问:

金属被腐蚀后,在外形、色泽以及机械性能等方面都将发生变化,会使机器设备、仪器、仪表的精密度和灵敏度降低,影响使用以至报废,甚至发生严重事故。

据统计,每年由于腐蚀而直接损耗的金属材料,约占金属年产量的10%。

因此防止金属腐蚀有很重要的意义。

金属的防护方法有多种呢?

学生活动:

小组讨论归纳总结

小结:

(1)对金属做必要的精炼,以减少其中能导电的不活泼杂质;

(2)对机器、仪表及时保养,减少金属与腐蚀性气体、电解质溶液、潮湿气体的接触;

(3)根据用途不同采取不同的方法使金属与造成发生的介质隔离,如涂油脂、喷漆、镀层、表面钝化等;

(4)选用适宜的金属或非金属制成耐腐蚀的合金,如炼制不锈钢、耐酸钢等;

(5)采用电化学防护方法,如在钢铁的船体上焊接上较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